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设计计算书word版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计算书》word版

《路基路面计算书》word版

某一级公路路路基路面计算书1、路基设计〈1〉确定路基横断面形式根据任务书所给条件确定该路段路基断面形式为路堤式路基,其中前400按照标准断面形式设计,后100米设置挡土墙并采取相应的断面形式.〈2〉确定自然区划和路基干湿类型由《公路自然区划标准》知:江淮丘陵区属于Ⅳ2分区.地基土质为粘性土,由教材表1-9知:路基临界高度11.6 1.7H21.1 1.2H=30.9H=0.8.该公路为一级汽车专用线,取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3〉拟定路基断面尺寸,取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 h①路基宽度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有:3.0.2:行车道宽度为:2×8=16m3.0.4:中央带宽=中央分隔带宽=2m3.0.5:路肩宽=硬路肩宽+土路肩宽=2×2.5+2×0.75=6.5m故路基宽度为:行车道宽度+中央带宽+路肩宽=16+2+6.5=24.5m②路基高度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则由教材表1-8有:路基高度H>1H,取路基中线高度作为设计高度,故可取公路路基最小填土高度H=5.3m③路基边坡坡率路堤上部高度为:5.3-1.3=4m<8m,路基填料为细料土.由教材表3-3可取边坡坡度为:1:m=1:1.5 ,则边坡宽度为:b=1.5H=6m.2、路基排水设计〈1〉确定边沟布置,断面形式及尺寸边沟设置在路堤的坡脚外侧无需水力计算,横断面采用梯形标准横断面式,取梯形边沟内侧边坡坡度为1:1.5,外侧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取为1:1.5,因江淮丘陵区降水量较大,故取底宽与深度均为0.6m,边沟纵坡为0.5%,边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用砂浆强度采用M7.5.〈2〉确定排水沟布置,断面形式及尺寸排水沟断面形式采用梯形,取纵坡为0.5%,采用对称式梯形断面m=1.5, n=0.031,s Q = 1.33m s根据水力计算确定断面尺寸:①假定b=0.47m ,参照教材表7-15有,b h =0.61 取h=0.77m ②由式(7-23):2bh mh ω=+=1.25 2m由式(7-24):k ==3.61 ,b kh χ=+=3.25 m 由式(7-25);R ωχ==0.38 m③ 式(7-21):0.130.10)0.28y =-= 由式(7-20):1yC R n==24.60由式(7-18):m s 由式(7-19):Q V ω==1.343m s ④ 验算:按照表7-14,max V =1.2m s由式(7-22):当0.5α=时,12min 0.31V R m s α== 实际流量介于此二者之间,故流速符合要求.0.0310.05s sQ QQ-=<,故流量也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可取底宽为0.47 m ,沟深H 应为水深h 加上安全高度h ∆=0.100.20m ,此处取h ∆=0.13 m ,所以H =h+h ∆=0 .90 m ,边坡坡率为0.5%.<3>确定沟渠的防护加固形式因为0.5%1%i =<,故沟渠无需进行加固,采用夯实平整土沟,不铺砌.3、路基防护((查JTJ013—9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于高等级道路,采用六角形空心混凝土预制块防护,本段公路采用六角形空心混凝土预制块。

2019年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计算书24页word文档

2019年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计算书24页word文档

目录设计内容第一部分设计资料第二部分路基设计第三部分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A刚性路面设计B柔性路面设计第四部分参考书目第五部分设计论文附注:1、路面结构方案图2、路基断面图3、路基路面排水图第一部分设计资料一、设计题目某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的结构计算与路基设计二、设计资料1、设计任务书要求河南某公路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基准年为2019年,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拟比选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2、气象资料该公路处于区,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气温平均在14℃∽14.5℃,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2℃∽0.4℃,七月份气温27℃左右,历史最高气温为40.5℃,历史最低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525.4毫米∽658.4毫米,雨水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

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上旬,终霜日在次年3月中下旬,年均无霜日为220∽266天。

地面最大冻土深度位20厘米,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在3.0米/秒左右。

3、地质资料与筑路材料由于路线地处平原微丘Ⅱ5区,调查及勘察中发现,该地区属于第四系,岩性为黄土状粘土,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坡前和山前冲击、倾斜平原表层,具有大空隙,垂直裂缝发育,厚度变化大,承载能力低,该层具轻微湿陷性。

