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原油是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原油的结蜡问题一直是制约原油开采和运输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原油结蜡问题变得越发严重,影响着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研究原油结蜡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清防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原油结蜡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清防蜡技术和方法。
我国原油结蜡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通过对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原油结蜡的形成机理,掌握常见的清防蜡方法,研究清防蜡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化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工艺,探讨影响原油结蜡和清防蜡效果的因素,为我国原油开采和运输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揭示其形成机理和清除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原油开采和加工的效率。
通过研究原油结蜡的形成机理和常见的清防蜡方法,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改进方向。
了解清防蜡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原油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工艺改进的研究,可以为提高原油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最终,找出影响原油结蜡和清防蜡效果的因素,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研究目的旨在为我国原油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对于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原油生产和运输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
通过研究我国原油结蜡和清防蜡的工艺改进,可以提高我国原油加工工艺的水平,提高炼油厂的生产效益,增加经济收益。
研究原油结蜡和清防蜡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深入研究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油井的防蜡和清蜡

6.2油井防蜡与清蜡结蜡现象: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并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上,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
6.2.1影响结蜡的因素1.油井结蜡的过程(1)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结晶形式从原油中析出;(2)温度、压力继续降低,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蜡晶体;(3)蜡晶体沉积于管道和设备等的表面上。
原油对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原油对蜡的溶解度小于原油的含蜡量的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析始出时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或析蜡点。
2.影响结蜡的因素(1)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3)压力和溶解气油比(4)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5)液流速度、管壁粗糙度及表面性质3.油井防蜡方法(1)阻止蜡晶的析出(2)抑制石蜡结晶的聚集(3)创造不利于石蜡沉积的条件4.具体防蜡方法(1)油管内村和涂层防蜡(2)化学防蜡(通过向井筒中加入液体化学防蜡剂或在抽油泵下的油管中连接上装有固体化学防蜡剂的短节,防蜡剂在井筒流体中溶解混合后达到防蜡的目的)(3)磁防蜡技术5.油井清蜡方法(1)机械清蜡(用专门的工具刮除油管壁上的蜡,并靠液流将蜡带至地面的清蜡方法。
)(2)热力清蜡(3)微生物清蜡6.清蜡操作:三、油井清蜡方法在含蜡原油的开采过程中,虽然可采用各类防蜡方法,但油井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蜡沉积的问题。
蜡沉积严重地影响着油井正常生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将其清除。
目前油井常用的清蜡方法根据清蜡原理可分为机械清蜡和热力清蜡两类。
图8-16 机械清蜡示意图1—绞车;2—钢丝;3—防喷管;4—采油树;5—套管;6—油管;7—刮蜡片(一)机械清蜡机械清蜡是指用专门的工具刮除油管壁上的蜡,并靠液流将蜡带至地面的清蜡方法。
