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计算书(沥青路面利用诺谟图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某新建沥青高速路面设计(利用诺谟图计算)道路与桥梁方向指导老师: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完成时间:2012年6月24日路面结构设计的计算基本资料:某地区规划修建一条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沿线筑路材料的情况:石料:本地区山丘均产花岗岩、流纹岩和凝灰熔岩;储量丰富,岩体完整。
石料强度高。
砂:海岛沿岸多处沙滩可供取砂,运输较方便。
土料:沿线丘岗均有砖红色亚粘土和黄褐色砂砾质粘土可供路基用土。
此公路的设计年限为20年,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设计。
一、轴载分析。
1、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12344γγγγγ+++=由主要预测年交通量表可算得:2000年到2005年的年增长率:5112266(1)18293γ+=,可算得:18.3%γ= 2005年到2010年的年增长率:5218293(1)26204γ+=,可算得:27.5%γ= 2010年到2015年的年增长率:5326204(1)35207γ+=,可算得:3 6.1%γ= 2015年到2020年的年增长率:5435207(1)55224γ+=,可算得:49.4%γ=故12348.3%7.5% 6.1%9.4%7.8%44γγγγγ++++++===2、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
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 —100表示。
1)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时,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的公式为:4.35121N=()ki i i PC C n P =∑对于跃进NJ130:前轴:i P =16.20KN<25KN ,省略不算后轴:1C =1, 2C =1, i P =38.30KN ,P=100KN, i n =702 4.35 4.351238.30()11702()10.8100i i P N C C n P ==⨯⨯⨯=次/d 对于解放CA10B :前轴:i P =19.40KN<25KN,省略不算。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模板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模板一、引言。
今天咱们来唠唠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这事儿。
你可别小看这个计算书哦,它就像是沥青路面的“设计蓝图”,关乎着路面的质量、寿命和行车安全呢。
二、基本资料收集。
咱要做这个计算书呀,首先得收集各种基本资料。
比如说这条路是建在哪里的,不同地方的气候条件可大不一样哦。
要是在南方,经常下雨,那对路面的排水性要求就高;要是在北方,冬天冷得要命,得考虑路面的抗冻性。
还有交通量的情况,每天有多少车在这条路上跑,是小汽车多呢,还是大货车多。
大货车多的话,路面得更结实,因为它们可重啦。
这就好比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在地上走,胖子对地面的压力肯定更大呀。
另外,道路的等级也很重要,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是二级公路之类的,等级越高,对路面的要求也就越高呢。
三、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有了基本资料,就可以开始设计路面结构组合啦。
沥青路面嘛,通常有好几层。
最上面的是面层,这就像是路面的“面子”,得平整、耐磨,还得有一定的抗滑能力,不然汽车在上面跑就容易出事故。
面层下面是基层,基层就像是路面的“骨架”,承担着大部分的荷载,要很结实才行。
再下面可能还有底基层,底基层就像给路面打基础的,虽然不太起眼,但也很重要。
就像盖房子,你得先打好地基一样。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也很有讲究。
沥青得选合适的型号,不同型号的沥青性能不一样。
石料的话,大小、形状、硬度都得考虑。
就像做菜一样,材料选得好,做出来的“菜”——也就是路面,才会又好看又好吃(路面不能吃啦,这是个比喻,哈哈)。
四、材料参数确定。
材料确定了,还得知道它们的参数呢。
比如说沥青的劲度模量,这个参数就反映了沥青在不同温度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温度高的时候,沥青会变软,劲度模量就小;温度低的时候,沥青变硬,劲度模量就大。
石料的抗压强度也是个重要参数,要是抗压强度不够,在车辆的碾压下,石料就容易碎掉,那路面可就惨了。
这就像一个人,身体不强壮,稍微干点活就累垮了。
还有土基的回弹模量,土基是整个路面的基础,如果土基不好,上面的路面再好也会出问题。
(整理)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第六章沥青路面设计计算说明书 6.1 交通量计算及分析6.1.1 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表6-1 轴载换算表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交通量1 小客车11.5 23 1 双轮组0 23002 中客车16.5 23 1 双轮组0 10003 大客车28.7 68.2 1 双轮组0 3054 小货车25.75 59.5 1 双轮组0 19005 中货车28.7 69.2 1 双轮组0 5506 中货车23.7 69.2 1 双轮组0 9507 大货车49 101.6 1 双轮组0 6008 其他车50.2 104.3 1 双轮组0 4009 拖挂车60 100 2 四轮组>3 65设计年限15 车道系数0.5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9.5 %6.1.2 累计标准轴次计算结果一个车道上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日平均交通量Nh= 2725 ,属重交通等级。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3332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17302620 ,属重交通等级。
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2568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13335280 ,属重交通等级。
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
6.2 干燥状态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计算设置:输入计算土基回弹模量:E0=60MPa6.2.1 方案一(半刚性基层)6.2.1.1 基本参数新建路面的层数: 5路面设计层层位: 5标准轴载:BZZ-100 设计层最小厚度:150 (mm)6.2.1.2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1路面设计弯沉值: 20.9 (0.01mm)表6-2 容许拉应力表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5 0.43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2 0.34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8 0.234 水泥稳定碎石0.6 0.28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20XX沥青路面计算书

