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Lied)简介

合集下载

德奥“艺术歌曲”lied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在舒伯特笔下这种体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德奥“艺术歌曲”lied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在舒伯特笔下这种体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德奥“艺术歌曲”(lied)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在舒伯特笔下这种体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艺术歌曲是西方音乐史上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的产生甚至可追溯到巴洛克晚期和前古典主义时期,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长河中逐渐定型直至走向繁荣,并达到最高峰。

”1“正是在这种更加强调自由和个性的社会中,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运动应运而生。

音乐作为个门艺术中最浪漫的一种艺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2艺术歌曲的产生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运动等文学思潮在音乐方面的反应。

德奥是艺术歌曲的重要发源地,艺术歌曲的诞生是随着时间一步一步变化而成的,柏林乐派给了德奥艺术歌曲生命,乐派内胡作曲家创造了量单声部独唱歌曲利德,并通过自己的创作不断寻求音乐于歌词之间更完美的结合,想更好的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古典主义为它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浪漫主义迎来了高峰。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就是标志着艺术歌曲繁荣时代的到来的旗帜。

舒伯特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出了9部交响曲、22首钢琴奏鸣曲、35首室内乐作品、6首弥撒曲、17部歌剧和600多首艺术歌曲。

音乐创作的数量之多让人惊叹。

他虽只有31岁的短暂生命,但只要有空就在写作歌曲。

“他曾说只要有钱买纸,他就可以不停地写作。

他的一位朋友则认为:舒伯特把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变成了艺术歌曲。

”3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大致可分为分节歌、修饰分节歌、小1王江坤.德奧艺术的起源于发展【J】.大众文艺,2010,15:64—65.2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53刘新丛、刘正夫.欧洲音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221型歌剧场景式歌曲、通谱体歌曲、声乐套曲五类。

著名的艺术歌曲有《摇篮曲》、《野玫瑰》、《菩提树》、《流浪者》、《魔王》、《鳟鱼》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
பைடு நூலகம்
• (2)艺术歌曲在法国称为chanson,代表作曲 家有迪帕克、福雷、德彪西等。法国艺术歌曲比 较精致纤柔。德彪西的歌曲多根据波德莱尔、魏 尔兰等人的诗歌谱成,具有印象派的特征。 • (3) 艺术歌曲在俄罗斯称为романс,格林卡 是此种体裁的的第一个经典作曲家。随后的代表 人物有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拉赫马尼诺夫 等。俄罗斯艺术歌曲的特点是注重心理刻划。其 中,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歌曲富有强烈的民族性与 艺术独创性,与俄罗斯语言的声调丝丝入扣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 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 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 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 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
艺术歌曲的种类: (1)德国称为Lied,代表作曲家是舒柏特, 他所作的艺术歌曲有600余首,采用歌德、席勒、 海涅、米勒等人的诗为歌词。他的艺术歌曲曲调优 美,意境深邃,《野玫瑰》、《春天的信念》、 《魔王》等已成为流传世界的名曲。沃尔夫的200 多首艺术歌曲,曲调刻意表达德语声调的特点,与 歌词紧密结合,钢琴伴奏富交响性。此外,舒曼、 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人也作有不少艺术歌曲。
(4) 内容丰富 由於歌词都是采用名诗人的作 品(如歌德等大师),所以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 高。 (5)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 修养 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它的演唱者必须具有 良好的音质,细腻的声线,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 情绪表达能力。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 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志。
艺术歌曲的特色: (1) 诗与音乐的结合 歌曲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 扬顿挫等进行创作,所以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对诗歌 的主观看法。 (2) 以钢琴伴奏(独唱) 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 同等重要。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 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 的意境与内涵。如舒柏特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3) 结构精致 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 浓缩的音乐小品,在聆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因 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的安排。

