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个月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
10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10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以下是一些适合10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1.套圈游戏:家长可以准备一定数量的圆圈道具,然后准备一个可以立得住的柱状物体,前提是圆圈可以套在柱状物体上。
家长可以一面做示范,一面让宝宝也把圆圈套在上面。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
2.爬爬乐:用毛巾被或者浴巾做成几个滚筒状,然后放在地上,让宝宝从上面爬过去。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臂力量和腿部力量,同时锻炼手脚的协调能力。
3.床铃游戏:多彩的床铃能刺激宝宝学会分辨各种颜色,而床铃在转动时,宝宝的眼珠也会跟着一起转动。
这个游戏有利于孩子听力的发展。
4.抓取摇铃:当孩子能独坐一会儿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颜色亮丽的摇铃给孩子玩。
家长先把摇铃拿到宝宝的身体前侧,约25厘米的地方,然后上下摇动摇铃,发出声音,让宝宝来盯着摇铃看,并引诱宝宝去抓摇铃。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也有所提高。
5.做操游戏:家长先让宝宝躺在柔软的垫子上,然后告诉宝宝“我们要来做操啦!”然后,家长双手握住宝宝的手和胳膊,对宝宝说“这是小手”,然后牵引它们一张一合,上下挥动,重复几次。
接着,家长再握住宝宝的双脚,对宝宝说“这是小脚”,然后牵引孩子的膝盖自然弯曲,并作出踢脚的动作,重复几次。
6.炊具音乐会:用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等炊具当乐器,给宝宝演示如何敲打它们制造出音乐。
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宝宝的音乐感。
7.倒水游戏:准备各种大小的杯子给宝宝,鼓励宝宝用杯子装满水,并倒进一个大锅中。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8.舀豆子:准备2个小碗、汤匙和各种大小的豆子。
首先把各种豆子分类放在碗里。
妈妈拿着汤匙示范舀豆子的动作给宝宝看,并鼓励宝宝尝试去舀豆子。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
9.米缸寻宝:利用家里的米缸和各种小物件(钥匙、小玩具车、汤匙等)来玩游戏。
妈妈首先教宝宝认识这些小物件。
婴儿早教方案:第11个月计划

第11个月计划能力培养月龄概述:1.这个月宝宝的理解能力突飞猛进,家长对他说的话他几乎能听懂,能捡出认识的图卡、字卡,并且能用手指出大人所说的物品名称,不少宝宝会用手指表示自己1岁。
2.大部分宝宝会称呼“爸爸,妈妈”,个别宝宝会说“爷爷,奶奶”,他的口语能力有所进步。
3.宝宝的理解能力突飞猛进,大人对他说的话几乎能听懂,能捡出认识的图卡,字卡和用手指出大人所说的物品名称,不少宝宝会用手指表示自己1岁。
4.大部分宝宝会称呼“爸爸,妈妈”,个别宝宝会说“爷爷,奶奶”,口语能力有进步。
玩、教具1.家长要准备玩具,经常和宝宝玩藏玩具的游戏,并说宝宝的小汽车哪里去了,宝宝的娃娃哪里去了,通过寻找玩具,让宝宝理解词意,训练宝宝思维推理能力。
2准备两块差别很大的饼干,家长拿起大块的饼干对宝宝说,这是大的,在拿另一块对宝宝说,这是小的,几次训练后,妈妈说拿一个大的饼干给妈妈,宝宝就能做到。