20XX沥青路面计算书三长线新建路面设计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该项目位于江西省,属于一级公路,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44+086,设计使用年限为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3855辆/日, 交通量年增长率为%, 方向系数取%, 车道系数取%。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3类,根据表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车型分布系数(%) 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非满载车比例满载车比例根据表,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
根据附表,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设计指标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非满载车满载车非满载车满载车9类 10类 11类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22,351,024, 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1,670,542,389。
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0,019,677,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初拟路面结构结构层编号 1 2 3 4 5 6 层位上面层下面层材料类型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厚度(mm) 模量(MPa) 泊松比11500 11000 120XX 10000 400 61 中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下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底基层粒料材料土基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9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61MPa。
沥青路面计算书

三长线新建路面设计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该项目位于江西省,属于一级公路,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44+086,设计使用年限为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3855辆/日, 交通量年增长率为%, 方向系数取%, 车道系数取%。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3类,根据表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根据表,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
根据附表,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22,351,024, 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1,670,542,389。
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0,019,677,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初拟路面结构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9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61MPa。
3. 路面结构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根据表,基准等效温度Tξ为℃,由式()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为℃。
可靠度系数为。
根据条规定的分层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层分为6个分层,各分层厚度(hi)如表5所示。
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别计算设计荷载作用下各分层顶部的竖向压应力(Pi)。
根据式()和式(),计算得到d1=,d2=。
把d1和d2的计算结果带入式(),可得到各分层的永久变形修正系数(kRi),并进而利用式()计算各分层永久变形量(Rai)。
沥青路面设计完整计算书

1
项目类型参数
项目类型
新建项目
设计弯沉(0.01mm)
未知
2
验算内容
验算方式
弯拉应力验算
3
交通参数设置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路面等级
高级路面
设计使用年限(年)
15
基层类型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轴载类型
累计标准轴载
累计作用次数Ne(万次/车道)
850
4
土基模量参数
土基模量(MPa)
结构组合(面层+基层+底基层)
1
层号
1
2
是否控制层位
否
3
材料类型
沥青混凝土类
4
材料名称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5
15度材料模量(MPa)
1800
6
20度材料模量(MPa)
1200
7
材料厚度(cm)
4
8
劈裂强度(MPa)
1
9
泊松比
0.25
10
层号
2
11
是否控制层位
否
12
材料类型
沥青混凝土类
13
材料名称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24.7
3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万次)
8504Βιβλιοθήκη 路面第1层厚度(cm)4
5
路面第2层厚度(cm)
6
6
路面第3层厚度(cm)
30
7
路面第4层厚度(cm)
36.6
8
设计控制层厚度(cm)
36.6
9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计算书汇总52页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计算书汇总1 新建二级公路计算书(1)新建二级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二级公路目标可靠指标 1.04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9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12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12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5 %方向系数.55车道系数 1整体式货车比例45 %半挂式货车比例25 %车辆类型2类3类4类5类6类7类8类9类10类11类满载车比例.1 .41 .12 0 .38 .59 .32 .47 .41 .42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495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2960466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轻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7500888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5.4079E+08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7500888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27154E+07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5设计轴载: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起始厚度: 20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9500 .25 1.