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高丰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中国设计史》所研究的主要课题,既有每个时代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实用产品,包括各种生活器皿、日常用具、交通工具、服饰用品等,从功能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色彩设计以及材料和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和研究,也有对中国古代平面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的介绍和研究。同时,对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一些时代出现的影响较大的艺术家和有关艺术设计的典籍,也作一些概括性的介绍和阐释。

2.中国设计史的历史从发生与演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设计的起源和发生,是从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为了劳动而制作工具开始的。工具的设计,可以说是人类为了生存最早的设计作品。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不但是石工具加工技术的的进步,更是原始工具的一个飞跃。原始陶器设计,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第一座丰碑。原始陶器造型设计,为我国古代产品造型设计奠定了基础,其开创的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成为历代产品设计所沿用的一条基本准则。原始陶器的装饰设计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从设计艺术学意义上说彩陶的装饰设计,解决了一个如何适应造型、美化造型、增强造型艺术感染力,又有着相对独立欣赏性产品装饰设计原则问题。其开创的独立、连续适合等构成形式,又为中国古代的平面设计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彩陶的装饰色彩,则成为中国传统装饰色彩构成的基础。

商周时期,青铜器与原始陶器,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在功能内容、造型、装饰、材料和工艺技术上,都发生了变革。

西周时期,青铜器设计,呈秩序化、系列化、规范化发展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鼎成列、钟成律”,青铜器系列化已经推广和普及。

周代青铜器所创造的系列化造型设计和分工合作,批量化的制作方式,在当时手工业设计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先秦车器,更是分工合作的产物。《考工记》中阐述了“才美工巧”的设计原则,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和社会功能服务的设计理念。

汉代,实用漆器产品的生产进入最兴盛的时期。织绣品的设计和服饰设计也全面发展,丰富产量和精美的设计,通过“丝绸之路”,使得中国驰名世界。另外与住直接相关的建筑、家具和室内环境设计,在汉代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汉代的瓦当和画像石就是汉代建筑最出色的装饰设计。

三金南北朝开始,中国古代的实用产品进入了瓷器时代。

唐代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多元与融合的时期,唐代瓷器生产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最能体现唐代设计时代特点的当属金银器和丝织品设计。

宋代的设计已经走向成熟,并且全面走向市场,产品趋向商品化、平民化。宋代是瓷器产品的黄金时代,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其造型和装饰,宋瓷整体设计,开辟了一种崭新的优雅秀美、轻盈灵巧设计风格。同时中国古代构架建筑结构和家具及小木装修和摆设的设计,在宋代完全成熟。

元代,多元文化和设计的大交融,代表性品种有花瓷和金织物。

明代,是我国古代各项手工业设计的集大成时期。明代中期,无论造型设计、装饰设计,还是制作和烧成工艺,都已经完全成熟。明代家具的设计,是明代杰出的代表。平面设计也完全成熟,同时出现了一批各项手工业设计专著,如《长物志》、《天工开物》等。

清代的设计,在前半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清代设计的失误又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把设计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设计缺乏创造性。清代后半期,随着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衰败,中国古代设计至此走到了穷途末路。

3.中国设计发展历史有哪些规律性问题?

回顾我国设计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探讨若干规律性问题:

一,物质生活需要是设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设计的产生,是物质生活的需要;而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是设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是中国设计历史发展反复证明的一个事实,同时揭示了设计既服务于生活,又创造了生活的本质特征。原始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反映了原始先民物质生活的本质特征。原始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反映了原始先民物质生活内容的逐渐丰富,生活方式的逐渐进步,古代家具设计,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席地而坐”使家具低型化,“垂足而坐”使高型化家具得到发展。由此可见,物质生活的需要推动了设计的发展;而设计的发展,又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

二,设计与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群体特有的文明现象总和。设计是物质形态文化的创造,属于物质文化现象。在一个社会中,各种文化之间,总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如周代的“礼”,就是一种比较理性、有着有着丰富伦理意识和严格等级观念的礼仪活动,正是这种文化氛围中,才出现了列鼎这样整齐、规范、条理、秩序的造型形式。又如明式家具产生于明代苏州私家园林特定的文化氛围,是明代江南文人文化的物化;而清式家具产生于清代宫廷建筑,是宫廷建筑的产物。

在中国设计史上,每个时代设计风格形成,都与当时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是那个时代设计发展的土壤;一个时代的设计,又反映出那个时代文化的面貌和特征。因此,一部中国设计发展史,也是一部物化的中国文化史。

三,设计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是由于它的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所决定的。

青铜器出现,成功采用了铸造法与失蜡法工艺。唐代金银器设计,采用车床制作,造纸和印刷工艺技术发明和发展,推动了平面设计的产生和发展。

由于设计永远是伴随着物质生产进行的,每个时代出现的新科学、新工艺、新材料,必然给设计带来新品类、新造型、新装饰,产生新的艺术风格,从而使一个时代设计成为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

四,设计与审美观念同步发展。

如果说,先进的科学技术能给设计注入新物质功能的话,那么一个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观念,所流行的审美思潮,能使设计产生新的精神功能。设计融科学技术和艺术审美为一体,两者的关系打到高度统一。新的科技成果采用能使设计产生新形象,从而促使审美观念的转换,而新的科技成果更新,又反过来促使设计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从而满足人们对新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五,设计史对设计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如窦师伦“陵阳公样”、雷起龙“样子雷”、李诚《营造法式》、计成《园冶》、黄大成《髹饰录》、宋应星《天工开物》等,正是这些杰出的设计师,为中国手工业时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设计发展离不开对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原材料是设计物质基础,设计受到工艺技术制约,也受物质材料的制约。

从材料角度划分设计史几个高峰:陶器(原始社会)→青铜器→漆器(汉代)→金银器(唐代)→瓷器(宋代)

设计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重大飞跃,都是对新材料开发和利用后出现的。

第二章原始时代的设计(旧石器、新石器时代)

1.探讨设计起源与探讨人类起源有何关系?

探讨设计起源与探讨人类起源,实际上是互为紧密相连的两个问题。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制造工具开始的,而从制造工具开始,设计实际已经开始起源和萌芽了。

2.原始工具在使用功能和造型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原始时代的工具,以原材料划分,有石制、木制、骨制等,以石制最常见。因此,原始时代也被称为石器时代,石器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旧石器是用打制的方法制成,而新石器是用磨制方法制成。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不单纯是一个时代的转换,从设计意义上来说,完全是个重大的转折。

新石器时代工具,在材料、功能和造型上都有了新的飞跃。在材料上,不仅有石制、骨制,而且有陶制、铜制;在功能上,已经有生产工具、加工工具、纺织缝纫工具、渔猎工具、交通工具五大类。

原始时代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两个基本原则——实用性和审美性;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如果说,原始工具的功能性创造,也许是人类的本能,那么原始工具造型观念和审美意味的产生,则来自原始人无数工具制造的劳动实践。

3.为什么说原始陶器造型设计在器物造型的三维空间艺术塑造上具有开创意义?

原始陶器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近30个造型品类。这些造型都是根据当时定居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原始陶器的造型设计,带有明显的人类早期生活痕迹和孩童般纯真质朴的情趣;同时,在器物造型的三维艺术塑造上,又具有开创意义。

原始陶器早期最常见的造型有球形、半球形,这类造型的共同特点是内空的虚空间更大,满足较大容量的需要。

到了新石器中期,原始陶器的造型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在功能上更具有实用性,在设计上趋于合理性,在造型上也体现出审美性。如鼎的三足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从功能上来说,三足是三个稳定的支撑点,支撑主体离开地面,以便烧煮鼎内的食物;从形式来说,具有造型的实空间和虚空间的对付,增加了造型变化;从工艺上来说,安装三足,只需将足心上端插入器底图洞内,制作并不复杂。

新石器时代晚期,快轮工艺出现,使陶器的造型发生重大变化。如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黑陶高柄杯,不但显示了由于制作陶工艺的改革带来的造型技巧多样化,而且体现出原始审美观念的发展。

原始陶器的造型设计,为我国古达产品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开创的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原则,成为历代产品设计所沿用的一条重要准则。

4.原始陶器装饰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原始装饰的萌芽,是从工具磨光修整开始,进而发展到刻画纹样和染色,最能体现原始陶器装饰设计成就的,当推原始彩陶。

以原始彩陶为代表的原始陶器装饰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装饰题材的丰富性。彩陶的装饰题材是非常丰富的,有几何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纹样,而以几何纹样为主。

二,装饰与造型的适应性。器皿造型是实现功能的主要手段,而装饰则起到美化造型、增强造型艺术感染力作用。因此,装饰要适应造型的需要,同时,又有着相对独立的欣赏性。原始陶器装饰已注意到装饰与造型的关系。

三,富有意匠的装饰构成。彩陶艺术尽管是一种人类童年艺术,但其装饰构成已经富有意匠,其开创的构成形式和形式法则,直到今天还为我们沿用。

5.试分析原始陶器在艺术设计史上的创造意义?

原始陶器在艺术设计史上的创造意义,表现在功能、造型、色彩、材料、工艺制作诸方面。

原始陶器是根据定居生活需要而设计的。它首先满足了原始的物质需要,而彩陶艺术的美,又满足了人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原始彩陶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功能,这种融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为一体的功能设计,成为历代日用产品设计所遵循的一条首要原则。

原始陶器造型设计,既体现了实用性,又体现了审美性,为历代产品造型设计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原始彩陶装饰设计既起到了美化装饰造型、增强造型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又有着相对独立的欣赏性。

原始彩陶的装饰色彩,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其组合成为中国古达装饰色彩美学的基础。

原始陶器采用的黏土材料,启发了后来产品设计家在选择日用产品原材料时,必须考虑其资源的丰富性、成本的低廉性和制作的方便性。

在工艺制作方面,原始陶器主要采用的是手制成型法,通过火的温度,烧成坚固耐用的陶器。后来的青铜期、瓷器等产品等产品的工艺制作,正是在制陶工艺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来的。总体来说,原始陶器在艺术史上的开创意义,体现了我国古代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6.原始图形符号在设计上具有那些特点?

