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一、通信机房的定义和分类通信机房是指用于安装、维护和运行通信设备的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规模的不同,通信机房可分为以下几类:大型通信机房:具备大规模的通信设备安装、维护和运行能力,为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通信网络提供核心服务。

中型通信机房:服务于特定区域或城市的通信网络,具备一定的通信设备安装、维护和运行能力。

小型通信机房:主要用于提供本地或小范围的通信服务,设备安装、维护和运行能力相对较弱。

室外站:在室外环境下的独立设备安装空间,具备基本的通信设备安装、维护和运行能力。

二、基础设施配置与环境要求基础设施配置:通信机房应配备必要的建筑、电力、空调、消防、安防等基础设施,以满足通信设备运行的基本需求。

环境要求:为保证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通信机房应具备以下环境条件:(1)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设备过热或受潮;(2) 稳定的供电系统,以满足设备对电力的需求;(3) 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以减少设备故障率;(4) 满足消防和安防要求,确保机房的安全。

三、机房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筑设计原则:通信机房的建筑设计应遵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原则,同时考虑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筑方法: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建筑方法,以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设效率。

四、电气与室内管线设施施工要求电力设施:通信机房应配备稳定可靠的电源设备,以满足通信设备的电力需求。

电力设施应具备防雷击、防静电等保护功能。

室内管线设施:通信机房的室内管线设施应包括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空调水管等。

管线施工应遵循规范要求,确保布局合理、安全可靠。

五、设备安装与布局规范设备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应遵循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指南和规范,确保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

布局规范:通信设备的布局应合理有序,便于维护和操作。

同时应考虑扩展空间的需求,以便未来设备升级或扩容。

六、系统调试与验收标准系统调试: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通信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畅通,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标准化机房建设国家标准

标准化机房建设国家标准

标准化机房建设国家标准机房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标准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我国机房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制定了《标准化机房建设国家标准》,以期为机房建设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指导。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机房建设工程,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通信机房等各类机房建设。

下面将从机房选址、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标准化机房建设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机房选址是机房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选址方面,应考虑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

机房建设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周边环境较为安静、通风良好的地点,以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机房选址还应考虑到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便利性,以保障机房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各项资源。

其次,机房建筑设计是决定机房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

在建筑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机房的空间布局、结构设计、防火防水等安全性要求。

机房的空间布局应合理,设备摆放应符合规范,通道宽敞,便于设备维护和管理。

同时,机房建筑结构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风能力,以及防火、防水等安全性能。

再次,机房设备选型是机房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设备选型方面,应根据机房的实际需求,选择性能稳定、能耗低、维护方便的设备。

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电源、空调设备等各类设备的选型都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具有相应的产品认证和质量保证。

此外,环境控制是机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机房内部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参数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环境控制方面,应合理布局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确保机房内部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安全管理是机房建设的重要保障。

机房建设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设备保护、应急预案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同时,还应加强对机房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综上所述,《标准化机房建设国家标准》对于机房建设提出了全面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对于推动我国机房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建设标准中心机房包括: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一、中心机房的组成1.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辅助房间一般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2.机房管理员办公室、维修室必须与主机房分离.二、机房的建筑装修: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B级主机房要求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的物理环境;机房功能区域分隔要清晰明了、便于识别和维护.三、机房的供电系统:1.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B级机房市电停电时,不间断电源系统主机电源实际输出功率宜大于后端负载倍,满负荷运转时间不得小于120分钟).2.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B级机房供电系统要求:频率,50Hz;电压,380V/220V;相数,三相五线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20v(-10~+10%);稳态频率偏移范围,50Hz( ~+%).3.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 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四、机房的接地、防雷系统:1.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2.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B级机房系统交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直流地,防静电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实际接地要求按照计算机设备具体要求确定).3.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五、机房的空调系统: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B级机房空调系统要求:全年温度,18~25℃;相对湿度,35~65% ;温度变化率,<10℃/h;并不得结露).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六、机房的照明系统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B级机房要求:正常照明时,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处,照度不应低于300 勒克斯,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200 勒克斯).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七、机房的消防报警系统:1.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2.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设施(必须采用气体灭火剂,严禁使用干粉和泡沫灭火剂).3.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机房一般都配备恒温湿装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冷、暖气系统,如已使用则必须对系统给排水管道采取严格的防漏及补救措施).八、机房的安防系统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九、机房的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1.工商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要能支持、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应用,并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2.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3.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4.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其被安装的场所均要容易被识别,线缆布设整齐,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点要指定统一的标识符,电缆在两端要有标注;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1、通信机房室内基础建设1、1、通信机房室内装修材料要求(1)通信机房的建筑围护结构与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