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9000 .25 2.5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9000 .25 2.54 级配碎石? 600 .355 级配碎石200 250 .356 新建路基40 .4------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20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KA= 1疲劳加载模式系数KB= .792温度调整系数KT1= 1.248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VFA= 70 %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ε= 99.4 ×10-6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寿命NF1= 1.267814E+07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1= 7500888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250 mm温度调整系数KT3= 1.106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4= 1.27154E+07 轴次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ε= 304 ×10-6路基顶面容许竖向压应变EZR= 310 ×10-6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TPEF= 24.2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3= 7500888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N= 6第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1 )= .53 mm第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2 )= 1.06 mm第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3 )= 1.37 mm第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4 )= .95 mm第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5 )= .53 mm第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6 )= .57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5.01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5139 次/mm第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第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mm----------------------------------------级配碎石250 mm----------------------------------------级配碎石20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KAT= .8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LG= 373.5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LA= 44.6 (0.01mm)(2)新建二级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2 1 2 1.0412 12 900 .55 1 5.5 45 25.1 .41 .12 0 .38 .59 .32 .47 .41 .425 4 200 10.8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9500 .25 0 1.5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9000 .25 0 2.5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9000 .25 0 2.510021002级配碎石200 600 .35 0 010021002级配碎石200 250 .35 0 040 .41 1.3 1.3 1.2 22 70(3)新建二级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5)显示的数据文件(输入的数据文件)6)设计计算的成果文件(新建二级公路.txt,中间文件)7)您还打算进行修改吗?(界面)8)路面厚度修改窗口9)公路路面设计与验算已完成(界面)10)查看的文件名(经修改后的新建二级公路.txt,最终的设计计算书)2 新建一级公路计算书(1)新建一级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一级公路目标可靠指标 1.28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24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15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15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6.5 %方向系数.55车道系数.5整体式货车比例35 %半挂式货车比例45 %车辆类型2类3类4类5类6类7类8类9类10类11类满载车比例.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660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5825484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中等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44086E+07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9.438057E+08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44086E+07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2.427535E+07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5设计轴载: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起始厚度: 18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1.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10000 .25 2.5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10000 .25 2.54 水泥稳定碎石? 