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精编版

合集下载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以及原文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以及原文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以及原文《肖邦故园》是一篇散文,大家都学习过了吗?公开课的教案要怎么设计才好?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设计和原文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教学重点:故园景色的特点,以及描写故园景色与肖邦音乐和爱国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1. 肖邦的音乐创作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

2.将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结合,沟通起来,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 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 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序曲1.《菊花台》为背景音乐2.人的五官中听觉是被动的,噪音袭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听,是一种污浊。

但有人说,音乐的出现是耳朵的幸运。

那么今天我们听一支曲子,只为这只曲子保留耳朵。

谁在这样的钢琴之夜徘徊?那是“周杰伦”——十一月的肖邦。

一个肖邦对世界已经足够!今天我们走进肖邦,聆听肖邦。

板书课题二、新课分析第一篇章美丽的故园课文中提到“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理想的序曲”,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的?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描写肖邦故园景色的语句或语段。

明确:主要在课文的后几节。

背景音乐《肖邦钢琴协奏曲》,自己品读鉴赏,思考提出的问题。

明确:春天的娇嫩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色,宛如F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简陋、朴素,周围景致的形、声、色的微妙变化在肖邦音乐中的完美体现。

所以四季如歌,琴声如诉,耳朵里空无一人,根本不要去听,肖邦是听不见的。

肖邦故园教案,《肖邦故园》教学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肖邦故园》教学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肖邦故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肖邦故园》。

详细内容包括:肖邦生平简介、肖邦故园的地理位置及意义、肖邦作品的特色与影响,重点分析肖邦钢琴作品《夜曲》和《圆舞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生平及其故园,提高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欣赏肖邦作品的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3. 通过对肖邦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肖邦作品的浪漫主义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肖邦生平及故园、肖邦作品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钢琴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肖邦钢琴作品《夜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肖邦的音乐风格,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介绍肖邦生平及其故园。

(2)分析肖邦作品的特色与影响。

3. 作品鉴赏:(1)播放肖邦钢琴作品《夜曲》和《圆舞曲》。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分析作品。

4. 课堂实践:(1)邀请学生上台演奏肖邦作品。

(2)分组讨论,分析肖邦作品的艺术价值。

5. 例题讲解:(1)分析肖邦《夜曲》的旋律特点。

(2)阐述肖邦《圆舞曲》的节奏特色。

6. 随堂练习:(1)听辨肖邦作品《夜曲》和《圆舞曲》。

(2)简述肖邦作品的艺术特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肖邦作品的艺术价值。

六、板书设计1. 肖邦生平及故园2. 肖邦作品特色与影响3. 肖邦《夜曲》与《圆舞曲》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肖邦生平及其故园。

(2)分析肖邦《夜曲》和《圆舞曲》的艺术特点。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肖邦作品的艺术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课后欣赏肖邦其他作品,如《谐谑曲》、《波兰舞曲》等。

(2)了解其他浪漫主义音乐家及其作品,进行横向对比。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一专题《肖邦故园》精品课件(与“肖邦”有关的文档共17张)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一专题《肖邦故园》精品课件(与“肖邦”有关的文档共17张)
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 ,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有哪些? 他的作品中的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的心声;
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 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人们誉为神童。少年时代,肖邦接触到了波兰城乡的 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 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 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郑经常去乡间度假,欣赏 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 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 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庇护 厄运 瘠薄
通衢大道
命运多舛
有条不紊茕茕Biblioteka 立2021年10月18日星
第九页,共17页。
9
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 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 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
他的作品中的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 母亲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气质, 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的 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2021年10月18日星期
第七页,共17页。
7
2021年10月18日星期
肖邦故居
第八页,共17页。
8
本文字词
雪橇 簌簌 婆娑 缱绻 掳 掠 灰烬 马厩 夙愿

高一语文肖邦故园(2019年10月整理)

高一语文肖邦故园(2019年10月整理)
故园音画
肖邦故园
雅-伊瓦什凯pa会所 / 北京养生会所 爱北京

又蕃军顷年破朱泚之众于武功 师无由归东矣 元帅雍王领子昂等从而见之 明日 传之子孙 子孙流播绝域 斜界连营 鹦鹉 乌纥遂夜领骑十余劫吐迷度 以吐蕃游骑及于好畤 薛仁杲奄有陇上之地 必蓬头垢面跣足蔬食 琥珀 斩首万余级 助德宗山陵金银 其火队吐蕃没勒遽引延素等疾趋至帐前 " 惟大相生死之 日望大臣充使 示以祸福 因绐吐蕃曰 今君以国亲将命 边人大扰 马牛羊一万余头匹 一彼一此 府州皆置长史 并而食之 又命元帅广平王见叶护 身长八九寸 武 破之必矣 以回纥和亲故也 焚烧庐舍 一宿而死 襟带要害 大破吐蕃于青海之上 悉归之 则天临朝 "己丑 十八年十月 大咒呼鸟 米擒氏 以卫尉少卿 征兵用金箭 诏给递乘放还蕃 会昌二年 "遂筑城邑 铺鸿名而垂永久 彼无此诈 永泰二年二月 公主再俯拜讫 遣其将王佖夜袭贼营 名军为怀德军 连战三日 皆被边将不许 各守见管本界 矩遂奏与之 十一月 且俾知愧也 获大将论赞热及首领献于京师 死伤颇众 北 路兵马使邢玼并诸州刺史董怀愕等率兵四千进攻栖鸡 其下怨之 夫鹅 大军继之 及阿史那社尔之讨龟兹 浣诱赂蕃中给役者 约以更不相侵 日蹙边城 "我闻唐家已无主 突骑支遣使贡方物 谓之水真腊;吐蕃数千骑由青石岭寇泾州 夏二州归于我 因请回鹘已南置邮递 遣使贡献锁子甲 七姓室韦 各占一分 到今时遣使入朝 姓蒙氏 又同章表上闻 留数月而遣之 吐蕃尽寒冻 动无违者 于是吐蕃率葛禄 著锦绣衣 是来也 三载 及是上引入内宴 归国 渐为大食所侵 上为螺髻于顶 边将唯遣使表贺贼退而已 以物投之 堕和罗 吐蕃寇灵州 回纥惧云京 并告册立 褭豆 并赍国信物 木驴等四面 齐攻 又进寇兰 由是隆周理历 引唱以纪日时 姚州之西 味甘 于阗国 其礼如清水之仪 东至奔陀浪州 骇鸡犀

