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正式)编号
Word目录中编号与标题内容间隔太大,怎么办?

Word⽬录中编号与标题内容间隔太⼤,怎么办?每天清晨六点,准时与您相约问题情境如下图所⽰的“⽬录”,各级标题编号与内容之间的间隔太⼤了,影响⽬录美观。
怎么改呢?找对⽅法,就很简单。
下⾯来看步骤:实现⽅法正常情况下,只需两步就可以修改好:第⼀步:修改各级标题编号后的“制表符”为“空格”此步注意:在正⽂标题中修改!在正⽂中!在正⽂中!我们以修改⼀级标题为例:在⼀级标题编号(如“第⼀章绪论”中的编号“第⼀章”)上点击⿏标右键,选择【调整列表缩进】,在弹出的【定义新的多级列表】窗⼝中选择左下⾓【更多】,然后,更改右下⾓的编号之后“制表符”为“空格”。
(此处改为空格,只是为了标题编号与内容之间有⼀个空格位,为了美观,如果你不想有空格,也可以选择“不特别标注”。
)如果,你发现在刚刚的操作之后,章标题的位置发⽣改变,不再居中了,那么再打开【定义新的多级列表】窗⼝,将对齐位置改为“0”。
当然,此步只是在你的章标题错位的情况下使⽤。
同样⽅法,在正⽂中修改⼆级和三级标题编号与内容之间为“空格”。
第⼆步:更新⽬录在⽬录上点击⿏标右键,选择【更新域】——【更新整个⽬录】,⽬录即可修改好了。
但是,如果,你的⽬录出现了标题和页码之间的虚线消失的情况,如下动图:那你需要进⾏以下的第三步修改:第三步:删除各级“⽬录”中的“制表符”在【引⽤】菜单中,找到【⽬录】——【⾃定义⽬录】中,去把相应⽬录中的“制表符”清空,如下动图:经过以上步骤,完美的⽬录就有了:以上操作是基于你使⽤正确的⽅法,即使⽤多级列表⾃动⽣成第⼀⼆三级标题上,建⽴⽬录的基础上进⾏修改的。
1 引言(或绪论)(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4号宋体加粗,并.

1 引言(或绪论)(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4号宋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4号宋体,20磅行距,后同)×××××××××××××××××××××………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20磅行距,后同)××××××………… 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号宋体,20磅行距,后同)××××××××××某公司的产成品与半成品编码规则(5号宋体,居中,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2 ×××××××(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另起一页,用4号宋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R/3应用系统(5号宋体,居中,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略①刘洪,张明辉:“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4):26-30X ×××××××(作为正文第X章标题,另起一页,用4号宋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注:1.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页尾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右侧;2.图表中字体原则上为5号宋体,图表的编号以章为单位,第1章的第2个图为“图1-2”,第2章的第3个表为“表2-3”;3.学位论文打印版心一律为(15.5cm×24cm),用A4(297mm×210mm)标准大小的白纸印刷,装订成册后尺寸为(292mm×207mm)。
医学信息检索作业答案

《医学信息检索》作业集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二次文献:是指信息工作者对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案子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后得到的产物。
三次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目录:是按照某种顺序编制的文献清单或清册,通常以一个完整的出版单位或收藏单位为著录的基本单位。
文摘:是指对一篇文献(或一个文献单元)的内容所作的简略、准确的描述,通常不包含对原文的补充、解释或评论。
关键词:又称自然语言。
指出现在文献中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或被人们用作检索入口的关键性专业名词术语。
检索提问式:就是采用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规定使用的组配符号(也称为算符Operator),将反映不同检索途径的检索单元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逻辑运算表达式。
虚拟馆藏:一般而言虚拟馆藏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图书馆购买了使用权的电子资源(如电子期刊、数据库等),这些电子资源存储在供应商的服务器上,图书馆对这类电子资源只有授权范围内的使用权,不具有所有权和永久使用权。
这是图书馆虚拟馆藏的主要形式,是图书馆虚拟馆藏的核心部分。
第二类是网络资源,是图书馆根据馆藏建设的需要以及读者的需求,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加工和整理,下载保存到本馆或本地网络,提供给读者使用,或者将这些信息资源链接到图书馆的网页上,建立网络资源导航,以方便读者迅速找到感兴趣的网络资源。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利用对方的文献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服务形式。
电子期刊:是指以数字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媒介,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有连续编号的电子出版品。
2.问答题(1)根据文献的发布类型和载体形式划分,文献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答;根据发布类型划分文献可分为图书、期刊和特种文献,根据载体类型可分为印刷型、声像型、缩微型和机读型。
(2)结构式文摘包含哪些内容?答;结构式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内容。
