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机构采样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现场采样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现场采样要求,评审采样方案,选取采样仪器设备,准备容器及保护剂,配制样品吸收介质,采样安全知识,样品采集,采样记录填写,样品存仓,样品运输及样品交接。熟练掌握采样、交样流程,做好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够正确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现场检测部水质、室内空气、公共场所空气、固定污染源废气和土壤现场采样的技术要求。

3. 依据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四号)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373-200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4.水质采样

4.1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2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3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a.接受采样任务单

b.采样的准备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交接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博慧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抽样控制程序》的规定,现场检测部根据《样品检测任务单》的要求,根据采样单上的检测领域、检测项目、采样时间、频率以及采样数量,编制《样品采集方案》,经现场检测部经理审核后,按照采样方案准备相应的采样设备、工具及容器等物品。

采样的准备:

根据《样品采样采集方案》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上,不能搅匀时,可按各层量的多少的比例分层取样。

对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的大型贮罐或废水池,根据具体情况,可多点分层采样。可采用自制的负

重架,架内固定聚乙烯塑料样品容器,沉入废水中采样。

从地面水如河流、湖泊等水体取样:采集表层水样时,可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进行;采集表层以下各层面的水样时,可用单层采样器采样。

各种采样器的采样方法

1.采样器用水样冲洗三次后(不可先加固定剂),正式取样。用单层采样器采样:采样时在架底固定好铅坠,检查采样瓶是否牢靠,带软绳的瓶塞是否合适;一手抓软绳,一手将水瓶慢慢放入水中;到达预定水层时,提拉软绳,使瓶塞打开,待水灌满后迅速提出水面,倒掉上部一层水,便得到所需的水样。

2.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当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时,应把自动采样器的采水用配管沉到适当的深度(一般在中心部分),配管的尖端附近装上2mm筛孔的耐腐蚀的筛网,以防止杂质进入配管及泵内。由于筛孔容易堵塞以及泵内易黏附油脂物质,所以要定期清洗。

3.聚乙烯塑料桶采样:到达采样站位正式采样前,用水样冲洗桶体2~3次。当用桶采集的水样为离表层零到几十厘米深处混合水样时,应避免水面漂浮物体进入采样桶。采样时,使桶口迎着水流方向浸入水中,水充满桶后,应迅速提出水面。

特殊项目的采样方法:

pH:测定样品的pH值,应使用密封性好的容器。采样器采集样品后,应立即灌装,将样品容器完好充满并且紧密封严,以隔绝空气的作用。

油类:含油的废水样品,应单独玻璃瓶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测定油类的样品容器禁止预先用水样冲洗。测定水体中包刮油膜的含油量时,要一并采集水面上的油膜样品,同时测量油膜厚度和覆盖面积。测定水面上薄层油膜的油分含量时,可用一个已知面积的不锈钢格架,格架上步好不锈钢丝网,网上固着容易吸收油料介质,(如厚滤纸,硅藻土,和成纤维等),将不锈钢网格放在水面上吸收漂油的油分。

微生物、生物样品:应注意瓶口绝不能暴露在空气中。

采样注意事项:

分装样品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涮洗用的水样应弃去。以排除可能带来的沾污。但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浑浊度、悬浮物等测定用水样,在采集后,应尽快从采样器中放出样品,在装瓶的同时摇动采样器,防止悬浮物在采样器内沉降。非代表性的杂物,如树叶、杆状物等,应从样品中除去。

采样时要防止采样现场大气中降尘带来的污染。

1.采样时应避免剧烈搅动水体,任何时候都要避免搅动底质。用采水塑料桶或样品瓶人工直接采集水体表层水样时,采样容器的口部应该面对水流流向。

2.采水器的容积有限不能一次完成采样时,可以多次采集,将各次采集的水样集装在洗涤干净的大容器(容积大于5L的玻璃瓶或聚乙烯桶)中。样品分装时应充分摇匀。注意:混匀样品不适宜测定生化需氧量、油类、细菌学指标、硫化物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3.测定生化需氧量、pH值等项目的水样,采样时必须充满样品瓶,避免残留空气对测定项目的干扰。测定其他项目的样品瓶,在装取水样(或采样后)至少流出占容器体积10%的空间,一般可装至瓶肩处,以满足分析前样品充分摇匀。

4.在样品分装和添加保存剂时,应防止操作现场环境可能对样品的沾污,尤其测定微生物质的样品,更应格外小心,要预防样品瓶塞(或盖)受沾污。

5.凡需现场测定的项目,应进行现场测定。

样品的保存

各种水质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的过程中,由于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会发生各种变化。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化学作用,能引起水样组分和浓度的变化,在采水器、水样容器或悬浮物的表面上产生胶体吸附现象或溶解性物质被溶化等,都会使水样的组分发生变化。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水样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必须在采样时针对水样的不同情况和待测物的特性实施保护措施,并力求缩短运输时间,尽快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样品的保存方法:

1.充满容器: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溶解性气体逸出,氰和氨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损失,采样时应使样品充满容器,并盖紧塞子,不使松动。

2.冷藏法:冷藏或冷冻样品。在40℃冷藏或将水样迅速冷冻贮存在暗处,可抑制微生物活性,减缓物理挥发作用和化学反应速度。冷藏温度必须控制在2~50℃。

3.加入化学保存剂:为防止水样中某些金属元素在保存期间发生变化,可加入某些化学试剂。各种项目水样的不同保存条件见附表。

对保存剂的要求:

常用的保存剂,如酸应使用高纯品,碱或其他试剂使用分析纯使剂,最好用有优级纯试剂。保存剂应每月更换一次,如发现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注意事项:

pH值、溶解氧应现场测定。除现场测定项目外,样品采集后立即按保存方法采取措施,加保存剂的样品应在采样现场进行。在加保存剂时,除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样品移液管应擦入液面下加人保存剂外,一般项目加保存剂时,移液管嘴应靠瓶口内壁,使保存剂沿壁加到样品中,防止溅出。加入保存剂的样品,应颠倒摇动数次,使保存剂在水样中均匀分散。

样品标识和记录:

1.对采集到的每一个废水样都要做好记录,每一个样品都要有相应的编号,废水样品采集后应及时将污染源名称、排污口名称、现场测定结果、送检样品标志、保持条件和现场简要描述等作认真登记。采样记录填写应详细、完整、准确,做到字迹端正、清楚;修正处应用统一的单划线删除并盖章,不随意涂改。

2.水样采集后,应在现场及时填写水质检测采样单。现场记录应详尽准确,按表格填写后,未尽事宜应在备注栏内叙述,使非现场人员无需询问便可详知现场采样的各方面情况。

3.采样记录应使用水不溶性墨水书写,字迹整齐清楚,不随意涂改。

4..现场质控样应详记其采集情况,并记下现场平行样的份数和容量、现场空白样和现场加标样的处置情况。

5.样品的标签必须防水并且能牢固地粘贴在每个容器的外面,以防止样品搞错。标签内容为样品编号等。

6.样品能迅速分析的项目应立即分析,否则应分类按保存方法归类存放,需冷藏的则放入2~50℃的冷库内。

样品运输:

装有水样的容器必须加以妥善保护和密封,并装在周转箱内固定,以防运输途中破损。除了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运输外,还要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沾污瓶口使水样变质,保证样品的完整与清洁。

1.样品装运前必须逐渐与采样单、样品标签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

2.样品装运的箱和盖都需用泡沫塑料作衬里和隔板。样品按顺序装人箱内。

3.需冷藏的样品,应配备专用隔热容器,例如:冷藏箱放入制冷剂(如冰块),将样品置于其中保存。

4.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品瓶。

5.样品运输时必须有专人押运。样品交实验室时送样人和收样人都必须在样品交接单

样品交接:

样品运回实验室后,由采样人员同实验室样品保管员进行交接,转交人和接受人都必须当面清点和检查并在交接单上签字,证明日期和时间。

1.采样人员将采好的样品连同采样单和样品交接单在规定的时限内交样品保管员验收,签字保管。

2.样品保管员应对样品名称和编号,样品采集点名称和样品表现特征描述,监测分析项目,样品保存所用的保存剂名称,浓度和用量,样品的包装,运输保管状态,采样日期和时间,样品数量,所保存状态,采样人签名等进行登记核实。

3.样品验收过程中,如发现编号错乱,标签缺损,字迹不清,监测项目不明,规格不符,数量不足以及采样不合要求者,可拒收并建议补采或重采,因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收样测定。恰当的样品管理能保证在采集,装运和分析样品时,使待测组份变化最小,并防止产生错误。采样的安全防护:

在下水道、污水池、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等部位采样时,必须注意避免下述危险:

1.污水管道系统中爆炸性体混合可能引起爆炸的危险。

2.由毒性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引起的中毒危险。

3.缺氧引起的窒息危险。

4.致病生物引起的染病危险。

5.在阶梯、平台滑脚所造成的摔伤危险。

6.溺水的危险。

7.掉物砸伤的危险。

8.蒸汽和热排废水的烫伤危害和使用带电设备的触电危险。

9.被现场保护剂灼伤的危险。

针对上述危害要采取预防措施,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以及劳防用品等,避免危险的发生。采样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

1.参加采样的人员必须健康,有循环系统疾病的人员不得参加。采样人员中,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熟悉水性的成员。

2.采样时,必须同时有两人以上进行操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3.操作采水器的人员必须带手套。

4.使用化学药品和试剂时,必须遵守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规则。

5.室内环境检测采样

5.1 采样设备

室内空气采样应选择相应的采样仪器设备,合适流量的采样泵、氡监测仪、样品收集装置、吸收液及采样管。

5.2 采样准备

现场检测技术人员,根据相应的《样品委托单》,编制相应的《样品采集方案》并根据室内空气采样技术规范及时和营销人员做好沟通,让客户提前做好检测准备,提前关闭门窗24小时以上等。

5.3 采样布点

a. 布点应具有代表性,首先应保证抽取样本间(工程验收)有代表性,其次保证样本间内所设点有代表性(两点以上)。

b. 布点数目依据所检测房间面积而定,50㎡以内布一个检测点,50~100㎡布两个检测点,100㎡以上布3~5个检测点。

c. 一点采(抽)样时布点在中心点,两点以上视房间结构而定,除平行样外不可布成平行点,要保证各点代表性,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点须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0.8~1.5m。

d. 现场布点位置依检测方案位置设定,检测点编号应与检测方案中编号一致,若确需调整,需在方案和采(抽)样记录中注明,并在布点图中标明,采(抽)样点数不可改变。

e. 当房间内有两个及以上检测点时,以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f. 现场检测布点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5.4采(抽)样条件

a. 采(抽)样现场未经投入使用,没有人为添加的污染物。

b. 现场周围环境没有影响采(抽)样的干扰因素,如振源、辐射等。

c.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化合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d.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