谈二十世纪近现代德奥艺术歌曲

谈二十世纪近现代德奥艺术歌曲

谈二十世纪近现代德奥艺术歌曲二十世纪近现代德奥艺术歌曲,是指在20世纪末以前,德国和奥地利区域内产生的以歌曲形式表现的音乐艺术。

这一时期的德奥艺术歌曲具有曲调优美、意境深刻、词意精炼等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和艺术观念的变化与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德奥艺术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当时歌曲开始在欧洲范围内普及。

随着19世纪的到来,德奥文化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和变革,其中艺术领域的变革也带动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

在19世纪的德国,歌曲不再仅仅是一种随意的表达方式,而是成为了一种精致而有意义的艺术形式,被称为“Lied”。

德国诗人和作曲家看到了利用歌曲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可能性和价值,开始在其创作中广泛运用“Lied”的形式。

19世纪后期,德奥艺术歌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欧洲音乐艺术的一支重要力量。

著名的作曲家如舒曼、布鲁克纳、马勒、以及后来的魏尔、斯特劳斯等人,都是这一时期德奥艺术歌曲的杰出代表。

这些艺术家使用“Lied”的形式,在音乐中表达了对人生、人类命运、社会和时代变革的思考和感悟。

以舒曼的《钦佩者》和《松树林中的散步》为例,这些歌曲表达了对爱情与自然之间的关联的感性理解。

而马勒的歌曲则更注重描绘生命之悲惨以及对宇宙的力量和力量的迷恋和震撼。

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开始受到现代音乐的冲击,也受到了思想启蒙的影响,这使得德奥艺术歌曲开始有所改变,不再如19世纪早期的那样贴合固定的音调和旋律,而是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意象,尤其是表述战争、爱情、社会变革等极具时代意义的思想和情感。

如波尔布特的《爱之歌》,在其旋律中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痛苦。

而布鲁克纳的《终曲和歌》则表现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带有深厚的宗教意味。

与此同时,近现代音乐的干扰也为德奥艺术歌曲带来了新的元素和发展方向。

1912年,阿诺德·什伯格创作了迷笛音乐,切开了歌曲的旋律形式,使歌曲的音乐风格也呈现出非线性,抒情主义的特征。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

ɤ 有一个人在西方音乐中为德 奥艺术歌曲奠定坚实基础, 并把德奥艺术歌曲发展到一 个顶峰,他就是:
“歌曲之王” 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
₰ 弗朗茨· 泽拉菲库斯· 彼得· 舒伯特(德 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 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 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 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 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 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 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 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艺术歌曲
~BY-黄鹏成
艺术歌曲
₯ 艺术歌曲简介 ₯“歌曲之王”舒伯特 ₯ 中国艺术歌曲 ₯《花非花》赏析
艺术歌曲简介
“艺术歌曲”
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 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 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 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许多艺术 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
中国艺术歌曲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 围绕着中国“新音乐”建立的问题展 开理论研究和创作探索的时期,主张 借鉴西乐,整理国乐,中西融合,创 立新乐。
随着黄自、刘雪庵、赵元任等新一批音乐家的涌 现,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打到了新的高度。他们的作 品采用的西洋音乐创作技法,并且融入了很多中国民 间音乐元素,相对于他们的前辈而言,这些音乐大师 的艺术歌曲具备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 花 非 花 》 赏 析
END…… 谢 谢 欣 赏
境写易作白是 的的的品居我《 美朦这的易国花 感胧首时。著非 。、作候黄名花 缥品,自的》 缈,选在唐一 而因中创代词 充为了作大的 满全白这诗作 梦诗居首人者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艺术歌曲产生于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欧洲,其名称来自于德国的“Lied”——歌曲,一种以著名诗人的诗歌为词,以词谱曲的声乐体裁,并且伴有如歌的钢琴伴奏,演绎时人声与钢琴伴奏水乳交融,意境悠远。

该体裁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雏形。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是由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作词)和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作曲)合力完成,该歌曲写于五四运动之后,时值民族文化勃发之际,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写于1926 年。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描写,将歌词赋予了诗意,营造出一种青年在独自吟唱的感人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种种思念。

