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史

中国雕塑史
中国雕塑史

第一章中国雕塑史序言

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一. 中国雕塑的基本类型

历史上的中国古代雕塑数量繁多,类型的划分多样

从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

?宗教雕塑

?明器雕塑

?陵墓雕塑

?纪念性雕塑

?建筑装饰雕塑

?工艺性雕塑

从雕塑的历史划分:

?原始雕塑

?商周战国雕塑

?秦汉雕塑

?魏晋南北朝雕塑

?隋唐雕塑

?五代宋辽金雕塑

?元明清雕塑

从雕塑的材料上划分:

?石雕

?泥塑

?青铜雕塑

?木雕

?陶塑

?玉雕

?象牙雕

?竹雕等等

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

宗教雕塑

?以宗教为基本内容,以宗教宣传和偶像崇拜为主要目的的雕塑

?其中中国的宗教雕塑主要是佛教雕塑

明器雕塑

?明器又称“冥器”或者“盟器”,是古代墓葬中

的随葬品

?起着代替真实的人和物的作用

?其包括俑,动物形象和车船,家具,建筑物的模

型,并且一般都着色

陵墓雕塑

●“石像生”----指陵墓外以石人,石兽组成的仪卫,装饰雕塑

●陵墓建筑或者构件(华表墓阙墓祠)

纪念性雕塑

?为表彰历史人物或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

建筑装饰雕塑

?指作为建筑附件以及对建筑物的局部和构件进行

装饰的雕塑

工艺性雕塑

?指以雕塑形式制成或装饰的有实用性的物品和独

立的具有观赏,装饰作用的小品雕塑

雕塑的历史划分

原始时期(质朴纯真)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装饰性

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占有主流地位。

中国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

绘画性

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

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

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

中国雕塑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

语言精练

雕塑塑造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

注重头部的刻划

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

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虽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

温柔敦厚

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风格。

?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风格。

?中国雕塑就是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

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大量佛教造像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吸收印度佛教雕塑,到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相融合,再到中国化的过程。从印度的特殊的经规仪轨,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特有风格

第二章原始雕塑

雕塑的起源——工具

工具包括:雕刻器、石锥、骨针、鱼叉、骨锥、骨刀、角铲等

在人类仅能打制出粗糙的石器时,历史上称为旧石器时代

能把石器逐渐地磨得光锐、美观并能分工使用时,称为新石器时代

工具制造与雕塑的相关因素:

(1)工具所需材料对象,如石、木到现在仍重要

(2)打、磨等手段也是雕塑创造的工艺手段

(3)工具的制造对三度空间物体的变革

(4)有目的的对客观对象打磨加工,使对象按主观要求进行改变,与雕塑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一致

工具制造活动对雕塑起源的意义:

(1)提高观察力

(2)训练一定的创造制作能力

(3)培养了形式感和最初的审美意识

原始雕塑的主要内容

石雕——雕

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址中,曾发现有单纯用为装饰的玉、石、象牙雕刻。说明人类当时已有能力提出并达到美化生活的要求。

陶塑——塑

中国原始雕塑大多数都是陶制品。

陶器的出现和制陶业的兴起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文明确立的重要标志。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陶塑按功能划分:1. 工艺性陶(1)将鸟、兽形象,很巧妙地体现在日用器皿上的象形陶器

(2)离开实用的雕塑品或装饰品

2. 宗教陶塑:原始雕塑的一大重要作用即是适应原始宗教活动的需要而

制作的雕塑,其中以女性裸体雕塑为代表

原始雕塑的艺术成就

?具备了关于雕塑的空间思维及观察表现能力,能驾驭多种材料

?艺术水平上,掌握了一定形式美规律和艺术技巧,能够采用夸张、强调、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对象

?在雕塑技法上探索出了许多技法特点

第三章商周雕塑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西周

东周- 春秋战国

二工艺性雕塑

(一)青铜工艺品

1.青铜器概况

⑴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夏代就有一定的规模

⑵商周时代的雕塑主要集中在青铜工艺品上

⑶青铜工艺品主要作为礼器、食器、兵器、乐器、工具、车马等实用器物

2.青铜工艺品的五个时期:

中国青铜工艺具有二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按照其造型和装饰特点可分为五个时期

萌生期青铜器(夏代)

出土了造型复杂的青铜礼器,说明中国从夏代就进入了初期的青铜时代,已具备初步熟练的水准

育成期青铜器(商代早期)

造型准确、器壁匀薄,采用以动物纹和几何纹为艺术装饰,铸造技术已相当进步

鼎盛期青铜器(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实行严密的礼治和等级制度,是对自然力量的崇敬的特殊产物。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上装饰兽面纹和各种动物纹,通常一件器物上有多种纹饰形象,神秘庄严、充满幻想。

饕餮纹

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又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饕餮纹图案具有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夔龙纹

?一种装饰纹样,也称夔纹。夔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述:“夔如龙一足”。

几何纹

?何几纹是一种原始的装饰纹样,因其是以点、线、面组成多种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而得名。包括网纹、三角纹、八角纹、菱形纹、曲折纹、雷纹、回纹、弧线纹、窄条纹、漩涡纹、圆圈纹、回旋钩连纹等。

转变期青铜器(西周中晚期—春秋早期)

由于世袭制的实行,不需要过多的迷信来压制人民,所以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以端庄厚重见长,并不追求精丽的纹饰,波曲纹、鳞带纹等变形的动物图案取代兽面纹和凤鸟纹的位置,这是周文化和商文化不尽相同的具体表现。

更新期青铜器(春秋中晚期—战国)

这个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提高,青铜器样式精巧新奇,纹饰繁密华丽。理性化,世间化,精巧奇异。

3. 青铜器个案分析:四羊方尊宁乡商代

?方尊集圆雕浮雕刻线于一体,将器形和动物造型巧妙结合

?挺拔的轮廓线与羊凝重的神情造成肃穆的气势

三星堆遗址价值:

?艺术地位:造型独具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艺术技巧: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手法简洁流畅,整体艺术语言高度统一?铸造工艺:技艺精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以玉、石、骨、牙为材料的工艺性雕塑主要用做礼器、生活用具、佩饰及作为观赏性的小品雕刻,主要成就是玉雕