5.5 采(抽)样数量

a.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b.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5.6 采(抽)样方法

甲醛

采用吸收液法采集样品,以酚试剂作为吸收液,用内装5 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0.5 L/min 流量采气10 L,在吸收管前加硫酸锰滤纸以除去SO2的干扰,并记录采(抽)样点温度、湿度、气压,同时加空白样品。

以FD216测氡仪进行点测采(抽)样,同时自动检测其含量。现场记录累计总量

采用吸收液法采集样品,以0.005mol/L的硫酸为吸收液,用内装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采气5L,并记录采(抽)样点温度、湿度及气压。同时加空白样品

采用吸附法采集样品,以内装100mg活性炭,长150mm,内径3.5-4.0mm,外径6mm的玻璃管进行采(抽)样,控制流量为0.5L/min采气10L。用检定过的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抽)样系列在采(抽)样前后的流量。误差须小于5%。并记录采(抽)样点温度、湿度、气压,同时加空白样品

总挥发有机物

以吸附法进行采(抽)样,所用吸附管为Tenax-TA吸附管,以0.5L/min速度采气10L, 并记录采(抽)样点温度、湿度及气压。同时同步采集

室外空气平行样作为空白样。

现场加采不少于10%的平行样作为质控样。

5.6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a.吸收瓶和吸附管要保证其吸附效率在95%以上。

b.采样前要进行流量校准。

c.要检查带有负载的仪器气密性。

6.公共场所检测采样

6.1 采样准备

a.采样前应根据公共场所的《样品委托单》,制定《样品采集方案》。检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地址、检测项目、空气质量检测点数目、公共用具样本量、样品采集方法、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样品保存和运送等。

b.检测采样前应对现场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熟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检测仪器。

c.在工作开展前,应对检测仪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出发前检查所带的仪器电源和性能是否正常,采样工具是否齐全。

6.2 现场检测

a.现场检测至少2人,并持有效采(抽)样员证,由被检单位人员陪同进行检测。

b.检测点的选择

①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检测点(以下简称检测点)应选择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且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②检测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通常情况下应按平面布局检测出两个数据,取其平均值。

③检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远,高度0.8~1.2m。

④确定检测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

c.检测点数目

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检测点。

旅店业表1 旅店业客房采样

客房间数≤100>100

采样点数(个) 客房数5~10% 客房数1~5% 采样高度(米) 0.8~1.2 0.8~1.2

检测项目物体表面项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

空气检测项

空气细菌总数、温度、湿度(三星级及以上需检测)、风

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照度、

噪声(A)、新风量。

注:1.采样的客房数量最少不少于2间,每间客房布一个点。

2.空气细菌总数每个点布三个平皿。

文化娱乐场所表2 影剧院、音乐厅、录相厅(室)

座位数(个)≤300≤500≤1000>1000 采样点数(个) 1-2 2-3 3-4 5 采样高度(米) 1.2 1.2 1.2 1.2

检测项目

物体表面项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空气检测项

空气细菌总数、温度、湿度、风速、CO2、甲醛、PM10、

噪声、新风量

文化娱乐场所表3 舞厅、游艺厅、茶座、酒吧、咖啡厅

面积(㎡)≤50≤100≤200>200

采样点数(个) 1 2 3 3-5

检测项目细菌总数、温度、湿度、风速、CO2、甲醛、PM10、噪声、新风量采样高度(米) 舞厅1.5 其它场所1.2

注:酒吧、咖啡厅加做CO

公共浴室表4 更衣室

观众座位数(个)≤100>100 采样点数(个) 1 2

采样高度(米) 0.8~1.2 1.2 检测项目温度、CO2、CO、照度、水温

注:浴室(淋浴、池浴、盆浴、桑拿浴)不做CO

理发店、美发店表5 理发店、美发店

观众座位数(个)≤10~5000 >5000 采样点数(个) 1 2 3

采样高度(米) 1.2~1.5 1.2~1.5 1.2~1.5

检测项目CO2、CO、甲醛、PM10、氨、空气细菌总数

游泳馆、体育馆表6 游泳馆、体育馆

观众座位数(个)<1000 1000~5000 >5000 采样点数(个) 3 5 8

采样高度(米) 1.2 1.2 1.2

检测项目温度、湿度、风速、CO2、细菌总数

注:体育馆加做甲醛PM10、甲醛

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表7 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

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

面积(㎡)200~1000 1000~5000 ≥5000

采样点数(个) 2 4 6

采样高度(米) 1.2~1.5 1.2~1.5 1.2~1.5 检测项目湿度、风速、CO2、甲醛、PM10、噪声、照度、空气细菌总数

注:商场、书店、候诊、候车室加做CO,医院候车室不做湿度,做温度,候车室加做温度

d.公共用具样本量

①对公共卫生用品进行检测时,其检测卫生用品的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对各类卫生用品、用具投入使用总数不超过10件的单位,各类物品的采样数量应在1件以上。

②对食(饮)具进行检测时,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各类食具(碗、盘、杯等),取样量可根据大、中、小不同饮食行业,每次采样6~10件。

6.3采样方法

a.检测项目具体操作

温度

室内面积不足16㎡,测室中央一点,16㎡以上但不足30 ㎡测二点(居室对角线三等分点);

