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即学士学位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毕业论文撰写的目的是培养训练本科生学习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研究规范。
为保证我院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对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本科毕业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的、作为申请授予本学科学士学位的科研成果。
这一成果能够说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文献综述和正文的写作规范本科毕业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正文两部分。
(一)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
文献综述的字数在1000~3000字之间。
(二)正文的写作规范正文是在完成文献综述后对选题进行研究、设计或创作而形成的作品。
财经类专业的毕业论文正文可以采用学术论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
1.学术论文正文的写作要求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内容,是整篇论文的核心所在,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
包括引论、本论、结论或结束语三大部分。
引论部分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沿革、目的,以及文中拟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等,应言简意赅。
本论部分是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核心和主体部分,它是将学习、研究和调查过程中筛选、观察和测试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形成作者自己的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因此,要求作者充分展开论题,对所研究的问题和获得的成果作详细的表述,深刻地进行理论分析,周密地进行逻辑论证,确切地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和见解。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_论文格式_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根据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发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现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提出以下要求: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说明透彻。
学位论文原则上应使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撰写(外语专业除外),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3~5万,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6~10万。
学位论文中使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全文统一并符合规范化要求。
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
二、学位论文的组成及撰写要求学位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学位论文前置部分、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学位论文附录部分(论文格式见图1)。
1.学位论文的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页、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摘要、目录、图表清单、注释表。
1.1 封面封面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封面。
1.2 题名页包括中文题名页和英文题名页。
题名页的内容主要有:论文题目、学科(专业)名称、申请学位级别、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分类号、密级、udc、编号(10299+学号)等。
其中,学位论文中文题目可分为1~2行居中打印;英文题目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1.3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的格式范本见附件,研究生本人和指导教师需按规定亲笔签名。
1.4 摘要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创新性的成果和结论等。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学位论文的关键词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
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与规范

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与规范
1.选题与构思: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创新性,能
够贡献新的知识或解决实际问题。
在选题时应明确论文的目标和研究方法,并进行初步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空白,从而构思出适合
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文献综述: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是对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和
评述。
必须全面准确地总结前人研究中的核心观点和结论,批判性地分析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或探索方向。
3.研究方法:学位论文需要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数
据采集、数据处理、实验设备和软件使用等。
要详细描述实验或调查的具
体步骤和流程,并说明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5.结论与展望:学位论文的结论应总结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和贡献,
并将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总结。
同时,还需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
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展望。
6.引用与文献格式: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是必须的,应注明
出处和引用格式。
引用格式一般按照学术期刊或学校规定的规范进行,如APA、MLA、Chicago等。
值得注意的是,学术诚信要求必须遵循,不得抄
袭他人作品,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
总之,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与规范是对学术研究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
要依据,符合这些要求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为学术界和实践
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论文用中文撰写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χχχ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论文封面(见附件1)、要求如下: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2、中文摘要: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个左右。
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精炼。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学位论文是本科生学习工作的全面总结,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
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学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应控制在8-12千字。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使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学位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一)前置部分1. 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本论文的新见解。
为了方便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2.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为中文摘要的翻译。
3. 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由论文的章、节、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之后,章、节、条分别以1、1.1 、1.1.2等数字依次标出。
4.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主要符号表。
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符号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二)主体部分1. 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2.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结论等,应在相应位置以上标的形式注明参考文献号码。
3. 结论:结论是全文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形成的总观点,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要着重介绍本人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附录部分1.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学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0篇。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
2. 附录:主要包括(1)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便于他人阅读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计算机软件类设计验收报告等。
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

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
1.结构和格式要求:
-标题: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摘要:准确概括论文的主题、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
过500字。
-关键词:代表论文主题的3-5个关键词。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问题陈述、目的和意义,引导读者进入论文
内容。
-内容主体: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按照逻辑顺序组织章节。
-结论:总结研究工作,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文字和语言要求:
-文字要求:清晰、规范、易读,字体大小一般为小四号。
-语言要求:准确、简练、连贯,避免冗长和拖沓的表达。
-学术术语:使用准确的学术术语,避免用词不当或模糊不清的表达。
-风格要求:正式、严肃、客观,避免主观色彩过重。
3.数据和方法要求:
-数据处理: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研究方法:明确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实验
设计等。
4.学术伦理要求:
-原创性:确保研究内容的原创性,避免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查重和排除重复发表:论文查重率应在学校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并确保没有重复发表。
以上是学位论文写作的一些规范要求,不同学校和学科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具体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和导师的要求来参考和调整。
学位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

