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 第16章 箱体、导轨与铰链
机械设计基础(判断、填空)

第六章平面连杆机构判断题1.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就是)曲柄。
(不一定是)2.把(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作为机架,就可以得到双曲柄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3.在曲柄长度不相等的双曲柄机构中,主动曲柄作等速转动,从动曲柄作变速转动。
(对)4.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是采用(双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5.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铰链四杆机构。
(对)6.曲柄和(连杆)都是连架杆。
(摇杆)7.铰链四杆机构都有连杆和机架。
(对)8.在平面连杆机构中,以最短杆为机架,(就)能得到双曲柄机构。
(不一定)9.在平面四杆机构中,只要两个连架杆都能绕机架作整周转动,必然是双曲柄机构。
(对)10.利用选择不同构件作机架的方法,可以把曲柄摇杆机构改变成双摇杆机构。
(对)11.铰链四杆机构形式的改变,(只能)通过选择不同构件作机架来实现。
(不一定)1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所夹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曲柄)13.摆动导杆机构若以曲柄为主动件,导杆一定具有急回特性。
(对)14.因为偏心轮机构中的滑块不能作为主动件,偏心轮机构不存在死点位置。
(对)15.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没有)急回特性。
(有)16.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 曲柄和连杆共线,就是死点位置。
(当摇杆为主动件时)17曲柄极位夹角θ越大,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也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显著。
(对)18.在平面四机构中,凡是能把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的机构,都会具有急回运动特性。
(对)19.极位夹角θ的大小,是根据设计时事先确定的K值,通过公式求得的。
(对)20.曲柄在死点位置的运动方向与原先的运动方向(相同)。
(不一定相同)21.在实际生产中,机构的死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
(有利有弊)22.双曲柄机构(没有)死点位置。
(有)23.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主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
(没有)24.双摇杆机构无急回特性。
(对)25.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与哪个构件为原动件(无关)。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面连杆机构》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中的重要内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是该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为典型的机构,它可以演化为“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多年教学发现,学生的基础不同,虽然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应用”知识时表现出的困难程度有差别,但由于缺乏直观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现在所任教的单招学生教学对象,设计了一堂课堂教学并进行了实施,本文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在今后教学中有所借鉴,提高教学效果!教情、学情分析:任教学生为“单招班”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态度较不是太好。
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在第一轮新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因学生对“机构的应用”缺少感性认识,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直观)、采用“课堂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彻!“教学目的”的制定: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演化机构的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认知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实习或生产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进行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本节课采取课堂自主——研究的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先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对总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采用“引导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先示出引导问题,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逐个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训练和拓展;为弥补学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可采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对演化机构的应用(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从Internet上搜索多种教学素材(录像、实物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一、思维引入: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及判断方式?