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朝鲜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及对策

朝鲜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及对策

朝鲜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及对策
滕奎祥;周文敬;金贞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21)30
【摘要】目的探讨朝鲜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8年12月间,抽选延边大学320名在校朝鲜族女大学生,采用SCL-90临床症状精神测量表测试.结果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情绪方面比正常人分值略高,而在强迫症,抑郁和精神症三项因子中则表现出略低于平均常模分;在躯体化这一因子上,则更明显的表现出低于平均常模分.结论本组通过设计多种心理训练活动,配合体育训练增强体质,改善朝鲜族女大学生心身健康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
【总页数】4页(P3837-3840)
【作者】滕奎祥;周文敬;金贞淳
【作者单位】吉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吉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吉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
【相关文献】
1.有氧健美操对女大学生有氧适能、身体形态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理工学院30名女大学生为样本 [J], 杨柳
2.延边大学朝鲜族女大学生身体成分与身体形态现状分析 [J], 金元甲;李美子;刘丽

3.朝鲜族女大学生的妇女解放意识 [J], 梁玉今
4.当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山东某高校1098名女大学生的调查[J], 师凤莲
5.当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山东某高校1098名女大学生的调查[J], 师凤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延边大学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延边大学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统计随机抽样法 , 抽取延边大学 5所学院 ( 理工学院 、 师范学 院、 医学院 、 护理学院 、 艺术 学院 )— 14年级学生 4 1 。 9人 其 中, 17 , 3 4 ; 男 6 人 女 2 人 年龄 1~ 4岁 。各学 院学生平 均年 92
随着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 大学生心理健康越 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 。为了解综 合性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探讨 大学生心 理健康 特点及其影 响因素 ,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 进 而提高素质教育 质量 , 进大学生心 理健康发展 , 者对延边 促 笔
大学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 。
31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 .
从表 4 可看出 , 女生除精神病性因 子分明显高于男生(,. ) eo s -o
延边大学学生 S L 9 量 表各 因子分 ≥3检 出率为2O %~ C -0 . 4
裹 3 不同学 院学生 S L 9 c — o量裹各 因子分比较(虹 ) ;
注: A代表理工学院、 代表师范学院、 代表 医学院、 B C D代表护理学院 、 E代表艺术学院
维普资讯
V0.6 0 8 No3 1 2 0 2 .
延 边大 学学 生心理健康调 查 分析
金春姬
(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 吉林 延吉 130 ) 300
摘 要: 目的 评价延边大学学生心理健 康状况及主要 影响 因素 。方法 采 用 S L 9 C - 0量表及 自制调查表 , 对社会状 况及主
要影响 因素进行测试 。 结果 延边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 于全 国常模 , 师范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 t x学院、 g" ̄. - - 医
学院、 护理 学院、 艺术 学院学生 , 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应加 强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 育。 关键词 : 边大学; 延 学生; 心理健康 ; 查分析 调 中图分类号 :4 4 G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14 (0 8)3 0 2 — 2 17 — 2 6 2 0 0 — 15 0

延边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

延边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
实践意义
通过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学校、社会和个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贫困大学 生的心理幸福感,促进其健康成长。
03
文献综述
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现状
1 2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普遍较低
多项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普遍较 低,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困境。
影响因素多样化
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
政府和社会应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 济压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业和个人发展。
鼓励参与社团活动
学校应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扩大社交 圈子,增强归属感和自信心,从而提升其心理幸福感。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影响因素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 因素,如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社会支持等,以便制 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VS
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延边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 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检验积 极心理干预对于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 感的有效性。
04
研究方法
被试选取与调查方法
被试选取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延边大学贫困大学生 中抽取500名被试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专业心理测量师进行面 对面调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社交障碍
社交焦虑
由于自卑感和心理压力的影响,贫困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容易产生焦虑情 绪,害怕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社交回避
为了避免在社交场合中暴露自己的经 济困难和自卑感,贫困大学生往往会 选择回避社交活动,导致社交圈子狭 窄。
02
引言
研究背景
社会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数量增加,贫困大学生群体逐渐庞大。他们面临着 经济、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心理幸福感受到影响。

延边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

延边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

学业压力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 限制,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更大 的学业压力,担心自己无法顺利 完成学业。
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条件差 导致贫困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等 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容 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04
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对 策与建议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资助渠道
心理幸福感
相较于主观幸福感,更强调个体对自身成长、潜能发挥和人生意义等方面的心 理感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特点
积极方面
贫困大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对未来的期望更高,从而在 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色。
消极方面
贫困大学生可能面临经济压力、社交困扰、自卑感等问题,从而影响其心理幸福 感。
参考文献3
陈九, 郑十, 王十一. (2021). 贫困大 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4(1), 89-94.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种渠道,为贫困生提供更 多的资助机会。
完善奖学金制度
设立专门的奖学金,鼓励贫困生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 定的经济收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
01
定期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
03
延边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 现状调查
调查方法与对象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延边大学的贫困大学 生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
选取了200名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4岁之间 ,均为全日制在校学生。

