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教学设计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朗读全诗,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⑵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反复朗读、背诵、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⑵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想象、精妙的修辞、朴实的语言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欣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热爱生活【教学设想】适当联系时代背景,使学生明白诗人为什么要歌唱,以便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教学难点】1、领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2、理解“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和诗人把声音比喻成“微风”“阳光”的意义和表达效果【教学过程】:1、引入课文导语我们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因为我们都觉得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抒情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2、指名学生简介作者(见注释)(1) 了解诗人运用的修辞并体会其作用(2) 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为少男少女歌唱,为新生活歌唱的激情(3) 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3、简介写作背景(齐读)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4、名家范读:注意突出节奏和重音我们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6、指名学生划出节奏,指出重音7、教师再范读,学生体会、纠正8、当堂完成练习题这首诗是现代诗人何其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几十年来广为流传的(叙事诗/抒情诗),其感情基调(激昂豪迈/深沉含蓄),语言风格(清新细腻/简洁明朗)9、指名学生读,要求有情感有节奏(至少3人)10、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第一节总领全诗的是哪一句?全诗第一句(2)第一节作者为少男少女歌唱,还歌唱了什么?为什么要歌唱这些?根据这些排比句,讨论标题中“为少男少女歌唱”有什么更深广的含义还歌唱早晨,歌唱希望,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因为这些和少男少女一样,充满希望,朝气蓬勃更深广的含义是:实质是为延安这里的新的生活,新的希望,新的力量而歌唱,为一切充满希望、朝气蓬勃的新生事物而歌唱(3)在第二节里作者说他的歌声是由什么变成的,然后又把歌声比喻成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说他的歌声是由使他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变成的又把歌声比喻成微风阳光目的是通过想象把抽象事物变形象揭示了歌声的来源是好的思想和快乐诗人来到延安这一片全新的天地里,每天接触新的事物新的快乐新的思想,他简直如刚来到世界的婴儿激动好奇地看这个世界,并热切地投入它的怀抱诗人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好的思想尽快地变成歌声,长上翅膀,飞到四面八方,让每一个人都听到,尤其让少男少女们听到在诗人那里,这是何等美好的心境!(4)第三节写了自己在新生活的天地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诗中词句)有什么含义?失掉忧伤,变得年轻,对生活充满了梦想和希望是诗人创作思想转变真实写照,也是新生后自由快乐之感的流露(5)丰富的想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法请指出文中哪些诗句体现了丰富的想像力?这些诗句好在何处?a.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b.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c.轻轻地从我的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这些诗句以形象写抽象,把快乐和好的思想,忧伤等心理感觉成为可感的东西,便于读者感受和理解,富有诗的意境和韵味(6)指名概括本诗中心和写作特点中心:本诗通过对少男少女的歌唱,热情歌唱了少男少女代表的新生事物表达作者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的感情写作特点(1)比喻、排比的修辞比喻使抽象变形象,排比层层深入,感情激昴(2)丰富的想像(3)一韵到底押ang韵,韵脚:唱、望、量、方、想、光、上、伤、望11、布置练习作业:(1)阅读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解答下列各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去带一个账篷在星光下露宿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①这首诗是何其芳写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姐妹篇它们在内容上共同点是,不同的是《生活是多么广阔》还多了一层意思②这首诗修辞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表达的效果?③“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有什么深刻含义?(2)《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文通过想象,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比喻成声音飞向四面八方,又比喻成一阵微风,一片阳光,将抽象的情感变得形象可感,又富有诗意请通过想象,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受对友情的感受参考答案:(1)①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赞美、建设新生活②反复:强调生活中充满欢乐和宝藏只要你以饱满热情投身于建设新生活的大军中,生活中便有欢乐宝藏排比:充满激情,气势磅礴,富有诗的节奏,读来一气呵成比喻:使生活这一广阔而抽象的形象变得具体可感③用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激情去感染别人,熏陶别人,教育别人,唤起别人对生活,对工作的热爱;用双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去领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去发现热爱新生活建设新生活的劳动者的一颗颗火热的心(2)如:想家的时候,独倚窗户,想到母亲那点滴关怀,便觉得身上罩上一圈温晴的阳光;迷茫的前方便闪烁着指引前程的万丈光芒;脆弱的心灵便注入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咀嚼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干涸的心田便注入一眼不竭的清泉;独处的日子总跳跃着欢快的乐章;飘雨的天空就呈现一道道斑斓的彩虹!。
15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_教案

15.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3.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品味形象、鲜明、优美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前几首诗歌的学习,我们已经感知到诗歌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精练、形式完美的特点,诗歌确实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
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热情奔放的青春之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来感受诗中那澎湃的热情。
二、介绍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何其芳,四川人。
早在学生时代就从事诗歌创作,20世纪30年代初就以绮丽、精致又略带感伤的诗风闻名于世,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
这首诗写于1942年2月,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旧中国艰难的年代,但在延安,诗人生活在另一个新天地之中,他感受到延安军民特别是年轻人焕发出来的蓬勃朝气,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他从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起点出发,唱出这首青春的颂歌。
这首诗,风格清新明快,热情洋溢,极富感染力。
三、指导朗读,感知全诗1.请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感觉。
(学生发表看法,可从思想内容方面谈认识,可从创作构思方面作分析,也可从表达效果方面说感受。
教师点拨、引导。
)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旨1.提问:“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其中的“少男少女”是什么样的少男少女?是20世纪40年代延安的少男少女。
诗人面向“少男少女”,就是面向祖国的未来,面向民族的希望,他要为祖国的“少男少女们”唱一支歌,是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
2.朗读诗歌的第一节,体会领悟。
