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单

位和个人的决定

【法规类别】公务员

【发文字号】洛政[2011]102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9.22

【实施日期】2011.09.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洛政〔2011〕1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洛阳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在国家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激励先进,持续提升,市政府决定对市委办公室等72个先进单位和姬丽萍等1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名单见附件)。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学习先进,鼓足干劲,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国际

文化旅游名城、实现“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 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单位名单

2. 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个人名单

洛阳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附件1:

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先进单位名单(72个)

市委办公室市消防支队

市政府办公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

市委宣传部市交通运输局

偃师市政府市商务局

新安县政府市文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 摘要 伴随各地“经贸搭台,特色唱戏”的招商引资理念,各类文化节层出不穷。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牡丹节、牡丹花会呈愈演愈烈之势,同以牡丹为主题,运作手法相似,贪大求全,殊不知热闹的场面下潜伏着产品同质化的危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牡丹因其生长地域、栽培历史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深入研究牡丹的地域文化,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牡丹花卉旅游产品。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牡丹花会带来的挑战,经过三十年经营升格为中国牡丹节后的洛阳牡丹花会将如何脱颖而出?本文将以民俗文化旅游的角度探索洛阳牡丹花会的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洛阳牡丹花会;民俗旅游;SWOT分析 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洛阳市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洛阳市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洛阳牡丹花会不仅彰显了洛阳市的魅力与特色,而且起到了“依花会造势,因花会发展,以花会兴市”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洛阳牡丹花会还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有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洛阳牡丹花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挥乃至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牡丹文化开发的滞后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它不仅决定着旅游产品品质的高下和品位的高低、吸引力的强弱和竞争力的大小,而且还决定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最终走向。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一个成功的旅游节庆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陶醉于某个文化氛围之中。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景观性旅游节庆,其特色和魅力就在于牡丹文化。如何彰显牡丹文化,并外化于洛阳牡丹花会的旅游产品之中,从而提高洛阳牡丹花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其长盛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洛阳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

洛阳牡丹文化研究

洛阳牡丹文化研究 姓名:王晓晓 班级:林业专硕15-2班 学号:7150077 指导老师:郑小贤

摘要: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国色天香、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寓意着吉祥富贵、繁荣昌盛,一直是作为华夏民族兴旺发达、幸福美好的象征。洛阳牡丹不仅花朵硕大,而且品种繁多,花色多样,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洛阳牡丹栽培的历史开始于隋代,唐代是培育牡丹的鼎盛时期,到了宋代便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与此同时,各朝各代还涌现出一些描写洛阳牡丹的诗词、著作及绘画作品。本文主要是讲述了洛阳牡丹文化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及对洛阳牡丹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洛阳牡丹发展历程文化研究 1、洛阳牡丹文化的背景 洛阳牡丹,有一句诗可形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自古以来便有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另外还有诗句形容,“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自隋朝开始,于唐朝达到顶生时期,宋朝便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洛阳牡丹代表着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着吉祥富贵、繁荣昌盛,她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幸福美好的象征。洛阳牡丹不仅花朵硕大,而且品种繁多,更是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等到花开时节,整个洛阳城便陷入整个牡丹花海中,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竞相观赏牡丹的芳容。 洛阳牡丹的观赏部位主要就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在各种场所均可种植,如: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种植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可筑造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也可呈自然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合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牡丹的种植与应用相当灵活,种植也更加方便快捷,生长简单,操作容易。也可通过催延花期,使其四季开花。牡丹的根皮可入药,花瓣可酿酒。 2、洛阳牡丹的发展历程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种植,最早开始于南北朝。根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亦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自从牡丹这一名称被发现,也标志着牡丹栽培种植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

中国牡丹文化节策划书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策 划 书 策 划 组:颜秋欣、罗耿霞、温华丽、陆赛艳、余文攀、 胡俏曼 12级旅管1班 2013年5月20日

一、前言 (3) 二、市场分析 (3) 三、传播策略 (3) 四、传播对象及地区 (4) 五、传播战术 (5) 六、传播预算及分配 (7) 七、传播效果预测 (8)