3182编号康复心理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关于康复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A交叉学科 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 D心理学的分支 E康复医学的重要分支2、康复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患者的A康复期的临床表现 B生物理化致病因素C康复期患者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D康复期心理行为变化和心理康复方法及技术 E康复期患者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3、康复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根据是A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B生物-社会模式C生物-社会-心理模式 D生物医学理论模式 E社会医学理论模式4、关于康复心理学的地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康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B康复心理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受过充分训练的心理学专业人员来承担C康复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和行为科学进行临床,咨询,组织的方法D康复机构可单独成立康复心理科(室),聘用经过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参加伤、病、残者的康复专业治疗组,参与综合功能评定,制定且全面参与康复治疗计划E康复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病、伤、残者提供心理学方面的服务,以促进其适应工作、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过程5、对医学心理学不合适的描述是A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B心身医学研究治病的心理因素C身心医学研究疾病与体残对心理的影响D医学心理学主张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研究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手段,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E偏重于研究相对正常的行为6、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是A、Lotze BHB、Wundt WC、Freud SD、Witmer LE、Tonlun M7、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创始人是A冯特 B弗洛伊德 C华生 D贝克 E巴甫洛夫8、有关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康复方法的核心是医师利用患者的移情克服其阻力B弗洛伊德认为,进行心理康复,首先要搞好医患关系C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D现代心理康复的起始源要早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E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9、行为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创始人是A巴甫洛夫 B伴都拉 C华生 D斯金纳 E亚历山大10、有关行为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认为现代疾病和心理障碍都是由不良行为引起的B主张研究意识C反对内省,主张应用实验方法D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E行为主义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11、认知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的时间是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E20世纪90年代12、下列对认知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及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B将人看做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C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D认知重建是认知学派心理康复的中心E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贝克、Mohoney、Ellis等所创建13、心理生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创始人不包括A沃尔夫 B亚历山大 C马森 D马斯洛 E恩格尔14、对心理生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心理刺激不一定有心理中介过程和生理中介过程才能引起躯体器官的器质性变化或生理功能性变化B个体没有易罹患器官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C认为心身疾病、心身障碍都存在强烈的心理刺激D心理康复的方法是纠正其错误认知和错误的思维方法E心理康复的方法能使已经建立的病理性的不良行为得以消除15、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及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B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C卡尔罗杰斯和压力山大D沃尔夫和压力山大E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压力山大16、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主题是A人的心理特征与社会本质的关系B人的本性C人的本性对未来自身发展的影响D研究影响个人与社会进步的因素E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7、对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及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B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C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都来自患者的自我实现受阻和潜能未得以发挥D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E强调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18、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是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E神经心理学19、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的是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医学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和心理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20、关于发展心理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B毕生发展心理学揭示个体某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C研究人的种系发展的心理学叫比较心理学,它将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进行比较,从比较中确定它们的联系与差别D研究人心理的个体发展又叫毕生发展心理学E 毕生发展心理学探讨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21、反对内省主张应用实验方法的心理学派别是A 精神分析B 