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0分)1. (4分)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共有()类天体A . 2B . 3C . 4D . 5(2)图中共有()级天体系统A . 1B . 2C . 3D . 4(3)行星A是()A . 金星B . 地球C . 火星D . 木星2. (2分) 2003年3月发生“日凌”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的()A . ①处附近B . ②处附近C . ③处附近D . ④处附近3. (2分)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A . 火星B . 月球C . 金星D . 太阳4. (4分) (2017高一上·鄱阳期中) 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 . 哈尔滨B . 北京C . 南极长城站D . 广州5. (6分) (2013高一上·新疆期中) 若黄赤交角变为30°,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 . 北极圈的范围增大,南极圈的范围缩小B .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C . 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小D . 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6. (4分) (2013高一上·烟台期中) 如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据此完成下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天体系统表达正确的是()A .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 . 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C .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 . 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距离我们约4.4光年,它可能是位于上图中的()A . ①B . ②C . ③D . ④7. (6分)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 . ②④B . ①④C . ①②D . ②③8. (6分) (2017高一上·郸城月考) 下图为“某道路照明景观图”。
2019-2020学年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2017年2月23日,在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
右图为“Trappist -1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TRAPPIST -1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A.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B.天体表面平坦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D.有肥沃的土壤 2017年9月5日,太阳表面出现了当年最大的黑子;6日又爆发了两次耀斑,打破了自2005年以来的耀斑强度纪录。
读图完成3~4题。
3.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后,一批摄影师出行拍摄由此带来的奇异景观,推测他们奔赴的纬度地带及拍摄的景观分别是A.低纬度 日食B.高纬度 极光C.低纬度 太阳风暴D.高纬度 流星雨 4.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是A.多地发生强烈地震B.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C.地表温度明显升高D.电离层受到强烈扰动下图示意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A.日出前后B.10时前后C.正午前后D.日落前后 6.第一天比第二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可能是A.云量多B.大气污染重C.天气晴朗D.太阳高度角大 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CO 2、O 2含量变化,完成7~8题。
第一天第二天7.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O 2的含量上升B.CO 2的含量不断上升C.O 2和CO 2含量保持稳定D.O 2和CO 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8.被子植物出现时A.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B.盘古大陆(泛大陆)已形成C.重要的铁矿成矿期D.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形成 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2019-2020学年期中地理试卷B卷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2019-2020学年期中地理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58分)1. (4分) (2013高一上·烟台期中) 如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据此完成下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天体系统表达正确的是()A .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 . 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C .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 . 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距离我们约4.4光年,它可能是位于上图中的()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 (4分) (2018高一下·四川开学考) 下图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A . 由高纬向低纬递减B . 由沿海向内陆递减C .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D . 由平原向高原递减(2)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A . 季风的形成B . 山地的形成C . 火山D . 地震3. (2分)位于赤道和180º经线上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A . 180º经线上B . 180º经线以东C . 180º经线以西D . 东半球4. (6分) (2017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是以观测地球运动为基础的时间系统。
科学家发现由于地球运动的变化,世界时的1秒正在变长。
为保证钟表的时间与地球运动相协调,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为全球时钟增加1秒,即“闰秒”,届时北京时间将迎来第27次闰秒调整。
下图示意此次世界时“闰秒”调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闰秒”调整时正值北京时间()A . 2016年12月31日15时59分60秒B . 2016年12月31日15时43分60秒C . 2016年1月1日15时43分60秒D . 2017年1月1日7时59分60秒(2)“闰秒”是由于地球()A . 自转速度减慢B . 公转速度减慢C . 自转速度加快D . 公转速度加快(3)“闰秒”调整后三日内,石家庄()A . 日出的方向为东北方向B . 昼长时间在不断的缩短C . 正午太阳高度日渐增大D . 昼夜长短时间差距变大5. (2分) (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 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确的是()A . 9月23日后逐渐变大B . 3月21日后逐渐变大C . 6月22日达到最小值D . 12月22日达到最大值6. (2分) (2013高一上·贵州期中) 下列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反映北半球冬至日的是()A .B .C .D .7. (2分)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B . 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C . 黄赤交角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D .