一、前言 牡丹是洛阳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的招牌产品,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洛阳重要的旅游品牌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名片。牡丹节庆的逐年扩大不仅彰显了洛阳的魅力与特色,而且成了洛阳极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的“形象大使”。更重要的是洛阳牡丹文化节作为一个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盛会,在促进企业间交流,推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成为不可或缺的国际间文化交流平台,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国际性、创新性拥有其它许多活动无比艳羡的优势,是政府、社会、媒体、个人的关注焦点。文化节的聚合效应、裂变效应及辐射效应必将助力合作企业品牌价值迅速攀升,企业的市场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举办文化节就更有必要。 二、市场分析 文化节的聚合效应、裂变效应及辐射效应必将助力合作企业品牌价值迅速攀升,是合作企业展现实力、提升品牌形象、销售额及增强公众公信力与政府关系的最佳契机。 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特许商品销售总额预计达到100对亿人民币的规模。而且洛阳政府首次开启与企业联合运营新模式,世为投资集团作为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唯一官方指定战略合作伙伴及唯一特许商品运营商,全面负责招商赞助及特许商品的运营工作。同时,通过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扩大旅游宣传推介,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叫响洛阳旅游品牌,提高洛阳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指标的较大提升。这样,对洛阳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在2011年,以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为契机,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会品牌”为目标,弘扬牡丹文化和洛阳时代精神,提升宣传策划水平,营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一个地方的宣传,对当地提升知名度,引进外资外商以及吸引游客起到很大的作用。放眼历届的文化节,不仅吸引八方游客来洛,带动当地不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一路攀升。牡丹文化节期间,旅游企业向游客推介洛阳的著名景点时,可以将市内的几大商场捆绑起来。市内的几大商场可借助牡丹文化节这一平台,举办一些具有洛阳地方文化特色的宣传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对当地未来市场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举办洛阳牡丹文化节,当地进行了一些列的完善,包括牡丹花都提升工程。力打造牡丹花都,扩大牡丹种植规模,提高城市绿化牡丹配植比例,在城市道路、广场游园、窗口绿地广植牡丹、芍药;加大牡丹文化节期间牡丹盆花摆放范围,达到“满城尽是牡丹花”。2011年全市新发展牡丹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盆花60万盆,鲜切花10万支。城市区绿化增植牡丹、芍药51万株以上,月季20万株以上。这样,不仅是文化节的举办,也有利于牡丹花等的栽培,从而扩充鲜花市场。 三、传播战略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31届。本次文化节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为主

企业文化象征物的分析与塑造

企业文化象征物的分析与塑造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离不开联想,谈起世博,人们第一想到的是海宝;讲到洛阳,人们就不能不讲牡丹;谈起坚贞不屈,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松柏;讲起基督教,人们会想到十字架;讲到美国,人们往往想到了白宫……像此类由某种抽象概念联想到具体物的过程是一个形象化的过程,也确实是外显化的过程。海宝、牡丹、松柏、十字架、白宫确实是象征物。这些象征物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完善文化的构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建设、完善、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象征化的过程,也需要塑造象征物,以象征物为载体,传播文化理念、表达文化品行、促进市场开发。 象征物常常表现为反映企业文化的人工制作物,通常被放置在公司广场、花园、大堂、办公楼等显要的地点,有时也被印制在公司礼品或者促销品上,作为传播企业理念的一种载体。在企业文化通常分为的三个层次中,象征物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是企业视觉识不的一部分。企业的LOG O、吉祥物、特定的工作服、企业的榜样人物等都具有文化的象征意义,属于广义象征物。 统揽目前各行业的企业象征物,大致能够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动物象征物。能够被推崇为企业文化象征物的动物大都具有某种专门属性。虎具有矫健威凶残、居高临下的权威感,因为这种特性,被称为兽中之王,被一些公司作为象征物。虎牌集团就以老虎作为集团的象征物,寓意持续创新,勇往直前的企业精神。狼因为具有凶残贪欲、富有攻击性、盯住猎物不放松、群体配合攻击的特性而被演绎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富于制造性和团队精神的象征,从而成为一些企业初创时期的文化象征物。华为公司曾经有一段时刻倡导“狼性文化”,期望职员依靠敏捷的嗅觉发觉市场机会,依靠团体的奋斗,不屈不挠,坚持不懈获得成功,推进公司进展。像这种以具有某种特性的动物为象征物表达公司理念的还有专门多,像四川第三电力建设公司以蚂蚁作为文化的象征物,因为蚂蚁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负重能力,具有勤劳、执着、不为他人所阻的行动一致性、组织纪律性与团队协作性。以蚂蚁为象征专门好传达了

