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控制系统
受控系统
如:强烈刺激下的应急性反应活动
(二)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系统 控制系统
反馈 信息 监视装置 (感受器) 反馈(feedback):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 过来影响控制部分功能活动的过程 调节信息
受控系统
反馈按反馈信息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类 1、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急性实验
动物实验 慢性实验 人体实验 在体实验
离体实验 优点: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影响,实验 条件易于控制、结果便于分析; 缺点:不能简单等同于或类推到体内的 真实情况。 在体实验 优点:保存了被研究器官与其他器官的 自然联系和相互作用,便于分析各器官之间的相 互影响; 缺点:不能类推到清醒状态的真实情况。 慢性实验 优点:保存了各器官的自然联系和相互 作用,便于观察某一器官在正常情况下的生理功 能及其与整体的关系; 缺点:体内条件太复杂,对结果不易分 析。
四、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是生物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性活动。成熟的个体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产 生或形成与本身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与外环境 1、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2、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心理因素、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神经调节的特点:作用迅速、调节精确、作用 部位局限、时间短暂。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概念:是指机体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到 达全身各组织器官,并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的过程。 类型:1.全身性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生理学第一章

⽣理学第⼀章第⼀章绪论⼀、什么是⽣理学?⽣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命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机体具有新陈代谢、兴奋性、⽣殖和适应性等四个基本特征。
①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物质交换,以实现⾃我更新的⽣命过程;②机体对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具有发⽣反应的能⼒或特性称为兴奋性;③相当于阈强度(在多数场合是将持续的时间固定,测定能使组织发⽣兴奋的最⼩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④机体接受刺激后其功能活动的变化称为反应,反应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肌细胞组织、神经细胞组织和腺细胞组织为三类常见的可兴奋组织。
三、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存并与之进⾏物质交换的环境(即细胞⽣存的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和⾎浆组成。
(2)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它是⼀种动态平衡。
它是细胞进⾏正常⽣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代谢活动本⾝⼜经常破坏稳态,⽣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的。
四、机体功能的三⼤调节⽅式是?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特点是调节速度较慢、作⽤范围较⼴、持续时间较长;3.⾃⾝调节,特点是能⼒有限、范围较⼩、作⽤不是很⼤。
五、什么是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所产⽣的适应性、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不同部分共同组成。
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吸吮反射)和条件反射(经后天⽽建⽴)。
六、正、负反馈的概念.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的作⽤与控制信息的作⽤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如⾎液凝固、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和分娩等,它们需要快速完成某⼀⽣理过程。
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的作⽤与控制信息的作⽤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如⾎糖浓度的调节、⾎压的调节,它们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最重要的⼀种调节⽅式。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 )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对象: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人体任务:功能活动规律1)生命活动现象、机制(如心脏自律性、骨骼肌收缩);2 )生命活动之间的协调(运动时心跳加快,尿生成减少);3)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与医学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首先,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1)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才能理解在各种疾病情况下功能改变的机制。
女口: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第一心音分裂。
2)生理学的发展带动医学发展。
如:人工肾、启搏器、有机磷中毒及震颤麻痹定向治疗等。
当然,临床医学实践又推动了生理学的研究。
如阿托品治疗感染性休克等。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如实测定、记录、分析生命活动。
如,测定心率|(二)实验:创造条件后测定、记录、分析生命活动。
女口,刺激迷走神经后观察心率的变化。
常用动物实验。
1.英国生理学家、医生W. Harvey,1628年,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1)创建了动物活体解剖法2)发现了血液循环(心脏、动脉、静脉功能;毛细血管?)2•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慢性动物实验一一条件反射;3. Baylise, Starling 盐酸引起胰液分泌,发现促胰液素----- 体液调节;4 .心钠素的发现1956年,心房肌有颗粒,70年代de Bold证实生物学效应一一利尿利钠。
四、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在研究生命现象的机制时,需要从各个不同水平提出问题进行研究。
根据研究的层次, 生理学研究基本可以分成三个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机体功能活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因为:1)构成机体的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各种细胞;2)细胞的生理特性又是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所决定的。
例如,心肌的功能与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分不开,心肌细胞内部又有各种蛋白质决定了细胞的收缩特性。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生理性适应:是指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例如,在强光 照射下,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免遭损 伤。 行为性适应:常有躯体活动的改变,例如,在低温环境中 机体会出现趋热活动;遇到伤害性刺激时会出现躲避活动。
四、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是生物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一种特 征性活动。成熟的个体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产
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具备的条件:
(1) 强度 1)阈强度或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 激强度。
2)阈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3)阈上刺激: 4)阈下刺激: (2) 时间 (3) 刺激强度变化率
三、适应性(Adaptability)
适应(adaption):机体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 程。 适应性(adaptability):机体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 体内各种活动,以适应变化的能力。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生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 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二)任务:研究机体各系统、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特别是各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 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理解机体作为一个整体。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 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当组织、细胞受到一次刺激发生兴奋时,组织、细胞的兴奋性将产生 一系列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依次分别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ARP)、相对不应 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RRP)、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 SNP )和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其结构基础称为