原始的图形符号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图形的内涵,都与自然的、神灵的崇拜有关,有些图形符号,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图腾纹样。

二,图形的构成往往由两个以上不同的图形组合,在表现形式上通常不与其他纹样相混合,而是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装饰位置也非常突出醒目,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强调的、识别的作用。就视觉信息的传达和记录人类理念的方式而言,文字无疑是最直接、最理想的形式。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图形化文字来看,已初步具备了象形、会意的特点。

第三章青铜器时代的设计(夏、商、西周时期)

1.商代、西周的青铜器为什么具有宗教化、伦理化的功能内容?

物质产品,是物质领域里创造出来的,一般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物质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功能则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功能是产品造型的目的。

夏代至商早期,青铜器处在发展初期,青铜器的制造完全出于物质需要。殷商时期,我国奴隶社会进入兴盛时期,上层建筑全面形成,经济基础日益牢固,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尤其是青铜冶铸业十分发达。随着青铜器经济价值和欣赏价值不断提高,完全垄断了青铜产品的统治阶级,在物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的同时,对精神需要的追去表现格外强烈、突出,从而把青铜器精神功能摆到了首要地位。

殷商时期,以祭祀作为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青铜器的制造着重加强造型体积感,并突出造型的个性化和神秘感,制作异常精致,以此满足宗教崇拜的精神需要。统治阶级利用人们的宗教意识,通过祭器造型和纹样形式,创造出一个形象的神灵世界,使得青铜器具有了宗教化的功能作用。

西周以后,新的统治阶级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祭祀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比较理性的,包含了亲亲、尊尊等丰富的伦理意识和等级观念的礼仪性活动。青铜器作为西周的礼器也具有了世俗化、伦理化的功能内容。

总体来说,商代、西周的青铜器的功能内容具有浓厚的宗教化、伦理化色彩。

2.为什么说商代、西周的青铜器造型设计具有个性化和系列特点?

商代青铜器的种类,根据其用途,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杂器、兵器六大类。青铜器的造型设计是个性化和系列化的。

商周青铜器造型的基础形式主要有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两大类。几何形包括球形、筒形、方形、异形等。自然形体主要是摹拟动物的象生形。

青铜器的球形造型,主要有鼎、簋、敦、壶、盘、盂等。基本形呈球形,半球形占多数,这类造型视觉中曲面转折、轮廓线之长短、刚柔变化,附件的装配,都受到功能制约和影响。

筒形青铜器,这类器皿都是酒器,由于主要用于祭祀,侧重于精神方面的内容,因此比较讲究形式上的变化。

青铜器的造型,除了以上基本形式,还创造了组合形造型,即通过几种基本形重新组合,产生一种新的造型。组合形的方圆、曲直对比更突出,造型具有层次丰富、变化复杂的特点,反映出商周时期人民造型设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商代、西周的青铜器装饰设计具有哪几个特点?

一,纹样的功能内容与艺术形成相统一。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与其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功能内容,特别的饕餮纹,其复杂的、多元的内涵与严谨的、工整的、对称的外形融为一体,使纹样具有一种威严的、神秘的力量,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二,装饰纹样与造型的统一。

青铜器的装饰设计,与造型设计吻合。在装饰设计上主体纹样总是安排在造型的主视线部位,根据器形不同变化,安排不同的纹样。

三,纹样设计与制作工艺相统一。

青铜器装饰设计及演变,是与制作工艺紧密结合的。如商代晚期,浅浮雕的艺术效果,有两耳的器皿其花纹一般有两组,而有四足的器皿花纹一般是四组。这种装饰特点就是为了制作便利而形成的。

4.作为图形文字的青铜器族徽,其设计表现手法主要有哪几种?

一,以图形为主的手法。

这种手法所表现的内容一般是图腾和族名的徽号,因此形式上都采用图形或以图形为主的表现手法。

二,图文结合的手法。

是殷商、周初期青铜器族徽采用比较多的设计手法,即图形和文字基本上等量,成为该图形符号的两大组成部分。

三,以文字(图形化的文字)为主的手法。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的一些族徽,往往是由图形化的文字所构成,而且越往后这种设计手法越流行,文字由简到繁、由少到多。

5.商代、西周的青铜器与漆器在设计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商代的青铜器设计,造型和纹样上均与当时的青铜器相同,色彩有红、黑两色,并已运用镶嵌的装饰技法。

西周的漆器,在装饰上使用了彩绘、贴金和嵌绿石手法,器身还雕刻有变体夔龙纹,漆罍的器表,在朱红底上除绘有褐色的云雷纹、弦纹等装饰纹样外,又用蚌片镶嵌出略凸于器表的圆涡纹、凤鸟纹、饕餮纹。这种双层装饰手法,也与商代西周青铜装饰上常用的“两层花”、“三层化”手法颇为相似。(以北京琉璃河出土漆觚为例)

据此,有一点可以肯定,商代、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和漆器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应该很密切。在艺术设计上,可能是相互借鉴、互相影响。

6.《周易》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制器尚象”的设计思想。

就是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一样作为一种抽象符号,通过对自然事物模拟、类比和象征,以表现更深层次的“意”。“制器尚象”的设计思想,对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主张象形寓意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道器统一”的设计思想。

道器统一的设计思想,包括了两层意义,一是强调物质形态的重要性;二是强调器物设计要符合和体现客观自然发展规律。

三,“文质统一”的设计思想。

《易经》的贲卦和离卦,讲的是装饰设计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文与质的关系,二是附丽与美丽的关系。其主要思想就是文与质的统一,附丽和美丽相统一,并且把崇尚自然美作为装饰美的最膏境界。这种设计思想,对于中国古代艺术设计起到了美学的指导作用。

第四章革新时代的设计(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在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上有哪些发展和创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革新的时代,在艺术设计上追求以实用功能为主,实用与审美达到较完美结合的时代。

这个时期青铜器设计,由以精神功能为主转向实用功能为主,出现了一大批实用化、系列化和整体化的青铜器造型设计。青铜器的成型,已经广泛采用分模分范、分铸嵌入等工艺手段,设计者和生产者已经有严格细密的分工,各司其职。对传统青铜器的功能和结构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功能先进、设计新颖的新产品,是战国青铜器设计的又一个特点。

在青铜器的装饰设计方面,包括装饰纹样的题材、装饰的构成和表面加工,也出现了崭新的风格。题材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表现时代精神的装饰题材,如采桑、水陆攻占等装饰设计题材,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体现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格。

在装饰构成上,对于画像纹的装饰构成,战国青铜器创造性采用了平视体构图处理方法,对于中国历代装饰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汉代画像砖、画像石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装饰构成和表面加工上,战国青铜器采用一些新工艺,如线刻、镶嵌、金银错等。这些新的工艺技术,增加了青铜器的金属色彩层次,丰富了青铜器装饰的视觉效果,为后代金属产品巅峰装饰工艺技术发展开创了新的路子。

2.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设计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设计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设计,由以精神功能为主转向实用功能为主,传统的青铜器造型和成型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大批实用化、系列化和整体化的青铜器造型设计。

青铜器成型,已经广泛采用分模分范、分铸、嵌入等工艺手段,设计者和生产者已经有了严格细密的分工,各司其职。

青铜器所特有的方形造型明显减少,而方形造型的优点被继承,并加以创新。青铜器中出现的实用新产品,如铜灯、铜镜等,在设计上具有时代精神。特别是战国铜灯设计,奠定了我国古代灯具设计基础。

在青铜器装饰方面,包括装饰纹样题材、装饰构成和表面加工,也出现了崭新风格。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表现时代精神的装饰题材,如采桑、水陆攻占、戈射、宴饮歌舞的画像纹等,装饰设计题材设计如此直接的表现现实生活,体现了战国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格。

3.战国漆器艺术设计和制作工艺的特点是什么?这个时期的漆酒(食)具包装在设计上又具有什么特点?

战国漆器在艺术设计上,造型设计十分注重整体的效果,许多食具、酒具的设计都是成对、成组、成套,而且根据生活需要,设计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方便携带的整套器皿包装。漆器的形态也从模仿到创造,充分利用漆器制作工艺特长,创造出不少新造型、新式样。漆器制作工艺又有着多样化的特点,从而为漆器发展创造提供独特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条件。

同时这个时期漆酒(食)具包装在设计上又呈现功能合理、整体配套的特点。其内装的产品虽然品种不一样,但是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在造型风格上是相互协调的,装饰色彩则完全一致,显示了整体统一、系列配套的设计意匠。

4.先秦的车子的设计如何体现出材美工巧?

先秦的车子的设计非常讲究材美工巧。当时制车的材料主要是材料,特别是车轮和车辕,是车辆的两大关键部分,因此在设计上对这两大部分的造材十分讲究。对材料要求,一是木材纹理的均匀没有节目,二是木质要坚韧,这样才能坚固耐用。为了使用车体坚固,并且用金、银、玛瑙、绿松石等珍贵材料来加装饰,这些装饰构件制作十分精致,充分显示了设计的匠心和精湛的技巧。

5.先秦时期的诸子具有什么样的设计观?

先秦时期诸子的设计观,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点:

一,强调实用功能,主张先实用后审美的设计观。代表人物墨子、韩非子。

墨子对工艺、设计具有自己鲜明见解,认为先要有保暖,才能追求美丽;要先安居,才能追求欢乐。对于一件产品来说,先要实现最基本的实用功能,才能考虑装饰。韩非子也认为如果一个制作不当、不可盛水的贵重千金玉卮,在实用价值上都不及一个价格非常低廉但功能良好的陶器。

二,主张“文质彬彬”,即强调内在美与外在形式美和谐统一的设计观。代表人物孔子。

孔子认为只有“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这事一种强调内容与形式完整统一的中规中矩、不偏不倚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消极一面主要体现在孔子一再强调要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切行动,其“非礼勿视,非礼物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反映在设计上,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因循守旧、不求创新的传统思想观念。

三,主张“大巧若拙”,崇尚天然之美;主张自然朴素,反对人工雕饰的设计观。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老子和庄子都主张自然无为。把朴素美、自然美、真实美作为一种审美最高境界。老子和庄子的设计观是一种反装饰、反设计的玄观念,以无形的设计观,来进行有形的设计,并不是对设计、对装饰的全面否定,恰恰这应是设计美、装饰美的真谛。老子、庄子的设计观,实际上是后来(尤其是宋代)艺术审美(包括设计审美)中的“清新自然”的滥觞。

6.先秦工艺典籍《考工记》中所阐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主要有哪几点?