应注意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可能。

其他未发现有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当地沿线碎石产量丰富,石料质量良好。

可考虑用水泥稳定石屑作基层,路段所处的土基强弱悬殊,其计算回弹模量E0有两个代表值分别为30和60MPa。

沿线有多个石灰厂,产量大质量好。

另外,附件发电厂粉煤灰储量极为丰富,可用于本项目建设,本项目所在地域较缺乏砂砾。

4、交通资料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得知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如表一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如表二所示,不同车型的交通量参数见规范。

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表一交通量年增长率表二5、设计标准高速公路全线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道、路缘带、中间带、硬路肩和土路肩。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范本模板】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范本模板】

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 (2)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2)3路面厚度计算 (2)3。

1 交通分析 (2)3。

2初拟路面结构 (4)3.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6)3。

4 荷载疲劳应力 (10)3.5温度疲劳应力 (11)3。

6验算初拟路面结构 (12)4接缝设计 (13)4.1纵向接缝 (13)4。

2横向接缝 (14)5混凝土面板钢筋设计 (15)5。

1 边缘补强钢筋 (15)5.2 角隅钢筋 (15)6材料用量计算 (15)6。

1 面层 (15)6。

2 基层 (16)6.3 垫层 (17)7 施工的方案及工艺 (15)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1课程设计题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此为城市主干道三级公路,路基为粘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路面宽24m,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轴载日作用次数为500。

试设计该路面结构. 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结构组合设计;(2)材料组成设计;(3)混凝土板厚的确定;(4)板的平面尺寸确定;(5)接缝设计;(6)配筋设计;(7)材料用量计算;4路面厚度计算4。

1交通分析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一94),不同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查规范可知:三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安全等级为四级。

混凝土路面临界荷位车辆轮迹横向分部系数表4—2由表4—2知,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0。

35已知交通量设计年限内年增长率:8%。

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为:(次)4^10597.72335.036508.0]1)08.01[(500365]1)1[(30⨯=⨯⨯-+⨯=⨯⨯-+=ηr t r s e g g N N 交通量相轴载大小是路面设计的基本依据.随着交通量增大,对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相应提高.由此,在使用年限内对混凝土强度、面板厚度、基层类型和模量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

为了区分各项要求在程度上的差别,按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每日通过的标准铀载作用次数,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承受的交通划分为特重、重、中等和轻四个等级,标准如下:公路混凝土路面交通分级表4—4由表4—4可得该公路属于重交通等级.4.2初拟路面结构由上表4—1知,安全等级为四级的道路对应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表4—5根据三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由表4—5知,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20mm。

(完整word版)路面计算

(完整word版)路面计算

影响路面结构设计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1、实地测定弯沉时应严格控制试验车辆后轴重10吨,同一条路应用同一辆车进行测定;保证百分表的灵敏度;轮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0.7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以及两轮中心距的规定;测定过程中后轴重不得变化。

2、影响弯沉大小的还有最重要的三个系数,分别是季节影响系数、温度修正系数、湿度影响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可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的规定进行或根据条文说明或当地的实测资料进行修正;季节影响系数和湿度影响系数都是要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而且目前又没有做任何调查、试验性统计资料,所以取值比较困难。

路面结构或混合料的设计应考虑其最不利状态,在计算厚度时应考虑路面材料、路基回弹模量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中处于强度最低的状态为最不利。

所以,在弯沉测定时也应考虑其最不利状态,对路基而言,冰冻地区系指春季冻融时期,非冰冻地区系指雨季.当我们设计时,是针对不利季节的,而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工期影响,有可能在非不利季节进行弯沉测定,应考虑季节修正.3、现在我们所设计的项目几乎都不是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建设,而公路接近使用年限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破坏速度极其迅速。

在施工时所测定的弯沉值无疑比设计时测定的弯沉值大。

这样就造成了项目设计和开工建设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说明时间因素对弯沉值的测定也有着较大影响。

4、目前,我们在四级路设计时,很难准确的调查到交通量,而是单单根据业主给定的路面结构厚度,来反算满足给定路面结构层厚度所需要的交通量,这样是完全不合理的,应根据实测弯沉及交通量来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5、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业主的意见和项目资金情况,一味的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控制工程量,减薄路面结构层厚度.对于我们设计方来说,应该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路面结构层,并向业主说明实际情况,而不是完全按照业主意见执行,从理论上讲也是不合理的。

沥青砼路面计算1。

弯沉计算:根据实测弯沉值计算实测路段的平均弯沉及代表弯沉值,得出路基回弹模量。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原创)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原创)

