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
从花会到产业洛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举办牡丹花会 以来 ,洛 阳市积极
户 不仅仅是在洛 阳种 也在 北京 武 发展对外友好合 作 先后与 日本 、法
到 了解放 时期 洛 阳的牡丹 就不 汉 、上海等地种植牡丹 。现在 牡丹 初 国、保加利亚 、美国、韩 国、俄罗斯 是很多了 只有几 个达 官贵 人园林里 步 实现 了一个 产业化 的格局 总量 多 等 多个 国家 的城 市缔结 了友好关系 ; 面 和 一些老百 姓的 家中存 留一些 丹还没有和本地经济联系上 。
一
了 规模也 大 了。经过 2 0 0 2年 以来 与北京西城 区、上海杨浦 、青岛 .泉 牡丹 产业带 和 洛阳城 隋唐遗址 万 再次 原来洛 阳的基础建设都不
B 州等 9 但种植的都不集 中。此时 洛阳的牡 的集 中发展 洛 阳市 强 力开发 亡 山 个市 { )结为友好市 { ) 区 区 。 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不仅使艳冠 亩 高效 农业 观光 园 并 实施 了牡 丹 太完 整 城建很 差。花会开展三年之
转变 。
销 来带动牡 丹 的发展 。 目前洛 阳建有 动 看花 交流 洽 谈经贸活动都在 一 起进行 。在花会的带动 下 交通 、餐
上个 世纪八十 年代 初 市政府为 国家牡丹 基 因库和国家 牡丹研 究所
了改变市容市貌 决定加大牡丹 的种 已经拥 有牡丹 品种近 千种 . 种植 和观 饮都得到 了很大改 变 .在全省都 是走
丹专 著 也是最早的花卉类专著。 再加 建 了万亩牡丹产 业带 形成规模化 的 化水平不 断提高 。形成 了洛阳牡丹发
上其 它各 门各 类的手工艺人匠心 独具 种植 。原来商 品种植 带几乎 为零 现 展史上 的又一个 繁荣时期 。
的制作 。 一起形成 了洛阳种类齐全 、 多 在 有 一万 六 千 多亩 。还 有 一些 种 植 姿多彩 的牡丹文化和艺术。
洛阳牡丹花会

洛阳牡丹花会 - 作用和效益(一)提升了洛阳形象。
牡丹花会是宣传洛阳的最好载体。
每年花会的开幕式和庆典晚会等重要活动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连续播放,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花会期间,洛阳市广泛邀请中外记者对花会进行深层次报道,特别是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中文台、美洲东方卫视台等中外知名媒体对洛阳和牡丹花会的全方位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洛阳在国内外的影响。
近年来,洛阳市还紧紧抓住评选国花的机遇,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牡丹宣传活动。
拍摄了电视艺术片《中国牡丹》,精心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牡丹情》并在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播放,使海内外对牡丹和洛阳有了更多的了解。
牡丹知名度的提高,对办好牡丹花会、树立洛阳形象、扩大海内外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古都的形象使者,洛阳牡丹在英、美、法、德、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生根开花;以花为媒,古都洛阳先后同日本、法国、保加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一些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二)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牡丹发展战略,由市政府贴息扶持扩大种植面积,加快牡丹商品化产业化步伐,在近郊农村扶持牡丹发展;同时还积极发挥数十家牡丹生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扶持农户发展观赏型、商品型牡丹。
在规模化种植的同时,还加大了对牡丹的科技开发力度,现在已经开发出近百个新品种,并且成功完成了让牡丹四季开花的技术研究。
目前,该市已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基因库,牡丹品种发展到了千余个;全市牡丹基地90处,牡丹种植面积近2万亩;商品牡丹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阶段性目标。
国色天香的牡丹已从“以花为媒”走出来,自己登台唱戏了,成为花会的主角。
(三)促进了招商引资。
为确保经贸这台大戏唱得园满,取得实效,洛阳市政府对每年的花会工作都提前布置,早作安排。
每年上半年,市政府就动员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及相关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筛选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见效快、收益稳定的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发布,在与外商取得联系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强了解,做到对来年牡丹花会签约项目心中有数;经贸委、商业局组织境内企业,花会期间举办专题展销活动;农工委、科技局、文化局、体育局、供销社、房地产管理局、等部门,都根据自己的职能,分别组织相应的博览会和专题展销活动,很好地烘托了花会的节日气氛,使整个花会期间的经贸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气氛热烈,受到与会宾客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

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摘要通过洛阳观赏牡丹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从扩大宣传、农业产品结构调整、观赏景点建设、科学研究、调整牡丹结构品种等方面提出了洛阳牡丹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观赏牡丹;优势与劣势;发展对策;河南洛阳牡丹在洛阳的栽培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其作为古都洛阳的象征,早已闻名遐迩。
许多有关牡丹的传说与吟咏牡丹的诗文,为洛阳市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新的时代,洛阳人民对牡丹的热爱更加浓烈,1982年9月12日,经洛阳市人大会议通过,牡丹当选为洛阳市花,同时决定每年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
