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合集下载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二)考虑抽样风险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表4-10中的保证系数,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

具体情况如下:表4-10 货币单元抽样评价样本结果时的保证系数高估错报的数量误受风险5%10%15%20%25%30%35%37%50%0 3.00 2.31 1.90 1.61 1.39 1.21 1.05 1.000.701 4.75 3.89 3.38 3.00 2.70 2.44 2.22 2.14 1.682 6.30 5.33 4.73 4.28 3.93 3.62 3.35 3.25 2.6837.76 6.69 6.02 5.52 5.11 4.77 4.46 4.35 3.68……………………………………………………(1)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选样间隔×保证系数0(查表:对应高估错报数量为0:2.31)。

注意:没有发现错报时估计的总体错报上限也被称作“基本精确度”。

(2)如果在账面上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无论该错报的百分比是否为100%】总体错报的上限=事实错报+基本精确度(查表:2.31)。

(3)如果在样本(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为100%的错报(即:审定金额为0):假如发现了一个错报,推导过程如下:总体错报的上限=推断错报×保证系数增量+基本精确度=(选样间隔×错报百分比100%)×保证系数增量+选样间隔×保证系数0(查表:2.31)=选样间隔×(保证系数增量+保证系数0)=选样间隔×保证系数1(4)如果在样本(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低于100%的错报(即:审定金额不等于0):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推断错报(选样间隔×错报百分比),再将推断错报按金额降序排列(★★★)后,分别乘以对应的保证系数增量,加上基本精确度之后,最终计算出总体错报的上限。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二、选取样本阶段2.确定样本量(1)查表法(表4-8)表4-8 细节测试货币单元抽样样本规模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误受险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50%30%10%8%6%5%4%3%2%1%0.50%5%-6103038506075100150300600 5%0.108133746627492123184368736……………………………………10%-58242939475877116231461 10%0.207123543576986114171341682……………………………………(2)公式法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表4-9 货币单元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的保证系数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误受风险5%10%15%20%25%30%35%37%50%0.00 3.00 2.31 1.90 1.61 1.39 1.21 1.05 1.000.700.05 3.31 2.52 2.06 1.74 1.49 1.29 1.12 1.060.730.10 3.68 2.77 2.25 1.89 1.61 1.39 1.20 1.130.77……………………………………………………(三)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4句话)1.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或随意选样中挑选适当的选样方法选取样本,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提高选样的效果。

2.在选取样本之前,注册会计师通常先识别单个重大项目。

然后,从剩余项目中选取样本,或者对剩余项目分层,并将样本规模相应分配给各层。

3.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选取的每个样本,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对选取的抽样单元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如由于原始单据丢失等原因)。

注册会计师对未检查项目的处理取决于未检查项目对评价样本结果的影响。

(1)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样本结果的评价不会因为未检查项目可能存在错报而改变,就不需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

实质性水平和详细测试的审计抽样案例.doc

实质性水平和详细测试的审计抽样案例.doc

实质性水平和详细测试的审计抽样案例。

重要性级别和详细测试审计样本案例一、重要程度案例我所最近承担了主板上市公司XXXX电池生产销售的年度报告审计工作。

该公司于6月在XXXX上市,筹资147.824万元。

截至12月31日,XXXX公司未审计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963,147,725.59元,净资产为人民币2,765,264,854.25元,未审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067,999,079.11元,利润总额为人民币368,227,248.86元,政府补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3,110,000元(单位:10,000元)公司名称业务范围公司简介总资产总营业收入总利润A公司生产和销售: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和铅合金是主要生产实体,其库存被评估为主要风险。

23,33423,7593,843B公司的电池生产和销售是核心生产实体。

其库存被评估为中国的主要风险,并使用了筹资实体。

110,180161,39813,XXXX年报审计业务。

该公司于6月在XXXX上市,筹资147.824万元。

截至12月31日,XXXX公司未审计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963,147,725.59元,净资产为人民币2,765,264,854.25元,未审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067,999,079.11元,利润总额为人民币368,227,248.86元,政府补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3,110,000元(单位:10,000元)公司名称业务范围公司简介总资产总营业收入总利润A公司生产和销售: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和铅合金是主要生产实体,其库存被评估为主要风险。

23,33423,7593,843B公司的电池生产和销售是核心生产实体。

其库存被评估为中国的主要风险,并使用了筹资实体。

110,180161,39813,201公司生产和销售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及相关配件涉及环境迁移11,48217,980:(由于每个注册会计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判断,以下只是参考答案,不是标准答案。

