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法报告

2017年度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法报告

5 2017年度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法报告

2017年以来,全市林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支持、指导下,认真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以五个走在前列,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德阳为统领,着力释放深化改革的活力,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着力挖掘产业富民的潜力,着力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法制林业、效益林业、人文林业、服务林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市林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将我局2017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全面完成年度主要目标

2017年,全市完成营造林8.99万亩(包含低产低效林改造),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2.4%;新增森林面积4.5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新增森林蓄积18.7万立方米,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2%;森林覆盖率提高0.51个百分点,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3%;

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45.5亿元,占目标任务114%,农民人均林业收入868元,占目标任务的113%。完成了林业“十三五”规划初稿编制,基本完成《德阳市林业志(1983-2017)》编辑工作。2017年,德阳林业荣获全省李冰杯“三等奖”,被省林学会评选为2017-2017年先进集体,什邡国有林场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国有林场推荐为全国十佳林场,已上报国家林业局。

(二)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发挥工程效益

一是切实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2017年,我市天保工程完成投资1749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0%。134.7万亩森林(包括92.94万亩国有林)管护任务全部落实到山头地块和管护人员,进行常年管护;41.82万亩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兑现工作已基本完成,兑现补偿资金616.8万元;对全市1300余名包括离退休职工在内的国有林业单位职工进行了社会保险补助。二是切实抓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我市退耕还林工作始终把退耕农户的利益放到第一位,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严格检查验收,按照检查的合格面积及时发放钱粮补助。按照要求全部完成后续产业林业项目,投入国家和省级资金1699.64万元,为计划任务的100%。2017年全市接受省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验收和国家退耕还林配套荒山、封山育林验收,全部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三是切实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和湿地公园管理。积极核查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矿活动情况,向市政府提出了处理建议,完成了保护区标牌、界桩安装工作,积极配合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开

展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积极抓好全市湿地资源清理工作,完善湿地保护管理资金保障机制,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严格制止非法破坏湿地行为,有效改善了湿地周边生态环境。

(三)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努力实现助农增收

一是积极实施林业产业“2112”工程,全市新增工业原料林4.16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4%;低效林改造4.43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1%;开发林下资源2.05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新建核桃、大枣等干果林基地3.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60%。二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天然绿色生态食品。2017年6月12日-17日,我市共选送4大类,50多个林业生态特色商品参加在绵阳江油举行的四川首届生态旅游博览会。德阳市被组委会评为组织工作一等奖,参展商品共获得1个金奖,2个银奖和1个铜奖。2017年全市生态旅游产值完成13亿元,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是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壮大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家庭林场。2017年新增林业专业合作组织15家,新增家庭农场6家,1家专合组织正在申报国家级专合组织。绵竹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

(四)切实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推进城乡绿化

一是按照《德阳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2017年,市政府办公室和创森办分别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绿化和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下达2017年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目标及报送2017年创森工作总结的通知》,部署和推进2017年巩固

创森成果工作。二是按照国家林业验收整改相关要求,积极选用和推广乡土珍贵绿化树种,《德阳市城乡绿化乡土树种推广名录》已经通过专家审定,目前正在编辑排版;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目前已在什邡市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试点。三是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今年全市城乡完成义务植树590万株,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城乡绿化工作。

(五)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一是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今年1月7日上午,召开了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现场会,对全市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副市长杨震在会上作了安排和要求。2017年全年全市共发生一般森林火灾5起,未发生较大或重大森林火灾,全市连续26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二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序推进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功处置外来有害植物日本菟丝子入侵危害事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目标管理全面达标,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全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三是加强木材供给和战略储备,认真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年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341456立方米,未出现超限额采伐情况。

(六)精心谋划林业“十三五”工作

一是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要求,成立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专人负责编制工作,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立林业“135”发展思路。即“十三五”