洛阳牡丹文化节

牡丹文化节志愿者助交通活动资料 新时期的洛阳,以:“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的洛阳精神,全体洛阳人正努力把洛阳打造成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现代化都市。 随着“千年帝都神韵,满城国色天香。”口号的唱响,中国洛阳第三十届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大幕在四月的洛城拉开大幕。随着洛阳牡丹文化节晋级为国家级节会,洛阳牡丹已经成为洛阳乃至河南的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作为一名洛阳人,我们为家乡有如此的成就而分外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东道主,为来洛的每一位游客提供热情的服务。展现我们洛阳人的风采,树立洛阳城的美好形象! 接到“万名自愿者助交通”的活动通知,我们抓住这绝好的契机,深入领会活动精神,挖掘活动的内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把这次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体会志愿者精神内涵的教育平台,借此丰富学校德育文化。 一、学习志愿者的精神内涵。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志愿者的来历。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都要做什么事情。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志愿者的精神内涵。结合学校长期开展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把这种精神带回家,小手拉着大手;让学生把这种精神带回社区,我们手拉手。 二、认真组织好此次“万名志愿者助交通”活动。

在以上两项活动的基础上,全体师生的参与热情被充分发动起来。在报名活动中,就连一年级的小同学也积极报名,可能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但是从他们的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最终决定:学校领导班子带队,从高年级中挑选部分同学,由班主任老师带领走上街头。采用流动执勤和定点服务的形式开展活动。 一顶顶小黄帽,一杆杆印着“文明出行”“魅力洛阳”的小旗,成为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 固定服务站的内容更加丰富,地图、宣传资料、茶水、急救箱、针线包等等物品整齐有序的摆放在服务台上。学生们提前熟悉各种资料,遇到问路的旅客,学生们迅速在地图上指示位置,讲解乘车路线。细心地孩子们在茶水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他们准备了热水和凉水。老年人一般需要热水,当孩子们流着汗水的笑脸,叫着“爷爷、奶奶”递上一杯杯热水时,很多老人掏出纸巾擦去孩子们脸上的汗水。 由于天气较热,一个在流动执勤的孩子有点中暑,不停的吐,老师让孩子回家,孩子说:“没事,我可以到固定岗位服务。”固定岗的孩子接过他手中的小旗,站在街口。细心的孩子,回到学校,拿来拖把,拖去地上的污物。这些小事,在整个服务期间还很多,着实让我感动。

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报告

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国内旅游者抽 样调查报告 旅行是否顺心、消费是否放心、旅游环境是否满意,这些得由游客说了算。市旅游开展委员会5日发布的《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汇报》显示,游客对洛阳整体形象的满意度为%。%的游客认为他们在洛阳的旅行很愉快,有意重游洛阳。 市旅游开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我市娱乐产品不断丰富,但旅游消费构造变化不明显,购物和娱乐消费所占比重仍较小,因此调整旅游产业构造迫在眉睫。下一步,市旅游部门将加快休闲度假和体验型旅游项目方案建设步伐,建设大型旅游购物超市和成熟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美食街、风情街,着力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旅游手工艺品、纪念品品牌。同时,加大对现有旅游商品和旅游演艺产品的营销力度,培育消费市场。 外地游客来源日趋多元化 调查显示,牡丹文化节期间来洛旅游的外地游客来源日趋多元化,人数最多的是省内游客,占%。省外游客中,与我省毗连的山西、陕西、湖北、河北等省的游客最多,分别占游客总数的%、%、%和%。 今年来洛的游客以散客为主,以家庭或亲朋结伴、个人旅行方式出游的人分别占%和%;旅行社组团出游者只占%。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自驾车出行的人占%,乘火车的人占%,乘坐飞机来洛的游客仅占%。 来洛游客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主

