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第五章 水文环境

合集下载

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研究

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研究

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研究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众多高原湖泊。

这些湖泊在云南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水污染的影响。

因此,对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和污染治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了解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对于科学管理和保护湖泊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主要分布在滇池、洱海和泸沽湖等地,这些湖泊形成于燕山隆起期后的漫长沉积过程中。

根据前人的研究,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湖泊的水位变化。

云南高原湖泊的水位变化与降水和蒸散发量密切相关。

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云南省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导致了湖泊水位的差异。

例如,滇池的水位受季风降水的影响较大,而洱海则受到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影响。

其次是湖泊的水质特征。

云南高原湖泊的水质常受到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的影响。

特别是湖泊周边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以及养殖场和旅游业对水体的直接排放,导致湖泊水质发生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第三是湖泊的水量特征。

云南高原湖泊的水量主要来自于降水和进水河流的补给。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的水量出现了变化。

例如,近年来,滇池的水量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水源供给减少。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污染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的收集,全面了解湖泊的水污染情况和演变趋势。

其次,加强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对湖泊周边的农田、养殖场和旅游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督,防止污染物直接排入湖泊。

同时,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和生态农业方法,减少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防止污染物通过径流进入湖泊。

此外,加强湖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湿地和林地,建立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机制,提高湖泊的自我净化能力。

总之,云南省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且紧迫的课题。

保护云南高原湖泊的水环境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农田和养殖场主以及旅游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热爱和尊重,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4.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旨在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内涵。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一知识点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兴趣,将案例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地理素养。
2.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调整学习策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作业小结巩固知识:教师布置了一篇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小论文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撰写。这种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云南地理概况》课件

《云南地理概况》课件

气候条件
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 、亚热带、温带和高寒气候, 被誉为“春城”昆明。
自然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 水能、矿产、生物等,具有巨
大的开发潜力。
对未来的展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需要注重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区域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山地的海拔较高,大部分 在2000米以上,形成了云南独 特的高山峡谷地貌。
高原
云南高原占据了全省的大部分地 区,是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高原的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地势相对平坦,但
也有一些起伏和丘陵。
高原上分布着众多的湖泊和河流 ,是云南省的重要水源地。
盆地
云南的盆地主要包括昆明盆地、大理 盆地、曲靖盆地等。
嫁娶、节庆活动等。
艺术表演
云南省各民族都有自己 的艺术表演形式,如歌
舞、戏曲等。
宗教信仰
云南省各民族都有自己 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 、道教、伊斯兰教等。
07
结语
总结云南地理概况的主要特点
地理位置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与多个 省份接壤,并拥有漫长的边境
线。
地形地貌
云南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 、峡谷、盆地等,被誉为“植 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06
云南的人口与民族
人口分布
01
02
03
人口数量
云南省人口数量在全国排 名靠前,但分布不均,主 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红 河等地区。
人口密度
云南省人口密度较低,但 城市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如昆明市。

云南高原地壳的构造运动 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多样性实例及新思考

云南高原地壳的构造运动 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多样性实例及新思考

云南高原地壳的构造运动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多样性实例及新思考刘敦千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曲靖市邮编655000[提要]在云南高原,地壳的构造运动影响结果叠加在岩性基础上,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常具有关键的作用,本文诸多实例新知从新的视角诠释了这一古老话题,展现了构造运动对水文地质影响的深刻性和关联性:不仅仅是传统线性构造“导水”、“控水”,可造就深部多样性、有范围的“构造容水”环境[关键词]云南高原构造运动影响深部水文地质多样性实例思考Tectonic movement of Yunnan plateau crust example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diversity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Liu dun qianQujing city,first geological team of yunna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655000[abstract]:In The Yunnan Plateau,the influence of tectonic movement of the earth's crust is superimposed on the lithology basis,which ofte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In this paper,many examples and new knowledge explain this ancient topic from a new perspective.It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ectonic movement on hydrogeology is profound and related: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linear structure"water conducting"and"water controlling",but also the deep diversity and scope of"structural water holding"environment [keywords]A cas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ectonic movement on deep hydrogeological diversity in Yunnan Plateau近四十多年,云南高原社会经济活动的频度和程度加大,促使地质工作的廣度深度加大,暴露地壳的构造运动对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多样。