7500 .25 1.45 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1.46 新建路基60 .4------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1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KA= .8温度调整系数KT2= .979现场综合修正系数KC= -.24第4 层层底拉应力σ= .077 MPa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NF2= 3.119286E+11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2= 9.438057E+08 轴次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第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1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KA= .8温度调整系数KT2= .979现场综合修正系数KC= -1.157第5 层层底拉应力σ= .252 MPa第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NF2= 1.028473E+09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2= 9.438057E+08 轴次第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ST= 10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HA= 140 mm路基类型参数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CI= 3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CIR= 3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TPEF= 20.2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3=1.44086E+07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N= 6第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1 )= .43 mm第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2 )= .89 mm第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3 )= 1.26 mm第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4 )= .99 mm第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5 )= .67 mm第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6 )= .94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5.18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5139 次/mm第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第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500 mm验算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mm----------------------------------------水泥稳定碎石180 mm----------------------------------------水泥稳定碎石18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KAT= .75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LG= 233.4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LA= 26.1 (0.01mm)(2)新建一级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1 1 1 1.2815 15 2400 .55 .5 6.5 35 45.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5 4 180 10.75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0 1.5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10000 .25 0 2.5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10000 .25 0 2.5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1.4 0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1.4 060 .4.8 1 1 .9 18 70500-29 2 100(3)新建一级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的参数5)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6)显示的数据文件(输入的数据文件)7)设计计算的成果文件(新建一级公路.txt,中间文件)8)您还打算进行修改吗?(界面)9)路面厚度修改窗口10)公路路面设计与验算已完成(界面)11)查看的文件名(经修改后的新建一级公路.txt,最终的设计计算书)3 新建高速公路计算书(1)新建高速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高速公路目标可靠指标 1.65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140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15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15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6.5 %方向系数.55车道系数.5整体式货车比例35 %半挂式货车比例45 %车辆类型2类3类4类5类6类7类8类9类10类11类满载车比例.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3850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3.398199E+07 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8.405018E+07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5.505533E+09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8.405018E+07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416062E+08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5设计轴载: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起始厚度: 32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1.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2.5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10000 .25 2.54 水泥稳定碎石? 