路面结构补强计算书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计算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1 北京BJ130 13.55 27.2 1 双轮组 24882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 5953 黄河JN163 58.6 114 1 双轮组 2964 黄河JN360 50 110 2 双轮组 <3 2135 东风SP9250 50.7 113.3 3 双轮组 >3 2726 江淮AL6600 17 26.5 1 双轮组 53527 四平SPK6150 38 77.8 2 双轮组 >3 471 设计年限取 8年车道系数 .5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4.7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3512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6055122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705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811200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路面设计弯沉值 : 26.4 (0.01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0.362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0.9 0.323 水泥稳定碎石 0.5 0.264 水泥稳定碎石 0.4 0.212.原路面的计算弯沉值及当量回弹模量的计算本次外业资料收集中,对沿线各路段均采用BZZ-100标准轴载汽车,用贝克曼梁测定原有路面的弯沉值,每20m ~50m 测一点,对变化值较大路段进行加密检测,每车道、每路段的测点数不少于20点。

各路段的计算弯沉值 按下式进行计算:路面回弹模量计算:公式如下:原路面计算弯沉值及当量回弹模量如下:3.拟定补强结构方案因考虑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就地再生技术,需铣刨面层并对老路20厘米基层进行再生,再生后强度不低于于老路强度,故对新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层位第3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

(整理)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整理)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 路面稳定性分析(1)汽车荷载当量换算BLNQh γ=0 N —横向分布车辆数,四车道N =4; Q —每一辆车的重力,Q=550kN ; γ—路基填料的容重,γ=18.6kN /m 3; L —汽车前后轴的总距,L =12.8m ;B —横向分布车辆轮胎外缘之间的总距,B =Nb +(N -1)d =4×1.8+3×1.3=11.1m ;m BL NQ h 85.08.121.116.1855040=⨯⨯⨯==γ (2) 按4.5H 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

在此取边坡斜度i 0=1:1.5,查表得β1=26°,β2=35°。

距此两角分别自坡脚和左顶点作直线相交于O 点,BO 的延长线即为滑动圆心辅助线。

(3)绘出三条不同位置的滑动曲线:①一条通过路基中心线;②一条通过路基的右边缘;③一条通过距右边缘1/4路基宽度处。

(4)滑动圆弧中心确定方法:用直线连接可能滑弧的两端点,并作此直线的中垂线相交于滑动圆心辅助线BO 于A 点。

A 点即是该滑动曲线的中心。

(5)将圆弧范围土体每1.5米分为一段,自滑动曲线的中心到基层直线向两边依次分。

算出滑动曲线每一分段中点与圆心竖线之间的偏角αiRX ii =αsin 式中:Xi —分段中心距圆心竖线的水平距离,圆心竖线左侧为负,右侧为正; R —滑动曲线的半径。

(6)每一段的滑动弧曲线可近似取直线,将各分段图形简化为梯形或者三角形,计算面积Ωi ,其中包括荷载换算成土柱部分的面积在内。

(7)以路堤纵向1m 计算出各分段的重力G i ; (8)在每一段的重力G i 化为两个分力: a)在滑动曲线法线方向分力:N i =G i cos αi b)在滑动曲线切线方向分力:T i =G i sin αi 并分别求出此两者之和,∑ N i 和∑T i 。

(9)算出滑动曲线圆弧长L 。

(10)计算稳定系数∑∑==+=ni ini i TcLN f K 11K 1=1.67 K 2=3.58 K 3=2.49由于第一条曲线(通过路基中心线)的稳定系数最小,而又是最靠左边,因此在左边缘与路基中线之间再绘一条滑动曲线,并计算其稳定系数。

水泥路面计算书【范本模板】

水泥路面计算书【范本模板】

2.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表1轴载分配及换算二、确定交通等级板的平面尺寸选为宽4。

0m,长4.5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

取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由于该路为双车道,取方向分配系数为0.5,车道分配系数取1。

0。

车道系数=车道分配系数⨯方向分配系数=1。

0⨯0。

5=0。

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式《规范》JTGD40-2006(3 .0 4-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161100ni s i i i P N N δ=⎛⎫= ⎪⎝⎭∑ 《规范》JTGD40—2006(3。

0。

4-1) 30.432.2210i i P δ-=⨯ 《规范》JTGD40-2006 (3.0.4—2 )或 50.221.0710i i P δ--=⨯ 《规范》JTGD40—2006 (3.0。

4—3 ) 或 80.222.2410i i P δ--=⨯ 《规范》JTGD40-2006 (3.0.4-4 )式中:轴载 i P (kN )轮组 每日通过次数i N (次/d)i δ16i )P(pBZZ —100d 的轴载(次/d )50 单轴-单轮 888 412。

