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5单元 2、鹏之徙于南冥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5.2 鹏之徙于南冥-人教版

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 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
1、“宋荣子犹然笑之”笑谁?
四种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宋荣子为何笑这些人?
因为他们心系功名,为名所累, 为利所困,算不上真正的逍遥者
3、对于宋荣子,庄子又怎么看?
否定。“斯已矣” “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
(7)之二虫又何知
辨别下列虚词在句中的意思:
鲲之大 助词,“的”
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气息相吹
主谓间无实义
之 蜩与学鸠笑之曰 代词,“它”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到……去,动词
之二虫又何知 代词,“这”
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代词,它 其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是 还是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就是顺应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 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安宁恬静、悠然自在的 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老师寄语:作为青年我们也要从前人那
儿继承鹏的精神,拥有鹏的气度。不能如 药家鑫自私到撞人后为了逃脱责任而残忍 地将人杀死;更不能像马家爵那样只因一 点儿小摩擦,就残忍杀害四名同学。不能 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冷漠, 不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我们要高飞,就 要有鹏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笑看风云的
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
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
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品读第一则
“逍遥”也写作“消 摇”,意思是优游自得 的样子;“逍遥游”就 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 由自在地活动。
课文节选部分是《逍遥游》 的主体,文章从对比许多 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 要想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 境界,必须“无己”、 “无功”、“无名”。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鹏之徙于南冥》课件 (共49张)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其中“庖丁解牛” 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的品质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 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 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省略句
状后句
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 外地人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 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 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 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 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 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 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 太大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导入
庄樗( chū ),汉语词语,典故名,现喻无用之材。
用法示例:
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而某器同魏瓠,凡若庄樗。”
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虚名同郑璞,散质类 庄樗。”
无用之用,汉语词汇,典故名。意思为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 大的用处。
大瓠之种 大樗之树
《庄子·逍遥游》
学习目标
• 1.落实文言文知识并疏通文意 • 2.理解《逍遥游》的“瓠樗哲学” :从无用
的方法可以使他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智量境界应用的
见地不够,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东西,到了他手里也会
没有用。(南怀瑾)
两人观点不同:
• 惠子是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出发判断事物是否有用(大瓠无 法盛水无法做瓢)
• 庄子则注重的是事物的内在价值(这个“五石之瓠”可以 作为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 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 由此可见,无用很可能有大 用。从逍遥游角度来说,人更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 自我价值。
庄子的品质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 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 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省略句
状后句
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 外地人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 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 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 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 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 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 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 太大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导入
庄樗( chū ),汉语词语,典故名,现喻无用之材。
用法示例:
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而某器同魏瓠,凡若庄樗。”
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虚名同郑璞,散质类 庄樗。”
无用之用,汉语词汇,典故名。意思为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 大的用处。
大瓠之种 大樗之树
《庄子·逍遥游》
学习目标
• 1.落实文言文知识并疏通文意 • 2.理解《逍遥游》的“瓠樗哲学” :从无用
的方法可以使他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智量境界应用的
见地不够,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东西,到了他手里也会
没有用。(南怀瑾)
两人观点不同:
• 惠子是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出发判断事物是否有用(大瓠无 法盛水无法做瓢)
• 庄子则注重的是事物的内在价值(这个“五石之瓠”可以 作为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 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 由此可见,无用很可能有大 用。从逍遥游角度来说,人更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 自我价值。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5.2 鹏之徙于南冥5-人教版

2、注意词类活用(得分点)
(1)水击三千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齐谐》者,志怪者也
(2)籍吏民,封府库。
(3)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3、注意通假字(得分点)
(1)小知不及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而(nài)征一国者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注意虚词(得分点)
臣光曰:"古人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 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 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②……
三、应试指导解题步骤
1 审: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为 忠②