课程资料: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3)

课程资料: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3)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1、推断总体的错报(1)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样本时将进行抽样的项目分为几层,则要在每层分别推断错报,然后将各层推断的金额加总,计算估计的总体错报。

注册会计师还要将在进行百分之百检查的个别重大项目中发现的所有错报与推断的错报金额汇总。

(2)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时,需要注意基本原理,即每一个被选取的货币单元(逻辑单元)都代表了整个选样间隔中所有的货币单元。

情形推断方法“大单元”逻辑单元账面价值≥选样间隔推断的错报=逻辑单元的实际错报“小单元”逻辑单元账面价值<选样间隔a)逐项计算错报百分比错报百分比=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b)推断的错报=错报百分比×选样间隔【案例1】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法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选样间隔是3000元,在样本中发现了3个序号账面金额/元审定金额/元样本1 100 0样本2 200 150样本3 5000 4000序号账面金额/元审定金额/元①判断②错报百分比③推断的错报样本1 100 0小于选样间隔100-0100=100% 3000×100%=3000 样本2 200 150小于选样间隔200-150200=25% 3000*25%=750 样本3 5000 4000大于选样间隔无需计算5000-4000=1000 注册会计师推断的错报=3000+750+1000=4750元2、考虑抽样风险在细节测试中,推断的错报是注册会计师对总体错报作出的最佳估计,但注册会计师要适当考虑抽样风险,以评价样本结果。

(1)非统计抽样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考虑抽样风险关键要点判断总体是否可接受可以接受远远低于: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不能接受大于或接近: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大于:推断的总体错报>预计总体错报考虑是否接受差距不大不小: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2)统计抽样(货币单元抽样)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

审计抽样3个案例

审计抽样3个案例

案例(2006综合题24分)公开发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

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 200 000元。

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于2006年2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

X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其他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二: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

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要求:(1)针对资料二,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

请代A 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5463、3661、3342、2011、5313。

⏹样本平均错报=(1 000 300-1 000 000)/10 =30(元)⏹估计的总体错报=30×4 000=120 000(元)⏹估计的账面金额=180 000 000+120 000=180 120 000(元)【案例2】Y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3月20日,北京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完成了对Y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

审计学第十六章 审计抽样在余额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审计学第十六章 审计抽样在余额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第16章审计抽样在余额细节测试中的应用一、非统计抽样第一阶段:计划样本1.明确审计测试的目标——账户余额的公允性2.确定是否运用审计抽样——视审计程序而定3.定义错报——任何金额错误都是错报4.定义总体——所有账户个体(分层)5.定义抽样单位——构成账户余额的项目6.确定可容忍错报——重要性水平的分配7. 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ARIA)8.估计总体中的错报——与样本规模呈正向关系9.确定初始样本规模示例:可容忍错报$15000,先对表16-1的总体进行如下分层对第一层的三个样本单独测试,其余进行抽样测试,则总体的入账额=71235+47105=118340假设重大错报风险为“中”,实质性测试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风险为“中”,则爆炸系数为1.6 (图16-2)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样本规模为13,再在第二、三层中分配,假设第二层选取7个,第三层选取6个第二阶段:选取样本与执行审计程序10.选取样本11.执行审计程序第三阶段:评价结果12.根据样本推段总体并决定总体的可接受点估计——先分层再加总分析:①点估计值与可容忍错报之间的差额;②总体中被100%审计的程度;③错报是否可以相互抵消;④单个错报的金额;⑤样本规模13.分析错报——性质、起因、修正风险模型14.总体不可接受时的措施在其他测试完成前,先不采取措施——期望出现可以相抵的错报在特定领域扩大审计测试——先确定存在问题的领域,重新计算点估计值增加样本规模——期望测试结果满足要求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户余额——还要保证抽样误差降低到可容忍错报以下要求被审计单位更正总体——重新编制试算表再重新审计拒绝出具无保留意见二、货币单位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区别:1.抽样单位的定义是单位金额——可以自动关注于记录金额较大的实物单位2.总体规模是账面记录的货币金额总体——无法评价完整性3.重要性初步判断值取代可容忍错报用于各账户4.运用统计公式确定样本规模5.采用公式化决策规则来决定总体的可接受性6.采用货币单位抽样技术根据样本推断总体7.采用概率规模比率选样法选取样本——通过概率方法选择样本项目(金额数字)并与实物单位相联系示例表16-4先在1~7376之间随机生成数字,假定为6586、1756、850、6599,则样本项目为11、4、2和11允许同一实物单位在样本中重复出现,在统计上视为多个样本缺陷:余额为零的项目不记入,余额较小的样本被选中机会较小,样本中无法包括负余额4.确定样本方法:考虑重要性等五个事项,再根据属性抽样方法确定抽样规模示例6.1未发现错报时总体的推断方法:先确定抽样误差估计值,再推算错报界限示例:总体120万,样本规模100,错报数为0,ARIA5%与属性抽样结果评价方法一致:根据表14-9确定偏差率上限3%为确定含有错报的总体金额决定错报平均百分比,假设高估金额等于20%,低估金额等于200%,则错报上限=120万×3% ×20%=7200错报下限=120万×3% ×200%=720006.2计算调整错报界限的步骤(表16-9)确定每个样本项目的错报,将高估和低估分块计算每个样本项目中每一金额单位的错报(错报/账面价值)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每一金额单位的错报分层,包括没有发现错报的样本项目错报的百分比假定利用属性抽样表确定精确度上限,并计算每一项错报的百分比错报界限为每一层和各层合计计算初始的错报上限和下限计算高估和低估的点估计值计算调整后的错报上限和错报下限发现错报时总体的推断5. 确定总体的可接受性决策规则:如果错报下限(LMB)和错报上限(UMB)都在低估和高估的可容忍错报额内,就接受被审计对象的账面价值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应收账款-细节测试审计抽样 6104-4-1【审计实务】