在自喷井中采用的清蜡工具主要有刮蜡片和清蜡钻头等。
一般情况下采用刮蜡片;但如果结蜡很严重,则用清蜡钻头;结蜡虽很严重,但尚未堵死时用麻花钻头;如已堵死或蜡质坚硬,则用矛刺钻头。
油田防蜡与清蜡

2.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 原油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胶质、沥青质。 原油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胶质、沥青质。它们将影 响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和蜡的析出过程及结在管壁上的蜡 性。 3. 压力和溶解气 压力和溶解气 条件下, 在P>Pb条件下, 压力降低 , 原油不会脱气, 蜡的 条件下 压力降低,原油不会脱气, 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P<Pb条件下 条件下, 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 在 P<Pb 条件下 , 压力降低时油中气体的逸出与气体的膨胀都使油温降低, 压力降低时油中气体的逸出与气体的膨胀都使油温降低, 降低了对蜡的溶解能力,因而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 降低了对蜡的溶解能力,因而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压 力愈低,结晶温度增加的愈高。 力愈低,结晶温度增加的愈高。 采油过程中由于压力不断降低, 采油过程中由于压力不断降低 , 气体的逸出降低 了油对蜡的溶解能力和油温,有利于蜡结晶析出和结蜡。 了油对蜡的溶解能力和油温,有利于蜡结晶析出和结蜡。
4.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的影响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的影响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影响 不大, 不大 , 但油中的细小砂粒及机械杂质将成为石蜡析出 的结晶核心,促使石蜡结晶的析出,加剧了结蜡过程。 的结晶核心 , 促使石蜡结晶的析出 , 加剧了结蜡过程 。 油中含水率增高后对结蜡过程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油中含水率增高后对结蜡过程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影响 一是水的比热容大于油, 一是水的比热容大于油 , 故含水后可减少液流温度的 降低;二是含水率增加后易在管壁形成连续水膜,不 降低; 二是含水率增加后易在管壁形成连续水膜, 利于蜡沉积到管壁上。因此油井随着含水量增加, 利于蜡沉积到管壁上 。 因此油井随着含水量增加 , 结 蜡程度有所减轻。 蜡程度有所减轻。
浅析国外先进的油井高效清蜡、防蜡剂

浅析国外先进的油井高效清蜡、防蜡剂关键词:国外油井含蜡原油油井清蜡油井防蜡清防蜡剂清防蜡技术油井结蜡清蜡一、背景石蜡或石蜡沉积物存在于各种级别的原油里。
在采油期间,含油混合物从井底采出,并随着环境(压力和温度)而改变。
当环境发生改变,这些成分也会随着改变。
石蜡一旦与油一起流出来,它们会作为一种单独、半固态液相从油中被分离出来,变得无法流动,并在出油管线、管道上和其它所能够接触到的设备上形成沉积物。
引起油井停机和维修的最常见原因是石蜡积聚,这是因为石蜡在原油中形成结晶沉积后覆盖在管件、设备、管线以及油罐的罐壁和罐底。
这些石蜡是分子链长度C20到C50的饱和非极性烃。
采油期间,原油中石蜡的有以下三种主要变量:●石蜡结晶并从原油析出的温度●原油中石蜡数量●采出水中的微反向乳液开采期间,如果没有额外加热,那么油温从其离开地层时开始降低一直持续到原油抵达炼油厂。
当温度降至低于石蜡结晶点,石蜡被析出原油,形成结晶后慢慢变大并沉积到管件和设备表面。
石蜡结晶生长主要发生以下地方:●在井孔附近的地层中●采油管道或油井管套内部●管线内部●处理和分离设备内部●储油设备内部二、解决方法百索福已被认为是溶解和包裹石蜡沉积物的最佳产品,是含有多种成分的专利混合可生物降解的水基表面活性剂/湿润剂/乳化剂。
百索福可以保持油中蜡块原有状态,使蜡块得以松动、抑制结蜡现象。
现场试验表明这种专利的表面活性剂配方比热油去除地层和采油设备上的石蜡积聚更有效、更安全、更便宜。
不同于使用二甲苯基溶剂进行处理,百索福不但可以去除污泥和石蜡,而且同时抑制产生的气体,并且不会留下光滑的残留物,增加工人的安全性。
百索福公司成立于1975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百索福是一种拥有专利技术的、水基混合的无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也添加了其它的添加剂以提供独特的性能,减少碳氢化合物。
百索福产品配方经过专门优化,能够密封和乳化原油和碳氢化合物。
通过形成胶团来乳化碳氢化合物,在一系列应用中都非常有效。
油井清方蜡技术

油井清蜡与防蜡技术宏博矿业张汉元井清蜡与防蜡概述在原油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以及轻烃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蜡会以晶体形式析出并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泵,以及其他采油设备上,严重时会在油层部位形成蜡的沉积。