调查显示,游客了解洛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历史知识和电视,分别占游客总数的%和%。 游客对我市的文物古迹和山水风光最感兴趣,人数比重分别占%和。此外,洛阳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及饮食文化等,也排在游客感兴趣项目方案的前几名。游客感兴趣的景区(点)排在前五位的是龙门石窟、白马寺、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和国家牡丹园。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商品主要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和工艺品、土特产,分别占%和%。 九成游客满意洛阳之旅 今年游客在洛均匀停留天数为天,均匀每名游客在我市参观、游览景区(点)个数为个,较去年均有所提升。其中,%的游客是首次来洛,来洛2次至3次的游客占%,5次及以上的游客占%,重游率明显提升。

2020洛阳牡丹文化节应天门灯光秀开始了

2020洛阳牡丹文化节应天门灯光秀开始了 展开全文 经过连日来紧锣密鼓的调试,应天门大型灯光投影秀终于要正式开演了!表演时间:4月15日-5月5日(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每晚20时至20时40分。20:00第一场、21:00第二场。恢宏大气的建筑,美轮美奂的灯光,恢弘应天门,带你梦回隋唐。 洛阳灯光秀时间时间:4月10日—5月10日,每天晚上有2场灯光秀+投影秀,时间是20:00和21:00,每次持续时间在15分钟左右。 地点: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定鼎南路与凯旋东路交叉口。

洛阳灯光秀门票价格2020洛阳应天门灯光秀不要门票,每天两场,4月10到5月10,晚上20点一场,21点1场。 2020洛阳应天门灯光秀感受应天门3D灯光投影秀运用了激光投影,重组历史与现代元素,演绎洛阳历史变迁,时而舒缓,时而厚重,将音乐、影片、建筑、历史融为一体,打造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游客将观赏到气势恢宏的大唐建筑,感受到浓郁的盛唐风情。 亲临现场看着炫彩的城门被点亮的瞬间,绝对震撼。走进洛阳,置身城门,感受千年时光流转… 应天门灯光秀视频 2020洛阳灯光秀群众意见不少游客观看了应天门灯光秀,但感觉时间比较短,大概10-15分钟,本来听说25-30分钟有点失望,希望可以延长一点,增加人气,毕竟很多本地人游客都是大老远来看的。 洛阳灯光秀历史2019年4月牡丹文化节期间,应天门遗址层一层对外开放,并在南广场开启了一场绚丽的灯光初秀。此后经过数月紧张施工,2019年9月13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举行了开放仪式,并在当晚的中秋之夜,在北广场进行了时长12分钟的3D灯光投影秀。

洛阳牡丹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32170.html, 洛阳牡丹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作者:杜巧艳沈威鲁丰先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7期 花卉具有多重旅游审美意义,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近些年来,花卉旅游成为生态旅游中的新兴旅游项目,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洛阳牡丹品种多,牡丹文化底蕴丰富。但洛阳牡丹旅游产品开发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牡丹花田规划不合理;牡丹美容养生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产品体系存在空缺;牡丹旅游活动项目单一;牡丹旅游纪念品性价比低,携带不便。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主体日益大众化,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频繁的雾霾天气及快节奏、强压力的现代生活使人们越来越迫切追寻一片宁静之空,释放身心压力、愉悦身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花卉的旅游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独特的自然魅力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使洛阳具有发展花卉旅游的绝好资源。如何利用洛阳牡丹的自然优势及丰富的牡丹文化,改造现有产品,创新新产品,实现洛阳牡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这对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洛阳牡丹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洛阳牡丹旅游产品种类 洛阳牡丹旅游产品开发形式主要依托于洛阳牡丹观赏园及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牡丹旅游产品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牡丹观光型旅游产品、牡丹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牡丹艺术型旅游商品、牡丹休闲养生型旅游产品等类型。相较于丰富的牡丹旅游资源,洛阳牡丹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不完善。洛阳牡丹旅游产品的开发处于以牡丹观赏为主的基础产品开发阶段。 (二)洛阳牡丹旅游产品吸引力分析 牡丹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然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洛阳牡丹独特的文化意蕴。洛阳牡丹不仅具有山水牡丹之灵性,更具有文化之意蕴。 借助洛阳牡丹文化节强大的推力作用,洛阳牡丹旅游在游客心目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旅游人次较多。2015年,第33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共接待游客2174.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8.45亿元。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洛阳牡丹花会

