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进展及启发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进展及启发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进展及启发新加坡近年来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一种新型产业,其主要包含电影、艺术、音乐、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加坡政府和社会各界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于此,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造更多的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新加坡也不例外。

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推动新加坡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对提高新加坡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知名度也有很大作用。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受益于政府对其大力支持和鼓励。

政府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在资金、市场和资源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和帮助,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电影产业方面,新加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也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拥有这些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审美品味,新加坡电影产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新加坡电影作为新型文化产品,在构建国家品牌形象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支持和资助一大批电影作品的创作和投资,为电影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在艺术领域方面,新加坡政府在近年来推动和发展艺术市场和艺术交流方面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新加坡拥有许多优秀的艺术机构和团体,可以为艺术工作者们提供良好的创作和展示平台,从而更好的推动艺术创作和交流。

在音乐领域方面,新加坡政府鼓励音乐创作者和音乐人发挥创意才华,助力音乐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创意设计领域方面,新加坡政府在发掘和挖掘本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方面非常重视。

政府提供了丰富的支持和资源,促进本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文化创意设计方面,新加坡设计师创意十足,具有很强的创作和实际操作能力,在电子商务、智能信息、环保科技等各种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在增强新加坡文化软实力和推动新加坡国家形象的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竞争力也有硬、 软之分。新加坡在文化 教育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软件上作了很大的投 入, 重视软环境建设和软力量培育。 软环境是软 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 依靠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和文化创意 阶层的崛起,创意人才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 根本动力。因此新加坡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 文环境, 廉洁高效的治理环境, 透明公正的法制 环境, 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 安定团结的社会环 境,绿化洁净的生活环境,逐步开放的国际环 境, 整体优化的人口环境, 以充分培育和发挥本 土的文化力、 科技力、 管理力、 制度力、 秩序力、 开放力、 凝聚力、 人才力等软竞争力#。
’!
文化, 利用特色文化催生特色产业。 这体现了新 加坡在吸纳现代文化理念上有很强的接受力和 包容力 。
!
营造适宜培养创意人才及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 条件 今天的创意产业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述国 民经济中从事于利用人们的 “智力资本” 进行的 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新兴产 业。创意产业是建立在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之 上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素质的普遍 提高和国民创造力的激励发扬。因此创意产业 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创作和设计人才,更需 要的是加强所有国民的艺术和文化修养,让每 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渗透着创造力的火花。创 造性的教育与开发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 厚基础。我国应学习新加坡在全体国民中提出 培育创意能力, 将设计、 媒体、 艺术融入到各 个 阶段的教育中; 在著名的大学中设立艺术、 设计 和媒体学院, 加强和领域中顶尖学校的合作; 建 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互相合作并加强 和国外专家交流等等。 此外, 知识产权是创意产 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产品的原创性的承认 和保护,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 值。 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 在社 会中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 氛围。 除了在法律上进行保障外, 政府还应该积 极刺激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 在这方面, 新加坡 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政府带头使用优秀 的创意作品,在公众场合和公众节日积极采用 艺术和文化作品来装扮和设计;实施 “创意社 区” 计划, 通过将艺术、 文化、 设计、 商业、 技术等 整合进社区的发展计划,来激发居民的创造力 和激情; 设立媒体城, 将高增值的媒体制作公司 和有关的科研行业集中在一个地方,以发挥产 业集群的作用; 创造更多的图书馆空间、 建设现 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新加坡艺术双年展 等等。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1文化产业比交锋——香港、新加坡创意产业比较

