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全攻略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语用题解题技巧例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语用题解题技巧例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语用题解题技巧例谈一、图文转换题涉及范围:《考试说明》:表达应用、D级: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第⑦条: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图文转换题的解题三原则:①看题干显性要求,明白转换的重点在哪里?避免答非所问。

②看图表的具体内容,知道应该怎么抓主要内容?避免白费力气。

③看题干、图表之间隐性命题要求,通晓为什么?避免掉陷阱。

三、图文转换类型: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表格图、漫画、徽标、会标、图片、插图(一)、图表的命题方向①概述内容:分点或分类概括表或图所反映的内容信息。

②得出结论:将表或图所反映的信息分类得出结论。

③提出建议:针对图表所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总体解题技巧】①概述内容要标题关键部分作主语,可以出现数字,百分比,倍数,倍数只能用于增加,不能用于减少;②得出结论不能出现数字,只能用“增长较大(小、多),下降幅度较大(小、少);”③提出建议要针对图中的分类对比数据,对需要加强或提高的某一类提出建议。

【练习1】根据下边的统计图,完成后边的两小题。

1988年~1993年某地区人口示意图(单位:万)(均为年初统计)(1)说明该地区人口增长最多最少的情况。

答:1988~1993年的6年间,某地区(限25字内)(2)说明1990年以后人口增长的变化。

答:1990年以来,某地区(限20 字内)解析注意括号中提示的“年初统计”。

【练习2】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别为2、4、6、8,这表明:答案【练习3】阅读下表,你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练习4】为加强教育青少年爱护公共设施,某校有关领导对教学大楼使用不到一年的新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答案【练习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

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徽标类题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漫画类题得分要点: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2.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4.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答题格式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讽刺了(揭露/表现)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掌握了这些答题技巧,加上平时注意凝练语言,多练笔,就能轻松搞定图文转换题。

2.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一、图文转换的类型: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技巧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技巧图表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一、把握好四个方面:1.注重整体阅读。

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2.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

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

按考题要求答题,有的放矢。

5.简要归纳概括。

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二、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3)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题型答题技巧

【分析】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 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拄着一把大斧,一手摁在抬起的腿 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
漫画告知我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练习.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简要说明漫画主要内容②点明漫画寓意
题型3、拟写标题
图 文 转 换
图文转换主要有两大类型:图表与文字的转换和图画与 文字的转换。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近 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奥运、 勤俭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202X年全国 三套试卷虽未直接考查图文转换题,但将图表解读融入到了 三篇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相信以后仍将作为常考题型,复习中 不容忽视。
(示例)图表显示,2008年至201全2年国我大国纲城卷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 2出0.均根逐据年下增面加图,表而提城供镇的居信民息文,化将消2费00支8年出至增2幅01大2年于五农年村间居我民国,城二乡者居的民差人距均在文逐化年 消加费大支。出(的内特容点完写整成,一给段4分话;。答要出求均内逐容年完增整加,的语,言给连2贯分,;不答超出过增8幅0个有字差。异(的6,分给) 1分;答出差距加大的,给1分。语言连贯,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 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 可抓住夸张、变形之处拟题
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
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 间具有相关性。(重庆卷)
寓意参考:讽刺了现实中有些人打着集体利益的 旗号,却干着攫取私利的勾当的丑行。
漫画的构成: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

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徽标类题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漫画类题得分要点: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2.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4.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答题格式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讽刺了(揭露/表现)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掌握了这些答题技巧,加上平时注意凝练语言,多练笔,就能轻松搞定图文转换题。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2.下面是一幅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请为画中两个人物配上语言。

(2)写一段话,表达某种人生哲理。

(不超过40字)【答案】(1)悲观者:全完了;乐观者:幸好还有点。

(2)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及步骤+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及步骤+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及步骤01【考点解读】图文转换包括图、表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近几年来,课标全国卷对图文转换题的考查包括流程图、徽标、漫画、图片和图表,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社会实践活动、奥运、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