?圆雕和浮雕、线刻紧密结合,写实和装饰相辅相成的独特手法是中国传统雕塑的最大特色

?处理简洁

?内心刻画

?是艺术包含社会性

和人文精神的开端

三明器雕塑

特点:

?内容丰富,在造型上只注重面部的表现,雕绘结合密切

?由于只是初创,故不生动

四建筑装饰雕塑

?其成就表现在瓦当上,且多为动物纹

第四章秦汉雕塑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看,秦汉时期是雕塑唯一成为中心的时期

?秦汉时期展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务实理性的民族特性

?雕塑的门类特征决定了它强调以物质性的体积来占据空间,宜于表现宏伟、肃穆的精神,以及表现人类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占有、扩张和铺陈

?因此,雕塑成为了秦汉时期的中心艺术,将中国雕塑推向了第一个高峰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

第一节明器雕塑

㈠秦始皇陵明器雕塑

概述:

⒈秦始皇俑马的发现标志着明器雕塑的重大飞跃,改写了中国雕塑史

⒉秦俑马位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面,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大规模的陶塑

为何会出现兵马俑这样规模浩大的奇迹工程?

?文化原因:崇尚务实理性,“好质而恶饰”的法家思想

?主观原因:秦始皇本人的意志驱使

秦始皇陵俑马特点

大、多、真、精、美

?大:规模大,陶俑、陶马形体高大

?多:数量多,三个俑坑出土近8000件

?真:具有高度写实性

?精:生动传神的刻画人物

?美: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由内而外的张力使之气势逼人

兵马俑与西方写实雕塑比较

西方:侧重肌肉的表现,强调体面转折的丰富性与节奏感,以及轮廓的虚实,造型的动感和人物的气质。造型上方胸狼腰、肌肉发达、气势张扬,将人体由上至下归纳成头、颈、

胸三个转折,强调形体的运动性

秦俑:体面塑造多由单纯的弧面组成,强调内含筋骨,去除了繁琐的起伏,形体整体,显示出由内向外的巨大张力。造型上强调凸腹熊腰,圆胸内敛,气韵凝沉;形体笔直,从头到脚都正面向前,显示着对称性的庄重感

㈡西汉明器雕塑

“汉承秦制”,明器随葬的制度在汉代得以发展

文化背景:

?拥有楚人独有的浪漫想像

?与匈奴长年的骑战锤炼了果敢、豪迈与恢宏大气

?开通西域,流入异域风情

?故文化上广开包容,兼收并蓄,多种风格流传与世

西汉明器雕塑的特点:

?与秦相比,“厚葬”风气有所减弱,明器雕塑的制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与秦相比,形体上不如秦高大,但表现对象更加丰富

?与秦相比,更富有动感,姿态也有了较多的变化

㈢东汉的明器雕塑

?东汉浮侈的厚葬风气愈演愈烈,明器雕塑的发展较西汉又进了一步

东汉明器雕塑特点:

厚葬风气浓厚,故题材,制作材料及分布地区等有进一步发展

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间风貌

擅长表现运动,速度而著称,显得气势非凡,生机勃勃

第二节纪念性雕塑

(一)西汉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

?此雕塑群是发现的我国大型石雕中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刻艺术珍品

?位于陕西兴平县汉武帝茂陵旁,纪念西汉著名军事家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

霍去病墓石雕艺术特点:

注意寓意,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如石雕本身就象征勇敢的战士性格霍去病墓石雕在中国雕塑史上的意义

?具有典范作用,题材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纪念性雕刻

?思想内容上,是西汉时期强盛的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

?艺术上,集中体现了我国早期大型石雕的艺术成就,对认识我国石雕艺术的民族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二)东汉李冰石雕像

李冰:秦代蜀郡太守,大水利家,主持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

第三节陵墓雕塑

?天禄→双角

?麒麟→单角

?辟邪→无角

第四节建筑装饰雕塑

?牛郎、织女石像:最早建筑装饰雕像

第五节工艺性雕塑

生活用具类

随身佩饰类

礼器类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雕塑史影响最大的是佛教雕塑的兴盛繁荣

?这使中国雕塑史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从此佛教雕塑和用于丧葬目的的雕塑成为中国雕塑的两大基本成份

佛教雕塑大量出现的原因

?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入

?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玄学,清谈和无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社会动荡,战乱连年,百姓通过佛教中“修来世”的思想来寻找精神寄托

?统治者为麻痹人民,借助宗教消除其斗争意志,故大力发扬佛教

第一节佛教雕塑

中国佛教雕塑的主要题材

⑴佛像

佛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

佛像的常见姿势是坐、立、卧,其特点是衣饰不尚奢华

?佛有很多种,如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

⑵菩萨像

?菩萨发愿救渡众生,在愿望没实现之前,誓不成佛

?菩萨造型华丽庄重,早期为天男像,后期演变成美女形象

?菩萨也分为多种,其中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在中国被称为“四大菩萨”

?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观音手持净瓶或杨柳枝;地藏则手持宝珠和锡杖

⑶声闻像

?指遵照佛的说教修行,并只以达到自身解脱为目的的出家人

?声闻的造型接近现实中的僧人,塑造少拘束

?声闻又包括弟子和罗汉两大类

在佛的弟子当中,最常出现的是年轻英俊的阿难和苍老睿智的迦叶

⑷护法像

?总指佛教世界里发誓要做释迦牟尼的眷属,护卫佛法的各部属

?包括四大天王,金刚力士,天龙八部,二十八诸天等

?四大天王包括南方增长天、东方持国天、北方多闻天、西方广目天,手中持物分别为剑、琵琶、伞、蛇,象征“风调雨顺”

㈡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样式

⑴小型鎏金铜像

指铜或青铜铸造,形制较小,表面鎏金,可以移动携带的佛教造像

⑵寺院雕塑

指佛教寺院建筑中的佛教雕塑

⑶摩崖像

指对山崖的壁面进行雕刻所造的佛像

⑷造像碑

指单独成件的碑形佛教石刻

⑸龛窟造像

?指石窟和石龛中的佛教雕塑,石龛较小,人不能进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雕塑的特点