1文化产业比交锋——香港、新加坡创意产业比较

《香港时尚汇展》宣传海报
一、香港和新加坡的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当“创意产业”概念特出并在各国积极推进的 时候,香港和新加坡也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及 积极的跟进,开拓自己的创意产业。
一、香港和新加坡的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1、香港创意产业的基本状况 • 香港处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面向世界舞台, 背靠中国内地庞大的市场及制造基地。 •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很早就认识到发展创意 产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大力发展 本地创意产业,成为继纽约、伦敦、东京之后全 球又一瞩目的创意产业之都。香港的品牌管理和 设计服务在亚洲享有盛誉,香港的时装、首饰、 玩具、数码出版与印刷等创意设计在全球闻名遐 迩,香港的电影及其相关的产业在亚洲和整个世 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香港、新加坡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比较
知识产权是维持香港良好经商环境的基石,这在香港的发 展过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香港的法规与政策清晰,在 保障知识产权方面,全世界除了美国,香港是做得最好的。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中,特别好注意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和新出现的问题, 辞去积极的措施,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 香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成绩得到国际承认,香港海关 在2001年获得“全球反冒奖牌”;2002年获得国际商业 软件联盟发的“数码冠军奖”,以肯定香港在保护知识产 权方面做出的努力;2004年获美国娱乐软件协会颁发的奖 项,以表彰香港在打击盗版游戏软件发面的出色表现。
一、香港和新加坡的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但是,由于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原因,香港的创意 产业发展一度出现了萎缩。 • 2001年香港创意产业增加占香港GDP的3.8%, 为461.01亿元,想必996年的4.1%有所下降。 • 1996年至2001年间,创意产业出现0.7%的负增 长。从行业看建筑设计、广告、电影、设计的平 均年增长率均为负值。 • 就业人数,也从1995年至2004年不断减少。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O “ 文化 创 意 产 业 又称创 意 产业 ,是 近年 来 迅 2 年前 就 已 经这 样 预测 : 新创 意 才 是 推 动一 国 因此 密切关 注 和深 入研 究 速 崛起 的一 个 知 以密 集型 的新 兴 产 业 ,伴 随 着 经 济 成长 的原 动力 。”
知 识经 济 来 , 是信息 时代 的产 物 , 现代 文 化 当代 世界 文 化创 意 产业 的发展 ,准 确 把握世 界 是
维普资讯
新 坡 化 意 业构 及 我 的 示 加 文创 产 的 建 对 国启
●万 里 程 孙 健
Th t u t r f Cu t r l Cr a i e I d sr n e S r c u e o lu a e t n u ty i v S n a o e a d Is I p ia i n t i a i g p r n t m l t o Ch n c o
c r n u l . T e p p r w l i t d c h e eo i g st ai n o ra ie c l rl i d sr n S n a o e t e mo e r id sr l y h a e i n r u e t e d v lp n i t f ce t ut a n u t i ig p r , h d l l o u o v u y
r,nr stg sig ta hn h ud su y a d da ciey Olte d a c d e p re c rm igp r  ̄ ih i t t u y. 1 et h tC ia s o l td n rw a t l i h a vn e x ein e f g n v o Sn a oe,whc s '
能搜 才华 , 以信息 及 网络 技术 为 主 要 载体 , 过 从 制 造 型大 国 向创 造 型 大 国 的重要 转 变 。作 为 通

新亚洲创意中心——新加坡

新亚洲创意中心——新加坡

政府全面推动创意产业
新加坡政府从创意的基础、创意的需求和创意的生产等三个方面来促进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在国民中培育创意能力,具体措施有:将设计、媒体、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在新加坡著名的大学中设立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建立媒体实验室等。
其次政府着力刺激创意的市场需求,如实施“艺术遍布”计划,推动大众艺术的发展;为大众创造更多的图书馆空间;与新加坡社会发展理事会合作实施“创意社区”计划;设立虚拟文化资源网;将新加坡文化艺术系列展变为新加坡艺术双年展,提高新加坡的国际地位;建设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报告根据创意产业的三个主要领域: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确立了新加坡在每个领域中的发展目标—“文艺复兴城市”、“全球文化和设计业中心”、“全球媒体中心”,并制定了3个非常详尽的战略计划———《文艺复兴城市2.0》、《设计新加坡》、《媒体21》。
文艺复兴城市2.0:将新加坡建成一个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兼具多项才能的国际化都市.
玩具模型商加乐(Stikfas)作为新加坡当地创意产业的年轻代表创立于2001年,目前,这个成立仅4年的公司已与包括玩具巨头孩之宝(HasbroInc)等确立合作关系,并得到了包括《Wizard'sToyfare》、《Toyshop》等行业权威杂志评出的多个奖项,其设计推广的商品行销亚洲、欧洲、美洲。
另外从各个渠道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如在纬壹科技城(one-north)设立媒体城;将新加坡建设成媒体交流中心;出口新加坡制造的内容;成立国家设计委员会;培育艺术和文化的企业家精神等。整合多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发展创意产业,如涉及到信息通信产业部、文化遗产部、教育部、社区发展委员会、经济评价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等。
保护知识产权不遗余力

