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
公共营养师第五章_食品营养评价

2008年9月考试题
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中,强制 标示的内容包括那些?(P331)
食品营养标签是指标注在食品标签上的营养 信息。通常通过一个表格来表示。食品营养 标签可使我们一目了然的了解食品的基本营 养特性,其保障了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知情 权帮助消费者理智选择食品并方便食品的监 管,增加食品的竞争力。
单糖成分的性质 黏性纤维
是GI降低的因素 支链淀粉↓
果糖、半乳糖 胶体、β-葡聚糖含量
↑
是GI升高的因素 支链淀粉↑ 葡萄糖
胶体、β-葡聚糖含量 ↓
其他成分 烹调/加工
颗粒大小 成熟度和食品储藏
α-淀粉酶限制因子
蛋白质、脂肪含量↑ 半熟
冷冻压榨 大颗粒 未成熟、生的,酸度 冷藏储存、时间长
凝集素、植酸盐↑
注意蛋白质互补 大豆行动计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大量优 质蛋白,含异黄酮,防乳腺癌,东方人喝豆
浆吸收比牛奶好得多
10/16/2023 9:36 AM
碳水化合物的评价---血糖生成指数
1 定义
血糖指数:Glycaemic Index, GI 指人体进食含50g碳水化合物的待测食物后血糖应 答曲线下的面积(AUC)与食用含等量碳水化合 物标准参考物后血糖AUC之比。
3 指导人们科学选购,合理配制平衡膳食,增强体质,预防 疾病
食品标签的基本内容
食品标签定义为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 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中,要求 的内容分为强制标示和非强制标示两部分。
➢ 强制表示的内容 ➢ 非强制表示的内容
强制标示的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 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沥干物含量、制 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 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等内容。
公共营养师教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公共营养师的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营养学概论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第三节矿物质第四节维生素第五节水第六节膳食纤维第四章食物营养基础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二节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三节油脂和调味品的营养价值第四节饮料和茶第五节营养强化和保健食品第六节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第五章膳食营养指导第一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第六章人群营养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三节婴儿营养第四节幼儿营养第五节学龄前儿童营养第六节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第七节老年人营养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第一节营养教育第二节社区营养管理第三节营养缺乏病预防第四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第八章食品卫生基础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第九章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节《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相关知识第三节食品营养标签管理第四节营养管理相关法规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重量的估计学习单元2 《食物成分表》的应用学习单元3 食物可食部和废弃率的计算学习单元4 食物生熟重量比值的换算方法学习单元5 称重记录表的设计学习单元6 膳食调查----称重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2 一份菜肴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3 一日膳食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计算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学习单元1 成人身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2 成人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坐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5 体格测量调查表的填写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头发和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成人消瘦的判断学习单元2 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学习单元3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一)----评价指标的计算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二)----常见指标的应用和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发育迟缓的判断思考题第三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的营养需要学习单元2 食物营养类别识别学习单元3 成人食物选择和用量的计算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主食用量学习单元2 确定成人副食用量学习单元3 成人一餐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成人一日食谱编制第三节食谱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1 食谱能量调整学习单元2 能量----价格调整学习单元3 食谱脂肪评价学习单元4 食谱美味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5 食物交换份法思考题第四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样品收集和标签解读学习单元1 食品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2 食品标签和配料解读学习单元3 营养标签解读学习单元4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加工过程学习单元2 食品感官检验学习单元3 粮油制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4 乳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5 饮料的营养价值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访谈和调查表填写学习单元2 入户动员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数据资料的录入学习单元2 数据的验证与核对思考题附录附录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附录2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2008)附录3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附录4 