“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发展经济、振兴洛阳”,牡丹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展示洛阳、宣传洛阳、发展洛阳的重要使者。
自1982年至今,在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已经成功举办了27届牡丹花会,有效地提高了洛阳的知名度,加快了洛阳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全市人民真正享受到了牡丹带来的自豪与实惠,牡丹对于洛阳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与升华。
牡丹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不仅是洛阳人的至爱,国人也对之喜爱有加。
在1991年、1994年“国花”评选中,牡丹一举夺得魁首,成为候选国花之一,也成为极具潜力的商品资源、旅游资源。
然而,洛阳市每年花会来客总量却呈现出整体下滑趋势。
原因包括多方面,如:人们旅游趣味的多元化、旅游市场的竞争瓜分加剧等,在寻找外因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洛阳观赏牡丹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洛阳市实际情况的观赏牡丹发展的战略。
1洛阳观赏牡丹发展的优势与劣势1.1优势1.1.1科研机构健全。
洛阳市有从事牡丹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洛阳市牡丹研究院,且中国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基因库设立于此。
这是洛阳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该机构围绕牡丹,开展了包括引种育种、无土栽培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牡丹产业新动向发展趋势

牡丹产业新动向发展趋势牡丹产业是中国传统的花卉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花卉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牡丹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分析牡丹产业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并探讨未来牡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一、提高品种质量和功能性近年来,人们对花卉产品的品质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
牡丹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花卉,其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具有很大的潜力。
传统的牡丹品种以花形为主,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其繁花、芬芳和药用功能的综合性发展。
因此,培育新的牡丹品种,提高其品质和功能性,将成为牡丹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目前,牡丹产业主要以花卉为主,但牡丹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可以拓展其应用领域。
牡丹花瓣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花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保健功效。
在未来,可以开发和应用牡丹花的提取物、精油等产品,拓展牡丹产业的药用领域。
此外,牡丹还可以应用于美容、食品、饮料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如今,花卉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成为牡丹产业发展的关键。
优质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可以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增加产品销量。
因此,牡丹产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四、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是牡丹产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牡丹栽培、繁殖和新品种培育的效率和品质。
同时,创新能力也可以推动牡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引领市场潮流。
因此,牡丹产业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五、加强产业链合作和优化农业结构牡丹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科技、市场等多个环节的合作和支持。
因此,加强牡丹产业链的合作,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将对牡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面临的挑战虽然牡丹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

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引言洛阳市作为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拥有丰富的牡丹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
为了有效推动洛阳市观赏牡丹产业的发展,制定一套明确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进行思考,探讨如何在产业发展、市场营销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产业发展观赏牡丹产业是洛阳市的优势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洛阳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多样化品种:洛阳市应加强对牡丹品种的研究和培育工作,不断推出新的观赏品种。
通过品种多样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爱好者,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2.产业链延伸:洛阳市可以将观赏牡丹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