歌词原名《叫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先生所作的一首著名的诗歌。

当时刘半农在伦敦留学,把对祖国、妻子的思念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温柔缱绻中不乏大爱的情怀。

特别要提的是,刘半农首次在诗歌中用到了“她”,与男性的“他”区分开来,在中国语言学界是一大进步。

六年后,在哈佛任教的赵元任看到这首诗歌,对饱受磨难的祖国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满含深情,用心将这首诗歌谱写了旋律。

当时国内音乐界处于学堂乐歌盛期,但赵元任先生突破了学堂乐歌“借曲填词”或者在创作方式上的“拿来主义”的创作形式,“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于1928 年版的《新诗歌集》第一次刊登,立刻在当时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受到青年的喜爱,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特征(一)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一开始很明显地采用了我国诗词传统的比兴手法。

每一段歌词的开始部分都是引入了不同的景象,通过借景抒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而被作者赋予情意的物象也成了意象,以此来形象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

浅谈怎样演唱舒曼艺术歌曲

浅谈怎样演唱舒曼艺术歌曲

一、德国艺术歌曲(lied)最初的德国艺术歌曲走的是一个探索的道路,紧接着走向成熟时期,辉煌时期。

海顿的艺术歌曲表达了诗歌的意境美;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则更注重表现人物和剧情,而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刚刚探索到精神境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纪元,在诗歌中得到无情无尽的灵感。

包含了包罗万象的表现形式,来源不断的曲调旋律,色彩斑斓的各种调性,以及伴奏中各式各样的音乐形象和美的意境。

紧接着舒曼的艺术歌曲,继承了舒伯特的创作传统。

更追求高尚的境界,注重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注重钢琴伴奏中的节奏表现,使艺术歌曲更加完美。

而勃拉姆斯在音乐的语言上也继承了舒伯特的传统,而沃尔夫则更偏于舒曼,更重视文学方面。

诗词的内容、语言和音乐三者结合,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

之后还有马勒、勋伯格、贝尔格,威伯恩等作曲家。

他们为德奥艺术歌曲做出重大贡献。

这就是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线索。

二、《爱之歌》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19世纪的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年仅46岁,一生创作240多首艺术歌曲。

他足以代表浪漫主义音乐最纯粹的本质。

他的作品有丰富的感染力,有期待、有梦幻。

他不是浪漫时期的产物,而是浪漫时期的推动者。

他是与生俱来的浪漫主义者。

他认为音乐是他感觉的精神语言,是一个巨大而无形的牵引线,统一着他的精神。

他天生就是诗人也是音乐家。

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将古典的结构和浪漫情感融为一体,既清新富有活力,又善于抒情。

他细腻的写出钢琴伴奏声部,与歌唱部分紧密相连,还能充分的表达出诗词的意境,使诗意更加真实,明朗。

他在诗歌、旋律、和声、节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充满了浪漫主义梦幻色彩,称为“音乐诗人”。

三、舒曼——Liebeslied《爱之歌》1、作品介绍:作品号OP.51.NO.5;作词歌德(JohannW.Goethe);G大调作品;4/4拍子;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2、歌词:①DirzueröffnenmeinHerzverlangtmich音标:[di:r][tsu:][εrœfnən][main][hεrts][fεrlat][mi:Ç]渴望着你来打开我的心扉;德语解说:元音后没有辅音或只有一个辅音时发“长元音”,例如:Dir[i:]。

艾兴多夫 艺术歌曲

艾兴多夫 艺术歌曲

艾兴多夫艺术歌曲
(原创版)
目录
1.艾兴多夫简介
2.艺术歌曲的定义和特点
3.艾兴多夫的艺术歌曲创作
4.艾兴多夫艺术歌曲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1.艾兴多夫简介
艾兴多夫(Heinrich Heine,1797-1865)是德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德国民族主义运动以及欧洲的革命浪潮。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德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2.艺术歌曲的定义和特点
艺术歌曲(Lied)是一种源于德国的声乐与钢琴伴奏的音乐形式,通常以诗歌为歌词。

