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亚国家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同步课件

授予汉谟拉比的浮雕实际在宣扬什
么思想?
君权神授
1.从法典条文看法典特点
特点一:原始的“同态复仇”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 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 同的人之间。
特点二:阶级歧视的原则,社会地位高的阶 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 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
公元前3500 年出现很多 小国。城邦、 神庙、宫殿 和文字。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灭亡
公元元年
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只是两河流域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汉莫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在为期间建 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把两河流域带入了历 史上最辉煌时期
特点三: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
• 2.从法典条文看古巴比伦王国阶级状况
• 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存在三个社会阶层:奴隶主 阶级、自由民阶层和奴隶阶级
• 奴隶主属于统治阶级,自由民和奴隶属于被统治 阶级;自由民享有一定自由和权利,奴隶处于社 会最底层,遭受残酷剥削与压迫。
• 《汉莫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 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这首歌曲的歌词 是以什么流域的 文明为背景的?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西亚国家
(一)古代西亚文明的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濒临地中海和波斯湾,形似
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沃地”
2、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3、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 河(合称为“两河”)
“新月沃地”
河流特点:河流流量 不稳定(河流不定期 泛滥,与尼罗河的最 大区别)
古代西亚国家教案

古代西亚国家教案教案:古代西亚国家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西亚国家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3.理解古代西亚国家的衰落和原因。
教学重点:1.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体制;2.古代西亚国家的社会结构;3.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4.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承。
教学难点:1.分析古代西亚国家的衰落原因;2.把握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建筑和艺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经济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分发课前准备好的古代西亚国家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1.你在地图上发现了哪些古代西亚国家?2.你对这些国家有了哪些初步了解?二、知识讲解(30分钟)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释,并简要介绍古代西亚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体制;2.古代西亚国家的社会结构;3.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4.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承。
三、合作学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回答问题,然后分享给全班。
问题如下:1.总结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特征。
2.分析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特征。
3.探讨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承。
四、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古代西亚国家的案例,并让他们分析该国家的衰落原因。
例如:巴比伦帝国。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思考,提出各种可能的原因,并展开讨论。
最后,全班共同总结可能的原因。
五、概括归纳(10分钟)六、拓展延伸(10分钟)提供一些相关阅读材料或网站链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西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后来的影响。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古代西亚国家的文章,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征。
古代西亚国家 (28张PPT)

A
3.下图展示的是法国卢浮宫内珍藏 的一块黑色石柱,上面用楔形文字 刻着一部古代法律文献。该文物属 于以下哪一文明的重要成果
A. 古埃及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D. 古巴比伦文明
D
4.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 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C
5.有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布对主人说“你 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布被割掉了耳朵。 阿布被判的法律依据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A
6.《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 文明成果( ) 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2、都有 读音;
其物”
1.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圣经》 C. 《天方夜谭》 D. 《金刚经》
A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 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 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 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 法典具有( ) A. 等级性 B. 公平性 C. 随意性 D. 民主性
目的: 为了维持奴隶主的统治。 制定者: 汉谟拉比 地 位: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 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 的成文法典。 内 容: (见书本P6) 使用的文字是? 有什么寓意?
实 质: 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 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
河流:
古代西亚知识点总结

古代西亚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古代西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包括了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约旦等国家。
该地区地势多为平原和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雨稀少。
1.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之间,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其地形主要是两河流域平原。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沃土,适宜农耕,因此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 叙利亚地区叙利亚地区则是一片干旱的荒漠地带,但却是重要的贸易交通枢纽。
叙利亚地区地处地中海东岸,依山傍海,气候温和,适宜聚居和农耕。
二、历史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39年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
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包括苏美尔、亚卡德、巴比伦和亚述文明。
这一文明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崛起,发展出了曼德拉建筑、楔形文字、城邦国家和宫廷文明等成就,对后世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古代阿兰古代阿兰是古代西亚地区的另一个重要文明,位于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古代阿兰文化继承了苏美尔和巴比伦文化,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
三、文化古代西亚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方面。
1. 语言文字古代西亚地区的语言文字非常繁荣,包括楔形文字、亚述文字、阿拉米文字等。
其中,楔形文字是在苏美尔文明中产生、在巴比伦文明中发展的一种古代文字系统,对后世的文字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宗教信仰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多样,包括苏美尔的宗教信仰、巴比伦的宗教信仰、亚述的宗教信仰等。
这些宗教信仰包括了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宇宙力量的崇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体系。
3. 建筑艺术古代西亚地区的建筑艺术以巴比伦、尼尼微、阿兰的遗迹为代表,以金字塔、宫殿、神庙等建筑为主,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宏伟的建筑规模,展现了古代西亚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四、宗教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包括了苏美尔的宗教、巴比伦的宗教、亚述的宗教等。
8.1.1.2古代西亚国家