新加波的文化创意产业-精选文档

新加波的文化创意产业-精选文档

新加坡如何推動和發展創意產業


“設計新加坡”旨在通過對產品、內容和 服務的設計包裝,將新加坡打造成為在 工作、生活和娛樂等各方面都滲透著設 計意識與創造力的中心城市。 政府成立國家設計局以鼓勵設計專才; 商業界積極發展使用設計,自上而下產 生協同效應,提升設計能力與品質,形 成有力的設計網路。
新加坡如何推動和發展創意產業

報告列出近期發展目標是要成為像澳大 利亞墨爾本和中國香港這樣的地區性文 化中心,其遠期目標是要成為像英國倫 敦、美國紐約這樣的世界級文化資本都 市,並提出要從文化硬體基礎建設階段 進入到文化軟體建設階段。
新加坡如何推動和發展創意產業


2019年底,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創意工作 小組,專門分析創意產業的現狀、確定 發展戰略和政府的對策。 工作小組公佈了第一份針對新加坡而擬 定的創意產業發展策略報告———《創意 產業發展戰略》,要將新加坡建成一個 全球的文化和設計業中心。


“設計新加坡”旨在通過對產品、內容和 服務的設計包裝,將新加坡打造成為在 工作、生活和娛樂等各方面都滲透著設 計意識與創造力的中心城市。 政府成立國家設計局以鼓勵設計專才; 商業界積極發展使用設計,自上而下產 生協同效應,提升設計能力與品質,形 成有力的設計網路。
新加坡如何推動和發展創意產業

新加坡的文化創意產業
新加坡的文化創意產業

新加坡是一個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 國家。新加坡過去幾十年裏,依靠傳統 製造業和服務業,新加坡經濟不斷發展。
big5.caexpo/gate/big5/caexpo/special/economy/Singapore_creative/
新加坡的文化創意產業
2002年,創意產業收入約48億新 元(1美元約合1.5新元),佔新加 坡國內生產總值的3%左右。

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姓名:日期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内容提要: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60多万,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加坡经济不断发展。

但在知识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新加坡政府已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新加坡加速发展以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将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之一。

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创意枢纽,并极大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一、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综述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加坡经济不断发展。

但在知识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新加坡政府已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因此,新加坡近年来大力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意产业,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

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在新加坡,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和媒体等领域。

新加坡政府看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2012年之前将该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翻一番,从过去的3%左右增加到6%,使其与教育和医疗保健并驾齐驱,成为新加坡未来重点开拓的3个主要领域。

创意不但是创造艺术的必要元素,也能带来无限商机。

1986年至2000年,创意产业在新加坡的年综合增长率为13.4%,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6%的增长率。

从事创意产业的公司有8000多家,从业者超过7万人。

新加坡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新加坡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新加坡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家,其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整合是新加坡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在逻辑。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的国家,其文化发展必然要以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整合为基础。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都强调对各种文化的平等尊重和保护,并通过立法和政策来促进各种文化在社会中的平等发展。

例如,新加坡设立了多元种族宗教事务局,负责维护各种宗教信仰的平等地位,保护少数族群的权益。

新加坡政府还通过教育和文化项目来促进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交流,以增强社会和谐和共同认同感。

其次,现代化建设是新加坡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一、新加坡自独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建设,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竞争力。

