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学习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借辽阔景象表达的伟大胸怀、坚定的信心,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了解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体会诗词大气磅礴的创作特点源于献身国家、民族的伟大的人格与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显任青诗歌《诗人___》,朗读。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常于马背上思考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的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思考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算数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站成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任青吟咏的这位诗人是谁?——毛泽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欣赏毛泽东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去领略诗人伟大的胸怀和惊艳、旷世的才华。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所在的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的一个小山村袁家沟。在这里,毛泽东亲自视察地形,眺望祖国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

1936年2月陕北高原的一场大雪,在伟人的眼中是什么样子呢?诗人借咏雪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1)读准加色字字音:

沁园春:qìn 惟余莽莽:wéi 逊:xùn 数风流人物:shǔ

读准节奏。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指名朗读。点评。

(3)欣赏朗读。

(4)放声朗读。

2.对照注释,读懂词的字面意思,感知词的大意。

注释:

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宋称辽、金为北国。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惟:只。

余:剩下。

莽莽:无边无际。

大河:指黄河。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即命运。

须:等到;需要。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分外:格外。

竞折腰:竞,争相。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俱:都。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翻译: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3.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4.你从毛主席的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美?

预设:大气磅礴的意境美;超凡脱俗的人格美;深邃隽永的哲理美。

三、品味词句,精读思考。

1、词的上阙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点拨:把我们带入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天雪地的世界,意境广阔博大。

2、上阙分为几层?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景?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点拨。三层。概括写北方雪景(1-3)(实景);具体写北方雪景(4-10)(实景);想像雪过天晴之景(11-13)(虚景)。由概括到具体,由实到虚。

冰天雪地、广袤无垠、寒威之烈及红妆素裹。(壮美、娇美)

3、“望”字领起哪几句?望见了哪些景观?“望”字可否换成“看”字?

点拨:“望”字——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景观: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原上看到的这些景象,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便是作者视野开阔,但这些景象已经远远不是作者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