例如,将牡丹花卉作为景观元素,结合旅游、酒店、餐饮等产业,打造牡丹观赏旅游线路。
3.农业科技应用:洛阳市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深入研究牡丹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牡丹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的高效发展。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对于观赏牡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洛阳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市场竞争力:1.品牌建设:洛阳市可以打造牡丹产业的品牌形象,提升牡丹观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精心策划的品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洛阳的牡丹文化,吸引他们前来观赏。
2.开展推广活动:洛阳市可以组织专门的牡丹观赏活动,吸引游客和爱好者。
比如举办牡丹花展、牡丹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开拓市场:洛阳市可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牡丹观赏产业的销售渠道。
通过与旅行社、景区、酒店及电商平台的合作,提供各种牡丹观赏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观赏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洛阳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推动科技创新:1.研发创新:洛阳市应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加强对牡丹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通过研发创新,推动牡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2.数字化管理:洛阳市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实现牡丹产业的数字化管理。
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趋势

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趋势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趋势摘要:洛阳作为中国的牡丹之乡,拥有丰富的牡丹种植资源和悠久的牡丹历史文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洛阳牡丹产业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府支持等方面,探讨洛阳牡丹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业发展现状洛阳牡丹产业源远流长,久盛不衰。
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洛阳就被视为牡丹之乡。
如今,洛阳市拥有大量的牡丹种植基地,年产牡丹花卉达数百万株,产值高达数亿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牡丹产区之一。
同时,洛阳的牡丹品种也倍受认可,牡丹花色繁多,形态各异,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景区旅游的需求增加,牡丹产业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首先,牡丹花卉作为观赏植物,具有鲜艳花色、秀美姿态的特点,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和喜爱。
其次,牡丹花艺产品也备受市场青睐,如花束、盆栽、干花等,成为人们送礼和装饰居室的时尚选择。
再次,牡丹文化产品也备受追捧,如牡丹书画、牡丹瓷器等,成为人们收藏和展示的艺术品。
三、技术创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洛阳牡丹产业积极探索技术创新。
一方面,通过育种改良,洛阳培育出了多个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提高了牡丹的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
另一方面,洛阳还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土栽培、水培种植、温室栽培等,提高了牡丹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同时,洛阳还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了牡丹种植和采摘加工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四、政府支持为了促进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洛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补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其次,加强与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再次,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举办牡丹文化节、花卉展销会等活动,提高牡丹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还鼓励企业合作、资源整合,推动牡丹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2024芳香展系列报道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投资需求

2024芳香展系列报道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投资需求洛阳市是中国著名的花城之一,素有“花香古都”的美誉。
其中,牡丹作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更是洛阳市的代表花卉之一、每年四月至五月,洛阳的牡丹花会迎来盛开的季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牡丹为主导的花卉产业,洛阳市正在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花卉产业链,涵盖了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目前,洛阳市的牡丹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牡丹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市场竞争力不强,需要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育种改良。