功能主义C 行为主义D 构造主义E 认知主义22、毕生发展心理学不包括A 婴幼儿童心理学B 青少年心理学C 成年心理学D 老年心理学E 犯罪心理学23、教育心理学不包括A 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B 知识技能的掌握C 心理的个别差异D 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变化E 教育者的心理品质24、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A 行为主义B 功能主义C 构造主义D 精神分析E 认知主义25、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法为A 问卷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E 访谈法26、在不加任何干涉的情景中,直接观察研究对象行为称为A 测验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自然观察法E 控制观察法27、护士巡视病房时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所进行的观察为A 测验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自然观察法E 控制观察法28、对危重患者在监护病房的情境中观察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为A 自然观察B 控制观察C 实验观察D 测验观察E 测验法29、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质量主要取决于A 控制观察的条件B 患者C 观察者的能力D 观察的环境E 观察的时间30、对控制观察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预先控制观察的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B 优点是取得被试者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够报告的行为数据C 资料可靠性高D 观察者活动可能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使其观察结果失真E 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31、通过与被试者会晤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是A 问卷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E 访谈法32、关于访谈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常采取一对一的访谈方式B 是调查法中的一种C 与被试者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的同时观察其访谈时的行为反应D 其效果取决于问题的性质、研究者本身的知识水平和方法技巧E 此法仅用于患者的调查,是心理康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3、事先将各种需调查的内容列成调查表,以当面或邮寄等方式供被调查者填写,收集后对结果逐条进行分析,在医学心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A 测验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问卷法E 控制观察法34、运用量表测验患者的焦虑程度的研究方法为A 控制观察B 问卷法C 访谈法D 测验法E 调查法35、在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者有系统的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改变所受影响的方法是A 问卷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E 访谈法(二)多选题(X题型)1.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有A 开展医学康复的同时,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措施进行心理康复,能够实现心身康复的目标B 开展教育康复的同时,可以通过帮助患者克服挫折感、树立自信心等措施解除其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教育康复的效果,实现全面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C 在职业康复操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予以指导,可以使职业康复顺利、有效的进行,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D 心理康复是实现患者重返社会的关键环节E 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免疫力,及时解除心理障碍2.以下属于康复心理学任务得有A纠正错误认知活动,建立正确的求医行为B正确运用心理防卫方式C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D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E动员心里的代偿功能3.属于康复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有A精神障碍患者B慢性患者C老年病患者D儿童患者E残疾人4.下列各项属于康复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有A揭示心理行为与慢性病及伤残的关系B对慢性患者和伤残者开展综合性的临床咨询C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D研究康复期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E对康复患者的心理评定5.关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百年来阻碍了人们对疾病原有的认识B受心身二元论和分析还原论的影响C在医学研究中注意生物因素忽视心理、社会因素D仍在影响着大多数临床医师的诊疗思路E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6.下列属于医学模式转变动因的有A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人们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C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D致死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E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7.对我国康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认识正确的有A我国康复心理学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后,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创立的对神经衰弱的“快速综合治疗方法”标志着我国的康复心理治疗迈出了第一步C我国康复心理学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各个领域的发展跟上了国外发达国家水平D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少,缺乏完善的专业教育标准和资格认证制度等,职业化程度差E在研究方法等方面不够深入和系统,缺乏适合我国文化和国情的本土化研究8.