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题材研究
电视剧的题材各种类型电视剧的介绍与推荐

电视剧的题材各种类型电视剧的介绍与推荐电视剧的题材:各种类型电视剧的介绍与推荐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产品,不仅能够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还可以帮助观众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在电视剧中,各种类型的题材层出不穷,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不同类型的电视剧,并根据其特点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作品。
1. 爱情剧爱情剧是电视剧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以情感为主线,讲述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中,又分为现代、古装、青春等不同的爱情剧。
现代爱情剧如《何以笙箫默》、《人民的名义》等,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现代社会中爱情的种种考验;而古装爱情剧如《步步惊心》、《琅琊榜》等,则通过历史背景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与经历;青春爱情剧如《中国医生》、《少年派》等,通过年轻人的成长与情感纠葛,引发观众的共鸣。
2. 历史剧历史剧是以历史事件、人物或者特定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
它不仅能够展示历史的风貌,还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在近年的历史剧中,《甄嬛传》、《康熙微服私访记》等作品以其精良的制作和真实的历史还原度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3. 犯罪剧犯罪剧是以破案为核心,揭示罪案真相的电视剧。
它常常紧凑刺激,扣人心弦,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紧张与刺激。
著名的犯罪剧如《CSI犯罪现场调查》、《黑暗之心》等,通过反映罪案发生的背后,带给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4. 喜剧剧喜剧剧是以夸张、幽默的手法表现出生活的搞笑一面的电视剧。
它能够带给观众欢乐和轻松,缓解生活压力。
著名的喜剧剧如《欢乐颂》、《武林外传》等,通过有趣的情节和角色,展示人们在尴尬、矛盾等情境中的喜剧造型。
根据上述电视剧题材的介绍,以下是一些我个人的推荐:- 《琅琊榜》:这是一部精彩的古装剧,讲述了聪明智慧的琅琊阁主与权势斗争的故事。
剧中充满了智谋与情感的碰撞,非常引人入胜。
- 《人民的名义》:这是一部现代都市剧,以反腐为主线,剧情复杂、紧凑,将观众带入了官场斗争的世界。
农村扶贫题材影视剧创作研究

2023/12下文艺直通车热播冷评农村扶贫题材影视剧创作研究阴张淑华王楚乔摘要:当下农村扶贫题材影视作品凭借浓厚的主旋律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质呈现出独有的价值,日益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大众化艺术,并且也逐渐地与相同类型的电视艺术构成了互文效应。
但是农村扶贫题材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色彩也在逐渐淡化,并且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导致农村形象越发固化。
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农村扶贫题材电视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这类题材所具有的叙述作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农村题材扶贫题材影视剧脱贫攻坚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始终以“平民化”优势而拥有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描绘的草根生活浅显易懂,返璞归真,表现出浓厚的笑乐精神,使电视剧成为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综合艺术。
农村题材电视剧从致力于拍摄现实主义苦情戏的表层到书写农民生活故事,契合世俗精神,蕴含地域文化风格题材的深层,再到我国“三农”工作的焦点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发生了趋势性转移,予以农村题材作品更深层面的表达。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各级电视台特别是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加大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购买、排播力度。
近些年来以《幸福到万家》(2022)、《山海情》(2021)、《花开山乡》(2021)、《在希望的田野上》(2021)为代表,农村扶贫题材电视剧止于浅层表达的成长模式,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时代故事与个人叙事融合,延续着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
乡村扶贫题材创作在新形势下如何迭代、持续创新,如何在发挥观众基础好、取材广泛的既有优势的同时,加强现实针对性,拓展艺术视野,吸引并培育更多元的观众群,出精品,出力作,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分析。
农村扶贫题材影视剧创作特点平民化的表达方式。
2014年前后,《老农民》《索玛花开》等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陆续播出,一改往日的贫困山村形象,逐步开拓了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视野,展现了农民生活、农村建设、风俗人情等故事。
女性题材电视剧调研报告

女性题材电视剧调研报告女性题材电视剧调研报告一、引言女性题材电视剧以女性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关注女性的成长、爱情、家庭和事业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备受观众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受众特点、市场反应以及创作趋势等方面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看女性题材电视剧、听取观众谈话、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数据收集。
样本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及地域等方面的观众,以便获得全面的调研结果。
三、受众特点1. 年龄层次分布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女性题材电视剧的观众主要集中在25-45岁的女性观众群体,占总观众的70%以上。
其中,80后和90后女性观众人数较多,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2. 观众群体特点观众对于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喜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节紧凑,主线鲜明,有助于增强观众代入感;二是剧情内容题材广泛,既有家庭题材,也有职场题材,符合不同观众的需求;三是人物形象丰满,角色塑造独特,有助于观众对角色的认同。
四、市场反应1. 收视率与口碑女性题材电视剧在市场上表现良好,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