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之一,防蜡和清蜡是油井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防蜡和清蜡方案设计是采油工艺方案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编制采油工艺方案时对油井结蜡问题必须有一个充分的预测,并提出清防蜡措施的方案。
一、石蜡的性质石油中有一些高熔点而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烃类,它们通常在油藏中处于溶解状态,但如果温度降低到析蜡温度时,就会有一部分蜡结晶析出。
这种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固态烃类称之为蜡。
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石蜡,常为板状或鳞片状或带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500,分子中C 原子数是C16~C35,属正构烷烃,熔点50℃左右;另一种是微晶蜡,多呈细小的针状结品,相对分子质量为500~700,分子中的C 原子数是C35~C63,熔点是60~90℃。
石蜡和微晶蜡的特征主要是碳数范围、正构烷烃数量、异构烷烃数量、环烷烃数量不同,具体区别见表1。
表1石蜡及微晶蜡的组成上,采油过程中结出的蜡并不是纯净的蜡,它是原油中那些与高碳正构烷烃混在一起的,既含有其他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无机垢、泥砂、铁锈和油水乳化物等的半固态和固态物质。
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七个方面:(一)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越低,越不容易结蜡。
(二)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析蜡温度是随开采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而变化的,应当根据预测的开发过程原油组分变化情况,用高压物性模拟试验的方法测试析蜡温度变化。
对小油田也可以借用类似的数据。
(三)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压力对原油结蜡也有一定影响。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1. 引言1.1 介绍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背景意义原油结蜡是指在原油生产、输送、储存中由于温度降低而使原油中的蜡质物质析出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由于中国原油资源中含有大量蜡质物质,因此原油结蜡问题一直是我国石油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原油结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原油中的蜡在低温下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和输油效率。
为了解决原油结蜡问题,清防蜡技术应运而生。
清防蜡技术是指采用化学添加剂或物理手段,在原油生产、输送、储存过程中预防或清除蜡质沉积,保障生产设备顺畅运行和原油正常输送。
我国清防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我国清防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生产、油田输送、炼油等领域,有效提高了原油生产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能。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完善清防蜡技术,以应对石油工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原油结蜡的问题我国原油结蜡问题是指在原油开采、输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油中含有大量的蜡质,当原油中的蜡质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温度变化或流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析蜡现象,导致管道或设备堵塞,影响原油的正常运输和生产。
这会给油田开发和生产造成很大困扰,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我国原油结蜡问题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油田的原油含蜡量较高,易发生结蜡问题。
结蜡会导致管道内壁积聚蜡层,增加管道摩阻,降低输油能力;同时也容易引发管道事故和生产事故,给油田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针对我国原油结蜡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前加热原油、添加结晶抑制剂等方式来解决。
研发清防蜡技术和设备也是解决原油结蜡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原油输送的效率和安全性,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
第二节 防蜡与清蜡

三、油井清蜡方法
(1)机械清蜡
常用的工具主要有刮蜡片和清蜡钻头等。
(2)热力清蜡
热流体循环清蜡法 电热清蜡法
热化学清蜡法