。
二、选择题
1、阈强度越大,说明组织的( ) A、兴奋性越高 B、兴奋性越低 C、兴奋程度越高 D、兴奋程度越低
2、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是 ()
A、正反馈 C、神经调节
B、负反馈 D、体液调节
3、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下列现象消失 ( )
A、反应
B、反射
C、兴奋性
D、兴奋
4、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如果刺激作用时间、强度-时间 变化率固定不变,把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 度,简称阈值。
❖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即阈值越大,组织的兴奋性越低;阈 值越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所以,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 指标。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血液循环 靶器官或靶细胞
发挥调节作用 全身性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
组织液 临近细胞
调节其功能活动 局部性体液调节
2、体液调节的特点: 1)反应较缓慢 2)作用范围广 3)持续时间长
3、神经-体液调节:普遍存在
(三)自身调节 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
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
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二、 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正反馈 反馈信息(+)
控制部分 控制信息 受控部分
反馈信息(-) 负反馈
反馈: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一)负反馈
1.概念: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在体内大量存在,如压力感受器反射、体温调节等。 2.生理意义:负反馈在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以 及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绪论

对恒定(1992,1999)
调节方式
特点
神经调节
迅速、精确而短暂
体液调节
缓慢、持久而弥散
Hale Waihona Puke 自身调节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三、反馈控制系统
1. 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这
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A 型题
下列生理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
A. 动作电位的产生
B. 血糖浓度的调节
一、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体液及其组成
第一章 绪论
分隔、沟通,血浆最活跃
(二)内环境:细胞外液 (三)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并非固定不变,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在一定范围 内变动。动态平衡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A 型题 1.下列关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B.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C.稳态调节中都有一个调节点 D.稳态是指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基本恒定 (2016)
二、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
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等调节方
式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有效的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A 型题
2.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体液途径完成的调节是
A 肢体发动随意运动
B 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C 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D 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
心肌异长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调节,血压变动时肾脑冠脉等血流量稳定,碘抑制甲状
腺摄碘,球管平衡,渗透性利尿,儿茶酚胺抑制自身合成
A 型题
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生理学基础

生理学基础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的任务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方法 1、整体:急性、慢性实验;2、离体(二)研究水平整体—系统与组织—细胞—分子(三)学习方法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一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二兴奋性兴奋: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的反应兴奋性: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一)刺激与反应1、刺激: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①物理②化学③生物④社会心理2、反应: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的变化。
(二)兴奋性的指标1、构成刺激的条件:①刺激强度②持续时间③强度变率2、阈值(阈强度):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呈反比。
第三节机体与环境一外环境1、概念:机体生存的环境。
2、分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二内环境1、概念: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种类: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房水、关节腔液。
三稳态:1、概念: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一调节方式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1、概念: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基本方式:反射。
①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②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中任何一结构受到破坏,反射将不能进行。
③分类:a 非条件反射:先天形成、数量有限、中枢位较低、反射弧固定。
b条件反射:后天形成、数量无限、中枢位较高、反射弧不固定。
3特点:速度快、范围准、持续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1、概念:体液因子参与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特点:速度慢,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三)自身调节见书。
二反馈(一)概念:受控部分通过反馈信息作用于或影响控制部分。
(二)负反馈1、概念: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图文《生理学》绪论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所谓机体,指的是有机体,即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物体的总称。
因此,生理学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也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学科。
(二)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生命活动是机体各个细胞乃至生物分子、器官、系统所有机能活动互相作用、统一整合的总和。
因此生理学既要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和不同细胞正常生命的功能活动现象和规律并阐明其内在机制,又要研究在整体水平上各系统、器官、细胞乃至基因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生理学的认识层次
研究水平
•器官和系统层面心脏泵血功能的研究;消化系统的研究•细胞和分子层面基因组和染色体遗传信息的研究
•整体层面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新型医学模式下对人体疾病的研究
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实例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生理学与医学
问题
1.生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任务是 什么?