其次,牡丹产品的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再者,牡丹产业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牡丹产业链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洛阳市牡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需求如下:一、品种改良: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的牡丹品种,加强牡丹的育种改良工作,提高牡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牡丹品牌。
二、技术升级:加强牡丹产品的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出更多的牡丹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拓宽销售渠道。
三、市场开发:加大对牡丹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推动牡丹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和销售。
四、产业链升级:促进牡丹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和协作,形成以牡丹为主导的花卉产业集群,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方向,需要加大对洛阳市牡丹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包括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投资渠道。
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牡丹产业,促进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相信洛阳市的牡丹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洛阳市的牡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加大对牡丹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摘要伴随各地“经贸搭台,特色唱戏”的招商引资理念,各类文化节层出不穷。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牡丹节、牡丹花会呈愈演愈烈之势,同以牡丹为主题,运作手法相似,贪大求全,殊不知热闹的场面下潜伏着产品同质化的危机。
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牡丹因其生长地域、栽培历史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深入研究牡丹的地域文化,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牡丹花卉旅游产品。
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牡丹花会带来的挑战,经过三十年经营升格为中国牡丹节后的洛阳牡丹花会将如何脱颖而出。
本文将以民俗文化旅游的角度探索洛阳牡丹花会的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洛阳牡丹花会;民俗旅游;swot分析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洛阳市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洛阳市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洛阳牡丹花会不仅彰显了洛阳市的力与特色,而且起到了“依花会造势,因花会发展,以花会兴市”的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洛阳牡丹花会还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有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洛阳牡丹花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挥乃至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牡丹文化开发的滞后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它不仅决定着旅游产品品质的高下和品位的高低、吸引力的强弱和竞争力的大小,而且还决定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最终走向。
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一个成功的旅游节庆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陶醉于某个文化氛围之中。
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景观性旅游节庆,其特色和力就在于牡丹文化。
如何彰显牡丹文化,并外化于洛阳牡丹花会的旅游产品之中,从而提高洛阳牡丹花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其长盛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洛阳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一、我国三大牡丹花会的异同1.1相同点各大牡丹花会均在清明节至五一黄金周这一旅游高峰期期间以牡丹花展览作为旅游项目主体,正如洛阳市市长郭洪昌所说,以花为媒“提升了地区形象、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招商引资、带动了城市建设、拉动了旅游产业、繁荣了文化事业、惠及了人民群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摘要伴随各地“经贸搭台,特色唱戏”的招商引资理念,各类文化节层出不穷。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牡丹节、牡丹花会呈愈演愈烈之势,同以牡丹为主题,运作手法相似,贪大求全,殊不知热闹的场面下潜伏着产品同质化的危机。
