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完整版共54页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肖邦故园》 课件 (共36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肖邦故园》 课件 (共36张)
馨香醉人的玉浆,揭示世界的无限美好,给人 以最大的精神享受 是斗争武器:“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同人“促膝谈心” 最坚韧的纽带、民族精神的支柱与基础
认识肖邦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 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 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 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 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9岁后流亡法国,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他的巴 黎寓所中逝世,享年39岁。临终前,他嘱托亲人将自 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材料1.
闹, 它们的语言, 我听清了, 还波兰人自由, 让自由的波兰风光再现……
材料2.
1827年,肖邦18岁,他在日记中写到: 我将为波兰民族作曲一生,我的生命将
和波兰人民、和波兰的土地紧密地相连着。
材料3.
1830年德军攻占波兰,肖邦带着一只满 盛祖国泥土的银杯流亡到巴黎。肖邦在巴 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遭受沙皇俄国蹂 躏的年代,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 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
认为冬天是最美的? • 用了六个“没有”排比,这些句子的直接叙述
,无疑在强调肖邦故园的冬天何等寂静,何等冷清 ,何等了无生机。同时,这里的“寂静、风雪”以 及25段中“你”的处境实际上有象征意义。它象 征着当波兰人民遭受到苦难、困顿时,肖邦和他的 音乐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肖 邦的音乐和精神鼓舞、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给我们 巨大的精神力量。

故园的四季――生命的四季
故园之冬
• 朗读课文的最后四个小节(第24~27节)。 请注意文中的“没有”与“有”。
• 肖邦在生命的秋季就已经结束,为什么这 里作者说“他还在这里”?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理解肖邦忘不了祖国、祖国的文化、人民和亲人的深情,身在异国他乡眷恋故国之情。

学习本文以肖邦的爱国精神为主线,以肖邦故园为背景,展开想象的写作手法。

体会肖邦的爱国精神以及他对故园的热爱之情。

导入: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介绍肖邦故园的文章。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身处异国他乡,对祖国、亲人、朋友以及那故园的一草一木有着深深的眷恋。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简介背景:19世纪上半叶的波兰正经历着动荡和被奴役的痛苦。

肖邦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度过的。

后来他去巴黎,过着流亡的生活,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感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感情奇特的人。

本文是作者通过对肖邦故园的描写来展现肖邦的精神面貌以及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提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本文主要写了肖邦故园的景色以及肖邦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肖邦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提问:本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了肖邦故园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部分(3~5)介绍了肖邦故园现在的景色以及肖邦对故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6~8)通过叙述肖邦在故园的生活来展现他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提问: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请简述这一线索的作用。

明确:本文以肖邦的爱国精神为主线,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景色来展现他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一线索使得文章脉络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

叙述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和景物;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肖邦故园》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有许多令人陶醉的句子,其中最经典的名句之一就是描述一尊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肖邦故园》完整版

《肖邦故园》完整版

冬天 大雪覆盖 粉妆玉琢 清新素雅
土地景色与肖邦音乐的联系 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 最理想的序曲。 肖邦音乐的精神 “蔚蓝的色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 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 调。”
三、肖邦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肖邦对故园的无尽的爱? 经常跟他的心爱的妹妹卢德维 整 卡一起探望故里 个 青春年少的肖邦总爱坐在这小河 祖 国 边,坐在小桥旁的这棵大树下。 他从华沙来,总要走这条遍 植垂柳的普通小道 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专程 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
肖邦故园之夏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 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 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 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 景色,宛如F小调叙事 曲的开头几节;
故园四季—夏
景物
成熟馥郁
悠扬清丽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簌簌声、芬芳的 香味
歌中的叠句 通感 船歌中的一串串 通感 琶音 f小调叙事曲开头 的几节 通感 悠扬的旋律、清丽 的和声 通感 悠扬 清丽
乡 村 的 象 征
1848年他写给友人的信的内容 临终前最后一组玛祖卡舞曲与故土有千丝万缕联系
对第12段中“流亡的文化、高度的文 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 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中的“不 凡见解” “这画面” “复杂化了”该怎么 理解? “不凡见解”是作为音乐家自己有责任
用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故乡的爱,对祖 国的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这画面”是指对儿时家jiù 马厩 sù qú 夙愿 通衢 qióng jié 茕茕 孑立
qiǎn quǎn 缱 绻 lǔ 掳掠 qiāo 雪橇
chuǎn 命运多 舛
tī 玲珑 剔透

最新《肖邦故园》ppt

最新《肖邦故园》ppt

肖邦的音乐
•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 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 曲》、《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德 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 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 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 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 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 “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 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在这一节中,作为背景音乐的就是文中提及的忧伤的奏鸣曲 (《降b小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又称“葬礼进行曲”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秋天却 是这样的一个悲秋?1849年10月17日,还不到四十岁的天才 ――肖邦,逝世于巴黎。四十岁,通常是一个人成熟且最具 创造力的时候,然而在人生的这个金色的季节肖邦却走到了 生命的尽头。因此这是一个我们和天才永别的季节。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肖 二(3-8) 阐述肖邦故居及周围环境与艺术家 邦 创作的密切联系。
三(9-12) 肖邦对故土的热爱。
故 四(13-19)肖邦音乐的精神力量。 园 五(20-27)用细腻的笔触写四季景色,并把它
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让人回味不已。
自主思考
自读(3-8)段,思考 1、肖邦出身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生活周围的
歌中的叠句 通感