应收账款-细节测试审计抽样 6104-4-1【审计实务】

手把手教你做审计,审计实务 持续连载 !这是连载的第五十二篇。

被审计单位: A公司 索引号: 6104-4-1项目: 应收账款审计抽样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2017年12月31日编制: Wang 复核: Zhang日期: 2018年1月7日 日期: 2018年1月15日一、样本设计1、确定测试目标账户名称: 应收账款账户数量: 125(剔除贷方余额账户和零余额账户)账面金额: 309,959,510.08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①: 4,200,000.00测试目标: 通过应收账款函证测试应收账款存在认定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总体:2017年12月31日剔除贷方余额和零余额账户以及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余额代表总体的实物:2017年12月31日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抽样单元: 每个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定义重大项目: 账面金额在80,000,000.00元以上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定义极不重要项目: 账面金额在100,000.00元以下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单个重大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所有单个项目全部函证对极不重要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不实施审计程序3、定义错报被审计单位不能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应依据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实施抽样所获得的审计证据所支持的金额之间的差异(高估)。

错报不包括明细账户之间的误记、在途款项,以及被审计单位已经修改的差异。

4、确定样本规模可容忍错报风险: 4,200,000.00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中针对同一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 中样本规模①: 78二、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1、选取样本是否分层: 是样本分层表:选择哪种选样方法( 随机数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PPS选样): 随机数选样 样本编号列表: 计算机生成随机数、随机数表2、实施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索引号(略))样本错报汇总表:其他测试所发现的错误: 无三、评价样本结果1、分析错报的性质和原因是否存在舞弊: 否是否修改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结果: 否2、推断总体样本错报额(A): 43,615.63推断的总体错报额(B): 3,933.27=(120,890,452.18/110,890,332.18)*43,615.63-43,615.63比率法:(层样本错报额÷层样本账面总额×层账面总额-层样本错报额)其他测试发现的错报(C): 无错报总额(A+B+C): 47,548.903、得出总体结论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否是否扩大测试范围: 否是否针对同一认定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否审计结论: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重大错报风险处于中水平、其他实质性程序检查风险处于低水平时的保证系数为2.0 )表中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控制测试完成后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 是指用于测试相同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如分析程序)未能发现该认定中重大错报的风险。

审计 审计重要性案例

审计 审计重要性案例

案例一


要求:1. 根据上述资料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即 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 分别说明上述问题是否重要,并简要说明理由。 3. 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应采取 的对策。
案例一分析
1. 重要性的计算: 资产负债表40 000 000*0.5%=200 000 利润表8 000 000*5%=400 000
案例二