下列哪些属于主要心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A心理生理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行为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E认知学派9.下列属于心理生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创始人的有A沃尔夫 B马森 C亚历山大 D冯特 E恩格尔10.康复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 B调查法 C访谈法 D测验法 E实验法11.下列各项属于观察法的是A自然观察法 B控制观察法 C实验观察法 D测验观察法 E测验法12.下列属于控制观察法的有A在装有单向玻璃的病房对自闭症患儿与同伴交流和游戏活动进行的观察B对重症监护病房里烧伤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的观察C康复治疗师通过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D护士巡视病房等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E幼儿园里老师对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进行的观察13.下列选项中属于调查法的有A问卷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E访谈法14.对问卷法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有A采用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B适用于短时间内书面收集大范围人群的相关资料C问卷法的质量取决于设计者事先对问题的性质、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明确程度D问卷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E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因受各条件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15.对实验法的理解正确的有A现场试验研究范围广泛,不受实验情景影响,接近真实生活,结果易于推广B实验法在具体操作时都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组、抽样、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显著性检验C与观察法、调查法相比,不仅明确研究问题是什么,而且注重研究为什么D现场实验的情境更加接近与现实生活,试验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容易E这种方法可被用于对某一学说的证实和对某种手段、方法的效果研究二、名词解释1.康复心理学2.观察法3.自然观察法4.控制观察法5.调查法6.访谈法7.问卷法8.测验法 9.实验法三、简答题1.简述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康复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二章康复心理学基础一、选择题单选1.心理学是研究A.意识和潜意识的科学B.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科学D. 情绪和情感的科学E.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2.心理现象既是脑的功能,又受社会的A.改变B.制约C.协调D.理解E.管制3.关于心理实质的正确答案是A.一切物质是心理的产物B.心理是物质派生的C.一种本能反应D.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E.心理、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4.个体心理的是一脑的发育为A.物质基础B.精神基础C.感情基础D.心理基础E.思想基础5.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A.基础B.形式C.源泉D.转化E.发展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A.个别属性B.整体属性C.抽象性D.概括性E.间接性7.看到苹果红色外观、闻到苹果的香味、触摸苹果光滑的表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思维D.想象E.注意8.下面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A.视觉B.听觉C.动觉D.味觉E.嗅觉9.疼痛一般是夜晚重于白天,这主要是A.对比影响B. 情绪影响C.注意影响D.暗示影响E.感受性提高的影响10.盲人失去了视觉功能,能学会通过声音来辨别附近的建筑物、地形等这是A.感觉后象B.感觉补偿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E.联觉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A.感觉对比B.感觉补偿C.感觉适应D.感觉后象E.联觉12.刚刚能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A.绝对阈值B.差别阈值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E.选择性13.时间知觉是对A.事物空间关系的反映B.事物的位移和位移速度的反映C.事物的空间关系和连续性的反映D.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E.事物的空间关系和位移的反映14.不论是在强光的照射下,还是暗光下,我们看到的黑板总是黑的,这是知觉的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D.理解性E.组织性15.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信息储存的容量单位大约为A.4±2B.5±2C.6±2D.7±2E.8±216.“似曾相似燕归来”表现的是记忆过程中的A.识记B.保持C.遗忘D.再认E.回忆17.识记的内容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A.第一天B.第二天C.第三天D.第三天E.第五天18.清晨,人们看见屋顶和地面都湿了,便知道是夜里下雨了,这是思维的A.变通性B.概括性C.间接性D. 聚合性E. 发散性19.幼儿掰着手指数数的思维形式是A.简单思维B.动作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E,常规思维20.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素材是A.表象B.联想C.回忆D.感受性E.知觉映像21.人在睡眠时做梦是属于A.联想B.幻想C.有意想象D.再造想象E.无意想象22.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一种A.想象B.表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E.再造想象23.外科能在手术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数小时,体现了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E.注意的分散24.