?型早期许多佛像和道教的神仙像混杂在一起,形成佛道像融合的现象

?佛教和佛教雕塑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世俗封建王权的影响和制约

?外来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的封建雕塑存在南北两大基本风格类型

这个时期的佛教雕塑存在南北两个基本风格

南:秀丽、典雅、柔美

北:粗犷、雄浑、壮美

敦煌莫高窟

?位于甘肃敦煌县,有已编号洞窟492个,彩塑2400余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保存了十六国至元代900多年间佛教塑像的发展序列

?现存北魏、西魏、北周等北朝洞窟36个,泥塑300余躯

此石窟雕塑特点

⑴在世界雕塑史上,以泥塑作为雕塑的成品制作,只有中国最兴盛,敦煌雕塑是典型代表

⑵既按照佛经造像仪轨又大胆根据现实感受来创作

⑶在造型题材上,以弥勒为主尊

⑷注重塑像的色彩装饰,多用“大刷色”的平涂方法

⑸造像善于处理塑像与壁画的关系,色彩统一,塑绘结合

云冈石窟

此石窟特点:

?体现了石雕的特点,气势宏伟,规模巨大,佛像高大、庄严、富于力度,以体积感和空间感而闻名于世

云岗石窟造型上的三个时期

?初期:气势恢弘,造型简练概括

?盛期:题材丰富,样式和服饰倾向于现实,出现了中国化的“褒衣博带”

?末期:现实性更为强烈,造型上接近“秀骨清相”

龙门石窟

特点:

⑴基本属于中原文化体系,受南朝文化影响较深,在中国佛教艺术民族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

⑵是中国佛教造像由古拙走向精美,由厚朴走向细腻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⑶浮雕作品突出,取得了较高成就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北朝塑像的特点:

?造像风格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具有更浓厚的人间生活情调和世俗趣味

?技法独到,如“薄肉塑”

第二节陵墓雕塑

第三节明器雕塑

对书俑两晋

第六章隋唐雕塑

?在中国雕塑的发展中,经由隋代的过渡,到唐代已达到最完备、最丰富的盛期,它是继秦汉之后,中国雕塑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第一节佛教雕塑

一隋代佛教雕塑

概况

⑴鎏金铜像数量多

⑵单独石雕像多

⑶现存隋代佛像雕塑主要是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的主要特点:

⑴在人物造型上,普遍出现雄壮健实的体魄, 改变了南北朝时期以来细腰秀颈、瘦臂纤手的文弱类型居多的现象

⑵突出的表现出过渡时期的特点,既表现出唐代风格的先导,又有种种不成熟的地方,如上粗下细,头大身小等.

二唐代佛教雕塑

㈠概况

⑴数量多

⑵规模大

⑶工艺精巧

⑷龛窟、摩崖造像是唐代佛教造像最集中的所在

唐代佛教雕塑的基本特点:

⑴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和谐统一,既庄严又亲切, 既出世又入世

⑵阳刚之美的风格与阴柔之美的风格完美的结合

⑶技法完全成熟,是继秦汉之后,中国雕塑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

?莫高窟的唐窟规模最大

?塑像组群通常是由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二天王、二力士

?佛像头部圆满、双颊丰肥、体型健壮、面容端庄,慈祥,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佛像

菩萨特点为身躯常作s形的三曲式, 柳叶眉、凤目、口小、唇厚、肩阔、胸满、腰细、手肥等

龙门石窟唐代雕像

?龙门石窟以唐代造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题材内容最为丰富

?龙门盛唐时期造像以上元二年完工的奉先寺为代表

天龙山石窟唐代石雕像

?规模小,数量少,但以雕刻精细、比例合宜、华丽美观而著称于世

?曹衣出水:着轻纱式的袈裟,贴体透肌,肌肉的起伏运动通过流畅自然的衣裙褶皱得到表现,既表现出轻纱的质感,又表现出肌肉的质感

天龙山石窟把唐代造像中“曹衣出水”式的表现方式运用成功

第二节陵墓雕塑

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以山为陵,墓室在山南的半腰处,高居陵园北部,为全陵全体建筑,四周筑内外双层城墙

?昭陵首开以山为陵的制度

?从乾陵开始组群制度化:狮子、石人、石马、翼兽和北门六马、华表、碑石、无字碑等

第三节明器雕塑

一隋代的明器雕塑

⑴数量规模扩大

⑵以成组成队的舞乐伎俑代替北朝的甲士铠马俑

⑶与北朝相比,富有生活气息的场面也多起来

⑷在塑造技巧上有所创新

二唐代明器雕塑

⑴在中国明器的历史上反映社会生活的面最为丰富而著称,是中国明器雕塑的全盛时期,分为女俑,乐舞俑,胡人俑,武士俑及动物等形象

⑵艺术上达到高水平,造型准确,塑造精细,充满创造力和想像力

⑶艺术形式上作出突出贡献,创造了“唐三彩”的形式

唐三彩: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有黄、绿、白、褐、蓝几种颜色,烧制中故意使彩釉下流,构成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效果

第四节纪念性雕塑

昭陵六骏:

?站立或徐行状:飒露紫,拳毛騧,特勒骠

?腾空奔驰状:青骓,什伐赤,白蹄乌

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雕塑

第一节佛教雕塑

一概况

佛教雕塑仍是这一时期雕塑的主流

⑴由于北方分裂,佛教造像活动表现出停滞的迹象,战乱较少的南方地区的造像活动则相当活跃

⑵这一时期的佛教雕塑在题材上,佛的形象减少,菩萨、罗汉、布袋和尚、龛窟造像、供养人等更接近现实的形象增多,这一现象是五代,宋佛教和佛教艺术走向世俗化,民族化的总体趋势中的一部分

⑶随着佛教民族化、世俗化的进程,佛教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佛教仪规的限制,相对获得自由创造的余地,因而作品具有浓郁的世俗情趣,在艺术形式上也有一些独特的创造

