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防疫防控管理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
第三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应坚持科学防治、依法防控、人民至上、精准施策的原则。
第四条疫情防治工作应确保信息公开、多渠道宣传,提高公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五条疫情防治工作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举措,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疫情防控策略。
第六条国家应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
第二章新冠肺炎疫情监测与报告第七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全面了解本地疫情的发展趋势和规模。
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疫情信息,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第九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建立疫情报告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互通。
第十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开展疫情监测和调查,掌握疫情的传播途径、感染特点和变异情况。
第十一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及时发布疫情风险等级,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三章新冠肺炎疫情预防与防控第十二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感染特征的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提高疫苗的疗效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向公众宣传新冠肺炎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自我防护的重视和能力。
第十五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科学指导制度,为各级防控部门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
第十六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到位。
第十七条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一)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二)加强人员流动管控,做好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人员的筛查和封控;(三)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保障公共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四)建立隔离观察制度,对有疑似症状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诊治。
2024年新冠病毒防疫期间管理制度

2024年新冠病毒防疫期间管理制度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防疫宣传:针对新冠病毒的防疫宣传将继续进行,包括宣传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防护措施等,以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
2.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新冠病毒的疫情数据,包括感染者数量、病例分布情况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确诊与隔离:加强新冠病毒的检测能力,在发现疑似病例后进行及时检测与确诊,并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以遏制病毒的传播。
4. 公共场所管理:对于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办公楼等)需要加强管理,落实进出登记、测温、消毒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5. 交通管控:对于重点地区或出现疫情的地方,可以实施交通管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减少病毒的传播。
6. 药物与疫苗研发:加大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力度,以提供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同时也需要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研发出的药物和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7.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包括加强边境管控和入境人员的筛查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可能的管理制度,具体的措施还会受到疫情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影响,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社区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模板

社区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为加强社区疫情防控管理,确保社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疫情防控措施1. 实施严格的全员排查和登记制度,对进出社区的居民和来访者进行测温、登记并核实身份信息。
2. 加强对社区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定期对共用设施和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3. 严格执行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疫情防控措施,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劝离和警告。
4. 鼓励居民自觉报告身体不适情况,及时就医并遵守医疗指导。
三、疫情报告和处理流程1. 居民发现疑似症状和接触史时,应立即报告社区工作人员,并接受病情评估。
2. 若居民确诊或疑似病例,社区工作人员应迅速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隔离和排查工作。
3.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和隔离措施,密切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及时报告。