成人体质指数表附录5 随机数字表附录6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体重和身高标准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学习单元2 膳食摄入量调查---- 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学习单元3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学习单元4 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结构分析与评价学习单元2 膳食能量摄入量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3 膳食营养素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4 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学习单元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结果保存学习单元6 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7 膳食调查方法应用练习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学习单元1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学习单元2 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3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1 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24H尿样)学习单元2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3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判断学习单元2 营养性贫血的判断学习单元3 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4 骨软化病(维生素D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6 维生素C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7 维生素B2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8 锌缺乏的判断与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食品选购指导学习单元2 烹饪营养的指导学习单元3 平衡膳食测评学习单元4 膳食纤维摄入量的评估学习单元5 健康生活方式测评学习单元6 体力活动水平测试学习单元7 家庭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第二节营养教育学习单元1 家庭食品安全教育学习单元2 食品卫生检验问题解答学习单元3 体重控制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4 平衡膳食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5 科普文章的编写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学习单元1 儿童膳食能量和营养目标设计学习单元2 个体膳食目标设计学习单元3 均匀性群体膳食营养目标设计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个体营养食谱编制学习单元2 幼儿园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学校营养食谱的设计学习单元4 大学生食堂食谱的编制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食谱餐次比例和修改学习单元2 膳食蛋白质和脂肪调整学习单元3 膳食蛋白质互补的原则和评价学习单元4 个体食谱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5 群体食谱编制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学习单元1 谷类产品分析计划的制订学习单元2 液态奶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3 饼干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4 产品说明书的制作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能量密度和营养质量指数评价方法学习单元2 食物蛋白质质量评价学习单元3 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评价学习单元4 食物碳水化合物评价----血糖生成指数学习单元5 食物脂肪评价—脂肪酸比例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学习单元1 产品宣传资料的编写学习单元2 市场需求调查以及调查表设计学习单元3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专项调查表编制学习单元2 综合信息调查表的编制学习单元3 社区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学习单元2 人群基本资料的计算分析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社区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学习单元2 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思考题附录附录1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 S 及脂肪供能比附录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 S或AI S附录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 S或AI S附录4 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频率法调查表的设计学习单元2 膳食调查----食物频率法第二节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和评价学习单元1 个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2 群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3 定量频率法摄入量的计算第三节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1 膳食资料的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2 撰写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和监测学习单元1 孕妇的体格测量学习单元2 青少年身高和体重的监测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和体重的监测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学习单元1 血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2 尿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3 头发中营养指标的分析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碘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2 硒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3 