此类训练也可以用玩具替代。
3这个阶段家长要坚持使用识字卡片为宝宝布置识字环境,还要坚持用字卡和宝宝做游戏,培养宝宝识字兴趣。
字卡可以参考《仔仔通功能字卡》和《仔仔通金牌字卡》。
4家长还要给宝宝准备简单的图卡,不宜打碎的盖和杯子,布娃娃和娃娃用具;还有容易打开的食物包装和纸包糖果、硬纸板;一个长方形或方形的纸盒,绳子、小球等。
育儿要点:1.家长要训练宝宝手足爬行、独站和行走等能力,拓宽宝宝的活动范围,家长要不断扩大宝宝的接触面,促进他与外界的联系能力。
2.家长通过天天绘声绘色地念儿歌、童话、诗歌、听音乐和母子对话等活动,开发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加强宝宝对特殊语言的理解,要善于和宝宝沟通,及时表扬,促进他语言能力的发展。
3.家长要注重环境和宝宝的个人卫生,宝宝玩完的玩具,家长要鼓励宝宝收起,给宝宝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语言能力可达水平:1.宝宝能有意识的发一个音,并表示出相应的动作,如果家长把一块饼干放在盘子里,宝宝见到后能用手指着并发出“拿”的声音。
亲子游戏(018):11个月婴儿

亲子游戏(018):11个月婴儿01811个月婴儿一、大动作能力【游戏一】游戏名称:扶走。
游戏目的:锻炼婴儿的身体协调及控制能力,为后面的独站与独走打下基础。
游戏方法:将婴儿睡的小床床板降低,从而使护栏増高至50cm。
婴儿可以扶栏站起,双手扶着床栏横跨迈步。
如果家中没有可以调整高度的小床,可以让婴儿在铺上地毯或席子的地上玩,他会扶着椅子或床的支架站起来,双手扶着椅子或床沿横跨迈步。
家长也可以把凳子排成行,每个凳子相距30cm。
婴儿会扶着凳子迈步,伸出胳膊扶着一个个凳子走过去。
【游戏二】游戏名称:独站。
游戏目的:让婴儿练习自己保持身体平衡,为独立行走做好准备。
游戏方法:①当婴儿扶着家具站立时,家长在后面扶住他的背部帮助他站立。
然后给婴儿一个需要双手拿的玩具,让他将玩具交给家长并继续保持站立姿势。
②婴儿学会单手扶物、单手蹲下捡东西之后,就已经具备了站稳的能力。
有时家长正在牵着婴儿学走,快要到目的地时,可以趁他两只脚一前一后分开时轻轻放手让他独自站一会儿。
二、精细动作能力【游戏一】游戏名称:捏住小颗粒物。
游戏目的:锻炼拇指、食指的配合捏取物品的能力游戏方法: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经常鼓励婴儿捏取小玩具(确保安全)。
家长把纸揉成小团,示范如何用拇指、食指捏取小纸团鼓励婴儿用拇指、食指捏取。
【游戏二】游戏名称:涂涂画画。
游戏目的:能让婴儿学会握笔和乱涂乱画,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控制力。
游戏方法:家长给婴儿一支比较粗、容易抓握的笔,先扶着婴儿的手学握笔,鼓励他用笔在纸上涂画。
当婴儿发现手的运动在纸上有痕迹,会十分开心,涂画兴趣也会增强。
注意:要及时阻止婴儿将笔放进口中。
三、语言能力【游戏一】游戏名称:学叫爸爸妈妈。
游戏目的:这是锻炼婴儿主动开口叫“爸爸妈妈”关键期。
游戏方法:家长在和婴儿玩游戏或对话时,经常使用“妈妈”“爸爸”,比如“妈妈来啦”“妈妈在哪里啊”“妈妈爱你”“亲妈妈一下”等。
家长跟婴儿玩类似躲猫猫的游戏时,可用衣服盖住脸,说:“妈妈在哪?”然后拿开衣服,再对婴儿说:“妈妈在这儿。
第11个月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

第11个月(331天—365天)婴儿旳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1D1201不需辅助站立稳定目旳:婴儿运动功能训练,独自站立是行走旳开始阶段,可以独自站立了,离开步走就为时不远了。
