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案.doc

合集下载

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一名优秀的老师通常也离不开一份优秀的教案。

五一劳动节在即,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欣赏校园风光照片,明白校园的美是通过大家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初步了解劳动创造了美。

2、知道不同岗位上的人们付出辛勤的劳动换来现在幸福的生活,进一步了解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听劳模张寿斌爷爷的故事,懂得怀着赤诚之心辛勤工作,无私为人民服务的人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劳动是光荣的。

3、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劳动就在身边,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4、通过明辨是非,夸同学心中的劳动明星,树立身边的榜样作用。

5、指导填《争当“劳动明星”一周劳动记录》,让学生课外实践,一周评选一次“劳动明星”,旨在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争当“劳动明星”一周劳动记录表》活动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1、观赏学校照片。

看了这组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是啊,当我们漫步于校园,奔跑于操场时,学校的美景总会让我们心旷神怡。

你们知道这么美的校园是怎么来的呢?预设:工人的建造老师、同学的维护保洁员阿姨的打扫保安的维护是呀,是大家辛勤的劳动创造了校园的美丽。

(板书:劳动)二、听谈故事学习模范1、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个不同的岗位上,也有许多热爱劳动的身影,谁来说说?预设:建筑工人、清洁工、农民伯伯、服务员、厨师、交警、驾驶员、售票员、老师、医生……2、师:是啊,各行各业都有热爱劳动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得到大家的信赖和尊敬。

3、每年五一劳动节,我们国家从普通的老百姓中评选出“劳动模范”,他们有着共同的品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5、(出示)这位是2023年的全国劳模张寿斌。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第1课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第1课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如何理解‘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 本力量’?”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二、以劳动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
回望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历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亿万 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苦干实干的精神,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从造出第一颗卫星到实现第一次载人航天,从“解锁”深层页岩气田到科学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从开通第一条高速公路到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正是千千万万在平 凡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晶莹的汗水在中华大地上创造 出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通过知识讲解、 视频欣赏、师生互 动等教学方式,让 学生了解劳动是社 会发展的引擎、勤 劳创造新生活和奋 斗创造幸福,促进 学生加深理解并体 悟劳动创造美好生 活
港珠澳大桥
当代大学生在和平的环境中接受优良的教育,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不 能忘记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要明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更要 自觉培养实干精神,向榜样学习,躬身行动,传承劳动精神。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大学生劳动教育理 论与实践》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课程内容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用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激荡思想
用劳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用工匠精神谱写时代华章 在家务劳动中学会自立自强 用绿色环保理念共建美丽校园
用劳动传递温暖 用行动筑牢工农业根基 用创新创业精神点亮青春 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 在志愿服务中弘扬社会正能量
经过全国人民的持续奋斗,截至 2021 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 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众多普通劳动者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 的美好生活,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理解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3)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4)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

(5)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含义,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区分我国经济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能力,分析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理解并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可以认识到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必要性,认识到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地位和作用,通过我国几十年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逐步增强经济制度自信、经济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固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比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区别和联系,会区分各种经济形式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一)引入新课第一课我们要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接受各种各样的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是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的。

劳动者从事生产、提供服务都是在基本经济制度下进行的。

基本经济制度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他。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去探索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板书)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板书)探究与分享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方向,认真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各学段劳动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劳动教育资源优势、中小学校及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和劳动实践活动,全面有序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让学生增强对劳动生产过程的认知,增强劳动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贯通中小学各学段,在全县中小学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二、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结合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劳动新形态,确定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

(一)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指导学生适当参与班级和学校的集体劳动,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保护公共财物、进行垃圾分类等活动,学会个人物品整理及清洗保护、简单手工制作、简单的家庭清洁等活动,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优化练习:第二单元第五课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含解析

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优化练习:第二单元第五课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含解析

一、选择题1.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这说明()①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②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③光荣属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者④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劳动的意义和价值,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是对劳动的正确解释,与题意不符。

答案:B2.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 314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是因为就业()①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②可以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③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④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①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故答案选C项。

答案:C3.201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大学生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这是因为()①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大学生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②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③就业是民生之本④大学生不具备自主创业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①从大学生数量和自身素质角度考虑,符合题意;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③强调就业的意义,与题干要求不符;④没有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观点错误。

故选C项。

答案:C4.近年来,我国青工代表频频在国外大赛中获奖,然而青年技能人才紧缺、难招难留等问题仍较突出,重学历、轻技能、福利待遇差是其主要原因。

让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中国制造”中,作为企业应该()①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青工补贴③提高薪酬水平,为“蓝领”增底气④加强岗位技能提升活动,激励青工早成才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重学历、轻技能、福利待遇差是青年技能人才紧缺、难招难留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这要求企业提高薪酬水平,加强青工岗位技能提升,③④符合题意。

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9.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9.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9.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9.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了解各行各业的重要作用,让他们知道社会的运转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并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协作化程度日益提高。

所以老师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是相互服务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好的运转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不同职业给生活带来的便利;2.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3.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教学难点: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很多生活、学习等用品,这些用品都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劳动提供的。

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他们呢?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话题。