氟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氟过量评价学习单元5 烟酸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6 个体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母乳喂养指导学习单元2 人工喂养指导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中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和指导第二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习单元1 演讲的技巧学习单元2 营养教育平面媒体材料制作学习单元3 媒体教育资料的评价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目标确定和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婴儿营养需要估计学习单元2 幼儿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素需要量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乳母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第二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幼儿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2 老年人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评价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标签的核对和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素补充剂评价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谷类食品强化剂的选择学习单元2 食品营养强化载体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写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强化的研发资料编写学习单元2 强化食品研发资料的编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收集学习单元1 食品相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学习单元2 食物中毒事件信息上报程序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社区人群营养与健康档案数据库建立学习单元2 膳食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措施的选择学习单元2 30天运动与膳食结合的能量消耗和健身方案制定学习单元3 营养干预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第四节营养干预方案效果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形成评价和过程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思考题第七章培训和管理第一节培训学习单元1 专项公共营养师培训计划编制学习单元2 公共营养师教学和培训第二节指导学习单元1 公共营养师业务实习指导学习单元2 案例教学法思考题附录附录1 维生素和矿物质使用量附录2 营养声称的使用准则附录3 个人健康及生活方式信息表附录4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版参考文献。
2010年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习题-中大网校

2010年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习题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理论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4题,每小题0.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性别、学历、满意程度等资料属于()。
(2)大多数国家提出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脂肪酸(M)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之间的比例为()。
(3)能够全面反映食物蛋白质的实际利用程度的是()。
(4)高筋小麦粉中蛋白质含量(干基)为()。
(5)和其他营养素不同,()更适合于评价膳食脂肪的构成。
(6)根据WHO/FAO对血糖生成指数的定义,食物GI是指人体进食含( )g碳水化合物的待测食物后血糖应答曲线下的面积(AUC)与食用含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后血糖AUC之比。
(7)幻灯片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不包括()。
(8)牛奶中乳糖含量一般为()g/100g。
(9)食物血糖负荷GL体现了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对血糖的影响。
(10)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体现的是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对血糖的影响。
(11)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的氨基酸成分仍是氨基酸评分的标准。
(12)某种食品的能量与同类食品相比,减少()可标注出“减少能量”的声称。
(13)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由()结合而成。
(14)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全脂乳中脂肪含量应大于()。
(15)计算营养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时,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16)胶体和β-葡聚糖含量的增多对GI值的影响是()。
(17)某固态食品中,其脂肪含量满足()g/100g,则可声称该食品“低脂肪”。
(18)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计算公式是()。
(19)用于计算营养标签标示值的数据,至少有()次以上的送检结果才比较稳定。
(20)食物氨基酸直接比较法是根据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含量最少的()为1计算出其他氨基酸的相应比值,以此来判断食物的氨基酸比例是否适合人体需要。
(21)面筋中含量丰富的物质是()。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辅

1.膳食模式评价依据 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膳食模式分析报告的格式 根据 24h 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分为 9 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 将被调查者的劳动强度按低、中、高的不同水平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 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类食物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 需要。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性别和劳动强度的人群之间进行比较。