其中,一些热门女性题材电视剧以很高的收视率创造了观众纪录。
同时,很多女性题材电视剧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积极的口碑有助于增加观众对剧集的关注度。
2. 市场营销模式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市场营销模式也日趋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电视广告宣传外,剧集方还通过一些新兴的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宣传推广。
同时,剧集方还通过增加明星阵容、开展线下互动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观众。
五、创作趋势1. 剧情与社会热点结合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剧情越来越注重与社会热点的结合。
剧集会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融入到女性主题的故事中,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能够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2. 强调个人成长女性题材电视剧越来越注重展现女性主角的独立自主和个人成长的故事。
剧中女性主角在家庭、事业、爱情等方面都能够独立思考和成长,这种人物塑造能够给观众以鼓舞和启迪。
新世纪中国谍战题材电视剧研究

新世纪中国谍战题材电视剧研究新世纪以来,谍战题材电视剧在电视屏幕上风生水起,从《暗算》、《潜伏》到《黎明之前》,再到近期播出的《悬崖》,观众无不喜闻乐道。
谍战剧的方兴未艾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首先,谍战剧的宏大叙事契合了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其次,谍战剧陌生化的故事情节、紧张刺激的戏剧冲突满足了消费市场受众的审美趣味;最后,剧中新英雄主义的出现实现了和平年代受众的英雄梦。
在市场化的作用下,谍战题材电视剧已经逐渐演变一种成熟类型剧,拥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产量,在其创作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若干类型元素、程式化的叙事方式和特定的受众接受心理特征。
然而学界对谍战剧的研究多数致力于谍战剧的个案研究或叙事策略研究,对其作为一种类型剧的传播学解读还较欠缺。
理论研究的忽视导致受众对谍战剧缺乏一个直观的全面的认知,对其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困境也难有创造性的解答。
本文在梳理谍战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谍战剧作出定义,分析出谍战剧的传播内容,即其类型元素;结合叙事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从热播的谍战题材电视剧中选出《暗算》、《潜伏》、《黎明之前》和《悬崖》等具有典型代表的电视剧为依托,以符号学、心理学、女性主义、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工具,深度解析新世纪谍战剧的发展与传播,并在文章最后指出当前谍战剧的生存困境与创新发展之路,以冀能为新世纪谍战剧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谍战剧的概况,梳理我国谍战剧发展的三段历程,从反特片到谍战片的完美演变,并简要阐述了谍战剧作为一种类型剧的发展情形;第二章从分析谍战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类型元素入手,分析谍战剧的传播内容;第三章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分析谍战剧的叙事特征:首先是谍战剧的叙事策略研究,包括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随后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分别分析其叙事内涵;第四章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研究谍战剧的受众心理及其传播效果;第五章分析目前谍战剧面临的困境:传播内容雷同与传播文化低俗,以此提出反类型和类型融合是其可取的两种突围策略;最后在结语部分再次强调谍战剧作为类型剧取得的成功,并重申其现实困境,期待通过各方的继续努力,使谍战剧能够永葆繁荣,“谍谍”不休。
浅谈主旋律电视剧的题材

浅谈主旋律电视剧的题材中国的改革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的系统工程。
在此工程中,各种新生事物和各种矛盾都纷至沓来,创作者必须深入其中,细心观察,倾心感受,用较先进的创作理念来进行创作。
严格地说,绝大多数反映当代生活的主旋律电视剧都与改革有关,如军事和反腐题材的作品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改革的内容。
但由于这些题材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并且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因而我们将其单独归类,而将以往单独分类的工业、农村题材并到改革题材中。
我们将改革题材的电视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表现某地区或某企业改革进程的电视剧,如《情满珠江》、《人间正道》等。
成熟期的该类电视剧创作者都清醒地意识到改革是艰巨的,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改革家面对的是一个结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既得利益集团,是一整套已经僵化了的传统思想观念。
另一类是反映改革所引起的人们价值观和生存状态变化的电视剧,如《辘轳·女人·井》、《外来妹》、《公关小姐》等。
这类电视剧将镜头对准不同类型的普通人,并通过对他们个人命运变化的描写,间接地表现了古老中国大地上的改革给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带来的巨变。
由于这些剧常常采用通俗剧的构架和模式,因而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二、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题材电视剧分为革命历史题材与一般历史题材两大类。
前者是指以共产党诞生一直到建国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为题材的电视剧,也被称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后者则是以共产党诞生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电视剧。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为主流政治所大力提倡,而且还可得到政府的资助。
这类电视剧的创作经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0年——1996年。
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有: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上海大风暴》、《七战七捷》等;表现某位伟人在某个时期的重大活动或日常生活的《少年毛泽东》、《周恩来》等。
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今。
中国医疗题材电视剧研究.pdf