讨论
1.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书P6) 2.法典的相关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书P6)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这些规定体现了当时 刑罚的残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 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古代西亚国家
二、文明成就 类别 1.法律 内容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①楔形文字
2.文字
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是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
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②腓尼基字母文字 (希腊字母和天一星期制度
古代西亚国家
一、“新月沃地” 1.名称由来。 2.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3.国家的出现及统一 ①出现: 约公元前3500年 ②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 4.居民 苏美尔人 (犹太人) 希伯来人 腓尼基人
汉谟拉比
古代西亚国家
二、《汉谟拉比法典》 1.概况: 石柱 神殿 浮雕 楔形文字 282 2.制定目的: 为了维护统治、维持社会秩序 3.历史地位: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实质: 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利益、维持统治的工具
世界历史——上古西亚诸国

第三章上古西亚诸国第一节两河流域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一、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间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
两河流域与埃及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处于干旱地带,需要利用河水灌溉。
但也有不同之处:尼罗河上游因为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的水量较稳定,两河每年泛滥的水量则因上游雨雪量的变化而变化颇大,易于成灾;另外,尼罗河来自热带,泛滥时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两河流域则缺少这样的天然肥料。
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的自然条件也稍有不同:南部地势低平,两河相距较近;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去又远。
所以南部比较便于灌溉,也较易受水灾,这使两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带最初并不适于农业,甚至不适于住人,旧石器时代的遗迹都在山坡或山麓、丘陵上,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都在北方和东方的山地上,因为那里雨水稍多,又无河流泛滥威胁。
公元前五千年代,人们开始在山坡上截引溪水浇地,随后逐渐迁到河谷平原。
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创造者是居住在苏美尔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讲苏美尔语。
约公元前三千年代初,一种与苏美尔人语言完全不同的人到了苏美尔以北的地区,因为后来他们在那里建立了阿卡德国家,所以被称为阿卡德人,他们的语言属于塞姆语系。
二、苏美尔城邦。
从约BC4300年起,苏美尔各地开始了氏族公社解体向文明时代的过渡过程。
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BC4300-3500年)、乌鲁克文化期(BC3500-3100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BC3100-2700年)。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苏美尔各地出现了较大的神庙建筑,它可能是经济合作和管理中心。
当时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陶器、铜器。
根据墓葬出土的像部落首领的男俑判断,此时苏美尔已经开始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2013历史与社会_古代西亚国家古巴比伦

自然条件
幼发拉底河 河流 和底格里斯河 , 河流流量不稳定。
这种自然条件下, 该地区农业发展有 什么特点?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 修建的灌历程? 看书完成年代尺,请在相应的时间上标出历史事件。 前3500年 出现小国
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前18世纪 完成统一 汉谟拉比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它的目的 和实质是什么? 它的产生 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 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 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反映了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 请简单分析古巴比伦 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的社会阶级状况。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 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 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 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 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 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认 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 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 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 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 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 流返回地面。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 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 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 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 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 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 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 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思考: 腓尼基人建立 的古代小国在今天 大致哪一带?
古代西亚国家导学案