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应用意义?3.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产生条件、位置、克服方法、应用?4.列举实际生产生活中三种典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还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二、思维启发演绎:(一)曲柄滑块机构演化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曲柄滑块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机械设计全套课件 ppt课件

凡具备上述(1)、(2)两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做有用的机械功,而 机构则没有这种功能。
仅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它们 都是构件的组合,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通 常人们把机器与机构统称为机械。
ppt课件
7
机械设计基础
绪论
如图1-1所示的内燃机,
图1-5(a)闭式运动链
机械设计基础
ppt课件
图1-5(a)开式运动链
16
• 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并且它的一个 或几个构件作给定的独立运动时,其余构件 便随之作确定的运动,此时,运动链便成为 机构。
• 机构的组成:
• 机 架:固定不动的构件
• 原动件:输入运动的构件
• 从动件:其余的活动构件
1)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的相对
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运动副元素:两构件上直接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部分— —点、线或面。
2) 运动副的分类
平面
运 运动副 动 副
空间 运动副
机械设计基础
高副:点、线接触 低副:面接触
球面副 螺旋副
ppt课件
运动副 转动副
13
图1-2 转动副
图1-3 移动副
是由汽缸体1、活塞2、连杆3、曲轴4、 小齿轮5、大齿轮6、凸轮7、推杆8等系列 构件组成,其各构件之间的运动是确定的。
0.1.2 构件与零件
机构是由具有确定运动的单元体组成的,这 些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组成构件的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零件则是指机器中不可拆的一个最基本的 制造单元体。构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
ppt课件
20
机械设计基础
行李箱铰链机构设计规范

行李箱铰链机构设计规范行李箱铰链机构设计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行李箱铰链机构的选型、设计方法、性能要求、试验方法以及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行李箱的开闭功能结构。
2行李箱铰链机构的分类及选型2.1 行李箱铰链机构的分类行李箱的铰链一般都有平衡行李箱盖重力矩的弹性元件,故可称为平衡铰链。
平衡铰链分为绕固定轴旋转的弓形(勾形)铰链和连杆式铰链两种。
2.1.1 弓形(勾形)铰链对于弓形(勾形)铰链可以通过恰当选择轴线位置及铰链臂的形状,以免盖在开启过程中与车身干涉,并保证一定的开度。
它的缺点是关闭行李箱盖时,弓形部分凸出于行李箱,该处可能碰到物品,甚至将物品破坏,它的优点是制造简单,制造装配误差小。
2.1.2 连杆式铰链对于连杆式(四杆或六杆)铰链机构,在开启盖时,其瞬时旋转中心是不断变化的,可以通过改变机构杆件尺寸来实现所要求的任何轨迹和开度,应用较多。
对于四连杆机构铰链,它具有四个旋转点,合理安排旋转点,可以使行李箱运动优化,设计自由度较大,但是它的缺点是成本高,侧向稳定性小。
2.1.3 弹性元件用于平衡铰链的弹性元件有多种,如气力元件、螺旋式压力弹簧和拉力弹簧、平卷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
气力元件,机构工作可靠、性能柔和。
由于扭杆弹簧占有有效空间小,易于安装和调节平衡力矩,因此也是一种较好的结构型式,普遍用于各种经济型以及中档车上。
2.2行李箱铰链机构的选型下表对常见的各种平衡铰链机构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新车型的行李箱铰链机构开发提供选择参照。
表1 常见的各种平衡铰链机构的对比表3 平衡铰链设计3.1扭杆弹簧式平衡铰链设计a) 首先根据车身与盖配合部分的结构尺寸与形状,确定铰链机构的位置,一般希望左右两个铰链的跨距远些,使盖横向稳定。
b) 根据机构和所要求的盖运动轨迹(由关闭状态到最大开度时盖所扫过的轨迹)和最大开度,试定铰链和支杆的尺寸、形状。
图1为采用扭杆弹簧的行李箱平衡铰链示意图。
图1 扭杆弹簧的简单平衡铰链ABCO134561.车身2.行李箱盖3.铰链4.连接杆5.扭杆弹簧6.固定座如图1所示,3-4-5-6组成简单的四连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课件》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2
2、如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 已知AB=130mm,BC=150mm, CD=175mm,AD=200mm,若取 AD为机架,试判断此机构属于哪一 种类型?