四、疫情防控培训1. 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水平。
2. 定期组织居民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居民对疫情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制度执行1. 社区居民应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如有违反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2. 社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六、制度监督1. 设立社区疫情防控监督小组,定期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的监督,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实行定期评估和修订。
2. 对本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可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反馈和提出。
3. 本制度解释权属于社区居委会。
防疫安全管理制度都有哪些

防疫安全管理制度都有哪些一、防疫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建立统一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推进。
2. 人员管理(1)健康排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天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隔离观察。
(2)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3. 环境消毒管理(1)定期对工作场所、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2)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4. 客户管理(1)对进入单位的客户进行健康排查,如体温测量等,拒绝有发热或其他症状的客户入内。
(2)提供充足的洗手消毒设施,并鼓励客户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
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情况下的处置措施和责任人员,确保在疫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防疫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1. 健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各项防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持续性。
2. 员工培训开展员工防疫知识培训,教育员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行为规范。
3. 健康排查严格执行员工健康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疾病不会通过员工传播。
4. 环境消毒加强对工作场所、公共区域的定期消毒和清洁,提高环境的卫生水平,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5. 客户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的健康排查和管理,避免疫情通过客户传播。
三、防疫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1. 检查评估定期对防疫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效果评估对防疫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制度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防疫安全管理制度。
3. 督促落实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进行督促落实,确保防疫安全管理制度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 随着社会⼀步步向前发展,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动的⼀种社会结构。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1 1、认真按实记载门诊⽇志,门诊⽇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
15岁以下传染病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年级及班级。
2、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登记病⼈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防保科和临床⾸诊医师。
3、临床⾸诊医⽣在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防保科。
4、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在⾸次诊断传染病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后,应⽴即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防保科。
对于疑似传染病病⼈,应在短期内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并上报防保科。
5、防保科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即进⾏⽹络直报或卡报市疾控中⼼,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3年。
6、对于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痹(AFP)疾病病⼈应⽴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7、报告时限:甲类和⼄类甲管的传染病在2⼩时内,⼄类传染病在6⼩时内,丙类传染病在12⼩时内。
8、突发公共卫⽣事件于2⼩时内向医院办公室、卫⽣局报告。
9、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转尘洁分院治疗(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除外)。
10、⽇常诊治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应⽴即电话报告防保科,防保科核实后及时向市疾病中⼼报告。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2 为了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的发⽣和蔓延,保障⼴⼤师⽣员⼯的⾝体健康和⽣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教育和卫⽣⾏政部门的有关⽂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精选6篇)

