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填空1、一个在香港出生的美国孩子首先学会了粤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_________。
2、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_______能力。
3、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是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___________和语言测试。
4、来华留学生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老师根据学生学过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测试,这样的测试叫_________。
5、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大脑发育过程确定的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段被称为_________。
6、如果一个人不太善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事物,而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我们则说他是属于_______型认知风格的人。
7、美国语言学家拉多1957年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___________是其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8、先天论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____。
9、_____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有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0、目前有许多学者建议区分学习和习得。
一般认为,成人在学校里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目的语的过程和方法是__________.都是资格证上的原题二.判断:1.《基础汉语课本》是第一部结合功能法的对外汉语教材2.听说法是以句型操练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不仅……三、名词解释1.(第二语言)学习动机2. 中介语3.失误——偏误4.迁移四、大题谈谈对"结构—功能—文化三位一体"教学原则的看法语言学纲要一比较题(20分)1.符号和症候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3.口语和书面语4.同化和异化二.简答(24分)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2.意思就是问语言融合和语言混合的不同3.如何区分非音质音位三.简述语音聚合规则的演变(10分)四什么是义素分析法?用义素分析法比较这几个词:嫁,娶,入赘,招赘(9分)四.有人认为汉语是落后的语言,有人认为汉语是先进的语言,谈一下你的观点(12分)。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1-10章)【圣才出品】

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一、填空题1.在美国出生的孩子,父亲和母亲都是中国人,孩子的母语是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汉语【解析】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有可能是居住国的语言而不是母语。
因此孩子的母语是汉语,第一语音是英语。
2.第二语言教学的内部因素是指语言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体、客体和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本身【解析】内部因素主要指: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包括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策略等个体因素和教师的基本素质;②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③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与实践。
二、判断题1.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外汉语,是指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错误【解析】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音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正确【解析】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它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的是语言教学。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正确【解析】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跟理论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指把理论语言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从而产生的新的边缘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则专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指第二语言教学。
4.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外语则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
(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案】错误【解析】这两个概念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章节题库 (语言习得理论)【圣才出品】

第5章语言习得理论一、填空题1.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有5个阶段:(1)前语言阶段,(2)独词句阶段,(3)双词句阶段,(4)________,(5)复杂句和语篇阶段。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电报句阶段(实词句阶段)【解析】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有5个阶段:喃语阶段(前语言阶段,半岁至一岁),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电报句阶段(实词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复杂句和语篇阶段(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
电报句又叫实词句,在这一阶段儿童突破了双词句,出现了多词句。
2.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叫做________,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叫做________。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迁移;正迁移【解析】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称为正迁移,有的起阻碍的作用,称为负迁移,也称为干扰。
3.中介语偏误的“化石化”现象表明中介语的偏误具有________特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顽固性【解析】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fossi1ization)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
僵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4.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语言习得机制【解析】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
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
5.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这种语言系统叫做________。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章节题库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圣才出品】

第8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一、填空题1.对外汉语教学以________为中心,以________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学生;教师【解析】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这是针对教与学的关系而提出的一条根本原则。
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到作用;“教”必须为“学”服务。
2.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________分的。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体例【解析】80年代以来,由于实施按专项技能训练开始课程,因而也就出现了一批按技能编写的分科型教材。
分科型教材既能使每项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其共核又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重视与巩固。
3.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要素、言语技能、________和相关文化知识四个方面。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言语交际技能【解析】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语言要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言语技能(汉语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相关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4.教材的推进模式一般分为直线式和________两种。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螺旋式【解析】直线式和螺旋式。
这是指教材的语法结构或话题内容排列的方式。
直线式安排就是将语法点或句型按难易排列;螺旋式即将话题和句型结构根据交际需要并适当照顾难易度分成几个圈,每圈都将主要话题和句型结构出现一遍,而圈与圈之间又逐步加深难度,呈螺旋式上升或是同心圆扩大之势。
5.汉语教学中的________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内容。