⑷出现了佛教雕塑与道教雕塑并存,甚至出现了佛、儒、道混杂的情况

⑸由于吸收汉族文化,巩固统治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很多佛教造像

二龛窟﹑摩崖造像

四川大足石刻

⑴四川大足县分布着以佛教造像为主的大量宗教雕塑,

⑵其中以北山和宝顶山龛窟,摩崖佛像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内容丰富,艺术精湛。

⑶创于晚唐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的重要代表。

大足北山石刻

⑴大足北山造像包括佛湾,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北塔寺等

⑵北山造像精华在宋代,作品尤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见长

⑶菩萨像尤为精致,其个性鲜明,互不雷同,雕刻技法纯熟,工整细致,堪称宋代石雕的代表作

⑷出现很多供养人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

北山造像以精雕细刻而闻名,严整而多变,华丽而清秀

大足宝顶山石刻

大足宝顶山以大佛湾最为集中和出色,其特点为:

⑴由南宋名僧赵智凤主持兴建,前后修造几十年,仍有一气呵成之感,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重复,在全国此类造像群中极少见

⑵以佛教经变故事为主,与其他龛窟造像以佛,菩萨为主不一样

⑶在构图和布局上,造像场面宏大

⑷造像技法异常成熟,雕造熟练,出现许多刻画细腻周密,表达准确传神的人物形象

三寺院造像

⑴宋代寺院造像

现存宋代寺院造像的题材主要是罗汉

代表作:

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的四十躯彩塑罗汉

意义

?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雕塑传统,将大形的塑造与细部描绘结合

?在人物塑造上,竭力表现出对实感的追求

⑵辽金寺院造像

造像风格上看,和汉族文化同属一个体系,由于造像者都为掳掠来的汉族工匠,故辽金造像与当时汉族造像能保持相当的水平。

代表作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⑶五代宋辽金佛塔,经幢造像

佛塔,经幢是一种综合性的佛教艺术形式,包括有建筑,绘画,雕塑等因素。

代表作:

?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第二节纪念性雕塑

五代宋辽金沿袭唐风,纪念性雕塑十分兴盛。

㈠四川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像

王建(公元847---918),字光图,为唐末五代时前蜀皇帝,在中国雕塑史上是唯一有皇帝称号同时又留下肖像雕塑的人

㈡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

圣母殿保存了四十三尊宋代塑像,其意义在于:

⑴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可当作宋代宫廷生活的写照

⑵塑像不同于宗教造像,更是直接反映世俗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不足之处:

?有些塑像后世修饰过分而失去宋塑的一些特征

?宫女像向纤巧华丽的方向发展,沉溺于捕捉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雕塑应有的力度和气魄却减弱

第三节陵墓雕塑

㈠五代陵墓雕刻

⑴由于五代是个动荡的时代,故大规模陵墓较少

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蜀皇帝王建“永陵”石刻

㈡北宋陵墓石刻

⑴规模不如唐陵宏伟

⑵想像奇特,艺术表现大胆上也不及南朝和唐代陵墓雕刻

⑶石刻造型写实为主,造型浑厚,朴实,严谨,注重局部和细节的刻画

第四节明器雕塑

总体趋势:

⑴由于以俑随葬的习俗衰落,俑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⑵佛教火葬的推广,出现可以焚化的纸扎明器代替明器雕塑

⑶受当时流行的风水术影响,出现了新题材

⑷出现新且有特色的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

第五节工艺性雕塑

五代、宋工艺性雕塑十分兴盛

主要表现在陶塑,泥塑,石雕,木雕,竹雕,金属工艺雕塑等方面

宋代陶瓷书画

第八章元明清雕塑

第一节宗教雕塑

一概况

⑴由于元蒙统治者尊崇藏传佛教,所以一种新的佛教造像形式---“梵式”在中原内地兴起,“程式化”是这种造像形式的特点

⑵除佛教雕塑外,其他宗教雕塑也有发展,如道教,印度教等宗教雕塑

⑶佛教的龛窟造像到元代已接近尾声,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主要集中在寺院,盛行罗汉题材二元代宗教雕塑

?北京昌平居庸关云台佛教雕塑

四大天王浮雕

山西晋城玉皇庙元代道教彩塑

二十八宿殿的星宿群像

明代佛教寺院雕塑

?山西平遥双林寺佛教雕塑

清代佛教寺院雕塑

?云南昆明筇(qióng)竹寺罗汉雕塑

第二节明器雕塑

一元代明器雕塑

由于元蒙贵族没有明器雕塑随葬的传统,以及佛教火葬习俗和焚烧纸扎明器的风气盛行,元代明器雕塑并不普遍。但比较明清两代,元俑在艺术上比后代仍要出色

第三节建筑装饰雕塑

⑴由于元明清三个朝代,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建筑遗迹较多留存,所以这几个时代的建筑装饰雕塑较为引人注目

⑵明清时期建筑装饰雕刻普遍以木,砖,石为材料,这三种雕刻被称为“三雕”

⑶雕刻内容丰富,主要形象有卷草、方胜、钱纹、回纹、牡丹、石榴、松、梅、竹、鹤、寿星以及神化历史传说,戏曲人物等

⑷由于地域,年代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如细腻秀雅的南方,粗矿豪放的北方,质朴粗健的明代,繁琐精巧的清代

⑸到了明清时期,建筑装饰雕塑具有浓厚的满族色彩

元明清建筑装饰类型

⑴附属于建筑的动物圆雕

虽是圆雕,但总体上看,是建筑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⑵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建筑装饰雕塑

这类雕塑装饰着相对独立的小型建筑,但大多仍附属于建筑整体或建筑群,如照壁,华表,牌坊等

⑶建筑局部,构件的装饰

这类遗迹最多,遍及全国各地

第五节工艺性雕塑

元代工艺性雕塑

⑴元代统治机构中设有专门机构统领工艺性雕塑的制作,也有许多民间作坊和个体艺人进行制作,工艺性雕塑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

?⑵在陶瓷方面,青花,釉里红大量出现,代表了陶瓷发展的新阶段

二明代工艺性雕塑

明代在手工业方面继承了元代工匠的世袭传统,工艺性雕塑以瓷塑、玉石雕、木雕、果核雕、竹雕最为突出

㈠瓷器

明代观赏性瓷器内容包括:

⑴佛、菩萨、罗汉、玄武、关公、八仙、诗人、才子、佳人等

⑵当时著名瓷器产地有: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江苏宜兴等地

㈡玉雕

明代玉雕所采用的玉种有新疆和田玉,白玉,碧玉,青玉等

㈢竹雕

竹雕在明代兴起,并形成了嘉定,金陵两大流派

三清代工艺性雕塑

清代工艺性雕塑继明代之后,又有新的发展

㈠玉器

原料较明代丰富,其雕琢工艺在乾隆时达到极盛

㈡石雕

㈢木雕

㈣象牙雕

㈤泥塑以天津“泥人张”,惠山泥塑,苏州捏相最为著名

⑹陶瓷

⑺家具明式家具简练,清代家具繁琐,明以造型取胜,清以装饰见长。

浅谈中国雕塑发展史

浅谈中国雕塑发展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雕塑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游尽名山大川,走遍大城小镇,我们虽站在历史的截面上,但流逝的历史却留下了无尽的痕迹,司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玉躯佛像、狮子园玉像、敦煌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大足石刻、泥彩塑千手观音、孙中山立像...... 欣赏艺术精品,推测雕塑这一古老技艺的发展历程。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都是依据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其具有极强装饰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是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超常的审美特征。 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这一时期的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形式发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饰。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的时期。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个时期的雕塑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更圆转达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 隋唐时代促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经过隋和初唐的过渡阶段,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使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的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此时的佛雕作品既博大凝重之态,又不失典雅鲜活之美。其雕塑风格的多样化与技巧的纯熟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宋代时期佛教日趋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在世俗题材方面,宋的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之传统,但气势渐弱。继中晚唐之后的宋代雕塑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创作手法上趋于写实风格,材料使用上则更加广泛。宋代的彩塑较为发达,在佛雕造像上较唐代有了较大变化,此时的佛雕造像以观音菩萨居多。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雕塑作品主流风格仍多受宋影响,但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其民族的特色。 元朝之前,蒙古族统治者便先后仿照汉族建筑样式,营建上都及大都两个都城。而分布各地的寺庙塑像、石窟造像等亦展示了元代雕塑艺术的概貌。进入元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雕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明清两代,宗教观念进一步淡薄,雕塑艺术多趋于装饰化和工艺化。这些雕塑大多更强调实用性与玩赏性功能,体现出工艺品的特色。但是,这些装饰性、玩赏性的作品往往不受陈规限制,面貌各异,这也可以算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亮点。其作品造型一般小巧玲珑、精致剔透、精雕细凿,缺乏大气之作和大型之作,艺术上逐渐转向为个人化、内聚性的风格。此时期各种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有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新成就。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传统的宗教雕塑已处于衰落时期,民间小型雕塑虽很繁荣,但未能成为主流。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前后,许多青年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雕塑。他们归国以后,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促进了中国各种形式雕塑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的架上雕塑、大型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城市环境雕塑、民间雕塑与大型泥塑群像等雕塑艺术都有了长足发展,标志着中国雕塑艺术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雕塑史 电子书免费下载

中国雕塑史电子书免费下载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故殷周铜器,其市价每以字之多寡而定;其有字者,价每数十倍于无字者,其形式之美丑,购者多忽略之。此金钱之价格,虽不足以作艺术评判之标准,然而一般人对于金石之看法,固已可见矣。乾隆为清代收藏最富之帝皇,然其所致亦多书画及铜器,未尝有真正之雕塑物也。至于普通玩碑帖者,多注意碑文字体,鲜有注意及碑之其他部分者;虽碑板收藏极博之人,若询以碑之其他部分,鲜能以对。盖历来社会一般观念,均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此最古而最重要之艺术,向为国人所忽略。考之古籍,鲜有提及;画谱画录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详。欲周游国内,遍访名迹,则兵匪满地,行路艰难。故在今日欲从事于中国古雕塑之研究,实匪浅易。幸而——抑不幸——外国各大美术馆,对于我国雕塑多搜罗完备,按时分类,条理井然,便于研究。著名学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之伯希和(PaulPelliot),沙畹(EdouardChavannes),瑞典之喜龙仁(OsvaldSiren)等,俱有著述,供我车。而国人之著述反无一足道者,能无有愧?今在东北大学讲此,不得不借重于外国诸先生及各美术馆之收藏,甚望日后战争结束,得畅游中国,以补订斯篇之不足也校注①。本稿系梁先生在东北大学时的讲课提纲,成于1930 年。上文末段说“今在东北大学讲此”。在三代——夏又提到“去年殷墟发掘出的石像”,按此像出土于1929 年秋季第三次发掘。故可肯定此稿作于1930 年。而全文异常简略,尤以秦代一节为甚,可知为当时讲课所用的提纲,尚非正式的“史”。当时国内调查工作尚未开展,考古工作刚刚开始,所以文中实例多引自外人书籍或国外博物馆藏品。原稿仅存文字。今酌量配选一些图版,以供参考。本书所用全部插图均由林洙 配选。 前言 ●林洙这本书是根据梁思成一九二九一一九三○年在东北大学时,讲授“中国雕塑史” 的讲课提纲,配以图片(原稿没有图片)编辑而成的。当时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尚未发掘,而梁思成在讲授此课时,也尚未到云冈、龙门、天龙山、南北响堂山、敦煌、大足等地去实地考察过。但他在美国学习时期,及赴欧洲旅游时,在欧美各处的博物馆中,看到帝国主义者从我国掠走的大量雕塑珍品。他往往在这些雕像之前久久徘徊、流连忘返。这时期他也熟读了不少欧洲及日本学者的有关著述。这份讲稿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写的。虽然那时梁思成尚未到云冈、龙门、天龙山、大足……这些佛教圣地去考察过,但他对我国的雕塑已有很深的研究。记得有一次他与陈植先生①一起去拜访陈叔通老先生,陈老先生酷爱文物,家中收藏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佛像。陈老先生看梁思成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他的收藏,因而指着一尊塑像对他说“你如果能猜出这尊像的年代,我就把它送给你。”没想到梁思成竟脱口而出说“这是辽代的。”把陈老先生吓了一跳。虽然这只是一句戏言,但陈老却执意要把这尊昂贵的文物送给梁思成。到了三十年代,自一九三一至一九三六年,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学社同仁,陆续前往云冈、天龙山、龙门、南北响堂山、山东历城神通寺千佛崖等地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他又与刘敦桢等赴四川,沿岷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夹江两岸及广元、大足等地对摩崖石刻作了半年多的考察。至此他对我国雕塑的研究已是造诣很深。一九四七