1.1 医疗题材电视剧的概念界定.................................................................................. 3 1.2 中国医疗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6 第 2 章 中国医疗题材电视剧的艺术创作探析............................................................ 12 2.1 中国医疗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特征........................................................................ 12 2.1.1 叙事主题............................................................................................................. 12 2.1.2 情节构建............................................................................................................. 14 2.1.3 声像造型............................................................................................................. 15 2.1.4 小结..................................................................................................................... 17 2.2 特定人物形象的深层次内涵解读........................................................................ 18 2.2.1 病患群体的“悲剧色彩” ..................................................................................... 18 2.2.2 医生职业的道德性............................................................................................. 21 第 3 章 它山之石——中国医疗剧在仿鉴中成长........................................................ 23 3.1 对美国医疗剧的模仿与借鉴................................................................................ 23 3.1.1 情节构建的仿鉴................................................................................................. 24 3.1.2 人物设置的模仿................................................................................................. 25 3.2 中美医疗剧差异性分析 ....................................................................................... 26 3.2.1 情节展现............................................................................................................. 26 3.2.2 冲突的设置与表现............................................................................................. 27 3.2.3“真实性”与“专业性”表现风格.................................................................. 28 第 4 章 中国医疗剧未来的生存课题............................................................................ 30 4.1 脱离模式化窠臼与独创性.................................................................................... 30 4.2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张力................................................................................ 33
藏族题材电视剧类型分析研究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也为藏族电视事业的起步提供了良好的条 件。改革引发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建设的巨大变动致使藏族电视事业应用而生。藏族题材电视 剧自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显现中国荧屏以来,迄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在这短暂的二十年 间也有它的浮浮沉沉.也历经过迷茫徘徊。无可否认,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电视剧事业, 满足了众多观众的审美需求,它在中国的电视剧领域独具一格。但遗憾的是,与它二十多年 的峥嵘岁月相比.对藏族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只有少数相关文章零散见于 报刊杂志上,这些文章也大多是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主创人员的创作札记,访谈等多为谈 感受和创作经验的文章,如发表于1998年第3期‘民族大团结》的‘(拉萨往事):高原在回 叙》、《最后的守望者》、(再现五十年代的西藏历史风云——电视剧<西藏风云>ti,J作札记》 等,而论述性文章则相对较少,如发表在‘中国电视》上的《关于电视剧<康定情歌>的若 干艺术思考》、《对一首经典民歌的故事性解读——观电视连续剧<康定情歌>》等。
nationality theme soap opera by its theme resouro}s superiority,has developed the rich type embryonic form and the narrative pattern,has enriched OUt"coRntry soap opera enterprise.The article second part conducts the crosswise research take the theme content and the style as the standard to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theme soap opera,discusses each kind of nan'ative type superiority and inferiority.as well as they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ch develop to the next Tibetan nationaliTY theme soap opera.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研究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研究
历史题材电视剧是指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的电视剧作品。
这类电视剧不仅具有娱乐性,同时也承担着塑造历史意识、宣传历史文化、传承历史经验的社会责任。
然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和虚构性一直是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历史题材电视剧必须基于历史事件和人物,保证相对真实和客观。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可更改性,要求电视剧编剧和导演必须在剧情和表现手法上尽可能贴近史实,减少对历史的扭曲和误导。