2、 切(留、删、换)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能力迁移(2018华附三模)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 。八年,署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 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十八年 ,擢通州知州。
“被降职调走”被动句,“叩阍”译为申诉,“勘实”译为调查核 实。
(于成龙)因为罪犯脱逃(将)被降职调走,乐 亭百姓列出他(施行的)清明的政治,两度向朝廷 申诉呼吁挽留(他),(皇上)下旨巡抚金世德调 查核实,得以回复职任。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八千岁为春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民无道 众辱我 ,君乃释之, 何轻我至是耶(全国 卷)
5、注意特殊句式(得分点) 奚以知其然也?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 翱翔(于)蓬蒿之间
能力提升 注意特殊句式(得分点)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3分)(2010江苏)
后 置
句 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六、提升训练
高中语文 第5单元《庄子》选读 2 鹏之徙于南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 借六月的大风离开的。”春天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飘浮的尘埃,都是
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的本色呢?还是因为它高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远得不能看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看下面,也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
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 样罢了。况且水蓄积不够深,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
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 的时候,就要迁到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海。《齐谐》这本书,记着
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很多怪异的事情。《齐谐》说:“鹏迁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拍水,激起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三千里高的波涛,随飓风盘旋着向上飞,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
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现在却独凭长寿闻名,一般人跟他比起来,不也是太可悲了吗!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 汤问棘的事是这样的:汤问棘道:“上下四方有尽头吗?”棘说: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 “没有尽头之外,还是没有尽头。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个大海,是天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朝菌不知道阴历每月最晚的一天和最早的一天,蟪蛄不知道什么是四
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季:这些是短年寿的。楚国的南部有叫冥灵的大树,把五百年当做春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季,把五百年当做秋季;远古有叫大椿的古树,把八千年当做春季,
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 把八千年当做秋季:这些都是年寿长的。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
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然形成的海。在这海里有一条鱼,它身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
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的本色呢?还是因为它高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远得不能看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看下面,也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
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 样罢了。况且水蓄积不够深,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
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 的时候,就要迁到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海。《齐谐》这本书,记着
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很多怪异的事情。《齐谐》说:“鹏迁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拍水,激起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三千里高的波涛,随飓风盘旋着向上飞,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
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现在却独凭长寿闻名,一般人跟他比起来,不也是太可悲了吗!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 汤问棘的事是这样的:汤问棘道:“上下四方有尽头吗?”棘说: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 “没有尽头之外,还是没有尽头。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个大海,是天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朝菌不知道阴历每月最晚的一天和最早的一天,蟪蛄不知道什么是四
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季:这些是短年寿的。楚国的南部有叫冥灵的大树,把五百年当做春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季,把五百年当做秋季;远古有叫大椿的古树,把八千年当做春季,
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 把八千年当做秋季:这些都是年寿长的。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
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然形成的海。在这海里有一条鱼,它身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5.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特殊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鹪鹩巢于深林(状语后置)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宾语前置) (5)彼且奚适也/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6)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7)此小年也/此大年也(判断句) (8)不亦悲乎/不亦难乎/不亦劳乎(固定句式) (9)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 (10)此亦飞之至也(判断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1)而爝火不息 息,通“熄” (12)藐姑射之山 藐,通“邈”,远 (13)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狂,通“诳”,欺骗 (14)犹时女也 女,通“汝” (15)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蕲,通“祈”,祈求 (16)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分分,通“纷纷” (17)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通“皲”,皮肤冻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一词多义 (1)怒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奋起,奋发) ②会其怒,不敢献(生气,愤怒,发怒) ③八月秋高风怒号(形容气势强盛) (2)垂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通“陲”) ②垂涎三尺(垂挂) ③永垂不朽(流传) ④功败垂成(临近,接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辩 ①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分别) ②而御六气之辩(通“变”) ③能言善辩(辩论) ④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巧言,诡辩) (4)治 ①夫子立而天下治(治理得好) ②子治天下(治理) ③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治疗) ④治学严谨(研究) ⑤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训练,整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1)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 (12)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13)名者,实之宾也(判断句) (14)鹪鹩巢于深林(状语后置) (15)偃鼠饮河(省略句) (16)吾闻言于接舆(状语后置) (17)物莫之伤(宾语前置) (18)以盛水浆(省略句) (19)非不呺然大也(判断句) (20)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定语后置) (21)请买其方百金(省略句、状语后置) (22)客得之,以说吴王(省略句) (23)或以封(省略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五单元二、鹏之徙于南冥