解:1、判断是否满足杆长条件:
AB+AD=330 > BC+CD=325
则不满足杆长件,所以此机构为 双摇杆机构
精选课件ppt
缝纫机
最短杆的对杆 精选课件ppt
5
(1)曲柄摇杆机构
任务二:请将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3、请结合您手中的机构,完成以下计算。
① Lmin + Lmax = (220 )mm ② 其余两杆杆长之和 = ( 250 )mm < 比较①和②的大小:即Lmin + Lmax ( )其余两杆杆杆长之和
图3
机架: 90 连架杆:100、120 连杆: 60
精选课件ppt
3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对于铰链四杆机构来说,机架和连杆总是存在的,按曲柄的存 在情况,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精选课件ppt
4
(1)曲柄摇杆机构
雷达
剪板机
缝纫机
精选课件ppt
6
(2)双曲柄机构
惯性筛分机
任务三:填空。 1、机架有(1 )个,曲柄有( 2 )个,
摇杆有( 0)个,连杆有( 1)个。
2、以小组为单位将您手中的铰链四杆机构演变成屏幕中所 播放的机构(提示:将哪个杆作为机架时可有两个曲柄)
答:以最短杆为机架时——双曲柄机构
精选课件ppt
7
(3)双摇杆机构
各构件用销轴滑道低副连接起来且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均在同一平面内或互相平行的平面内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1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1定义
机械设计16章解析

缺点:
① 强度低,尤其抗弯强度低 ② 铸造品质不稳定
Page 25
第16章 轴
16.1 概述
16.1.2 轴的材料 球墨铸铁
只适合形状复杂轴
Page 26
第16章 轴
16.1 概述
16.1.3 轴设计的主要问题
设计计算 结构设计
强度计算 刚度计算 振动、稳定性计算
Page 27
第16章 轴
Page 5
第16章 轴
16.1 概述
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零件
Page 6
第16章 轴
16.1 概述
16.1.1 轴的分类 按外形不同分类
按承载情况不同分类
Page 7
第16章 轴
16.1 概述
16.1.1 轴的分类 按外形不同分类
直轴 曲轴 钢丝软轴
Page 8
第16章 轴
目的: 防止因弯曲、扭转变形过大而影响机器正常运转
Page 37
第4篇 轴、轴承、联轴器
第16章 轴
第16章 轴
重点:
阶梯轴的结构设计 阶梯轴的强度、刚度计算方法 轴毂联接
Page 3
第16章 轴
难点:
阶梯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Page 4
第16章 轴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概述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强度计算 轴的刚度计算 轴的临界转速 提高轴的强度、刚度和减轻重量的措施
Page 17
第16章 轴
16.1 概述
M
16.1.1 轴的分类
按承载情况不同分类
转轴 心轴 传动轴
转动心轴 固定心轴
Page 18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03-0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曲柄存在条件---副本

平面连杆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杆构机的构基的本基型本式型及式曲柄及存曲在柄条存件在条件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应用: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的应用:平行双曲柄应用(摄影机升降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杆构机的构基的本基型本式型及式曲柄及存曲在柄条存件在条件
3.1.2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铰链四杆机构是否有曲柄,与机构中各杆的相对长度有关。
平面连杆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杆构机的构基的本基型本式型及式曲柄及存曲在柄条存件在条件
3.1.2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铰链四杆机构是否有曲柄,与机构中各杆的相对长度有关。
平面连杆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杆构机的构基的本基型本式型及式曲柄及存曲在柄条存件在条件
3.1.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应用 1.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