《考工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主要有三点:

一,“材美工巧”的设计原则。

材美、工巧,是指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发挥材料本身的自然美感,而技艺必须要精巧。同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完美结合,设计作品才能取得完全的成功。

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考工记》中几次提到的“人高八尺”,即普通人的高度,160厘米左右,当时许多器物就是这个尺度来设计的。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已经体现出现代“人体工学”的设计原则,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三,为社会功能服务的设计理念。

《考工记》中设计规范体现的“尊尊”、“亲亲”、“择中”、“以高为贵”、“以多为贵”的思想,正是反映了在阶级社会中,艺术设计要为统治阶级思想意志、社会功能服务的必然。

第五章封建制上升时期设计的高度发展(秦汉时期)

1.汉代青铜器设计如何在实用和审美的结合上下功夫?

汉代的青铜器设计,无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设计重点在实用品种上下功夫,从实用功能、造型、装饰和工艺制作上开辟新的蹊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品种,如铜炉、铜樽、铜洗等。

产品设计,不但直接结合着物质生活,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汉人的精神世界里,有一个神话王国,企慕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王国。这种羽化登仙的人生观,直接反映在汉代青铜器设计中。如汉代博山炉的设计,不仅具有熏香的实用功能,而且满足了人们祈求羽化登仙的精神需要和富于浪漫的审美追求。

汉代青铜酒器的设计也逐渐转变为实用而优美的造型形式和富有时代风格的装饰设计,在装饰上饰满动物纹,作为祥禽瑞兽来表现,具有吉祥的意味。

汉代铜镜设计在造型和装饰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东汉晚期,不仅装饰题材反生重大变化,在装饰技法和装饰构图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技法上由单一的同心同圆,增加了对称式、阶段式等构图形式,使构图更加丰富多样化。汉代铜镜装饰设计构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图案装饰设计的一种典型的民族风格。

2.汉代人物形灯具的代表作是哪一件?为什么说汉代灯具设计已经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

汉代人物形灯具代表作是长信宫灯。其造型做宫女跪坐状,右壁自然举起,左臂伸向右方,手持灯盘;人物体态生动,神态端庄安详,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右臂下的灯盘点燃时,灯烟通过右臂被吸入中空的人体内,丝毫不影响人们对灯具观赏,反而由于灯火的映照,增添可宫女形象艺术魅力,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

汉代的灯具设计成就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功能合理;二、结构科学;三、造型生动;四、装饰富丽。

功能合理突出表现在尺度适宜、消除烟尘、挡风调光等方面。结构科学主要表现在灯盘在灯盘与灯体连体结构、灯体拆洗携带方便、吊灯的悬挂结构等科学性功能设计。

造型生动,也是汉代灯具设计的艺术魅力体现,如汉代青铜动物形灯具,大多灵巧、优美、生动活泼,巧妙的艺术构思,使灯具造型充满一种亲切感,打到与建筑环境的和谐,与人们视觉空间的统一。

装饰富丽主要体现在汉代青铜灯具的装饰纹样主要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装饰手法则采用了当时青铜器上比较普遍运用的漆彩绘、错银、鎏金、透雕等。在青铜灯具上施以漆绘,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防止锈蚀作用。

综观汉代灯具设计成就,可以看出汉代灯具设计已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是汉代手工艺产品设计的一个杰出代表。

3.汉代漆器设计体现了哪几个特点?

汉代漆器设计,从总体上看,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一,实用品种众多,造型设计规范化、系列化。

汉代漆器设计不仅是单一品种的造型统一、规范,而且注意到互相配套的各个品种之间的设计风格的统一性和整体感。如漆盒的设计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显示了汉代漆器设计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更加成熟。

二,制作工艺趋向成熟。

汉代的漆器生产,有了细密的分工和流水线式的手工批量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制作也十分精致。

三,装饰手法多样化。

汉代漆器的装饰设计,从纹样内容上看,主要有几何纹、动物纹、人物纹;在工艺上则分调漆和调油两种,装饰设计上还创造了一些表现手法,如针刻、金箔片贴花,有得还在针刻线条填入金彩,产生可如同青铜器上金银错效果。

四,漆器包装更趋于精致、轻巧。

秦汉时期的漆器包装,已经达到了功能美与艺术美、实用性和欣赏性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古代早期包装设计杰出代表。

4.如何理解汉代织物上的吉祥图案设计?

汉代织物的装饰图案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和几何纹,最有特色当属动物纹以及其他纹样相结合构成的吉祥图案。这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通过动物的吉祥寓意,寄托了人们对于太平盛世的依恋和追求。

汉代的吉祥图案,不仅有大量的祥禽瑞兽和具有避邪含义的茱萸纹,而且在纹样之间,还安排了具有吉祥含意的文字,这些文字与纹样和谐统一,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吉祥图案。

赋予装饰纹样以吉祥的寓意,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吉祥图案的真正形成,似乎应在汉代。汉代的装饰设计屡见用吉祥文字与具有吉祥意味的图形组合构成装饰图案,标志着我国古代吉祥图案的设计已经开始成熟。

5.秦汉时期的陶器设计,最具有特色的是什么?东汉时期瓷器的发明和创造,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秦汉的陶器设计,在我国古代艺术设计上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陶器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品种,尤以陶明器和建筑用陶最具特色。

明器又称“冥器”,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产物。秦汉时期的明器已经进入兴盛时期,其显著标志是陶俑、低温铅釉陶和彩绘陶的流行。汉代建筑业中,陶制建筑装饰材料生产规模显著扩大,品种增多,最具特色的有画像砖和瓦当。画像砖,因砖面有浅浮雕或阴刻图案而得名,制作工艺均为模制。瓦当可分为画像瓦当、文字瓦当、文字兼画像瓦当三种。画像瓦当表现题材主要为云纹、动物纹、四神纹。瓦当用于屋檐之际,在观者的视平线之上,质地为陶制,要求有远视醒目的装饰效果。其图案的工艺制作采用的是模印法,其特点是粗线条的,艺术造型是简练概括、生动夸张的,而且粗中有细,拙中带巧,气势豪爽而不失严谨含蓄。这正是汉代瓦当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汉代的陶器设计,最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瓷器的发明。从商代中期的原始瓷器开始,直至东汉晚期,经过一千多年的探索,终于发明发明了真正的瓷器。由原始瓷器发展为真正的瓷器,使中

国古代的实用品主角发生了转换,在艺术史上是一件重大的事件。瓷器的创造,在中国设计史上乃至世界设计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6.秦汉时期的交通工具设计具有哪些特色?

秦汉时期交通工具设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上。

以立车和安车这两部铜马车为例,首先车的造型基本保留商周车型的特点,但设计上已更进一步,制作工艺已达到精湛、成熟的程度。如车轮设计已经达到理想化和标准化,车盖功能是遮阳避雨,而且便于装卸。车箱分前后两室,有窗有门,开窗则凉、闭窗则温,可以根据不同天气、不同环境随时开关。

另外,车辆的造型,也根据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需要来设计。

再次在装饰设计上马车的装饰设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车体各部位彩绘有多种几何纹、卷云纹。色彩以白色为主调,辅以其他颜色,整体显得华丽富贵。

汉代车子的设计有了新的发展。西汉后期,独辀车逐渐为双辕车所取代,功能性更加显著,体现了功能性与审美性结合的设计原则。

7.汉代漆木家具设计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帷帐和屏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活动性“隔断”?

汉代漆木家具比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床、榻、几、案、屏风、柜、箱、衣架等。床除了有睡眠之用,也可作为坐具使用,大床上还可置几;也有仅供两人坐用的方形小床。榻比床更矮、更窄,多为一个人独坐。屏风最初用于挡风,又可用来遮蔽和分隔空间,而且起到装饰作用。汉代的案主要放置食品和餐具,也可称为食案。总体看来,汉代家具设计品种繁多,根据人们生活起居方式设计家具功能,具有将功能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特点。

在汉代,对室内的分隔和组织主要通过帷帐和屏风来实施的,帷帐移动方便,可开可合,变化灵活,除了用来分隔、组织空间,还可以保暖、避虫、挡风、防尘,并且具有装饰作用。帷帐从材料上分有丝绸帐、琉璃帐、羽毛帐等。帷帐和屏风,都是秦汉时期室内不可缺少的设施,是我国古代建筑室内最早的活动性“隔断”。

8.秦汉时期有哪些汉字设计与应用的杰出作品?

对于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来说,秦汉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陶器、铜镜、玉器、漆器、瓦当、砖石、织物、钱币等多种材料的载体上都有汉字的设计和应用,并且装饰美化了多种建筑的室内外环境。

秦代汉字设计与应用的最佳作品的是阳陵虎符。是秦始皇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虎符,是一种传达命令信息的载体。虎符上文字设计为篆体,字形端庄、笔画圆润,用错金制作,非常精致。

汉代汉字设计与应用的杰出作品有铜洗、铜币、瓦当等。铜洗上的汉字设计,与双鱼纹、鱼鹤纹、鹤鹿纹合成,构成具有吉祥内涵的图文设计。瓦当文字是汉代设计的典范。从内容上来看,瓦当文字分宫殿类、官署类、祠墓类和吉语。字数常见有单字、双字、四字、五字等。其中单字最能体现汉字的视觉感和表现力。

第六章设计的多元与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能成为实用舞台的新主角,其实用性和审美性具有哪些特点?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日用产品进入瓷器时代。这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瓷器成为实用舞台的新主角,其实用性和审美性具有以下特点:

从实用角度来说,瓷器相比于其他器皿,在盛装和储藏食物方面更具有优越性,同时外表光滑细腻,易于清洗。在使用时,无论口感、手感都很好;从审美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美玉,而瓷器光润晶莹的釉色与美玉相接近,如同天然的素肌玉骨,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青瓷在这个时期流行,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工艺方面的原因。所有制瓷原料都含有一定量的铁成分,这些含铁的坯釉经过还原焰烧成,便会呈青色。二,青瓷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流行,还有社会风尚方方面的原因。当时的社会风尚以玉为贵,而青瓷恰色调泛青,质感如玉,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2.以唐代的瓷酒壶设计为例,分析唐代瓷器造型和装饰有哪些设计特色?