2.关键词的标引(拟定)
⑴凡主题词表(MeSHAAL)有的尽量选用主题 词,不足的才用自由词(关键词)补充。但所选 用的自由词也尽量按医学主题词标准去选取。
⑵什么是医学主题词(也叫叙词)——表达文献 主题“概念”的词语。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特性(特征)。 《IM》系统中的医学主题词是经美国国立图书馆一 批索引专家严格按概念逻辑从每篇论文中选出的,属 规范语言,也称情报语言(关键词属准情报语言)。
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与规范
1
一 学位论文与医学论文
(一)类型
1.原始性论文:如原著(论著)、学位论文、 研究简报、技术革新与病例报告等(用原始 研究资料写成)。属前瞻性(prospective)。
2.整理性论文:如临床分析、临床病理讨论、 综述(评述、述评)、讲座。属回顾性 (retrospective)。
15
例子
脑肿瘤 香蕉苹果——→香蕉 ? 苹果 ?
脑+肿瘤
香蕉味的苹果
↓
香蕉味的食品+苹果
所以,冠词、助词、连词、介词不能选 作关键词。一些无属性的概念如作用、
方法、技术等也不能选作关键词。
16
3.副主题词
用主题词后,尽量用副主题词限 定,以增强查准率;另外,在标 引时,如无主题词可用,最多只 能在树状结构中找高一位主题词 标引。
的改进》
8
2.简明:简短易懂、含义丰富、表达清楚
例《蚂蚁的药用研究——拟黑多刺蚁的 镇静、抗炎、护肝、平喘作用和毒性的 实验研究》
应去主题。改为《拟黑多刺蚁的镇静、 抗炎、护肝、平喘作用和毒性的实验研 究》
9
3.鲜明突出:突出主题和特点
例1:《胸膜纤维层剥除术治疗脓胸29例分析》
各种学位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各种学位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校的学
位论文写作格式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的写作格
式要求的概述。
1.封面:学位论文封面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等信息。
2.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一
般控制在300字以内;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一致。
4.引言:介绍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
5.文献综述:回顾并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和方法,并指出
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6.研究方法: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7.结果与讨论:分析和解释实验或研究结果,与研究目的和假设进行
对比和讨论。
8.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评价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0.附录:包括研究或实验过程中的详细数据、图表、实验步骤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科目和学校,还可能有以下补充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
一、论文的总体要求
1.选题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紧密结合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际,应富有创新性。
2.文献综述
有比较完善的文献综述,能全面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归纳总结正确。
3.论文体现的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论文有独到见解,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4.论文体现作者研究成果与专业知识
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应充分体现出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5.写作与总结提炼能力
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句优美、流畅;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二、论文的体例
论文应符合下列体例:
(一)论文的组成
中文论文题目
中文摘要
关键词
英文题目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论文正文
参考文献
后记
(二)论文中的标题
论文中的标题共分四级,依次按照下列级别标出:
一、
(一)
1.
(1)
三、引文注释的要求及著录规则
(一)引文注释的要求:
1.论文的引文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
2.每篇学位论文的引注原则上不少于20个。
3.引用原文需用引号标出,非引用原文,只用其观点和主要内容,不用引号,但要注明出处,并在注释前标明“参见”以示区别。
4.采用某种注释体例应前后一致。
(二)引文注释的著录规则
引文注释著录规则可采用两种格式:
1.传统型注释体例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后面用冒号结束。
B.文献题名。
文献要用书名号,用逗号与后面的内容隔开。
C.出版项(出版者、出版年)及页码。
D.如果电子文献需标明可获得地址。
示例:
著作:序号.作者:《著作名》,出版社版本,页码。
例:1.[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文章名》,《刊物名》某年某期。
例:1.毛寿龙:《从非典危机看政务信息公开之不足》,《决策咨询》2003年第6期。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章名》,《报名》某年某月某日某版。
例:1.戴木才:《管理伦理的价值》,《光明日报》2004年3月2日第4版。
电子文献:
例: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pub/wml.tex/-2.html,1998-08-16/1998-10-04.
2.标识型注释体例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引文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 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0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0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0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示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例如:
[1]刘国钧,陈绍业,王风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l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l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如: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如: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如: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l,1989-07-26.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0L].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lO-2.htmll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三)文后参考文献
1.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2.文后参考文献的体例
在上述引文注释的两种体例中任选一种,无需注明页码,但要与引文注释的体例保持一致。
3.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
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附件4:
华中师范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正文打印规格
附件5:
华中师范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通讯评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