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恩施 调研报告

恩施 调研报告

恩施调研报告《恩施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恩施正在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恩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旨在对恩施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二、调研内容1. 经济发展:调研了恩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2. 文化传承:调研了土家族和苗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以及当地的教育和文化保护政策。

3. 旅游资源:调研了恩施的自然风光、特色民宿、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和企业在旅游发展方面的投资和规划。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恩施的农业产业以茶叶、中药材、水果等为主,已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逐渐发展起了以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等为主的服务业。

工业方面以传统木材加工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为主,正在逐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 文化传承:土家族和苗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强了文化传承和保护。

当地的教育和文化机构也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旅游资源:恩施的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当地政府和企业通过投资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积极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建议和展望1. 加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2. 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力度,通过文化活动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承者。

3. 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恩施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总之,恩施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投资,可以实现恩施的全面发展和振兴。

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以宜万铁路对恩施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

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以宜万铁路对恩施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

北靠神农架 , 是长江中下游唯一 的少数 民族 自治州 , 也是湖 北省唯一享受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 , 还是我国中西部
图 1 宜 万 铁 路线 路 图
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 辖恩施 、 利川两市和 巴东、 建始、 来凤、 万平方公里 , 总人 口 37万 , 中土家 、 、 8 其 苗 侗等 2 8个少数 民
北 省 境 内 , 齐 岳 山 脉 后 经 利 川 、 施 、 始 , 3 8国道 穿 穿 恩 建 沿 1
野三关 隧道 和堡镇 隧道 至贺家坪 ,再跨长江接宜 昌花艳车
站 , 焦 枝 线 和 长荆 线 相 连 。正 线 全 长 3 69 k 恩 施 州 境 与 7 . m( 9 内约 2 0 m)按 国铁 I 干线 标 准 建 设 , 计 时速 10 mt 3k , 级 设 2k / ~

兴建 宜 万 铁 路 给 恩 施 州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的 机 遇
宜昌至万州铁路 ( 简称宜万铁路 ) ,西起重庆万州火车 站, 接达万 、 成达铁路 , 向东跨长江经重庆五桥 、 罗田, 进入湖
鹤峰、 咸丰 、 宣恩六 县及 一个省级经济开发 区, 版土面积 24 .
作者 简介 : 张继伟 (9 )男, 18 , 中南 民族 大学经 济 学院 中 国少数 民族 经济 专业硕 士研 究生 。李俊 杰(9 l )男 , 17一 , 中南 民族 大
会 的 快速 发 展 。
关键词 : 宜万铁路 ; 民族地 区; 经济 ; 影响 ; 对策 中图分类 号 : 17 F2.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3 8 7 (0 9 0 — 0 8 0 10 — 4 7 2 o )3 0 7 — 4
随 着西 部 大 开 发 战略 的推进 实 施 , 大 批 国 家重 点 工 程 一 相 继 上 马 , 其 是 交 通 运 输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会 推 动 西 部 民 尤 将

恩施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恩施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恩施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恩施州是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州,位于中国中部地区。

恩施州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恩施州来说至关重要。

恩施州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红薯、茶叶、柑橘等。

其中,水稻是恩施州的主要农作物,占据了恩施州农作物总面积的50%以上。

恩施州的茶文化比较悠久,茶区分布在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和巴东县等地,茶叶是恩施州的一大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恩施州紧紧抓住国家农村产业革命发展的机遇,深入实施“千乡万村振兴计划”,推进“三区三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茶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恩施州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州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州政府坚持“三区三县”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大手笔”,以全面提升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有机结合,打造一批“产品丰富、质量优良”的品牌农产品。

三、完善农业金融服务。

州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在本地开展农业信贷业务,建立“身份证贷款”模式,避免了农民由于放贷难,而无法扩展农业产业规模的现象,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农业科技是恩施州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州政府鼓励科技企业参与农业科技研发,组织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将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不断提升恩施州农业发展水平。

五、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速农产品产地增值。

通过电商模式开拓市场,将恩施州的特色农产品打造成知名品牌,推进特色农产品智慧、绿色、优质、安全的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及文化状况——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及文化状况——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析, 笔者 以为农村经济 生产方式 及转
型、 农村文 化是推动新 农村 建设 的重 要前提和条件 。通过对农村的生产方 式及文化状 况的调查 与分析 , 助于 有 我们进一步探索 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与
文化进步之 间的 内在 联系及规律 , 从 而把握少数 民族农村社会的建设及发 展规律 , 为促进 少数 民族新 农村建设
以恩施 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为 例
文 \谭 贤楚 刘 伦文 龙 永红