“眼观六路,耳闻八方”体现的是注意的哪个特征A.指向性B.选择性C.分配性D.稳定性E.集中性25.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的过程属于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以后注意D.注意的分配E.注意的广度26.原始情绪又称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与本能活动联系的情绪,它不包括A.快乐B.焦虑C.愤怒D.悲哀E.恐惧27.“人逢喜事精神爽”反应的是那种精神状态A.心境B.激情C.应激D.心情E.感情28.相对感情而言,情绪具有的特点为A.较稳定而持久B.易于控制C.具有深刻性D.具有内隐性E.带有情景性29.下列关于情感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B.具有情景性C.是人类独有的D.具有不稳定性E.有些动物也具有情感30.从感情的范畴来看,求知欲是一种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责任感E.集体感31.意志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下列哪项不属于意志A.有远大的志向B.努力工作C.控制自己的情绪D.手碰到火立即自动缩回来E.不达目的不罢休32.一个人在特殊场合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的变现体现了意志的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E.独立性33.人格是指人的心理面貌的A.总和B.本质C.核心D.形式E.内容34.“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是指人格特征的A.整体性B. 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E.能动性35.遗传提供了人格发展的A.自然基础B.社会学基础C.生理学基础D.化学基础E.物理基础36. 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是指A.稳定性B.功能性C.独特性D. 整体性E.社会性37.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人,在心理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共同性,这就是人格的A.独特性B.整体性C.差异性D.稳定性 E社会性38.最先提出人格特征理论的人是A.卡特尔B. 埃森克C.奥尔波特D.费洛伊德E.巴普洛夫39.变现在心理活动是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是指人的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E.需要40.气质具有天赋性、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与之有关的是A.遗传B.教育C.环境D.气候E.地域41.气质不觉得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因此A.有好坏之分B.无好坏之分C.时好时坏D.杰出人物是气质好的E.抑郁质的人能力差42.需要是个体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表现为人对某种目标的A.向往和需要B.渴望和欲求C.欲望和反映D.方向和实现E.客观和主观43.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A.物资需要B.精神需要C.社会性需要D.文明需要E.生活需要44.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与自尊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E.爱与归宿的需要45.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指的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物与物的冲突46.根据动机产生的原因,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A.生物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D.主导性动机E.辅助性动机47.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环境B. 遗传基因C.实践活动D.自我教育E.社会物资条件48.奥尔波特更强调个人特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A.能力差异B.需要差异C.性格差异D.动机差异E.人格差异49.下列哪项是关于性格的正确表述A.由遗传决定B.无好坏之分C.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D.是人格的核心E.由兴趣决定50.“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是A.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发生改变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以变化的C.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改变E.有能力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表现5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周围具有强、均衡、灵活特点的类型为A/兴奋型 B.活泼型 C.胆汁型 D.黏液型 E.抑郁型52.提出了16种基本的人格因素,并编制了人格问卷(16PF)的是A弗洛伊德B奥尔波特C卡特尔D艾森克E马斯洛53.一个人对社会、集体、工作、学习、劳动、他人和自己的态度,是性格的A 态度特征B 情绪特征C 意志特征D 理智特征E 感情特征54.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A 精神兴趣B 直接兴趣C 间接兴趣D 稳定兴趣E 短暂兴趣55.能力水平分布表现为常态分布A 两头大,中间小B 两头小,中间大C 各占50%D 老年人占多数E 少年儿童占多数56.人的智力发展达到顶峰是在A 17、18岁B 30岁左右C 20 岁左右D 40岁左右E 25~35岁57.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把能力分为你一般能力和A 表达能力B 特殊能力C 实际能力D 潜在能力E 识别能力58.我们日常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是指A 能力B 性格C 气质D 兴趣E 情绪59.助人为乐还是损人利己是指性格的A 理智特征B 态度特征C 情绪特征D 意志特征E 感情特征60.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A 理智型B 情绪型C 意志型D 内倾型E 顺从型61.刚刚上班不久的护士小李根据过去所学的知识很好的完成了抢救患者的任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 注意B 记忆C 思维D 回忆E 再认62.张医师在为患者查体时,运用了触、视、听方法,然后对患者的病情做出了初步判断,这时他的心理活动主要是A 想象B 记忆C 思维D 注意 E感知觉63.护士小周在为一位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一面摸索着血管特点与走势,一面进针,此时的小周的思维属于A 动作思维B 形象思维C 聚合思维D 发散思维E 抽象思维64.咬紧嘴唇可使身体另一部位正在发生的疼痛减轻些,反应了感觉的感受性变化规律中的A 适应B 感觉后象C 感觉对比D 感觉的相互作用 E感觉补偿65.王军一贯做事谨慎,深思熟虑,反应慢,适应环境比较困难,顾虑多,交际面窄,较孤僻。