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牡丹因其生长地域、栽培历史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深入研究牡丹的地域文化,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牡丹花卉旅游产品。
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牡丹花会带来的挑战,经过三十年经营升格为中国牡丹节后的洛阳牡丹花会将如何脱颖而出?本文将以民俗文化旅游的角度探索洛阳牡丹花会的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洛阳牡丹花会;民俗旅游;SWOT分析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洛阳市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洛阳市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洛阳牡丹花会不仅彰显了洛阳市的魅力与特色,而且起到了“依花会造势,因花会发展,以花会兴市”的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洛阳牡丹花会还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有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洛阳牡丹花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挥乃至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牡丹文化开发的滞后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它不仅决定着旅游产品品质的高下和品位的高低、吸引力的强弱和竞争力的大小,而且还决定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最终走向。
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一个成功的旅游节庆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陶醉于某个文化氛围之中。
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景观性旅游节庆,其特色和魅力就在于牡丹文化。
如何彰显牡丹文化,并外化于洛阳牡丹花会的旅游产品之中,从而提高洛阳牡丹花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其长盛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洛阳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一、我国三大牡丹花会的异同1.1相同点各大牡丹花会均在清明节至五一黄金周这一旅游高峰期期间以牡丹花展览作为旅游项目主体,正如洛阳市市长郭洪昌所说,以花为媒“提升了地区形象、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招商引资、带动了城市建设、拉动了旅游产业、繁荣了文化事业、惠及了人民群众”。
1.2差异菏泽由于品种齐全、花容姣好,山东菏泽成为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园全国牡丹观赏旅游和生产、科研的中心。
因此该地牡丹大批量销售甚至远销海外。
近年来,菏泽开始重视牡丹文化的弘扬,牡丹插花艺术展、国花婚礼大典等活动相继推出,打造文化盛宴,使赏花旅游更加多样化。
彭州此地牡丹多生长于山野崖间,花时倒垂。
成都的农家乐城郊旅游项目成熟发达,因而彭州的牡丹花会着重展示田园风光,以其独特的野趣取胜。
洛阳洛阳自古是华夏文化的中心,洛阳牡丹文化根植于河洛文化的深厚土壤,其旅游开发依托洛阳的帝都文化、河洛文化,以牡丹为媒,将中州大地浑厚的人文底蕴展现于世人面前。
二、洛阳牡丹花会的SWOT分析战略制定首先要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机遇和威胁为不受企业控制的外部因素, 涉及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环境、政治、法律、政府、技术和竞争等方面可以明显使企业在未来受益或受害的发展趋势和事件, 另外竞争者的优势本身也是一种威胁。
优势与劣势是内部可控制的因素, 可以是现时的状态或情况, 也可以是相对的目标。
[2]优势S:1、“洛阳牡丹甲天下”家喻户晓,赏花传统自古有之,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刻,在海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2、作为国家重要的牡丹花研发培育基地,洛阳的国家牡丹园科研力量雄厚保证了花卉的供给3、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保证了稳定的客源市场4、办节经验丰富,历届花会的成功举办起到了造势铺垫作用5、花会规模大,观赏点多,影响深远6、目标顾客群众广泛,老少皆宜劣势W:1、洛阳身居被山包围的盆地,市场距离较远,对经济发达地区如沿海地带等的游客的吸引力不足2、地处中原,花卉种植常有旱涝之忧,花期极大程度上受天气状况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3、品种数量及花姿花色上稍逊于其他地区,甚至有“菏泽牡丹胜洛阳”之说4、处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接待能力有限,游客旅游体验度较差,服务质量有待提高5、内部管理混乱,缺乏专业的节庆管理人才6、节庆活动游客消费低,盈利不多7、观赏性活动不如游山玩水等动态娱乐活动吸引力强8、指导思想错位,注重经贸轻文化,忽略本身文化内涵,舍本逐末9、缺少良好的牡丹文化氛围,文化研发严重滞后机会O:1、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第29届洛阳牡丹花会刚升格为中国洛阳牡丹节,文化部和省政府联合主办使其升级为国家级盛典,档次得到提升,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2、随着传统文化及国学的走红,近几年国内民俗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为洛阳牡丹花会的转型提供契机3、随着近年来洛阳机场的再度开放以及郑西高铁的开通,洛阳的交通条件在不断改善,为游客带来便利4、旅游业蓬勃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府重视5、每年同期的各种明星演唱会吸引更多潜在客源6、牡丹评国花呼声日益高涨,一旦评选成功将会带来无限新的商机7、发展牡丹产业的积极性高涨,许多企业策划投资,未来的四季牡丹展厅将极大延长观赏时间,不再局限于春季,增加了淡季旅游人数威胁T:1、同类竞争者层出不穷且竞争激烈,分散客源,如安徽毫州、安徽铜陵、安徽宁国、重庆垫江、山西古县、江苏常熟、湖南邵阳、甘肃临夏等国内主要牡丹产地2、旅游产品同质化,各地牡丹花会大同小异,洛阳并无出彩