古代西亚国家导学案古代西亚国家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文明古国。
在这个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和伟大的历史事件。
本导学案将带领你一窥古代西亚国家的面纱,了解其文化、历史和传统,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关于古代西亚国家的探索之旅。
【古代西亚国家的地理环境】古代西亚国家位于亚洲大陆西南部,境内地形多样,包括高山、河流、平原等多种地貌。
这种多样的地理环境为西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古代西亚国家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也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面貌。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特色】古代西亚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这里拥有许多精湛的建筑、雕塑和艺术品,反映了古代西亚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统非常注重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尊重自然,崇拜神祇,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古代西亚国家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古代西亚国家的历史沿革】古代西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在古代西亚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君主、哲学家和军事将领,为这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古代西亚国家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帝国,统治着广袤的领土,与周边国家交往频繁,影响深远。
【古代西亚国家的传统习俗】古代西亚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古代西亚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例如,古代西亚国家的人们崇尚节俭、勤劳,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有着独特的礼仪和节日活动,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遗产】古代西亚国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包括建筑、艺术品、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古代西亚国家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古代西亚国家的辉煌历史和文明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学习资源。
【古代西亚国家的现代影响】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对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月沃地”
二、古代西亚国家
1、结合图1-5新月沃地,说一说古代西亚国家的分 布情况。(河流、民族、重要城市)
2、说一说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统一情况? 3、说一说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历史地位?
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新月沃地
河流
文 明 历 程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文
《汉谟拉比法典》
明 文字:楔形文字
成
字母文字
就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太阴历
其他:……
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教科书
(2)字母文字
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思考: 腓尼基人建立
的古代小国在今天 大致哪一带?
大致 黎巴嫩一带
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 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古代北非:象形文字 古代西亚:楔形文字、字母文字 贡献:文字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现,形成22个字母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3、汉谟拉比法典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 法典》部分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君权神授——维护统治的策略
早期的国家统治者的权力往往和神 权结合。君权神授,王权神化,给 统治者的统治权力蒙上合法的外衣 ,使统治者的权力合法化。
(三)巩固统治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的石 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 座神殿里。
法典特点
3、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如果一 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 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
4、颁布一些福利措施,“如果没有抓获拦路 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 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的长 官偿还损失。”
法典特点
5、颁布稳定经济秩序的措施,如确定基本商 品每年的价格,限制利率在20%,保证度 量衡的信誉。
4、说一说西亚地区的主要文化成就?
(一)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 第1段+图1-5
1、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候 干旱少雨
3、河流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河流流量不稳定
“新月沃地”
4、该地区农业发 展的特点:
依靠人们修建 的灌溉系统
1、说一说古代西亚国家的分 布情况。(河流、民族、重要城
市)
(1)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2)民族 苏美尔人、腓尼基人 、希伯来人(犹太人)
(3)重要城市
巴比伦
图1-5新月沃地
2、说一说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统一情况? (1)早期城市国家的出现
公元前3500年
(2)两河流域的统一
时间: 公元前18世纪 人物:汉谟拉比 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二)古代西亚的文明历程 1—3 第2段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 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 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 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 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 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 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 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6、为了体现法典的权威,法典还诅咒以后任 何敢于篡改法典的统治者;“他的城市将 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 字永远被人遗忘‥ ‥ ‥他的灵魂在地狱里 也喝不到水。”
4、说一说西亚地区的主要文化成就?
(1)楔形文字
发明者:
苏美尔人
发明使用的区域:
古代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发明的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 的发展
两河流域的历法—太阴历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 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 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 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 。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 ,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 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 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阶4级、状性况质。(实质)代表奴隶主阶级意志和利 益的法律。
(汉 摘谟 录拉 )比
法 典
法典特点
1、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例 如“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 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 手足。”
2、实行阶级歧视的原则,“如果贵族阶层的 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如果任何 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 刑。”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 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 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 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 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
1、制定的目的: 为了维护统治
2、历史地位:世 部界比上较迄完今备发的现成的文古法代典第。一
3、内容:
法典共有条文282条,其中很多严格规定了奴隶和 奴隶主之间的关系,规定如何处理自由民内部的 矛盾和冲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
公元前3500 年出现很多 小国。城邦 、神庙、宫 殿和文字。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灭亡
公元前 4000
公元前 2000
公元元年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
补充资料: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游牧部落即希伯 来人(犹太人古称)迁徙到地中海东岸。公 元前11世纪,他们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 太国家,公元前722年,被外族灭亡。他们不 堪忍受外族人的奴役和残酷统治,于是流散 到世界各地,过着漂泊的生活。中世纪以后, 阿拉伯人占据这块地方,建立巴勒斯坦国。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回归建立了以色列国, 把巴勒斯坦的一百多万阿拉伯人赶走,造成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这就是巴以冲突的历史 渊源。
文明成就
古代西亚创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看书,在书上画出关键词 )
古巴比伦王国 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 文字奠定了基础。
空中花园、太阴历、……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 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 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 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 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 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 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 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 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 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