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化,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一、流程图及解题技巧流程图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述出来。

02【典例引路】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答案: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

筹备阶段包括成立各国代表团和选举大会秘书长两项内容;活动阶段安排了经济交流论坛和文化交流论坛;总结阶段则进行最佳代表团评选活动。

【解析】表述准确1分,语言连贯1分。

模拟活动及每个阶段的内容如有缺漏,则扣1分。

03【基本方法】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

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

3.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

4.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

5.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二、方位图及解题技巧方位图答题注意:1.先说出它所处的位置2.看清楚参照物3.用准方位词(左西、右东、上北、下南)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积累一些表方位的词语:傍、依、靠、倚、近、望、接、邻【典例引路】请根据下边的示意图,对广州新体育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

(6分)三、表文转换01【考点解读】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语用题解题技巧例谈+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语用题解题技巧例谈+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语用题解题技巧例谈一、图文转换题涉及范围:《考试说明》:表达应用、D级: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第⑦条: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图文转换题的解题三原则:①看题干显性要求,明白转换的重点在哪里?避免答非所问。

②看图表的具体内容,知道应该怎么抓主要内容?避免白费力气。

③看题干、图表之间隐性命题要求,通晓为什么?避免掉陷阱。

三、图文转换类型: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表格图、漫画、徽标、会标、图片、插图(一)、图表的命题方向①概述内容:分点或分类概括表或图所反映的内容信息。

②得出结论:将表或图所反映的信息分类得出结论。

③提出建议:针对图表所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总体解题技巧】①概述内容要标题关键部分作主语,可以出现数字,百分比,倍数,倍数只能用于增加,不能用于减少;②得出结论不能出现数字,只能用“增长较大(小、多),下降幅度较大(小、少);”③提出建议要针对图中的分类对比数据,对需要加强或提高的某一类提出建议。

【练习1】根据下边的统计图,完成后边的两小题。

1988年~1993年某地区人口示意图(单位:万)(均为年初统计)(1)说明该地区人口增长最多最少的情况。

答:1988~1993年的6年间,某地区(限25字内)(2)说明1990年以后人口增长的变化。

答:1990年以来,某地区(限20 字内)解析注意括号中提示的“年初统计”。

【练习2】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别为2、4、6、8,这表明:答案【练习3】阅读下表,你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练习4】为加强教育青少年爱护公共设施,某校有关领导对教学大楼使用不到一年的新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答案【练习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图文转换答题技巧

图文转换答题技巧

2021届高三语文语言运用复习——图文转换一、表文转换1.读懂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遗漏信息。

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工程、数据变化特点)。

(2)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如:最高最低数据)。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

2.明确要求:(1)明确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

(2)明确表述对象。

(3)明确修辞及字数要求。

3.组织答案:(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

(2)概括时不得遗漏信息。

(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

(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常见题型答题技巧】1.直接概述图表信息题①对图表根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局部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调查对象+ 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2、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题。

方法: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①注重整体阅读②重视数据变化③注意图表细节④分析得出结论、观点⑤简要归纳概括。

二、练习1、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答复后面的问题。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2.请根据两个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书写答案不要出现数字)在进行人际沟通上,依靠互联网使用MSN、QQ等进行即时聊天的受访者为21.0%,利用微博的为20.6%,视频聊天的为19.2%,合计60.8%。

由此看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智能设备使用带来的影响调研显示,合计约有67.6%的使用者对个人智能终端的优点表示认可,从中可以看出个人智能终端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消费者也乐于接受产品智能化或云技术化带来的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全攻略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

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来学习一下!知识篇1图文转换题解题思路与步骤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徽标类题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漫画类题得分要点: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

2.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4.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答题格式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讽刺了(揭露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2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高分技巧图文转换看似只是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使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有更强的针对性,笔者针对图文转换三大类型(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的题目,从考生在图文转换中的易错点出发进行分析,讲解解题技法,以期帮助考生有更大的突破。

· 漫画类·1、漫画的构成元素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漫画题答题要点a.细察画面,抓住矛盾。