措施:(1)先让婴儿用一手扶住栏杆站稳,训练者把玩具给他,当一手拿玩具后,再给他一种玩具,引导婴儿两只手都握玩具,而能不扶站立。
(2)训练者用一手扶着婴儿旳一只手,让婴儿站着,慢慢地松开辅助,让他可以稳定地站着。
(3)在婴儿可以不扶站立后,让他在站立位用两手玩玩具,或训练者蹲在他对面给他讲故事或一起看图书,使他可以较长时间站立。
注意点:(1)婴儿站立训练旳周边不能有尖硬旳东西,避免婴儿跌倒碰伤。
(2)有些婴儿已有能力独站了,但由于胆怯或大人怕孩子摔倒而不放手,孩子没有机会尝试。
可以在跟婴儿做游戏时让他试试,只要有一次独站旳成功试探,后来就可以独自站立了。
J1D1202牵一手走目旳:行走训练,是独立行走旳过渡阶段旳训练。
措施:(1)婴儿站着或靠在桌子旁,在不远旳地方放置婴儿喜欢旳玩具或食物,当他表达要吃东西或拿玩具时,训练者握着婴儿一只手旳手,走过去取东西。
通过多次训练后,训练者只需让婴儿握住食指,他就能很稳定地走路了。
(2)训练者和婴儿各握着木棍旳一端,一同向前走。
走稳后,可以把木棍换成一块小毛巾,让婴儿牵着小毛巾走。
(3)训练者两手拉着一根较粗旳绳子,让婴儿双手扶住绳子中间,慢慢向前走。
拉着绳子走比牵着棍子或呼啦圈走要困难某些,由于绳子是软旳,行走需要更好旳平衡能力。
注意点:在软面地上让婴儿学走路,不用怕他摔倒跌痛,只要把周边尖硬旳东西拿开,地上清洁,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婴儿跌跌撞撞地学走,人就是这样学会走路旳。
J1D1203不扶物能走几步目旳:独走训练。
婴儿可以独自迈出人生第一步,是运动发育上旳一种奔腾,也是家长最关怀、最快乐旳一件大事。
从此婴儿进入行走阶段了。
措施:(1)训练者在婴儿面前持一木棍,每人各握一端,训练者向后退,鼓励婴儿跟着训练者向前走。
11个月宝宝早教指导表

1、把孩子洗澡时玩的玩具包入浴巾,把它们排在浴盆或水槽边,让孩子去发现里面有什么。为给孩子一个惊喜,可在里面放上他的洗澡香波瓶或一支牙膏。家长可以变换浴巾中的物品
2、读一本有关动物的书,然后去一趟动物园、水族馆或宠物店,向孩子说出所见动物的名称。
3、在一个中等大小的盒子里放一把梳子,一把牙刷和一把硬毛刷,让孩子自己去摸索、提供一种很好的触觉经验,加强记忆力。
11个月
本 月 标 准 训 练
大动作
1、扶走训练:A)在茶几边用玩具吸引孩子扶着家具行走,从双手扶走过渡到单手扶走;
2、B)大人拉孩子手走路,从双手到单手。
3、转身训练:让孩子坐在垫子上,给孩子一个玩具,然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玩具放在孩子身后鼓励孩子转身找到并交给家长。
4、独站训练:开始在孩子后部扶臀部帮助站立,让孩子双手拿玩具,并将玩具交给大人,并继续保持站立;或让孩子面对镜子,并提示孩子:“看!宝宝能自己站了。”
社交与情绪
1、经常赞许宝宝,鼓励宝宝重复,强化各种新技能。
2、当婴儿手上拿着家长不希望他拿着的东西时,家长可以边用玩具换他手上的东西,边轻轻摇头告诉他:“这个不能拿”,鼓励宝宝通过手势或摇头表示“不”。(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频繁使用“不”,这会使婴儿躲着家长)。
自我帮助
1、鼓励宝宝自己吃食物。
2、家长用汤勺喂孩子吃饭的时,可以拿着宝宝的手让他用汤匙喂你。帮助孩子锻炼手眼协调及握勺吃饭的控制力
精细动作
1、拉绳取物:A)绳子一头绑在玩具上,让孩子能够到绳子,鼓励拉绳子拿到玩具;2、食指拇指训练:A)捏取小玩具;B)撕餐巾纸(撕好后将碎纸抛向空中,“下雪”游戏)
3、涂画训练:给孩子较粗易抓握的笔,鼓励孩子用笔在纸上涂画。
11个月宝宝亲子活动方案