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

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

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1.1自然环境特征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北纬21。

8'32''~29('15'8",东经97。

31'39''~106',11,47"之间。

其西部、西南部与缅甸为邻;南部与老挝、越南交界;西北、北部和东部则分别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等四省(区)接壤。

全省土地面积38.4万平方公里,2000年全省人口4280万人。

云南省位于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以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云南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是:①地貌、陆地水、气候、生物区系等都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②纬度和海拔高度同向叠加,由于非地带因素作用,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堪称全国自然环境的缩影;③高差悬殊、地形复杂,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变化异常明显;④自然带幅窄,自然生态系统容量小,自我调节能力弱,易受外界干扰,自然灾害频繁。

1.1.1地形地貌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南与东南呈阶梯状下降。

省内地形起伏,高差悬殊。

最高点为滇西北与西藏交界处的太子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为滇东南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仅约842公里,高差达6663.6米。

云南省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新生代初(约7000万年前),云南省为一准平原,后地壳上升成为高原。

西部受河流切割成为陡峭山地,但保存有平坦高原面遗迹;东部经差异性抬升,形成北高南低的多山高原。

全省山地和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94%,坝子(山间盆地),包括湖泊在内,仅占6%。

据统计,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442个,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云南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除具有褶皱、断层地貌、火山地貌、风化重力地貌、河流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外,还有各种特殊地貌。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国土面积第八大的省份,总面积394,000平方公里。

云南地理环境多样,山地、高原、盆地、丘陵、河流等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地理特征。

以下是对云南地理环境的详细概述。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经97°-106°,北纬21°-29°之间。

北部和西部与缅甸、老挝、越南交界,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与四川省接壤。

云南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东北部是高原区,西南部是盆地和低山丘陵区。

云南境内有著名的湄公河、红河、怒江、金沙江等重要河流。

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云南东北部流入老挝,最终注入南海。

红河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发源于中国境内,流经滇池后,流向东南,最终进入越南,注入北部湾。

怒江是中国最大的悬崖峡谷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云南西北部,最后与澜沧江汇合。

金沙江是中国第三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云南北部,最终注入长江。

云南地势起伏,山脉纵横交错。

云岭是云南的主要山脉之一,分割了云南的东西部。

云岭北段是横断山脉,南段是南岭。

横断山脉是中国的重要山脉之一,几乎贯穿了云南省。

横断山脉之南是南岭,南岭是中国的重要山脉之一,也是云南最大的山脉之一云南还有一些著名的平原和盆地,如滇池平原、昆明盆地、玉溪盆地等。

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位于滇池平原上,周围有丽江、昆明等城市。

昆明盆地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基地。

玉溪盆地位于云南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云南气候多样,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复杂性,云南境内存在着多种气候带。

云南的气候大致可以分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季风气候和高山寒冷气候。

云南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山区,夏季雨水充沛,降雨量较大。

云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分布在中海拔地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干燥。

云南的水系湖泊介绍

云南的水系湖泊介绍

云南的水系湖泊介绍一、水系云南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

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它们集水面积遍于全省,分别属于六大水系:金沙江-长江,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分别注入三海和三湾:东海、南海、安达曼海,北部湾、莫踏马湾、孟加拉湾;归到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六大水系中,除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的源头在云南境内,其余均为过境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

六大水系中,南盘江-珠江,金沙江-长江为国内河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和怒江、澜沧江、元江是国际河流,分别流经老、缅、泰、柬、越等国入海。

如此复杂的水组合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

云南江河的另一特点是其流向由北向南,与国内多数江河由西向东的流向不同。

现将六大水系简述如下。

金沙江-长江:金沙江为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全长2308公里。

因盛产金沙故名金沙江,古代又称丽水。

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经德钦县进入云南流于横断山区,而后进入滇中高原、滇东北与四川西南山地之间,最后从水富县流入四川境内,自宜宾以下称长江。

金沙江在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6%,是云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沿江形成众多的以江河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

一是,“三江并流”即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共同在滇西横断山区内相互逼近、并行南下的极为壮丽的景观。