30 ㎡以上但不足60㎡测三点(居室对角线四等分点);60 ㎡以上测五点(二对角线上梅花设点)。测点离地面高度0.8~1.6m,应离开墙壁和热源不小于0.5m。

湿度

检测点的确定和要求同温度。

风速

测点离地面高度0.8~1.6m。

照度

①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和大面积场所的测量可用等布点法,一般以100 ㎡布10个点为宜。

②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③照度测定时注意事项

④测定开始前,白炽灯至少开5min,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min。

⑤为了使寿光器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曝光5min。

⑥受光器上必须洁净无尘。

⑦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于测定面上。

⑧测定者的位置和服装不应该影响测定结果。

⑨银幕亮度的测定:照度计的受光器与银幕平行,背向银幕,距银幕10cm处测定。

噪声

①布点要求:较大的公共场所(大于100 ㎡)距声源(或一侧墙壁)中心划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取均匀分布的三点为检测点;较小的公共场所(小于100 ㎡)在室中央取一点为检测点。

②仪器设置

测量时声级计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脚架上,使传声器指向被测声源,为了尽可能减少反射影响,要求传声器离地面高1.2m,与操作者距离0.5m左右,距墙面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

一氧化碳

根据布点原则及《便携式一氧化碳仪操作规程》检测分析。

二氧化碳

根据布点原则及《便携式二氧化碳仪操作规程》检测分析。

甲醛

采用吸收液法采集样品,以酚试剂作为吸收液,用内装5 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0.5 L/min 流量采气10 L,在吸收管前加硫酸锰滤纸以除去SO2的干扰,并记录采(抽)样点温度、湿度、气压,同时加空白样品。

采用吸收液法采集样品,以0.005mol/L的硫酸为吸收液,用内装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采气5L,并记录采(抽)样点温度、湿度及气压。同时加空白样品。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根据布点原则及《激光粉尘仪仪操作规程》检测分析。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自然沉降法:设置采样点,应根据现场的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通常设置5个采样点,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为一采样点,该点与四墙角连线的中点为另外4个采样点。采样高度为1.2~1.5m。采样点远离墙壁1m以上,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将直径9cm的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处,打开皿盖,暴露5min,盖上皿盖,标记样品编号,翻转平板。

公共用具的细菌总数

①茶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饮(餐)具与口唇接触1~1.5cm处的内外缘各一周采样,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内。

②毛巾、床上卧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毛巾、枕套对折平面中央各5cm×5cm面积范围;床单、被套的两端中间5cm×5cm面积上均匀涂抹5次,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内。

大肠菌群

茶具:①涂抹法:使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②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润5cm×5cm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两张,分别粘贴在茶具内、外缘口唇接触处,约30s后取

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

毛巾、床上卧具:①涂抹法:使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②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润5cm×5cm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两张,分别粘贴在毛巾、枕套对折平面中央或床单、被套的两端中间,约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③理发用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使用的刀、剪刃的两侧面各涂抹一次采样,两把刀(或两把剪)为一份样品;在理发推子前部上下均匀各涂抹三次,一个推子为一份样品,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内。④食(饮)具: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润5cm×5cm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后,贴于食(饮)具内侧表面,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将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润后的纸片置于无菌塑料袋,以5只筷子为一件样品,立即将筷子口端(约5cm)抹拭纸片,每件样品抹拭两张。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使用的刀、剪刃的两侧面各涂抹一次采样,两把刀(或两把剪)为一份样品,将棉拭子放入7.5%的氯化钠肉汤内。

霉菌和酵母菌

将无菌棉拭子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在每只拖鞋鞋面和脚趾接触处5cm×5cm面积上,有顺序地均匀涂抹3次,将棉拭子放入10mL装有玻璃珠的无菌盐水管中,一双拖鞋为一份样品。

采样后应立即在样品上标记样品编号,样品编号要有唯一性。

b.现场检测采样完成后,填写好《公共场所现场检测记录表》,并由被检单位陪同人签字确认。

c. 样品应尽快送实验室,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样品的损失或污染,存放样品的器具必须密封性好,小心运送。

d.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检测通知单,做好样品交接手续。

6.4质量控制

a.检测采样前应对现场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熟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检测仪器。

b.每件仪器应按计量规定定期进行检定,修理后的仪器应重新进行计量检定。每次连续检测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

c.在工作开展前,应对检测仪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出发前检查所带的仪器电源和性能是否正常,采样工具是否齐全。

d.微生物采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无菌保存。

7.环境空气采样

7.1采样准备

a.现场检测部根据《样品检测委托单》和《检测方案》,编制《样品采集方案》包含检测项目、测量点位、采样时间、检测频次等信息。

b.现场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方法标准及采样技术规范

c.现场检测技术人员根据《样品采集方案》准备采样设备、吸收装置、吸收溶液、吸附管及相应配套的耗材用品,如电源线、测距仪等。

7.2 现场采样

采样点位的选择原则

①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②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以上;

③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④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⑤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⑥监测点周围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

7.3采样方法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一、直接采样法

适用于污染物浓度高或分析方法灵敏的情况,包括的内容:①注射器采样法;②塑料袋采样法;③采气管采样法;④真空瓶采样法;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

大多数情况利用此法,主要包括:

(一)溶液吸收法

抽去一定量的空气,通过选择的吸收液,被测组分由于溶解或化学反应被阻留下来形成溶液,然后对溶液进行测定。适用于气态、蒸汽态、气溶胶态污染物质;吸收原理上分为物理

溶解和化学反应;