11个月宝宝亲子活动方案11个月宝宝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年龄段,宝宝逐渐走出纯粹依靠父母的阶段,开始渴望自己探索周围的世界和社交活动。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宝宝需要获得足够的身体和心理刺激,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亲子活动可以帮助父母陪伴并培养宝宝的成长,下面是11个月宝宝亲子活动方案的详细介绍。
1.沙盘游戏沙盘游戏可以让宝宝自由创造自己的世界,用沙子、石头、小树枝等代表住宅、动物、道路等。
不仅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开拓宝宝的想象力,让宝宝更加积极主动地感受周围世界的美好。
在游戏过程中,和宝宝交流互动,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2.泡泡游戏对于11个月大的宝宝来说,泡泡游戏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
你可以在浴缸里或室外用一个小泡泡机制造许多彩色泡泡,宝宝可以在泡泡中穿行,感受轻松愉悦的感觉。
通过观察和碰触泡泡的变化,可以提高宝宝的视觉和触觉能力,还可以培养宝宝对世界的好奇心,促进宝宝的认知发展。
3.音乐亲子活动音乐亲子活动可以让宝宝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你可以和宝宝一起唱歌,敲打乐器,跳舞等方式,让宝宝感受到音乐的魔力。
同时,还可以促进宝宝的语言、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4.图书馆之行图书馆之行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可以提高宝宝的观察和语言能力。
在图书馆,你可以和宝宝一起借阅图书,手把手地教宝宝识字和认识图形,让宝宝也能认识到书籍、知识的重要性。
可以带着宝宝去看绘本,一起读故事,还可以参加一些讲座和儿童文艺活动,让宝宝在学习中也能不断成长。
5.手工创作手工创作能够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耐心和专注力,让宝宝不断尝试、实验和创造。
你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宝宝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在创作的同时,可以和宝宝进行分析和探究,以让宝宝更好地理解世界。
6.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宝宝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户外,宝宝可以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各种刺激,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勇气。
1岁9-10个月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

1岁9—10个月幼儿的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2D601单脚站立目的:训练儿童身体的平衡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锻炼眼腿的协调功能以及建立空间、时间概念。
方法:(1)让儿童把一只脚踩在身体前面的木块上,身体的重心落在另一只脚上,训练者可以先扶着儿童,待能够站稳后,再放手让儿童单独站着不动,使他保持身体平衡3—5秒钟;然后换脚再练。
再把木块换成足球或篮球,让儿童用脚踩在球上,能够保持身体平衡3—5秒钟以上。
