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土豆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知识要点总结和考点分析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考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考试要求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及简单应用。
第二部分知识点总结第1节质量一、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1、区别物体与物质.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
再举个例子,锤子钉子两个物体都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而构成的物质铁多少不同.(概念比较抽象,最好理解,实在理解不了先死记,到后期自然理解了)2、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m”表示。
(记住!)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1t=103kg 1kg=103g 1g=103mg(此处必考估算题,质量、长度、时间、温度、速度的估算值附后,记住!)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填空选择都可能出题,理解并记住!)二、质量的测量1、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2、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三、天平的使用(天平非常重要,大考小考都要考,中招不少于5分,先理解,划线的词句常填空)1、基本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或水平台面,填空)(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走高端”,哪儿高往哪个方向调),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注意: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砝码。
选择填空)测量环节要牢记: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另外:先估后测,先砝后游。
八年级物理密度笔记

八年级物理密度笔记
八年级物理密度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密度定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
2. 密度公式:密度等于物质的质量除以它的体积,即ρ=m/V。
3. 密度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 密度的应用: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例如测量液体的密度可以确定液体是否为纯水,测量固体的密度可以确定固体是否为金属等。
另外,通过测量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也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纯度。
5. 密度的测量:通过测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测量体积可以使用量筒、量杯等工具;测量质量可以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度和误差控制,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密度笔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重点知识点大全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有四个用同一物质制成的相似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质量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是()A.B.C.D.答案:CA.如图,质量为9g,体积为1cm3,密度ρ1=m1V1=9g1cm3=9g/cm3B.如图,质量为72g,体积为8cm3,密度ρ2=m2V2=72g(2cm)3=9g/cm3C.如图,质量为234g,体积为27cm3,密度ρ3=m3V3=234g(3cm)3≈8.67g/cm3D.如图,质量为9g,体积为1cm3,密度ρ4=m4V4=576g(4cm)3=9g/cm3通过计算可知C的密度小于其他三个立方体的密度,C为空心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B.调节横梁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才能判断是否平衡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物体,右盘放砝码,当放最小的砝码天平仍不能平衡时,要移动平衡螺母D.当移动游码天平平衡以后,记录结果应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答案:CA. 因为托盘天平底座不能调节水平,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将游码归零,即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指针在正中间刻度两侧偏转的角度相同,也视为已经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才能判断是否平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物体,右盘放砝码,当放最小的砝码天平仍不能平衡时,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符合题意;D. 根据天平使用的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当移动游码天平平衡以后,记录结果应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年5月10日,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快递”物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实现自主快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总结归纳

返回
7.一只空瓶质量是0.2 kg,装满水后质量为1.0 kg;倒掉 水后再装另外一种液体,总质量变为1.64 kg,求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这种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1)水的m质水=量1.0 kg-0.2 kg=0.8 kg,∵,ρ=mV V 水=ρm水水=∴1×水01的0.83 体kkgg/积m3=0.8×10-3 m3;
的体积最小,所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
大;B.由图像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1×10-时3 m,3 b物质的质量是1 kg,所
ρb以=mbb/物Vb=质1的kg密/1×度1是0-3 m3=1.0×103 kg/m3;
C.由图像可知,当a物质的体积为2×10-3时m3,a物质的质量是1 kg,所以a
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把物体
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计算物体的质量,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
时,当右盘加最小砝码右端下沉,取下最小砝码左端下沉时,要
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返回
典例3 ★ 理解密度的概念
例3 [2014宜宾,4]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 D 变大的物理量是( )
(2)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横
梁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调节游码 ,直到指针
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乙
所示,金属54块的质量是
g.
返回
(3)把金属块浸没在装有50 mL水的量筒中,这时量筒中的水
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密度为2.7×103 kg/m3 .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课堂笔记大全