(2)通信机房内各类装修材料宜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严禁使用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不宜使用强吸湿性材料。

(3)选用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1、2、通信机房内墙壁与顶棚的要求A、B、C级通信机房与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1) 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2) 墙壁与顶棚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并应减少凹凸面。

(3)墙面处理可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或墙面砖,宜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

墙面砖为浅色、抛光型砖,材料应平整、耐磨,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1、3、通信机房地面要求A、B、C级通信机房与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2)应满足通信机房使用要求。

地面必须平整,若不平整,需先对地面找平并需进行防潮处理。

(3)地面面层可采用地砖或防静电漆,宜采用地砖。

地砖为浅色、抛光型的防滑玻化地砖,材料应平整、耐磨。

对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上回风的通信机房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4)踢脚线:宜采用黑色陶瓷踢脚砖并与周边平滑衔接,连接紧密,平直。

(5)地砖、踢脚砖应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1、4、通信机房隔断要求A、B、C级通信机房与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隔断。

中国联通机房标准化规范

中国联通机房标准化规范

机房安全
(1)机房消防设施应满足《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 50022005)及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配置灭火器材 设全淹没气体消防系统,不使用洒水式灭火系统 (2)机房内要有专用接地装置,防火、烟感、防水、防盗、防静电等 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并有专业人员定期检修、保养。 (3)进出局房的电缆槽道、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封堵,同时具备防鼠、 防虫、防水措施。 (4)防火门、火灾逃生通道标识明显规范,且畅通无阻。 (5)机房内不堆积与网络运行无关的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6)机房不漏水、不渗水,设备上方不得敷设任何水管或蒸汽管道, 门窗应做到不渗水,不漏水。 (7)按人机分离原则进行机房分区,在人员密集场所,不使用气体灭 火装置。 (8)制定机房发生火灾、水灾及其他重大事故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流 程,并进行实际演练 (9)机房应建立消防操作图、灭火流程图。
机房用电
(6)空开大小匹配、上下级匹配; (7)直流电缆电流小于2安/mm2; (8)机房禁止安装、使用高温照明灯具、电炉、电热水器等电热 器具,无白炽灯等灯具。 (9)应备有各种灯具,开关和熔断器等备件,并在固定的位置存 放。 (10)机房内应安装应急照明灯,并配备手持应急照明灯,并由专 业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 (11)走线架、机柜正上方不得有灯管。
机房布置
1.机房大门或门边应固定安装标志牌。 2.机房内功能分区合理,设备机房区域和维护终端区域进行 隔离,并设置专门的区域放置备品、仪表、资料、磁带 等重要物品。 3.设备机房及操作维护室外需设置换鞋区,换鞋区内放置衣 帽柜、维护人员用的拖鞋及一次性鞋套等物品。 4.操作维护室或网管监控机房要求主要规章制度上墙,并放 置醒目位置。规章制度采用统一的装饰形式。规章制度 变更、修改后要及时更新,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5.机房设备区域内应有温湿度计,固定在主走道的墙面上或 温湿度较高的地方。

最新通信机房建设标准整理

最新通信机房建设标准整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 s e莃1、通信机房室内基础建设螁1.1、通信机房室内装修材料要求芈(1)通信机房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

蚅(2)通信机房内各类装修材料宜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严禁使用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不宜使用强吸湿性材料。

蒄(3)选用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袀1.2、通信机房内墙壁和顶棚的要求蚇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莅(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节(2)墙壁和顶棚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并应减少凹凸面。

膂(3)墙面处理可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或墙面砖,宜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

墙面砖为浅色、抛光型砖,材料应平整、耐磨,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肇1.3、通信机房地面要求肆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芃(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莀(2)应满足通信机房使用要求。