唐代的瓷器中壶的造型很多,其中很大部分用来做酒壶的。

从造型上看,唐代中期酒壶造型的特征是器身呈圆筒形、短颈、短嘴,与嘴相对的一边安装曲形的把手,以湖南长沙窑的产品为典型。到了唐代晚期,酒壶造型发生了变化,壶身较高,多做瓜棱形,嘴和柄相应增长,造型显得轻巧优雅,以浙江越窑的产品为代表。

从装饰设计上看,莲花纹作为主题纹样流行,同时出现了众多写实性的花鸟纹和动物纹,使瓷器充满可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装饰手法以刻花、划花、印花、堆塑为主,釉下彩绘的手法,也已经开始应用,其设计学意义是将绘画艺术引入实用产品装饰设计领域,并通过一定工艺手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丰富了装饰设计表现力,并为后来装饰绘画发展打下了基础。

3.为什么说唐三彩是中国设计史上一种独特的明器设计现象?

唐三彩全称唐代三彩陶器,是一种低温铅釉的陶器。唐三彩是唐代厚葬习俗的产物,其功能是作为随葬的明器。

唐三彩的造型基本上可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人物俑,一类是动物俑,一类是各种生活用品,还有一类是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的模型。设计主要定位在两点:一是仿生象生,二是不求实用,重在艺术表现。

唐三彩的装饰,主要使用青釉和白釉,釉色呈青色或白色,明亮光润,非常符合实用需要,也与当时以瓷色追求玉的美感的审美观念相吻合。但唐三彩不宜作为生活实用品,首先明器功能,决定了唐三彩只是一种为纪念死者的神灵的象征性器物;其次,唐三彩工艺,也决定了三彩器皿不能作为实用品,唐三彩使用对人体有害的铅,而且低温烧造。所以,三彩器皿的设计,既有与真正生活实用品完全相似的地方,又有与生活用品的不同之处。

由此看来,唐三彩是中国设计史上一种独特的明器设计现象,也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4.唐代织物的装饰设计特点是什么?“陵阳公样”又有哪些设计特点?

唐代的织物在装饰设计上有重大发展,主要特点是:一,装饰题材更加丰富,自然写实的花鸟纹成为装饰题材的主流。二,装饰构成更加多样,更加成熟。三,装饰色彩华丽和谐,色彩渐变(晕色)手法运用,丰富了装饰色彩的表现力。

唐代著名的丝绸图案设计家窦师伦设计的丝绸图案,形成一定风格和样式,被誉为“陵阳公样”。其特点有:

一,装饰题材的吉祥性,图案的题材都为祥禽瑞兽。

二,装饰构成的对称性。

对称式是我国早期传统图案的装饰手法,“陵阳公样”的对称式构成,既继承我国传统精华,又吸收了外来艺术营养,所创造的对称图案,独具特色。

三,装饰色彩的奇丽性。

“陵阳公样”丝绸图案装饰色彩艳丽华美,使其在唐代广为流传,并在设计上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5.唐代金银器皿在设计上有哪些成功之处?

金银器是一种稀有的、贵重的金银材料制作而成的器物。唐代金银器皿,从整体上来说,属于高档生活用品;由于其材料昂贵,工艺精湛,足可以做工艺礼品。

唐代金银器皿不但具备了一般生活器皿的实用功能,某种品类的造型、结构设计,还体现了十分先进的功能性和科学性。

从造型风格来看,唐代中后期的金银器造型,已融进了中国化风格,并出现了不少象生造型。唐代金银器皿设计,与成型工艺有着直接关系。成型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铸造成型,另一种是锻打成型。有的金银器皿往往将多种加工工艺集于一身,体现了唐代金属产品制造技术的辉煌成就。

从装饰设计上来看,唐代金银器皿装饰设计也十分精彩,可以说,金银器皿的辉煌成就,是由造型和装饰共同构成的。在装饰题材上,各种动物纹、怪兽纹、花卉纹、植物纹等,名目繁多;在装饰构成上,变得随意,多用散点式自由构成;在装饰工艺上,金银器皿采用浅浮雕、鎏金、抛光等技法,既突出了主体纹样,又取得金光银辉的效果。

总体看来,唐代金银器皿在设计学上的主要意义,是如何利用贵重材料制作生活器皿。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艺术设计上无疑是成功的。

6.唐代螺钿花鸟人物铜镜在装饰构成与装饰技法上有那些特色?

唐代铜镜生产飞速发展,在造型、装饰和制作工艺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成为唐代金属产品设计的一个著名品种。

唐代的螺钿花鸟人物铜镜,刻画了唐人在花树丛中,明月之下,对酒弹琴,鹦鹉起舞的生动画面,极具特色。其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在装饰构成方面,唐代铜镜打破可传统铜镜格式化和同心圆的构图,而朝着多样化方面发展。其构成形式既有对称式,也有散点式;既有单独构成,也有适合构成。有的画面还采用平时体的装饰构图,具有轻快、随意、自然而富有变化的装饰效果。

在装饰技法上,金银平脱、螺钿镶嵌、贴金银等特种工艺的运用,使一部分唐代铜镜成为高档工艺礼品,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7.实用漆器在唐代的得失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

自东汉以来,随着瓷器发明创造和逐渐普及,实用而物美价廉的瓷器更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而曾经在实用舞台占据主角地位的漆器终于让位给了瓷器。但是,漆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器物,即使在低潮时期,漆器生产仍然维持其生存状态。

唐代的实用漆器,总的来看已经显现出向装饰性、欣赏性、陈设性发展的趋势。唐代的漆器更注重于装饰技法的发展和创新,不但传统的螺钿镶嵌工艺进一步成熟,而且新创造了金银平脱、末金缕、雕漆等新的装饰技法,为宋代以后漆器朝陈设欣赏品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漆器镶嵌螺钿的装饰技法是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但以往加工较为简单,到了唐代这种装饰技法进一步发展,唐代的螺钿花鸟纹镜就是其中的代表。

8.为什么说这个时期(唐代)是中国古代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逐步过渡的发展时期?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重要转折时期,即由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逐步过渡的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的家具,都属于低型家具。家具设计低型化是由于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决定的,但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直至隋唐、五代,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过渡。伴随着垂足而坐起居观念产生,是高型家具的出现。

高型家具的代表是桌子和椅子。桌子是隋唐时期家具设计的新形式,实际上生活起居观念的改变与家具造型设计的变革,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家具造型朝高足方面发展,促进人们席地而坐为垂足而坐;而这种生活起居方式逐渐形成和普及,又反过来促使家具造型设计更加适应生活需求。当然,任何生活起居方式的改变都需要相当长和普及过程。在这个相当长过渡时期,席地而坐和垂足而坐生活方式是并存的,高型家具与矮型家具是并用的。

因此,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逐渐过渡发展的时期。

9.从什么时期开始,装修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室内设计和装饰的主要内容?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高型家具的出现,不但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而且也使当时生活器皿造型和室内设计风格发生明显变化。

室内装饰中,屏风既是室内分隔空间的一种设施,也是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屏风非常华丽,更富有装饰性。此时室内的空间处理与汉魏时期席地而坐的室内情景,在风格上已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装修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实用用途,而且还要考虑艺术和欣赏的需要。于是,装修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室内外设计和装饰的主要内容。

室内装饰的总体格调在唐代有两极分化之势。宫廷贵族的室内装修极尽豪华富丽之能事,而中下层文人的住所则追求一种简朴素雅风格。

10.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书籍装帧设计主要采用哪两种形式?

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的平面设计发生巨大变革时期。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初期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改变了平面大合集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这个时期,书籍装帧设计形式主要有卷轴装和旋风装。

卷轴装帧的形式,是由卷、轴、褾、带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卷”是书的本身,用纸或缣帛做成;“轴”用以旋转,方便舒卷,通常用木质材料做成;“褾”用来保护卷子免于破裂,“带”

用做缚扎。卷轴装中,对轴的材质和带的色彩是十分讲究的,它直接关系到卷书的装帧效果、档次和格调。

旋风装也叫旋风装叶、旋风叶卷子,它保留了卷轴保护书叶的特点,又增加了缩小版面,可逐页翻阅的长处,比卷轴装有了很大的进步。

另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经折装的装帧形式,又称梵夹装。其特点是把长卷反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折子,前后加两张硬纸板,裱上绢、布或者纸,作为书皮,这种装帧形式为后来宋、元、明、清所沿用,直到现代某些艺术类书籍还采用这种传统装帧形式。

第七章设计走向成熟、走向市场(宋、辽、金、元时期)

1.为什么说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的一个黄金时代?宋瓷是中国设计史上十分成功的典范?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自宋代进入黄金时期,从横向来说,是由于宋代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生活的需求;从纵向来看,也是瓷器发展必然趋势。由于瓷器材料资源丰富,烧造方便,价格低廉,只要是市场具备,必然迅猛发展。

宋代瓷器品种有青瓷、白瓷、清白瓷、黑瓷四大系列产品。

青瓷代表有汝窑,特点是釉色,主要是呈天青色。釉面有细小天然开片,其产品常用刻画纹样做装饰。龙泉要的青瓷,可以说代表了宋代青瓷的最高成就,其造型淳朴而优美,变化细致而生动。宋瓷造型设计的典型风格主要表现在龙泉窑青瓷上。

白瓷系列有定窑,最能体现定窑白瓷设计成就的是其印花装饰。

青白瓷是指一种釉色介于清白两色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有青的瓷器产品,青白瓷是宋代以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创烧的。

黑瓷系列,建窑最为著名,黑瓷产品是兔豪盏,吉州窑的代表性产品是玳瑁盏。

宋代除了生产四大系列产品名窑外,还有著名的瓷窑、钧窑。宋代各个著名瓷窑各具特色,名窑产品造型和装饰,又集中体现了宋代瓷器在艺术设计上卓越成就。

对于中国古代瓷器日用品来说,宋代瓷器的造型设计无疑是最成功的。它能够把瓷器最优越的使用功能、最优美的造型语言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上,宋瓷堪称日用产品造型设计的杰出典范。

宋代瓷器,从整体上来说功能是实用的、合理的。在造型设计上,形体的线型是简洁的、流畅的。而在简洁、流畅的线型中,追求细腻、微妙变化,体现出优雅秀美、轻盈洒脱的设计风格和形神兼具的造型风采,充分显示了瓷器造型的艺术魅力。

另外,在装饰方面,宋瓷着意突出釉色之美和肌理之美,“天然去雕琢,尽在釉色中”。这种装饰风格定位,不仅体现了宋代美学的时代风格,而且体现可瓷器所特有的冰肌玉骨的审美情趣,使宋代瓷器艺术设计在美学上达到顶峰的境地。

2.为什么说辽、金、时期的瓷器设计,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清列举其中瓷器设计典型作品说明这个问题。

辽、金时期的瓷器设计,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其中金冠壶和魔羯灯是瓷器设计中典型的作品。

鸡冠壶造型独具特色,最明显的特征是壶身呈扁体形,一般为壶身上扁下圆,也有壶身呈圆体,契丹族人根据瓷器制作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需要,在皮囊壶原型的基础上又加改进,从而设计出有孔式和提梁鸡冠壶。

除了鸡冠壶,辽代比较典型的生活器皿还有盘口长颈瓶、盘口穿带壶等。契丹人善于把汉民族中优秀产品设计与西域文化艺术综合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为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新产品,魔羯灯就是典型的一例。

魔羯灯在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把汉民族的省油灯结构与印度神灯中魔羯鱼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一件闪烁异彩的具有省油功能的灯具产品。

总体来说,辽金时期瓷器设计,使人强烈的感受到率真稚朴的女真旧风,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

3.为什么说青花瓷在元代能得到迅速发展?