2.板书课题:生活离不开他们环节二、讲授新课。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年)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年)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创造人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国家对劳动者表彰的意义,增强对国家劳动政策的认同。

2. 通过了解不同劳动者的贡献,认同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培养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

健全人格: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4.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劳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

责任意识:5.使学生明确自身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的责任,激励他们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6.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劳动成果,珍惜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劳动与人生价值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明确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帮助学生掌握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都能通过自身劳动创造价值。

难点: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轻视劳动或对劳动价值认识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学纠正这些错误观念。

4.如何让学生将劳动创造人生价值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认同劳动的重要性,更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实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2024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的相关报道,包括表彰大会的时间、地点以及获奖的集体和个人数量等信息。

提问学生:我国为什么要如此隆重的表彰劳动者?引导学生思考表彰劳动者的意义和原因。

因为劳动者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国家隆重表彰劳动者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肯定,也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2.播放一段关于不同行业劳动者工作场景的视频片段(如农民在田间劳作、工人在工厂生产、教师在课堂授课等),然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有什么特点?你认为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有什么重要性?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到了农民、工人、教师等劳动者。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作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学校一流本科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总体目标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育人导向。

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紧密结合实际。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生活和学习场所、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可利用资源,有效发挥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功能,构建以日常生活劳动、专业生产劳动和公益服务性劳动为主,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协同联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

(三)注重教育实效。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专业生产劳动和公益服务性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亲历劳动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强化实践体验,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引导学生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1 《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案 第二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5.2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懂得劳动的含义和地位②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③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④知道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⑤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⑥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⑦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⑧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2、能力目标①初步掌握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②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③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②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③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 ④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考试要求】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c)5、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a)6、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a) 【教学重点和难点】1、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2、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3、企业的社会责任。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 探究法、举例法2、学法点津内引外联,全方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抓住重点,充分理解。 2 21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1)含义(2)意义(3)劳动者的地位(4)态度★2、就业(1)意义(2)形势(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②劳动者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3、怎么样维护劳动者权益(1)党和政府(2)企业(3)劳动者①基础②重要依据③途径④意识 (一)劳动和就业1、【探究】p41我国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探究】p42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3、【探究】p42上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4、【思考】谈谈你对“行行出状元”的看法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探究】p44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小张应该怎么办? 【巩固提升】【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新闻线人,自由举报人,精神陪护,钟点文秘,专业道歉人,房产经纪人等,这说明a.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职业 b.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挣钱,就是正当职业 d.我国就业形势很乐观某企业是一家集体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多,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要求职工每天超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职工每月累计加班高达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3 21

造成极大伤害,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10-09 第二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5.2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懂得劳动的含义和地位②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③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④知道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⑤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⑥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⑦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⑧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2、能力目标①初步掌握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②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③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②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③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 ④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考试要求】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c)5、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a)6、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a) 【教学重点和难点】1、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2、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3、企业的社会责任。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 探究法、举例法2、学4 21

法点津内引外联,全方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抓住重点,充分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1)含义(2)意义(3)劳动者的地位(4)态度★2、就业(1)意义(2)形势(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②劳动者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3、怎么样维护劳动者权益(1)党和政府(2)企业(3)劳动者①基础②重要依据③途径④意识 (一)劳动和就业1、【探究】p41我国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探究】p42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3、【探究】p42上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4、【思考】谈谈你对“行行出状元”的看法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探究】p44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小张应该怎么办? 【巩固提升】【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新闻线人,自由举报人,精神陪护,钟点文秘,专业道歉人,房产经纪人等,这说明a.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职业 b.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挣钱,就是正当职业 d.我国就业形势很乐观某企业是一家集体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多,未经5 21

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要求职工每天超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职工每月累计加班高达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10-09 第二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5.2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懂得劳动的含义和地位②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③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④知道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⑤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⑥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⑦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⑧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2、能力目标①初步掌握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②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③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②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③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 ④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考试要求】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c)5、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a)6、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a) 【教学重点和难点】1、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2、劳动者维护自6 21

身合法权益的途径;3、企业的社会责任。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 探究法、举例法2、学法点津内引外联,全方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抓住重点,充分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1)含义(2)意义(3)劳动者的地位(4)态度★2、就业(1)意义(2)形势(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②劳动者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3、怎么样维护劳动者权益(1)党和政府(2)企业(3)劳动者①基础②重要依据③途径④意识 (一)劳动和就业1、【探究】p41我国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探究】p42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3、【探究】p42上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4、【思考】谈谈你对“行行出状元”的看法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探究】p44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小张应该怎么办? 【巩固提升】【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新闻线人,自由举报人,精神陪护,钟点文秘,专业道歉人,房产经纪人等,这说明a.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职业 b.要树立多种方7 21

式就业观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挣钱,就是正当职业 d.我国就业形势很乐观某企业是一家集体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多,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要求职工每天超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职工每月累计加班高达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10-09 第二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5.2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懂得劳动的含义和地位②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③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④知道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⑤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⑥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⑦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⑧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2、能力目标①初步掌握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②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③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②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③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 ④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考试要求】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c)5、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a)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