6.人日数的计算 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一个人日数。全家总人日数为所有在家 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不同的膳食调查方法,个 人人日数的计算有所不同,家庭食物称重法中在外就餐不计算在餐次总 数,则个人的人日数和全家总人日数计算公式 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 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在做集体膳食调查时,例如在某托儿所调查,早餐有 20 名儿童进餐、 午餐有 30 名、晚餐有 25 名。人日数计算如下: (1)确定餐次比。餐次比的确定一般为 30%、40%、30%左右为宜, 也可按照儿童的三餐能量比各占 1/3 计算,儿童餐次比例不是一成不变 的数值。 (2)计算群体总人日数。总人日数:(20+30+25)×1÷3=25 人日 若该托儿所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 20%、午餐 40%、晚餐 40%, 则总人日数计算为:20×0.2+30×0.4+25×0.4=26 人日。
第三章 营养咨询和教育............................................................................................ 12
一、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 12 二、营养教育.............................................................................................................15
5技能-第5章食品营养评价

含量低(负的)方面的含量声称可以使用 的用语包括: “低”、 “极低”、 “无”、“零”、“不含”、 “脱”(仅指乳品类) “瘦”(仅指畜肉类和禽肉类)
含量较高(正的)方面的含量声称用语 主要包括:
“来源”、“含有”、“提供”
“高”、“富含”、“丰富”、“良 好来源”等等。
特点:在我国居民膳食中提供60%-70%的能量,
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约占推荐量的60%
能提供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辅料
植物油 可以提供丰富的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和少量矿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 此容易被氧化,破坏风味。为避免这一改变, 植物油中往往加入了抗氧化剂予以保护。或采 用氢化加工改造,使反式脂肪酸含量增高。凡 是脂肪酸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蛋类 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 脂肪 维生素A 维生素B2 和铁等矿物质。加入到谷类中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 和吸收利用率。
奶类 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 脂肪 维生素A 维生素B2 维生素D ,可起到提香作用
果蔬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2 常见焙烤类食品类型和加工方法
面包 搅面--饧(xing)发--分割--搓圆--整形--饧发--烘 烤 饼干 原辅料预处理--面团调制--辊(gun)压--成型-焙烤--冷却 --整理--包装
(3)脂肪和脂肪酸=粗脂肪=甘油三酯+磷脂+固醇+色素 或=总脂肪=单个脂肪酸甘油酸酯
(4)碳水化合物=单糖+多糖+寡糖 或=100食物-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
减法:该减法包含了膳食纤维成分,当计算能量时, 应减去膳食纤维。 (5)膳食纤维 根据国标或AOAC规定的测定方法
第五章 食品营养评价 理论习题5.1

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理论知识辅导练习题一、判断题1.食品分析的任务是根据国家、行业或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运用化学、物理或仪器等分析手段,对产品的品质、营养和卫生等方面做出评价。
()2.植物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布因油的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低。
()3.对植物油的氢化往往会造成植物油的饱和度下降,且反式脂肪酸含量增高。
()4.植物油中一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易补氧化。
()5.一般来说,企业自身生产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
()6.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因食品基质不同而有不同选择,一般来说,应首选国家标准方法。
()7.食物的能量是指食品中的供能物质在人体代谢中消耗的能量。
()8.脂肪的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其含量可用“粗脂肪”或“总脂肪”表示。
()9.检测方法的不同使得营养标签上脂肪含量的标识也应不同。
()10.粗脂肪是指食品中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的化合物的总称。
()11.膳食纤维是植物的不可食部分,不能被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无益处。
()12.营养成分的标识是指对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名称、含量和功能所做出的描述。
()13.食物营养成分的检测数值,常常需要经过修饰后再标在标签上。
()14.对于有小数位数的数值,其有效位数是指从最左侧一位的非零数字向右数得到的位数。
()15.标准差越大,表示检测结果的变异程度越小。
()16.食品的营养声称给出了营养素含量多寡的信息,而功能声称则声明了营养素的功能作用。
()17.食品标签上营养素含量若标注有“高”“富含”“无”“零”等词语的声称属于比较声称。
()18.食品标签上营养素含量若标注有“含有”“来源”“提供”等词语的声称属于含量声称。
()19.比较声称是对一个食物与同类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的声称。
()20.“脱脂”是属于比较声称。
()21.某食品中来自蛋白质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6%,即可声称该食品为“低蛋白”。
()22.食品营养和功能声称一般适用于所有预包装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
二级营养师考试膳食调查、评价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我国在1959年、1982年、1992年和2002年分别开展过四次大型的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称重法、记账法、化学分析法、询问法和食物频率法等。
24h回顾法是目前获得个人膳食摄入量资料最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
24h回顾调查法一般要求在15-40min完成,对于回忆不清楚的老人和儿童,可以询问其看护人。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与膳食史结合的方法,或者采用3天连续调查方法。
24h一般是指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P5 托儿所例子要懂得理解)一个人日:一个人吃24h内所有的餐次回顾调查法存在的误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膳食摄入量的漏报或低估(2)、对食物大小或多少进行估计(3)、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10、11查。
