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肖邦故园》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33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33

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置疑的组成部分。 ⑥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 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⑦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 是被万种离情净化了,但它们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
指一生坎!
何为故园?
是同裤裆的关系。
故园:故居、故乡、祖国三重含义(课文)
请举一个文学方面的例子。
课文的主要内容写“神马” ?
P12 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 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 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 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 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 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 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qiǎn)( quǎn chuǎn 缱绻 ( ) 命途多舛( )
2、认真抄写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
富丽堂皇 荒诞不经 寥寥无几 心荡神驰 隐蔽 永诀
历尽沧桑 青翠欲滴 促膝谈心 玲珑剔透 渊源 遮蔽
翩翩起舞 粉妆玉琢 树影婆娑 灰烬 蔚蓝 绚丽
3、抄写下面的句子,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 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②这幢小屋得以幸存,历尽沧桑,而未跟别的楼舍 同遭厄运。 厄运:不幸的命运。 ③它一直保留了下来,不意竟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 而成了最珍贵的古迹之一。 ④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 野之间。 茕茕孑立: 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 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 个家 沈从文的《边城》, 是些他自己家乡湘西 的那些事。 以曹雪芹自己的人生 遭遇为素材的。

《肖邦故园》剖析PPT课件

《肖邦故园》剖析PPT课件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他的音乐具有鲜
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
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
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作品:《第一叙事曲》
《革命练习曲》
《降b小调奏鸣曲》 《幻想曲》
2020年9月28日
6
2020年9月28日
7
肖邦29岁之后,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法国度过, 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 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 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 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 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2020年9月28日
9
走进故园
2020年9月28日
10
肖邦故居
2020年9月28日
11
肖邦故居内的琴房
2020年9月28日
12
字音: 马厩jiù 灰烬jìn 夙sù愿 给jǐ予 掳lǔ掠 通衢qú大道 茕茕qióng孑jié立 瘠薄jí﹒bó 缱绻qiǎn quǎn 烙lào印 天籁 lài 簌簌sù 命运多舛chuǎn 玲珑剔tī透 估量liáng 狐裘qiú 窒zhì息 雪橇qiāo 养尊处chǔ优 字形: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富丽堂皇 张皇失措 兵荒马乱 荒诞不经 养尊处优 厄(è)运 噩(è)梦 不容置疑 雾缭烟绕 寥寥无几 历尽沧桑 伶仃孤苦 粉妆玉琢 乔装打扮 浮想联翩 心荡神驰 词语解释: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曾2020几年9月何28日 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13
2020年9月28日
17
3、思考第一部分作者用了何种手 法写肖邦故园?有什么作用?

肖邦故园ppt课件38(优质推荐版)

肖邦故园ppt课件38(优质推荐版)
作有钢琴名曲《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 天》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 》、 《a小调钢琴协奏曲》 和《蝴蝶》、《狂欢节》、 《幻想曲》等,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 传为美谈,并促使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68.你所以为的巧合,不过是另一个人 用心的 结果。


69.累了,就去看海吧,你会发现自己 的烦恼 其实有 多么的 渺小。
马、雪橇 狐裘、美女 母亲、姐妹
只有
无边的静寂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7.肖邦在这里才生活了几个月,这里真的会对他一生的 创作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这里对肖邦有着怎样的魔 力?划出文中相关词句?
在此出生:无限眷恋,常探望故里
青去在春巴年黎肖少之邦: 前心总 的目爱 几中坐 个,在星这河期边:小,专小坐程的在告庄树别子下就是整个祖国乡 18村48的年象国外征来,信他:对依祖稀国记的得国爱内是唱停的不歌了;的眼爱前浮,现无出尽了
密茨凯维支简介
密茨凯维支(1798——1855),波兰著名爱国诗人,出生 于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当时,波兰已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 三国瓜分。在大学时代,他参加了反对俄、奥、普三国的秘密 小组,积极从事波兰复国运动。1823年被沙皇政府逮捕,次 年被放逐到俄国。早期作品有抒情诗《青春颂》、长诗《格拉 席娜》和诗集《歌谣和传奇》。他在俄期间写有《克里米亚十 四行诗》和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1823—1832年间写成 诗剧《先人祭》,揭露波兰被瓜分时期,沙俄对波兰人民的野 蛮统治和对波兰爱国青年的残酷迫害。代表作《塔杜施先生》, 反映波兰人民反抗沙皇俄国统治的斗争,描写波兰的风土人情 和自然景色。 1848年,密茨凯维支在罗马组织波兰军团,力 图推翻奥地利统治,未获成功。1855年到君士坦丁堡,打算 再度组织军队抗击沙俄,但不久病逝。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39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39