(2)让儿童先扶着家长的手或扶着栏杆练习单足站立,身体稳定后逐步放手,让儿童能够独立单足站稳3—5秒钟以上。
(3)训练者扶着儿童一只手,让他一只脚提起向前、后摆动,另一只脚单脚站立,3—5秒钟后换腿进行练习。
训练者逐步减少扶持的力量,使儿童能够独立单足站立,并能摆动另一只脚。
(4)训练者蹲在儿童面前,伸出双手,两手掌重叠,让儿童把一只脚踏在训练者的手上。
训练者慢慢地把手拿开,让儿童保持踏脚的姿势,伸开双手单足站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3—5秒钟以上。
注意点:独足站立的训练要由易到难,逐步加码,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儿童跌倒后儿童会害怕独足站而使训练发生困难。
J2D602踮起脚尖走路目的:跃起脚尖走路必须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眼手协调功能,在运动功能上必须能够单脚站立后才能做到。
因此训练儿童用尖足走路,对儿童的运动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
方法:(1)让儿童踮起脚向上够东西,体会用脚尖站立的感觉。
(2)训练者拿一根木棒放在儿童头顶的前上方,让儿童必须用脚尖站着才能抓得到,使儿童慢慢地抓着木棒、用尖足向前走。
然后让儿童举着木棒用尖足走,木棒可以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
(3)训练者在前面用脚尖走路,让儿童在后面模仿足尖走路。
注意点:选择空旷、平坦的房间进行训练,以确保安全。
J2D603能爬上椅子和桌子取物目的:攀爬训练是一种高难度的大肌肉运动训练,让儿童在学习攀爬的活动中,锻炼头的控制能力和四肢的活动能力以及身体的平衡功能。
十一个月宝宝早教游戏实用三份

十一个月宝宝早教游戏实用三份十一个月宝宝早教游戏 11. 手眼协调:喂妈妈吃饭、套圈可以让宝宝做一些喂大人吃饭、或者把棒子插入孔里、套圈的小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2. 站立训练宝妈可以扶住宝宝胳膊下面,帮助宝宝站稳后,然后慢慢松开,让宝宝尝试自行站立,但因为宝宝对站立不太熟练,宝宝容易出现摔倒,妈妈应马上再次扶宝宝站稳,如此反复。
妈妈还可以训练宝宝体会站立、坐和爬动作的不同之处,然后引导练习,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宝宝的兴趣,不能让宝宝产生厌恶情绪。
3. 超级分类拿几只小碗分别装上宝宝爱吃的、不同颜色的、能用手指拿的食物,比如小块的软水果,或煮透的蔬菜、谷物,切成小块的鸡肉丁或鱼肉丁等。
另外再给宝宝几个空碗,引导宝宝把这些食物混合搭配在一起,然后再从一个碗移动到另一个碗。
4. 堆堆叠叠先将宝宝放在餐椅里,宝妈坐在对面,然后将切好的蔬菜块按分类各堆一堆摆在宝宝面前,自己面前也要准备几堆,然后宝妈开始从大到小的搭建自己的蔬菜塔就像搭积木一样。
让宝宝先仔细看,然后再教他自己去做,注意每一层蔬菜需要有颜色差异,这样更利于宝宝观察识别。
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宝妈和宝宝还可以随时吃这些蔬菜呢!5. 小蹦床游戏大家都知道,孩子们喜欢在床上蹦来蹦去。
让宝宝竖直站在床__,用双手小心地支撑住宝宝身体两侧。
帮助宝宝跳上跳下,举着宝宝离开床,然后让他直立“着陆”。
如果宝宝已经会走了,那么等宝宝适应了床的弹性运动之后,可以只拉着他的.手做这项运动。
6. 玩藏宝游戏和宝妈玩藏宝游戏,游戏前准备一条大毛巾,小玩具或__包装的小食品若干。
宝妈左手拿着毛巾,右手拿出一块糖,面对宝宝将糖快塞进毛巾里,用毛巾抱起来。
然后,蹲下问宝宝:“糖在哪里呢?”鼓励宝宝打开毛巾,将糖块找出来。
接着,在毛巾中塞入另外一件小物品,然后让宝宝打开毛巾,看看是什么。
