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四岁幼儿的心理特点

四岁幼儿的心理特点四岁是儿童发展中的关键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会经历许多心理特点的变化。
以下是四岁幼儿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四岁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像三岁时那样将自己与他人混为一谈。
他们会经常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并开始构建自己的身份和个人形象。
2.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四岁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迅速发展,他们能够开始玩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
他们会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创造新的意义和用途,并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3.逻辑思维的发展:四岁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并能够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来确定一个物体是属于哪个分类。
4.语言能力的提高:四岁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语法规则和更丰富的词汇。
他们能够用更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能够参与更复杂的对话。
5.社交能力的发展:四岁幼儿对于与他人交往和与他人合作的需求也在增加。
他们开始更主动地与其他人交流和玩耍,并懂得分享和合作。
他们也能够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6.情绪控制的困难:尽管四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在逐渐发展,但他们仍然可能经历情绪上的挑战。
他们可能会经常出现情绪的突然变化和较强烈的反应,如愤怒、沮丧和兴奋等。
7.动作协调性的提高:四岁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进行更复杂的动作。
他们可以更自如地走、跑、跳和爬上物体。
8.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四岁幼儿开始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大小和形状等。
他们能够数数,并开始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9.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四岁幼儿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的好奇心日益增加。
他们喜欢提问问题,主动探索新的事物,并表现出对学习的积极性。
10.需要父母陪伴与鼓励:尽管四岁幼儿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仍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鼓励。
他们对于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有着更强烈的需求,并会通过亲密的接触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三到四岁幼儿年龄特点指南

三到四岁是幼儿成长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在身体、认知、语言、社交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以下是三到四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南。
一、身体发育1.肢体协调能力增强:三到四岁的幼儿身体协调能力逐渐增强,可以进行简单的跑、跳、爬等动作。
2.精细动作能力提高:幼儿可以逐渐掌握使用工具、穿扣子、画图等活动,手指灵活性明显提高。
3.偏好性体育活动:幼儿会表现出对一些体育活动的偏好,比如有的喜欢跑步,有的喜欢跳跃等。
二、认知发展1.观察力加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增强,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和理解外界事物。
2.记忆力提升:幼儿记忆能力逐渐提升,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信息和经验。
3.逻辑思维发展:幼儿开始逐渐形成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语言发展1.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词汇量扩大:幼儿的词汇量逐渐扩大,可以运用更多的词汇进行表达和沟通。
3.句子结构完整:幼儿开始能够组织简单句子,表达更加完整的意思。
四、社交发展1.社交能力增强:幼儿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能够表现出更多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2.独立性增强:幼儿逐渐具备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开始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五、生活习惯养成1.自理能力增强:幼儿逐渐学会自己梳头、穿衣、洗脸等基本生活技能。
2.睡眠规律性:幼儿的睡眠规律逐渐形成,开始有固定的睡眠时间和作息习惯。
3.饮食偏好:幼儿开始表现出对一些食物的偏好和厌恶,家长需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
在这个成长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注重和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关心幼儿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4至5岁孩子的成长特点

4至5岁孩子的成长特点4至5岁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这个时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个性特征逐渐显现,他们开始表现出独立性、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增强。
下面是4至5岁孩子的成长特点。
1.身体发展:4至5岁孩子的身体逐渐长高,肌肉力量也增强。
他们开始变得更加灵活和协调,能够跳跃、奔跑、爬行和乘坐自行车等。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和舞蹈动作。
2.语言能力: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语言能力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他们可以用更多的词汇和更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遵守简单的指令,并可以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互动。
3.认知能力:4至5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周围的环境,并能够使用抽象的概念进行思考。
他们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开始对数字、颜色和形状产生兴趣。
4.社交能力: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发展。
他们开始与他人进行合作,并能够与小伙伴一起进行游戏和玩耍。
他们开始懂得分享和轮流进行活动,也能够辨认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
5.情感表达:孩子在这个阶段也开始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能够辨认各种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他们也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尤其是家人和熟悉的人。
6.独立性:4至5岁孩子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活动,如穿衣、洗手、用餐等。
他们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意愿和决策,并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7.想象力: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个阶段被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通过玩具和角色扮演游戏来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并能够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力。
8.性别意识:在4至5岁,孩子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有更深的意识。
他们能够识别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并对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有所了解。
总之,4至5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4岁儿童心理和发育特点