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用符号m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比千克大的单位是吨,比千克小的单位是克、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3.一个鸡蛋质量大约50克,一个中学生质量大约50千克4.实验室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5. 天平的调节及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
(3) 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或指针在红线两边等幅摆动。
(左倾右调)(注意!天平调好平衡后,不能再移动位置,左右盘也不能调换。
)(4)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砝码,从大到小逐步替换;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
(5)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等于所测物体质量。
6.注意:使用天平时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以防止腐蚀砝码;测量化学药品或者潮湿物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7.天平的砝码如果被磨损,则测量值会偏大;如果砝码粘了脏东西,则测量值会偏小。
8. 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不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第二节密度1.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常可以用来鉴别一些物质。
2.1.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物理意义:每立方米水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2.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其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石块,细线,玻璃杯,水,盐水,量筒。
1测量石块密度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3)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注意: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
1.测量盐水的密度(1)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3.2.实验室密度计根据浮力原理制成,越往下密度值越大。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一、密度的概念与公式密度的概念: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大,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小,通过密度可以判断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密度的公式:密度的数值是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通常用ρ表示,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³)。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使用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性质1.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种类。
2.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3. 密度与压强有关。
当物质被外力挤压变形或被压缩时,会使密度增加。
而当外力减小或取消时,密度也会趋于恢复原状。
三、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实验室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比重法、水银柱法、测量密度计法和容积法。
2. 通常情况下,比重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比重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某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通过量取某物质质量和在水中排开体积来测定物质的密度。
3.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比重尺和比重瓶可以方便地进行密度的测量。
比重尺是一种浮标测量仪器,可以利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来测定物质的密度;比重瓶也是一种测定密度的工具,通过特定的设计,可以直接通过称量并且量取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1. 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金融领域的黄金密度测定、工程建筑领域的材料密度测定、生产工艺领域的流体密度测定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密度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食材的成熟度;在交通运输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船只和飞机的载重能力;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密度测量身体内部的组织情况。
3. 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例题1 :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B._包西瓜籽从地球带到月球C・一支烧红的玻璃管D.锅中正在加热的水解析:水凝固成冰属于物质状态变化,西瓜籽从地球到月球是物体的位置变化,烧红的玻璃管是物体的温度变化,质量都不变.而锅中正在加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则锅中的水的质量在逐渐减少・选D 例题2 :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解析:A、铝锅由热变冷,温度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正在沸腾的水,部分水汽化成为水蒸气进入空气水的质量减少故B符合题意;C、铁球被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宇航员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位置发生变化Z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食品的质量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质量单位是千克(kg )。
常用的比千克(kg)大的单位有吨(t );比千克(kg)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
关系如下:It= IO3 kg , Ikg=IO3 g , Ig-IO3 mg。
Img=IO^3g=10^6kg 对质量的感性认知:一个鸡蛋鸡:50g ;中学生:50-7Okg —元硬币:6g;新生儿:2・5kg;大象:6t;—袋牛奶:20Og 另外,我们国家常用的斤、两:1斤=500g , 1斤=10两;1两=50g 例题3 :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A ・ 20gB ・ 200gC ・ 2kgD ・ 20kg解析: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约是4斤左右,即2kg ,故填2kg符合实际;故选C二、质量的测量生活中常用称质量的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在物理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一、基础知识1、质量(m):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
其他有:、、,1t= kg= g= mg3、物体的质量不随 , ,和而改变。
是物体的本身的物理。
4、质量测量工具:、、和。
实验室常用测质量。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2)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7、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
8、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表示这种特性。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9、密度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m表示,V 表示,计算密度公式是;变形公式为和密度单位是,1 g/cm3 = kg/m;水的密度为,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0、测量物质的密度(1)实验原理(2)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1L= dm3,1mL= cm3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3)测固体的密度a.用称出固体的质量m;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c、用细绳拴住物体慢慢地浸入量筒中的水中,读出总体积v2d、物体密度的表达式为:(4)测液体的密度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c、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d、得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与密度
1.质量
饼干袋上的净含量
①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含分子数目的多少(m)
②基本单位与单位换算:千克(k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③常见量:
中学生——50kg 鸡蛋——50g 鸡——1.5kg
大象——t 图钉——mg
④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等臂杠杆)
⑤影响因素:与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注意事项
⑴被测物体不可以超过天平的称量
⑵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⑶潮湿物体和化学物品不能直接放入盘中
②使用前
⑴
③使用时
⑴
④错误使用
⑴物体与砝码位置
⑤结构
⑴分度盘,只有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心时,证明左右相等,往哪边偏就证明哪边
重
⑵托盘:放置物品,左物右码
⑶游码:相当于往右边的盘子里添加质量很小的砝码,看清分度值
⑷砝码:称物体的,先大后小镊子夹
⑸平衡螺母:调节平衡的
3.密度
4.密度的应用
①空心球
②气体密度
③合成物质
5.测量物质密度实验
6.量筒的使用
7.水的反膨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