期间:实现“一个稳定”、完善“三大体系”、推动“五个转变”。实现“一个稳定”即:林木覆盖率稳定在40%左右,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完善“三大体系”即:着力构建完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推动“五个转变”即:一是从造林为主向营林和保护为主转变;二是从增加森林数量向提高森林质量转变;三是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四是从单一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变;五是从以一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转变。二是明确了“十三五”林业建设主要指标。通过管好现有森林资源,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优化林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40%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284万m³(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500万m³),林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其中:生态旅游产值达到22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收入达到 1200元以上。三是明确了退耕还林与营造林项目,天然林保护二期与生态公益林保护项目,城乡绿化一体化与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苗生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森林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林业科技推广与示范建设、林业改革、林业信息化与服务体系建设十大重点建设工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积极建设法治林业

2017年,市林业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德阳市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扎实推进《德阳市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执法服务理念转变,推动全市林业系统依法治市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一)始终贯彻依法执政理念

一是落实党委书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履行到位,成立市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健全党委决策机制,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积极推行党务公开。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专门邀请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领导和市中级法院法官就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执法等进行了专题讲座。三是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法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学法用法制度,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四是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二)始终坚持依法行政

一是落实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依法行政责任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处罚、重大强制和重大许可备案率达到100%。二是按照相关要求重新设置市本级林业行政许可目录,目前我局本级行政审批共有13个大项21个小项。2017年,市林业局窗口共计办理市本级林业行政许可132件。三是落实依法行政“十项规定”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要求,严格执行《德阳市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规定》,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三)始终坚持依法治林

一是深化平安林区建设。积极推进平安林区示范创建活动,把工作着力点从打击、防范、管控拓展到服务、管理、建设等各个环节,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森林火险等公共事件快速反应能力。二是依法维护林农合法权益。不断加强“12345”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发布涉及林农利益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全面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三是坚决依法打击涉林违法行为,积极开展“雷霆行动”、“林地行动”、林区缉枪治爆、林区禁种铲毒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17年全市共立涉林刑事案件13起、侦破7起;受理林业行政案件59起、查处59起,行政案件查处率100%。四是促进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建立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简化程序手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四)始终坚持学法用法

一是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法治专题集中学习制度,完善和落实局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水平测试制度,建立局机关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及任期内依法行政情况考查制度。2017年,局党委中心组安排法治专题学习2次,基本实现了局务会、碰头会和职工会会前学法。二是落实普法责任。全面实施普法规划,按照局机关各科、室、处、站、局职责划分,分门别类的开展林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法治文化建设,建立局机

关法制宣传教育栏,在局门户网站开辟“政策法规”专栏积极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

三、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不断释放改革活力

2017年,市林业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重要部署责任分工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革推进事宜,加快推进各项涉林改革稳步实施。

(一)“量价分离”评估工作顺利推进

2017年,森林资源资产“量价分离”评估纳入全市改革事项,由我局牵头负责,通过广泛宣传和制定具体操作细则,该项改革率先在绵竹和什邡进行试点,两市先后制定了《森林资源资产“量价分离”评估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规范了评估范围和操作办法。森林资源资产数量调查与其森林资源资产估值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进行认定,既保护了林权所有者的既得利益,又保证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资产评估及备案登记的程序,确保了金融支林的健康发展。2017年,在吸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该项改革在全市全面铺开,目前已初步形成改革经验成果。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有110宗林地通过森林资源资产“量价分离”评估方式进行了流转,32个林权所有者在金融机构进行了抵押贷款,贷款林地面积2.25万亩,贷款金额7884万元。

(二)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该项改革事项也是由市林业局牵头负责。全市目前共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全市各级林业部门积极认真执行《四川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完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制订了德阳市森林公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7-2020年)和森林公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建立了德阳市森林公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台账。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监测工作,编制了2017年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监测体系建设项目,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逐步使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走向正规化、标准化。

(三)切实推动生态红线划定

一是完成了对林地和森林主导功能、生态区位、森林类别、保护与利用等级等方面的规划、区划界定,为生态红线的划定做好了基础工作。二是在完成全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7-2020)》,并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进入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这两项工作目的在于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修订完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更新林地“一张图”及数据库,为实施红线制度完善技术、数据储备及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