(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案】语言要素【解析】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语言要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言语技能(汉语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相关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填空(1×10’):1.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其中语言要素教学包括___、____、____和____;言语技能教学包括:__、__、__、__。
3.对外汉语教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4.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上,应采取____、____的态度。
5.HSK全称是“_______________”,是为_______________学习者制定的,。
5.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6.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7.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8.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偏误分析题:1.试分析“我每天晚上都散步散步”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
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是由汉语动词重叠知识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动词重叠有单音节双音节之分。
单音节动词重叠为AA式,如笑笑,说说等;双音节动词重叠为ABAB式,如?考虑考虑???研究研究?。
外国学生把这个结构不适当的泛化就说成了“散步??散步”?2、改正:我每天晚上都散散步。
(如果是文章)让学生按照座位蛇形朗读,每人2句,教师纠错。
3.讲练语法:(××分钟)(1)结合课文的语法点自行设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列出公式、借助图片或教具、创造情境和表演等。
(2)让学生练习语法,常用练习方法有:替换练习、编对话4.布置作业:(2分钟)常用作业: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背诵课文,用所学生词和语法点造句。
汉硕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题04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题04一、填空。
1、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_第二语言教学__,又是一种_外语教学__。
2、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_。
3、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_、__教材编写__、_课堂教学__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__课堂教学__。
4、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_、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_潜能测试_四大类。
H、S、K是一种_水平测试_。
5、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语言规律_、语言学习规律__、语言教学规律_等共同决定的。
二、选择填空。
1、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
A、全面分析语言教学规律B、选择最佳教学方案C、协调各教学环节D、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作出规定2、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3、功能法产生于__________。
A、30年代的苏联B、40年代末的美国C、60年代初的北欧D、70年代初的西欧4、认知法产生于__________。
A、英国B、美国C、法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社会语言学G、转换生成语法 H、系统功能语法三、术语解释。
1、中介语——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它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法学和认知心理学。
2、正迁移——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
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
3、言语技能——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填空(1×10’):1.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其中语言要素教学包括___、____、____和____;言语技能教学包括:__、__、__、__。
3.对外汉语教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4.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上,应采取____ 、____的态度。
5.HSK全称是“_______________”,是为_______________学习者制定的,。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编写和评估教材最主要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六个空要再答系统性和知识性)9.从学科性质来看,对外汉语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1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______________能力指的是_____和______。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大题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题中介语的特点:(三⼤特点: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P1691.中介语在其发展的任何⼀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种介于第⼀语⾔和⽬的语之间的独特语⾔系统。
中介语具有⼈类其他语⾔所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作为交际⼯具。
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系统,随着学习者语⾔⽔平的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定的阶段性。
简单到复杂,低级到⾼级逐渐向⽬的语靠拢。
3.赛克林把中介语的产⽣原因归纳为语⾔迁移,⽬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五个⽅⾯。
也可以说中介语是学习者在未完全掌握⽬的语情况下所做的推论⽽产⽣的语⾔系统。
4.中介语存在⼀定的偏误并且有反复性。
中介语曲折发展并靠向⽬的语,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有可能规律的重现。
5.中介语的偏误具有顽固性,语⾔中的⼀部分会停滞不前甚⾄产⽣僵化,特别在语⾳⽅⾯。
⼤部分学习者可能⼀辈⼦使⽤的都是中介语。
第⼆语⾔习得研究:(不完整,不知道具体考啥)起点:1957《跨⽂化语⾔学》为标志的对⽐分析研究。
⽬的:在⼀般的语⾔习得规律之外探讨第⼆语⾔的习得规律,建⽴有关第⼆语⾔习得的理论体系,对⽐分析:(P185-191完整版)1、⽬的:将两种语⾔的系统进⾏共时⽐较,揭⽰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语⾔分析⽅法。
2、理论基础:其语⾔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学其⼼理学基础是⾏为主义⼼理学和迁移理论3、步骤:○1描写:对⽬的语和学习者的第⼀语⾔进⾏详细的、具体的描写,作为对⽐基础○2选择:在两种语⾔中选择进⾏对⽐的某些有意义的语⾔项⽬或结构。
○3对⽐:对两种语⾔中选择好的语⾔项⽬或结构进⾏对⽐,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4预测:在对⽐的基础上对第⼆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发⽣的错误进⾏预测。
4、意义&局限:意义:通过⽬的语与学习者第⼀语⾔的对⽐,从两种语⾔差异中发现第⼀语⾔给第⼆语⾔教学带来的⼲扰,给第⼆语⾔教学提供了重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填空(1×10’):1.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其中语言要素教学包括___、____、____和____;言语技能教学包括:__、__、__、__。
3.对外汉语教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4.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上,应采取____ 、____的态度。
5.HSK全称是“_______________”,是为_______________学习者制定的,。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编写和评估教材最主要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六个空要再答系统性和知识性)9.从学科性质来看,对外汉语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1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______________能力指的是_____和______。
14.练习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_______,阅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是作为语法翻译法对立面出现的教学法,产生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地是:____________。
代表人物是________。
其语言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
17.功能法产生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地是:____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
18.儿童掌握母语的方法是____。
19.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
20.认为语言学习有一定的最佳年龄,过了这个年龄就很难掌握语言,且越早习得外语就越能掌握好外语,而且儿童在习得外语上比成人习得的成效要好,速度要快的学说是_________。
21.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22.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文化的接受过程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3.大写字母文化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_。