朝鲜族民族通婚的调查研究——以延边朝鲜族地区为例

朝鲜族民族通婚的调查研究——以延边朝鲜族地区为例

朝鲜族民族通婚的调查研究——以延边朝鲜族地区为例姜海顺【摘要】民族通婚是反映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

对延边大学学生的调查与延吉市婚姻登记处的有关数据证明,朝鲜族原有的民族通婚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大多数朝鲜族人认同民族通婚。

民族通婚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改变了男少女多的现象,反映出男多女少的新的特征。

%Trans-racial marria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reflect the situ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A survey of the students of Yanbian University and the statistics from Yanji Municipal Marriage Registration Office prove that traditional views on trans-racial marriage have changed greatly.Most people of Korean Minority accept trans-racial marriage.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marital status,in which more females prefer such marriage,more males now choose trans-racial marriage.【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45)002【总页数】6页(P113-118)【关键词】朝鲜族;民族通婚;婚姻观念;风俗习惯【作者】姜海顺【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法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13民族通婚是指少数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或汉族结婚的现象。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团结的国家。

不同民族间“大杂居、小集聚”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的相同,为民族通婚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研究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研究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进入民族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他们不仅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是有着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

因此,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民族高校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首先,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

在民族高校中,学生们往往承载着自己家庭和民族文化的期望。

因此,这样的压力和期望使得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生活和学业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民族高校的教师们通过多方面的关心和教育,也更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并且传授给学生们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的幸福感会较之一般大学生有所提高。

同时,民族高校也会为学生们提供各种丰富而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比如文艺表演、体育运动和志愿活动等,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情感认同和自尊心,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

其次,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普遍较高。

民族高校中的学生们通常受到了家庭、学校、民族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影响。

因此,这样的影响对学生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均产生了影响。

在民族高校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采用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心理水平。

同时,在民族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鼓励学生们相互尊重、理解、关爱和支持,并以此促进学生们心理和谐和发展。

学生们的这一心理和谐水平使得他们能够应对不同的情感和压力,并且更加积极地面对问题和困境。

这种心理和谐态势对学生们的成长、发展和学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和谐的关键所在。

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虽小却有着深远影响力的文化,对于维护中国的文化根脉和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民族高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尤为重要。

朝鲜族高师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研究

朝鲜族高师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研究
第 2卷 6
第2 期
廷边教育 学院学报
Jum o Y n i I i m o E u ao o r d f aba mtu f d ct n n t i
Vo 26 L
N O2 .
2 1 年 4月 02
' 0 dL2 12
朝鲜族高 师 生常见 心理 问题教 育对策研究
蔡 明花
33 % - 7 2 .7 24 % 4 。3 94 %
0 1 2 4 6
OO % .O l.8 3 % 4 5 . % 18 6
3 5 03
一级
很强
l 5
l.S 6 % 8
2 2
2 .2 8
通过人 际交往能力测试 的数据分析,我们发
( 延边大学师范分院 科研处 ,吉林 延吉 13 0 ) 300
摘要:长期以采,很多国家都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和撂索,尤其是 2 世纪初以来,青 O 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以延边大学师范分院的朝鲜族高师 生在人际交往、学习 适应、 情绪情感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常见心理问题为研究范畴, 以学