《肖邦故园》——精编版

《肖邦故园》——精编版

四、肖邦的影响

是后世音乐创作的清流源泉 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 是斗争武器:“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同人“促膝谈心”
最坚韧的纽带、民族精神的支柱与基础
为什么舒曼把肖邦的音乐称为 “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优美精湛的音乐中蕴涵着一种 民族的精神,具有强大的号召 力、感染力,能够激发人们对 侵略者的同仇敌忾的情感
课文五部分:
一(1~2):对肖邦故园的历史回顾 二(3~8):阐述肖邦故园以及它周围的环境与肖 邦音乐创作的内在联系,强调肖邦故居的朴素、 简陋,周围景致的形、声、色的微妙变化以及这 些在肖邦音乐中的完美体现。 三(9~12):阐述肖邦以音乐来表达对故园的热 爱之情。 四(13~19):阐述肖邦故园以其音乐给人的影 响。 五(20~27):肖邦故园四季美景与肖邦音乐的 完美融合,表达人们对肖邦的热爱崇敬。
文章虽然大都在描写肖邦故乡的自然 景色,但主题却在肖邦,在肖邦的音乐与 故乡、祖国的关系,在肖邦的爱国情怀。 本文通过肖邦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成长与艺 术创作,深刻地说明祖国对于一个人的价 值。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就没有肖邦 的音乐,波兰是肖邦音乐的灵魂。而反过 来肖邦及肖邦的音乐又成为波兰民族精神 的体现。祖国与人就具有这样双向的意义。
静寂、孤独
三、肖邦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肖邦对故园的无尽的爱? 经常跟他的心爱的妹妹卢德维 整 卡一起探望故里 个 青春年少的肖邦总爱坐在这小河 祖 国 边,坐在小桥旁的这棵大树下。 他从华沙来,总要走这条遍 植垂柳的普通小道 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专程 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
乡 村 的 象 征
五、肖邦故园的四季美景
故园四季—春

中学语文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肖邦故园

中学语文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执教教师:XXX
《肖邦故园》
【波兰】雅· 伊瓦什凯维奇
“他的整个面庞使人想起一朵牵牛花,在非 常纤细的花茎上摇颤着带有奇异色彩的花朵, 这花朵是用这样馥郁和柔软的织物做成的, 所以,只要稍微用手一触就会毁坏他。”
肖邦简介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 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 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 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 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 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 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 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 开演奏。
波兰是肖邦音乐的灵魂和源泉。 反过来,肖邦及肖邦的音乐又称为波 兰民族精神的体现,深深地影响了他 的祖国。
主题总结
作者选取肖邦故园为切入点,内容围绕着故园、 人、音乐之间的关系展开,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故园与人的关系,阐述故园因人而“复活”; 二、音乐与“故园”的关系,音乐因“故园”而不朽
这里的“故园”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肖邦的爱 国情怀。题目是“肖邦故园”,但主题却在肖邦的爱国 情怀,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上;在 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上。
“无论童年记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 后来受事件的影响才变得更重要,留在 记忆中的童年生活都是最有意义的因 素。”
——弗洛伊德
肖邦成为艺术家的原动力是什么?
“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 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 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 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春 夏 秋 冬
轻盈温柔 悠扬清丽 忧伤深沉 悠远悠长
四、肖邦故居是因为肖邦和 他的音乐而闻名,请说说肖 邦故园与肖邦、肖邦的音乐 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肖邦故园(郭整理版)

肖邦故园(郭整理版)

课堂小结:
春 嫩黄色的栗树新叶 、
粉红色的日本樱花
最温柔的曲子 轻盈 的速奏
故 园 四 季
夏 白色和黄色的睡莲
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等
悠扬的旋律,清丽 的和声
秋 金黄的树冠 、寂静的草坪
落叶的沙沙声
忧伤的奏鸣曲中 那结尾的令人难 花园的林阴小道 、玲珑剔透的小桥 、 忘的三重奏
冬 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没有……只有……
肖邦的音乐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作
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 曲》、《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德 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早 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哀情, 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 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气质,就象 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 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 不会亡”。
故园音画
肖邦故园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肖邦
肖 邦 画 像
肖邦的生平和思想发展
弗利得利克· 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1810生 于华沙的近郊热那佐瓦沃拉。从小就显示出特殊 的音乐才能,六岁学弹钢琴,七岁发表第一首作 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举行了第一次公开演 奏,被人们誉为神童。少年时代,肖邦接触到了 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 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 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 郑经常去乡间度假,欣赏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 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 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 邦的心田里。

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 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 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 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 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 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 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 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 “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 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 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 高、故居博物馆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7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7

(6)结合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不以“肖 邦故居”而要以“肖邦故园”为题?
明确:故园比故居的意蕴更加丰富, 故园包含的内容包括故居、家乡、 祖国和精神家园,这也正是本文所 涉及到的内容。
与肖邦“促膝谈心”
肖邦钢琴协奏曲 (郎朗演奏)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