师生讨论交流:首先交代题目——“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然后写出歌唱的内容——他们好比“早晨”,好比“希望”,好比“未来的事物”,好比“正在生长的力量”。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深入挖掘。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课文阅读和理解方面的独立思考。
-学生合作学习中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深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3.教师可以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会通过朗读、感悟、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思考、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篇课文具有较强的兴趣。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语文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升。
在知识层面,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句型和语法知识,但对于课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可能仍感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书写规范,保持作业的整洁。
2.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书写的清晰度。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反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感情基调、语速、语音、节奏及重音,朗读全诗,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3、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重点1、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意及诗歌抒发的感情。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
3、与朗读同行,理解诗歌重点语句所表达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IQ竞猜导入:二、简介作者三、简介写作背景:(全体诵读)它是赏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钥匙,要引起注意。
(齐读)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现实生活,但它一诞生,就获得了跨越古今的永恒魅力。
四、进入欣赏诗歌的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听朗读录音要求:1、划出朗读节奏,体会一下全诗朗读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奔放的、快乐的、积极向上的!)以此确定语速(稍快)同学带着这种奔放、快乐的感情以一种稍快的语速读诗学生点评2、学生配乐朗读全诗。
体会诗歌音乐美。
五、进入欣赏诗歌的第二乐章:朗读与赏析同行--感受作者的情感美赏析内容,指导朗读:把握节奏,突出重音归纳朗读提示,饱含感情诵读全诗,体会作者情感美六、进入欣赏诗歌的第三乐章: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字、词、句,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作简单批注,加以赏析七、通过以上三个乐章,归纳学习诗歌的方法八、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九、拓展练习十、作业[《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何其芳创作的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表达了自己渴望年轻的心情,对新生力量给予了由衷赞美。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一、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3.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品味形象、鲜明、优美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颤抖:chàn dǒu颤动;哆嗦;不停地颤栗地控制不住地抖动。
琴弦:qín xián琴上赖以发声的弦线。
渴望:迫切地盼望三、课文朗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明确歌颂对象,凸现喻体形象)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突出“飞”,显其热情奔放)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注意声音的抑扬,情感的表达)轻轻地/从我琴弦上《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原文阅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同步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一)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语文教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传达的关爱少男少女成长的美好情感;(2)体会诗歌中倡导的真善美价值观;(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2. 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解读;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3. 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诗歌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2)学生举例说明并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以“少男少女”为主题的诗歌;(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美学价值和对青少年的关爱。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诗歌;2. 写一篇关于少男少女成长的故事或感悟;3. 推荐一首关爱青少年成长的诗歌,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诗歌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写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3. 诗歌鉴赏评价:评估学生在欣赏诗歌艺术特色方面的能力,如韵律、意象、象征等方面的分析能力。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语文教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语文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
2.掌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诗歌的背景介绍:分析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诗歌的时代意义。
2.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及影响。
3.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押韵等特点。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
2.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时代意义。
3.采用鉴赏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
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对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的掌握程度。
2.评估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的表现。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诗歌主题思想解析:分析诗歌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内涵。
2.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其寓意和作用。
3.修辞手法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感受其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解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2.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象和寓意。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2.评估学生在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鉴赏过程中的表现。
第三章:诗歌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诗歌情感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表达技巧: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如抒情、描写等。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情感和表达技巧。
2.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情感。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评估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的表现。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1一、目标与要求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2、理解第二、三节丰富的想象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与导设计学法指导这是一首抒情浓烈的诗歌。