青花瓷在元代能得到迅速发展,首先和它处得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蒙古族的尚青和尚白,与我国人民历来对青色和白色组合喜爱,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机遇。由于这种历史机遇,元代统治者在景德镇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官营瓷器机构,在这里烧制尚青、尚白的瓷器——青花瓷,促使青花瓷在元代迅猛发展。

再次,青花瓷在元代迅速发展,还在于青花瓷本身作为日用品所具有的优点。

从实用功能来说,青花瓷是釉下彩绘,纹饰永不褪脱,作为餐具,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从工艺制作来看,青花的着色力强,窑内气氛对其影响较小,烧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在原料资源方面,我国青花原料的资源比较丰富,也可以从国外进口。元代及明清时期,青花瓷源源不断销往国外,青花瓷因此也成为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产品。

最后,元代青花瓷造型和装饰设计,也是我国传统艺术设计风格基础上,吸引了蒙古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精华创造出来的。随着青花瓷,在艺术设计上越来越显示出中华民族整体风格和特色,是中国艺术设计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4.宋代织物在设计风格上有哪些重大变化?元代著名织物品种是什么?其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宋代的织物设计,在唐代基础上,有了新发展。随着生产中心南移,在装饰题材、装饰手法和设计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宋锦的装饰图案设计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在构成手法上,装饰图案以方、圆、菱形、六角、八角等几何纹,或者单一排列,或者相互压叠,或者综合交错排列,组成框架结构,进行重复连续构成。

宋锦的装饰色彩也和唐代的织锦的装饰色彩有很大的不同。唐锦用色饱和、对比强烈、鲜明艳丽,而宋锦用色调和,较为采用茶褐、灰绿等色调,显得淡雅、沉稳、秀气。

宋代织物装饰设计风格又一个变化,是受到绘画艺术影响和冲击。在宋代织物上纹饰更倾向写实风格,各种穿插生动的唐枝花、折枝花等绘画写生的自然纹样,有的是复制名家书画,如缂丝和刺绣。

元代著名织物品种是一种加金的织物,在文献中被称为“纳石失”。

纳石失的特点主要有,在装饰纹样上虽然大多为中国传统的表现题材,但它的装饰风格与汉唐以来用色线编织的织物装饰风格迥然不同,在华贵之中显露出了艳俗。它除了能体现统治阶级者的富贵和权威,在审美格调上却显得低下。而且这种在织物上大量加金的风气,对后来明清时期织物装饰设计,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5.宋代时期雕漆的设计定位设计什么?元代张成和杨茂的雕漆设计什么特点?

宋代的实用漆器虽然仍有生产,但就整体来说,漆器在生活的实用舞台上已经失去了主角地位。作为一种传统产品,只有寻求功能上的转换才能得以生存并继续发展。功能上的转换,即把实用为主的功能转变为审美欣赏为主的功能,而功能上的改变,必然导致设计定位的变化。

宋元时期的雕漆,正是漆器功能转换,导致设计定位变化的一个产物。雕漆的最大特点,就是继承了传统漆木雕的技艺,又作了新创造。

元代雕漆有了更大发展,出现了张成、杨茂为代表的雕漆设计大师。张成、杨茂作品在造型、结构以至装饰题材上并无新意之处,其造型是一些非常普通的圆盘或者圆盒,装饰题材也是一些传统的花卉纹样和山水故事。张成、杨茂的雕漆设计的特点,主要是“漆”和“雕”上做文章。对于雕漆的漆色和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如剔红雕漆,可谓是堆朱很厚,漆质甚坚。

雕漆在“漆”和“雕”上做尽文章,极尽工细之能事,是非常费时费料又费工的。因此,雕漆的设计定位,在于突出其欣赏和珍藏价值,在中国设计史论上,一种产品的功能由实用转变为非实用,成为展示技艺欣赏品,雕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6.宋、辽、元的金银器皿在设计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设计产品在走向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有没有关系?

宋代金银器皿的造型设计更讲究实用性,与唐代金银器相比,其形体更加小巧,器壁更加匀薄。宋代金银器皿的设计风格也显然与唐代不同,花式造型虽有唐宋器皿的共同特征,但宋代银器造型的花样更多、变化更大。在纹饰方面,为适应市场需要和大众文化的审美心理,力求贴近生活,基本上是生活中常见的花卉瓜果和植物纹样。纹饰的写实倾向化,反映了绘画对装饰设计的影响。

辽、元金银器皿的造型设计,并没有多少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而是明显继承了唐宋以来金银器皿设计风格,花式造型便是典型范例。元代时,在银器设计方面颇为著名的设计家有朱碧山,以设计、制作银酒杯而著称。如以树做历代酒杯造型,在历代酒杯造型中尚无先例,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也在设计上体现出来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

宋代金银器皿的设计,具有与唐代金银器皿不同时代特色。同样是金银材料制成的器皿,唐代造型丰满,纹饰花团锦簇,格调富丽堂皇;而宋代的则显得造型小巧,纹饰自然生动,格调清新典雅。这种风格形成,除了宋代审美风尚等因素外,还与金银器在宋代商品化,产品走向市场后给艺术设计带来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7.宋代高型家具设计的定型化,对于大众生活有什么重大意义?

宋代家具设计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就是家具设计的梁柱式框架和造型尺度的高型化已经完全定型,从而彻底改变人们数千年来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并为后来明清家具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家具的形体结构和造型、装饰设计的表现形式与宋代建筑达到了整体的和谐统一,形成了我国高型家具的民族特色。宋代家具的变化巨大,其高型家具设计定型化,对于大众生活来说,完全符合人垂足而坐的需要,有着深刻的意义。

8.宋代的室内设计有什么特点?

宋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室内装修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建筑和室内装修技术和艺术向标准化、定型化方向发展,由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既是对当时建筑和室内装修技术和艺术的总结,也是一部古代有关建筑和室内设计最有价值色专著。

宋代的室内设计门窗设计中最讲究、最富有特点的是格子门和阑槛钩窗。格子门的构造一般由格心和裙板两部分组成,格心是设计重点,其图案种类繁多,丰富多样,充分传达不同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阑槛钩窗是将栏杆和栏窗组合在一起设计,既可以扩大视野,把窗开得低,并有栏杆保护,同时也增加了变化层次和开窗凭栏的诗意。

另外,建筑彩画也是室内装饰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为五彩遍装、青绿叠晕棱间装和丹粉刷状三大类,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绘画制彩画程序,还提出退晕的绘制方法,使建筑彩画既有强烈色彩对比,又能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9.宋代的商标和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哪几大类?请对这几大类的表现形式作简要表述。

宋代商标和广告设计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实物式、旗帜式、门楼式、招牌式、铭记式、印刷式六大类。

实物式即以与商品相关的实物或模型作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形式。

旗帜式是从古老的酒幌发展而来的表现形式,除了传统青旗,还有色彩丰富的锦条绣旗。

门楼式是宋代新创造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把店面装饰与广告相结合。当时汴京城内大型酒店和食店都有彩楼和欢门。彩楼上垂吊酒旗,而欢门首挂有食品实物,竖着文字招牌既增加了装饰作用,又突出了广告效果,显示了店家的规模与实力。

招牌式一般是把商业性的文字写在长条的木牌上,根据其设置形式又分为竖挂式、横挂式和落地式三种,也有直接写在墙上的。

铭记式,即在商品标有产地、产家名、号等商业性标志铭文。

印刷式的商标和广告在宋代出现,在艺术设计史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首创了宋体字,商标和广告传播方式有了新的飞跃。

10.为什么说宋辽金元的书籍装帧设计有了很大进步?宋代书籍插图杰作是什么?元代用朱墨色套印的书籍装饰设计作品又是哪一本?

宋辽金元时期书籍装帧设计有了很大进步。装帧形式开始形成册页装订,版式设计的民族风格也已经形成,而插画设计更日趋成熟优美,在书籍装帧形式上出现了蝴蝶装和包背装。

蝴蝶装是我国古代册页装订最早的形式,也是雕版印刷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蝴蝶装就是将印好的每一页,从中缝处对折起来,然后依据页码顺序,把折扣一页一页的粘在包背纸上,再装上硬的封面而成一册。

而包背装主要解决了蝴蝶装开卷就是无字的反面的问题,在书籍的的装钉形式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平装书。

在版式设计方面,宋代版书的版式已经初步定型,由印版所占的面积形成的版面,四周都有框线定位,构成边栏。不但构成了我国古代传统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独特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对我国宋、元、明、清时期其他平面设计作品设计风格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宋代雕版印刷书籍的插图,在唐代基础上,也有了很大发展,插图范围逐渐扩大,在一些研究名物制度、古图物图案、医学等科学或实用类书籍中,都出现了大量插图。成书于南宋的《碛砂藏》卷首的扉页插图,堪称宋代书籍插图代表。

元代的《金刚经注》,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用朱墨色套印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从而为明清时期彩色套印书籍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第八章中国古代设计的集大成(明清时期上)

1.明代的瓷器设计主要有哪些品种?明代五彩属于什么样的彩瓷?请列举其中两件代表性作品。

明代瓷器设计品种主要有釉下彩瓷——青花、釉里红,又有釉上彩瓷——斗彩、五彩,还有各种鲜艳纯美的单的釉瓷。

青花瓷是唐宋时期产生,元代发展起来的釉下彩绘瓷器。明代是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期,作为瓷器之都的景德镇,其生产的青花瓷代表了明代青花瓷的最高成就。