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的范围8. (4分) 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1. (4分) (2013高一上·红桥期中) 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原因是()A . 地形复杂B . 火山活动剧烈C . 引力过大D . 没有适宜的温度和大气2. (4分) (2017高一上·天津期中)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高盐水”,这是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携带的光谱仪传回图像数据做出的分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星表面能有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原因是()A . 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B .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适中C . 火星绕日公转的周期较短D .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小(2)大约每隔2年会出现火星“冲日”现象,2018年7月27日的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距离几乎达到最近,称为火星“大冲”,是天文迷期待的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期。
下列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与火星“冲日”相符的是()A .B .C .D .3. (6分) (2019高一下·绵阳开学考) 读下图回答回答下面小题。
(1)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A . ①B . ②C . ④D . ⑤(2)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A . ①B . ②C . ③D . ④4. (4分) (2017高二下·磁县期末)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②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④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A . ①③B . ①④D . ②④5. (4分) (2019高二下·惠州期中) 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如左下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I)卷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7题;共66分)1. (4分) (2015高一上·赣州期中) 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 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经线的交点.完成下题.(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A . 3月21日B . 6月22日C . 9月23日D . 12月22日(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 . 120E、23°26′SB . 120°E、23°26′NC . 60°W、23°26′SD . 60°W、23°26′N2. (2分)下列位于东半球的是()A . 15ºE,40ºNB . 180º,70ºNC . 160ºW,20ºSD . 170ºE,10ºN3. (4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2015年12月26日,由13名民警组成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前往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北京的()A . 西南方B . 东南方C . 西北方D . 东北方(2)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A . 1110千米B . 600千米C . 800千米D . 400千米4. (4分) (2016高二上·徐州期末) 下图为“某道路照明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道路照明除了利用太阳能外,还利用了()A . 水能B . 核能C . 生物能D . 风能(2)不同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不同。
影响倾斜角度的主要因素是()A . 纬度位置B . 海陆位置C . 地方时差D . 地形状况5. (2分) (2017高一上·大庆期中)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 . 寒带的范围变小B . 南极圈范围减小C .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D . 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6. (4分)(2017·红桥模拟) 第一届古代文明论坛于4月24日在地中海沿岸的希腊雅典(24°E,38°N)举办。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9题;共135分)1.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是()A . 1月初B . 4月初C . 7月初D . 10月初2. (2分) (2013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出现在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A . 太阳黑子B . 耀斑C . 日珥D . 太阳风3. (2分)下列城市中,6月22日这天白昼最长的是()A . 福州B . 上海C . 杭州D . 厦门4. (6分) (2016高三上·天津月考) 大气科学中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如图2所示)。
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某摄影师与9月26日在某地(116°E)拍摄曙暮光美景。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鸡鸣紫陌曙光寒”描述的是太阳高度角大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的天文曙暮光,该摄影师若想拍到此时曙暮光,镜头方向最可能为()A . 东B . 南C . 西D . 北(2)气象学上的黄昏专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至高度角位于地平线下6°的这段时间,若该摄影师不想错过这段黄昏美景,开始拍摄时最可能为北京时间()A . 17:36B . 18:00C . 18:24D . 18:48(3)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下,天际的亮色完全退去(夜晚才真正到来)或天际的亮色已经开始(白昼就真正到来)。
该日“真正夜长”最可能为()A . 13小时15分B . 12小时C . 10小时45分D . 9小时30分5. (4分) (2018高一下·双鸭山开学考) 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甲、己、丙、丁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6分)1. (4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我国古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记载中所写的黑气指()A . 耀斑B . x射线C . 紫外线D . 黑子(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 光球层B . 色球层C . 日冕层D . 内部2. (4分)下图中PQ为晨昏线,PQ两地经度差为15°。
若图示日期为X日,P地地方时为5:30。
读图回答题。
(1)一个月后的Y日,晨昏线再次同时经过PQ两地,且P地地方时仍为5:30。
则P地纬度可能为()A . 80°NB . 60°NC . 40°ND . 20°N(2)与X日同年内的Z日,Q地地方时5:30日出。
则X日与Z日的时间间隔约为()A . 2个月B . 3个月C . 6个月D . 5个月3. (4分) (2016高二上·河口期中)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A . 气温年较差B . 夏季风风向C . 冬季风风向D .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2)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A . 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B . 南北温差大于中国C .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 . 鸟类比中国丰富4. (4分) (2013高一上·安吉月考) 如图为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回答以下问题.(1)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A . 甲、乙、丙、丁B . 乙、甲、丁、丙C . 甲、乙、丁、丙D . 甲、丙、乙、丁(2)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A . 位于乙地北侧B . 位于乙地南侧C . 纬度高于乙地D . 纬度低于乙地5. (4分) (2018高三下·江西模拟) 降水垂直变化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变化量。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2017年2月23日,在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