“三江并流”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是,“金沙劈流”。

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坡陡谷深的大峡谷——“虎跳峡”。

峡谷长16公里,从江面至两岸雪山蜂顶高差达30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

三是长江第一湾。

它位于丽江县石鼓乡,在这里北来江水受岩石阻挡,掉头急转向东北,形成V形大湾,江面宽阔,适于渡江,相传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革囊以济”都是以此为渡口。

yunnandili

yunnandili

• •
⑵印度洋水系:
• 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
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
海。
•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 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长江水系 伊洛瓦底江水系 沾益 珠江水系
怒江(萨尔温江) 水系 元江(红河) 水系 澜沧江(湄公河)水系
1.澜沧江水系
一般只占10%以下。
• 2.河流径流的多年变化具有明显 的年循环性
• 河川径流变化有明显的相应性,
由于气候条件具有多年循环性,故 径流年际变化也表现出相应的循环
性。
3.河川的泥沙含量随地质、地形、植 被及水土保持等因素而变化
• 云南省河川具有山地河流的特性,
流速大,挟沙能力强,水流中的推移质
约占悬移质的3/1或更多,而平原河流
1.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具有多变性和不重复性 云南河流每年都会有雨季和枯季出现。 年内的径流分配时间、来水量、地域有着明 显得变化,而且各年都不相同。枯水期径流 量主要来源于流域蓄水量。枯水期无降水补 给,流域蓄水量逐渐减少,径流呈递减趋势。 雨季降水的大量补给,河川径流聚增,由于 大容量的流域调节,表现为主要河川雨季间 的径流日分配比较均匀。这种河川径流年内 分配的不均匀性,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 了一定的困难。
2.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是云南省境内的 第一大河流。金沙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 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的冰塔林中,叫沱沱河。
3.怒江
怒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南麓,由北向
南在怒江州青拉桶进入云南,流经贡山、泸
水、昌宁等13个县市,经保山入云南省南部,
又从潞西县出境,流入缅甸称萨尔温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水文环境云南地域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山地为主;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这样的条件下发育了众多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系(图5-1)。

又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图5-1云南省河流水系分布图第一节水系与河流云南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一、云南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图5-1),具体说明如下:1、太平洋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2、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二、主要河流介绍1、怒江属于印度洋水系的怒江(萨尔温江)水系。

1.1河流概况又称潞江,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怒江州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

湖泊遍布,比较著名的有泸水县高黎贡山的听命湖;福贡县碧罗雪山的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瓦着低湖等。

这些高山湖清澈幽静,是由长年冰蚀形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

云南省泸水县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江面海拔在800米以下。

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千米,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千米;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8.7%。

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

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1.2水文状况怒江流域上下游气候变化较大,上游北部长冬无夏,下游则是长夏无冬。

怒江流域为季风气候区,5~10月雨季主要受西南季风控制,也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充沛,降雨集中。

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加,由西向东减少。

怒江进入雨季后降雨连绵不断。

怒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其次为上游的融雪补给。

受流域内地形地貌的影响,径流的补给方式在全流域内存在较大差异,上游区雪山融水、降雨和地下水补给并重;中游区以降雨补给为主,有少量的融雪补给,是流域内降雨量最大的地区;下游区则全部为降雨补给。

怒江流域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变化较大,汛期6~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4.2%,而冬季枯水期(12月~次年2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6.6%。

怒江干流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水流量出现在7~8月,根据道街坝站径流资料统计,实测最大洪峰为10400立方米/秒。

怒江属山区性河流,水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据道街坝水文站泥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0.61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301万吨,汛期(6~9月)沙量占年沙量的89.0%。

1.3水能资源与开发问题(1)水能资源怒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我国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共计46000兆瓦,其中西藏26259.9兆瓦、云南19740.1兆瓦;干流总计36407.4兆瓦,其中西藏19307.4兆瓦、云南17100兆瓦;支流共计9592.6兆瓦,其中西藏6952.5兆瓦、云南2640.1兆瓦。

怒江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干流,理论蕴藏量占流域总量的80%左右。

怒江中下游径流丰沛而稳定、落差大、交通方便、开发条件好,水量大,淹没损失小,图5-2怒江(云南段)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是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河段,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