《肖邦故园》完整版

《肖邦故园》完整版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 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出生地。
二、故园对肖邦
2.故居和肖邦究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故 居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泉而不是其长久创 作居住的巴黎? ①课本第四节有一句话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 题。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命运多舛:命运不顺,不幸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不合情理。
富丽堂皇(金碧辉煌) 简朴(俭朴) 朝拜圣地(旅游胜地)博大精深 (脉搏) 历史渊源(源远流长)粉妆玉琢(淡妆浓抹、化妆 品、乔装打扮 ) 雾缭烟绕(寥寥无几)
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 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 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 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 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 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总感到在同您促膝谈心” 说明, 他的乐曲所描写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现 实生活,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似乎是跟一个比您本人更好的人在 一起”说明他的乐曲感染力特别强,更能 突出事物最美好的一面,甚至能使人感受 到 “他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
深入理解: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 园的四季与其音乐结合起来的?
对于艺术家而言,“无论童年记忆 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事件的影响
才变得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是
最有意义的因素”。
——弗洛伊德
肖邦故园的景色究竟有何特点呢?
春天 丁香怒放
淡紫色的云霞 青翠欲滴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肖邦音乐
是乡音 是爱国情 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是波兰民族最坚韧的纽带 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
聆听肖邦,聆听故园
既然爱国之情是肖邦创做的原 动力,那么故园的四季景色给了他 的音乐什么样的影响呢 ?
• 春天的娇嫩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 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 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 色,宛如F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 • 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 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 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 静,只有音乐长存。
有人说,音乐的出现是耳朵的幸运 请为今天这首乐曲保留你的耳朵……
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
——肖邦
“他的整个面庞使人想起一朵牵牛花,在非常 纤细的花茎上摇颤着带有奇异色彩的花朵,这 花朵是用这样馥郁和柔软的织物做成的,所以, 只要稍微用手一触就会毁坏他。” ————李斯特 “他最像在中世纪的诗里,用来点缀基督教 堂的一个难想的造物,即一位天使。他的美 好的面庞像庄严而忧郁的妇人,身材匀称, 好像奥林匹克的天神。他的孱弱的病态,使 得他脸上的表情既温柔又严厉,既纯洁又多 情……” ————乔治· 桑
字词积累
马厩(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瘠薄( jí bó ) 玲珑剔透 (tī ) 茕茕孑立(qióng jié ) 天籁(lài) 缱绻 (qiǎn quǎn) 命运多舛(chuǎn) 簌簌( sù )
养尊处优(chǔ) 荒诞不经( dàn )
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对一 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么大家首 先看一下肖邦故园表面上柔 夏:悠扬清丽 秋:忧伤深沉 冬:悠远悠长
1-3
简介故居,高度评价肖 邦及其音乐创作价值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对作品情感及音乐要素的把握与呈现
01
作品情感的理解
通过分析肖邦作品的情感表达,如思乡之情、对祖国的热爱等,培养
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02
音乐要素的运用
掌握肖邦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如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学习如
何运用这些要素来呈现作品情感和意境。
03
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与掌控
在演奏中将肖邦作品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学会掌控自己的情
节奏变化
作品中的节奏灵活多变,有时采用复杂的复合节奏,有时则强调稳定的节拍感, 为音乐增加了动力和张力。
演奏风格表现
演奏技巧
作品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如快速跑动、和弦有力、音阶流 畅等,对演奏者的手指灵活性和力度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
演奏风格
肖邦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演奏时要充分体 现这种风格,把握好旋律的歌唱性和情感的表达,使演奏更 具感染力。
段落解读
1 2
第一段落
作品开篇以柔和的旋律和轻柔的和声描绘出故 园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肖邦对故园的温柔回忆 。
第二段落
作品逐渐转向高潮,运用强烈的节奏和激情的 旋律表现出肖邦对故园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3
第三段落
作品以柔美的旋律和安静的和声逐渐平息,表 达出肖邦对故园的永恒怀念之情。
艺术特色
旋律优美
作品以柔和优美的旋律表现出肖邦对故园的怀念 之情。
作品背景
《肖邦故园》是肖邦在1840年代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 ,它以波兰巴洛克风格为背景,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思念 之情。
这首作品是肖邦在远离祖国的巴黎所写,通过音乐表达了 他对波兰故土的怀念和热爱。
创作背景
《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与肖邦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肖邦在1848年离开波兰, 来到巴黎生活,期间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情感波折。

《肖邦故园》ppt

《肖邦故园》ppt

故园四季— 冬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花园的树 木
没有:
水晶装饰物,发出银 铃般清脆的响声,像 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 比喻
只有:
声音清脆
呈现音乐特征
马、雪橇 狐裘、美女 母亲、姐妹
无边的静寂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静寂、孤独
肖邦故园的景色里包含的美,是朴素、 淡雅的,又是持久、深沉的。这些景色是 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 肖邦用燃烧的激情谱写美丽的乐章;用 不息的生命演绎浪漫的诗歌,肖邦的音乐 记录了一段祖国的历史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时间流逝,只有音乐长存!
学法指导: 1、研读课文的20~27节,扣住第20最后的一 句话“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来作文 章。 2、概括信息,填写下表。
季节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故园四季—春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嫩黄色的 栗树新叶
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 嫩的翅膀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2、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 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文本研习
1、肖邦出身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生活周围的 景色有什么特点?(3-8) 明确:简陋、 清寒 、毫不招摇 (说明肖 邦出身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 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 下了伏笔。) 朴素、 淡雅 、 持久、深沉
肖邦故居. jpg
肖邦塑像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马厩 (jiù )
夙( sù )愿
蕴( yùn )藏 īn 馨( x )香
掳(lǔ )掠 通衢( qú )
庇( bì)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