它与通俗歌曲不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艺术歌曲的特点包括:歌词具有深刻的文学内涵,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以及声乐与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

3.艾兴多夫的艺术歌曲创作
艾兴多夫的艺术歌曲创作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有很多是为艺术歌曲而作的歌词。

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艾兴多夫的艺术歌曲歌词主题多样,既有爱情、自然,也有哲学、历史。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绘和丰富的意境表现,将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展现出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4.艾兴多夫艺术歌曲的影响和价值
艾兴多夫的艺术歌曲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也对整个欧洲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位杰出的艺术歌曲歌词创作者,艾兴多夫为世界音乐宝库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论福雷艺术歌曲《月光》的演唱

论福雷艺术歌曲《月光》的演唱

论福雷艺术歌曲《月光》的演唱福雷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最具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包括七部声乐套曲和三本标题都为“艺术歌曲20首”的单曲集,被誉为法国的舒曼。

其作品曲调优雅流畅,务求简练,感情含蓄而深沉,具有法国人特有的典雅与细腻,但是又不拘于传统,继续了浪漫主义抒情性的同时,融入了古典主义的创作精神。

他开创了法国艺术歌曲的辉煌时代,是法国艺术歌曲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体现了法兰西民族特有的浪漫色彩,并独树一帜,始终保持者自己的创作风格,追求音乐的内在本质和自我提升。

而《月光》是他的代表作,我们通过了解月光来分析演唱风格及特点。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艺术歌曲在法国的发展状况,从福雷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对福雷的《月光》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其风格特点以便更好的演唱;第二部分:《月光》的艺术特征,创作背景,歌词特征及钢琴伴奏;第三部分:结合本人对作品《月光》的演唱与表演做详细的论述。

艺术歌曲(lied)原为德国民间声乐曲。

兴起于十九世纪初,它的起源于民歌,但是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比民歌更富有诗意,用简单的旋律记录。

艺术歌曲形式自由,歌词大多来自名人的诗歌,加上优美的钢琴伴奏,让艺术歌曲呈现出高雅美丽动听的特质。

一般来讲艺术歌曲是诗与音乐的结合,结构短小精致,配上有没得钢琴伴奏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和内涵。

提到法国艺术歌曲我们应该想到它的前身——浪漫曲,十八世纪后半夜在法国民间广泛流行。

法国艺术歌曲真正的开端,应该是柏辽兹而起逐渐形成,后面出现了福雷等。

福雷作品《月光》创作与1887年,是福雷艺术歌曲中期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歌词选自象征派大师威尔蓝诗集《风流庆典集》。

诗歌可分为三节,每节由四个句子组成,诗歌第一句和第三句未押韵外,其他诗句均形成规则押韵。

歌曲的曲式及调性复杂多变,钢琴伴奏地位明显提高,福雷式的音乐风格显露无疑。

这首歌曲优雅,温柔,音域虽然跨度不大,但唱好并非易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歌曲(Lied)简介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

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

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

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

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

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

曲此我们可以知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古代的“音乐”的概念是声乐,因此把艺术歌曲划归在音乐的范畴中是符合历史的观念的,并由此可知,艺术歌曲实则早于音乐的其它形式几百年而存在,如歌剧、交响乐等等。

我们当今意义上的艺术歌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德国、意大利、法国、俄国等等,从游吟诗人及僧侣们,通过Issac传到taleman、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等众多作曲家并层层推进,最终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达到高潮,从lied大师Issac到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它的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单音lied———复音lied———浪漫的艺术歌曲———十二音、无调性的艺术歌曲,一直是在非常强劲地发展着。