新加坡政府投资大量资金和资源,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这些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例如,新加坡世界级的博物馆、艺术中心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艺术与文化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资源。

再次,全球化是新加坡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之一、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在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新加坡政府鼓励各种艺术和文化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吸引国际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来新加坡展示他们的作品。

新加坡还通过举办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如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和分手节等,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和交流,提升新加坡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新加坡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之一、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以培养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价值观。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推崇劳动和奉献精神,强调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这种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新加坡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为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姓名:日期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内容提要: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60多万,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加坡经济不断发展。

但在知识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新加坡政府已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新加坡加速发展以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将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之一。

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创意枢纽,并极大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一、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综述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加坡经济不断发展。

但在知识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新加坡政府已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因此,新加坡近年来大力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意产业,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

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在新加坡,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和媒体等领域。

新加坡政府看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2012年之前将该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翻一番,从过去的3%左右增加到6%,使其与教育和医疗保健并驾齐驱,成为新加坡未来重点开拓的3个主要领域。

创意不但是创造艺术的必要元素,也能带来无限商机。

1986年至2000年,创意产业在新加坡的年综合增长率为13.4%,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6%的增长率。

从事创意产业的公司有8000多家,从业者超过7万人。

2002年,创意产业收入约48亿新元(1美元约合1.5新元),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

目前,新加坡的创意产业收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8%,直接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约9.1万人。

政府保障创意产业发展从1998年起,新加坡政府将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和《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加大了对文化领域的投入。

2003年,新加坡经济检讨委员会确认创意产业的潜能,在新闻、通讯和艺术部内增设了专门负责协调创意产业发展的机构创意产业司。

传媒、设计和艺术的创意产业开发、规划分别由新加坡新闻、通讯和艺术部下属的法定机构国家艺术理事会、新加坡设计理事会和媒体发展管理局来分别组织实施。

为此,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吸引全球各种资本来新加坡投资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政府还致力于帮助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各类创意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新加坡还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行动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组成。

2003年至2008年,新加坡政府对创意产业投入2亿新元。

在未来几年中,新加坡将注重包括传媒、设计和艺术的创意产业开发。

政府对创意社群组织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新加坡有500多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政府每年拨1000万新元给国家艺术理事会,采取演出补贴、剧场补贴等方式扶持这些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创意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发展创意产业关键在于人才。

新加坡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把积极培养各类创意产业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创意产业策略的重要支撑。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加坡许多理工学院及大专院校都增设了创意产业课程。

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闻、通讯和艺术部2006年曾举办一系列“追求创意,再创未来”活动,为创意产业提供宣传及交流平台。

其举办的“创意社区计划节”、各类展览会、研讨会和表演等活动积极吸引创意产业人士、学生及一般公众参与。

目前,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以出口贸易为主导的新加坡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新加坡政府更加注重创意产业发展。

2009年2月27日,首次由新加坡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创意产业博览会已拉开帷幕,旨在为有志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士提供就业及职业培训的机会,受到了新加坡民众的欢迎。

二、新加坡创意产业重心新加坡主要以三个重心来发展创意产业:1、文艺复兴城市“文艺复兴城市”旨在将新加坡发展成为拥有众多高度创新思维人才和文化艺术型人才的国际都市。

它建议公共部门集中资源以发展文化艺术基础建设,藉此培养创意人才与观众,由几个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开发文化艺术活动的经济潜力。

除了公共部门的参与外,该计划还建议发展“创意市镇”,以整合艺术、商业及科技的概念来规划地方发展,同时推广艺术与文化创业精神。

主要涉及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摄影艺术、手工艺、图书馆、博物馆、画廊、档案、拍卖、文物遗址、艺术表演场所、各种艺术节及其他艺术辅助事业等行业。

如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位于滨海公园,占地6公顷,包括戏剧院、音乐厅、小剧场、音乐室、户外剧场及三层楼高的购物中心。

它代表了新加坡努力于提升文化艺术气息的成果,是与世界接轨的文化桥梁,也代表形塑新加坡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性艺术城市的象征。