吸收效率取决于吸收速度和接触面积;必须选择合适的吸收液和吸收管。

吸收液的选择原则:

①与被采集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②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

③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④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

吸收管的选择: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

①气泡吸收管(适用气态或蒸汽态物质);

②冲击式吸收管(适用气溶胶态或易溶解样品);

③多孔筛板吸收管(适用于气态、气溶胶态样品)。

(二)填冲柱阻留法

阻留柱:长6~10厘米,内径3~5毫米,内装颗粒状填充剂的玻璃或塑料管。让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等作用阻留在填充剂上,采样后通过解吸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释放出来进行测定。包括:

①吸附型填充柱填充剂是颗粒状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胶、分子筛、高分子多孔微球等;

②分配型填充柱填充剂是表面涂高沸点有机溶剂的惰性多孔颗粒物;

③反应型填充柱填充剂是由惰性多孔颗粒物(如石英沙、玻璃微球等)或纤维状物(如滤纸、玻璃棉等)表面涂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

(三)滤料阻留法

用抽气装置抽取一定量的空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颗粒物的重量,再根据采样体积计算。

(四)低温冷凝法

当空气流经采样管时,被测组分因冷凝而凝结在采样管底部。应在采样管的进气端装置选择性过滤器,以除去水分和CO2等。

(五)静电沉降法

通过电场使气体分子电离,附着在气溶胶上,使颗粒带电,沉降到收集极上。

(六)扩散(或渗透)法

用在个体采样器中,佩带在人身上,跟踪人的活动,用作人体接触有害物质量的监测。(七)自然集积法

1.降尘试样采集

2.硫酸盐化速率试样的采集。

(八)综合采样法

三、采样仪器

(一)组成部分:采样动力、流量计、收集器;

①收集器:吸收管、填冲柱、冷凝采样管、滤料采样夹;

②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孔口流量计、限流孔,流量计在使用前要进行校正;

③采样动力:真空泵、刮板泵、薄膜泵、电磁泵;

(二)专用采样器:

将收集器、流量计、抽气泵及采样预处理、流量调节、自动定时控制等部件装在一起,就构成专用采样器,如:

①SO2、NO2等空气采样器(我公司主要以QC-2B和崂应2050);

②TSP、pm10等颗粒物采样器(我公司采用崂应2050);

①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50~150L/min);

②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测可吸入颗粒物时需加分尘器,分尘器有旋风式、向心式、多层薄板式、撞击式等;个体计量器,调节成与人的呼吸线速度相似的流量,并随人的活动来采集空气样品。

四、采样记录

内容: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采样流量和采样体积;采样时的温度、大气压力和天气情况;采样仪器和所用吸收液;采样者、审核者姓名。

7.4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①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气现象后,方可进行采样。

②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5%;采样时流量应稳定。

③使用气袋或真空瓶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和真空瓶应用气样重复洗涤3次;采样后,旋塞应拧紧,以防漏气。

④在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向上。

⑤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 4℃条件下冷藏保存;对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不宜进行称重。

⑥使用吸附采样管采样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8.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

8.1采样准备

a.现场检测部根据《样品检测委托单》和《检测方案》,编制《样品采集方案》包含检测项目、测量点位、采样时间、检测频次等信息。

b.现场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方法标准及采样技术规范

c.根据监测方案确定的监测内容,准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所需仪器设备。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按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用于监测工作。测试前还应进行校准和气密性检验,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d.保证监测期间生产设备和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工况条件符合监测要求。

e.在确定的采样位置开设采样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保证监测人员安全及方便操作。

f.设置监测仪器设备需要的工作电源。

g.准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所需的化学试剂、材料、器具、记录表格和安全防护用品。

8.2采样位置与采样点

采样位置

①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②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 为边长。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m/s 以上。

③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 1.5 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

④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

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②选取。

⑤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并设有1.1m 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 ,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m~1.3m。

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a.圆形烟道

①将烟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其中一条直径线应在预期浓度变化最大的平面内,如当测点在弯头后,

该直径线应位于弯头所在的平面A-A 内。

②对符合要求的烟道。可只选预期浓度变化最大的一条直径线上的测点。

③对直径小于0.3m、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并符合要求的小烟道,可取烟道中心作为测点。

④不同直径的圆形烟道的等面积环数、测量直径数及测点数见表,原则上测点不超过20 个。

表圆形烟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

e) 测点距烟道内壁的距离,当测点距烟道内壁的距离小于25mm 时,取25mm。

矩形或方形烟道

a) 将烟道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各块中心即为测点,原则上测点不超过20 个。

b) 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1m ,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并符合要求的,可取断面中心作为测点。

颗粒物的采样

颗粒物的采样原则上采用等速采样方法。现场监测的流量、断面、压力等数据应与生产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当监测断面不规范时,可根据断面实际情况按照布点要求适当增加监测点位数量。采样过程跟踪率要求达到 1.0±0.1,否则应重新采样。采用固定流量采样时,应随时

检查流量,发现偏离应及时调整。采样后应重复测定废气流速,当采样前后流速变化大于±20%时,应重新采样。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气态污染物采样时,应根据被测成分的状态及特性选择冷却、加热、保温措施,并按照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最低检出浓度选择合适的采样体积。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系统采样时,吸收或吸附装置应尽可能靠近采样管出口,并采用多级吸收或吸附。当末级吸收或吸附检测结果大于吸收或吸附总量10%时,应重新设定采样参数进行监测。当采样管道为负压时,不可用带有转子流量计的采样器采样。