8534 0。

000015 5.4992 60 单轴-单轮 204 381。

72270。

000282 21.9597 70 单轴—双轮 2171 1 0.003320 7。

2077 110 单轴-双轮 888 1 4.594900 4080.2712 120 单轴-双轮 186 118。

4884003438.8424 2⨯120双轴—双轮183.20436-10⨯ 12。

1166510⨯69。

8861∑=7624Ns-—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i-—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i δ——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i δ=1;单轴—单轮时,按式《规范》JTGD40-2006(3.0.4-2)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规范》JTGD40-2006(3。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沥青路面构造设计与计算书1 工程简介本路段车站北路城市道路,采用二级标准.K0+000~K2+014.971,全线设计时速为40km/h。

路基宽度为21.5m,机动车道宽度为2×7.5m,人行道宽度为2×2.5m,盲道宽度为2×0.75m。

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确定路面构造为:机动车道路面的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和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20cm厚水稳砂砾〔5:95〕,底基层采用20cm天然砂砾。

2 土基回弹模量确实定本设计路段自然区划位于Ⅵ区,当地土质为砂质土,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表F.0.3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在枯燥状态取59Mpa.3 设计资料〔1〕交通量年增长率:6% 设计年限:15年〔2〕初始年交通量如下表:4 设计任务4.1 沥青路面构造组合设计4.2 沥青路面构造层厚度计算,并进展构造层层底拉应力验算4.3 绘制沥青路面构造图5 沥青路面构造组合设计5.1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表10-1所示。

5.1.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5.1.1.1 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121∑=⎪⎭⎫⎝⎛=ki i i P P n C C N ,()11 1.211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5.1.1.2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取15年,车道系数η=0.7,γ=6.0% 累计当量轴次:()[][]596.369071406.07.06.6203651)06.01(3651115=⨯⨯⨯-+=⋅⨯-+=ηγγN N te次5.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5.1.2.1 轴载验算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5.1.2.2 累计当量轴次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为15年,车道系数取0.7,那么累计当量轴次为:5.2 路面构造层设计与材料选取由上面计算得到设计年限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路面设计6.1沥青路面结构设计6.1.1设计资料1、地形、地貌拟建公路位于盆地,公路沿线地形总体比较平缓,属于平原微丘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地面坡度约为3~8‰。

本段地处公路自然区划的Ⅵ2区,海拔高度在500m~700m之间。

2、起止桩号起止桩号K0+000-K1+504.01,建设里程为1504.01m。

路基宽度为10m。

3、地层岩性项目所在区域自西向东,根据沿线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本地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分区: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剥蚀—堆积平原区和风积沙漠区。

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岩性以泥岩、粉砂岩、砾岩、凝灰岩、碎屑岩、煤层为主;剥蚀—堆积平原区岩性以泥质砂岩、细砂岩、红色砾岩、中、细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风积沙漠区岩性以细砂、中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地层主要分为两层,=100~第一层为细砂、低液限粉土,层厚0.4~0.7m,松散、硬塑,容许承载力σ12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第二层为角砾、砾砂,揭示层厚 1.1~1.6m,中=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Ⅲ。

密,容许承载力σ4、水文及水文地质本项目沿线基本为戈壁荒漠,无大型沟河,降水稀少,无地表水流入。

路线全线有多处冲沟,沿线沟壑多呈漫流状,流程较短,水量不大,地表水冲刷痕迹明显。

主要的河沟有2条。

沿线地下水的唯一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地势较低段落受地形条件影响形成洼地,周边地下水汇集在此。

地下水埋深情况见下表4、气候气象项目区域地处荒漠、戈壁地带,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春夏季多风,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区域内年平均气温 3.0℃~6.5℃,一月份平均气温-11.7℃~-18.4℃,七月份平均气温23.5℃~26.0℃,极端最低气温-42.6℃,极端最高气温43.0℃,年均降水量170mm,蒸发量约2141mm,最大冻土深度136~141cm。

项目所在区域内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2841~3650小时,全年大风日达100天以上,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南风,瞬时最大风速可达41m/s。

冬季寒冷,平均降雪量5~12mm。

6、自然区划根据公路自然区划,拟建公路位于Ⅵ2区,即绿洲荒漠区。

7、交通量调查与分析1.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4.95%,交通组成见表7-1。