12、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调味品的摄入量。
13、称重记账法是称重法和记账法相结合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在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了该种方法。
15、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16、标准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
17、称重记账法的工作准备:①调查表②食物成分表③食物秤和称量用具④计算器或计算软件⑤人员培训与确定调查家庭18、P33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如果某一家庭成员仅记录到早餐、午餐,其当日人日数为1*20%+1*40%=0.6人日。
调查期间总人日数为每天家庭总人日数之和。
19、称重记账法一般每年进行4次,至少应在春冬季和夏季各进行一次。
20、不能将鲜奶于奶粉的消费量直接相加,应按蛋白质含量将奶粉量折算成鲜奶量后相加。
各种豆制品也同样需要折算成黄豆的量,然后才能相加。
(利用蛋白质相等的原则) 豆腐50g 50*8.1%=x*35.1% 18%的奶粉50g相当于鲜奶?ml 50*18%=x*3% 黄豆量=豆制品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21、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2、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3、脂肪供能比:脂肪摄入量*9÷总能量摄入量*100%24、P42计算能量摄入量计算能量总和25、根据DRIs推荐的膳食能量来源比例,来自蛋白质的能量应占10%-15%,来自脂肪的能量占20%-30%,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占55%-65%。
营养师考试大纲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一、能力要求1、能设计回顾法和记账法食物量登记表2、能用记账法进行人群食物消耗量调查3、能用 24 小时回顾法进行食物摄入量调查4、能进行标准人系数和人日数换算5、能用记账法资料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6、能用回顾法资料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二、相关知识1、回顾法和记账法表格设计要点以及记账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2、食物消耗量记录要点采集者退散3、回顾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4、记账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一、能力要求1、能评价和分析膳食能量2、能分析和评价膳食营养素摄入量3、能进行膳食模式的分析评价和报告4、能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二、相关知识1、人日数换算要点2、进餐人数登记要点和标准人系数计算3、食物实际消耗量计算来源:4、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来源分布计算要点5、数据库相关知识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一、能力要求1、能测量婴幼儿身长、胸围、上臂围和坐高2、能使用皮褶计测量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二、相关知识1、体格测量方法和意义2、体格测量的标准化3、卧式量板、量床使用方法4、皮褶计使用方法5、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解剖定位知识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一、能力要求1、能对尿液样品进行收集、保存2、能对粪便样品进行收集、保存和处理二、相关知识1、尿液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2、尿液样品的种类和意义3、粪便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一、能力要求采集者退散1、能识别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基本体征并进行评价2、能识别维生素 A、D、B2、C、钙、铁和锌缺乏体征并进行评价二、相关知识1、能量—蛋白质缺乏体征和分类2、缺铁性贫血基本体征和评价3、维生素B2 缺乏体征和评价4、维生素C、维生素A 缺乏体征和评价5、维生素 D 和钙缺乏体征和评价6、锌缺乏基本体征和评价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一、能力要求1、能进行烹饪营养、平衡膳食评估并提出建议2、能进行健康生活方式询问和评价,并提出建议3、能解答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问题4、能进行身体活动和能量消耗评估二、相关知识1、不同膳食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和建议2、健康生活方式概念3、食物污染、中毒原因及其预防方法4、运动与能量消耗基础知识5、身体活动类型和水平判断方法6、食品卫生检验常见指标和判断方法第二节营养教育一、能力要求1、能进行平衡膳食营养教育2、能进行维持体重和能量平衡教育3、能撰写科普文章二、相关知识1、营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沟通和宣讲技巧3、科普文章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一、能力要求1、能确定儿童和青少年营养需要2、能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选择食物3、能确定儿童和青少年主食、副食供给量二、相关知识1、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和青青少年的营养需要2、年龄组分类知识3、儿童和青少年食物选择原则和特点第二节食谱编制一、能力要求1、能编制儿童和青少年食谱2、能编制幼儿园食谱二、相关知识1、学校营养餐营养要求2、儿童和青少年配餐原则和方法3、幼儿园食谱编制原则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一、能力要求1、能对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2、能根据营养评价结果调整食物品种和数量二、相关知识1、食谱营养成分计算和评价原则2、食品种类和蛋白质互补评价知识3、能量营养素比例相关知识4、营养素损失因子相关知识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一、能力要求1、能根据终产品营养特点,制定成分分析计划2、能根据分析数据制作营养标签3、能撰写产品标签说明书二、相关知识1、产品相关配方,标准要求和营养特点2、营养成分定义和计算3、数据修约4、营养声称基本知识5、标签说明书格式和相关规定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一、能力要求1、能计算食品营养质量指数2、能进行食品蛋白质营养评价3、能进行食品碳水化合物营养评价4、能进行食品脂肪营养评价二、相关知识1、食品营养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和要点2、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和必需氨基酸相关知识3、碳水化合物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评价方法4、脂肪酸评价方法和要点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一、能力要求1、能根据食品的营养特点,撰写产品宣传资料2、能设计市场需求调查表3、能分析调查资料并撰写市场调查报告二、相关知识1、宣传资料的种类2、产品消费群体定位和需求调查知识3、调查资料的统计和报告格式要求4、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