4岁儿童心理和发育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心理和发育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了解和关注四岁儿童的心理和发育特点,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四岁儿童的心理和发育特点。
四岁儿童在心理上呈现出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主张。
这个时候的儿童开始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会表达自己的喜好和不喜欢,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四岁儿童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自主地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和活动。
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四岁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逐渐成为独立个体的体现。
四岁儿童在语言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开始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开始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
他们喜欢模仿大人说话,会模仿各种声音和动作,表现出了对语言的浓厚兴趣。
他们也会展现出一定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能够记住一些常用词语和表达,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
这种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他们在学习和社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岁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意识到他人的情感和需要,能够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开始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他们会在和其他儿童相处时展现出友好和团结的一面,会主动地去帮助和安慰他人。
四岁儿童也会展现出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充满了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这种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岁儿童在运动和认知发展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技能,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如跑、跳、爬等。
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开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这种运动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周围的环境,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如下:1.婴儿期(0~2岁):信任VS不信任。
主要任务:满足婴儿生理上的需要,发展其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获得希望感。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是孩子建立对外界信任感的重要阶段。
这时的孩子开始出现基本的心理需求,渴望认识世界又要避免世界对他的伤害,同时又对外界有着较强的依赖性,需要父母的保护与照顾。
2.儿童期(2~4岁):自主VS羞怯、怀疑。
主要任务:帮助儿童获得自主感以及克服羞怯和怀疑,体验自主决定的感觉。
阶段特征: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渴望探索世界,并开始独立处理某些事情,学会许多动作,如独立穿衣、吃饭、走路等。
如果这一过程获得父母的肯定与赞许,孩子会逐渐养成自主探索的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和独立。
3.学龄前期(4~6岁):主动VS内疚。
主要任务:培养主动性。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产生主动性和责任感,他们开始主动参与活动,并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环境。
如果他们的行为受到赞扬或鼓励,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如果他们的行为受到批评或指责,他们会感到内疚和羞愧。
4.学龄初期(6~11岁):勤奋VS自卑。
主要任务:培养勤奋感。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他们努力学习和工作,以获得成就感。
如果他们的努力得到肯定和赞扬,他们会感到自信和满足;如果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或赞扬,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和失落。
5.学龄中期(12~15岁):同一性VS角色混乱。
主要任务:建立自我同一性。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他们试图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会感到自信和满足;如果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可能会感到混乱和不安。
6.学龄晚期(15~18岁):亲密VS孤独。
主要任务:建立亲密关系。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关注与他人的关系,他们试图建立亲密关系,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如果他们能够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会感到满足和幸福;如果他们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失落。
四周岁孩子心理特征

四周岁孩子心理特征
四周岁孩子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活泼好动:四岁的孩子身体发育和肌肉协调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喜欢跑、跳、钻等活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
他们喜欢参与各种游戏,也愿意帮助家长做些简单的家务。
2.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岁的孩子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但主要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见过、摸过、闻过或者感受过的具体物体和形象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而对抽象的概念或理论仍然比较陌生。
3. 好奇心强:四岁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会提出许多问题,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花儿是红色的?”等等。
家长需要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探索世界。
4. 开始有自我意识:四岁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依赖父母。
他们可能开始对某些事情产生兴趣,例如绘画、音乐、阅读等,也愿意尝试一些新的活动。
5. 社交能力提高:四岁的孩子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龄孩子和成人建立关系。
他们可能会在幼儿园中交到一些朋友,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
同时,他们也开始对角色扮演游戏感兴趣,例如过家家等。
总的来说,四周岁孩子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开始有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提高。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这些特点,正确引导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岁小孩心理发育特点

4岁小孩心理发育特点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开始进入幼儿期的后半阶段,身心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特点。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等方面来解释四岁小孩的心理发育特点。
一、认知发展:四岁的孩子在认知方面有着显著的进步。
他们开始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
他们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并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能够辨认出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属性,并开始理解数字的概念。
此外,四岁的孩子记忆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能够记住一些常见的事物和事件。
二、语言发展:四岁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高,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多的词汇,并开始使用复杂的语法结构。
此外,他们还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能够描述和回忆过去的经历,并能够参与简单的对话交流。
三、情感发展:四岁的孩子在情感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成熟性。
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区分自己的情绪并表达出来。
他们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并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
此外,他们开始具备一些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能够区分对错,并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四、社交发展:四岁的孩子在社交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开始表现出对同伴的兴趣,并能够参与到简单的合作活动中。
他们能够理解和遵守一些社交规则,能够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此外,他们开始具备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打招呼、道歉、谢谢等,并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友谊关系。
总结起来,四岁的孩子在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发展特点。
他们开始具备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更多的语言知识,情感上更加稳定和成熟,社交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和引导,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3-4岁幼儿健康发展特点