表7-1 近期交通组成、交通量与不同车型的交通参数6.1.2.计算标准轴载确定交通等级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积当量轴次a.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35.412 1∑=⎪⎪⎭⎫⎝⎛=niii ppnCCN(7-1)式中: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in—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P—标准轴载,KN;iP—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2C—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6.4,四轮组为0.38;1C—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对轴间距小于3m的双轴或多轴应考虑轴数系数,1C=1+1.2(m-1),m为轴数。

根据上述公式,具体计算结果,见表7-2。

表7-2 轴载换算表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b.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当量标准轴次e N 按下式计算:()[]ηγγ136511N N te⨯-+=(7-2)式中:N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t —设计年限,年;N 1—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 γ—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η—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

将N1=1764.3 ,t=12 ,γ=4.45% ,η=0.6代入式(7-2),得e N =5957831 (次)2、以半刚性材料层底弯拉应力为设计指标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轴载当量轴次验算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8'21'1'⎪⎪⎭⎫⎝⎛=∑=pp n C C N ii ni (7-3) 式中:1C '-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2C '-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一个轴计算,此时轴数系为1;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C'=1+2(m-1)计算。

2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结果见表7-3表7-3 轴载换算表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N=4974821将N1=1473.2,t=12 ,γ=4.45% ,η=0.65代入式(7-3),得e(次)根据累计轴次结果,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表3.1.8查得沥青路面交通等级属于C级交通等级即中等交通等级。

6.1.3土基回弹模量设计路段路基土质为砾石类土,土基处于中湿状态,土基回弹模量为50MPa。

6.1.4初拟路面结构组合确定设计参数(1)设计方案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拟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砂砾+20cm 矿渣稳定粒料, 以水泥稳定砂砾为设计层。

(2)确定设计参数按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试验确定20℃的沥青混合料和其他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

15℃沥青混合料和其他结构层材料的弯拉回弹模量值,以及沥青混合料15℃弯拉强度和半刚性材料的弯拉强度值,见表7-4。

表7-4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6.1.5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1)计算确定设计弯沉通常设计时,选用半刚性材料龄期为三个月或六个月的模量值,土基模量值为不利年份不利季节。

材料设计参数期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基本接近,因此我们称这一状态为设计状态。

表征设计状态的弯沉值称为设计弯沉值。

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积当量轴次、公路等级、路面结构类型而确定的路表设计弯沉值。

根据下式计算路面设计弯沉值ld :b sc eA A A N ld 2.0600-= (7-4)式中:ld -路面设计弯沉值,0.01mm ;e N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标准轴的累计当量轴次;c A -道路等级系数,二级公路为1.1;s A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b A —基层类型系数,对半刚性基层为1.0,柔性基层为1.6。

计算结果如下:0.26005957831 1.1 1.0 1.030.75ld -=⨯⨯⨯⨯=(0.01mm )(2)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通过大量路面实验,表明承受一次加载断裂的极限弯拉应力与受多次加载后达到同样断裂所施加疲劳应力之间的比值与加载次数存在如下相关关系:sspR k σσ=(7-5)式中:sp σ—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材料的极限劈裂强度(MPa );R σ—路面结构材料的容许拉应力;S k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结构层材料不同,按以下公式计算S k 值。

对沥青混凝土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按下式计算:c e s A N k /09.022.0= (7-6)对无机结合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按下式计算:ce s A N k /35.011.0= (7-7)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按下式计算:c e s A N k /45.011.0= (7-8) a.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0.220.220.09/0.095957831/1.1 2.53s e c k N A ==⨯=1.40.55332.53sp R s k σσ===Mpab.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0.220.220.09/0.095957831/1.1 2.53s e c k N A ==⨯=1.00.39532.53sp R s k σσ===Mpac.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220.220.09/0.095957831/1.1 2.53s e c k N A ==⨯=0.80.31622.53spR sk σσ===Mpa d.水泥稳定沙砾:0.110.110.3559578310.35/ 1.771.1s ec k NA ⨯===0.50.28241.77spR sk σσ===Mpa e.级配碎石:由于级配碎石没有劈裂强度,故不用计算其容许拉应力。

计算结果列于表7-5。

表7-5 结构层参数6.1.6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1)计算弯沉综合修正系数36.0038.0200063.1⎪⎪⎭⎫ ⎝⎛⎪⎭⎫⎝⎛=p E L F s δ (7-9)式中:F —综合修正系数;ls —路表计算弯沉(0.01mm ),此时可取设计弯沉值代入计算; δ—当量圆半径(cm ),此处为双圆荷载,取δ=10.65cm ; p —标准车轴载轮胎接地压力(MPa )。

E 0—土基回弹模量(M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