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领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案例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一、纽约SOHO区: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之一(一)园区简介

(二)园区形成基础和发展历程

1.SOHO艺术区形成的基础

2.SOHO艺术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三)园区产业定位

1.以艺术品经营为龙头

2.以时尚产业为特色

(四)入驻机构情况分析

1.SOHO区现驻绝大多数为商业机构

2.现驻画廊情况

3.现驻博物馆情况

4.现驻影剧院情况

5.现驻商铺情况

(五)功能区分布与规模现状

1.以第六大道为界,SOHO区东部入驻机构较西部密集

2.画廊集中分布在东部中心地段

3.博物馆分散在四个区域

4.影剧院集中分布在百老汇街和第六大道

5.时装等时尚店铺沿主干道集中分布

6.SOHO区的代表性建筑:铸铁建筑

(六)园区配套

1.SOHO区基础设施

2.SOHO区商业配套

(七)园区运作模式与政策保障

1.纽约市为SOHO区制定了严格的改造方案

2.纽约市政府为SOHO区充当“把关人”

3.曼哈顿第二社区委员会负责规划SOHO区社区服务

4.SOHO联盟具体承担社区服务

5.社区居民通过选举和志愿服务参加SOHO区管理

(八)园区经验

1.工业遗产再利用使SOHO区保留了独特的历史风貌

2.非政府组织对SOHO区的存留和发展至关重要

3.政府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制保持SOHO区的艺术性

4.入驻商家对艺术性的自觉保持使SOHO区成为独特的艺术商业区

二、韩国Heyri艺术村: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之一(一)Heyri艺术村发展概况

1.Heyri艺术村简介

2.Heyri艺术村重要的文化地位

3.Heyri艺术村的三阶段发展历程

(二)Heyri艺术村发展主体分析

1.产权开发方:Heyri艺术村数百位艺术家

2.建设规划方:Heyri艺术村规划中心-设计协会

3.管理运营方:Heyri艺术村投票选举产生的理事工会

(三)Heyri艺术村产业业态分析

1.HEYRI艺术村产业总体业态

2.HEYRI艺术村核心艺术产业

3.其他与艺术相关的产业

(四)Heyri艺术村空间布局

1.设施构成

2.功能分区

3.代表性建筑

(五)主要艺术家与机构入驻情况

1.入驻艺术家工作坊创作机构情况

2.入驻博物馆/展览馆展示机构情况

3.入驻音乐厅/剧院演出机构情况

4.入驻画廊/艺术商店交易机构情况

5.其他机构组织入驻情况

(六)Heyri艺术村的营销平台与服务平台

1.举办国际性的艺术节庆和盛会,吸引国内外艺术爱好者集聚

2.召开各种文化艺术研讨会开办艺术学校,促进文化艺术交流学习

3.建立旅游服务中心、规划设计中心、出入境管理处等服务平台

(七)政府政策支持与组织机制保障

1.韩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在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扶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2.韩国政府鼓励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设,给予艺术家联盟土地开发权

3.韩国坡州市政府设文化观光科、Heyri事务局等机构负责Heyri艺术村的发

展工作

4.Heyri艺术村设立理事会和文化教育委员会等组织,采取会员制管理(八)Heyri艺术村的成功关键要素分析

1.具有艺术气息的不同风格的建筑成为Heyri艺术村的重要吸引力之一

2.全年无休的艺术节庆和文化活动成为艺术爱好者学习和交流的集聚地

3.签约众多知名艺术名家,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了集聚区的影响力

4.艺术全产业链模式、产业研一体化的保障机制,提升了园区的整体实力

5.艺术村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平台,推动了区域内文化企业与艺术机构的发

6.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大力支持Heyri艺术村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台北华山1914:台湾最着名的创意艺术区

(一)发展概况

1.园区简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旗舰基地和重要地标

2.发展历程:由废弃酒厂变身文化园区

(二)主体分析

1.园区产权方和管理主体: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文化创意产业引入空间(ROT项目)改建经营主体:台湾文创发展公司

3.华山文化创意产业旗舰中心(BOT项目)建设运营主体:华山文创实业股

份有限公司

4.电影艺术馆(OT项目)经营主体:台湾电影文化协会

(三)产业定位

1.核心产业是艺术展览、文艺表演

2.关联产业是创意设计

3.配套文化情景商业和特色餐饮

(四)规模现状与功能区分布

1.园区规模:占地7.21公顷

2.功能分布:10余栋各具特色的建筑和4处户外文化空间

3.标志性建筑:台北之家、果酒大楼等建筑

(五)入驻企业与机构

1.创意设计店铺入驻情况

2.文化情景体验入驻情况

3.特色餐饮店铺入驻情况

(六)招商与营销策略

1.采取商家入驻加空间租赁的经营模式

2.严格筛选入驻商家,每家店铺都有独立策展能力

3.减免租金支持非盈利性文化机构在园区举办活动

4.媒体营销与活动营销相结合,增加园区知名度

5.时间与空间的合理规划,提高空间利用率

(七)园区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

1.政府明确园区的定位,引导园区发展方向

2.政府多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

3.政府与经营方签订详细合约,评估园区经营绩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