平面连杆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杆构机的构基的本基型本式型及式曲柄及存曲在柄条存件在条件
平面连杆机构
3.1.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应用 2.双曲柄机构 具有两个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
3.1.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应用 当四杆机构各构件之间以转动副联接时,称该机构为铰链四杆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杆构机的构基的本基型本式型及式曲柄及存曲在柄条存件在条件
平面连杆机构
3.1.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应用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固定不动的杆称为机架,与机架相连的称为连架杆;其中
平面连杆机构
33..11铰铰链四链杆四机杆构机的构基的本基型本式型及式曲柄及存曲在柄条存件在条件
铰链C和支座E的约束力课件

设计优化建议
01
对于铰链C,优化设计时应考虑减 小转动摩擦力、提高转动精度和 稳定性。
02
对于支座E,优化设计时应考虑增 加转动自由度、提高承载能力和 稳定性。
05 实际工程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机械臂的铰链设计
主要包括简谐载荷、周期载荷和 随机载荷等。
约束条件
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 等。
支座E的疲劳强度分析
疲劳强度分析
研究支座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和失效模 式。
载荷类型
主要包括循环载荷和随机载荷等。
约束条件
高周疲劳、低周疲劳和热疲劳等。
04 铰链C与支座E的比较分 析
约束力特性比较
铰链C的约束力特性
案例三:某航空器的起落架设计
总结词
可靠性分析
详细描述
航空器的起落架需要在极端的工作条件下正 常工作,因此需要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分 析起落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可以优化起落架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靠 性分析还可以预测起落架的使用寿命和维护
需求,为航空器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依据。
铰链与支座的分类
铰链
铰链按照形状可以分为直臂铰链 、曲臂铰链、固定铰链等类型;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转动铰链、摆 动铰链等类型。
支座
支座按照结构可以分为滑动支座 、滚动支座、弹簧支座等类型;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固定支座、活 动支座等类型。
02 铰链C的约束力分析
铰链C的静力分析
02
03
静力分析
铰链C在静态载荷下的约 束力分布和大小,包括法 向力和切向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2.4 滚动导轨设计简介
一、滚动导轨的特点 在承导件和运动件之间放入一些滚动体(滚珠、滚柱或滚针),使相 配的两个导轨面不直接接触的导轨,称为滚动导轨。 特点: 摩擦阻力小,运动轻便灵活;磨损小,能长期保持精度;动、静摩擦 系数差别小,低速时不易出现“爬行”现象,故运动均匀平稳。 缺点: 导轨面和滚动体是点接触或线接触,抗振性差,接触应力大,故对导 轨的表面硬度要求高,对导轨的形状精度和滚动体的尺寸精度要求高。 二、滚动导轨的结构形式 1.滚珠导轨 滚珠导轨主要有V-平截面的滚珠导轨、双V形截面的滚珠导轨和圆形 截面滚珠导轨等结构形式。由于滚珠和导轨面是点接触,故运动轻便,但 刚度低,承载能力小,常用于运动件重量、载荷不大的场合。
为保证导轨正常工作,导轨滑动表面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隙。导轨的 间隙调整广泛采用镶条和压板。
(a)压板调整间隙 (b)镶条调整间隙 (c)垫片调整间隙 (d)侧面间隙的调整 图16-4 矩形导轨的间隙调整
4. 夹紧装置 有些导轨(如非水平放置的导轨)在移动之后要求将它的位置固定,因 而要用专用的锁(夹)紧装置。常用的锁紧方式有机械锁紧和液压锁紧。 5. 提高耐磨性措施 1)选择合理的压强 2)选择合适材料 3) 热处理 4)润滑和防护 6. 结构尺寸的验算 1) 校核温度变化对导轨间隙的影响 2) 不自锁的条件
第16章 箱体、导轨与铰链
16.1 箱体
16.1.1 箱体的主要功能
箱体的主要功能有: 1.支承并包容各种传动零件,还可以储存润滑剂,实现各种运动零件的润滑。 2.安全保护和密封作用,并有一定的隔振、隔热和隔音作用。 3.使机器各部分分别由独立的箱体组成,便于加工、装配、调整和修理。 4.改善机器造型,协调机器各部分比例,使整机造型美观。源自16.3.3 铰链常见结构