如图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TRAPPIST﹣1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A.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B.天体表面平坦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D.有肥沃的土壤【答案】BA【考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解析】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为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结构:1.总星系 2.银河系,河外星系 3.太阳系 4.地月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安全的宇宙环境,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身条件:①适宜的呼吸的大气②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③液态水的存在。
【解答】Trappist﹣1恒星距离地球约40光年,其天体系统应该是银河系中与太阳系同一级别恒星系统。
A项,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有利于形成适宜的温度,这是形成生命的重要条件,A选项正确;B项,天体表面是否平坦与行星是否宜居无关,地球表面不是平坦的,但它是宜居行星。
故B选项错误;C项,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不适合生命生存,.C选项错误;D项,肥沃的土壤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故D选项错误。
2. 2017年9月5日,太阳表面出现了当年最大的黑子;6日又爆发了两次耀斑,打破了自2005年以来的耀斑强度纪录。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后,一批摄影师出行拍摄由此带来的奇异景观,推测他们奔赴的纬度地带及拍摄的景观分别是()A.低纬度,日食B.高纬度,极光C.低纬度,太阳风暴D.高纬度,流星雨(2)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是()A.多地发生强烈地震B.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C.地表温度明显升高D.电离层受到强烈扰动【答案】BD【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100页。
满分)两部分,共8(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分,考试限定用时90...规定的位置。
答题纸...)分(共45第Ⅰ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分。
共4545道小题,每题1分,第Ⅰ卷共合题目要求的。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内容要求】1.1分2610时1月3日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于2019年据此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
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2题。
完成1~ 1.在月球探测任务中属于人造天体的是 D.鹊桥中继星 C.月球嫦娥四号A. B.玉兔二号地球出现生命现象的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还没有找到月球存在生命的证据。
与月球相比,2. 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A. 公转轨道的近圆性互不相扰 D.C.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该计划中地球流,1/82500年,最终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
比邻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浪题。
~4比太阳暗1000倍。
据此完成3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利用太阳和木星加速流浪,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需要穿越的行3. 星轨道是 D.土星B.水星 C.火星A.金星4.假设用比邻星替换太阳,下列对地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地球可能逃出本星系 A.地球仍可获得同样的热量 B. 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缩小地球可能变成一颗火球 D.C. 题。
~6图1示意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据此完成51图5.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不确定年 D.年A.5年 B.11 C.206.图中甲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是正相关A. B.乙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是负相关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C.1D.黑子活动高峰年,年平均降水量增加的几率明显增多图2和图3示意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图2 图37.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A.日出前后B.10时前后C.正午前后D.日落前后8.第一天比第二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可能是A.云量多B.大气污染重C.天气晴朗D.太阳高度角大【课标内容要求】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图4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照片,完成9~10题。
9.小明在图中未标注的外部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大气圈D.岩石圈10.关于各圈层的位置关系A.水圈位于生物圈之下B.大气圈位于生物圈之上C.上地幔与地壳和地核相邻图4D.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据)示意图。
图5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题。
此完成11-12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11. -软流层④地幔③岩石圈②地壳①A.- B.-C.-D. 12.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2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课标内容要求】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图6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O、CO含量变化,完成13~14题。
图522图613.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O的含量上升B.CO的含量不断上升22C.O和CO含量保持稳定D.O和CO含量变化呈正相关222214.图中裸子植物发展时期A.恐龙繁荣B.盘古大陆轮廓出现C.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D.青藏高原形成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图7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相比较而言,中生代的气候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图7C.温暖干燥D.寒冷湿润16.不属于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地理基本技能】辨别地理方向图8是济宁市某同学9月23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上,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317~18题。
