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3篇)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3篇)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一)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二)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上报院感科备案。

(三)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阴性者于1--____个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四)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____个月____个月、____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____片,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应急流程】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应急组成员】组长:科室主任---成员:科室护士长---值班医生及当班护士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二)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伏和____%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____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

暴露源为乙肝者,受伤者有抗体,进行医学观察;受伤者无抗体,按o、1、____个月注射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分别于____个月、____年复查乙肝抗体。

暴露源为丙肝者,进行医学观察。

3.被梅毒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及时进行有效评估,情况严重者可以预防性给予青霉素治疗的随访追踪。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器械,包括各种类型的针头。

在处理医疗废物和治疗病人的过程中,针头如果误伤,很容易造成医务人员针刺伤。

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后续的感染和其他危害。

以下是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以供参考。

一、应急预案1. 紧急处理医务人员一旦发生针刺伤,需要立即停止操作,快速离开现场并到安全区域进行想清;然后,向其他同事求助。

在安全区域内,需要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2. 病人情况确认在接触到病人之后,医务人员需要确定病人的疾病类型和嫌疑传染病情况。

在处理高危传染病的病人的时候,应该使用防护措施,例如穿戴防护服、口罩等。

3. 资源调配在伤者到达医院之后,需要及时联系医院对口疫控专家向伤者进行评估,并开展防控措施。

需要指导患者完成查体检测,约束措施等。

4. 收集信息为更好地评估伤者的紧急情况,需要收集医务人员受伤的相关信息,包括伤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史及经过等。

与此同时,需要尽快开展抽血、传染病检测等检查。

5. 病程观察需要对伤者伤后病程和相关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及时对症治疗。

与此同时,需要进行防丙、抗凝血等治疗。

6. 情况报告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报告发生的针刺伤事件。

医疗机构要对上报的事件做好管理和记录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伤者的咨询和指导,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疏导。

二、应急程序1. 紧急撤离在受到针刺伤后,医务人员需要立即停止操作,向其他同事求助,并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2. 伤口处理在安全区域内,需要及时协助伤者进行简单包扎,避免进一步恶化。

如果伤势严重,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 医院治疗伤者到达医院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如果伤势较轻,可以进行示踪试验、观察等治疗。

如果伤势严重,需要进行抗感染、抽血等治疗。

同时,需要对伤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针刺伤处理流程应急预案

针刺伤处理流程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所等,旨在规范针刺伤的处理流程,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二、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防护措施不到位,被尖锐物体如针、刀、剪刀等刺破皮肤,导致血液或体液接触的情况。

三、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事发时的应急处理(1)立即停止操作,用纱布或干净的手帕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2)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

(3)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包扎。

2. 伤口观察与评估(1)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评估伤口深度,如伤口较深,应及时就医。

3. 采集样本(1)如怀疑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需采集伤口血液样本。

(2)采集样本时,应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4. 报告与记录(1)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同时填写《针刺伤报告单》。

(2)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应及时上报医务部、感染管理科。

5. 跟踪与随访(1)密切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定期复查,了解伤口恢复情况及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

6. 职业暴露防护(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使用锐器。

(3)加强锐器回收与管理,避免误伤。

四、应急处理部门的职责1. 医务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针刺伤的应急处理工作。

2. 感染管理科:负责针刺伤的监测、调查、分析和报告,为医务人员提供防护指导。

3. 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护理人员在针刺伤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

4. 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负责本科室针刺伤的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实。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本应急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修订与完善,以提高针刺伤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宣传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针刺伤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通过以上针刺伤处理流程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针刺伤应急预案》
针刺伤是指人体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伤后可能引起的伤害,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在医疗工作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针刺伤应急预案对于减少医护人员的伤害和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针刺伤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一、现场处理
1. 发现针刺伤后,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

2. 将受伤者立刻带离现场,避免继续暴露于可能传染病的环境中。

3. 停止出血,用大面积的干净纱布或棉布紧紧按压伤口,并且清洗伤口,消毒后用胶布贴上。

4. 如果伤口严重,必须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二、医疗救助
1. 受伤者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受伤者的基本情况及伤口情况。

2. 对受伤者进行全面体检,包括抽血、化验等,以确定是否传染了疾病。

3. 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会给予受伤者相应的处理,包括根据病原体可能性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治疗等。

三、记录与报告
1. 对受伤者的情况及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受伤的时间、地点、情况以及所用的工具等。

2. 向所在医疗机构上报受伤情况,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工作。

四、设置应急预案
1. 医疗机构要建立专门的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流程,加强对受伤者的监测和关怀。

2. 经常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针刺伤应急处置的培训,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以上就是针刺伤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应对针刺伤事件,减少伤害的发生和传染病的传播。

医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医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降低职业针刺伤危险性,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在履行职业的过程中不慎被污染的针头、锐器等刺破,有被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的情况。

三、应急预案1. 伤口处理(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

(2)反复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3)必要时进行伤口包扎处理。

2. 报告流程(1)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

(2)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应向医务部或护理部、感染管理部汇报。

(3)医务部或护理部应根据科室特点,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培训。

(4)医院感染管理科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3. 预防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