之处三、对策分析W1:加快交通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并在潜在市场进行大力宣传W2:大力发展大棚种植,积极研发耐寒耐旱的优良品种,减少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W3: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更多新品种,力争每年都有新亮点W4:加快旅游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系统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新建更多酒店以满足日益旺盛的游客住宿需求W5:各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各谋其职,并聘请专业的节庆管理人才进行有效管理W6:开发更多的旅游纪念品以创收,同时将特色地域文化融于其中W7:旅游项目多元化,增强互动性,提高游客参与度W8: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视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的重要地位,丰富花会活动的文化内涵W9:降低观赏门槛,使其更加大众化,在城市绿化方面普及种植,把牡丹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打造真正的牡丹花城T1:强调“中国洛阳牡丹节”的权威性及国际性,着眼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国际品牌T2:依托于洛阳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1)饮食①兴建专门提供以牡丹为食材的美食的特色饭店②牡丹糕点、牡丹花茶等特色食品③牡丹化妆品2)服饰①牡丹花纹饰旗袍、绣帕②牡丹花纹器物、家具③牡丹压花、干花④牡丹窗花剪纸3)文艺作品①全国性的原创歌颂牡丹歌曲大奖赛②全国性的赞牡丹诗词创作及朗诵竞赛③名家牡丹书画作品展览④国际性的年度最优牡丹摄影评选⑤以牡丹为主题的现场限时作画比赛⑥新编豫剧,剧本改编自与牡丹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⑦建立独有的牡丹文化博物馆,可分为牡丹标本馆、名家书馆作品展馆、历届牡丹花会精彩回顾馆、牡丹摄影竞赛获奖作品展馆、牡丹绘画竞赛获奖作品展、历年牡丹纪念邮票展馆、牡丹插花艺术展馆、牡丹花灯展馆、牡丹美食展馆、牡丹雕刻作品展馆等多个分展馆,并可在其他大城市设立分会场巡回展览以扩大影响力⑧在中央电视台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播放制作精美的旅游宣传片4)活动①牡丹插花大赛②“昼赏牡丹夜观灯”,提升西苑公园夜间牡丹花灯展的档次与水平,扩大其影响力③赏花相亲大会④原创厨艺大赛,以牡丹为食材⑤牡丹雕刻大赛⑥以牡丹为主题的歌舞剧演出,如舞剧《牡丹魂》5)品牌营销①拓宽精致牡丹盆栽销售渠道,大力宣传扶持天盛的盆栽牡丹、裕华的什锦牡丹等②促进“真不同”饭店的品牌打造及连锁经营,推广以牡丹燕菜为主的洛阳水席,推出武皇水席、宫廷水席、平民水席等不同消费档次的水席菜系,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饮食需求。
[3]③每年发行特定牡丹纪念邮票以及城市名片系列明信片素材可取自上述活动获奖作品④农家牡丹画品牌营销,打响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的民间牡丹画艺术,打造全国牡丹文化第一村⑤大力支持唐三彩专卖店“三彩艺”的发展,开辟牡丹系列唐三彩砖⑥设计并生产制造牡丹花会吉祥物和牡丹花徽章作为旅游纪念品四、结论成功的旅游节庆策划能够成就一个城市,节庆活动的广告、媒体、人们的口碑等行为沉淀为地方或城市的品牌、标识,尤其通过定期的举办,强化了地方或城市的形象特征,在一定区域内积累了巨大的无形资产。
[4]现如今,洛阳牡丹花会已发展成为与哈尔滨冰灯节、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等并列的中国四大节会之一。
自从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的理念变为“花会搭台,经贸唱戏”后,花会已成为吸引经贸投资的重要手段。
然而,文化可以提升节庆的品位,旅游节庆活动是保存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城市节庆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是其生命力所在。
[5][6]目前洛阳花会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加入了过多的商业炒作成分,这些活动虽热闹,但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许会为洛阳市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有损节庆活动的主题。
诚然,节会活动大力拉动了洛阳的旅游发展。
2010年,洛阳牡丹花会和河洛文化节共接待游客2482.94万人次,占全年游客总数的40.8%,旅游收入141.5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46.9%。
[7]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如今花会对洛阳的经济贡献正在逐年下降。
如果不转变思路并积极探索花会转型,年复一年的相似活动终将让洛阳花会走入死胡同。
因此,办好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新式牡丹花会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王院成,马信强.论洛阳牡丹花会发展中牡丹文化的开发[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2):55-58[2]董蕴琳,徐虹,刘定军.天津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旅游科学,2003[3]陈小伟.洛阳旅游: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城市(花会成果篇)[N].洛阳日报,2008-05-12[4]蔡礼彬.试论节庆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洛阳牡丹花会为例[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61-64[5]周文广.日本节庆活动对我国旅游节庆开发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5(2):66-69[6]孙淑荣.我国城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2006(10):29-31[7] 洛阳市统计局.2010年洛阳旅游业发展情况简析[N].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