9图8 图照片中树影的朝向是17. 东南方向 D. C.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正北方向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18.00 D.18:00 A.6:00 B.10:00 C.15: 20题。
图9为手机导航软件截图,据此完成19~ 19.出发地地位于目的地的东北方向西南方向A.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 驾车到达目的地应20.晷面晷针 A.先向西,再向南,再向西 B.先向西南,再向南,再向西 C.先向南,再向西,再向南 D.一直向西南方向行进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地平面晷针投影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
,每格代表两个)(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子丑寅卯……格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面,北10图并以此来显示时刻。
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图10)。
据此完成21~22题。
21.晷针和晷面朝向A.东B.南C.西D.北22.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A.9时B.11时C.13时D.15时【课标内容要求】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
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
图11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
据此完成23~24题4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23. 递增→递减→递增A.递减→递增→递减B.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C. 24.②层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变化很大,其主要原因有吸收太阳紫外线 B.对流强盛,输送热量多A.D.吸收大量地面辐射C.地面是其主要直接的热源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课标内容要求】1.611 图地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日零时,山东13今秋首波雾霾来袭!2019年9月23 题。
~1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图25.与晴朗天气相比,通常雾霾天气的气温 A.白天低,夜晚高,昼夜温差小 B.白天高,夜晚低,昼夜温差大 C.白天高,夜晚高,昼夜温差小白天低,夜晚低,昼夜温差大D. 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26. B.雾霾改变了①的波长雾霾对①有反射作用A.12 图 D.雾霾吸收③,增强④C.雾霾削弱了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伊朗亚兹德古老的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为“风塔”景观图和示意图,据此完14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清凉。
图13和图,各个房间 28题。
~成27F1①F④3甲②③F25图14 图13 图15.“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27了为 D. B.为了采光 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室外空气流入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28.周四D.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A.从四周流向水池为下沉气流 30题。
hPa),完成29~读北半球等压线图(上页图15,单位:依、FF、F、29.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F、F为甲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313122次为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A.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B. 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 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30.D.④ A.① B.② C.③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课标内容要求】1.7 义。
所示装置,做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某地理研学小组通过图16 题。
31拟实验。
据此完成~32 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31. 下渗 C.降水 D.A.蒸发 B.水汽输送 32.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③在玻②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①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④换成更大的托盘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③④①③ B. C.②④ D.A.①②16 图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
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示意绿色街道景观。
据此完成33191817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的雨水流向,图和图 34题。
618图19图17图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雨水的33. 径流量 C.下渗量D.A.储水量 B.蒸发量“绿色街道”的核心功能是34. 提供观赏景观减少地表径流量B.A.D.调节局地小气候 C.保护生物多样性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内容要求】 36题。
读图20,完成35~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35. D.④ B.② C.③ A.①若上题选定曲线反映某月份大连港附近海域水温垂直分布图,则此季节36. B.A.辽河口表层水温最低辽河口表层盐度最低 C.辽河径流量最小 D.辽河流域气候干旱20图题。
21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温度、密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7~38图21图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37.密度、盐温度、密度、盐度 B.温度、盐度、密度 C. D.密度、温度、盐度A. 度、温度 38.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该处海水的密度约为盐度约为34.5‰ D.S C.5C B.8A.温度约为°纬度约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课标内容要求】31021.7kg/m1.107境的关系。
是某同学周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软件能立即对比辨认出植物。
图22 ~40题。
末在野外使用该软件时的三幅手机截屏,据此完成3922 图 39.根据图片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D.武夷山区A.太行山区 B.长白山区 C.昆仑山区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40. 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D.②③①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树就开始生,树处于休眠状态,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形成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
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长了。
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前后两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