第一章 绪论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一章绪论

一、形式逻辑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辅助工具
资料:形式逻辑的作用———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
二、形式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必要工具
例如:有一份关于重大责任事故案的判决中写道:“李XX在这次事故中 不负责任”。
还有一份判决书中:“由于被告王XX长期与流氓鬼混,经常旷工,致使 该厂连续3个多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第二节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
逻 辑
形式逻辑
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
传统的演绎逻辑 现代的演绎逻辑
数理逻辑 内涵逻辑
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是近三百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数理逻辑在它发展的初期,是 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形式逻辑中的某些问题。例如,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的变 项“x”、“y”、“z”来代表概念,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运算的符号“+”“”、“X”来代表概念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由概念构成的判断形式转变为类似数 学的公式。
如,“逻辑性强”,“不合逻 辑”。
(4)逻辑学。
如,“逻辑讲座”。
练习题
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含义 1. 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
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 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2. 写文章要讲逻辑。(思维的规律性) 3. 在某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特殊的理论、观点) 4. 关于思维过程本身有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逻辑学) 5. 干部要学点逻辑与文法。(逻辑学)
(1)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
(2)四种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 律)的内容和逻辑要求;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要点—Jinying第一章绪论信息、知识、情报及三者关系;文献,文献按载体划分,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文献级次(各级次的概念、代表文献及异同);ISBN和ISSN(概念、组成及检验方法)信息含义: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千差万别的反映。
是物质存在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P3-P4)知识的概念: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概括,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和系统化了的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情报的定义: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从一定文献资料中提取或经过传递获得的知识。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针对性信息,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的范围很大,信息中被人们认识的部分成为知识,而知识中被人们用来解决问题的部分成为情报,因此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关系是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
ISBN:(P8) 概念:即国际标准书号,它是由10位数字组成,共分4段,其间用“—”相连,组成:1组号2出版社号3书序号4校验码算法:用1分别乘ISBN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所得结果之和除以10可得,值的范围为0—9文献的含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含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四个基本要素(P5)文献按载体划分:1印刷型2缩微型3视听型4电子型(P5-P6)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1.图书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3.会议文献4.学位论文5.科技报告6.专利文献7.标准文献8.政府出版物9.产品样本10.技术档案(P7-P11)文献级次:人类开发、利用文献的先后顺序。
(P6-P7)1零次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的最原始的文献。
如日记、手稿、个人通信、口头言论2.一次文献: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
如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3二次文献: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
如目录、索引、文摘4三次文献:围绕某个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等深度加工而形成的文献。
大学《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 李春葆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第1章 绪论

edcabfg
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地址 内容
地址 内容
0400 5.0
2字节 0400 5.0
2字节
0402 - 5.3
0402 0515
0515 - 5.3
例如,若T(n)=n(n+1)/2,则有 T(n)/n2=1/2+1/n, 当n∞时,T(n)/n2=1/2故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 (n2), 即T(n)与n2 数量级相同。
显然,被称做问题的基本操作的原操作应是其 重复执行次数与算法的执行时间成正比的原 操作;
多数情况下,它就是最深层循环内的语句中 的原操作,它的执行次数和包含它的语句频 度相同。
