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礼俗禁忌
各民族生活禁忌

满族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朝鲜族忌讳人称“鲜族”,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赫哲族不能跨火、骂火,不能蹲在火堆上;挂在树桩上的吊锅不能乱碰;不许敲打有声的器物;禁止用刀铲锅,否则认为会割断打猎的好运气;集体狩猎时,任何人遇到不顺心的事,都不许说怪话。
蒙古族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马鞭子要放在门外,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到别人家里做客,不要自己动手,须等主人盛给;吃肉时给人递刀,刀尖应向自己,刀把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有火或挂红条等记号,表示这家人有病人或产妇,不要进入;不食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来客不让坐西炕,因为西炕是供佛的方位;丧事忌红色和白色,而喜事忌黑色和黄色。
达斡尔族忌别人在自己的炕上横卧;忌手执马鞭、弓箭、刀枪等器物进入室内;忌用刀、剪等物指人;家中有病人时,忌外人来访。
鄂温克族不准骑马进庭院,不得拿马鞭进屋,而应把它放在房门外;不许抛洒奶类;不得宰杀或出卖未停奶的母畜;产妇未满月前,不许带枪或钥匙的人进屋;忌用有刃的东西指人;忌背后说别人坏话。
鄂伦春族禁止晚辈直呼老人的名字;出猎前不许将去向告知他人;不许在山谷、绝壁和岩洞外大声喧哗;任何人不得往火堆上倒水,也不许用刀或木棍拨火。
回族忌食猪、狗、马、骡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别人的短处。
东乡族忌食猪、狗、马、骡、驴肉及一切自死动物;不食动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禁忌递烟敬酒。
土族忌吃圆蹄牲畜(马、畜、驴)肉;忌在畜圈内大小便,认为这会影响牲畜的发展;忌讳用有裂缝的碗给客人倒茶。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篇一:朝鲜族风俗, 朝鲜族风俗朝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勤劳的民族,一个和眭团结的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优良的风俗习惯。
高尚的品德朝鲜族素有礼貌等人、尊老爱幼的美德,与人交往特别注意用语。
朝鲜族有三种阶称,即“尊敬称”、“对等称”、“谦卑称”。
晚生对长辈须操“尊敬称”,妻子对丈夫也都用尊称,就是兄弟姐妹只要大一岁也必须用尊称,不能叫名字。
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否则是一种失礼,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老人无论在家晨或社会上都普遍受到尊敬。
老有用餐时不和晚辈同席,到吃饭时全家人必须等老人归来方能用餐。
一般父子不同席,同席晚辈不是喝酒,如得到允许,必须转过身去饮用。
席间,长辈举杯后,其余人方能依次举杯。
晚辈抽烟时不能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对火。
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人都要行鞠躬礼,同路时晚辈必须跟在长者后面。
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后,不管儿女多少、生活贫富,必须由大儿子赡养。
每缝节假日,其他子女必须携家口前往“大家”(大哥)看望父母共席节日,父母也可到其他子女家走动,但患病时,必须住大儿子处,这是朝鲜族人规定的大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老人过“花甲”(六十大寿)是朝鲜族人尊老习俗中的最庄重一项,届时要摆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把全村老人都请来,共享其乐,在席上频频敬酒,祝愿老人延年益寿。
朝鲜族不但尊老还爱幼,新的生命一降生,就要举家接连庆贺几天;子女满周岁时,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祝贺,以后每年给孩子过一次生日。
朝鲜族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庭是否困难都要全力供孩子念书,甚至为了孩子离学校近一些,可以举家搬迁,注重给孩子传授礼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族妇女,在家里操持家务,在外干体力活,家中的上下关系和邻里关系,全靠妇女的品德修养。
特殊的房屋朝鲜族的房屋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以平房为主,分内部矛盾结构和外部结构两部分。
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中间为灶间,一边是仓库没有炕,有门和灶间相通;一边是住屋,全部铺成炕。