西方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为28000万元 。该公司委托恒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会计报 表审计,恒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吴江负 责该审计工作。接受任务后,在对被审计单位基 本情况进行了解后,开始讨论确定被审计单位的 重要性水平。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 该公司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的 1%计算比较合理,重要性水平的金额为280万元 ,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为280万元。以 此为基础,小组人员提出了以下分配方案:(单 位:万元)
项目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总计
金额 1 400 4 200
8 400 14 000 2 8000
可容忍误差 14 42
84 140 280

但注册会计师吴江却认为这种分配方法不合适, 并让小组成员再次提供重要性水平的分配方案。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说明为什么这一方案不合 适?应如何调整才更合理?
审计重要性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审计人员对某食品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的会计报 表进行审计,公司报表显示,2005年全年实现净 利润800万元,资产总额4000万元,审计人员在审 查和阅读公司报表时发现: (1)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820元,被出纳占为 己有。 (2)11月15日,公司收到业务咨询费3850元,列入 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不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一、重要性水平案例
我所新承接一家从事蓄电池生产销售的主板上市公司2011年的年报审计业务。

该公司2011年6月上市,募集资金147,824万元。

该公司截止2011年12月31日未审资产总额3,963,147,725.59元,净资产2,765,264,854.25元,2011年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3,067,999,079.11元,利润总额368,227,248.86元,公司2010年和2011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11万元和3,570万元,公司下辖十家子公司,有关子公司的信息如
1.请确定集团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2.请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3.请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4.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首次承接),并简单分析理由;
5.以上数据资料不变,假设我们是第二年对该公司进行审计,第一年审计后,我们的审计
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

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6.请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并简单分析理由。

解答:(因每个注册会计师都有自己的职业判断,以下仅为参考答案,并非标准答案,允许你的答案与下列答案存在小的差异)
1和2
财务报表整体层面的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3.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首次承接
5.组成部分分析(收入306816万元,资产总额391048,利润总额36684)第二年保持承接,若第一年审计完成后,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保持业务承接
6.因该公司为我所新承接业务,且是上市公司,我们按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5%取整数,确定为其临界值,即1663*5%=80万元
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公司本部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360,428,846.71元,不含贷方余额户和零余额账户共
请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对应收账款进行细节测试
细节测试审计抽样
一、样本设计
1.确定测试目标
账户名称:应收账款
账户数量: 514个(剔除贷方余额账户和零余额账户)
账面金额: 360,428,846.71元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800万元
测试目标:通过应收账款函证测试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总体:2011年12月31日剔除贷方余额账户和零余额以及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余额
代表总体的实物:2011年12月31日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账户
抽样单元:每个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定义重大项目:账面金额在800万元以上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对重大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函证
定义极不重要项目:账面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3.定义错报
被审计单位不能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应依据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实施抽样所获得的审计证据所支持的金额之间的差异(高估)。

错报不包括明细账户之间的误记、在途款项,以及被审计单位已经修改的差异。

4.确定样本规模
可容忍错报: 800万元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高
针对同一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低
样本规模②: 24884/800*1.9=60
二、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1.选取样本
是否分层:是
样本分层表
选样方法:
第一层样本选取为金额最大20户;
第二层和第三层样本选取:按公司应收账款排列编码,任意选取一个账户为起点,每隔两户选取一户
2.实施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索引号③:
测试单个重大项目发现的错报:10万元
三、评价样本结果
1.分析错报的性质和原因
是否存在舞弊:否工作底稿索引号:
是否修改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结果:否工作底稿索引号:
2.推断总体
样本错报额(A): 4
推断的总体错报额(B): 3/1277*9401+1/411*8605-4=39
测试单个重大项目发现的错报(C): 10万元
错报总额(A+B+C):53万元
3.得出总体结论
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否
是否扩大测试范围:否工作底稿索引号:
是否针对同一认定实施其他审计程序:否工作底稿索引号:
审计结论:
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

注②:样本规模=抽样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样本规模是在预计没有错报时细节测试的最低样本数量。

保证系数表如下:
上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

上表中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是指用于测试相同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如分析程序)未能发现该认定中重大错报的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

当没有针对相同认定实施其他实质性程序,或针对相同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不能发现该认定中的重大错报时,“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评估为“高”;当预计针对相同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该认定程度中的重大错报但并非十分有效时,“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评估为“中”;当预计针对相同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能够有效的发现该认定中的重大错报时,“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评估为“低”。

注册会计师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从上表中选择适当的保证系数,计算样本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