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题集

《地质学基础》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固化后形成的?A. 砂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页岩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3.下列关于地质构造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背斜是岩层向下弯曲的构造B. 向斜是岩层向上凸起的构造C. 断层是岩层因受力而发生错动或断裂的构造D. 节理是岩层连续且未断裂的构造4.下列哪一项不是变质岩的特征?A. 具有玻璃光泽B. 岩石结构紧密C. 常常含有化石D. 可能呈现出片理构造5.地层年代中,哪个时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时期?A. 寒武纪B. 奥陶纪C. 泥盆纪D. 前寒武纪6.下列关于地震波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B.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C. 横波不能在地核中传播D.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无关7.下列哪种矿物属于硅酸盐矿物?A. 石英B. 方解石C. 长石D. 石墨8.下列关于火山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火山只能喷发熔岩B. 所有火山都是活火山C. 火山喷发可以形成新的陆地D. 火山活动对全球气候没有影响9.在地质学中,用来描述岩石抵抗被刻入或刻入难易程度的物理量是?A. 硬度B. 韧性C. 脆性D. 延展性10.下列哪一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A. 常常含有化石B. 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C. 岩石结构紧密,颗粒粗大D. 岩石颜色多样,成分复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和地球________以及地球________演变规律的科学。
2.岩石循环从________岩开始,经过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经过埋藏、高温高压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再经过熔融形成岩浆岩,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岩石循环。
3.地壳运动按照运动方向可以分为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运动两种基本类型。
4.矿物是自然形成的________或________,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
02145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共8套)

02145地质学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以下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5、以下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以下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生物圈C. 地球的岩石圈D. 地球的水圈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3. 以下哪项不是岩石的三大类()A. 沉积岩B. 火成岩C. 变质岩D. 变质沉积岩4.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黄铁矿5.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A. 花岗岩B. 页岩C. 片麻岩D. 砂岩## 二、填空题6. 地质年代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主要时期。
7. 地壳的厚度一般在______到______公里之间。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______,其次是______。
9. 变质作用是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______和______发生改变的过程。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______。
## 三、简答题11. 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描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 四、论述题13. 论述地质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 答案1. C2. A3. D4. A5. A6.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元古代7. 5,708. 石英,长石9. 结构,化学成分10. 硅11.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若干个巨大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和分离,是造成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
12.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阶段。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侵蚀作用将破碎的岩石搬运到低洼地区,沉积作用使岩石颗粒沉积下来,固结成岩作用使沉积物压缩、结晶形成坚硬的岩石。
13. 地质学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研究地质环境和地质过程,可以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
在资源开发方面,地质学能够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A. 物质组成B. 地质作用C. 地质结构D. 地质历史2.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地壳和地幔3. 岩石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中,由熔岩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称为______。
A. 沉积岩B. 火成岩C. 变质岩D. 玄武岩4.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主要分为几大板块?A. 四B. 五C. 六D. 七5. 下列哪种矿物是常见的沉积岩矿物?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橄榄石二、填空题1. 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这些圈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______和______。
2. 地壳中最常见的三种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3.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其中______波无法穿过液体地幔。
4.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地质时代划分为太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球的地壳是均匀分布的,厚度在各处相同。
( 对 / 错 )2. 火成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无关。
( 对 / 错 )3. 沉积岩的特征之一是可以包含化石。
( 对 / 错 )4. 板块的边界通常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热点区域。
( 对 / 错 )5. 变质作用不会改变岩石的化学成分。
( 对 / 错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其意义。
2. 描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对地球地貌的影响。
3. 解释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并简述地震波的类型及其特点。
4. 说明岩石圈、软流圈和地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 讨论气候变化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
五、论述题1. 分析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述。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千层蛋糕”,从外到内由不同的层次组成。
最外层是薄薄的地壳,就像蛋糕的糖霜。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比较厚,平均约 35 千米,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等岩石组成;大洋地壳相对较薄,平均只有 7 千米左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在地壳下面是地幔,它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
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圈,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球的核心是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液态的,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内核是固态的,同样以铁和镍为主。
二、岩石的类型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比如花岗岩,它是在地下深处慢慢冷却形成的,结晶颗粒较大;而玄武岩则是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形成的,结晶颗粒较小。
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的。
像砂岩,主要由砂粒组成;页岩通常比较细腻,具有薄片状的层理。
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
比如大理石就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来。
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和断层。
褶皱就像是被揉皱的纸张。
背斜是向上拱起的褶皱,岩层中间老两边新;向斜则是向下凹陷的褶皱,岩层中间新两边老。
断层是岩石破裂并发生位移形成的。
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则相反,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四、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整块,而是被分成了若干个板块。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有的相互挤压,有的相互分离。
板块的交界处往往是地震、火山活动频繁的地方。
比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相互碰撞的区域。
五、地质年代地质年代的划分是通过研究地层中的化石来确定的。
地质年代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宙、代、纪、世、期。
例如,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个时期恐龙非常繁盛。
六、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等作用下发生破碎。
地质基础知识题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一、填空(1´ ×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片麻状构造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_(含习题及参考答案)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绪论二、选择1、地球的形状为(D)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
3、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4、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
5、根据磁异常的范围大小,下面不属于地磁异常分类的是(C)A、大陆磁异常;B、区域磁异常;C、全球磁异常;D、局部磁异常。
6、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B)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
7、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8、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D)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
9、地磁要素包括(ABD)A、磁偏角;B、磁倾角;C、磁异常;D、磁场强度。
10、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BCD)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
11、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ABCDE)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E、散逸层。
12、大陆地壳由(AB)组成A、硅铝层;B硅镁层;C、镁铁层;D、硅铁层。
三、填空1、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1975年公布的地球参数表面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_;(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2、地磁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3、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温度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4、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地质学基础》期末总复习.