(3)对使用过的锐器,如针头、刀片等,应放入锐器收集盒内,并定期清理。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四、应急处理1. 对针刺伤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包扎等。

2. 在24小时内,对暴露于血源性病原体的医护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查,必要时进行预防性用药。

3. 对暴露于HIV、HBV、HCV等病原体的医护人员,进行追踪回访,了解病情变化。

4. 对暴露于HIV、HBV、HCV等病原体的医护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五、总结医院针刺伤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降低职业针刺伤危险性,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安全。

各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突发针刺伤应急预案及流程

突发针刺伤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针刺伤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操作锐器(如针头、手术刀、剪刀等)不慎刺伤或划伤皮肤,可能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的职业暴露情况。

三、应急预案及流程1. 紧急处理(1)发生针刺伤后,立即保持镇静,将锐器丢弃至锐器盒中。

(2)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如伤口较深,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

(3)用75%乙醇或0.5%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并包扎。

2. 上报流程(1)受伤医务人员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以下工作:①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受伤经过、暴露源及暴露程度。

②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③根据检查结果,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治疗。

3. 预防性治疗(1)受伤医务人员应在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预防性治疗。

(2)根据暴露程度和病原体种类,给予相应的预防性治疗药物,如乙肝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药物等。

4. 跟踪随访(1)受伤医务人员应在暴露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复查。

(2)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

5. 培训和宣传教育(1)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技能。

(2)通过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加强对针刺伤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四、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演练内容包括:针刺伤的紧急处理、上报流程、预防性治疗、跟踪随访等。

3. 通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面临针刺伤的风险,这不仅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因此,制定一份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处理针刺伤事件至关重要。

一旦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工作,戴上手套,并轻柔地在受伤处用肥皂和水清
洗至少5分钟。

2.将受伤的手指轻轻按压,使伤口流出一些血液,有助于冲洗
伤口。

3.用消毒酒精棉球对受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4.及时向医院感染控制科报告,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接种预防疫苗。

5.进行相关的卫生检查,包括检查受伤的部位以及抽血检查。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并提醒医护人员注意预防针刺伤的措施,如正确丢弃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安全注射器等。

总之,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需要做到及时、科学、有效,
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是非常常见的事件,由于接触到各种传染
病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医务人员感染,因此需要采取应急预案及程序,以防止患者传染给医务人员,并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1. 发生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
针刺伤后,应立即进行以下紧急处理:
(1)立即拿出伤口文具并在伤口处加压,使伤口在短时间内止血。

(2)将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3-5分钟,彻底冲洗,切勿使
用酒精清洗、刺激等消毒液。

(3)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避免受到二次污染。

(4)将使用过的针头或其他工具用专门的作废容器或红色袋子包装,然后放入垃圾桶中。

(5)立即上报主管医师,并及时到医务室或专门医疗机构接受处理。

2. 针刺伤的预防
针刺伤的最有效预防方法是采用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注意安全卫生。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在使用针头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受伤。

(3)定期检查医用器械和设备的完好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演练
护士:刘婵娟病人:赵静护士长:李慧画外音:江丽
1床安妮,女,28岁,于2016年5月23日17:00因胎膜早破入住我科,测生命体征平稳,积极做好入院宣教,心理护理,完善各项辅助检查,遵医嘱给予消炎、补液等治疗。

护士转抄医嘱,并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洗手,戴口罩评估病人可以进行操作后回治疗室准备用物,携用物至床旁按常规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

下午3时,护士正在巡视病房,发现1床安妮的水已经快要挂完,回到护士站发现1床安妮的水已经输完。

来到病人床边:
护士:“安女士,您好,您的水已经挂完了,现在我要给您拔针。

请您配合我一下好吗?”
患者:“好的,请你轻一些”。

护士:“好的”。

护士拔针并嘱咐患者:“安女士,今天您的水已经全部挂完了,晚上睡觉前最好用热毛巾敷一下或者放温开水里泡一会,这样有利于您静脉的恢复,好了,现在您在床上休息吧,有什么事请按床头铃叫我,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的。


患者:“好的,谢谢。


护士回处置室处理用物,分离针头放于利器盒时不慎被针头刺了一下,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并用流动水反复冲洗,回治疗室用碘伏棉签消毒好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并汇报护士长。

护士:“护士长,我刚刚为1床安妮拔完针处置用物的时候不慎被针刺了一下,我翻看了一下她的病历,发现她是乙肝大三阳患者,我已经初步处理过了。


护士长:“我打电话汇报院内感染科,问他们怎么处理。


护士长打电话汇报院内感染科。

护士长:“我刚刚已经打电话问过了,他们让你现在抽血化验乙肝两对半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护士长就这件事展开科内讨论
护士长:“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不慎被患有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利器刺伤或割伤后一定不要慌张,按照院内感染科教会我们的方
法处理,就是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相应的预防药物→通知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