宝宝打开毛巾后,妈妈要用惊喜的声调说出物品的名称。
7. 推小车游戏先准备一辆婴儿推车,让宝宝抓住推车的另外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个月(331天—365天)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1D1201不需辅助站立稳定目的:婴儿运动功能训练,独自站立是行走的开始阶段,能够独自站立了,离开步走就为时不远了。
方法:(1)先让婴儿用一手扶住栏杆站稳,训练者把玩具给他,当一手拿玩具后,再给他一个玩具,引导婴儿两只手都握玩具,而能不扶站立。
(2)训练者用一手扶着婴儿的一只手,让婴儿站着,慢慢地松开辅助,让他能够稳定地站着。
(3)在婴儿能够不扶站立后,让他在站立位用两手玩玩具,或训练者蹲在他对面给他讲故事或一起看图书,使他能够较长时间站立。
注意点:(1)婴儿站立训练的周围不能有尖硬的东西,避免婴儿跌倒碰伤。
(2)有些婴儿已经有能力独站了,但由于胆怯或大人怕孩子摔倒而不放手,孩子没有机会尝试。
可以在跟婴儿做游戏时让他试试,只要有一次独站的成功试探,以后就可以独自站立了。
J1D1202牵一手走目的:行走训练,是独立行走的过渡阶段的训练。
方法:(1)婴儿站着或靠在桌子旁,在不远的地方放置婴儿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当他表示要吃东西或拿玩具时,训练者握着婴儿一只手的手,走过去取东西。
经过多次训练后,训练者只需让婴儿握住食指,他就能很稳定地走路了。
(2)训练者和婴儿各握着木棍的一端,一同向前走。
走稳后,可以把木棍换成一块小毛巾,让婴儿牵着小毛巾走。
(3)训练者两手拉着一根较粗的绳子,让婴儿双手扶住绳子中间,慢慢向前走。
拉着绳子走比牵着棍子或呼啦圈走要困难一些,因为绳子是软的,行走需要更好的平衡能力。
注意点:在软面地上让婴儿学走路,不用怕他摔倒跌痛,只要把周围尖硬的东西拿开,地上清洁,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婴儿跌跌撞撞地学走,人就是这样学会走路的。
J1D1203不扶物能走几步目的:独走训练。
婴儿能够独自迈出人生第一步,是运动发育上的一个飞跃,也是家长最关心、最高兴的一件大事。
从此婴儿进入行走阶段了。
方法:(1)训练者在婴儿面前持一木棍,每人各握一端,训练者向后退,鼓励婴儿跟着训练者向前走。
(2)让婴儿站着,在距离他1m处放一个玩具,鼓励婴儿走过去拿玩具。
视其能力,可把距离加大。
(3)训练者站在婴儿后面,用脚尖顶住婴儿的脚跟,家长蹲在离婴儿1m远处用玩具逗引,训练者用脚尖稍用力向前顶婴儿的一只脚的脚跟,膝盖轻轻地顶婴儿的背部,使婴儿身体有向前倾的趋势,促进他开步前进几步。
注意点:(1)注意正确的步行姿势,不能踮着足尖走。
(2)注意保护安全。
J1D1204向墙推球目的:锻炼上肢运动功能和抓握能力,训练掌握用力方向、大小的能力。
方法:(1)训练者与婴儿一前一后地面向墙壁坐着,婴儿在前,训练者在后。
训练者把皮球向墙面推球,使球反弹回来,让婴儿接住。
让婴儿也把球向墙推。
要求推球的方向要正,皮球能从正面弹回;推球的力度要大,使皮球能够弹回,力度小,皮球就不会弹回。
鼓励婴儿反复练习,在训练中体会推球的方向和力度,直至能够把球推出,又弹回并拿到球。
(2)训练者与婴儿面对面坐着,相距1m远,训练者把球推给婴儿,同时说:“球来啦,接住!”当婴儿拿到球后,训练者又说:“把球推给我!”鼓励他把球推过来。
经过多次练习后,婴儿逐步能够控制推球的方向和推球的力度,能把皮球推来推去。
注意点:(1)向墙推球比两人面对面推球容易学会一些,所以可以先玩向墙推球,待掌握了推球的方向和力度后再玩两人对面推球。
(2)可以用不同质量的球进行训练,如胶皮球、橡皮球、网球、小足球、塑胶实心球、木球等,让婴儿体会不同质量的球要用不同的力量去推,了解物体的质量概念。