《地质学基础》期末总复习.《地质学基础》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地质学2.大地水准面3.矿物4.造岩矿物5.晶体6.同质多像7.类质同象8.沉积作用9.机械沉积分异作用10.沉积岩11.沉积相12.变质作用13.岩浆岩的产状14.地层15.岩层16.地层层序17.地层划分18.平行不整合19.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20.产状21.岩相对比定律22.生物层序律23.将今论古24.地温梯度25.岩石孔隙度26.地质构造27.断裂构造28.地下水29.承压水30.含水层31.透水性32.成矿作用33.矿床34.矿石35.矿产资源36.外生矿床37.解理38.节理39.断口40.岩浆41.岩浆作用42.岩浆岩43.变质岩44.风化作用45.剥蚀作用46.搬运作用47.成岩作用48.变质岩49.构造运动。
50.新构造运动51.褶皱52.断层53.风化壳54.构造旋回55.地层层序律56.构造体系57.软流圈58.地槽59.地台60.地盾61.转换断层62.变质作用63.克拉克值64.浊流二、填空1、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及其规律。
2、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和。
3、常见的地层接触关系有:、和三种。
4、岩层之间的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
任何类型的(和)都代表岩层的不连续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重大变化。
5、地史上第一次形成广泛陆相沉积的时代是。
6、地球的内部有两个最重要的地震波速度变化界面,是和,据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和。
7、是指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发生分异使同一种岩浆冷凝成成分不同的岩浆岩。
8、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只要测出岩层的就可求知岩层的。
因为两者始终是的关系。
9、风化作用发生以后,原来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被破坏,形成一些在常温常压下较稳定的新矿物,构成陆壳表层风化层,风化层之下的完整的岩石称为,露出地表的基岩称为。
10、沉积作用按沉积环境可分为与两类;按沉积的方式有、和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将今论古;
3、大地水准面;
4、岩石圈;
5、矿物;
6、地质作用;
7、地震;
8、双变质带;9、风化壳;10、克拉克值;11、岩石;12、岩浆岩;13、沉积岩;14、变质岩;15、岩浆;16、岩浆岩的结构;17、岩浆岩的构造;18、风化作用;19、沉积作用;20、机械沉积分异作用;21、成岩作用;22、层理构造;23、成分成熟度;24、结构成熟度;25、内碎屑;26、沉积环境;27、沉积相;28、沃尔索相律;29、相模式;30、三角洲;31、重力流;32、化石;33、地层;34、标准化石;35、地质构造;36、平行不整合接触;37、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38、褶皱;39、同沉积褶皱;40、节理;41、断层;42、同沉积断层;
43、含油气盆地;44、地缝合线
五、简答与论述
1、解释全球地震带的分布。
2、简述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
3、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4、解释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5、简述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
6、解释喀斯特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7、简述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8、简述鲍文反应序列及其用途
9、列举陆源碎屑岩的类型并说明其粒度含量标准。
10、解释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概念。
11、解释沃尔索相律
12、简述山麓-洪积相(冲积扇相)的形成过程。
13、简述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14、论述湖泊相的相组合
15、简述进积式三角洲沉积的垂向层序,说明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16、简述无障壁海岸相的亚相类型及特征。
17、默写地质年代表
18、图示岩层产状要素并加以说明。
19、简述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20、简述确定不整合的识别标志
21、简述同沉积褶皱的特征
22、简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特征
23、断层形成时代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24、简述同沉积断层的特点
25、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