肖邦音乐
是乡音
是爱国情
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是波兰民族最坚韧的纽带 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
聆听肖邦,聆听故 园
既然爱国之情是肖邦创做的原 动力,那么故园的四季景色给了他 的音乐什么样的影响呢 ?
• 春天的娇嫩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 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 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 色,宛如F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 • 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 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 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 静,只有音乐长存。
走近肖邦
弗雷德里克· 肖邦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 七岁时就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 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他 二十九岁那年,德军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 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 拉雪兹公墓,但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在国外的日 日夜夜,肖邦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 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 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 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 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 • • •
春:轻盈温柔 夏:悠扬清丽 秋:忧伤深沉 冬:悠远悠长
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渐 行渐远,他的作品成了我们宝 贵的精神财富。舒曼在纪念肖 邦时曾说: Gentlmen,please salute with your hats,to a ginius! 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 位天才!
如此看来,肖邦故园并不美, 和我们的老家差不多,但不管家乡 如何,只要是自己的,仍热恋她、 爱她,但肖邦故园是肖邦的,作者 伊瓦什凯维奇为何要写它呢?作者 写作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请大家来 猜一猜作家的心事。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7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7

(6)结合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不以“肖 邦故居”而要以“肖邦故园”为题?
明确:故园比故居的意蕴更加丰富, 故园包含的内容包括故居、家乡、 祖国和精神家园,这也正是本文所 涉及到的内容。
与肖邦“促膝谈心”
肖邦钢琴协奏曲 (郎朗演奏)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肖邦故园》 ppt课件

《肖邦故园》 ppt课件
在这一节中,作为背景音乐的就是文中提及的忧伤的奏鸣曲 (《降b小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又称“葬礼进行曲”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秋天却 是这样的一个悲秋?1849年10月17日,还不到四十岁的天才 ――肖邦,逝世于巴黎。四十岁,通常是一个人成熟且最具 创造力的时候,然而在人生的这个金色的季节肖邦却走到了 生命的尽头。因此这是一个我们和天才永别的季节。
肖邦的音乐
•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 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 曲》、《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德 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 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 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 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 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 “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 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1.在此出生:无限眷恋,常探望故里。 2.青春年少:总爱坐在河边,坐在树下。 3.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专程告别。
4.1848年国外来信 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眼前浮现出了故乡的景色
5.临终前:最后一组玛祖卡舞曲出自故里,和 这片土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本细读---品味评点
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 乐结合起来的?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景色有什么特点?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5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5

祖国,我永远 忠于你,为你 献身,用我的 琴声永远为 你歌唱和战 斗!
(肖邦· 波兰)
舒曼称肖邦的音乐 “像藏在花丛中的一 尊大炮,它向全世界 宣告:波兰不会亡”。 这张法国画家德拉克 洛瓦的肖邦画像是公 认最能体现肖邦个性 的。
与肖邦促膝谈心
故园四季
花园与肖 邦音乐的 般配
欣赏感受
1 在音乐中梳理出故园 四季各具特色的色彩
故园四季——夏
白色和黄色的睡莲
水面散发了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 树干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簌簌声、芬芳的香味 歌中的叠句 船歌中的一串串琶音 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降A大调前奏曲
故园四季——冬
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没有 马、雪橇 狐裘、美女 母亲、姐妹 只有 无边的静寂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g小调叙事曲
第一号《g小调叙事曲》写于1831—1835年之 间,是肖邦第一部大型钢琴作品。肖邦自己曾 说“我喜欢它胜于一切”。这是一部有浓重悲 剧色彩的作品。那时,正是祖国危难的时刻, 这引起的悲剧性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但 是,不是《革命练习曲》式的反映,而是由抒 情性、史诗性开始,逐渐演化出悲剧性。乐曲 开始的引句,把我们引向遥远的过去,并使我 们产生某种预感。 在史诗性的情调中,开始平静地回忆祖国 的往昔。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最新《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

最新《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

歌中的叠句 通感
船歌中的一串串
琶音
通感
f小调叙事曲开头 的几节 通感
悠扬 清丽
簌簌声、芬芳的 香味
悠扬的旋律、清丽
的和声
通感
故园四季—秋
景物
引发联想
呈现音乐 特征
金黄的树冠 马祖卡的故乡 寂静的草坪
花园的林阴小 忧伤的奏鸣
道,玲珑剔透 曲结尾令人
的小桥,落叶 难忘的三重
的沙沙声