3-4岁幼儿健康发展特点3-4岁幼儿健康发展特点如下:一、引言3-4岁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幼儿的身心发展迅速,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健康发展特点,有助于为幼儿提供更合适的教育和照料,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身体发育3-4岁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仍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此时,幼儿的骨骼和肌肉逐渐发育,关节更加灵活,可以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
三、运动协调3-4岁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较快,可以较好地控制身体姿势和动作。
他们可以连续行走较长的距离,进行一些简单的跳跃、攀爬和平衡练习。
此时,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也逐渐提高,可以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任务,如搭积木、捏泥巴等。
四、语言与认知3-4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他们开始对事物产生好奇心,提问更多,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观察和记忆活动。
此时,幼儿也开始对颜色、形状、数字等有初步的认识。
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五、社会情感3-4岁幼儿开始对人际关系产生兴趣,与同龄孩子和成人建立关系。
他们开始懂得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此时,幼儿也能更好地理解规则和指令,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和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其情感表达和自我控制能力。
六、创造力萌芽3-4岁幼儿开始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表现出一些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兴趣。
他们可以跟随音乐摆动身体,进行简单的涂鸦,甚至能够创作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此时,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结论:在了解3-4岁幼儿健康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更为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照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活泼好动
与3岁幼儿相比,4岁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 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 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情节,游戏中能与他 人合作。
5、辨别是非能力增强
4岁幼儿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制 的能力,如咬人、打人现象比3岁时明显减少。4岁 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还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 所以当看见别人的不良现象时,爱向父母和老师告 状。
2)发生原因:与儿童的气质及所受的教育有关,
困难气质儿童及父母过度迁就的儿童易于出现这 种现象。 3)处理方法:首先父母等成人之间态度要一致; 耐心说服解释;劝说无效则采取淡化的态度,暂 时不理睬;其他行为治疗方法。
3、睡眠障碍
1)常见形式:夜醒(不能连续地整夜睡眠 )、夜惊
(睡眠中突然出现的短暂性惊扰症状) 、梦魔(作了 内容恐怖的梦而引起的焦虑或恐惧发作)和梦游(在 睡眠中起床行走等)。
6、儿童孤独症(即自闭症)
1)临床表现有三大特征:语言严重障碍(语言
缺乏或简单、重复、模仿),社会交往严重障碍 (几乎不与任何人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及相互游戏, 如双眼不对视他人、对别人指令不理睬)和兴趣范 围狭窄及刻板行为(活动单调,常在屋子里跑来跑 去、旋转自身或物体、拍手、弹手指、长时间地玩 塑料袋等物品等)
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教科2013级4班第6组
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1、生活范围扩大
4岁的孩子已经到了可以入园的年纪了,上了 幼儿园,也就意味着开始接触社会了。幼儿园对 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黑白,孩子会在这 里接触并认识了很多的小朋友,老师,生活的范 围扩大了,使得孩子不得不面临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这也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开始。在家里, 这些孩子谁都会让着,无论玩具还是其它的物品 都是自己独占。可是到了幼儿园中,情况变得完 全不一样了,作为老师,一定要在幼儿这一关键 期教会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等问题,这对孩子日 后的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
6、 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如果问孩子“4与2相比谁多谁少?”有些孩子摇 摇头说不知道,但如果问“4个苹果与2个苹果相比谁 多谁少?”则会回答4个苹果多。这是因为4和2这两个 数字是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而4个苹果和2个苹果, 则变得具体形象了。