测定去除效率时,处理设施前后应同时采样。不能同时采样时,各运行参数及工况控制

误差均不得大于±5%。

现场直接定量测试的仪器应注意零点变化,测试前后应测量零点,当零点发生漂移大于

仪器规定指标时,需重新测定。

吸收瓶抽检

使用吸收液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应定期对吸收瓶抽检。每批已清洗的吸收瓶抽取5%检

测其待测物质,若检出,可根据该项目分析精度要求确定吸收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不合格

吸收瓶,应立即对吸收瓶来源及清洗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原因,给予纠正。

根据烟尘(气)崂应3012H操作步骤如下

①接通主机电源,待仪器自标结束后按确定键进入主菜单

②将光标移至“1参数设置”,按确定键,输入当前日期、时间和现场大气压,输入完毕后按确定键。

③将光标移至“2选采样点”,按确定键,输入烟道直径或边长,按仪器技算的测点位置在采样枪上作相应记号,完毕后按确定键。

④将光标移至“3自动调零”,按确定键待仪器压力传感器调零结束后,按确定键。

⑤用橡皮管将仪器上两个皮托管接口与组合采样枪上皮托管接口连接。

⑥将光标移至“4烟气测量”,按确定键,按2键,输入烟气温度、含湿量,按确定键。

⑦将组合采样枪置于第一个测点(与仪器上“+接口连接的皮托管测压孔应正对气流方向”),封闭测压孔,待显示的动压、静压、全压等数值稳定后,按确定键,并将采样枪移至第二个测点,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所有测点测量完毕,按2键,仪器将显示烟道测试断面的平均动压、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用于指导检验工作的文件,它包含了检验的目的、范围、方法、要求等内容,是检验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以供参考: 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目的 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提 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并为检验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适合范围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合于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质量 控制、产品检验、原材料检验等。 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要求 1. 指导书的编制应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负责,确保内容准确、全面。 2. 指导书的编制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确保符合 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3. 指导书的编制应考虑到产品特性、检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4. 指导书的编制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使用含糊、歧义的词语。 四、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1.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批次号等。 2. 检验目的:明确本次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3. 检验范围:详细描述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要检验的项目、数量、检验方法等。 4. 检验设备:列出本次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确保其可用性和准确性。 5. 检验方法:详细描述本次检验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样品 的处理、检验的操作等。 6. 检验要求:明确本次检验的各项要求,包括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份、外 观质量等。 7. 报告要求:说明本次检验完成后的报告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内容、签署等。 8. 检验记录:要求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进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 9. 审核和批准:指定审核人和批准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使用 1. 检验人员应在进行检验工作前子细阅读和理解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2. 检验人员应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检验工作,并记录相关的检验结果。 3. 如发现指导书中的错误或者不合理之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并进行修订。 4. 检验作业指导书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其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六、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和废止 1. 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应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和批准,确保修订内容的准确 性和合理性。 2. 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废止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决策,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销毁。

检验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机构采样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现场采样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现场采样要求,评审采样方案,选取采样仪器设备,准备容器及保护剂,配制样品吸收介质,采样安全知识,样品采集,采样记录填写,样品存仓,样品运输及样品交接。熟练掌握采样、交样流程,做好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够正确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现场检测部水质、室内空气、公共场所空气、固定污染源废气和土壤现场采样的技术要求。 3. 依据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四号)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373-200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4.水质采样 4.1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2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3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a.接受采样任务单 b.采样的准备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交接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博慧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抽样控制程序》的规定,现场检测部根据《样品检测任务单》的要求,根据采样单上的检测领域、检测项目、采样时间、频率以及采样数量,编制《样品采集方案》,经现场检测部经理审核后,按照采样方案准备相应的采样设备、工具及容器等物品。 采样的准备: 根据《样品采样采集方案》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上,不能搅匀时,可按各层量的多少的比例分层取样。 对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的大型贮罐或废水池,根据具体情况,可多点分层采样。可采用自制的负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 一、背景介绍 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潜在的 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满足客户需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产品检验的详细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准备 1. 确定检验要求:根据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检验的要求和指标。 2. 准备检验设备: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包括测量 工具、测试仪器等。 3. 建立检验环境: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三、检验流程 1. 样品接收和登记 a. 接收样品:接收待检验的产品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 b. 样品编号: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的编号,以便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2. 外观检验 a. 检查外包装:检查产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规定的标识和标 签要求。 b. 检查外观缺陷: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划痕、变形等。 3. 尺寸检验