雕塑的历史

雕塑的历史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牝马、野猪等浮雕,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帝国大军的威势。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曾将艺术风格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严峻的风格,它坚守描写的客观简朴性;其次是理想的风格,这一般是艺术发展成熟、完美、繁盛时期的风格;再次是愉快的风格,它往往是一门艺术衰落时期的风格,目的是为“取悦于人”,追求形式的华美与雕琢。(《美学》第三卷)用黑格尔的观点分析中国雕塑风格的发展,发现大致上是吻合的。如果从中国雕塑的成熟期一秦汉时期开始,秦汉雕塑正是严峻风格的典型,而隋唐雕塑则是理想风格的典型,明清雕塑则是愉快风格的典型,至于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宋则分别是从秦汉到隋唐,隋唐到明清之间的过渡风格。 艺术风格从不同层次上可以有不同的概括,为了考察艺术风格的演变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关系,这里从中国传统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的风格理论出发来把握中国雕塑的发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这里的清指的就是俊爽超迈的阳刚之气,浊是凝重沉郁的阴柔之气。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到“气有刚柔”、“风趣刚柔”;沈约在《宋书》中讲“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就是与这种风格论一脉相承的。清代著名古文家姚来更是明确提出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风格论。 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尽管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都是从传统的阴阳刚柔的观念来立论的。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贵柔、守雌、尚静;有人则认为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另有人认为是二者之间一“中庸”。应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发展的,静态的描述难免顾此失彼,以偏概全,而动态的追踪则可以更接近历史的原貌。中国雕塑正好可以成为我们动态地把握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参证。相对于文献资料,它可以更直观、更不加掩饰地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讲,一部中国雕塑风格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部民族文化精神的嬗变史。这样,就使人们找到了将雕塑风格与民族文化精神联系起来的联接点。 一、秦汉时代 秦汉时代的雕塑风格是严峻的风格,是阳刚之美的风格。秦汉俑马、墓前石雕从整体上看,也许远不及后世那样精巧、细腻,而以拙重、粗犷为特色,然而正是这种

雕塑史资料

一 . 中国雕塑的基本类型 历史上的中国古代雕塑数量繁多,类型的划分多样 从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 ?宗教雕塑?明器雕塑?陵墓雕塑?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工艺性雕塑从雕塑的历史划分: ?原始雕塑?商周战国雕塑?秦汉雕塑 ?魏晋南北朝雕塑?隋唐雕塑 ?五代宋辽金雕塑?元明清雕塑从雕塑的材料上划分: ?石雕?泥塑?青铜雕塑?木雕?陶塑?玉雕?象牙雕?竹雕等等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宗教雕塑 ?以宗教为基本内容,以宗教宣传和偶像崇拜为主要目的的雕塑 ?其中中国的宗教雕塑主要是佛教雕塑明器雕塑 ?明器又称“冥器”或者“盟器”,是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品 ?起着代替真实的人和物的作用 ?其包括俑,动物形象和车船,家具,建筑物的模型,并且一般都着色陵墓雕塑 “石像生”----指陵墓外以石人,石兽组成的仪卫,装饰雕塑陵墓建筑或者构件(华表墓阙墓祠)纪念性雕塑 ?为表彰历史人物或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建筑装饰雕塑 ?指作为建筑附件以及对建筑物的局部和构件进行装饰的雕塑工艺性雕塑 ?指以雕塑形式制成或装饰的有实用性的物品和独立的具有观赏,装饰作用的小品雕塑雕塑的历史划分 原始时期(质朴纯真)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装饰性 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占有主流地位。 中国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绘画性 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 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语言精练 雕塑塑造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注重头部的刻划 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 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虽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温柔敦厚 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风格。

中国雕塑史

第一章中国雕塑史序言 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一. 中国雕塑的基本类型 历史上的中国古代雕塑数量繁多,类型的划分多样 从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 ?宗教雕塑 ?明器雕塑 ?陵墓雕塑 ?纪念性雕塑 ?建筑装饰雕塑 ?工艺性雕塑 从雕塑的历史划分: ?原始雕塑 ?商周战国雕塑 ?秦汉雕塑 ?魏晋南北朝雕塑 ?隋唐雕塑 ?五代宋辽金雕塑 ?元明清雕塑 从雕塑的材料上划分: ?石雕 ?泥塑 ?青铜雕塑 ?木雕 ?陶塑 ?玉雕 ?象牙雕 ?竹雕等等 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 宗教雕塑 ?以宗教为基本内容,以宗教宣传和偶像崇拜为主要目的的雕塑 ?其中中国的宗教雕塑主要是佛教雕塑 明器雕塑 ?明器又称“冥器”或者“盟器”,是古代墓葬中 的随葬品 ?起着代替真实的人和物的作用 ?其包括俑,动物形象和车船,家具,建筑物的模 型,并且一般都着色

陵墓雕塑 ●“石像生”----指陵墓外以石人,石兽组成的仪卫,装饰雕塑 ●陵墓建筑或者构件(华表墓阙墓祠) 纪念性雕塑 ?为表彰历史人物或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 建筑装饰雕塑 ?指作为建筑附件以及对建筑物的局部和构件进行 装饰的雕塑 工艺性雕塑 ?指以雕塑形式制成或装饰的有实用性的物品和独 立的具有观赏,装饰作用的小品雕塑 雕塑的历史划分 原始时期(质朴纯真)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装饰性 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占有主流地位。 中国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 绘画性 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 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 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 中国雕塑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 语言精练 雕塑塑造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 注重头部的刻划 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 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虽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 温柔敦厚 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风格。 ?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风格。 ?中国雕塑就是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中国雕塑发展史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见图1)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见图2)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见图3) 兵马俑的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其