统产业的 占 2%,认为实现生产要素 7 的优 化组 合 可获 得 一 定规模 的约 占
2 %; 1 ③制 约贫富的重要 因素 : 回答是
文化程 度的 占 7 %,认为是生产技术 0
提供现实依据和对策 。探索生产方式
与文化变迁 状况 的具 体方法很 多 , 比
的 占 2%,认为是 自然条件恶劣的仅 5
占5 %;④政府对 经济 发展 的引导 : 回 答 比较满意的 占 4 %,回答不满意的 5 占 3 %, 0 回答很不满意 的占 2 %t 5 ⑤喜
欢看的 电视栏 目:电视剧 占 6 %,时 5 “
事新 闻、 焦点访谈 ” 2 %, 占 0 农村新 技 术新工艺等仅 占 1 %;⑥增加农 民收 5 入 的途 径 : 认为要 转变观 念 以实行 科
湖 民地经生方及化 北数族区济产式文
念落后的 占 6 %,认为交通不便的 占 0 1%, 5 认为 人均耕 地 少 、 土质 差 、 自然
信息经归纳 、 统计整理 如下 : ①农村经 济发展 的主要 障碍 : 为教育及其 观 认
条件恶劣的 占 1%,认为政府引导盲 0 目、 政策落实不到位 的约占 1%; 5 ②生 产方式对 经济 发展 的影响 : 为农村 认 种植的结构调整对经济有重要影响的 占 5 %,认 为用新的生产方式优化传 2

兴州富民特色路——恩施州发展特色经济纪略

兴州富民特色路——恩施州发展特色经济纪略

清 江 ,穿 山走 谷 ,碧 水 长 流 ;亚 热 带 季 风 性 山地 湿 润 气 候 ,雨 热 同 季 ,无 酷 暑 严 寒 , 四 季 清 新 ,是 “ 天然 氧 吧 ” 。这 里拥 有 良好 的生
家 、苗 、侗 等 2 个 少 数 民族 人 口 占 5 %。 8 3 恩 施 州 是 一 块 文 化 璀 璨 的 沃 土 。早 在

冉= = 土 家 族 苗 族 自治 州 ( 下 简 称 t施 以
恩 施 州 ) 成 立 于 18 9 3年 8月 1 9
著名的
“ 草 王 国” “ 界 硒 都 ” “ 中 烟 、 世 、 华
药库 ” “ 西林 海 ” “ 源 基地 ” “ 产 、 鄂 、 能 、 矿
日 ,是 共 和 国最 年 轻 的 自治 州 ,是 湖 北 省 唯
实 际 出 发 ,根 据 自身 特 点 和 特 色 ,按 照 差 异 化 发 展 原
施 州 的发 展 速度 ,提 高 发 展 的 质 量 和 效 益 ,逐 步 缩 小
与全 省 发 展 水 平 的差 距 ,具 有 至 关 重 要 的 意 义 。科 学 发 展 观 的核 心 是 以人 为 本 。恩 施 州 城 乡居 民特 别 是农
发 展 、人 与 自然 和谐 发 展 ,都 将 起 到 积极 的促 进 作 用 。
( )发 展 特 色经 济 ,是 促 进 恩施 州 经 济 社 会 发 二
展 的 战 略 举 措 。加 快 恩施 州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对 于 落 实 党 的 民族 政 策 、保 持 团结 和 谐 的 民 族 关 系 ,对 于 推 动 全 省 区域 协 调 发 展 、构 建 促 进 中部 地 区 崛 起 的重 要 战 略 支 点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 由 于 历 史 、地 理 等 客

恩施的概念由来和发展

恩施的概念由来和发展

恩施的概念由来和发展
恩施,是指中国湖北省西部的一个地区,也是一个地级市。

恩施的概念由来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三国时期。

恩施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汉朝末年的三国时期。

当时,蜀汉的刘备为了对抗东吴的孙权,决定派遣将领诸葛亮率兵驻守荆州,并设立恩施县进行治理。

此后,恩施县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并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恩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战略要地,经济繁荣,人文荟萃。

在清朝时期,恩施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特别是在清末民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恩施地区成为了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

许多革命家,如陈独秀、董必武等,在恩施地区投身于革命事业,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统一治理和规划恩施地区,成立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恩施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恩施地区的投资力度,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

近年来,恩施地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恩施旅游。

尤其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庙堂河、潜江河等河流景观和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体来说,恩施的概念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三国时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湖北省西部一个重要的地区。

在历史上,恩施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恩施地区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2024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报告

2024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报告

一、综述经济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政绩和社会稳定。

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24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

在该年度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中,湖北省各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经济发展指标1.GDP总量:湖北省各县的GDP总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其中,武汉市、襄阳市和孝感市的GDP总量在全省市县中位居前列,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实力。

2.增长率:湖北省各县的经济增长率整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荆州市和黄冈市的经济增长率在全省市县中最高,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3.工业产值:湖北省各县的工业产值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其中,宜昌市、黄石市和十堰市的工业产值居于全省市县前列,表现出较强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4.居民收入:湖北省各县居民收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武汉市、宜昌市和荆州市的居民收入在全省市县中相对较高,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较高。

三、经济发展特点1.产业结构调整:在2024年,湖北省各县开始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更新力度,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在武汉市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表现出较大的潜力。

2.农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湖北省各县还注重农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

3.基础设施建设:湖北省各县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领域的建设。

尤其是在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县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区域发展不平衡:湖北省各县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市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快于其他县市。