釉上彩绘是明代的一个伟大创造,釉上彩,是指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描绘纹饰,然后再入窑低温烘烧而成。明代釉上彩绘的主要品种是斗彩和五彩。

斗彩的含义,实际上是指用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结合起来的瓷器装饰技法,凡是用斗彩技法装饰的瓷器,被称为斗彩。

五彩是在斗彩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釉上彩绘技法,而且属于比较纯粹的釉上彩瓷。五彩,多彩含意。从工艺过程来讲,是在烧成的白瓷釉面上,用多种彩料描绘图案,再入窑低温烘烧而成。明代五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明代万历五彩瑞兽罐和明代五彩白鹭尊,其釉上彩绘占据了整件瓷器主要部位,整体鲜艳夺目、五彩缤纷。

明代单色釉瓷中最为出色的是红釉、蓝釉、孔雀绿釉和黄釉。明代瓷器的品种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无论是单彩还是多彩,无论是釉下彩还是釉上彩,都是那么鲜艳夺目。从宋代的瓷器到明代的瓷器,如同进入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瓷器艺术世界。

2.明代青花的装饰之美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对当时官窑与民窑青花不同的审美情趣进行简略分析。

明代青花的装饰之美,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广泛丰富的装饰题材。二,疏密有致的装饰构成。三,蓝白相映的色调韵味。四,官窑和民窑青花各有特色的审美情趣。

明代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有迥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官窑青花,属绘瓷高手遵官方之命设计的精心之作,在高档的白瓷上使用高档的进口颜料进行描绘,制瓷环境又相对优越,装饰风格自然是精致细腻。而民窑青花,为民间普遍艺人所作,其制瓷完全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在粗糙的白瓷上使用极为低档的青料和工具进行描绘,表现自己和普通贫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花鸟虫鱼、人物故事,其装饰风格简朴豪放,体现出一种粗犷活泼的审美情趣。

明代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虽然体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但在装饰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青花设计的最高境界。

3.明式家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什么样的设计风格?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到了明代以前,高型家具已经逐渐普及,古代家具的民族形式,在明代以前已经大体形成,为明式家具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工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社会生产的较大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家具充实其空间,也为明式家具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

明式家具的发展,有三个条件起到了直接和决定性作用:

首先,优质木材,是制造优质家具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明代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使明式家具飞快发展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园林建筑的发展是明式家具飞快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大量的园林建筑需要大批家具,而园林建筑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又决定了园林建筑室内家具设计式样和设计风格,明式家具在明代至清代初期,苏州园林建筑家具式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后,文人参与家具设计,也是明代家具发展分另一个重要条件。文人往往亲自参与园林家具式样的创意设计,对家具设计风有着高雅的见地和独特的审美标准,并融入园林建筑美学风格统一策划,对明式家具发展及其风格形成有着十分重要影响。明式家具设计,在艺术设计学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明式家具树立了中国古代手工业艺术设计风格的典范。

明式家具设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又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注重造型美,也注意装饰美,既强调技艺性,也强调科学性。

作为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明式家具,它体现了贵族化的消费,文人化的审美,市民化的实用,民间匠人的技艺,这四者结合在一起构成明式家具造材优良、造型简炼、结构严谨、装饰高雅、工艺精湛、实用性强的设计风格。

明式家具造型与结构设计特点:

①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风格相统一。②科学合理的使用功能与造型尺度。③以线为主的造型形式美。④坚固牢实的榫卯结构。

明式家具装饰设计特点:

①充分利用木材本色,体现材料美的装饰意匠。②装饰设计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③恰到好处的雕镂和镶嵌工艺。④充分发挥金属配件的装饰作用。

4.文震亨的《长物志》和李渔的《闲情偶寄》体现了哪些室内环境设计的美学思想?

文珍亨的《长物志主要论述园林构成的主要材料和园林的室内陈设,以及室内外布局,其设计要求是自然、圆滑、精致、古雅,避免流于庸俗,这样才能与园林建筑相得益彰。

李渔的《闲情偶寄》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纳总结为几个方面:

一,注重功能,突出实用第一的设计思想。针对清代初期设计脱离实用、脱离生活的倾向,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反复强调了造物实用功能,

二,崇尚俭朴,主张创异立标新的设计思想。

李渔崇尚俭朴,主张创意标新的设计思想,贯穿于《闲情偶寄》之中,尤其是园林营造和室内装饰,更加体现了李渔的这种思想。

三,“宜简不易繁、宜自然不宜雕斫”的设计思想。

“宜简不易繁、宜自然不宜雕斫”就是情调在造物的设计和室内装饰方面,要体现简洁自然,反对繁琐堆砌,过份雕琢。

总之,明代室内设计的总体风格及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其端庄质朴、典雅大方、精致优美的美学思想,从而营造一个雅致的、理想的室内环境。

浅析中国古代设计的实用性

浅析中国古代设计的实用性 从明式家具看中国古代设计的实用性 墨子“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 谓之拙。” 我国工艺美术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制作精巧,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华丽的唐锦、典雅的宋瓷、明式的家具,无一不反映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欣赏①。 其中,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从材料上可分为陶瓷、玉石、金属、漆木、牙角、丝毛棉织物等。它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属性。是生活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通过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服务于人民,工艺美术直接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类历史上最出的设计是从先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产生的,最初的设计没有审美可言,其实用性是其的主要表现。包括原始的审美标准也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物之所以为物,就是物可以为之用,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实用性是设计的基础。 商人信鬼神,重祭祀。商代的青铜器庄重,威严。商代祭祀用的鼎,尊,都是以先民的实用生活用具为原型。鼎相当于煮饭用的锅。尊是也是容器。它们都满足生活实用性的基本特征。春秋有孔子主张的“文质兼备”,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即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墨子则是主张“先质后文”,所谓“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就是实用第一性。老庄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屋当其无,有室只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战国时的工艺专注《考工记》,则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②。汉代的工艺美术设计上,取得实用和美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例如,青铜多安置把手,以利取得。铜灯既便于使用,又可以作为装饰品。漆器中多子套盒,充分考虑节省空间容积的组合……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明式家具是在实用性工艺美中做的最出色的真正做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明式家具可以说是工艺美术史的一个巅峰的时代。由传统的漆木家具经过两千多年的到了明代,无论在功能、造型、装饰和制作工艺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明式家具设计,不仅是明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③。 明式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明代,明代是一个重理学、讲实用的时代,作为物质产品的家具,其设计功能首先突出其实用性。作为融合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明式家具,它体现了贵族化的消费、文化的审美,市民化的实用、民间匠人的技艺。这四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明式家具。选材优良、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高雅、工艺精细、实用性强的设计风格④。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工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艺术特色,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的造型简炼,不繁琐,不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简洁利落,落落大方。厚,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重、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常注意结构美,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用钉和胶,因为不用胶可以防潮,不用钉可以防锈,而主要运用卯榫结构,榫有多种,适应多方面结构,既符合功能要求和力学结构,又使之牢固,美观耐用。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格调,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成的总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趣味,如注

中外设计史作业复习过程

中外设计史作业

中外设计史参考书目 内容: 1.《中国艺术设计史》 作者:夏燕靖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3-01 2.《中国设计史》 作者:高丰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 3.《中国设计史》第二版 作者:胡光华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1 4.《中国室内设计史》 作者:霍维国、霍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2-1 5.《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史研究》 作者:邵文红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4-1 6.《世界现代设计史》 作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9-1 7.《外国艺术设计史》(高等艺术院校教材) 作者:邬烈炎、袁熙旸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6-1 8.《外国现代设计史》 作者:钱凤根、于晓红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4-1 9.《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 作者:方怿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2-1 10.《外国近现代设计史》 作者:胡天璇、曾山、王庆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2-1

《中国艺术设计史》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远古·设计的萌芽与奠基 一、上古传说与圣人造物 二、从拣取生产生活资料到制作工具 三、陶器制作与器型设计 四、衣饰的产生 五、蚕缫丝与织造工艺 第二章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设计的发展与成熟 一、青铜铁器的制作工艺与形制设计 二、陶器与原始瓷器的形成及实用设计 三、冠冕服制与深衣华饰 四、诸子百家思想中的造物观念 五、《考工记》的成书背景及设计思想 第三章秦汉·设计的自在与成熟 一、秦始皇陵的铜车结构与设计 二、食器、文具的种类与设计 三、服饰与织物纹样设计 四、家具、陈设物与木作业设计 五、铜灯、铜炉与铜镜的设计形制 六、漆器业的兴盛与漆艺设计 七、农用工具的使用与设计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设计的延传与疾进 一、瓷器时代与瓷器设计 二、旷世奇服 三、机械制造与设计 四、漆器及木作业设计 五、寺院、佛塔与建筑上的纹饰设计 六、六朝陵墓与墓前石刻及墓室壁面设计 专题链接:魏晋玄学以及文献典籍中的设计思想 第五章隋唐五代·设计的诗意与华章 一、仓储设施与大运河的工程设计 二、隋唐长安的城市布局设计 三、瓷器具的工艺设计 四、唐三彩的釉彩工艺 五、冠服形制与女子妆饰 六、织锦织绫纹样设计与"陵阳公样" 七、唐代书籍装帧设计 八、金属制品的奇巧设计 九、漆器与家具设计