热烈而 感伤
评点对话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肖邦故居.jpg
肖邦塑像
2、朗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红的字。
富丽堂皇 荒诞不经 树影婆娑 玲珑剔透
永诀
历尽沧桑 寥寥无几 心荡神驰 渊源 绚丽
整体感知
一(1-2) 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肖 二(3-8) 阐述肖邦故居及周围环境与艺术家 邦 创作的密切联系。
三(9-12) 肖邦对故土的热爱。
故 四(13-19)肖邦音乐的精神力量。 园 五(20-27)用细腻的笔触写四季景色,并把它
《肖邦故园》ppt
肖 邦 画 像
肖邦(1810─1849) 波兰作曲
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 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 音乐,七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 八岁登台演出,不足二十岁已出 名。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 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 钢琴作曲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朴、清寒、简陋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 至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怎样的变化?
波兰人最珍贵的古迹, 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 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 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 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 民族精华!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3)、 1、2两节还写到了曾经“相当热闹”的 “富丽堂皇”的斯卡尔贝克家族宫殿式府第和贵 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有什么作用?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5)联系全文说说“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的关系
①“故园” 孕育了肖邦的音乐,为肖邦音乐创作提供了灵 感,是他的音乐的源泉;
②肖邦又用他的音乐来寄托他对祖国故土的满腔热爱和无 限眷恋。
③正是肖邦音乐的永恒魅力,巨大影响和肖邦的伟大人格, 使“故园”成为了“圣地”、“殿堂”,成为了波兰民族 最坚韧的纽带和精神支柱。
把肖邦故居比喻成轮船,把绿色的花园 比喻成海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肖邦故居 的景色与肖邦音乐很般配,已融为一体。
品味探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肖邦是在这儿出生的。虽然他在热那佐瓦沃拉
只不过是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后来他的双亲 便迁居华沙了。但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 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一起探望故里。
(12)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 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 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 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3)、 1、2两节还写到了曾经“相当热闹”的 “富丽堂皇”的斯卡尔贝克家族宫殿式府第和贵 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有什么作用?
(4)、“肖邦故园”仅仅是指肖邦的故居吗?
(5)、联系全文说说“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的 关系。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划出文中描写肖邦故居的语句,概括肖邦 故居的特点。
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 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 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 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 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 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 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
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 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长眠在祖国的地 下,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音乐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故乡、 祖国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头,肖邦音乐表 现了乡音、乡愁和爱国情感。
品味探讨
(13)当我们在他降生的那
间凹形小室里看到一只插满鲜 花或绿枝大花瓶,我们就会想 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 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 他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清流。
通过联想和比喻,写出了肖邦故园的一花一 木都是他音乐创造的灵感,说明他的音乐与 故园和祖国有紧密的联系。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马厩 ( jiù ) 掳( lǔ )掠 庇( bì)护 夙(sù)愿 通衢( qú ) 瘠薄(bó ) 蕴( yùn)藏 缱绻 (qiǎn)(quǎn) 命途多舛(chuǎn) 馨(xīn )香 有条不紊 (wěn ) 狐裘(qiú ) 踱(duó )步
2、朗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
质朴
肖邦的音乐与这 片土地有着共同 的色调,并寄托 了对这片土地无 限的眷恋之情。
品味探讨
(8)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 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谁 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 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 等密切的联系,谁就应悉心
体会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
的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 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 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 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 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 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 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 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 “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 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 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 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富丽堂皇 荒诞不经 寥寥无几 心荡神驰 隐蔽 永诀
历尽沧桑 青翠欲滴 促膝谈心 玲珑剔透 渊源 绚丽
翩翩起舞 粉妆玉琢 树影婆娑 灰烬 蔚蓝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划出文中描写肖邦故居的语句,概括肖邦 故居的特点。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 至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些消失得无影无踪与肖邦故居得以幸存形成 对比,说明肖邦故居已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 和坚韧纽带,并突出强调了肖邦人格及其音乐的 永恒魅力。
(4)、“肖邦故园”仅仅是指肖邦的故居吗?
故园:故居、故乡、祖国三重含义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5)、联系全文说说“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的 关系。
故居与肖邦音乐的 共同之处:
全文主题:通过对“故园”景色的描写和“故园”和肖邦 关系的表现,赞美了肖邦音乐永恒的艺术魅力巨大影响和 人格的伟大。
品味探讨
(20)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
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它像一只 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 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 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位于华沙西北部50多公里的幽静小村——热拉佐瓦 沃拉的肖邦故居
位于波兰热拉佐瓦沃拉的肖邦故居内的练琴房
肖 邦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 琴家。
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 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 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 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 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离开祖国去法国深造,亲友们送 给他的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这杯祖国土从 此伴随他一生,知道客死异乡时洒在他的坟墓上。
在法国,他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
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 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
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