7、好提问题
4岁幼儿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是经 验少,智力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对周围事物非常好奇, 因而总爱提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呢?”“星星离我 们有多远?”小狗有妈妈吗?”等等。
4、口吃
1)口吃的表现:说话时反复某词、不流畅,
发生言语节律性异常,有时伴继发性奋力 动作;并伴有人际交往不适应及情绪不良。 多见于3岁左右(3-6岁) 2)孩子口吃的主要原因:(1)模仿; (2)精神紧张;(3)思维与语言发展不 平衡;(4)遗传;(5)铅中毒。 3)口吃的处理:主要是改善语言环境,医 生可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彻底治疗口吃还 必须先改变急性子的毛病。严重者可以加 用药物治疗。
2)预防办法:(1)创造良好睡眠环境,(2)培
养良好睡眠习惯(如,让孩子独立睡觉,不要一 哭就抚拍等), (3)避免白天玩得过于疲劳或睡 眠太晚,(4)防止孩子过度紧张焦虑、(5)白 天少看有恐怖情景的书籍电视剧等,(6)及时治 疗身体疾病。 3)处理办法:对夜惊梦魔梦游者,适当安慰,但 不必当时即详问原因,让其重新入睡,频繁发生 者应该看心理医生
8、口语发展迅速
4岁幼儿已掌握了口语的基本语法和2000个左右的 词汇,能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能用语言向成人提出 要求。尤其是语音能力发展很快,是培养正确发音的 关键期。
9、以无意识的记忆为主
4岁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的,因而容易遗忘。
4岁儿童常见的 心理行为问题表现及处理
1、儿童退缩行为
1)主要表现:胆小、畏缩、孤僻,不愿到陌生
1)表现:突然发生的(1)形式多变就诊。需要综合治
疗,如特殊教育、音乐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7、儿童多动症
1)儿童多动症表现: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涣散,与环境不相
宜的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征。并且常伴有情绪不稳、 任性、易激惹、学习困难和攻击行为。可发生于婴幼儿期,学 龄时期表现最明显,部分可持续到成人。 2)儿童多动症病因:大致有以下因素;①心理社会因素(婴 儿早期母爱的剥夺、父母离异、父母性格暴躁、儿童经常遭受 打骂或娇惯等);②围产期因素(轻微脑功能受影响);③遗 传因素(多动症儿童的近亲中常有多动症病史);④生化因素 (可能与单胺类代谢障碍及铅中毒有关);⑤神经生理学因素: 是由于大脑额叶发育迟缓引起的。 3)干预对策: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A620 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三方面的综合治疗。
环境中去,不愿和其他儿童接触等,4~6岁多, 女孩多。 2)处理办法:关键是要逐步地、有意识地让他 们多接触外界环境,通过郊游活动和增加户外活 动等方式开拓视野;安排一些需要依靠集体力量 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等,鼓励其新奇感和探索 性行为的建立。
1)具体表现:儿童在要求未满足或受挫折时
2、发脾气
出现大喊大叫,哭闹不止,就地打滚,撕扯衣 服头发,甚至用头撞墙或以死来威胁父母。以 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最常见。
3、爱模仿
幼儿期的孩子很爱模仿。他们在游戏中对于老师的一个 动作、一个词语都会感觉很新鲜,很吸引孩子的兴趣想要模 仿,就会重复模仿老师的言行,当另一个小朋友看到这个小 朋友在说时,其他小朋友也会被带动着纷纷跟着模仿。处在 3-4岁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他们还不懂判断,只是在看 见有兴趣的就会模仿,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必须要以身作 则,严格要求自已,不要让自已的不良习惯传给那些天真的 孩子们。
8、情绪障碍之癔症
(如角弓反张、挣扎状、捶胸、抓人等);(2)瘫痪 (突然发生、可突然好转);(3)五官感知觉异常 (如弱视或失明、失聪、失音、口吃、耳语、声嘶、 咽喉部异物感或梗塞感);(4)反复出现的经常变化 的多种躯体症状(如腹痛、恶心、皮肤痒、烧灼感、 麻木感、蚁走感、关节“疼痛”(但不红、不肿、弯 曲活动正常);(5)情感爆发(如嚎啕大哭、喊叫并 时常伴以肢体乱动及冲动行为等);(6)意识改变, 常见的形式是“晕倒”;(7)可集体发作;(8)容 易受周围环境的暗示发病、加重或好转;(9)儿童自 身具有癔症个性(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 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情绪不稳)。 2)处理:心理治疗(暗示治疗为主)、祛除病因、 个性培养。
2、情绪作用大
小孩子总是爱哭爱笑的,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球境的 影响。比如在幼儿园里若一个小朋友哭了,老师还没有哄好, 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这些哭泣都是无缘由的。 面对这种情况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对症下药,给小朋友们一 些新奇的玩具引开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样 就很容易解决了。
5、吮吸拇指或和咬指甲
1)危害:会造成受刺激的部位软组织增生,下颚的发
育,手指或颌骨变形。同时还会把病菌带入口内,导 致疾病,还可以导致铅中毒。 2)发生率:吮吸拇指有90%的正常婴儿可以,5%的4岁 儿童。 3)原因:心理因素(如缺乏母爱、不被关注、受到挫 折、内心矛盾、恐惧不安或寂寞等);缺铁或铅中毒。 4)处理方法:解除心理紧张等诱发因素;要让孩子知 道咬手指或者指甲的害处;让孩子手做一些有趣的事 情(如捏橡皮泥、玩拼版玩具、做飞机模型、在院里 玩、踢球等)代替吮吸手指;补铁或者排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