中国设计史(高丰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中国设计史》所研究的主要课题,既有每个时代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实用产品,包括各种生活器皿、日常用具、交通工具、服饰用品等,从功能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色彩设计以及材料和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和研究,也有对中国古代平面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的介绍和研究。同时,对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一些时代出现的影响较大的艺术家和有关艺术设计的典籍,也作一些概括性的介绍和阐释。 2.中国设计史的历史从发生与演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设计的起源和发生,是从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为了劳动而制作工具开始的。工具的设计,可以说是人类为了生存最早的设计作品。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不但是石工具加工技术的的进步,更是原始工具的一个飞跃。原始陶器设计,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第一座丰碑。原始陶器造型设计,为我国古代产品造型设计奠定了基础,其开创的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成为历代产品设计所沿用的一条基本准则。原始陶器的装饰设计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从设计艺术学意义上说彩陶的装饰设计,解决了一个如何适应造型、美化造型、增强造型艺术感染力,又有着相对独立欣赏性产品装饰设计原则问题。其开创的独立、连续适合等构成形式,又为中国古代的平面设计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彩陶的装饰色彩,则成为中国传统装饰色彩构成的基础。 商周时期,青铜器与原始陶器,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在功能内容、造型、装饰、材料和工艺技术上,都发生了变革。 西周时期,青铜器设计,呈秩序化、系列化、规范化发展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鼎成列、钟成律”,青铜器系列化已经推广和普及。 周代青铜器所创造的系列化造型设计和分工合作,批量化的制作方式,在当时手工业设计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先秦车器,更是分工合作的产物。《考工记》中阐述了“才美工巧”的设计原则,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和社会功能服务的设计理念。 汉代,实用漆器产品的生产进入最兴盛的时期。织绣品的设计和服饰设计也全面发展,丰富产量和精美的设计,通过“丝绸之路”,使得中国驰名世界。另外与住直接相关的建筑、家具和室内环境设计,在汉代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汉代的瓦当和画像石就是汉代建筑最出色的装饰设计。 三金南北朝开始,中国古代的实用产品进入了瓷器时代。 唐代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多元与融合的时期,唐代瓷器生产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最能体现唐代设计时代特点的当属金银器和丝织品设计。 宋代的设计已经走向成熟,并且全面走向市场,产品趋向商品化、平民化。宋代是瓷器产品的黄金时代,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其造型和装饰,宋瓷整体设计,开辟了一种崭新的优雅秀美、轻盈灵巧设计风格。同时中国古代构架建筑结构和家具及小木装修和摆设的设计,在宋代完全成熟。 元代,多元文化和设计的大交融,代表性品种有花瓷和金织物。

中国设计简史笔记2009年.doc1

一.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区别 1.设计服务与他人,工艺美术展示个性。 2.设计规模大,工艺美术规模小。 3.设计比较宏观,工艺美术比较微观。 4.设计是集体劳作实现,工艺美术是个体劳作。 5.设计讲究批量生产,工艺美术讲究少量生产。 二.工艺,设计,艺术,各自的范畴。 1.工艺注重材料,肌理,技巧的展示,有实用美的功能,是手工文化的典型形式。 2.设计注重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借助工业设计的手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3.艺术有强大的主观性,注重艺术家的个性,人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现。三.设计,工程设计的区别 1.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汽车的安全性,美感与舒适性 2.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汽缸与活塞的关系 四.原始社会的设计 1.北京人掌握了两样征服自然的武器;火,石器。(2009-9-4) 2.30万年以前山西襄汾的丁村人,20万年前河套人的石器有了固定的类型。 3.彩陶 五.彩陶起源。 ❶起源于瓜果,如把西瓜,葫芦掏空 ❷对女性乳房的模仿 ❸源于编织 六.彩陶的制作方法类型。 1,削挖模制 2,盘筑捏塑 3,轮制拉坯 七.彩陶技术革新 1,快轮制造一块泥巴不能太干或太稀,借助下面的快轮,快速转动,使其变薄 2,封窑技术优点是温度高陶的质量好,越高陶质越密,1200℃是陶和瓷的分水岭。 八.什么是彩陶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在河南仰韶发现,所以称为仰韶文化。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80000年的陶器是我国的最早的, 九.彩陶的类型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 5.马厂型。(2009-9-10) 十.彩陶装饰艺术。 装饰部位:与使用条件相适应,彩陶罐大都在肩部,彩陶钵在内部,不同的部位适用不同的花纹,口部为锯齿纹,收腹用垂幛纹,腹和肩部用圆圈纹,葫芦纹,网格纹等主花纹。侧看是连续的纹样,俯视是圆适合图案。图案多几何型,也有山,水及动物图案及少量的植物纹。 装饰图案的产生:1,编制的模拟,编织是早于陶器的生活用品。2劳动的节奏感,对几何纹产生的影

(完整word版)中国设计史

中国设计史 一、设计的定义 设计是什么? ?1、设计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一种形式。 ?2、设计是一种美的创造。 石球的出现与许家窑 延伸阅读:人类发展历程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现代人四个阶段,原始群早期为猿人,晚期为古人;从考古学界划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就是猿人、古人、新人时期。许家窑人是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之间,年代距今大约20万?a12.5万年。 石球的用途与飞石索: 飞石索的使用方法是:用兽皮或植物纤维做成一兜,兜的两头拴两根绳子,兜里放石球,使用时甩起绳子,使石球抡起来,而后松开一根绳索,将兜中的石球对准猎物飞出,有效射程可达50~60米。出土石球的同时,还发现大量动物化石,有野马、披毛犀和羚羊等,仅野马化石就有300多匹是许家窑人用石球猎获野马的有力证据。 磨制石器的特点 ?一、均为复合工具 所谓复合工具,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具组合而成的工具。结合的方式主要以钻孔和结绳两种为主。 磨制石器的特点 ?二、加工设计手段多样、技术高超 1,磨制技术成熟 2,钻孔技术成熟 原始人对泥土的认识造就了制陶技术的出现,将黏土在800-1000度的高温下焙烧成型,得到具有高强度的陶,从而方便人们的生活,陶器的出现,使设计开始具有了科技特征,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在中国诞生。 二、早期陶器设计 关于陶的起源 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伟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凡是古代重要的发明,往往把它和“圣人”联系在一起,把这发明本身也当作“圣事”或者“圣迹”。这一点,在《考工记》里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陶的起源 “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 陶瓷原料 ?陶瓷的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高岭土是目前陶瓷制造的最佳原料。?高岭土化学式Al2O3-2SiO2-2H2O

设计史笔记

第一章设计史与设计 设计史--试图总结某一特定时期的设计发展规律,包括各种风格特征、各 种派别、各种人物、各种事件。 设计艺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设计实践、设计史、设计教育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人类按自己的设想与计划,传达视觉符号和创造客观事物的过程。 在人类悠久的设计历史中,设计的范围和类型不断的发生变化,从早期 遗留下来的器具中,可以显示出实用和审美两大要素的结合。 第二节设计史的原理 人们从事设计活动,使用设计产品的历史悠久,但专门对设计史的关注和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有很多关键的因素影响着设计的发展:1.艺术2.科技3.社会4.市场 5.风格 ◆科技对设计的影响是本质上的,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设计史上很多大发展和重要成就都来自科技领域的突破: 1.新材料 2.新工艺 3.辅助工具 4.新理论 5.新观念 ◆设计风格主要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是设计师在其设计作品和理论中表现出来的设计个性与特色,一方面,个人风格受到大范围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的制约;另一方面,设计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又是通过很多个人风格表现出来的。 第三节设计教育的发展 设计教育与现代设计的诞生相差不远,但世界各主要工业强国建立自己设计教育体系的时间各有先后: ●德国:1919年;●美国:1930年;●日本:“二战”后。 在世界设计教育中,德国在一战后,建立包豪斯学院,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典范和创始,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前包豪斯时代的设计教育 ※德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强国,于19世纪60年代建立很多工艺美术学校。强调工业设计的技术性,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法国人17世纪末开始成为欧洲艺术的领导者。法国重视艺术传统和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培养出大批具有艺术气质的工业设计师。 ※英国在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后,采用双轨制教学,即美术学院专门培养艺术家,设计人员则完全是由设计学校培养。 ※美国大力发展综合性大学中的视觉艺术教育,即非艺术专业高校的艺术教育。 二、包豪斯时代的专业艺术教育 包豪斯设计学院由格洛佩斯在两所魏玛工艺美术学校的基础上建立。 ※包豪斯的雄心壮志是要用现代风格解决现代设计问题,它的创始人希望让建筑设计师、平面设计人员都具有手工艺人的技能,在技术的基础上展现美学,强调标准化、技术性,强调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训练阶段的重要性。 包豪斯创立的最基本的家具、纺织品、展览、印刷的视觉传递方法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设计和平面设计都属于专门的课题研究,同时还包括艺术史、哲学等在内的理论课和学习金属、印刷、玻璃等制作工艺的工艺技术基础课,都是设计教育的基础。 三、包豪斯的设计成就 布劳耶--具有雕塑感的、标准化的功能家具 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1886-1969) 建筑设计、家具设计(钢管椅、巴塞罗那椅) 布朗特—日用品设计 三、后包豪斯时代的专业艺术教育 二战后,有志于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于现代设计教育。 ※德国于战后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该学院办学宗旨:培养现代设计师,提高现代设计的总体水平。 ※美国的设计教育从建立起,就以为市场培养专门的设计人才为目标; ※日本二战后,大力发展设计教育,为日本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近年来,中国艺术设计领域发展迅猛,各类设计作品层出不穷。要 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我们不得不提到著名设计师赵农。他 对中国艺术设计的研究和贡献,使得中国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崭露头角。本篇文章将以赵农的视角,记述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 一、古代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追溯到早期的陶器、绘画和雕刻,其风格形成于 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在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艺术设计开始吸收 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特色。中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着重于人 物塑造和景观描绘,注重传统价值观的传达。 二、近现代艺术设计的嬗变与开放 近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嬗变与西方现代化思潮的进入紧密相连。中 国设计师开始接触到西方的艺术设计理念、技巧和材料,运用这些元 素融合到中国传统艺术中,产生了一系列新潮流的设计作品。同时, 中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也为艺术设计的开放提 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当代艺术设计的创新与推动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崭 新的时代。创新的设计理念、数字化的设计工具,让中国设计师有更 多的创作空间。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而