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精选6篇)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1一、组织管理由xx院长任组长,各业务副院长任副组长,门诊主任、综合病房主任、妇产科主任、药房主任、防保组长及防保组疫情管理人员等组成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每年对上年度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根据最新情况制定单位传染病有关制度。
二、疫情管理内容(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9种报告病例;(二)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三)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三、具体实施办法(一)每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必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的相关内容,学习结束必须进行考试。
(二)要求医院职工每年至少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一次,并有签到及学习后测试成绩存档,每个科室的主任为传染病监控医师。
(三)门诊日志和处方使用:按照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关于规范使用医疗单位门诊日志登记簿的通知》[遵县卫食药通〔20xx〕xxx号]文件要求进行门诊日志规范登记。
门诊、综合病房、妇产科要有完善的门诊日志,要求门诊日志内容项目登记齐全准确(发病日期不能模糊登记)。
传染病登记项目包括就诊日期、姓名(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现住地址(现住址必须到村民组或街道门牌号,学生必须填写学校班级,有工作单位填写工作单位名称,工地的填写工地段名称)、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和体征、初/复诊、诊断;非传染病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和体征、诊断、就诊日期;处方项目登记齐全、不能缺登。
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疫情防控管理制度为做好目前的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消毒防护工作,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平安与身体健康,依据哈尔滨市预防疾病消毒等相关条例制定本方法(试行)。
以下是我整理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欢迎大家与参考!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篇1)一、人员平安管理1.宿舍主管每天早操前30分钟和晚自习下课前30分钟测量宿管人员的体温,确认没有特别后准许上岗,并做好记录,全部参加宿舍管理的人员必需佩戴口罩上岗。
2.同学宿舍实行封闭管理。
进入人员实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管理、实名登记验证并须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期间谢绝外人来访。
3.发觉发热(37.3度以上)、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人员,应马上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看,对与其接触人员测试体温并进行医学观看。
4.到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接触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高危人员的人员,要按有关规定经14天隔离观看无恙后方可上岗。
5.宿管人员夜间全部入住同学宿舍楼,实行统一封闭管理,不得脱岗或随便找人顶岗,严禁在宿舍楼内饮酒。
二、场所清洁消毒1.每天对同学宿舍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尤其是楼梯扶手、门窗、楼梯等使用频率较高区域,并定时对同学宿舍房间内部进行消毒。
2.宿舍内部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保持空气流通。
3.设立“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按要求分类投放废弃口罩、日常垃圾等,准时对垃圾投放点进行消杀。
三、防护物资配备1.给宿管人员配备数量充分的红外、水银测温计。
2.有条件的学校在宿舍配备移动紫外消毒灯,每天消毒1次。
3.宿舍储备肯定数量供同学应急的口罩。
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篇2)为切实做好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春季学期学校工作平稳运行,需加强对广阔师生员工个人卫生防护技能学问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平安。
同时,全部返校师生员工需向学校承诺其报告的真实性,签订承诺书(见附件1和附件2),并做好以下防护:一、个人卫生防护1.公共场所的个人卫生防护(在密闭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削减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未佩戴口罩,须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外出回来后马上洗手,采纳“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卫生;(尽量削减外出活动频率,缩小外出活动范围。
新冠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新冠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
1. 本制度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2.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实习生等。
3.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企业将依法进行处理。
二、防控措施
1. 健康监测: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检测、症状询问等。
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员工,应立即安排其就医,并进行隔离观察。
2. 个人防护:企业应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消毒液等,并要求员工在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
3. 环境清洁:企业应定期对办公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如电梯、厕所、食堂等。
4. 社交距离:企业应尽可能减少员工的面对面接触,鼓励使用电话、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
三、应急处理