一、项目背景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洛阳人种花、赏花的热情与日俱增。每年“谷雨”牡丹花开时节,中外游人蜂拥而至,为洛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作为洛阳市“市花”,每年根据牡丹开放情况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至2010年洛阳牡丹花会成功举办28届。洛阳牡丹花会经过26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 牡丹花会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经济”到“花会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近几年又紧紧围绕“把牡丹花会办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团引游的平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节日”的办会目标,到牡丹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会宗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从单纯的赏花观灯活动逐步发展成为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济贸易、文化体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活动。 二、项目调查 为了成功举办好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使其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成为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成为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宣传扬名的极佳平台和舞台,洛阳市政府和相关机构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分析。 经过调查显示,要想成功举办好花会,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 首先是观念创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政府主办为全社会共办,变少数部门参与为全民参与,是办好牡丹花会的关键。牡丹花会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单靠政府唱“独角戏”不行。因此,除重点抓好开幕式、庆典晚会等大型活动以及城市环境、交通秩序、安全保卫外,其它多数活动都由各部门、各城市区或企业牵头组织或具体承办。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承办花会各类会展、比赛、演出等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活动。 其次是内容创新。以经贸活动为主线,围绕经济办花会,办好花会促经济,是办好牡丹花会的基础。举办经贸活动不但给广大企业提供了展示形象和进行经济贸易的舞台,而且使牡丹花会从最初举办时赏花观光的文化旅游活动发展成为融经贸、赏花、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为花会注入了旺盛活力和生命力。经贸活动的举办,能极大地调动各类企业开拓市场、对外宣传的积极性。

洛阳旅游形象设计

洛阳旅游形象的设计 前言: 洛阳是九朝古都,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目前拥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2011年被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国际姐妹城市联盟联合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并且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 从旅游资源特质看,洛阳的人文景观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这种资源优势却没有形成应有的旅游名牌效应。目前,洛阳旅游的内容依然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老三篇”和牡丹花会,产品老化,主题单一。塑造一个主题鲜明、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是洛阳市旅游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洛阳的旅游资源及地方文脉分析 1.根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产生于中原地区,而洛阳则为中原的中心。洛阳有近50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唐以前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河图”、“洛书”作为中华古文明起源的里程碑,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作为中华民族之根古文明之源的河洛文化的神秘性和其中包含的科学、文化价值已成为中外学者不懈探求的宝库。

2.都文化。“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正统朝代在此建都。 3.传统文化。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 4.古代科教,名人文化。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道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

洛阳牡丹记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洛阳牡丹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作者欧阳修、了解积累素有“国花”之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 ⑵认识文言说明性文字的写作特点。 ⑶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文言词语的知识。 2、方法与过程 ⑴通过诵读、疏通文意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 ⑵精读文本主体部分,进而感悟文章中渗透着的深刻理趣、情趣。 ⑶品读文章简明流畅的说明性文字,鉴赏文本涉笔成趣、折光现实的独具一格的大家手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领悟作者对生活中各类事物是何等关注,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 ⑵了解作者对待知识性问题是何等严谨,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4、教学重点:精读文本主体部分,感悟、鉴赏作者对洛阳牡丹知识多方面的翔实记述。 5、教学难点:在总体感受文本基础上,启发学生对文本深刻的理趣、生活情趣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 1、预习阶段 ⑴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有不能独立解决的疑点(如:意思无法疏通的地方),可在小组内研讨。如还不能解决,可以把问题汇总,留待课上解决。在阅读中,如有所感,可加注旁批。 ⑵布置学生准备一份2-3分钟的发言。 题目:《我眼中的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醉翁亭与欧阳修》 ⑶分组收集整理有关牡丹的资料。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收集图片、文章(包括诗词等)。 2、课堂活动 ⑴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①学生介绍欧阳修及相关材料,并梳理整合。 ②用PPT形式展示收集整理的有关牡丹的资料。 ⑵逐段诵读课文,质疑段内无法理解之处,由学生做出旁批。 ⑶老师和学生一道解决疑难问题,疏通整合文章中应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 以下这些可作为重点。 实词:备、第、见、齿、名、乖、有常、假、旌、斫、鬻、直 虚词:者、而、其、以、乃 ⑷研读、讨论 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这11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①为什么洛阳牡丹是牡丹之王? ②洛阳牡丹被誉为牡丹之王是缘于个性,你认为它的个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魏紫”、“姚黄”在洛阳牡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特点? ④历代咏赞牡丹的诗很多,何以欧阳修言“未闻有以名著者”? ⑤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洛阳牡丹给洛阳人带来的特殊生活内容? 参考答案:

洛阳牡丹文化

洛阳牡丹花文化 一.洛阳牡丹花会——发展现状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在洛阳的栽培历史已有1500多年。目前洛阳牡丹已拥有近千个品种,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至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成功举办26届。洛阳牡丹花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同时,业已成为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宣传扬名的极佳平台和舞台。 二.洛阳牡丹花会——简介 三.洛阳牡丹花会——宗旨 洛阳牡丹花会经过26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牡丹花会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经济”到“花会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近几年又紧紧围绕“把牡丹花会办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团引游的平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节日”的办会目标,到牡丹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会宗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从单纯的赏花观灯活动逐步发展成为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济贸易、文化体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活动。 四.洛阳牡丹花会——成功启示 (一)科学决策是前提。 大自然对洛阳的厚爱、历史赋予牡丹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改革开放大潮的澎湃之势,成功地催育了长盛不衰的洛阳牡丹花会。由于洛阳市历届领导班子勇于创新,善于谋断,一以贯之高度重视,加之决策符合实际,找准了本地区潜在的和独特的优势,并将其最大限度发掘,从而使洛阳牡丹花会长盛不衰有了可靠的前提。 (二)政府主导是关键。 市委、市政府对牡丹花会十分重视,每年都成立由省政府领导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担任名誉主任,市长担任主任,有关副书记和常委、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的规格很高的洛阳牡丹花会组织委员会,为花会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市政府始终坚持以“花会搭台、

洛阳牡丹节导游词_导游词

洛阳牡丹节导游词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The Peony Culture Festival of Luoyang China)是由国家文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于每年4月5日前后至5月5日前后举办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下面是带来的洛阳牡丹节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洛阳牡丹节导游词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作为洛阳市“市花”,每年根据牡丹开放情况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至今(20xx年),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31届牡丹花会。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至20xx年洛阳牡丹花会成功举办30届,并在20xx年升级国家级文化盛会。三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洛阳搭台,全省唱戏”,将牡丹花会办成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洛阳牡丹花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同时,也已成为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宣传扬名的极佳平台和舞 1 / 5

台。 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富丽而引发人们诸多联想,派生出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纯洁与爱情的象征。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 (一)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曾在大唐盛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洛阳的狂欢节。自唐宋以来,牡丹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并得以世代延续下来。 1959年,周恩来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二)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牡丹花姥紫婿红,富丽堂皇,从气质上给人以富贵之感。自宋以来,牡丹即被称为“富贵花”。此说起自宋哲学家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从此,牡丹与“富贵”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与其他花鸟、山石的不2 / 5

洛阳牡丹文化节汉译英

洛阳牡丹花会,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始于1983年,已经成功举办29届。2010年11月,经文化部正式批准,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在洛阳中国国花园,牡丹绵延数公里,或怒放、或含苞,喜迎四方宾朋,节会持续一个多月。2011年第29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在北京市和上海市同时设分会场,举办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作为洛阳市“市花”,每年根据牡丹开放情况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至今(2011年),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29届牡丹花会。二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洛阳搭台,全省唱戏”,将牡丹花会办成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洛阳牡丹花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同时,也已成为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宣传扬名的极佳平台和舞台。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富丽而引发人们诸多联想,派生出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纯洁与爱情的象征。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

Luoyang Peony Fair, one of china’s four famous festivals, began in 1983, has successfully organized 29 times .In November 2010,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Luoyang Peony Fair was upgraded as a national festival to and renamed as "China Luoyang Peony Culture Festival". It is orga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enan Province. In Luoyang, China country garden, peony, stretching for several kilometers, in full bloom or bud, welcome the gue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festival will last more than a month. In 2011 , the 29th Luoyang Peony Culture Festival set branch venue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at the same time, holding rich and colorful festival activities. On September 21, 1982,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Luoya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passed a resolution, taking peony as the “city flower”of Luoyang. According to the Peony’s flowering time , Luoyang Peony Fair is held on a certain day from April to a certain day in May every year .From 1983 to today (2011), Luoyang has successfully held 29 Peony Fairs. Over the twenty years, the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have been adhering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aking flower as medium, making friends, publicizing Luoyang, opening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using Luoyang to set up the stage to let the whole province put on a show, making Luoyang Peony Fair become a larg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and cultural activity that integrates enjoyment of blossoms and lanterns, tourism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 Luoyang Peony Fair has become a major event in citizens’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if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rand festival of Luoyang people, an platform for Luoy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window to display the city's image and a bridge for Luoyang’s going to the world and a name card for the world to know Luoyang.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ecome an excellent platform and stage for enterprises to show their strength, establish their images and have their names up.