7500 .25 1.45 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1.46 新建路基80 .4------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32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KA= .8温度调整系数KT2= .957现场综合修正系数KC= -1.157第4 层层底拉应力σ= .06 MPa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NF2= 3.373421E+10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2= 5.505533E+09 轴次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第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3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KA= .8温度调整系数KT2= .929现场综合修正系数KC= -1.419第5 层层底拉应力σ= .118 MPa第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NF2= 5.755031E+09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2= 5.505533E+09 轴次第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ST= 12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HA= 180 mm路基类型参数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CI= 2.7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CIR= 3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TPEF= 20.8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3= 8.405018E+07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N= 6第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1 )= 1.28 mm第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2 )= 2.28 mm第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3 )= 3.77 mm第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4 )= 2.72 mm第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5 )= 1.65 mm第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6 )= 2.06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13.76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5139 次/mm第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第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500 mm验算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mm----------------------------------------水泥稳定碎石380 mm----------------------------------------水泥稳定碎石18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KAT= .8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LG= 186.7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LA= 16.1 (0.01mm)(2)新建高速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0 1 1 1.6515 15 14000 .55 .5 6.5 35 45.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5 4 320 10.8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0 1.5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0 2.501010101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10000 .25 0 2.5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320 7500 .25 1.4 0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1.4 080 .4.8 1 1 .9 18 70500-29 2 120(3)新建高速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的参数5)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6)显示的数据文件(输入的数据文件)7)设计计算的成果文件(新建一级公路.txt,中间文件)8)您还打算进行修改吗?(界面)9)路面厚度修改窗口10)公路路面设计与验算已完成(界面)11)查看的文件名(经修改后的新建一级公路.txt,最终的设计计算书)4 改建高速公路计算书(1)改建高速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高速公路目标可靠指标 1.65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35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15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15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6.5 %方向系数.55车道系数.5整体式货车比例35 %半挂式货车比例45 %车辆类型2类3类4类5类6类7类8类9类10类11类满载车比例.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962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8491085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重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2.100163E+07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375668E+09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2.100163E+07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3.538316E+07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5设计轴载: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起始厚度: 300 (mm)加铺层最下层位: 5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1.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2.5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2.54 水泥稳定碎石? 