参加朝鲜族婚礼注意事项

参加朝鲜族婚礼注意事项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和婚礼仪式。
如果你有机会参加朝鲜族的婚礼,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和了解这个文化。
1. 穿着打扮参加朝鲜族婚礼时,穿着要得体端庄。
对于男性来说,西装或者传统的中式礼服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对于女性来说,可以选择传统的朝鲜族服装或者华丽的礼服。
在选择服装时,应尽量避免穿着黑色、白色或者红色的服装,因为这些颜色在朝鲜族文化中有特殊的含义。
2. 礼品参加朝鲜族婚礼时,需要准备一些礼品送给新人。
常见的礼品包括红包、新婚礼盒、糖果和水果等。
在选择礼品时,应注意避免送钟表、鞋子、刀具等有负面意义的物品。
3. 礼仪习俗朝鲜族婚礼有许多独特的礼仪习俗,参加者应了解并尊重这些习俗。
例如,参加婚礼时要按照次序入席,不可随意坐在主席席位上;在进入婚宴现场时,要按照规定的次序依次入场;在敬酒环节,要注意先敬给最年长的长辈,然后再依次敬酒给其他长辈和亲友;在敬酒时,要用双手递酒并行鞠躬,以示尊重。
4. 餐桌礼仪朝鲜族婚礼的餐桌礼仪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在就座时,要按照规定的次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在用餐时,要尊重主人和长辈,不可吃得过于嘈杂或者挑食。
另外,朝鲜族饮酒时有一套独特的规矩,需要注意遵守。
5. 祝福语和祝福方式参加朝鲜族婚礼时,可以用一些特定的祝福语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祝贺。
例如,“新婚快乐,白头到老”、“祝你们幸福美满,永浴爱河”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祝福,但需要注意尊重和配合主持人的要求。
6. 遵守礼仪规则参加朝鲜族婚礼时,要遵守各种礼仪规则,尊重主人和长辈的意愿。
在仪式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庄重的态度,不可大声喧哗或者干扰仪式进行。
同时,要尊重主持人的安排,按照指示行动。
7. 尊重传统文化朝鲜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参加婚礼时要尊重并了解这些传统文化。
可以通过向长辈请教或者自行了解相关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朝鲜族的婚礼习俗。
民族风情:朝鲜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概述:我国的朝鲜族有192万多⼈。
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余散居在内地的⼀些城市。
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治州,这⾥的朝鲜族居民占了朝鲜族总⼈⼝的近⼀半。
此外还有位于长⽩⼭怀抱中的长⽩朝鲜族⾃治县,也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
⽣活在我国东北同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和国毗邻的长⽩⼭地区。
这⾥群⼭耸⽴,峡⾕纵横,风光⼀绚丽, ⼭的主峰--⽩头⼭是我国东北地的第⼀⾼峰,海拔2744⽶。
的旅游胜地天池宛如⼀块剔透的碧⽟,镶嵌在顶峰上,传说每年都有天上的仙⼥来这⼉沐浴。
天池北侧有⼀个瀑布,浩浩清流悬空⽽落,犹如⽩练垂天,银龙飞舞。
长⽩⼭脉是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花江的发源地。
奔流不息的海兰江、布尔哈通河、嘎呀河、珲春河、古洞河等碧波如染、婉蜒回环,滋润着长⽩⼭麓的⼴⼤地区。
这⼭灵⽔秀的地⽅,就是朝鲜族的家乡。
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字。
中国的朝鲜⽂与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和国的相同。
朝鲜⽂最早是1444年在朝鲜李朝世宗的主持下创制的, 1527年曾作过改进。
它有4个⾳素字母,拼写时把同⼀⾳节的⾳素叠成字块,构成⽅块形⽂字。
1952年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和国再次作了改进,井取消了夹⽤的汉字。
但韩国的⽂字⾄今仍夹⽤汉字。
历史我国的朝鲜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他们原是从朝鲜半岛陆续迁来的。
早在17世纪末,就有部分朝鲜族居民零星从朝鲜迁来。
1869年朝鲜北部遭到⼤饥荒,灾民们陆续渡过图们江、鸭绿江,迁⼈到我国延边等地开荒定居,到19世纪80年代初已达⼏万⼈。
1910年⽇本⼈侵朝鲜后,不堪忍受⽇本侵略者残暴统治和压迫的朝鲜⼈民,更是⼤批迁⼈我国东北各地。
朝鲜族⼈民曾饱受⽇本帝国主义的欺凌。
在20世纪四⼗年代,⽇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推⾏极其恶毒的奴化教育,强迫朝鲜族使⽤⽇本语⽂,禁⽌使⽤朝鲜族语⽂,并要他们改⽤⽇本姓名。