是涵盖了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以此,中国设计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走出了国门,与国际设计界分享交流。 四、未来艺术设计的展望与挑战 中国艺术设计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融合国际设计潮流,保持创新能力。同时,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加重视和解决。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中国艺术设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设计历经古代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近现代设计的嬗变与开放,以及当代艺术设计的创新与推动,走向了新的时代。未来,中国艺术设计将在全球舞台上继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赵农作为一位伟大的设计师,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艺术设计思想必将激励更多的设计师追求卓越,推动中国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实用版】 目录 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 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内容 1.石器时期的设计 2.文明曙光的艺术设计 3.封建时期的艺术设计 4.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 三、赵农笔记的价值与意义 正文 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 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部关于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涵盖了从石器时期到现代的艺术设计发展。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家具、器物、服装、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的历史发 展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演变过程,为现代艺术设计 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内容 1.石器时期的设计 石器时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设计活动主要体现在石器的制作过程中。在石器时期,人类通过观察自然、认识材料,利用石头等自然材料制作出适合自己需求的工具。赵农在笔记中对石器时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石器时期的设计体现了人类对自然材料的认识和把握,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2.文明曙光的艺术设计 文明曙光时期,人类开始有了城邦国家,艺术设计逐渐与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联系在一起。赵农在笔记中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建筑、器物等设计,探讨了艺术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艺术设计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不同时期的艺术设计风格与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3.封建时期的艺术设计 封建时期,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皇权和封建礼制的影响。在赵农的笔记中,她详细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建筑、家具、器物等设计,指出封建时期的艺术设计体现了皇权和封建礼制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4.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艺术设计的传入,中国艺术设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赵农在笔记中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现代艺术设计是传统艺术设计与西方艺术设计的结合,是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赵农笔记的价值与意义 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从石器时期到现代,全面梳理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外,赵农的笔记还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角度分析了艺术设计的发展,为我们理解艺术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摘要: 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 1.设计的萌芽时期 2.手工业时期 3.早期工业时期 4.工业化社会成熟时期 5.后工业时期 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内容 1.石器时期的设计 2.文明的曙光 3.传说与文化 4.设计的延伸 正文: 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本关于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全面历史,它以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历程为主线,将艺术设计史分为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期、早期工业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时期、后工业时期六个时期,展现了人类设计的历史。在这个历程中,艺术设计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从最初的石器时期的设计,到现代工业化的设计,都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笔记中,他首先介绍了石器时期的设计,阐述了人类在石器时期的生产活动,以及如何通过制造石器来满足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了自然材

料,并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制造工具。 接着,赵农的笔记谈到了文明的曙光。他指出,文明的曙光是指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有了文化和宗教,这些文化知识和信仰对人类的设计和制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笔记中,赵农还探讨了传说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传说是一种文化的基本说法,它包含着某种美好和夸张的叙事方式。传说是人的精神因素的寄托,亦包含着一个部落、一个民族的文化知识的延伸。这种文化知识对人类的设计和制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赵农的笔记还讨论了设计的延伸。他认为,设计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现代社会,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产业,它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3.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4.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贡献 5.结论:中国艺术设计的未来展望 正文 【引言】 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在这个历史长河中,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夏燕靖的《中国艺术设计史》重点笔记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精髓。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陶器、玉器和铜器等生活用品已经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观念。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艺术设计在商周时期、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独特的表现和发展。尤其是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艺术设计达到了一个高峰,对世界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它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强调“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其次,它融合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综合之美”。再次,它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最后,

它注重传承与创新,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与时俱进地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 【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艺术设计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它们的艺术设计风格受到了中国艺术设计的深刻影响。同时,中国艺术设计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如佛教艺术、波斯艺术等,丰富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内涵。此外,中国艺术设计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等,都充分展示了中国艺术设计的独特魅力。 【结论】 总之,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历史,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摘要: 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 1.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阶段 2.夏燕靖对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重点 二、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阶段 1.原始社会的设计 2.奴隶制社会的設計 3.封建社会的設計 4.近现代的设计 三、夏燕靖对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重点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东西方设计的交流与互鉴 3.中国艺术设计史的教育与传承 正文: 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它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阶段。夏燕靖在这部史书中,重点关注了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阶段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首先,夏燕靖将中国艺术设计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的设计、奴隶制社会的設計、封建社会的設計以及近现代的设计。在原始社会的设计阶段,人们主要通过简单的图形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設計开始出现,这一阶段的设计以实用为主,兼具审美功能。封建社会的設計则注重形式美和装饰性,设计风格繁复华丽。近现代的设计,受到西方设计的影响,开始融合东西方的设计元素,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 其次,夏燕靖的研究重点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他认为,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融合、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元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得中国艺术设计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此外,夏燕靖还关注了东西方设计的交流与互鉴。他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设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为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巧,中国艺术设计史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设计的大潮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最后,夏燕靖强调了中国艺术设计史的教育与传承。他认为,只有将中国艺术设计史的教育与传承工作做好,才能使这一历史瑰宝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为此,他倡导加强对学生的中国艺术设计史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精髓。

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1.彩陶 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器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 仰韶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mian)池仰韶村首先发现而得名.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郊半坡村。从其造型来看,主要以圆为其造型语言.从其纹饰来看,多采用动物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一般采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原始艺术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原始艺术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原始艺术是原始人类生活的直接表现或反映,对生活的寄予的向往。在纹饰上选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物作为原形.如动物纹,人面纹等。因为他们在渔猎生活中,对这些动物比较熟悉,以及再现生活中的活动的场景,客观上有利于表现,主观上一般对某些动物有某种原始宗教性的崇拜,寄托他们对生活的某种向往. 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现为代表。在半坡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平较高,影响也较大。从造型上看,庙底沟典型器型为“小底鼓腹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从纹饰上来看,一变半坡类型的直线纹为曲线纹,广泛使用曲线和圆点,形成活泼多边的装饰效果。出现蛇纹装饰。 马家窑文化受仰韶文化影响,主要出现在甘肃,青海地区。有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三种类型。 马家窑型:马家窑型饰在庙底沟的基础上获得了更高的发展。从造型上,较前更为丰富多样。从纹饰上,将曲线纹发展到了极致。其中以旋涡纹最为典型。 半山型:以甘肃宁定半山的发现为代表,其造型和装饰技术都到达了彩陶工艺的顶峰。造型短胖敦厚。纹饰根据不同装饰部位做不同的处理。 马厂型:首见于青海乐都马厂. 发展趋势:由中原发展到西北。半坡型具有浓厚的原始文化色彩,马家窑和半山型则是彩陶造型与纹饰装饰工艺的顶峰,马厂型为彩陶文化的终结。 2.黑陶 存在于黄河中下游和渤海湾地区.于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故名为龙山文化。 特点: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 黑陶与彩陶相比,采用轮制等技术,造型更复杂精致,表现出挺拔的的阳刚之美。典型器型有高足杯。 小结:彩陶工艺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无论其造型还是其文饰,无论是其品种还是其功能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水平。尽管某些文饰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大都带有强烈的装饰性,而且还体现出对装饰艺术的总多法则的运用,如对比、均衡、变化、统一、虚实等。其抽象性的造型语言至今仍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借鉴意义,并为后来的青铜艺术提供了丰富而精美的范本。 原始工艺中,实用性重于装饰性,认识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并充分的统一。技术对艺术的决定性的影响,这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常采用表号性的手法,抽象性的语言来突出形象特征和装饰效果。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 一、青铜工艺: 1、青铜: 指在红铜中加入锡、铅等冶炼成的一种合金。天然铜色红,称为红铜;加入锡铅以后,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2、青铜的主要优点:1点低,容易掌握铸造过程 2度高,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 3、制作工艺的演变:冷煅→热铸;浑铸→分铸 冷煅用于制作简单器型。

设计类书单

中国部分: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 《中国设计史》高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 《中国工艺美术史》徐思民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中国设计艺术史纲》朱和平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 《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王荔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中国设计理论辑要》郭廉夫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7 《设计史鉴》-审美、文化、技术、思想王琥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0 《成器之道》尚刚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王琥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0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三联书店 《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王荔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沈榆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 西方部分: 《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外国艺术设计史》邬烈炎、袁熙旸著 《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李格尔著 《世界现代设计史》《现代平面设计史》梁梅著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著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现代设计史》大卫瑞兹曼著王栩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平面设计编年史》史蒂文海勒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平面设计史》约翰娜德鲁克广西美术出版社 《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佩夫斯纳著《世界工艺史》爱德华·卢西·史密斯 《20世纪的设计》伍德汉姆 《大设计》斯帕克 《欲望之物——1750年以来的社会与设计》阿德里安·福蒂 《设计问题》 《设计文化》 《设计问题:历史·理论·批评》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2002年 《世界设计史》[美] 维克多·马格林著2020年11月 艺术方面: 《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 《现代主义艺术二十讲》马永健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后现代主义艺术二十讲》马永健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后现代主义艺术谱系》岛子著重庆出版社 2001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设计史课堂笔记(1)

本我,快乐原则,动物性层面的自我,现实原则,超我,至善原则,道德层面的人。随心所欲不逾距。 《哈姆雷特》延宕,俄底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静态地研究个体的人、过于关注性本能 荣格,集体无意识。“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原型——>原型批评 嗜痂成癖 英国,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 李泽厚《美的历程》。意味:历史积淀。 达.芬奇“艺术家追随自然,就应该像学生追随老师一样。” 悟性 卜劳恩《父与子》《小鸟的歌唱》 苏珊.朗格“一部作品有情感而没有形式,有可能是一部好作品,至少不会是太差的作品;而一部作品有形式没有情感,不会是一个部好

的作品。” 易中天《破门而入——易中天谈美学》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罗素《西方的智慧》、《西方哲学史》 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曹丕《典论.论文》,钟嵘《诗品》“曹丕的一个时代,是文学的自学的时代。”——鲁迅 康德“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四、艺术的创造性(新颖性、独创性)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豪放派”“婉约派” 易安、幼安:济南二安 “别是一家”艳科,“以诗为词” “源”、“流” 《李自成》姚雪银

“意识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加工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拉伯雷《巨人传》 《维林多府维纳斯》(《维林多府母神》) 张承志《黑骏马》 张欣辛《疯狂的君子兰》 拜金主义、金钱拜物教 《金驴记》《变形记》 意象、意境:《江雪》 意境是抒情类作品创作的最高追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 沃林格《抽象与移情》“广场恐怖症” 冉.阿让 巴尔扎克《高老头》伏盖公寓

工业设计史(重点整理)

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概要 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工业设计阶段。 2。工业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 1。工业设计的产生 工业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在变革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 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 2.工业设计的发展 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各国工业设计师担负起重建家园及使产品重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3。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是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的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度; 第二个时期是1915年—1939年的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接触任务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时期是1940年至今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 4。18世纪下半叶在欧美流行的新古典设计风格的特点,以及对当时设计风格的影响。 新古典是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它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古典风格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它源于古典,但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新古典设计讲求风格,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样式的大致轮廓特点;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

工业设计史(重点整理)

工业设计史(重点整理) 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概要 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工业设计阶段。 2.工业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 1.工业设计的产生 工业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在变革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 2.工业设计的发展 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各国工业设计师担负起重建家园及使产品重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3.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