还有其它清防蜡方法,如:超声波、微生物技术等
石蜡:16到64的烷烃(C16体,密度880~905kg/m3,熔点为 49~60℃。 结蜡现象: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 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 蜡便以结晶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 上,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 油井结蜡的危害: (1)影响着流体举升的过流断面,增加了流动阻力; (2)影响着抽油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影响结蜡的因素
1. 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 ① 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油井就越容易结蜡。
② 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就 越低,保持溶解状态的蜡就越多,即蜡不易析出。
2.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 胶质含量增加,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降低; 沥青质对石蜡结晶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且使沉积 蜡的强度将明显增加,而不易被油流冲走。 3. 压力和溶解气
1.油管内衬和涂层防蜡
作用:通过表面光滑和改善管壁表面的润湿性,使蜡 不易在表面上沉积,以达到防蜡的目的。 (1)玻璃衬里油管防蜡原理 油管表面具有亲水憎油特性; 玻璃表面十分光滑; 玻璃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2) 涂料油管防蜡原理
在油管内壁涂一层固化后表面光滑且亲水性强的物质。
2.化学防蜡
通过向井筒中加入液体化学防蜡剂或在抽油管柱上装有固 体化学防蜡剂,防蜡剂在井筒流体中溶解混合后达到防蜡 目的。
(1)活性剂型防蜡剂:通过在蜡结晶表面上的吸附,形 成不利于石蜡继续长大的极性表面,使蜡晶以微粒状态分 散在油中易被油流带走;还可吸附于固体表面上形成极性 表面,阻止石蜡的沉积。 (2)高分子型防蜡剂:油溶性的,具有石蜡结构链节的 支链线性高分子,在浓度很小的情况下能够形成遍及整个 原油的网状结构,而石蜡就可在这网状结构上析出,因而 彼此分散,不能聚集长大,也不易在固体表面沉积,而易 被液流带走。
油井防蜡和清蜡

6.清蜡剂 能清除蜡沉积物的化学剂叫清蜡剂。
对已结蜡的管线、设备,最好用加热的方法如热油循环、井底 加热器加热清除蜡,但也可以用清蜡剂。
(1)清蜡剂的类型 1)油基清蜡剂 这是一类蜡溶量很大的溶剂,主要为芳香 烃,如苯、二甲苯、甲苯、乙苯、异丙苯,也 可用混合芳香烃,如石油烃的重整馏分、煤焦 油的提取物芳烃。通常使用苯、甲苯。此外还 可用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馏分。
胺型表面活性剂:
2、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是通过改变结蜡表面(如 油管表面、抽油杆表面、管线表面)的性质 而起防蜡作用的。由于水溶性活性剂可吸附 在结蜡表面,使它表面变成极性并吸附一层 水膜,不利于蜡在其上沉积。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醚脂肪酸酯(吐温型)
烷基苯磺酸钠
聚氧乙烯烷基醇醚(平平加型)n=10
3、防蜡剂的使用方法
防蜡剂有三种使用方法: 1)配成油溶液使用。 使用时,将油溶液注到结蜡段以下与油混合而 起作用。 2)制成中空的防蜡块使用。 使用时,将防蜡块安在防蜡管中,与油管一块 下至油井结蜡地段以下,通过原油对防蜡剂的缓 慢溶解而起作用。
3 )沉积在近井地带使用。这种方法也是通 过原油对防蜡剂的缓慢溶解而起作用的。 例如向近井地带交替注入等体积甲醇和防 蜡剂1~3%油溶液,关井24h,可使防蜡剂沉 积在近井地带。
CS2、CCl4、CHCl3等虽然具有优良的蜡溶性,但由于它们在 原油的后加工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腐蚀和催化剂中毒,所以禁止使用。
由于油田蜡中含有极性物质,所以油基清蜡 剂中需加入一些有极性结构的互溶剂,以提高 清蜡剂的溶解能力。 A. 醇。如正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三醇 B. 醚。如丁醚、戊醚、己醚。碳数应小于12。 C. 醇醚。如丁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 二醇乙醚、丙三醇乙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
大庆 胜利 大港 任丘 克拉马依 江汉 长庆 玉门 南阳 中原
相对密度 g/cm3 0.8601 0.9055 0.8826 0.8837 0.8718 0.8735 0.8468 0.8662 0.8618 0.8626
我国一些主要油田的原油特性
粘度 50℃ 含 蜡 量 凝固点 胶质
石蜡是C17~C64之间的正构烷烃,其中以C16~C35含量最 多,为片状晶体。石蜡中还混有支链烃、环烷烃、芳烃。
微晶蜡- C36~C64 ,主要由环状化合物组成,主要呈针 状结晶。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具有类似结构,它们结构
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环、杂环等,如苯环、萘环、菲等。