如果学⽣偶尔说了⼀句朝鲜语,就要受到体罚。
朝鲜族⽂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中华⼈民共和国成⽴以后,朝鲜族的⽂教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传统文化】朝鲜族丧葬文化简介 朝鲜族有何丧葬习俗

【传统文化】朝鲜族丧葬文化简介朝鲜族有何丧葬习俗【传统文化】朝鲜族丧葬文化简介朝鲜族有何丧葬习俗自古以来,韩国人就把孝道视为万行之首。
因此,在丧葬和祭祀中,祖先崇拜的观念比其他仪式更为彻底地体现出来,丧葬和祭祀的程序也逐渐形成。
大多数韩国人被埋在土里,分散在城镇的人也被火化。
在韩国社会,父子关系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
长子供养父母。
老年人在社会上受到尊重,人们鄙视不孝和无礼的人和行为。
韩国老人去世后,亲属不得洗脸、理发、吃干饭,必须在三天内穿孝服。
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互相二叩首。
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
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
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
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
三天后埋葬。
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
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
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
以后每逢死者的寿辰、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
韩国葬礼包括从葬礼发生到葬礼结束的所有仪式,如临终、召唤灵魂、收集尸体、葬礼、面部攻击、成衣、哀悼、葬礼、三余祭、哭丧祭、潇湘、大香等。
祭祀仅包括禁忌祭、时间祭、,民间节日祭祀等。
过去,一般会暂停三天、五天甚至七天。
现在,它通常会暂停两三天。
过去把棺材放入丧舆里,由村里的青壮年抬着出殡。
现在一般不用丧舆,农村以牛车、城市以汽车代之,而且城市里已实行火葬。
过去,墓地多请风水先生选定,现在基本没有此习,只是村里年长者到附近的山上选择适葬的地方,一般多为阳山坡。
在丧葬习俗中,有一个程序叫做“米饭”。
“饭汉”指的是在进入棺材前把米粒放进死者的嘴里。
人们通常使用婚姻带来的大米。
把柳树做成的勺子分成左、中、右三部分。
从第一个勺子开始,它被称为“百石”、“千石”和“万石”。
然后放入三枚铜币,分别是“一百两”、“一千两”和“一万两”。
“番汉”完成后,用白布或亚麻布将尸体绑好,放入棺材中。
朝鲜族都有啥礼仪?朝鲜族礼仪简介

朝鲜族都有啥礼仪?朝鲜族礼仪简介一、出生礼:朝鲜民族把出生礼视为人生的开端礼,非常讲究。
出生礼中有“忌绳”、“百日”、“抓周”等。
二、婚礼:是朝鲜族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大事。
过去,围绕着婚礼制定了许多繁文缛节,尽管随着时代的演变,其规模大小、繁简程度以及具体方式都有变化和发展,但婚礼的基本内容与程序没有显著的变化。
婚礼仍按“婚议”、“纳彩”、“纳币”、“迎亲”等顺序进行。
三、寿礼:朝鲜族还特别讲究为老年人操办“寿礼”。
寿礼有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还有纪念结婚六十周年的“回婚礼”。
花甲是朝鲜族为六十岁老人举办的生日宴席。
按传统历法天干地支推算法,六十年看作为一个循环单元。
因此,朝鲜族把六十周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尤为讲究。
到花甲宴那天,儿女们为老人换上一身特制的礼服,并在大厅里大摆寿席,广邀亲朋欢聚一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献寿是基本的仪式。
花甲老人入坐寿席正中,献寿便开始。
其顺序要按儿女长幼之序,亲戚远近之别,乃至宾客,依次敬酒献寿。
四、丧祭礼:朝鲜族自古以来将孝道视为万行之首,非常重视丧礼和祭礼。
丧礼主要包括招魂、小敛、大敛、运棺、出殡、埋葬、立碑等程序进行。
招魂,人死之后,先要招魂。
有一人站在房顶或院子里,面朝北方,一边挥动着死者的衬衫,一边呼喊着死者的名字,让他把衣服拿走。
如此连喊三声。
招魂后,进行袭。
所谓袭就是给死者进行沐浴和穿上寿衣。
所谓小敛是用白布裹扎死者的遗体。
大敛是把包裹好的尸体放入棺内。
旧式丧礼中,在患者死后的第三天进行大敛。
大敛后的第二天,死者的子女及亲属正式身穿丧服并举行成服祭祀,谓之“成服礼.”。
然后,进行吊丧。
之后,把棺材从屋里抬到屋外称作运棺或迁棺。
出殡就是把棺材从家里运往安葬地,也称出丧。
把灵柩放在丧舆上面之后,肩夫们同时把丧舆抬起,走一步退一步,如此反复三次,而后向前行走。
安葬时要请风水先生先选择墓地,棺材放人墓穴时,在山坡墓穴里,头部朝山顶;在平地墓穴里,头部朝北。
韩国;礼仪风素与相关禁忌

周岁服
在韩国, 孩子一周岁的时候要举 行祈求孩子, 无病长寿的仪式。 这时, 孩子要穿周岁服。 男孩子穿浅色衣服, 一般是蓝色 边粉红色短衣,浅紫色裤子, 上 面穿蓝色背心, 草绿色衣带。 女孩子用深绿色或黄色做短衣。