在它最初的形式发展中,改革进化一直伴其左右,如Schulz去掉了固定低音而改为完整的伴奏;海顿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有前奏、间奏,加强了伴奏的重要性等等;贝多芬的艺术歌曲的“歌曲集”形式成为后提升,虽然二者都自为地闪着自己的光辉,当他们一起登场时,肯定是最引人入胜的。

”应该说普赛尔第一次毫不犹豫、而又比较客观地评判了二者的关系,即出自同一体,但又有侧重。

当然这种侧重是集中在音乐方面上。

E·T·A霍夫曼说:“在谱写的诗歌用词语来指种种确定的情感的歌唱中,音乐的魔力作用就象道士的仙丹一般,只需几粒就足以浸泡出任何精妙美味的冲剂来。

”这种对于诗与音乐的审美观点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真谛所在,诗的升华一定要有音乐的滋润,否则诗的光辉即显暗淡(这只是限定在音乐范畴之中,作为诗的个体表现,它固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存在,而并不需要依附在任何其它形式之中)。

因此,让·保尔在《美学史料读本》中提到“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只有音乐是纯粹的最富人性的,能涵盖一切的。

”虽然许多学者认为诗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源泉,但诗的提升、完美只有通过音乐才能完成、实现。

音乐人类学家戴维·科普兰认为,舒伯特、舒曼的欧洲艺术歌曲中,是歌曲将歌词完全融化为音乐的表达模式,还是作曲家通过阅读诗作来获得美感,从而形成音乐曲式,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从另一个角度看,艺术歌曲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声乐艺术的演变和不断的“美声”追求,这也是推动其整体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比如它最初是否是由阉人歌手演唱的,因为这种演唱只限在小范围的演出。

在法国,艺术歌曲是在沙龙里得到发展的,而在德国,它的演出常常是在市井、民众中进行的。

各地区和国家的演出对象和渠道不同,必然在艺术歌曲的整体创作上有不同的影响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

剧场的革命是导致声乐改变的一个重要素,所以艺术歌曲的整体进步是与剧场的发展、声乐演唱的改革和进步分不的。

诗与音乐的结合歌曲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所以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看法。

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

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

如舒柏特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在聆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因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的安排。

由於歌词都是采用名诗人的作品(如歌德等大师),所以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高。

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它的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细腻的声线,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

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志。

歌唱中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具有文学性。

一首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

在人类古代时期,诗与歌是集于一体的。

许多艺术歌曲其歌词都显现出诗的律动,其旋律跳动着诗的脉搏。

光未然的长诗《黄河吟》,使冼星海创作出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

传唱了千百年的《阳关三亚》,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蕴藏的难舍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

歌曲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表现了对纯真爱情的歌唱,使刘半农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

流传于千家万户的蒙古族民歌《牧歌》,形象纯朴富有诗意。

可见,艺术歌曲的发展离不开诗歌与时代的发展。

欧洲艺术歌曲是欧洲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世界声乐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显著的,在这里产生了至今仍被视为艺术歌曲楷模的许多经典杰作和优秀的诗篇。

把诗词与音乐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比民歌和一般歌曲的艺术水平要高,艺术技巧的难度更大。

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欧洲,艺术歌曲这个名称由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品种。

舒伯特采有缪勒的诗谱写了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从而揭开了浪漫主义歌曲的崭新篇章,使艺术歌曲的地位得到了确立与成熟。

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曲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借助钢琴的表现力,使其融入歌曲的情感,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渲染诗歌的意境,塑造动人的音乐形象。

钢琴伴奏与旋律一起表达完整的音乐,体现出作曲家的创新意识与技术水平。

传统的艺术歌曲的演唱是与钢琴伴奏视为一体的。

舒伯特在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充分发挥钢琴的艺术表现力,渲染歌曲的气氛,烘托歌曲的情感,塑造歌曲的背景,给歌曲伴奏以新的生命。

在他的声乐作品中,伴奏不仅仅是从属旋律的,而是能够用来表现旋律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钢琴伴奏始终起着衬托的作用,特别是运用色彩的变化,速度的缓急,音的延长与停顿,为演唱者创造出特定意境,从而加深了艺术感染力。