7500 .25 1.45 级配碎石190 250 .356 原路路基或留用结构80 .4------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3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KA= .8温度调整系数KT2= 1.14现场综合修正系数KC= -1.236第4 层层底拉应力σ= .197 MPa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NF2= 1.404057E+09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2= 1.375668E+09 轴次第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ST= 12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HA= 160 mm路基类型参数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CI= 2.9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CIR= 3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TPEF= 20.5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3= 2.100163E+07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N= 6第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1 )= .59 mm第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2 )= 1.12 mm第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3 )= 1.88 mm第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4 )= 1.36 mm第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5 )= .82 mm第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RAI( 6 )= .92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6.69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5139 次/mm第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第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810 mm改建后未划入路面的原路留用路面结构总厚度80 mm验算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水泥稳定碎石380 mm----------------------------------------级配碎石190 mm----------------------------------------原路路基或留用结构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路表验收弯沉值LA= 23.6 (0.01mm)(2)改建高速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0 2 1 1.6515 15 3500 .55 .5 6.5 35 45.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 5 4 300 105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0 1.5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0 2.5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0 2.5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300 7500 .25 1.4 010021002级配碎石180 250 .35 0 080 .4.8 1 1 .9 18 7081080-29 2 120(3)改建高速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的参数5)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6)显示的数据文件(输入的数据文件)7)设计计算的成果文件(新建一级公路.txt,中间文件)8)您还打算进行修改吗?(界面)9)路面厚度修改窗口10)公路路面设计与验算已完成(界面)11)查看的文件名(经修改后的新建一级公路.txt,最终的设计计算书)5 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顶面回弹模量计算(1)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顶面回弹模量计算书: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实测弯沉值(0.01mm)206 246 184 128 256 160 302 276 168 254410 298 184 170 162 286 192 210 268 318194 188 168 146 62 164 198 288 242 184420舍去的过大或过小弯沉值为: L( 11 )= 410L( 31 )= 420L( 25 )= 62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有效弯沉数: 28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弯沉平均值: 216 (0.01mm)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弯沉标准差: 54 (0.01mm)改建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或目标可靠指标 1.04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沥青混合料层厚度100 (mm)测定时路表温度与测定前5d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之和55 (℃)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基层类型: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季节影响系数 1.2 湿度影响系数 1 温度修正系数 .97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的实测弯沉代表值: 317 (0.01 mm)改建路段留用路面结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51.7 (MPa)(根据贝克曼梁和后轴重100kN 车辆测定的弯沉值经计算确定)58.9 (MPa)(根据落锤式弯沉仪( 荷载50 kN )测定的弯沉值经计算确定)注意:上述第一个计算结果系采用2006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9.2.3 条和9.2.6 条的有关公式计算得到,仅供设计时参考(2)输入数据文件1 2 31 2 1.2 1 10055206 246 184 128 256 160 302 276 168 254410 298 184 170 162 286 192 210 268 318194 188 168 146 62 164 198 288 242 184420(3)输入窗口界面6 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代表值计算(二级公路)(1)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代表值计算书(二级公路)路段内实测路基顶面弯沉值(0.01mm)206 246 184 128 256 160 302 276 168 254410 298 184 170 162 286 192 210 268 318194 188 168 146 62 164 198 288 242 184420舍去的过大或过小弯沉值为: L( 11 )= 410L( 31 )= 420L( 25 )= 62路段内实测路基顶面有效弯沉数: 28。
(整理)路面设计计算书

(整理)路面设计计算书第六章路面设计6.1沥青路面结构设计6.1.1设计资料1、地形、地貌拟建公路位于盆地,公路沿线地形总体比较平缓,属于平原微丘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地面坡度约为3~8‰。