a. 测量尺寸: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规 定的尺寸要求。 b. 记录尺寸数据: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4. 功能检验 a. 连接测试:对产品的连接部分进行测试,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b. 电气性能测试: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对产品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包括 电压、电流、功率等指标。 5. 化学成分检验 a. 取样:从产品中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b. 化学分析: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 符合规定的要求。 6. 特殊检验 a. 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7. 检验结果记录和分析 a. 记录检验结果: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信息。 b. 分析检验结果: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异常,并进行原因分析。 8. 不合格品处理 a. 标识不合格品: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标识,以防止误用或混淆。 b. 处理不合格品: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如返修、报废等。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 01感官检验 各种产品的感官检验基本包含组织状态、色泽、气味、滋味是否正常,有无异物,液体样品有无分层及浑浊现象,粉状样品有无水湿、结块,有无霉变、腐败变质等现象。 在感官检验时同时要检验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 02理化检验作业指导书 1、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根据用途分为: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色谱试剂、生化试剂、光谱纯试剂和指示剂等。一般用于食品检验的有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和专用试剂。 基础试剂:可用作基准物质的试剂叫做基准试剂,也可称为标准试剂。基础准试剂可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用来校正或标定其他化学试剂。如在配置标准溶液时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用的基准物。 化学试剂的储存: (1)化学试剂大多数都具有毒性及危害性,要加强管理。 (2)隔离存放:易燃类、剧毒类、强腐蚀性类、低温贮存的等分类放置;要求化验人员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3)一般存放于通风、阴凉、温度低于30℃的药品柜中。 有些药品遇光容易分解,避光保存。 固体、液体、酸、碱分别放置。 2、仪器和器皿 (1)检验所用的仪器应处于正常状态,要符合精度要求;

同时高级的精密仪器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可在未弄清使用方法前动用仪器。 (2)仪器因经常使用,检测性能会逐渐降低,所以测试仪器要定期检定和校准。 (3)一般的玻璃器皿采用一次计量。可以是送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也可以送一套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然后用这套计量好的容器对本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容器进行自校准。玻璃仪器的计量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校正,并不是所有的仪器都要送检,但作为判定数据使用的器皿一定要计量。 3、溶液的配制 1.标准溶液的配制 配制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的要求。 所用试剂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标定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中使用的基准试剂。 所用分析天平及砝码应定期检定。 所用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校正方法按JJG 196-2016《基本玻璃量器》中规定进行。 制备标准溶液的温度系指20℃ 时的浓度,在标定的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GB/T 601-2016中附录A进行补正。 标定标准溶液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两人各作4次平行测定,检测结果在按GB/T 601-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取舍后取平均值,浓度值取4位有效数字。 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浓度值以标定结果为准。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 mol/L的标准溶液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了纯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

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检验取样指导书 1.准备工作 1.1接收送检单 检验员在接收到仓库送检电话通知,无异常情况下需立即取样检测,在送检单、出厂检验报告单、原材料、取样环境完全符合时,班组长按送检单到达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检验员取样检验。 1.2劳动防护 作业时穿戴防护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手套,取危化品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禁止带火种、手机进入作业区。检验员备齐相关工具取样,所有取样工具用完清洁干燥备用。 1.3 取样环境 所有原材料取样环境为其仓储环境,电解液在注液室内取样,原材料堆放在异常环境内会影响检测结果,检验员不可取样。取样抽样规则按相对应原材料测定方法检验规范等执行,同一木托内不可堆放超过两个批次的原材料,且供应商必须做好醒目标识。 1.4取样信息核对 取样前应核对仓库物料标示卡和送检单、原材料包装标示、出厂检验报告完全吻合时,方可取样。然后填写、粘贴取样标签(标签项目根据化验室管理规定填写)。取样量为检验所需量的2倍。 2 原材料取样方法 2.1工具 取样作业时检验员穿戴防护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手套、口罩,禁止带火种、手机进入作业区。检验员备齐专用木质(塑料)取样器、样品瓶(袋)、记号笔、送检单、美工刀等相关工具。核对实物、送检单及出厂报到单,再进行取样。 2.2抽样要求 根据原材料性能检验的用量和留样要求,随机从同一供应商生产批次中取出相应箱数;每个样品取样300g左右,核对原材料信息、取样,填写、粘贴标签。 2.3 留样要求 取样完成后,密封原材料内包装和外包装,并放回原处堆放整齐。密封好样品包装袋,并做好取样标签标示,标签应包括以下内容:样品名称、型号、时间、取样者。 3.化学品原材料取样方法 3.1 安全防护 化学品取样作业时检验员穿戴化学防护工作服、防砸鞋、安全帽、耐酸碱手套、防毒口罩、化学护目镜,禁止带火种、手机进入作业区。检验员备齐专用取样器、样品瓶、记号笔、等相关工具。取样需两人同行。 3.2送样要求 工人取好放入样品瓶,送到专用样品箱内,并立即通知检验员检测。所有废弃化学品必须按规定装入废液桶交由安环科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3.3取样环境 取样检测,应取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 6 其他类取样方法 其它材料的取样方法按相应的检验规范执行。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或监督)和建设单位名称。2.结 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3.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 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4.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纪录。 6.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试块抗压报告等。 1.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且不少于10个; 2.当对同批构件抽样检测时,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4件,每个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 3.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 于3个。4.测区的布置应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 5.测区应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间距不宜大于2m,,测区宜避开钢 筋密集区和预埋件。 6.测区尺寸为200mm某200mm,相对的两个200mm某200mm方块应 视为一个测区。 7.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 擦净残留粉尘。