在反复朗读后,体会作者歌唱了什么,为什么要歌唱。
还应思考,第三节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具体表现在哪些诗句中;它对表现诗的中心意思和抒情起了什么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思考着朗读,就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重点与难点1、本诗创作的背景。
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
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2、诗歌赏析。
诗一开头,便指明为少男少女而歌唱,歌唱的对象是“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
“正在生长的力量”,作者这样快乐地歌唱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延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活,为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而感到欢欣、激动。
第二节,作者想象自己的快乐的思想像歌声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去感染更多的人。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节,已整30岁的作者仿佛又回到了少男少女的时代,忘记了忧伤,浑身充满着活力和激情、梦想和希望。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正是因为延安那种火热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感染。
全诗回荡着歌唱革命生活。
歌唱青春的昂扬旋律。
问题与方法1、作者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因为作者感到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是幸福的,他们的生活充满青春的活力,显示着勃勃生机,使人想到他们就是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2、应当怎样理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积掉了成年的.忧伤”?作者三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新诗,多收集在诗集《预言》里。
从三十年代的诗作看,作者由最初敢于表露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间美好的东西的追求,到感到“成人的寂寞”,领略人间的苦辛,诅咒战争,反映了作者关注现实,而又找不到济世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一、激情导入
青葱岁月的我们是花季的少男少女,我们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
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之时,许多爱国青年纷纷投身于抗日救亡浪潮中。
一位诗人就以豪迈的激情创作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展示课题,板书题目、作者)首先来看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课件)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图画美。
3.培养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
二、检测预习
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评价:从同学们整齐洪亮的声音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学习这节课的信心,请拿出学案,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请1-2生回答,评价)
同学们的预习作业准备的很充分,为了更好的了解这首诗,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代表诗集有《汉园集》(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出版)、《预言》,散文集《画梦录》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文体。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红色标注做笔记。
本首诗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完成的?一起来了解写作背景,同学们先了解一下。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旧中国最艰难的年代。
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那里,一片新天地展现在诗人眼前:这里,官兵平等、军民平等;为了抗日战争,许多进步青年来到这里。
火热的斗争,火热的生活,使诗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
诗人情不自禁地要为新生活歌唱,要为少男少女祝福。
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三、感悟音乐美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诗歌的美妙境界。
(展示课件)
1. 听朗读
要求:
体会一下全诗朗读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语速如何?
感情:奔放、快乐、积极向上;
语速:稍快。
2. 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歌音乐美
①读出节奏
②读出重音
③读出感情
是诗歌重读的地方。
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两遍,体会情感。
(请2生读;齐读诗歌,并配伴奏。
)(评价:1,这位同学读出节奏,读好重音,也读出可奔放快乐的情感;2,也很优秀,我们班果真是人才济济呀;)
我们一起来伴随音乐诵读诗歌。
(评价,听了大家的朗诵,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
)
四、感悟情感美
本诗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呢?(展示课件)
1.找出本诗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2.这些词语或句子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
3. 大声朗读,体会情感。
请同学认真体会,时间为2分钟。
诗人的情感在文中抒发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说“诗中有情”(板书:诗中
五、感悟语言美
请同学们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展示课件)
我品析_____字(词),它美在_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品析。
(展示课件)
1. 从炼字角度品析(动词、形容词、名词等)。
2. 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一组同学对于诗歌的语言美体会的最深刻,时间5分钟。
“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无不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
(什么情?)
六、感悟图画美
却无”。
为我们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展示课件)
描画出了早春二月,大地春回,万象更新,小草经过春雨的滋润后的朦胧景象。
找出你喜欢的诗句,说说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感受图画美。
(师朗读)
我们以两人为小组讨论,描画出你看到的画面,时间2分钟。
第一节,旭日初升的早晨,诗人面对朝阳以炽热的感情,坚定的意志,恢宏的理想,;高声唱诵一首热情奔放的青春之歌。
第二节,阳光下,激昂的歌声承载着希望,意志坚定,奋发向上的诗人振臂挥手,希望好的思想和快乐传播开来,像和煦的春风吹拂少男少女的心灵。
第三节,意志消沉的诗人来到解放区后,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重新点燃了梦想,对生活又充满了热情,他正在大声歌唱。
老师也仿佛看到诗人面对朝阳,正在高声唱诵一首热情奔放的青春之歌!这正是诗中有画,“画中绘情”。
(板书:画中绘情)(什么情?)
七、寄语花季,无悔青春!
同学们,我们正是花样年华,又怎能任时光荏苒,青春蹉跎,让我们寄语花季,书写无悔青春!
请为你的花季青春书写诗歌。
示例: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
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
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生的太阳。
要求:1.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作诗歌。
2. 至少包含3句诗,有文采。
3. 推选一名同学朗诵诗歌。
同学们个个才思横溢,妙笔生花,抒发自己对于青春的梦想,书写自己五彩青春。
老师也祝愿大家美梦成真!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以朗读为基础,从三方面品析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从中感悟了诗歌的情感美、语言美和图画美。
体会到了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勇于塑造自我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我们是五月的花海,是初升的太阳,让我们用青春拥抱时代,用青春点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