(完整版)古代雕塑史试卷A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雕塑史科试卷(A卷)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每一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出土于甘肃永昌县鸳鸯池,马家窑文化的(),暗示了一种装饰风格在中国原始社会雕塑中诞生。 A.石雕头像 B.石镶人像 C.陶兽形壶 D.牛河梁女神像 2、唐代佛教造像的崛起大大提高了雕塑家的地位,下列哪一位是唐代的雕塑家()。 A.吴道子 B.阿尼哥 C. 王泽 D. 杨慧之 3、隋代的建筑杰作——赵州桥上的雕刻主要以()为主。 A.蛇 B.龙 C. 狮子 D. 虎 4、下列被我国命名为“东方早期维纳斯”的作品是()。 A.陶裸女像 B.陶塑人头 C. 石雕头像 D. 牛河梁女神像 5、在迄今发现的青铜礼器中最大最重的一尊是() A. 人面方鼎 B. 司母戊大方鼎 C. 虎食人卣 D. 四羊方尊 6、《错金银双翼铜神兽》属于()时期。 A.春秋 B.夏商 C. 战国 D. 五代 7、下列作品中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雕塑对山水题材热爱的是()。 A.长信宫灯 B.伎乐天 C.侍女俑 D. 博山炉 8、《马踏匈奴》是()前的石雕。 A. 乾陵 B. 昭陵 C. 霍去病墓 D. 舜陵 9、在唐三彩的题材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A.骆驼 B. 马 C. 象 D. 麒麟

10、在龙门石窟造像中其中一个突出成就是浅浮雕,下列属于这一特色的作品是()。 A.《阿难像》 B.《帝后礼佛图》 C.《胁侍菩萨像》 D.《女童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最早的迦叶像,都是梵僧形象,到北魏时趋向豪迈,至南朝变的到已 经有个性鲜明的世间气味。 2、昭陵六骏的六匹骏马分别是青骓、拳毛騧、特勒 骠。 3、先秦时代,贵族多乘坐马车,并且有一整套姿势和完整的礼仪。到了东汉末 年,开始喜欢的安稳和威严。 4、唐代的石刻有时也表现社会生活的某些细微之处,1958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驾 坡村的是这特点的体现。 5、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方法根据初步推断,秦代工匠采用了、 和种方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铜奔马 2、龙门样式 3、错金银 4、唐俑风格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佛教造型中国化的历程 2、汉代的铜制动物雕塑成就辉煌,在造型上有三个典型趋势,请简述这 三个趋势。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20分) 1、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2、四川大足石窟《父母恩重经变》

雕塑的发展简史

《雕塑的发展史》 园林系环境艺术设计101班 018号潘明莹 摘要:中西方雕塑的历史发展简述,及其雕塑在各个世纪的发展,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何启示与作用。 关键词:陶器、雕塑、艺术、宗教、发展、影响、时代。 1.西方古代雕塑艺术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 魔法和宗教服务。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 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 美术形式之一。黑非洲的浮雕和圆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 材、金属和陶瓷。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独特魅力。古埃及文 化是非洲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星。古埃及雕刻是雕塑与建 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具有历史性纪念碑似的宏伟、博大和 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如某些浮雕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性,压缩 体积与绘画形式中的线的组合,达到了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大洋洲雕塑中最著名的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美洲、非洲 和大洋洲所独有的艺术后来大多数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残留 了一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学上的退化。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在古典时期浮雕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此外,古罗马在艺术上深受希腊的影响,但仍保持其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在肖像雕塑上,他们更注重客观对象,追求个性化,而非希腊的理想化。 2、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中国原始时期的雕塑艺术,大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以上。最初的雕塑可以从原 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算起,这是中国雕塑的序幕 造型多样的陶器,为中国雕塑的多向性发展奠定 了基础。最早的雕塑萌芽,可以算作原始石器, 有大量的精细石器具备了雕塑的性质。新石器时 代后期,出现了陶器。它们造型丰富、纹饰多样, 既是生活中的必需日常用器,也是可以欣赏的艺 术品。这时的陶器还没有脱离实用的目的,但它 对后期的青铜器、象形器物的影响显而易见。中 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 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三个支点,器形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甘肃大地湾出土的陶瓶人头像,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口部塑成一个人头像,制作细腻,形象生动;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这种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 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雕塑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游尽名山大川,走遍大城小镇历史都留下了无尽的痕迹,司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玉躯佛像、狮子园玉像、敦煌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大足石刻、泥彩塑千手观音、孙中山立像...... 看着美景,推测雕塑这一古老技艺的发展历程。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都是依据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其具有极强装饰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是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超常的审美特征。 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这一时期的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形式发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饰。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的时期。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个时期的雕塑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更圆转达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 隋唐时代促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经过隋和初唐的过渡阶段,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使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的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此时的佛

浅谈雕塑发展史

浅谈雕塑发展史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雕塑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游尽名山大川,走遍大城小镇,我们虽站在历史的截面上,但流逝的历史却留下了无尽的痕迹,司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玉躯佛像、狮子园玉像、敦煌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大足石刻、泥彩塑千手观音、孙中山立像...... 欣赏艺术精品,推测雕塑这一古老技艺的发展历程。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都是依据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其具有极强装饰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是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超常的审美特征。 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这一时期的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形式发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饰。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中国雕塑史》读后感档

