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大自然的语言》经典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见下面板书)
草木荣枯杏花传语耕地桃花暗示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割麦插禾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 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 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 懂。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 言之有序。
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有往来”对“燕 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 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 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6《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2、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预习内容:
1、作者介绍: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 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 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 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 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 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 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 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 习《大自然的语言》。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 的?
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 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2、学习字词。
连翘(qi co)翘起(qia)衰草连天(shu辻)——鬓毛衰(cui)落叶(luo)――丢三落四(Ia)――落枕(I do)观测(guai)玄妙观(gum)
差异(cha)差遣(cha)差错(cha)参差(c1)
3、学生各自诵读课文。
提示:本文是说明文,诵读时节奏要舒缓,语气要平实。
指出下边几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哪些段中寻找,把段的序号 写到括号里。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1—3)购(4、5)3(4—10)11)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 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 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 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 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 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 “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 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 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 闹景象,用“融化”“萌发” “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 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 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 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 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 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 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 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 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 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 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一一夏一一一秋一一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一一再过两个月一一不久一一于是转 入一一到了秋天一一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 品味。
五、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 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六、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七、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 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 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 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八、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