和资料信息化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一、能力要求1、能收集社区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资料2、能收集社区目标人群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水平等基本资料3、能根据调查资料性质编制调查表二、相关知识1、调查方法和手段2、健康信息表格设计原则3、资料信息分类和收集方法4、社区卫生工作相关知识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一、能力要求1、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2、能计算人群营养缺乏病发生率和患病率3、能计算社区目标人群基本资料的百分比二、相关知识1、个人健康信息和档案主要内容2、计量和计数资料概念3、发病率、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一、能力要求1、能设计社区营养干预方案2、能设计普通人群科学运动方案二、相关知识1、社区营养干预内容和方法2、干预方案设计原则和类型3、成人运动指导方式和相关知识一、填空题1.人体所需营养素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一、食品营养标签解读和制作评价一个食品的营养价值,可以从食品的配料、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等几个方面进行参考。
其中食品配料表明食品原料的基本构成和配比,营养成分和声称则表明了该食品的营养组成与特点。
●一、营养成分的定义和计算-详见p318●能量—指食品中的供能物质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能量。
●能量(kcal)=4×pro+4×cho+9×fat+3×有机酸+7×乙醇(酒精)+2×膳食纤维●蛋白质=总氮量×氮折算系数●粗脂肪=甘油三酯+磷脂+固醇+色素等●总脂肪=脂肪酸甘油三酯1+脂肪酸甘油三酯2+……●碳水化合物=食品总质量-pro-fat-水分-灰分(计算能量还应减去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淀粉+糖1.数据修约的原则食品营养成分的数值常常需要经过修饰后再标在标签上。
数值:用数字表示量的多少,称这个量的数值,如5kg的“5”。
有效位数:对有小数位数的数值,以最左侧一位的非零数字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对没有小数位且以若干个零结尾的数值。
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酌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位用的零)的个数。
对其他十进位数,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而得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
指定数位: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n位小数;指定修约间隔为1,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个数位;指定修约间隔力10n。
2.营养声称的概念营养声称是指一个食物营养特性的建议、暗示或说明。
包括:(1)营养声称的类型:含量声称;比较声称;属性声称(2)营养素功能声称。
营养素功能声称指某营养素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作用的声称,是健康声称的一种。
(3)健康声称。
健康声称是指食物或食物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建议、暗示或说明。
目前多数国家仅允许功能声称,对减少疾病危险的声称较谨慎。
3.营养声称的使用规范营养声称是食品营养属性的说明和营养宜教的重要工具,《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包括了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声称是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同时规定了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应当符合的条件。
《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还规定了营养标签的形状、位置、标示内容、顺序、字体、文字等内容,推荐了标示格式。
●营养声称主要针对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传递了营养素含量的多寡或者特点;(某饼干是钙的良好来源)●健康声称是指食物或食物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建议、暗示或说明,声明了营养素的功能作用。
(某产品有辅助降低血脂作用)●食品的营养声称和健康声称体现了产品的营养特点,同时它们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价值的知情权。
●营养素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素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作用的声称。
●是健康声称的一种。
(蛋白质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营养声称是指一个食物营养特点的建议、暗示或说明。
包括:●1、含量声称●含量声称即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素含量水平的声称,包括“来源”“含有”“提供”“高”“富有”“低”“不含”“无”或“零”等声称。
●2、比较声称●比较声称即对两种以上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地声称,包括“减少”“少于”“增加”“加”“大于”等声称。
●3、属性声称●属性声称即对食品原料营养特性的声称,如“强化”“多维”“脱脂”“瘦”等声称。
●P326表5-9宣传等不得对营养声称方式和用语进行删改和添加,也不得明示或暗示治疗疾病的作用。
●食品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食品标签要求的内容分为强制标示的非强制标示两部分。
●强制标示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储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质量(品质)等级等内容。
●非强制标示的内容有:批号、食用方法、营养成分。
4.标签说明书的格式和规定产品说明书必须与标签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保证内容真实可靠虚假信息欺瞒消费者。
通常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应由同一组人员完成。
说明书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一般是由一个纵列表或者文档格式组成,前言部分有3—5行的产品描述,简述标签所示内容和适宜人群等。
特殊标示的内容常根据产品特点而定。
下表为纵排表示的简单说明书。
●说明书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一般是由一个纵列表或者文档格式组成,前言部分有3-5行的产品描述,简述标签所示内容和适宜人群等,特殊标示的内容常根据产品特点而定。
●产品分析计划●营养标签●标签说明书二、食品营养价值分析1.食品营养质量指数的概念营养质量指数是一种结合能量和营养素对食物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它能直观、综合地反映食物能量和营养素需求的情况。
●营养质量指数(INQ)计算方法。
●营养质量指数(INQ)是一种结合能量和营养素对食物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它能直观、综合地反映食物能量和营养素需求的情况。