钢琴伴奏的意境不仅仅是跟着歌曲旋律给予和声及节奏的支持,更主要的还在于通过写意或造型的艺术手法渲染音乐气氛,从每首歌曲的艺术形象、结构发展、和声处理、伴奏织体去感受和分析作品的风格内涵及表现的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对艺术歌曲进行更加完美的艺术处理。

艺术歌曲在我国一向被看成是严肃音乐(高雅音乐)。

一自30年代以来,我国乐坛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艺术歌曲,它们又是全国各大院校培养音乐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材。

其中,三、四十年代的一批作品尤为优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较高的艺术水准。

而到了80年代,歌曲的诗化程度、音乐的艺术风格与技巧的运用都有了更明显的提高及突破。

艺术歌曲是流动的诗篇,旋律充满了诗的韵味和美感,它的美学规律是我们需要认真完成和不断探讨的课题。

在欧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歌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是巨大深远的,正确全面理解艺术歌曲的本质、风格及特征,并以此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冶。

发展,使艺术歌曲风格更加多样化、民族化,更具艺术性和时代性。

早在12世纪,随着游吟艺人和法国南部吟唱诗人的崛起,情歌和叙事歌得到了发展,随之在14世纪和15世纪产生了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和名歌手(Meistersiugen)的歌曲。

16世纪、17世纪出现了牧歌,这时期的创作对歌曲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德国的艺术歌曲发展是由哈斯勒和阿贝特创始,经过莫扎特、贝多芬,到使歌曲创作极为繁荣的舒伯特——他比任何作曲家都更多地将感情及戏剧性倾注到艺术歌曲这个形式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艺术歌曲和法国艺术歌曲两大流派。

这些艺术歌曲虽然风格虽不相同,但都是取材于优秀的诗歌,加上精致的音乐旋律和完美的钢琴伴奏,形成一首首各具特色的精品。

到了19世纪,英国、西班牙、美国、俄国、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们也创作了许多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流派特点,这与每个国家不同的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为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之初,艺术歌曲就在很高的起点上得到发展。

以萧友梅、吴梦非等为代表的一些音乐家得音乐教师在蔡元培大国倡导美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全国各地先后组建了一些新型乐团。

这些音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为艺术歌曲创作做了铺垫。

洗星海继聂耳之后,以更广阔的题材、更多样的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段,谱写了大量富有艺术性的歌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空前繁荣。

新时期的作曲家郑秋枫、施光南、尚德义、谷建芬、士心、徐沛东、陆在易、王志信等创作了《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笛》《我们是黄河泰山》《我像雪花天上来》《我爱土地》《母亲河》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

中国的民族众多,民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作曲家把这些清唱或用极为简单的伴奏形式演唱的原始民歌配以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钢琴伴奏时,一种具有高品位、完全不同于原始民歌的艺术歌曲出现了。

它不仅受到了大从的好评,也得了专家的肯定,在我国的艺术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流传到国外,使世人从中了解和全会中国民族的生活与情感,在文化沟通与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它们的民族情和艺术兼容,作品也特别受到广大中外听众的欢迎和喜爱。

弗兰兹·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奠基人。

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开创了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的新体裁,在交响乐中加入抒情性因素。

他创作了大量流传至今的优秀艺术歌曲,被世人誉为“歌曲之王”。

在西方音乐史上,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具有奠基性和经典性地位,研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对于推进音乐艺术教育,提升音乐素养是极为重要的。

沃尔夫以及理夏德·施特劳斯和马勒,包括瓦格纳的歌曲,都是沿着舒伯特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发展的。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其成为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此后的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以及理夏德·施特劳斯和马勒,包括瓦格纳的歌曲,都是沿着舒伯特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发展在18世纪和19世纪,一部成功的歌剧最能代表一位作曲家在音乐上的成就,很不幸的是舒伯特的几部歌剧皆以失败收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