知识产权承诺书

知识产权承诺书 承诺人已充分知晓并自愿接受《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节徽、吉祥物及牡丹原创歌曲征集公告》内容(以下简称“《公告》”),谨向主办方承诺如下: 1.承诺人保证,其为参加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执委会关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节徽、吉祥物及牡丹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以下简称“应征活动”)的创作者,对应征作品拥有完整、排他的著作权。 2.承诺人保证,其应征作品为原创作品。 3.承诺人保证,其在国内外未曾自行或授权他人对应征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或开发。自承诺人开始创作应征方案之日起至本次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承诺人不自行或授权他人对应征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或开发。 4.承诺人保证,自承诺人开始创作应征方案之日起至本次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承诺人不以任何形式宣传和转让其应征作品或宣传其应征行为。 5.承诺人保证,应征作品一旦成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节徽、吉祥物及牡丹原创歌曲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包括金、银、铜奖),在主办单位支付相应奖金后,该作品的一切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对作品的一切平面、立体或电子载体的全部权利)归主办单位所有,主办方有权对设计

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和各种开发应用。承诺人除根据《公告》获得相应奖励外,不得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向主办单位主张分享其应征作品的利用所带来的利润或者其他利益,或提出其他权利主张。 6.承诺人保证,其应征作品未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因承诺人的应征作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由承诺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主办方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因承诺人的应征作品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因承诺人的其他过错而使主办方遭受任何名誉或经济上的损失,主办方有权要求承诺人采取足够而适当的措施,以保证主办方免受上述损失。主办方同时保留向承诺人追究和索赔的权利。 7.承诺人保证,其承诺真实可靠,并善意履行本承诺。如有违反而导致主办方受损害的,承诺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主办方同时保留取消承诺人应征资格的权利。 8.本承诺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9.本承诺书自承诺人签字(和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承诺人姓名或机构名称: 证件类型及号码: 承诺人签字/盖章: 签署日期:

洛阳牡丹文化产业开发现状

论文题目:新型招商引资理念下洛阳牡丹文化节产业开发及营销策略思考 文献综述题目:有关洛阳牡丹文化产业开发现状的研究综述 一选题意义 洛阳牡丹文化节作为拥有33年历史的老牌牡丹特色节日,在2010年荣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由洛阳市政府主办升级为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政府主办。 现如今,“经贸搭台,文化唱戏”的招商引资理念风靡全国,各类文化节层出不穷,洛阳牡丹文化节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危机,菏泽、彭州牡丹文化节是洛阳牡丹的竞争者,且特色地域各有千秋,洛阳牡丹文化节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牡丹花会带来的挑战,经过三十年经营升格为中国牡丹节后的洛阳牡丹花会将如何脱颖而出? 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景观性旅游节庆,其特色和魅力就在于牡丹文化。如何彰显牡丹文化,并外化于洛阳牡丹花会的旅游产品之中,从而提高洛阳牡丹花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其长盛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洛阳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洛阳牡丹花会的SWOT分析 优势S: 1、“洛阳牡丹甲天下”家喻户晓,赏花传统自古有之,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刻,在海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 2、作为国家重要的牡丹花研发培育基地,洛阳的国家牡丹园科研力量雄厚保证了花卉的供给 3、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保证了稳定的客源市场 4、办节经验丰富,历届花会的成功举办起到了造势铺垫作用 5、花会规模大,观赏点多,影响深远 6、目标顾客群众广泛,老少皆宜 劣势W: 1、洛阳身居被山包围的盆地,市场距离较远,对经济发达地区如沿海地带等的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2、地处中原,花卉种植常有旱涝之忧,花期极大程度上受天气状况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 3、品种数量及花姿花色上稍逊于其他地区,甚至有“菏泽牡丹胜洛阳”之说 4、处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接待能力有限,游客旅游体验度较差,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5、内部管理混乱,缺乏专业的节庆管理人才 6、节庆活动游客消费低,盈利不多 7、观赏性活动不如游山玩水等动态娱乐活动吸引力强 8、指导思想错位,注重经贸轻文化,忽略本身文化内涵,舍本逐末 9、缺少良好的牡丹文化氛围,文化研发严重滞后 机会O: 1、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第29届洛阳牡丹花会刚升格为中国洛阳牡丹节,文化部和省政府联合主办使其升级为国家级盛典,档次得到提升,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2、随着传统文化及国学的走红,近几年国内民俗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为洛阳牡丹花会的转型提供契机