本段地处公路自然区划的Ⅵ2区,海拔高度在500m~700m之间。
2、起止桩号起止桩号K0+000-K1+504.01,建设里程为1504.01m。
路基宽度为10m。
3、地层岩性项目所在区域自西向东,根据沿线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本地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分区: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剥蚀—堆积平原区和风积沙漠区。
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岩性以泥岩、粉砂岩、砾岩、凝灰岩、碎屑岩、煤层为主;剥蚀—堆积平原区岩性以泥质砂岩、细砂岩、红色砾岩、中、细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风积沙漠区岩性以细砂、中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地层主要分为两层,=100~第一层为细砂、低液限粉土,层厚0.4~0.7m,松散、硬塑,容许承载力σ12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第二层为角砾、砾砂,揭示层厚1.1~1.6m,中=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Ⅲ。
密,容许承载力σ4、水文及水文地质本项目沿线基本为戈壁荒漠,无大型沟河,降水稀少,无地表水流入。
路线全线有多处冲沟,沿线沟壑多呈漫流状,流程较短,水量不大,地表水冲刷痕迹明显。
主要的河沟有2条。
沿线地下水的唯一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地势较低段落受地形条件影响形成洼地,周边地下水汇集在此。
地下水埋深情况见下表表1.地下水埋深情况一览表编号地下水埋深1 1.3-2.52 1.2-1.83 2.0-3.04 1.5-2.55 3.0-4.56 1.8-3.07 1.2-3.58 1.4-2.09 1.5-2.210 0.9-1.511 1.6-2.412 0.8-1.313 1.2-1.614 1.2-2.415 0.8-2.54、气候气象项目区域地处荒漠、戈壁地带,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春夏季多风,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一、标准轴载换算标准轴载计算参数(BZZ-100)()KN P 标准轴载()MPa P 轮胎接地压强1007.0()cm d 单轮压面当量直径()cm 两轮中心距30.21d5.1 根据公式(12-30)∑==ki i i pp n c c 135.421)(Ni n ——各级轴载作用次数;p——标准轴载;ip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1c ——轴数系数,)(1m 2.111-+=c m 为轴数;2c ——轮组系数,双轮组取为1;将各种不同重量的汽车荷载换算成标准轴载。
车型轴重(KN ) 次数/日1c2c标准轴次/日 江淮AL6600 50 300 1 1 14.71095184 黄海DD680 60 200 1 1 21.67643885 北京BJ130 70 300 1 1 63.57666297 东风EQ140 80 400 1 1 151.530981 黄海JN163 90 499 1 1 315.540756东风SP925 100 200 1 1 200总计865.4275468根据公式(12-31)()111365N t e N γηγ⎡⎤+-⨯⎣⎦=(η——车道系数,取值0.45)推算设计年限期末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 e,。
得:N e=()1510.041365865.430.450.04⎡⎤+-⨯⎣⎦⨯⨯=2846290=285(万次)二、路面结构方案方案一: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25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石灰沙砾土层?土基方案二: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5cm密集配碎石?水泥稳定沙砾18cm土基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如下: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MPa)15℃高温时参数20℃15℃Ev(MPa)C(MPa)ϕ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0018001.2 750 0.3 3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00016000.9 60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12000.6 500粉煤灰三渣 600 0.4 600 天然沙砾 160 — 160 土基 27 — 27三、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
查表得:cA ——公路等级系数,取1.0s A ——路面类型系数,取1.0 bA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取1.0()0.20.246006002851011130.7(0.01)d e c s b l N A A A mm --⇒==⨯⨯⨯⨯⨯=四、计算待求层厚度。
1、求理论弯沉系数 由公式(12-15)12s l p l F E δα= 其中, 0.360.3801.632000s l E F p δ⎛⎫⎛⎫= ⎪ ⎪⎝⎭⎝⎭对于BZZ-100:0.7p MPa =,21.310.652cm δ== 0.03d s l l cm == 0.380.3620.710.6530.7210.03 1.631200200010.650.7l α⨯⨯⎛⎫⎛⎫⇒=⨯ ⎪⎪⨯⎝⎭⎝⎭4.78l α⇒=2、计算基层与垫层的厚度。
将该多层体系换算为当量三层体系如图:cm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 7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h 粉煤灰三渣3h 天然沙砾土基MPaE 0.270=MPaE 1603=MPaE 6002=⇒MPa 1200E y 1=cm h 311=MPa800E y 2=HMPa27E 0=计算H :282.065.10311==δh ;667.0120080012==y y E E ;0338.0800272==y o E E 查课本图12-10得2.8=a ;35.11=K221 4.780.438.2 1.35l K K K αα=⇒==⨯ 查课本图12-10得6.10 6.1010.6564.97()HH cm δ=⇒=⨯=由: 2.42.4 2.41213131222123312 H ///h h E E h E E h E E =+ 2.4 2.4 2.423 H 57 800/1000600/1000160/100064.97h h ⇒=+=230.8080.46653.591h h ⇒+=取垫层厚度3h 为50cm ,得2h 为37.5cm ,取38cm 。
五、验算整体性材料层底部的最大弯拉应力。