●1、营养质量指数(INQ)的计算:●(1)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2、营养质量指数(INQ)评价标准:●(1)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与提供热能的能力相当,二者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相等,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
●(2)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小于提供热能的能力,长期食用此食物,会发生该项营养素不足或供能过剩的危险,为“营养价值低的食物”。
●(3)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大于提供热能的能力,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特别适合体重超重和肥胖者选择。
INQ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来分别计算。
同一个食物,对一组正常人群可能是合格的,而对肥胖人群可能是不合格的,因此要做到因人而异。
2.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运用(1)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
食物GI是指人体进食含50g碳水化合物的估测食物后血糖应答曲线下的面积(AUC)与食用含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后血糖AUC之比。
通常标准参考物选择葡萄糖或白面包。
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GI= ×100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不同来源的碳水化合物由于消化吸收速度不同可能有不同的GI值,消化吸收快的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应答迅速。
血糖升高幅度大,餐后2h的血糖动态曲线下面积大,GI值高,相反地,消化分解慢的碳水化合物,向血液中释放葡萄糖的速度缓慢。
血糖上升较慢,因此具有较低的GI值。
(2)食物GI的评价。
同其他营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不同,食物CI的定是在大量人体试食试验基础上完成的.因此Gl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状况,但也因为受到试验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不同国家、地区GⅡ值有一定差异,但无论如何食物GI的大致趋势一致。
根据食物G1值可以判断食物对血糖影响的差异。
GI大于70的为高G1食物;GI在55—70的为中Gl食物;GI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
(3)混合膳食GI的计算。
每种食物都应测定其GI值,但由于实验方法限制,使用者可以采用匹配的方法从GI表中查找相关数据。
目前我国有200余种食物GI表。
而对于混合食物,可以通过单一食物的GI和配比。
来预测一餐(混合食物)的GI。
(4)GI的应用与意义。
用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对Ⅱ型糖尿病人进行教育,与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相比,两种方法对血糖的控制作用相似,可使大部分人减少降糖药的用量或停药,并且基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的简单易懂和易接受性,更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许多研究显示,长期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可降低血脂和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等,对肥胖和体重控制也有明显作用。
随后有很多研究者将其引入运动员膳食。
证明给运动员吃低血糖牛成指数的食品,由于能量的缓慢释放,可提高其运动耐力和持久力。
甚至有研究结果显示,摄人低血糖牛成指数的食品对阻止癌症的发展有益。
如肠癌、乳腺癌等。
无论如何,用食物的血糖生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反映出来。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蛋白质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氮的含量×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AD●蛋白质的真消化率TD●蛋白质的利用率:●生物价BV●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三、食品营养资料编写1.宣传资料的种类宣传资料种类很多。
按其常用载体的形式可分为印刷品、幻灯片、录像带和光盘四大类,现分别就各类宣传资料及其优缺点进行介绍。
(1)印刷品。
印刷品宣传是传统的宣传资料,主要借助于印刷技术,将产品信息和特征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反映出来。
常见的有宣传画册(常用于正式场合)、宣传小册子(适用于非正式场合)、知识专集、宣传单、资料汇编等。
根据食品企业的需求和日标群体。
可制作不同类型的印刷宣传品。
印尉宣传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制容易,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发行快;2)阅读容易,使用面广;3)复制:容易,便于借鉴;4)传播容易,不受场所的限制;5)形象具体;6)灵活多样。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缺乏动感;2)过于普及;得不到重视;3)携带不便。
尽管印刷宣传晶存在着上述缺点,但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信息情报的获得;仍依赖于印刷晶。
因此,在产品宣传时,首先要把印刷宣传资料编制好,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幻灯片。
促销人员作现场讲解时,为更形象地介绍产品的优点和特征,增强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促销人员会借助于幻灯做演示。
幻灯片的优点主要有:1)形象、直观;2)清晰、准确;3)易引起注意和重视;4)重点突出、针对性强;5)成本低廉,修改方便。
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1)信息量小;2)传播面较小;3)不易独立使用。
(3)录像带。
录像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各种产品宣传场合,已开始普遍使用。
其主要优点如下:1)动感强;2)真实性强;3)形象生动;4)传播面广。
录像带的缺点:1)制作成本较高;2)艺术性太强;3)使用受限制;文字性资料少。
(4)光盘。
光盘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目前的一种重要的产品资料宣传手段。
其优点有: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2)可操作性强;3)复制容易,携带方便;4)形象生动。
其不足之处主要有:1)使用条件受限;2)制作较复杂。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产品宣传资料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种类的宣传资料起着不同的作用,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预期投入的费用、目标群体的特征等来选择使用某一种类的宣传资料或者两种以上的资料联合使用。
2.产品消费群体的定位原则目标消费群体往往不等于目标购买群体产品目标消费群体的定位是产品宣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