1. 一旦发现有员工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2. 对于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员工,应进行隔离观察,并在必要时进行核酸检测。
3. 企业应对疫情信息进行公开透明,及时通知所有员工,避免引发恐慌。
四、培训教育
1.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2. 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如自愿接种疫苗、主动报告健康状况等。
五、制度的修订和执行
1. 本制度由企业管理层负责修订,以适应疫情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2.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疫情防控小组,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厂区、办公室及生活环境消毒组
负责对厂区、办公室环境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厂区、办公环境及宿舍的安全性。
3.4疫情宣传教育组
负责制作疫情宣传培训资料,在员工正式复工前、复工后进行宣传、培训。
3.5防护物资筹备组
负责相关防护物资保质、保量的采购及跟踪到货管理。
3.6在线办公保障组
3.6.1保障在线办公硬件、软件、网络的正常运行,为全员提供、服务在线办公的协助。具体参照《高效在线办公指南》。
3.6.2本着早启动、晚报告、中间抓过程的在线办公方针,制定全员在线办公的早会体制、晚报告模板,确保全员在线办公高效运行。具体参照《全员在线办公工作日报》。
3.6.3鉴于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如品检员、摄影助理、物流搬运、保洁的工作性质,针对不同岗位工作,制定一级业务(任务)、二级业务(学习)、三级业务(培训)。具体参照《全员在线办公三级业务说明》。
3.7业务正常运营组
根据业务需求,负责制定员工复工计划并填写《人事调令单》。
4.复工前相关准备工作
4.1办公物资领取流程
以旧换新
医用外科口罩
一次性
1天
1个
一线员工、办公文职人员
以旧换新
N95防护口罩
可重复利用
3天
1个
对外人员、流动人员
以旧换新
c)员工每天必须配合安保部每天早上上班前、下班后两次体温测量并进行登记,员工体温如超出37.3度,具体参照5.8执行。
4.4对外接触防控区域位置表及操作说明(具体参照附件《对外接触防控区域位置表及操作说明》)
序号
项目
安全区域位置
操作说明
1
内部人员物资调令
安保部准备物资送到安全位置,员工签单领取,安保部取回单据。
2
人员返厂登记
安保部门前栅栏进出口处
安保部门前栅栏处,放置桌子椅子单据,供给来访人登记,及返厂人员登记测体温。
3
上、下班员工体温测量记录
安保部门前栅栏进出口处
安保部门前栅栏处,放置桌子椅子单据,上、下班人员测量体温登记,每日两次。
4
政府人员来访
安保部门前栅栏进出口处
安保部对政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安保部门前栅栏处,放置桌子椅子单据,安保室外接待登记,
5
材料、成品、物流、大件快递及收发货
安保部侧面仓库收货处
相关部门进行杀毒后方可进入车间
5.正式复工操作流程
5.1厂区环境消毒杀菌
5.1.1开工前一天,行政部安排专人对公司所有区域使用84消毒液进行地面消毒一次;
5.3.4宿舍入住员工必须先到安保部报到邻取《预防新型病毒肺炎告知书》、《上班期间办公室防疫知识手册》,并登记体温、领口罩;
5.1.2正式现场复工后,行政部安排专人负责每天使用84消毒液对生产车间、办公地面消毒一次(下班后);
5.1.3行政部安排专人负责每天使用75%酒精乙醇消毒液进行空中喷雾,每隔四小时一次;
5.1.4具体请参照《楼层消毒记录表》执行。
5.2即将复工员工
5.2.1按国家防疫要求,疫情严重地区员工(湖北籍及有接触湖北籍人)应提前14天自我隔离,每日测量体温,不走亲访友,减少公共积聚场所,14天体温正常者再返回工厂;
3.1.3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及时制定修正防控管理应对措施。
3.1.4实时关注政府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政策文件并做出相关对策。
3.1.5监督各部门疫情执行落实情况。
3.1.6制定相关人员安全操作区域。
3.1.7制定相关操作业务流程。
3.2员工回流管控组
3.2.1负责所有员工《员工健康维护时实动态记录表》,并定期向防控小组汇报。
a)办公物资指远程办公电脑、硬盘等办公物品,正式复工前,需要办公物资的部门填写《物资调令单》至行政部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行政部安排专人打包办公物资至安保部。
c)领取流程:钉钉——工作——物品领用(防疫期间物品)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批——人事审批——防控小组 经理批准——抄送安保部。
4.2人事调令单申请流程
a)相关各运营部门,提交复工《人事调令单》申请;
修改履历
■
首次发行
□
修 改
□
废 止
□
质量手册
□
程序文件
■
指导书
机密等级
■
一 般
□
机 密
文件分发号
修订
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页次/条款
修订内容
修订部门
修订人
A/1
2020.2.1
全篇
首次发布
疫情防控小组
全体成员
会签([ ]需要[ ]不需要)
会签部门
签名/日期
会签部门
签名/日期
会签部门
签名/日期
财务中心
HR部
5.2.2按国家防疫要求,非疫情严重地区员工应提前7天自我隔离,每日测量体温,不走亲访友,减少公共积聚场所,7天体温正常者再返回办公室、工厂;
5.3返程中员工
5.3.1禁止携带家乡特产或肉类食物,避免不必要隐患流通;
5.3.2请大家保留汽车票、火车票等坐车记录,记录公交车牌号,以备紧急时用。
5.3.3返程中员工必须配戴口罩防护;
b)部门申请人填写《人事调令单》——部门负责人审批——人事审批——防控经理批准——抄送安保部。
4.3员工防疫
a)安保部给每位员工定期发放口罩;
b)口罩使用期限如下表,口罩的发放、使用、回收请参照《口罩发放、使用、回收管理规定》
口罩类别
特性
使用期限
发放数量
发放人员
更换方式
医用普通口罩
一次性
1天
1个
一线员工、办公文职人员
2.适用范围
香港华纳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3.权责
3.1疫情防控小组
3.1.1由经营办、人力资源部、风险管控部发起,于2020年1月26日成立疫情防控小组,企业风险管控部负责人 担任防疫小组组长,在办公、作业现场一线领导小组成员,保护现场作业员工安全,保障客户货物供应,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3.1.2防疫小组下分:员工回流管控组、厂区、办公室及生活环境消毒组、疫情宣传教育组、防护物资筹备组、在线办公保障组、业务运营组。
摄影部
管理中心
行政部
体系部
营销中心
质检部
产品中心
订单管理部
质量中心
设计部
物流中心
分 发
分发部门
份数
页次
分发部门
份数
页次
分发部门
份数
页次
财务中心
摄影部
管理中心
体系部
营销中心
质检部
产品中心
订单管理部
质量中心
仓储物流部
物流中心
供应链部
经营办
1. 目的
鉴于目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染的严重性,根据公司CEO第一时间对疫情防控做出的部署:在保证我司全体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保障客户的产品供应、业务开展,同时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指导思想,本着做最坏打算、最充分方案、最长期奋战的指导方针,特制定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