婚礼服
韩国人的禁忌
韩国人普遍忌“四”字。因韩国
语中“四”与“死”同字同音,传统
社 交 礼 仪
礼仪一:拜访礼仪
必须预先约定。 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 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拜访韩国家庭时要带礼物,并用双手奉上 。 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 (访问韩国家庭时,别忘穿袜子或长筒袜子。 韩国人视光脚为失礼!) 韩国重男,出门时妇女让男子先走。
谢谢
吃饭过程:吃饭的时候,长辈不动筷,谁也 不能动,而且长辈没有动的菜,也不能动, 饭后,长辈没有先离开座位,别人也不能动。 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 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吃。 用餐咳嗽或打喷嚏时,把脸移开后用手或手 绢捂着嘴,以免失礼。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 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 筷子以后再放下。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 过的餐巾叠起来放在桌子上。 使用牙签时用一只手遮着使用,使用完之后, 在别人看到之前扔掉。
餐 饮 礼 仪
韩国大酱汤
石锅拌饭
韩国传统餐桌的摆法(一)
所谓“床”是现代式的厨房和 餐桌出现之前,韩国的一般家 庭使用的移动式餐桌。桌—— “床”。传统韩国饮食的餐桌 摆法一般是将准备好的菜一次 全部上齐为原则,每种菜的位 置也是固定的。根据摆桌的方 法和种类可分为粥床、饭床、 面床、酒宴床、交子床。
朝鲜族人是怎么过上元节的?又有啥禁忌

朝鲜族人是怎么过上元节的?又有啥禁忌>东北吉林、辽宁等地区朝鲜族民间传统农庆节日,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节日夜晚,各地的朝鲜族群众都要到附近的桥上去“跺桥”。
人们按照自己的年龄,计算在桥上来回应走的趟数。
大桥两头,往往都开设买卖夜市,跺完桥的人可以游逛,购买一些风味小食品。
通常,还会有杂耍歌舞表演在桥头供人观赏,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舞童舞。
一二个男扮女装的小孩,站在成年男子的肩头,舞姿翩跹,并不时做出一些惊险动作,令人瞠目咋舌。
据认为“跺桥”可以让人不患腿病,一年内平安。
在圆月即将升起之时,朝鲜族的村里,有请老人登“望月架”的习俗。
“望月架”由木杆松枝搭成,高约数米。
老人们登在架上,竟相争看月出,据认为,先望见明月升天者,意味着他一年内顺利吉祥,子孙幸福。
而后,众人敲起长鼓、铜锣,吹起唢呐、洞箫,将“望月架”点燃。
姑娘们欢乐地跳起长鼓舞、农乐舞,一直热闹到通宵达旦。
节日里,朝鲜族家家都饮聪耳酒,吃药饭或五谷饭。
药饭,是在糯米饭即将作熟时,再加人大枣、柿饼、松仁、栗仁、蜂蜜、地瓜,以慢火焖熟后食用。
俗谚说:“正月十五吃药饭,治病健身又消难。
”“五谷饭”由糯米、大黄米、大米、小米、饭豆作成,取其寓言“五谷丰登”的吉利。
饮“聪耳酒”的含义是让人耳聪目明。
一年之内不得耳病,而且喜讯常闻。
上元节的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
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把亮的时间长;车战,就是两台牛车相撞,看哪辆车更结实;拨河时,人们分两组,各抓一头麻绳,把对方拽进自已圈内就算赢。
在做这种娱乐时,全村男女齐出动,或参加比赛,或敲鼓、吹萧助威,热闹异常。
取胜者便唱歌、跳舞、欢庆胜利。
晚上,大家则进行“迎月”、“踏桥”、“解历数”等娱乐活动。
迎月,就是大家举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元月;据传谁先登山望见初升的元月,谁就是当年最有“福”的人,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
传说,在上元月光下掷一次捆,拿其数和掷捆人年龄相对照解说“历数”,便猜知掷捆人当年的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有热情待客、尊老爱幼的传统。
客人进门前,要先干咳一声,或以“在家吗?”向主人
示问;脱鞋进门,进门上炕;对长者起立让坐,为长者让路;让客人吃饱吃好;客人吃饱,
汤匙应放在桌上,或放在汤碗内;请客吃饭,主人要奉陪到底,不在客人之前离席;对稀客、贵客要以酒相待;节日饮食要与邻居分享。
朝鲜族家庭礼节严格,讲究父慈子孝,晚辈敬重长辈。
一般老少不同席,老人单独设席;
晚辈要待长者用餐后方可举筷,不得在老人面前喝酒抽烟,如无法回避也要转身而饮;对六
十岁的老人,全家要举行庆花甲仪式,跪拜敬酒祝寿。
在屋内同客人初次见面,互通姓名时,要双膝跪席,双臂垂前摁席,稍俯上身,恭顺地通
报自己的姓名,然后说些客气话。
不论男女,不能在客人面前随意伸腿,更不能岔开双腿。
朝鲜族的禁忌有:严禁同宗、表亲通婚;不喜食羊、鸭、鹅及油腻食物,喜食狗肉,尤喜
狗肉汤,但婚丧及嫁接时禁止杀狗、食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