根据铰链轴固定还是转动与否,常见的铰链结构有: 1.铰链轴为固定的铰链 这种铰链的轴固定在一个构件上,另一个构件通过内圆柱面安装在轴 上,可以绕轴回转。它的主要破坏形式是构件与铰链轴的磨损。 2.铰链轴为转动的铰链 这种形式的铰链有两种,一种结构是铰链轴在构件内圆柱面中转动, 因此存在滑动摩擦,表面磨损是其主要破坏形式。 另一种结构是铰链轴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构件的内圆柱面中,因此铰 链中存在的摩擦为滚动摩擦,磨损较小,适合相对转速较大的场合。
窄式组合 图16-2
宽式组合 矩形导轨与矩形导轨的组合形式示意图
(3)双三角形导轨 导向面间无间隙,接触刚度好,导向精度高。采用对称结构,两条导 轨磨损均匀,较高的工作精度。但其工艺性差,四个表面刮削或磨削也难 以完全接触,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故不宜用在温度变化大的场合。
3. 间隙调整
图16-3 双三角形导轨的组合形式示意图
(3)燕尾形导轨 燕尾形导轨的调整及夹紧较简便,用一根镶条可调节各面的间隙,且高度 小,结构紧凑;但制造检验不方便,摩擦力较大,刚度较差,不适用于承受大 的倾覆力矩和向上力矩,用于运动速度不高,受力不大,高度尺寸受限制的场 合。 (4)圆形导轨 制造方便,外圆采用磨削,内孔珩磨可达精密的配合,但磨损后不能调整间 隙。为防止转动,可在圆柱表面开键槽或加工出平面,但不能承受大的扭矩。宜 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场合。 2. 常用导轨组合形式 (1)三角形和矩形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以三角导轨为导向面,不需要用镶条调整间隙,导向精度 较高,而平导轨的工艺性好,因此应用最广。组合有V-平组合、棱-平组合两 种形式 。
16.3
16.3.1 铰链的功能
铰
链
铰链的主要功能是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构件通过转动副相联,使得这两 构件之间可以作相对的转动,并且可以传递一定的力。
16.3.2 铰链设计基本要求
铰链的设计主要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铰链轴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避免出现弯曲破坏,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刚度, 避免出现过大的挠曲变形。 2.运动轻便平稳的要求 工作时,应轻便省力,摩擦阻力要小,运动平稳,冲击较小。 3.良好的耐磨性 磨损是铰链机构的主要破坏形式,磨损导致联接间隙增大,使得运动不平 稳,应尽量减少磨损量,使铰链能够正常工作。 4.结构工艺性好 在保证铰链其它要求的前提下,应使铰链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装配和维修, 降低成本。
V-平组合 图16-1 三角形导轨与矩形导轨的组合形式示意图
棱-平组合
(2)矩形和矩形组合 承载面和导向面分开,因而制造和调整简单,导向面的间隙用镶条调整, 接触刚度低,而且必须留有间隙,降低了导向精度。宽式组合导向面由于距离 大,热膨胀时变形量大,要求间隙大,因此其导向精度和导向性能不如窄式组 合。
16.2 导 轨
16.2.1 导轨的功能
导轨起支承和导向的作用 。
16.2.2 导轨设计基本要求
对导轨的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一定的导向精度。 2.运动轻便平稳。 3.良好的耐磨性。 4.足够的刚度和较大的承载能力。 5.温度变化影响小。 6.结构工艺性好。
16.2.3 滑动导轨设计
一、滑动导轨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导轨类型。 2.选择导轨的截面形状,以保证导向精度。 3.选择适当的导轨结构及尺寸,使其在给定的载荷及工作温度范围内, 有足够的刚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运动轻便和平稳。
2.滚柱(滚针)导轨 滚柱导轨中的滚柱与导轨面是线接触,故它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比滚珠导 轨大,耐磨性较好,但灵活性稍差。滚柱对导轨的不平度较敏感,容易产生 侧向偏移和滑动,而使导轨的阻力增加,磨损加快,精度降低。滚柱导轨支 承为标准部件,具有安装、润滑简单,调整防护容易等优点。由于滚柱在封 闭的滚道内滚动,故可用于行程很大的导轨上。 三、滚动导轨设计的一般问题
16.1.5 典型箱体结构
1. 传动箱体 如减速器、汽车变速箱及机床主轴箱等的箱体,主要功能是包容和支承各传 动件及其支承零件,这类箱体在结构上应保证有好的密封性、高的强度和刚度。 2. 机壳类箱体 如齿轮泵的泵体,各种液压阀的阀体,主要功能是改变液体流动方向、流量 大小或改变液体压力。这类箱体在结构上除了要保证好的密封性、高的强度和刚 度外,还要能承受箱体内液体的压力。 3. 支架箱体 如机床的支座、立柱等箱体零件,在结构上要保证箱体有一定的强度、刚度 和精度,这类箱体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刚度和外观。
16.1.2 箱体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应考虑以下问题: 1.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 3. 4. 5. 6.