《中国雕塑史》读后感 《中国雕塑史》的封面上印着梁先生的另一段话:“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最古者也。”这是中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雕塑史,简洁、清晰地反映了先秦到清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生、发展与辉煌,与《中国建筑史》堪称中国古建筑艺术方面的双璧。 他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早年著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梁思成,相信对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是他建议完整保留北京城,而择地另建新城。如果当初国家领导人采纳了他的建议,那么如今北京将是中国乃是世界最大的一座古城。可惜当初毛主席希望北京到处都冒烟囱,于是一个个城门被拆除了,一垛垛城墙被拆除了,北京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大城市,直至今日仍然在大拆特拆,于是老北京的四合院,小胡同渐渐地消失了,这着实是令国人极为痛心的。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们只能在大师的著作里才能找寻历史的影子。“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梁思成先生却认为:“艺术之始,雕塑为先。”于是,便有了这部一代大家研究“雕虫小技”的《中国雕塑史》。上起上古、夏商周三代,下至元明清,跨越数千年,探寻雕塑之术;殷墟、始皇陵、霍去病墓、郭巨石祠、满城汉墓、云冈石窟、云门山造像、香积寺塔、乐山大佛、太原晋祠、隆庆寺雕像、居庸关砖刻……纵横捭阖,讲述雕塑名迹之精。 《中国建筑史》的封面上印着梁先生的一段话:“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备而系统的中国建筑史,为后世了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国雕塑史》摘记

《中国雕塑史》 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 周代铜器的特征: (一)深刻、浅刻并用,或全器面具有纹或横圈。深刻部分多为夔或饕餮。深刻部分为雷纹。 (二)重要部分加以脊骨。其断面小则圆,大则方,且多节断,折钩等形 (三)小圈,横带圈。 (四)脚部周绕多有炫纹。 (五)所有主要花饰多以动物为主。 至于陵墓表饰,如石人,石兽,神道,石柱,树立之风盛行。又有享堂之制,建堂墓上,以供祭祀。堂用石壁,刻图为画,以表彰死者功业。石阙石碑,盛施雕饰,以点缀墓门以外各部。遗品丰富,雕工精美,堪称当时艺术界之代表。即是之故,在雕塑史上,直可称两汉为享堂碑阙时代,亦无不当也。 云冈佛像实可分为二派,即印度(或南)派与中国(或北派)是也。所谓南派者,与南朝遗像袈裟极相似,而北派则富于力量,雕饰甚美。此北派衣褶,实为我国雕塑史中最重要发明之一,其影响于后世者极重。我古雕塑师之特别天才,实赖此衣褶以表现之。 我国佛教雕塑中最古者,其特征即为极简单有力之衣褶纹。其外廓如紧张弓弦,其角尖如翅羽,在此左右二翼式衣裙之间,乃更有二层或三层之衣褶,较平柔而作直垂式。然此种衣纹,实非有固定版式者,亦因地就材而异,粗软之石自不能如坚细石材之可细刻,或因其像大小而异其衣褶之复简。总而言之,沿北魏全代,其佛像无不具此特征者。然沿进化之步骤,此刚强之刀法亦随时日以失其锋芒,故其作品之先后,往往可以其锋芒之刚柔而定之。 至于其面貌,则尤易辨别。南派平板无精神,而北派虽极少筋肉之表现,然以其筒形之面与发冠,细长微弯之眉目,楔形之鼻,小而微笑之口,皆足以表示一种庄严慈悲之精神。此云冈石窟雕刻之所以能在精神方面占无上位置也。 此时刻(隋)之雕刻,由其形制蜕变之程序观之,其最足引人兴趣之点,在渐次脱离线的结构而作立体之发展,对物体之自然形态注意,而同时仍谨守传统的程式。椭圆形已成其人体结构之基本单位,然在衣褶上,则仍不免垂直线纹,以表现其魏齐时代韵律之观念也。 自美术形制上观之,则此期(玄宗时期)之特征在历来造像姿势方式之更改。佛陀菩萨,向必正面直立者,今竟自腰部弯曲或扭转;或竟有作行动之姿势或表示虔诚信仰之至情者。此种动作上及感情上之自由表现,乃引起雕塑技术之自由。在第三量上亦得充分表示,较近自然。故与西方所谓造形美术之观念亦较近。由一方面观之,此可称为中国雕塑史中登峰造极之时期;然六朝造像庄严和谐之风,殆无遗矣。然而此写实之风,只此昙花一现;不及数年而表情动作之能力已完全丧失矣。顺宗(公元九世纪)、宪宗以后,而唐代雕塑术亦随国祚日衰,率多死板无生气矣。 宋代雕塑之风尚盛,然不如唐代之春潮澎湃,且失去宗教信仰,亦社会情形使然也。

中国雕塑史

中国雕塑史①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故殷周铜器,其市价每以字之多寡而定;其有字者,价每数十倍于无字者,其形式之美丑,购者多忽略之。此金钱之价格,虽不足以作艺术评判之标准,然而一般人对于金石之看法,固已可见矣。乾隆为清代收藏最富之帝皇,然其所致亦多书画及铜器,未尝有真正之雕塑物也。至于普通玩碑帖者,多注意碑文字体,鲜有注意及碑之其他部分者;虽碑板收藏极博之人,若询以碑之其他部分,鲜能以对。盖历来社会一般观念,均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 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 此最古而最重要之艺术,向为国人所忽略。考之古籍,鲜有提及;画谱画录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详。欲周游国内,遍访名迹,则兵匪满地,行路艰难。故在今日欲从事于中国古雕塑之研究,实匪浅易。幸而——抑不幸——外国各大美术馆,对于我国雕塑多搜罗完备,按时分类,条理井然,便于研究。著名学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之伯希和(Paul Pelliot),沙畹(Edouard Chavannes),瑞典之喜龙仁(Osvald Siren)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车。而国人之著述反无一足道者,能无有愧?今在东北大学讲此,不得不借重于外国诸先生及各美术馆之收藏,甚望日后战争结束,得畅游中国,以补订斯篇之不足也校注①。 ①本稿系梁先生在东北大学时的讲课提纲,成于1930年。 ①上文末段说“今在东北大学讲此”。在三代——夏又提到“去年殷墟发掘出的石像”,按此像出土于1929年秋季第三次发掘。故可肯定此稿作于1930年。而全文异常简略,尤以秦代一节为甚,可知为当时讲课所用的提纲,尚非正式的“史”。当时国内调查工作尚未开展,考古工作刚刚开始,所以文中实例多引自外人书籍或国外博物馆藏品。原稿仅存文字。今酌量配选一些图版,以供参考。本书所用全部插图均由林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