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则(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七年级下册)2.《口技》(林嗣环)(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地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3)曳屋许许声。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
(5)不能指其一端。
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八年级上册)3.《桃花源记》(陶渊明)(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然后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4.《陋室铭》(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5.《爱莲说》(周敦颐)(1)晋陶渊明独爱菊。
人教版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及其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一、《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1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人师:温故而知新,这样的人可以为人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默学习,学而不厌,教而不厌:默默记住自己学过的东西,但学而不满足,不厌其烦地教别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知者不如爱者,乐者不如乐者。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坦宽敞,房子也不过如此。
这里有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
9.黄毛耷拉着,自得其乐:老人和孩子都很快乐,很自由。
10.寒暑易庆,始于一回:冬夏换季,只一回。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汗成雨:每个人都用手擦汗,汗如雨下。
最初是形容人很多,后来也是形容汗流浃背。
肩并肩:肩并肩,脚趾碰到脚跟。
形容拥挤,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牙齿交错:形容边界线曲折,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
(《寓言四则》)·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
初中重点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

初中重点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注释(1)夫(fu):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2)行:操守、品德。
(3)澹(da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4)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5)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6)广才:增长才干。
(7)淫(yi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
淫,过度()励精:奋勉,振奋。
(8)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9)治性:治通治,陶治性情。
(10)驰:消失、逝去。
(11)日:时间。
(12)遂:于是,就。
(13)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14)穷庐:破房子。
(15)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16)才须学也:才:才干8意与岁去:意:意志(17)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18)夫:大丈夫孙权劝学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文_初中文言文翻译完整版

《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师:军队。
伐:攻打。
2.曹刿请见..。
请:请求。
见:拜见。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谋:谋划。
间:参与。
译文: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见识)浅陋。
译文:曹刿说:“大官们(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
”5.乃入见。
问:“何以..战?”何:什么。
以:用、凭、靠。
译文: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作战?”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安:安定民生。
弗:不。
专:专有。
以:把。
译文: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普遍。
从:听从。
译文:小的恩惠不能普遍分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牛、羊、猪等牲畜。
加:虚夸。
信:诚信。
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不敢(向神)虚报数字,一定对神说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受到……信任。
福:降幅。
译文:小信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神是不会降幅给您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了解清楚。
情:实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11.“忠之属.也。
可以..。
”..一战。
战则请从属:类。
可:可以。
以:凭借。
请:请让我。
从:跟随,跟从。
译文:这是尽职、尽力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一条件)作战。
作战时请让我跟随前去。
1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在。
译文: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13.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鼓:击鼓,这里指击鼓进军。
译文:庄公将要击鼓进攻齐军。
曹刿说:“不行。
”14.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译文: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危险。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5.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8.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0.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1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1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只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1.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2. 原文:“君子不器。
”翻译:君子不拘泥于某一器物或技艺。
3.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
4.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5. 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6.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7. 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团结而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而不团结。
8.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9. 原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已经学习?10. 原文:“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翻译:有仁爱之心的人爱别人,有礼貌的人尊敬别人。
这些《论语》中的重要语句,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精髓,也对我们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于说:‚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伤仲永》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整个乡的秀才观赏。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泯然众人矣。
译:完全变成了普通人了。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译:他的聪明是从先天得到的,远远超过有才能的人。
但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达到要求。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平常的人就为止了吗?《木兰诗》1、愿为市鞍马。
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到东南西北各处街市去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战士们的铁甲。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壮士征战了很多年,经历了很多场战争,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了。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译:打开每间屋子的门,到每间屋子的床上坐坐。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孙权劝学》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用军中多事务来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历史罢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怎么了解事情这么晚啊?5、卿言多务,孰若孤?译:你说事务多,谁像我?《口技》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在这个时候,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间一起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短文两篇》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就像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译: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寒冷,等到正午时热得就像把手伸向热水里。
这不就是近的热而远得凉吗?3、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狼》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正想要上路,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意图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桃花源记》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有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1、世人盛爱牡丹。
译:世人大部分都喜欢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核舟记》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
译: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他们的两膝相互靠着,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佛印很像弥勒佛,袒露胸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应当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所以人们不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译: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人们)憎恶货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憎恶那种在公共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所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三峡》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