2.请你说说:预防医学专业为什 么要学习生理学?
3.如何去研究生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 生理学的概念 :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
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 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节 生理学与医学
如何? 4. 机体的反应有哪两种形式?兴奋和抑制的概
念如何? 5. 刺激引起机体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6.可兴奋细胞(组织)是指哪几种组织?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指机体不断将摄取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 的物质,同时又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 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1628年 Harvey《心与血的运动》是历史上 第一 本基于实验证据的生理学著作
五、生理学研究的 三个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 (二)器官和系统水平 (三)整体水平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问题: 1.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什么叫兴奋性?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什么? 3.什么叫阈值(阈强度)?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特点。 5.掌握正反馈的概念;负反馈的概念及其意义,并能举例来区
别正反馈和负反馈。 6. 熟悉生理学的任务。 7. 熟悉兴奋和抑制的概念、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8.熟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 91.了解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12.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 13.了解自身调节的特点。 14.了解非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二、兴奋性
※ (一)兴奋性的概念: 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变迁 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二)剌激与反应
1、刺激与反应的概念: 2、反应种类(表现形式): (1)兴奋:
组织和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 活动状态加强称为兴奋
(2)抑制:
组织和细胞由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静止状态或 活动状态减弱的生物过程称为抑制
义?分别列举出正反馈和负反馈的例子。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包括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此外,还有行为调节和免疫调节
(一)神经调节
1.概念:
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过程)是:反射 (reflex)
※ (1)反射的概念: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
第一章 绪 论
知识架构
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生命的基本特征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稳态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反射 体液调节:激素等
自身调节
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 负反馈:维持稳态
返回
教学要求
1. 掌握生理学、兴奋性、阈值(阈强度)、反射、内环境和稳 态的概念。
2. 掌握体液及其组成。 3.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4.掌握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
生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的分类
(1)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 低级、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2)条件反射 后天学习形成,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 渐建立起来,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 可以消退,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 4、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精确、短暂、局限
※ (二)体液调节
一、生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初叶。 哈维(William Harvey) :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
l926年:中国生理学会的成立
二、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阐明正常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
公元前300-400年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古 代医疗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1.概念: 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 的调节。
※ 2.特点:缓慢、持久、弥散 (三)自身调节
1.概念: 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 环境剌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特点: 反应局限,调节幅度小,敏感性低
神经 肌肉
腺细胞
兴奋时都产 生动作电位
三、生殖 四、适应性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问题:
1. 体液由哪两部分组成?其总量占自身体重的 多少?
2. 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还是细胞外液?并能区 别出哪些液体属于机体的内环境?
3. 什么叫做内环境稳态?它是固定不变吗?外 环境变化会影响到内环境稳态吗?
3.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各是什么?
它是一个动态平衡。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问题: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哪几种方式? 2.神经调节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过程)是什么? 4.什么叫做反射? 5.体液调节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 4.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各有何特点? 5.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哪两类? 6.什么叫做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有何生理意
3.刺激引起反应的条件
条件:
(1) 刺激强度 (2) 刺激持续时间 (3) 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4、兴奋性的衡量指标:阈值
※阈值(阈强度)概念: 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 ※兴奋性∝1/阈值
阈值高,则兴奋性就低;阈值低,兴奋性就高
阈剌激 阈下剌激 阈上剌激 最大剌激
5、可兴奋细胞 (组织 )
细胞内液(2/3) 组织液(约3/4)
细胞外液(1/3) 血浆(约1/4) 淋巴液、脑脊液(少量)
三、稳态(homeostasis )
※(一)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的状态称稳态 。
(二)含义 1、相对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化而明显变化 2、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
一、人体与外环境
二、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
※ 1.概念 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
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脑脊液等。 2.内环境的作用: (1)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2) 为细胞生存和活动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
※3.体液及其组成
体液占自身重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