(2)水能开发问题2003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怒江中下游(干流松塔以下至中缅边界)河段两库十三级梯级开发方案,即:松塔水电站、丙中洛水电站、马吉水电站、鹿马登水电站、福贡水电站、碧江水电站、亚碧罗水电站、泸水水电站、六库水电站、石头寨水电站、赛格水电站、岩桑树水电站和光坡水电站的开发方案,全级总装机容量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29.6亿千瓦时。

方案推荐马吉、亚碧罗、赛格和六库水电站为怒江中下游河段近期开发工程,碧江、泸水和岩桑树等可作为后续工程。

而伴随开发方案通过的,是长达数年的争辩和一度的停工。

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称,我国在“十二五”将积极发展水电,怒江水电基地建设赫然在列,其中重点开工建设怒江松塔水电站,深入论证、有序启动怒江干流六库、马吉、亚碧罗、赛格等项目。

云南省政府、怒江州府自2009年以来在两会、北京等极力争取项目的建设。

怒江开发“复活”已成定局,但移民、生态、地质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依然是其难以绕开的几道坎。

【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尝试探讨怒江水能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个人的认识。

】1.4旅游资源与开发(1)三江并流地质奇观怒江属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境内,全长316千米,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

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

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

据掌握的资料,这是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及美国西南部长约460多千米、深达1830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三大峡谷。

图5-3怒江大峡谷(3)怒江第一湾图5-4 怒江第一湾与“世外桃源”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第一湾。

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

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

1.5怒江支流怒江的主要支流有: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

2、澜沧江属于太平熟悉的澜沧江(湄公河)水系。

2.1概况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藏语拉楚,意思为“獐子河”。

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六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

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关于澜沧江的源头有多种说法,而以不同源头为起点的河流长度也有多种,估测的长度从4200千米到最长4880千米不等。

一种说法是: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侧的扎纳日根山脉的查加日玛峰南坡的莫云滩深处的扎阿曲,位于东经94°41′44″、北纬33°42′31″海拔5224米的拉赛贡玛的功德木扎山上,位于玉树州杂多县境内。

遥感专家刘少创探测的结果是:澜沧江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地理坐标是东经94°40′52″,北纬33°45′48″。

从这里算起,澜沧江的长度是4909千米。

2.2水文状况流域流域径流以降水为主,地下水和融雪补给为辅。

上游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降水少,春季冰雪融水较多,上游河段河川径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约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其次是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

中下游河段两岸高山,支流短小,山巅有终年积雪,但冰雪融水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小,中游区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融雪补给减少,河川径流补给为降水和地下水混合补给。

下游河段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河川径流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其次是地下水补给。

流域年径流深为450.2毫米,其中:青海区年径流深为304.4毫米,西藏区283.3毫米,云南区583.8毫米,国界处多年平均流量2180立方米/秒,允景洪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128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95立方米/秒,最大最小比值为32.4,其它各主要测站径流量。

流域内径流年内分配,春季占10%-15%、夏季约占45%-50%、秋季占30%-35%、冬季约占10%以下;上、中游6-9月、下游7-10月径流量是最大,连续4个月最大径流量上、中游和下游分别占年径流量的65%-70%。

最大月径流量上游出现在7月,中下游出现在8月,约占年径流量20%以上。

2.3支流澜沧江支流众多,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138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41条,较大的支流一般分布在上游和下游。

一般支流较短,多为20-50千米,天然落差特别大,一般在2000-3000米。

主要支流有:子曲、昂曲、盖曲、麦曲、金河、漾濞江、西洱河、罗闸河、小黑江、威远江、南班河、南拉河等。

澜沧江支流特点是落差大、水资源丰富,上中游降水量少,有雪水补给,水量稳定,下游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充沛,但缺乏调节水库,以引水式开发为主。

昂曲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结多乡唐古拉山北麓瓦尔公冰川,海拔5664米。

南流入西藏巴青县境称松曲,又东流入青海省境称解曲,转东南流圣囊谦县吉曲乡8千米后进入西藏,称昂曲,改向偏南在昌都汇入澜沧江。

河长约500千米,流域面积16774平方千米,天然落差1898米,平均比降3.8‰,多年平均流量186立方米/秒,理论水能蕴藏量116.91万千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