蜡沉积物中,石蜡约占40~60%,微晶蜡小于10%,胶质、
沥青质10~50%。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二、油井结蜡现象和规律
结蜡现象: • 原油含蜡量愈高,油井结蜡愈严重; • 油田开采后期较开采初期结蜡严重; • 低产井及出口温度低的井结蜡严重; • 油井见水后,低含水阶段结蜡严重,而含水升 高到一定程度,结蜡缓减; • 表面粗糙的油管容易结蜡; • 出砂井容易结蜡; • 自喷井结蜡严重的地方不在井口或井底,而是 在油管的一定深化度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含蜡量/% 16.65 32.74 10.82 10.62 11.03 11.96
影响原油流动性的因素:
粘度、凝固点及屈服值。
改善原油流动性可采用降粘、防蜡降凝及 降低屈服值以及降阻的方法,而防蜡降凝 又是改善流动性的关键,往往凝固点降低 后,粘度、屈服值都得到改善。
目前国外清蜡、防蜡大多采用化学剂,美 国95%以上的油井用化学清蜡剂,我国七 十年代以来,在一些油井上也使用化学清 蜡、防蜡剂,但化学剂较贵,使用受到一 定限制。
王西11斜-6
广8斜-14
广17斜-3
钟7斜-19B
新115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张港站
油样 王西11斜-6 广8斜-14 广17斜-3 钟7斜-19B
新115 张港站
原油析蜡点和含蜡量
析蜡点/℃ 32.9 34.3 32.5 29.1 28.5 33.7
美国PE公司Pyrisl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第一节 蜡沉积物的组成和油井结蜡现象
一、蜡沉积物的组成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降低及轻质烷烃的 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石蜡会以晶体析出并依附在油管 壁、套管壁、抽油泵和其他采油设备上,形成蜡沉积物。
蜡沉积物除了石蜡外,还有微晶蜡(地蜡)、胶质、沥 青质并混有原油、水、砂和泥。
②共结晶理论
原油温度降至析蜡温度时,蜡晶改性剂与石蜡同时析出生成混 合晶体(共晶)。与纯蜡晶相比,这种晶体的晶形不规则、不 完整、分枝多,破坏了纯蜡晶生长的方向性,抑制了蜡晶网络 结构的形成。
③吸附理论
在原油温度低于析蜡温度之后,蜡晶改性剂被吸附到已形成的 蜡晶表面,抑制其生长,阻碍蜡晶之间相互连接和聚集。
第七章 化学防蜡和清蜡
原油从地下采出来,经过井筒、计量站、集 油站、输运到炼厂的全过程中,由于原油含 蜡量大、凝固点高或粘度高等原因,造成流 动困难。井壁结蜡会影响原油的产量,甚至 会堵塞油井,迫使油井停产。管线结蜡会使 泵压升高,甚至“灌香肠”,使原油失去流动 性,在管内冻结。 我国油田大多为含蜡原油(含蜡量大于2%) 几个油田的原油性质见下表。
12.8
13.23 26
14.07
沥青质 % 0.12 5.1
2.5 0.55 1.11 1.15
5.6
备注
外输混合油 3#站 101 库外输油 混合油 混合油 混合油 1975 混合油 吴-1 井1971 混合油 1976.1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第二节 化学防蜡
一、化学防蜡剂及其作用机理 蜡堵的中心问题是晶核对管壁的粘附和长大。 化学防蜡是通过化学剂抑制蜡晶的生长、长大 及在管壁上的粘附和沉积。化学防蜡剂分为蜡 晶改性剂和润湿剂,前者改变蜡晶数量、尺寸, 规整品格,后者为保护管壁。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一)蜡晶改性剂
改变石蜡结晶形态的化学剂叫蜡晶改性剂或流 动性改进剂。
1.防蜡机理
1963年Holder提出了蜡晶变化模型的著名理论:
当油样中不存在化学剂时,形成的蜡晶呈菱形的薄片状结 晶,这样的晶体结构相互之间很容易结合起来形成网络结 构。加入化学剂后,蜡晶在平面方向的发展受到抑制,而 向四个顶端和厚度发展。随化学剂浓度的增加,蜡晶厚度 进一步增加并转变成致密的树枝状结晶。化学剂达到一定 浓度时,蜡晶可由厚度接近长和宽的块状向四角锥或斜方 柱状体过渡,这样的晶体很难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相互之 间也不连接,因而原油倾点降低,流动性能改善。
三、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
结蜡因素主要有: • 原油组成(包括蜡、胶质和沥青的含量); • 油井的开采条件-温度、压力、油气比和产量; • 原油中的杂质(泥、砂和水等); • 管壁的光滑程度及表面性质。
原油组成是影响结蜡的内在因素,而温度、压 力等是外部条件。
析出化的学防蜡蜡和在清蜡管原油壁上沉积。
mPa.s
%
℃
%
23.07
25.76 31
17.96
83.36
14.60 28
23.2
17.37
15.39 28
13.14
57.10
22.80 36
23.2
28.00
5.12 23.5
20.88
10.70 26
22.0
6.26
14.26 11.1 6.8
20.12
16.10 8
13.8
13.09
41.14 51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Holder理论并不能完全说明化学剂改变蜡晶结构的机理,化学 剂依靠以下一种或多种机理进行蜡晶改性。
①成核作用
在高于原油析蜡温度时,蜡晶改性剂从原油中析出,产生大量 细小的结晶中心,石蜡烷烃则粘附在改性剂微晶上,这样结构 的蜡晶,相互之间并不趋于粘接。而由纯石蜡形成的晶核而生 长起来的蜡晶是坚硬的网状交错的晶体。
化学防蜡和清蜡原油
2.蜡晶改性剂类型
1)表面活性剂
由于表面活性剂防蜡机理既有蜡晶改性剂防蜡机理,也有 润湿剂作用机理,所以放在润湿剂一节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