24.社会语言学家_____提出了_______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5.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语言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26.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是由______提出的。
27.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特点(五个空再答知识性)。
28.广义的教学法指的是__________,狭义的教学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9.按照_____________划分,作文属于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_____角度划分的。
29.___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30.语言交际能力是由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31.记忆分成________和_______两种。
32.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两部分。
3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___、_________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言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34.美国语言学家________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语言学习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
35.对语言学习而言,冲动型和沉思型是两种不同的________。
36.言语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掌握的_______和_______的能力。
37.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强调_______。
38.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39.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
40.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_______也是___________的_______。
41.许多外语学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止步不前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42._______和_______是外语测试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两种测试。
43.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外国人说学汉语难主要是指____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填空或选择题:(熟记)1.21.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28.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言系统。
36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趣味性。
41.认知法的理论性基础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43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11级。
4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和“学”之间更加重视以学习为重点。
61.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目标是全面二,选择正确答案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C__。
A.《基础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2.外语教学听说法产生于__B____国,其语言学基础是____E__。
A.法国B.美国C.英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转换生成语言学G.历史比较语言学H.机械语言学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C___,该刊物为___G___。
A.《汉语学习》B.《世界汉语教学》C.《语言教学与研究》D.《学汉语》E.月刊F.双月刊G.季刊H.双季刊4.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约为____D__。
A.1000B.1500C.2000D.30005.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B的方法之一。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易清晰度6.“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C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H__。
A、认知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儿童心理学E、巴甫洛夫F、斯金纳G、皮亚杰H、华生7.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D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对外汉语教学8.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D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9.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___B____。
A、全面分析语言教学规律B、选择最佳教学方案C、协调各教学环节D、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作出规定10.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D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11.功能法产生于___D___。
A、30年代的苏联B、40年代末的美国C、60年代初的北欧D、70年代初的西欧12.认知法产生于____B___。
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G。
A、英国B、美国C、法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社会语言学G、转换生成语法H、系统功能语法13.《跟我学》是80年代较有影响的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基础英语教材,它的编写意图和对象是_______C____。
A、以情景结构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B、以结构功能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C、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儿童学习的。
D、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1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_B_______。
A、对比分析B、中介语理论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15._______D_____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教材编写D、课堂教学16直接法的优点之一是_____B_______。
A、重视思维和理论知识的作用。
B、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C、促成学生第一语言的正迁移。
D、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7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c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18《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d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19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b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20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c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语言测试21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a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22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d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b是阅读课的一种,与泛读课相对/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23完形测试(cloze testing)中“完形”一词来自ca转换生成语言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结构主义语言学24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b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c有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25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d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26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aa分立式测试/b标准化测试/c常模参照测试/d水平测试27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ca技能训练/b知识传授/c课堂教学/d教材编写28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BA、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听说训练D、教材编写29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CA,水平测试B、诊断测试C、成绩测试D、潜能测试30“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D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