2、设计新加坡“设计新加坡”旨在通过对产品、内容和服务的设计包装,将新加坡打造成为在工作、生活和娱乐等各方面都渗透着设计意识与创造力的中心城市。

政府成立国家设计局以鼓励设计专才;商业界积极发展使用设计,自上而下产生协同效应,提升设计能力与质量,形成有力的设计网络。

主要涉及广告、建筑、网络和软件、制图、工业产品、时装、室内外装修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很小的亚洲国家,本土的设计师与创意产品,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市场和知名度,像创新科技及傲胜这些著名国际品牌原来都是来自新加坡。

3、媒体21“媒体21”是指将新发展成具有很强辐射能力的媒体城,发展高附加价值的媒体研发与制作,同时定位为媒体的交易中心,以各种优惠方案吸引媒体资本进驻。

主要涉及广播(包括电台、电视台和有线广播)、数字媒体(包括软件和电脑服务)、电影和录像、唱片发行和媒体印刷等行业。

2005年2月底至4月初,在伦敦举办了新加坡迄今为止海外最大规模的推介新加坡艺术和创造力的“新加坡季在伦敦”活动,以表演艺术为主,把新加坡创意能力和水平呈现在英国及欧洲的创意工业领袖和世界面前。

三、新加坡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新加坡一直以投资经济战略为主导,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本国经济。

随着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经济时代的来临,新加坡政府适时提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将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正在加速发展以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为主体的创意产业。

2000年,新加坡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一份《文艺复兴城市报告:文艺复兴新加坡的文化与艺术》,提出“新加坡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级文化城市”。

报告列出近期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像澳大利亚墨尔本和中国香港这样的地区性文化中心,其远期目标是要成为像英国伦敦、美国纽约这样的世界级文化资本都市,并提出要从文化硬件基础建设阶段进入到文化软件建设阶段。

2001年底,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创意工作小组,专门分析创意产业的现状、确定发展战略和政府的对策。

经过9个月的研究,工作小组公布了第一份针对新加坡而拟定的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报告——《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要将新加坡建成一个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中心。

该报告提出了“创意聚落”(Creative Cluster)的概念,并确定了发展本地创意产业的三个重点领域:即“文艺复兴城市”、“设计新加坡”及“媒体21”。

新加坡政府还将创意产业作为创新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

新加坡设立了“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总理任主席,成员包括私营企业家、科学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及内阁部长。

同时,新加坡还在财政上大力资助创意产业。

政府从开始每年拨出1000万新元,到2004年增加到每年1200万新元,并在以后的3年里每年拨出1550万新元,加大艺术文化的发展力度。

新加坡政府负责创意产业总体规划的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李文献新表示:“设计、艺术和媒体是本地创意工业群的三大支柱。

”新加坡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比重呈现出逐年增长势头。

在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创意产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超过8%,高于全国5%的年均经济增长幅度。

2005年,创意产业实现产值76亿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增长率为8%。

2005年,当地从事创意产业的公司有8000多家,就业员工超过10万人,比5年前的4007万人增长了一倍多。

新加坡目标是2012年将创意产业的生产总值翻一番,从2002年占全国GDP 约3%的经济贡献率提高到6%,从而打造出一个“新亚洲创意中心”。

四、针对我国的国情,借鉴新加坡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我国目前面临创意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产业变革浪潮,面对全球创意产业的兴起,笔者认为可从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几点启示:1.政府应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全面规划其发展战略政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遵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当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政府首先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其次还需给予投身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的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

此外,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产业的发展。

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要加强院校中专门创意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资格培训,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在实际发展中,政府既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应是文化创意产品最大的需求者,政府应该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份额,从市场上采购各种公共创意产品和服务。

一个产业要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往往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府一定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的支持。

2.从源头入手,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以及营造适宜培养创意人才及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今天的创意产业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述国民经济中从事于利用人们的“智力资本”进行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新兴产业。

创意产业是建立在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

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国民创造力的激励发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