同时,历史题材电视剧还要加强对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的理解,把历史事件和人物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
另一方面,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必须注重虚构和娱乐性。
电视剧作为一种娱乐性强、具有娱乐属性的艺术作品,必须考虑受众的娱乐需求和审美口味。
因此,电视剧必须在表现手法和剧情构建上,适当增加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提升剧集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总的来说,历史题材电视剧既要真实又要虚构,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电视剧制作方必须在保证史实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注重艺术表现和娱乐性,让历史题材电视剧既具有文化的普及意义,又有娱乐的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剧主要题材研究
一、按照广电政策的电视剧题材的分类标准
广电总局为统一电视剧的题材分类标准,量化各类题材比例,掌握全国电视剧创作的题材态势,结合电视剧投拍备案公示管理办法的实施,现将电视剧题材的划分做以下统一分类要求。
各省级管理部门和制作机构在投拍备案办理中,须严格按下列划分的题材种类填写备案公示表格。
1、当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改革开放以来1978的各类电视剧为当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的故事内容分为:
当代军旅题材
当代都市题材
当代农村题材
当代青少题材
当代涉案题材
当代科幻题材
当代其它题材
2、现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各类电视剧为现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故事内容分为:
现代军旅题材
现代都市题材
现代农村题材
现代青少题材
现代涉案题材
现代传记题材
现代其它题材
3、近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辛亥革命至1949年以前各类电视剧为近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故事内容分为:
近代革命题材
近代都市题材
近代青少题材
近代传奇题材
近代传记题材
近代其它题材
4、古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辛亥革命以前的各类电视剧为古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故事内容分为:
古代传奇题材
古代宫廷题材
古代传记题材
古代武打题材
古代青少题材
古代其它题材
5、重大题材:
重大题材特指总局关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件规定的题材,根据故事内容分为:(凡以反映我党我国我军历史上重大事件,描写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及其亲属生平业绩,以历史正剧形式表现中国历
史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电影、电视剧,均属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
)
重大革命题材
重大历史题材
二、当代题材与古装题材
当代、现代题材:农村剧、都市情感剧、职场剧、商业题材剧;
代表作为:《双面胶》、《乡村爱情》、《裸婚时代》、《蜗居》、《金婚》、《王贵与安娜》、《上错花轿嫁对郎》、《中国式离婚》、《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恰同学少年》、《橘子红了》、《像雾像雨又像风》、《甜蜜蜜》、《向天真的女生投降》,《欢乐颂》、《咱们结婚吧》,还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007年的《奋斗》,讲述的是在当代都市里的年轻人们,接受着现实生活的诱惑与欲望,并时刻面临着生活、爱情、事业方面的选择。
此类剧的共同特点是生活气息极其浓郁,代入感强,它往往选择一个与观众平行的视角来讲诉一个家族/家庭的酸甜苦辣,婚姻生活,职场生活和激烈斗争,人情冷暖。
在茶余饭后的小憩中一点点蚕食你的时间,而你,根本停不下来!
但纵观近几年的生活剧,剧情的俗套已然不能满足早已吃惯了「大少奶奶二少奶奶宅内钩心斗」又或是「老板贤妻小蜜三角恋」的观众,而想要创新的那部分人,呈现给观众的也是越来越弱智的剧情结构。
如现代题材的,就是妹妹辛苦养着重病的老爹,哥哥嫂嫂游手好闲啃老还疑心重,妹妹不计前嫌改变了他们,最后嫁给了一直在身边默默耕耘的第二春;如近代题材的,妹妹被全城人孤立,但凭借着编剧给的金手指,忍辱负重,被别人扇一耳光还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为别人着想,最后来个三百六十一度逆袭,成功上位变成人人羡慕的白富美。
它们传递给观众的价值观就是,寻求苦难,体验苦难才能获得超生!
随着电视剧发展变化和观众品味的不断提高,更多电视和新媒体人群呼唤当代都市生活题材剧的回归。
回望近十年来电视剧的发展,都市题材作品的数量近年已明显增加。
根据广电总局2014年下达的“22条军规”中明示,卫视频道黄金时段年度播出现实题材电视剧总集数,应达到当年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
的50%以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力挺“现实剧”。
对涉案剧的要求基本不变,按内容区分,像《918
大案纪实》这样的“典型涉案剧”被完全排除出所有电视台的黄金档;像《重案六组》这样的“一般涉案剧”则
只能在地面黄金档播出,无法在卫视黄金档中出现;至于《任长霞》这样的司法、普法、法制宣传类电视剧,则不受限制。
此外,引进剧也不能在卫视黄金档播出。
从广电总局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出,未来霸屏的必定是当代题材的电视剧包括电影。
在如今的“快时代”,显然,欢乐轻松的都市现实题材,更对观众胃口。
笑过之后,也能收获对生活的新一番认识。
如最近收拾排名靠前的《欢乐颂》、《我是杜拉拉》、《守婚如玉》等。
古装题材:经典历史名著改编剧、古典游戏改编剧、传统历史剧、传奇古装剧;
代表作为:《仙剑奇侠传》、《大明宫词》、《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孝庄秘史》、《宰相刘罗锅》、《大宋提刑官》、《铁齿铜牙纪晓岚》、《包青天》系列、《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射雕英雄传张智霖版》、《天龙八部》、《杨门女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甄嬛传》、《琅琊棒》、《芈月传》等等,几近数不胜数。
“限古令”颁布两年来,根据广电总局2014年下达的“22条军规”中明示,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年度播出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当年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 。
同时,卫视连续排播两部古装剧,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得接档。
由于各大卫视黄金档每年只能消化110集左右,表面上的“播出困境”更加激励了古装剧制作的“精益求精”。
虽份额受限,依旧不乏“爆款”。
从《花千骨》、《琅琊棒》、《云中歌》,再到被观众给予极高厚望的《芈月传》,不难看出,古装剧市场已开始以题材为着力点,完成了基础的受众分流。
电视剧市场原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千篇一略一张脸的文艺创作时代早已过去,给各方一个和谐共处、精耕细作、各守其位的土壤,才有助于让更多影视作品喷薄欲出,这也是这个开放、自由的时代给影视剧创作最大的机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