散热性能和热变形问题。 结构设计合理。 工艺性问题。 减振、隔振问题。 造型好、质量轻。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不同的箱体时,考虑问题时应该有所侧重。
16.1.3 箱体毛坯的选择
铸造容易制造出结构复杂的箱体毛坯,铸造箱体的热影响变形小,吸 振能力较强,也容易获得较好的结构刚度,但其质量大。 焊接箱体允许有薄壁和大平面,而铸造却较难实现薄壁和大平面,此 外焊接箱体一般比铸造箱体轻, 大型的机座或箱体的制造,则常采用分体铸造,整体焊接的办法。 在选择箱体毛坯的时候,还要与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相符合。
16.1.4 箱体结构主要参数设计
1. 壁厚 铸铁、铸钢和其它材料箱体的壁厚可以从表16-1和表16-2中选取,表中 N用下式计算: N=(2L+B+H)/3000 (mm) 式中: L-铸件长度(mm),L、B、H中,L为最大值; B-铸件宽度(mm); H-铸件高度(mm) 2.加强筋 加设筋板既可以增大强度和刚度,又可以减少质量。 筋板的不同布置对于加设筋板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表16-4列出了几 种筋板的布置情况。 3.孔和凸台
1.结构形式的选择 2.导轨长度的选择 一般应在满足导轨运动行程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导轨的长度短一些。 3. 滚动体尺寸和数目 当滚动体的数目增加时,导轨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也增加。但滚动体的 数目不宜太多,过多会增加载荷在滚动体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刚度反而下 降。若滚动体数目太少,制造误差将会显著地影响运动件的导向精度。 4.滚动导轨刚度及预紧方法 当工作台往复移动时,工作台压在两端滚动体上的压力会发生变化, 受力大的滚动体变形大,受力小的滚动体变形小。为减小导轨变形,提高 刚度,除合理选择滚动体的形状、尺寸、数量和适当增加工作台的厚度外, 常用预加载荷的办法来提高导轨的刚度。
箱体内壁和外壁上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孔,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尽可能 使孔的质量相等;成批大量生产时,外壁上的孔应大于内壁上的孔径。 在箱壁上与孔中心线垂直的端面处附加凸台,可以增加箱体局部的刚度。
4.联接和固定 为了保证联接刚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要结合面表面粗糙度值Ra应不大于3.2µm,接触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则接触刚度越好。 (2)合理选择联接螺钉的直径和数量,保证结合面的预紧力。 (3) 合理设计联接部位的结构,联接部位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见表16-5。
4.选择导轨的补偿及调整装置,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将会出现间隙, 影响导轨的导向精度和承载能力,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调整装置来对磨损量 进行补偿或对间隙进行调整以保持需要的导向精度。 5.选择合理的润滑方法和防护装置,使导轨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减少摩 擦和磨损,增加导轨的使用寿命。 6.制订保证导轨所必须的技术条件,如选择适当的材料,以及表面加工、 热处理、测量方法等。 二、滑动导轨的结构设计 1. 滑动导轨截面的基本形式 (1)三角形导轨 该导轨磨损后能自动补偿,不会产生间隙,故导向精度高。如果导轨上 所受的力,在两个方向上的分力相差很大,应采用不对称三角形,以使力的 作用方向尽可能垂直于导轨面。 (2)矩形导轨: 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检验和修理方便;导轨面较宽,承载力较大, 刚度高,故应用广泛。由于它必须留有侧面间隙,且磨损后不能自动补偿, 它的导向精度没有三角形导轨高,导轨间隙需用压板或镶条调整,且磨损后 需重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