建议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环境污染问题: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经济发展中要加强对环保的重视,加强环境治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3.农村发展问题:湖北省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浅析恩施经济发展

浅析恩施经济发展

浅析恩施经济发展080840729 张厅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区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恩施区域经济发展之实例,在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了当地工业、农业以及旅游业相结合的区域经济特点。

为我们从区域经济的视角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关键词:区域经济工业农业旅游业产业结构1.引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边陲,西连重庆市黔江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南面与湖南湘西州接壤,东北端连本省神农架林区,东面与本省宜昌市为邻,是我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被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

全州现辖恩施、利川二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六县,均被国务院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88个乡、镇、办事处,2453个村,22832个村民小组。

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9万亩(水田107万亩);总人口382.7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9.9%,少数民族人口占52.6%。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高低悬殊,自然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2.区域经济发展分析2.1农业——区域经济之基础在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实行耕地经营大调整,山地资源大开发;庭院经济大改造的基本思路。

目前,以烟草、畜牧、林果、茶叶、蔬菜、药材为主的6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业结构调整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

狠抓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

各地以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特色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2000年,全州调出20多万亩耕地,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出效益高的烟叶、魔芋、蔬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同时,加快发展林果业和茶叶,紧紧抓住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保护、世行项目等项工程实施的机遇,大力发展以袖子为主的鲜果、以银杏为主的干果、以名优茶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
济发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与生态多样性一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如何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丰富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多样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大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恩施州历来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在恩施州人的性格方面仍能感受到土苗儿女豪爽、睿智、勤奋的特点。

突出民族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化旅游的文化构建需要,而且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突出民族文化建设形成民族文化产业,可以形成三产业联动,整体发展。

一.恩施州历来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适合走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经济型发展路径
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

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因此孕育多变美丽的恩施。

恩施有很多旅游景点,如恩施大峡谷,恩施土司城,利川腾龙洞,神龙溪,天下第一杉等世界着名的自然风光,但处于武陵山地区,前有三峡,西靠重庆,是恩斯黯然失色,恩施并没有打造出自己的牌子。

在2012年恩施政府重金打造旅游业业,推出的故乡,素有“凉城”的美称的利川。

但却令人心痛的是广告标语是:我靠重庆,凉城利川。

在重庆42°火炉,利川 24°凉城,是多好的机会推出恩施旅游,但这只是引起了网络的争议,利川旅游局官方的道歉。

这看出恩施在推出旅游业中人才的匮乏,政府资金的支持也是杯水车薪。

塑造龙头品牌,一方面政府要给资金支持,搞好基础建设,是上述的旅游景观可以形成一个旅游循环,让旅客流连忘返。

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创新,优化营运管理,真正打造出龙头品牌。

二.培育高附加值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拿旅游产业的购物市场为例,我们可以整合恩施州茶叶、熏腊制品、天麻党参、土苗工艺品以及野菜、豆干、糕点等土苗特色产品,捆绑销售,或还原修复一条土苗文化古街,且融合优秀的土苗文化演出。

恩施的吊脚楼,传情的山歌,妇女手中的刺绣等等是具有极高附加价值,是推动经济很好的因素,并能保持恩施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如:刺绣,刺绣很早在恩施自治州开始盛行,众多的刺绣作品充分反映了其刺绣工艺水平,艺术特色和蕴涵的传统文化,其图形纹样风格写实而寓意深长,配色用线匠心独具,既忠实于自然而又富于想像,绣工制作针法多变,精巧高超。

这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经济,还能很大程度解决妇女就业问题,结束他们长期在外务工的现状,减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很好解决民生问题。

三.培育投资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的是区域经济主要的支撑。

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发展和壮大的根基。

在恩施发展中,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稳定,很多优质项目筹集不到资本,常常出现抽资的状况。

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中小企业生存。

四.增强民族意识和强化民族文化
旅游看的当地的人文景观,而不是伪文化和包装的现代工艺,保存和传承自己民族文化是对民族最好的发展。

在我进入大学时候介绍自己是来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的土家族姑娘的时候,班上同学都带这好奇与羡慕眼神看着我,不断的问我们的习俗,服装等等,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土家族有些什么习俗,我也只是在网上百度了后告诉他们,毕业时候,同学们带着好奇与新奇来到我的家乡,下车后的第一句话说的是:你们跟汉族没什么两样啊。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开始失去原有的特色,文化,习俗,渐渐汉化了。

在多元民族观下,恩施州应该强化自己民族文化,如在基础教育中增加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宣传民族习俗,还原民族以前的节日等等活动。

在汉文化盛行下,我们要传承的文化,骄傲穿戴自己的服装,学习自己的文
化,只有民族自身了解自身,众多人才有兴趣你,这个民族才可以发展,经济才可以带动。

但在发展中不能太过于形式,商业化,只有真正的传承文化才可以持续发展,民族不会衰落。

恩施州经济发展应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特质以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综合发展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联合同质地区打造区域经济圈,抢抓政策优惠,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和技术的集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缩短经济发展时间的经济发展阶段跨越,恩施州经济发展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福利于人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建设,它涉及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要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民族理论论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