人数 自尊感过强 1
比例 17 。 % 6
人 数 1
比例 17 . % 6
6 .O 0】O
1O1 0 0 .4 1 01 0 4 .8
自尊 瞎较强
自尊感一般 自卑感较强
1 6
3 1 l 2
2 .7 66 %
5 .7 16 % 2 .O 0O %
2 4
生 心理发展特 点为基础 ,以学生 的心理健 康发展为其主体依托 , 入 讨这 些心理 问题 , 深 探 并
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寻找出一套适合奉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朝鲜族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朝鲜族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心理 弹性 提供依据 。保障该群 体发展积极健 康的心理 。方法 :对某 高校2 7 0 . -  ̄朝 鲜族 大学 生发 ̄Co n n o r — Da b i d s o n 心 理弹性量 表 、社会 支持 评定量表 ( S S Q),根 据回收 问卷的 结果 了解该群 体的 当前状况。结果 :朝 鲜族 大学生在 客观 支持 和心理弹性的 坚韧性 、力量性上具有显 著性性 别差异 ,朝鲜族 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社会 支持 呈正相 关 结论 提 高朝鲜族大学生的社会 支持有
在青年 文明号创建工作过 程中 ,我们着 眼青年 文明号长 效机制 的建立 ,推 动工作常态化 开展。在抓好长效 机制的 同
时 进一 步完善青 年文 明号创 建工作 的活动 机制 、激励机制 、 监督 机制 、推进 机制等 四种机制 ,取得了一定 的成 效。一是
规 范活动机制 , 提出了创建工作要做 到“ 四定 ” “ 四有 ” 。 “ 四定 ” 即 : 定领 导机构 、 定创建规划 、 定评 价标准 、 定奖惩办法 。“ 四 有 ”即创 建有标识 、活动有成效 、 效 益有提高 、社会有好评 , 从而保 证 了创建 活动的规范开展 。二是强化监督机 制 ,医院 成立 了青年文 明号监督小组 ,督促 各创建科室 的便 民措施和 服务 承诺的具体 措施 。通过发放青 年文明号服务 卡 、意见征 询表 ,公开监督 电话 、设立投拆箱 ,召开社会监督 员座谈会 等 ,使 青年文 明号创 建工作接受 职工 、患者和社会 群众 的监 督 ; 动态 的管理 ,有效的监督 ,使 青年文 明号创建 工作保持 了先进性 ,并充 满了生机 与活 力。三是进一步 完善和规范激
青年 与社会
2 0 1 5 年1 0 月下 第3 0 期 总第6 1 2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边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了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关键词]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86-01
幸福,是人一生追求的目标。

从古至今,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

近年来,国外在幸福感的研究上呈现出繁荣的状况,主要有以“快乐论”为基础的主观幸福感(swb)和以“实现论”为基础的心理幸福感(pwb)。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人口统计变量对朝鲜族大
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一、研究过程
研究被试:选取延边大学朝鲜族本科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27份,有效问卷612份(大一163份、大二160份、大三156份、大四133份,其中男生共254人、女生共358人,文科共300人、理科共312人),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8%。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回收的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11.5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

研究工具:采用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包括良好关系、独立自主、环境控制等6个维度,共84个项目,采用六级评分。

本研究中量表的alpha系数为0.95。

二、研究结果
(一)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现状
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各维度的平均分水平均超过50分,与其他维度相比,良好关系维度(m=59.71)和个人成长维度(m=60.64)得分最高,而自我接纳维度(m=53.57)和独立自主维度(m=51.20)得分最低。

可见,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特点。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为了了解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级等)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差异性检验。

1.性别的差异性检验
结果表明,在pwb总分(t=2.81,p<0.01)、自我接受(t=2.61,p<0.01)、良好关系(t=3.65,p<0.001)等维度上,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即朝鲜族女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总体比朝鲜族男生高,除了在独立自主和环境控制上男女生幸福感水平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几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2.学科的差异性检验
数据显示,除了独立自主(t=1.58)外,心理幸福感的其他方面在学科上均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即朝鲜族文科生在自我接纳、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生活目标、个人成长以及pwb总分上均表现出比
朝鲜族理科生幸福感水平高,但在独立自主上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幸福感水平相当。

3.年级的差异性检验
为了了解年级对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对年级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但结果并没有发现心理幸福感的各维度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也可以说是在年龄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朝鲜族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相当。

三、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特点。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趋于成熟,自我同一性已进入整合期,对于自我的认识较为准确,且延边大学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背景使得朝鲜族大学生在入学初,并未感到特别困难的社会文化适应,而之后的就业选择也由于其语言优势而较为顺利。

因此,朝鲜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较高。

ryff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年龄阶段女性的良好关系得分都比男性高,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朝鲜族传统的家庭类型多为男主外女主内,朝鲜族男生传统的“大男子主义观念”会在男女平等的信息化时代受到冲击,使其幸福感水平低于朝鲜族女生。

而女性自身细腻、坚韧、隐忍的性格特点也决定了其不但能体到会自己身心的变化和发展,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使得女性在心理幸福感水平要好于男性。

有研究发现,在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等方面,文科生得分高于理科生,本研究结果亦如此。

文理科学科特点不同,文科偏重人文社会类教育,要求有很强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而理科生偏重自然科学教育,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动手能力。

特别是朝鲜族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重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这可能是朝鲜族文理科生在心理幸福感水平上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国内外研究发现,心理幸福感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

本研究被试多在20~22岁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自我实现及潜能的激发有着更多的期待和实现机会,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自我实现需要,比如低年级可能更多表现为对独立自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实现,而高年级则更多表现为生活目标、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实现,但并不会随着年级(年龄)增长而产生较大差异。

心理幸福感是个体心理健康很重要的方面,因此提高朝鲜族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幸福感水平,不但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对促进民族融合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春雨,徐建飞.大学生家教市场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
[2]杨海,魏甲亮.大学生家教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初探[j].海
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