地面必须平整,若不平整,需先对地面找平并需进行防潮处理。

螀(3)地面面层可采用地砖或防静电漆,宜采用地砖。

地砖为浅色、抛光型的防滑玻化地砖,材料应平整、耐磨。

对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上回风的通信机房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袆(4)踢脚线:宜采用黑色陶瓷踢脚砖并与周边平滑衔接,连接紧密,平直。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1、通信机房室内基础建设1、1、通信机房室内装修材料要求(1)通信机房得建筑围护结构与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得材料.(2)通信机房内各类装修材料宜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严禁使用未经表面改性处理得高分子绝缘材料,不宜使用强吸湿性材料。

(3)选用得装修材料得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得有关规定。

1、2、通信机房内墙壁与顶棚得要求A、B、C级通信机房与有条件得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1)参照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2) 墙壁与顶棚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并应减少凹凸面。

(3)墙面处理可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或墙面砖,宜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

墙面砖为浅色、抛光型砖,材料应平整、耐磨,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得要求。

1、3、通信机房地面要求A、B、C级通信机房与有条件得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2)应满足通信机房使用要求。

地面必须平整,若不平整,需先对地面找平并需进行防潮处理。

(3)地面面层可采用地砖或防静电漆,宜采用地砖。

地砖为浅色、抛光型得防滑玻化地砖,材料应平整、耐磨.对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上回风得通信机房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4)踢脚线:宜采用黑色陶瓷踢脚砖并与周边平滑衔接,连接紧密,平直。

(5)地砖、踢脚砖应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得要求。

1、4、通信机房隔断要求A、B、C级通信机房与有条件得D级设备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隔断。

通信机房建设规范最新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规范最新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规范最新标准通信机房是确保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通信机房建设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标准制定的通信机房建设规范:1. 机房选址与布局通信机房应选择在地质稳定、交通便利、环境清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

机房内部布局应科学合理,确保设备运行和维护的便利性,同时考虑到未来扩展的可能性。

2. 机房建筑结构机房建筑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

墙体、地板和天花板应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隔热性能,以减少外界对机房内部环境的影响。

3. 电气系统机房应配备独立的电源系统,包括不间断电源(UPS)和备用发电机,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保障机房设备正常运行。

电气布线应符合安全规范,避免电磁干扰。

4. 空调与通风系统机房应安装精密空调系统,以维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设备过热或受潮。

同时,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排除设备运行产生的热空气。

5. 安全系统通信机房应安装完善的安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

确保机房在非授权人员入侵、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

6. 防雷与接地系统机房应具备有效的防雷系统,包括外部防雷设施和内部防雷设备,以保护机房设备免受雷电灾害。

同时,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7. 环境监控系统机房应安装环境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等环境参数,一旦超出预设范围,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

8. 网络与数据安全通信机房应采取严格的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应定期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

9. 维护与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机房维护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巡检、故障处理流程、维护记录等,确保机房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10. 培训与人员管理对机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机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同时,建立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提高机房管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机房建设标准
中心机房包括: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
一、中心机房的组成
1.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

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

辅助房间一般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

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

2.机房管理员办公室、维修室必须与主机房分离。

二、机房的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B级主机房要求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的物理环境;机房功能区域分隔要清晰明了、便于识别和维护。

三、机房的供电系统:
1.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B级机房市电停电时,不间断电源系统主机电源实际输出功率宜大于后端负载倍,满负荷运转时间不得小于120分钟)。

2.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

(B级机房供电系统要求:频率,50Hz;电压,380V/220V;相数,三相五线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20v(-10~+10%);稳态频率偏移范围,50Hz( ~+%)。

3.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四、机房的接地、防雷系统:
1.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2.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

(B级机房系统交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直流地,防静电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实际接地要求按照计算机设备具体要求确定)。

3.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

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五、机房的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B级机房空调系统要求:全年温度,18~
25℃;相对湿度,35~65% ;温度变化率,<10℃/h;并不得结露)。

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
六、机房的照明系统
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

(B级机房要求:正常照明时,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处,照度不应低于300 勒克斯,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200 勒克斯)。

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
七、机房的消防报警系统:
1.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2.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设施(必须采用气体灭火剂,严禁使用干粉和泡沫灭火剂)。

3.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机房一般都配备恒温湿装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冷、暖气系统,如已使用则必须对系统给排水管道采取严格的防漏及补救措施)。

八、机房的安防系统
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

九、机房的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1.工商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要能支持电话、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应用,并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

2.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

3.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

4.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其被安装的场所均要容易被识别,线缆布设整齐,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点要指定统一的标识符,电缆在两端要有标注;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