J1D1205弯腰、下蹲目的:训练婴儿的运动功能和转变姿势、保持平衡的能力,也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能力,通过从地上捡物,弯腰活动,使婴儿的活动范围由平面转变为立体,更加丰富多彩。
方法:(1)让婴儿站在床栏旁,训练者把玩具放在地上,让婴儿一手抓住床栏杆,蹲下去拿玩具。
反复训练使他能不扶手蹲下取物。
(2)婴儿站立,训练者把玩具放在地上,鼓励他蹲下拿玩具。
再把玩具或食物放在矮凳子上,示范弯腰取物。
鼓励婴儿也弯腰取玩具。
注意点:蹲下不能坐在地上,蹲和弯腰都要保持平衡,不跌倒。
J1D1206站着向侧、前、后跌时,能做出向侧、前、后踏步的反应目的:这是婴儿的站立平衡训练,是让婴儿站稳的基础,婴儿能够在侧、前、后方掌握平衡后,婴儿的站立就算稳定了。
方法:(1)用大球(亦称Bobath球、大龙球)进行训练:让婴儿扶住大球,训练者把大球轻轻地向侧面、前面、后面滚动,使婴儿做出向侧、向前、向后的踏步动作。
(2)利用呼啦圈、短棍子或绳子进行训练:训练者和婴儿各扶住一端,训练者慢慢地向侧面、前面或后面移动,引导婴儿向侧、前、后面踏步。
(3)当婴儿站着玩玩具时,训练者从侧面、前面或后面轻轻推他的臀部或肩部,并说:“我来推你啦:”使婴儿做出向侧方、前、后方踏步的反应。
逐渐减少口头提示。
注意点:(1)在婴儿能够独自站立,并且站立稳定以后,才进行此训练。
(2)训练中注意保护和安全,周围的坚硬物件应预先移开。
2.精细动作训练J1J1201拿起蜡笔随意涂画目的:训练手的活动功能和眼手协调能力。
方法:(1)婴儿坐在桌旁,给婴儿一枝蜡笔和一张稍硬的纸,鼓励婴儿能用手握住蜡笔在纸上涂画,可以用任何一种握笔法。
开始时训练者可以握住婴儿的手画,然后逐渐减少帮助。
(2)可以让婴儿握着粉笔在地上画,或握着小木棍在沙子上画。
注意点:(1)训练时让婴儿的前臂和手能舒服地平放在桌子上,也不要事先规定婴儿用哪一只手握笔涂写。
(2)只要求婴儿能在纸上随意地涂画,不要求画出具体的图。
J1J1202捏细线目的:训练手指的抓握能力,锻炼手指和手腕的协调运动功能,这对以后用手进行精细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例如用勺、拿筷、写字、画画、弹琴、手工操作等。
方法:用一根细线吊着一个小球(如小绒球、小塑胶球),训练者拿住细线吊着小球在婴儿面前晃动、转动,再把小球旋转成圆圈,并说:“小球转动了!”鼓励婴儿模仿着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把细线捏起,把小球吊起来。
训练者辅助婴儿把手前后、左右摆动,使吊着的小球前后、左右晃动。
然后扶着他的手做手腕的环行运动,使吊着的小球做水平环行运动。
逐步减少帮助,让婴儿自己活动手和手腕,同样能把细线捏住,并把小球做各个方向晃动和水平转动。
注意点:用拇指和食指捏紧细线、吊起小球、晃动小球、转动小球等几个动作可以分阶段进行训练,然后再连贯地完成把小球转成水平圆圈。
J1J1203对指动作目的:训练食指的精细动作和控制能力。
手指的屈伸是手指精细动作的基础,食指伸出、其他四指屈曲握住的姿势是最重要的,握笔、劳动都与此有关。
方法:(1)训练婴儿把食指伸出,其他四指屈曲握住,用食指去指图片上的画或镜子中的人。
必要时训练者可以帮他把四指屈曲起来并握住,使食指伸出。
(2)训练者示范两手伸出食指,两指互相做对指动作。
鼓励婴儿也能用一手的食指去指另一手的食指。
开始时训练者可以扶着婴儿的手给以帮助,并说儿歌:“好朋友,碰碰头,一碰碰出两个头。
”注意点:对指动作要有手指屈曲的基础,因此可以先训练手指的屈曲、伸展动作。
J1J1204大小瓶配盖目的: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和分辨大小不同的瓶子和瓶盖的认识能力,建立了大与小的概念,能区别大和小的物体。