同样的数据对象,用不同的数据结构来表示, 运算效率可能有明显的差异。
程序设计的实质是对实际问题选择一个好的数 据结构,加之设计一个好的算法。而好的算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描述实际问题的数据结构。
1.1.2 基本概念和术语(学籍信息表)
• 数据(Data):是信息的载体,能够被计算机识别、 存储和加工处理。
++x;s+=x; } 时间复杂度为O(n)。
一重循环,其基本运算次数与问题规模 n成线性增长关系,称为线性阶,记为 O(n)
【例1-9】
for(j =1;j<=n;++j) for(k=1;k<=n;++k) {++x; s+=x;}
时间复杂度为O(n2)。 二重循环,其基本运算次数于问题规模n 成平方级增长关系,称为平方阶,记为 O(n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4 F3 F1 F3
m
③平衡 对留下的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根据其上的已知外力 来计算杆在截开面上的未知内力(此时截开面上的内 力对所留部分而言是外力). 48
平衡方程:
内力必须满足平衡条件
Fx 0
Fy 0
Fz 0
y
F2
My
Fsy
—所有力在X轴、 Y轴、 Z轴上的投 影代数和等于零,得出截面上的内力:
7
17 世 纪 前 后
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行是16世纪完成的,葡萄牙人麦哲伦 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足足用了 3年时间,才穿越 大西洋、太平洋,环绕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
8
18世纪蒸汽机出现,引发工业革命
9
20世纪初,美国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0
11
翻斗车
12
大型挖掘机清理现场淤泥 (甘肃舟曲)
B A x s A x B
D
lim( C OD) OC 0 OD 0 2
dy
D′
dx
O
C′ C
55
• 正负号规定: • 使线元伸长时线应变为正,反之为负。 • 使直角减小时剪应变为正,反之为负。
56
§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
13
14
高层建筑
1994年建成的东 方明珠广播电视 塔,高467.9米, 亚洲第二,世界 第四高塔 。
15
美国金门大桥,长1900m) (悬索桥,主跨长1280m)
苏通长江大桥—世界最大的斜拉桥,全长 32.4公里。
16
大型水利工程设施-三峡大坝
17
ANSYS、ADINA、ABAQUS 等
寸,可看成作用于一点的力(N); 分布力:作用于一定面积上( N / m2 ) ,称面荷载 作用于一定长度上(N/m),称线荷载
43
静载荷 2. 按随时间变化分 动载荷 交变载荷 冲击载荷
静载荷:载荷从零开始缓慢地增加到荷载设定值。
动载荷: 随时间改变的载荷,如交变载荷、冲击载荷。
44
二、内力
1.定义: 指由外力作用所引起的、物体内相邻部分之 间相互作用力, 称为附加内力,简称内力)。
66
入门
数学
物理学
理论力学
其他
材料力学
土 木 工 程 材 料 土 木 工 程 结 构
结 构 力 学
弹 性 力 学
机 械 零 件
机 械 原 理
其 他
67
第一章
结束
68
3
第一章 绪 论
引言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3 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
§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5 约束与约束反力
4
引 言
• 材料力学是力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研 究变形体所受到的外荷载与作用于物体 内部内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物体的 变形以及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稳定性。 • 材料力学是专业基础学科,掌握其相关原 理和分析计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53
3.应变
应变是度量构件一点处的变形程度
Δs m Δx
平均线应变
B A x s A x B
54
线应变 一点处某方向无限小线元伸长(缩短)程度为此点 沿该方向的线应变,也称正应变。
s lim x 0 x
角应变 过一点某平面内两相互垂直无限小 线元间夹角的变化称为该点在该面 内的切应变或称剪应变。
58
3.扭转变形 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面都垂直于杆轴的两 个力偶引起的变形,表现为任意两个横截面发生绕 轴线的相对转动。
Me Me
方向盘
59
4.弯曲
M M
由垂直于杆件轴线的横向力,或由作用于包含杆轴的 纵向平面内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引起的, 表现为杆件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60
工程中常用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大多为几种基 本变形形式的组合——组合变形。
机械或结构中的各种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都会发生形状及尺寸的改变,即变形。
变 形
{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材料力学是在弹性范围内研究构件的承载能力。 39
对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Ⅰ. 连续性假设——物质密实地充满物体所在空 间,毫无空隙。
Ⅱ. 均匀性假设——各点处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同。
40
III. 各向同性假设——无论沿任何方向,材料的 力学性能相同。(各向同性材料如钢、铜、玻璃; 各向异性材料如木材、人工合成材料等。)
32
改变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因素有:
• 材料类型:木材、钢材、合金、混凝土、 石材等。 • 截面的尺寸和形状:大尺寸、矩形、圆形、 T字型等。
33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构件受力作用后的变形和破 坏规律,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下,以最经 济的代价,为构件确定合理的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宜的
材料,而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1
• 教材: 《材料力学》(I) 刘鸿文主编 第5版 • 参考资料: 《材料力学》 孙训方等主编 第5版
2
讲授内容
• • • • • • • • • •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 第三章:扭转 第四章:弯曲内力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附录I) 第五章:弯曲应力 第六章:弯曲变形 第七章: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 第八章:组合变形 第九章:压杆稳定
20
构件承受荷载的能力:承载能力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承载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 能力) 失效—由于材料的力学行为而使构件丧失 正常功能(承载能力)的现象.