企业文化象征物的分析与塑造

浅谈企业文化象征物的分析与塑造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离不开联想,谈起世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宝;说到洛阳,人们就不能不说牡丹;谈起坚贞不屈,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松柏;说起基督教,人们会想到十字架;说到美国,人们往往想到了白宫……像此类由某种抽象概念联想到具体物的过程是一个形象化的过程,也就是外显化的过程。海宝、牡丹、松柏、十字架、白宫就是象征物。这些象征物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完善文化的构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建设、完善、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象征化的过程,也需要塑造象征物,以象征物为载体,传播文化理念、表达文化品格、促进市场开发。 象征物常常表现为反映企业文化的人工制作物,通常被放置在公司广场、花园、大堂、办公楼等显要的地方,有时也被印制在公司礼品或者促销品上,作为传播企业理念的一种载体。在企业文化通常分为的三个层次中,象征物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是企业视觉识别的一部分。企业的LOGO、吉祥物、特定的工作服、企业的模范人物等都具有文化的象征意义,属于广义象征物。 统揽目前各行业的企业象征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动物象征物。能够被推崇为企业文化象征物的动物大都具有某种特殊属性。虎具有矫健威凶猛、居高临下的权威感,因为这种特性,被称为兽中之王,被一些公司作为象征物。虎牌集团就以老虎作为集团的象征物,寓意不断创新,勇往直前的企业精神。狼因为具有凶残贪婪、富有攻击性、盯住猎物不放松、群体配合攻击的特性而被演绎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富

于创造性和团队精神的象征,从而成为一些企业初创时期的文化象征物。华为公司曾经有一段时间倡导 “狼性文化”,希望员工依靠敏锐的嗅觉发现市场机会,依靠团体的奋斗,不屈不挠,坚持不懈获得成功,推进公司发展。像这种以具有某种特性的动物为象征物表达公司理念的还有很多,像四川第三电力建设公司以蚂蚁作为文化的象征物,因为蚂蚁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负重能力,具有勤劳、执着、不为他人所阻的行动一致性、组织纪律性与团队协作性。以蚂蚁为象征很好传达了公司的企业理念。包头钢铁公司以“双翼神马”为象征,表现创新的发展战略形象, 体现新一代包钢人超越自我,开拓创新,奔向美好明天的理想。萍乡钢铁公司以雄鹰作为象征物,借鹰的搏击苍穹之势、傲啸天地之志,寓意公司以鹰为楷模,存鹰之心于高远,习鹰之性而翱翔,借鹰之势而凌云,融鹰之神而永生,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一飞冲天。另外像飞鸽自行车的鸽子,北京城建投资发展公司的喜鹊,白沙集团的白鹤, 报喜鸟集团的小鸟,代表医药卫生的蛇杖等等都是以动物为象征物的代表。 二是植物象征物。植物因为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品格。松柏苍劲耐寒,象征着困难面前不低头、坚贞不屈的性格; 翠竹虚心有节,象征着谦虚礼让的高尚气节以及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腊梅凌霜傲雪、飞雪吐艳的特色,象征着纯洁坚贞,超凡脱俗的气质……这些象征意义丰富的植物被充分运用到文化的象征之中,成 为许多企业文化象征物的首选。福建省莆田电业局基于松柏所代表的正直、坚韧、高洁、常青的文化特质,将松柏作为企业的象征物,诠释“根植大地,志高品洁”的核心理念和“企业是树,员工为根”价值观。民生银行借竹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