方法:(1)把一个有盖大瓶和一个有盖小瓶放在婴儿面前的桌子上,训练者当着婴儿的面,逐个地取下大、小瓶盖,一边说:“把大瓶盖取下来”,“把小瓶盖取下来”,然后把大、小瓶盖给婴儿模、玩,让他认识大小不同的瓶盖。
(2)训练者把大瓶盖盖在大瓶子上,并说:“这是大的,盖在大瓶子上”,然后再把小瓶盖盖在小瓶子上,说:“这是小的,要盖在小瓶子上。
”鼓励婴儿模仿。
开始时婴儿会盖错,乱盖瓶盖,逐渐地能够把盖子盖正确。
训练者可以给以帮助,慢慢地减少帮助,让婴儿独立完成。
注意点:(1)大小瓶子和瓶盖的差别要大,使婴儿容易辨认。
(2)不要求婴儿能够把瓶盖盖紧,只要能够把大小配对就可以了。
J1J1205将书打开、合上目的:手的操作训练,认识打开和合上两个动作的不同,建立开和关的概念。
方法:(1)拿一本撕不烂的婴儿图书让婴儿拿着,让他任意翻弄。
(2)当着婴儿的面在书本中夹一块糖果,吸引婴儿翻开书本,能够拿到糖果。
(3)训练者示范把书翻开,可以看到图,再把书合上,就看不到图书的图了。
让婴儿学着把书翻开“看书”,又能够把书合上。
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给些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婴儿自己翻书。
注意点:不要求婴儿能把书本放正,能把书本翻开、合上就行。
J1J1206搭2块积木目的:训练手的活动能力和控制、协调能力以及眼手协调能力。
方法:训练者和婴儿面前各放2块积木,训练者拿一块积木放到另一块积木上面,并说:“把积木叠高”,鼓励婴儿模仿把积木叠高。
积木的大小可根据训练情况而定,开始时可用大一些的积木,以后逐步改用边长2.5cm的小积木。
注意点:(1)积木的各面要平整,大小要易于婴儿抓握。
(2)积木的颜色不论,开始训练时最好用同一色的为好。
(3)积木与婴儿的位置要适当,使婴儿能伸手自如。
3.语言能力训练J1Y1201听儿歌做动作目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训练。
婴儿能够跟着节奏和押韵字做动作,这是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的基础。
方法:训练者与婴儿一起背儿歌,每一句儿歌编一个动作,边背儿歌边表演动作,让婴儿跟着训练者一起做动作,要求能够随着儿歌的节奏,做4种以上动作。
在念儿歌时,训练者可把每句儿歌最后押韵的一个字空出来,让给婴儿说,使他的动作和押韵字配合。
在进行中可以配合一些玩具、洋娃娃等道具,增加兴趣。
逐步地减少训练者的示范动作,让婴儿自己表演。
做对了要及时表扬、称赞。
注意点:训练者要事先编好与儿歌配合的动作,每次训练时都一样,不要有变化,使婴儿能够学会,熟练地表演,增加学习的信心。
J1Y1202能说“不”目的:语言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方法:(1)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训练。
如不能给的东西或不能去的地方,孩子要拿或要去,家长应明确地回答“不行”、“不能”,并配以摇手的动作,强化“不”的含意。
(2)训练者向婴儿要他正在玩的玩具或正在吃的食物,婴儿不肯时,训练者教他说“不”,并做出“摇摇手”或“摇头”的动作表示。
注意点:婴儿表示“不”的意思,常用拒绝的动作或哭表示,说明他还处在对语言的理解和手势语言阶段,没有口语表达的能力。
还需要经过反复的、经常的训练才能进展到口语阶段。
J1Y1203听懂数字1、2、3目的:开始接触数字概念,听熟数字后,为以后学数数和认数有很大的帮助。
方法:在给婴儿做活动时,训练者经常结合一二三数字进行,如看图书、走路、游戏、儿歌、搭积木、套环等,都配合数数,能够结合数字节奏进行的活动都可以结合数字节奏来进行,让婴儿在听数字的过程中熟悉数的概念,能听懂数字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