21
1.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2004年6月10日早7时许,辽宁省盘锦市境内305国道 田庄台辽河大桥,在北起第14孔和第15孔之间,悬臂 梁端突然断裂,桥板脱落,造成一辆农用车落水。
51
应力的国际单位: N/m 2
1N/m 2 =1Pa(帕斯卡) 1GPa =109Pa, 1MPa=106Pa。
52
四、变形和位移
1.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形状和尺寸发生改变。 2.位移 点位移:变形前后物体内一点位置的变化。 角位移:一线段变形前后发生偏转,偏转角称为 角位移。
B A x s A x B
悬索桥结构
设计风速60米/秒的大风,但实际在19米/秒的风速 下整体塌毁
25
26
唐山地震导致铁轨弯曲变形 (丰南火车站) 27
2.刚度:荷载作用下构件应有足够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不超过工程允许范围。
F
荷载未作用时
荷载作用下
荷载去除后
28
29
3.稳定性: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IV. 小变形假设——构件在承受荷载作用时,其 变形与构件的原始尺寸相比甚小,故对构件进行 受力分析时可忽略其变形。
41
§1-3 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
一、外力 周围各物体对构件的作用力,称外力。
42
体积力(自重,惯性力等) 1. 按作用方式分 表面力 分布力 集中力
集中力:外力分布的面积远小于物体的表面尺
通信塔轴力图(N) (有风荷载作用+不均沉降)
有限元软件应用
18
W2
W1
研究组成塔吊的每一根杆件的受力以及受力以后是否
会产生破坏或者选择怎样的截面形状、尺寸和材料。研究 塔吊稳定性,确定所需配重。 19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
一、任务
工程结构和机械由固体制成的构件组成: 梁、柱、轴等。 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因此称为变 形固体构件。
ΔF ①平均应力 p m = ΔA
②应力
F
Fs
A
m
FN
ΔF dF p lim ΔA0 ΔA dA
50
③应力分解为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正应力”
ΔFN dFN lim ΔA 0 ΔA dA
p
m
位于截面内的应力称为“切应力”
ΔFs dFs lim ΔA0 ΔA dA
FNx
轴力:FNx,剪切力:Fsy、FszF1Biblioteka ZFszMzM
x
0
M
y
0
M
z
0
——所有力对X轴、 Y轴、Z轴之力矩代数和等于零,得出: 力偶矩:Mx、My、Mz
49
X
Mx
三、应力
1.定义 :由外力引起的内力的集度 根据材料的连续均匀性假设,内力在截面上是连 续分布的。 内力在截面上各点分布的强弱或密集程度,即内 力的集度,称为应力。 2. 应力
F (a) 轴向拉伸 F F F
(b) 轴向压缩
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的 一对力引起的,表现为杆件的长度发生伸长或缩短。
57
2.剪切变形 在相邻截面处,由一对垂直于轴线、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力引起的变形,表现为受剪杆件的两 部分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对错动。
F/2 F
F/2
F F
5
我国祖先的功绩
赵州桥(石拱桥)
595-605年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桥全长64.4米,拱 顶宽9米,跨径37.38米,充分利用石料的 抗压强度高的特性。 。
6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
塔高65.86米,距今
已有近千年历史,虽然
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侵蚀 和多次地震、炮击的重 创,至今仍巍然耸立。
45
2. 内力的求法 —— 截面法 步骤 ① 截开 在所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地用截面将杆件一分 为二.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