1、确定容许拉应力R σ 根据公式(12-34)S sR K σσ=s σ——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基层的劈裂强度;S K ——抗拉强度的结构系数;对沥青混凝土层的抗拉强度系数, c eA /N 09.0K 22.0 S =细粒式60.22S s R1S 0.09(2.8510)1K 2.3681.01.20.507()K 2.368MPa σσ⎧⎫⨯⨯==⎪⎪⎪⎪⇒⎨⎬⎪⎪===⎪⎪⎩⎭中粒式60.22S s R2S 0.09(2.8510)1K 2.3681.00.80.338()K 2.368MPa σσ⎧⎫⨯⨯==⎪⎪⎪⎪⇒⎨⎬⎪⎪===⎪⎪⎩⎭粗粒式60.22S s R3S 0.09(2.8510) 1.1K 2.6051.00.60.230()K 2.605MPa σσ⎧⎫⨯⨯==⎪⎪⎪⎪⇒⎨⎬⎪⎪===⎪⎪⎩⎭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系数, c e A /N 35.0K 11.0 S =795.10.1/)1085.2(35.0K 0116 S =⨯=⇒ 粉煤灰三渣层的容许拉应力 )(223.0795.14.0KS sR4MPa ===σσ(由课本,均采用15℃时的抗压回弹模量计算) 2、确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部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结构换算为当量三层体系:cm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 7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h 粉煤灰三渣3h 天然沙砾土基MPaE 0.270=MPaE 1603=MPaE 6002=⇒MPa 1800E y 1=cmh 311=MPa1600E y 2=HMPa27E 0=0.90.90.912131312221233120.90.90.9 H /// H 57 1200/160038600/160050160/160026.7cmh h E E h E E h E E =+⇒=++=11h 30.2810.65δ==,2116000.891800y y E E ==,2270.0171600o y E E == 查图12-18得,0σ'≤,表明该层层底承受弯曲拉应力,自然满足要求。
3、确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部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结构换算为当量三层体系:cm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 7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h 粉煤灰三渣3h 天然沙砾土基MPaE 0.270=MPaE 1603=MPaE 6002=⇒MPa1600E y 1=1H MPa1200E y 2=2H MPa27E 0=41121112 H /h h E E =+41 H 531800/16008.09cm ⇒=+=0.90.90.90.9213221333132 H // H 738600/120050160/120029.92cmh h E E h E E =+=+=1H 8.090.7610.65δ==,2H 29.92 2.8110.65δ==,2112000.751600y y E E ==,2270.02251200o yE E == 查图12-18得,0σ'≤,表明该层层底承受弯曲拉应力,自然满足要求。
4、确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部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结构换算为当量三层体系:cm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 7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h 粉煤灰三渣3h 天然沙砾土基MPaE 0.270=MPaE 1603=MPaE 6002=⇒MPa1200E y 1=1H MPa600E y 2=2H MPa27E 0=4444113121311131 H // H 751600/120031800/120015.7cmh h E E h E E =+=+=0.90.9223322H / H 3850160/60049.5cm h h E E =+=+=1H 15.71.4710.65δ== ,2H 49.5 4.6510.65δ== ,216000.51200y y E E == ,2270.045600o y E E == 查图12-18得,0.15σ'=、 1 1.15m = 、20.55m =m312R30.7m m 0.70.15 1.150.550.066a []0.230()MP MPa σσσ'⇒==⨯⨯⨯=<=5、确定粉煤灰三渣底部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结构换算为当量三层体系:cm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 7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h 粉煤灰三渣3h 天然沙砾土基MPaE 0.270=MPaE 1603=MPaE 6002=⇒MPa 600E y 1=1H MPa 160E y 2=2H MPa27E 0=444121321221124441232 H /// H 38+ 71200/60051600/60031800/60056.7cm H H 50h h E E h E E h E E h cm=+⇒===⇒= 1H 56.7 5.3210.65δ==, 2H 50 4.7010.65δ== ,211600.27600y y E E == ,2270.169160o y E E == 查图12-19得,120.2 1.060.88m m σ'===m412R40.7m m 0.70.1 1.00.40.028a []0.223()MP MPa σσσ'⇒==⨯⨯⨯=<=综上,该沥青路面以及基层都符合弯拉应力的要求。
五、路面表面剪应力验算。
将多层结构换算为当量三层体系:cm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 7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h 粉煤灰三渣3h 天然沙砾土基MPaE 0.270=MPaE 1603=MPa E 6002=⇒MPav 750E 1=cm 3MPav 600E 2=HMPa27E 0=2.4 2.4 2.412131312221233122.4 2.4 2.4 H /// H 5+ 7500/60038600/60050160/60078.3cmv v v v v v h h E E h E E h E E =+⇒=⨯⨯⨯=30.2810.65hδ==,H 78.37.3510.65δ==,216000.8750v v E E ==,2270.045600o v E E == 查图12-21、12-22得:(0.3) 1.126σ'=,1 1.032ρ=,20.980ρ=(0.3)0.417mτ'=,1 1.06γ=,20.94γ= 12(0.3)(0.3)0.70.417 1.060.940.29m mp MPa ττγγ'⇒==⨯⨯⨯= 112(0.3)(0.3)0.7 1.126 1.0320.980.80p MPa σσρρ'⇒==⨯⨯⨯=1、停车场、交叉口等缓慢制动处(0.2f =时): 最大剪应力、最大压应力:(0.2)(0.3) 1.3(0.3)0.29 1.3(0.20.3)0.70.199m m f p MPa ττ⇒=+-=+⨯-⨯= 11(0.2)(0.3)0.46(0.3)0.800.46(0.20.3)0.70.768f p MPaσσ⇒=+-=+⨯-⨯=破坏面上可能发生的剪应力a τ:0(0.2)(0.2)cos 0.199cos340.165a m MPa ττϕ⇒==⨯=路标轮缘处(D 点)容许剪应力R τ:021(0.2)(0.2)(0.2)(1sin )0.7680.199(1sin 34)0.458m MPaσστϕ⇒=-+=-⨯+=又0tan 0.30.458tan 340.61c MPa τσϕ=+=+=0.1560.15(0.2)0.330.33(2.8510) 3.081v e K N α=⨯=⨯⨯= (0.2)0.610.199(0.2)0.1653.07R a v MPa MPa K τττ⇒===≥= 故满足要求! 2、紧急制动时(0.5f =): 最大剪应力、最大压应力:11(0.5)(0.3) 1.3(0.3)0.29 1.3(0.50.3)0.70.472(0.5)(0.3)0.46(0.3)0.800.46(0.50.3)0.70.864m m f p MPa f p MPa ττσσ⇒=+-=+⨯-⨯=⇒=+-=+⨯-⨯=破坏面上可能发生的剪应力a τ:0(0.5)(0.5)cos 0.472cos340.391a m MPa ττϕ⇒==⨯=路标轮缘处(D 点)容许剪应力R τ:0210(0.5)(0.5)(0.5)(0.5)(0.5)(1sin )0.8640.472(1sin 34)0.128tan 0.60.128tan 340.6861.21.20.6860.572(0.5)0.3911.2m v R a v MPac MPaK MPa MPa K σστϕτσϕατττ⇒=-+=-⨯+==+=+===⇒===≥=故路面结构能满足紧急制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