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明主旨
本课选文先借“鹏之徙于南冥”的故事将大鹏与蜩、学鸠、斥 对比; 然后由物及人讲述了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从而从反面阐述了世间万物 均“有所待”,算不上逍遥的道理,为从正面表明自己的观点蓄势;第 二段庄子从正面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是真正的逍遥,只有“无己”“无功”“无名” 才能逍遥。庄子认定的这种逍遥的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是对现实人生 困境的超越,是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状态,是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 的追求。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其中蕴含的一层层不断 向更高的境界追求的思想,却是值得我们汲取的。
名词作状语,在水上 (9)与越人水战: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动用法,使„„到来 (10)彼于致福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动用法,使„„满意 (11)德合一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指近郊 (12)适莽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发光 (13)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臵句 (12)之二虫又何知!____________ 宾语前臵句 (13)物莫之伤。___________ 主谓倒装句 (14)归休乎君。__________
省略句 (15)剖之以为瓢。______ 省略句 (16)偃鼠饮河。______ 省略句 (17)与越人水战。_______ (18)请买其方百金。省略句 ______
前 “治”,治理;后“治”,太平,安定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蚜第2课鹏之徙于南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刘说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不懂庄子的心。鲲鹏在本文中连说了三次,每次 因其用途不一,故叙述有差。第一次是介绍一种“游”的奇观,故极力写的是 它的变化,它的庞大,它的游程。第二次叙述,是描写游的过程,突出“击 水”“抟扶摇”“以六月息”等“有所待”的情况,特别引出一个“息”字, 以便引出其他两项人们熟知的、也是凭“息”而动的事物雾气、尘埃来类比解 释有所待。第三次叙述鲲鹏之事是在第二段,此时作者要进行的是小大之辩的 论述,故极力渲染的是鲲鹏扶摇翻动羊角的宏阔气势,与斥之飞形成鲜明对 比,用以证明小大有区别,小不理解大。
6.特殊句式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邪?其……邪?( 选择句 )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 表反问,哪用……呢 ) (3)恶乎待哉?恶乎……哉?( 表疑问,凭借什么呢 ) (4)《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 (5)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 ) (6)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 (7)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它将要到哪里去呢? )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表反问语气,助词 (3)乎②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词尾助词
③又何怨乎.今之人 相当于“于” ① ②其 择.名 其.一为鲲 二扣 之代词,代它词的,其中 的 ③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还是 (4)其④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选择 ⑤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表测度,大概 ⑥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副词,表反诘 ⑦汝其.善抚之 语气副词,表希望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什么是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从语言层面上讲,它的含义是讲悠然自得地游;从哲学的层面上讲, 逍遥游指悠然自得、适心任性、物我一体的活动,是游于无限的空间,游于无 限的时间,游于无限的精神世界;从社会学的角度,是要舍去一切功利,舍弃 自我的坚执,舍弃离我而存的虚名。自我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 的思想。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课件:5.2鹏之徙于南冥

(2)图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 地图,图画 图财害命 贪图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尽头,止境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贫困 (3)穷 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到……的尽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得志,境况艰难 穷根究底 追究 去以六月息者也 呼吸时出入的气,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气息 (4)息 长太息以掩涕兮 叹息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休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停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11)藐.姑射之山 “藐”通“邈”,远 (12)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狂”通“诳”,欺骗 (13)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女”通“汝”,你 (14)世蕲.乎乱 “蕲”通“祈”,祈求 (15)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通“皲”,皮肤冻裂
瞽.者 瓠.
读音 líng zǔ yè
cī lì
gǔ h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识通假 (1)北冥.有鱼 “冥”通“溟” (2)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 (3)而后乃今培.风 “培”通“凭”,凭借,依靠
(4)三 而反,腹犹果然 “ ”同“餐”,吃 (5)汤之问棘也是已. “已”通“矣” (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分别 (7)辩.乎荣辱之境 “辩”通“辨”,区分、辨别 (8)而.征一国者 “而”通“能”,能力 (9)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10)而爝火不息. “息”通“熄”,熄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尽头,止境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贫困 (3)穷 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到……的尽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得志,境况艰难 穷根究底 追究 去以六月息者也 呼吸时出入的气,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气息 (4)息 长太息以掩涕兮 叹息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休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停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11)藐.姑射之山 “藐”通“邈”,远 (12)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狂”通“诳”,欺骗 (13)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女”通“汝”,你 (14)世蕲.乎乱 “蕲”通“祈”,祈求 (15)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通“皲”,皮肤冻裂
瞽.者 瓠.
读音 líng zǔ yè
cī lì
gǔ h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识通假 (1)北冥.有鱼 “冥”通“溟” (2)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 (3)而后乃今培.风 “培”通“凭”,凭借,依靠
(4)三 而反,腹犹果然 “ ”同“餐”,吃 (5)汤之问棘也是已. “已”通“矣” (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分别 (7)辩.乎荣辱之境 “辩”通“辨”,区分、辨别 (8)而.征一国者 “而”通“能”,能力 (9)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10)而爝火不息. “息”通“熄”,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