(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b.分析细节,揣摩寓意。

(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c.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3、一般命题形式a.画面描述;b.揭示寓意;c.拟写标题;d.编拟公益广告。

4、解题指导描述画面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做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易误分析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描述画面时观察不准,从而不能准确地概括漫画有关内容等。

如本题中,未注意从屏幕中探出头来的人、“e”形的鱼钩以及写有“优惠”字眼的诱饵等,从而不能从“e”(网购)、“优惠”等角度切入给漫画拟出标题。

2.概括寓意、说明启示时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道德、哲理、人性等层面阐述事理。

如本题中,其寓意是网购中的“优惠”多有欺诈性等。

参考答案(1)钓或欺骗何时休或警惕网购中的“优惠”欺诈(2)网购要谨慎,细心防范在各种“优惠”条件下店家的欺诈行为。

技法点拨1.读画面,把握画面要素。

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应当先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关键信息,如主要人、物的特征,画中人物的言行等。

2.巧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漫画隐含的信息,比如讽刺对象是什么等,再结合漫画整体,进一步提炼画面的寓意。

3.抓关键,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主后次等。

(1)画面描述【答案】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两幅图组成,应该用描写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

可描述为“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几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镜,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却幸免于难”。

(2)揭示寓意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

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例、阅读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答案】1、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溺爱孩子,不要过度呵护孩子,要还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立自强。

(漫画内涵= 表象含义+ 深刻内涵)2 、溺爱、溺爱之下难成材、“庇”与“弊”、不要把“爱”变“害”、扭曲的爱(3)拟写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标题应起到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例、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

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

【答案】寓意:讽刺了现实中有些人打着集体利益的旗号,却干着牟取私利的勾当的丑行。

标题:暗饱私囊假公济私(4)编拟公益广告答题点拨:1.紧扣主题,思想健康;2.通俗简明,生动有文采。

例、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6个字)【答案】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小心别踏进了死亡陷阱——吸毒3、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

4、远离毒品不尝试,你好我好大家好。

【解析】审读画面对象:毒道、想“吸一次看看”的人。

细节:人正欲走进“毒道”,“毒道”出口处有一颗骷髅。

合理想象关系:人走上毒道,就是走上死亡之路类比联想:警示人们要远离毒品,不能试毒吸毒。

· 图表类·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2、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 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典型例题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易误分析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没有审清试题要求。

如本题要求根据到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写一段话,有的答非所问,有的不符合题干中的字数要求等。

2.观察不细致,构图要点回答不全面,遗漏信息。

如本题中不能充分地将图表中所给的要点体现在所写语段中。

3.表述内容没有顺序。

不能将题目提供的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述。

参考答案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技法点拨1.仔细读图,准确捕捉信息。

对试题中的图表要认真观察,先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其主题。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对于表格,要找出其中所含的信息,如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对于流程图,要抓住其中的时空、逻辑顺序等。

2.查找变化,找到比较角度。

查找变化,是审察图表中比较对象在不同的阶段里的变化,例如数字的增减等。

找到比较角度,是比较的开始,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两个或多个说明对象的比较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按题目要求归纳概括。

3.把握要求,简要归纳概括。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因此,分析题目要求和图表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要正确分析图表中的内容,重点分析说明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注意其相同点、不同点、变化及其趋向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事物的特点及发展的规律等。

【练习题】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三个结构相近的短语。

某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的问题。

【解析】该表格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提供了四种情况,却只能填三个短语,解题时要注意抓住答案前的“普遍存在着”,排除并非普遍存在的“吃早餐情况”,就可得到正确答案。

考生在解答图表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顾此失彼,只看到图表的部分,因而未能将题目回答完整。

图表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就像数学上所讲的X轴和Y轴一样。

考生要从这两方面去考虑,以免答题不完整。

1、读题干——提炼重要信息,了解答题要求?(如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分开作答)2、读图——分析构成要素,初步分析寓意。

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3、表述——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4、总说——整体要求+ 核心要素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