回弹测试、数据计算及修正均与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相同。(四)操 作的注意事项 1.操作回弹仪时,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应与测试面垂直。 2.超声声时测量时,换能器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耦合是十分必要的。 3.同批构件的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构件种类相同;在施工阶段所 处状态相同。(五)超声声速值的测量与计算 1.超声声时值的测量 超声测点应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呢,在每个测区内的相对测试 面上,应布置三个测点。应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且发射和接受 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宜直线上。 浇筑面超声测点 图2-1-1超声测点布置 2.声速值计算声速值按照下式计算: vltm tm式中:v-测区声速值(km/); l-超声测距(mm); (t1t2t3)3 。t1、t2、t3-分别为测区中3个测点的声时值() 3.声速值计算法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用于指导和规范作业流程的文件,它通常包含了作业的目的、步骤、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下面是一份针对检验作业的指导书范例,以供参考。 一、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提高产品质量 和满足客户需求。 二、作业流程 1. 准备工作 - 确定待检验的产品类型和数量。 - 准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检验前操作 - 清洁和消毒检验设备,确保无任何污染。 -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检验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 检查待检验产品的标识和包装完整性。 3. 检验操作 - 按照产品要求,对待检验产品进行外观检查。 - 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对产品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份等方面的检验。 - 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

4. 检验后操作 -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 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等。 - 编制检验报告,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 5. 完成作业 - 清理和维护检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整理和归档检验记录和报告。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了解检验标准和要求。 2.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环境应符合要求,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4. 检验样品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5.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清晰、完整、准确,方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四、参考标准 - 国家标准:GB/T XXXX-XXXX - 行业标准:XXXXX - 公司内部标准:XXXXX 五、数据分析 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数据分析,如下所示: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制定的一份操作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二、标准格式 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在文档的顶部居中位置,使用粗体字体,清晰明确地描述检验作业的名称。 2. 引言:简要介绍检验作业的背景和目的,包括产品的特点、检验的目标以及所涉及的标准和法规等。 3. 范围:说明检验作业的适用范围,包括产品类型、生产批次、检验时间等。 4. 责任:明确参与检验作业的各方责任,包括检验员、质量控制经理、生产经理等。 5. 设备和工具:列出用于检验作业的设备和工具清单,包括仪器、测量工具、试验设备等。 6. 检验方法:详细描述检验作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样品的准备、测量和测试的方法、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7. 报告和记录:说明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记录的保存期限等。 8. 问题处理:描述当检验中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和责任分配,包括异常情况的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9. 附录:提供与检验作业相关的附加信息,如图表、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三、内容要求 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验目标: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的目标,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法规。 2. 检验方法:详细描述检验作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样品的选择、准备、检测的指标、检测的频率等。 3. 数据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包括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4. 问题处理:描述当检验中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和责任分配,包括异常情况的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5. 报告和记录:说明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记录的保存期限等,以便于追溯和审核。 6. 培训和评估:对参与检验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执行检验作业。 7. 审核和改进:定期对检验作业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检验作业进行改进。 四、总结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包括标题、引言、范围、责任、设备和工具、检验方法、报告和记录、问题处理和附录等。通过遵循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可以确保检验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在进行产品检验时,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导手册。它包括了检验的目的、检验的方法和步骤、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检验的标准和要求等内容,旨在为检验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 1. 标题:指导书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检验的内容和范围。 2. 目的:明确指导书的编写目的,例如提高检验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等。 3. 适用范围:明确指导书适用的产品范围和检验对象。 4. 引用标准:列出适用的标准文件,确保检验按照规范进行。 5. 设备和工具:列出进行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检验方法和步骤:详细描述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样品的准备、检验的操 作流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7. 检验标准和要求: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要求,例如尺寸、外观、性能等方 面的要求。 8. 结果判定:说明检验结果的判定方法和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9. 记录和报告:说明检验数据的记录和报告要求,包括记录表格的格式、报告 的内容和形式等。 10. 质量控制:说明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质量抽检、校准等。

11.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确保检验人员的人 身安全。 12. 附录:根据需要,可以在指导书中附上相关的图表、图片、样品照片等。 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流程 1. 收集资料:收集与产品检验相关的标准文件、技术资料、工艺流程等。 2. 制定大纲: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指导书的大纲,明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 要求。 3. 编写正文:根据大纲,逐步编写指导书的正文内容,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4. 审核修改:完成初稿后,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5. 发布实施:经过审核修改后,将指导书发布给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解释。 6. 定期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指导书进行更新和修订,以保持其准确性 和适用性。 四、例子 以某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为例,编写了一份《电子产品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该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 1. 标题:电子产品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2. 目的:提高电子产品外观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电子产品。 4. 引用标准:GB/T 2910-2009《电子产品外观检验通用规范》。 5. 设备和工具:放大镜、光源、尺子、标尺等。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章节一:引言】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 要手段。为了确保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完整的检验作业指导 书是非常必要的。 【章节二:作业指导书的意义】 1. 提供统一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 学习行为,确保作业的内容、要求、方式统一、规范化,减少任意性 和主观性。 2. 强调教学目标:作业指导书可以明确作业的目标和要求,帮助学 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3. 促进学习动力:作业指导书能够对作业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安排,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作业的动力和积极性。 4. 促进家校合作:作业指导书可以将作业内容和要求传达给家长, 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任务,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 进展。 【章节三:作业指导书的要素】 1. 作业内容:明确作业的任务和要求,包括知识点、技能训练、思 考问题等,确保任务明确、具体。

2. 作业目标:明确作业的学习目标和目标要求,让学生清楚为什么 要完成这个作业,以及完成作业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3. 完成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包括书写格式、使用工具, 还可以提供参考书籍或资源链接等,让学生知道如何利用资源进行作 业完成。 4. 作业要求:明确对作业的要求,如字数、时间限制、提交方式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完成作业以及提交作业的方式和时间。 5. 反馈方式:指导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的方式,包括评分标准、评价方式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及对作业的评价标准。 【章节四: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步骤】 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作业的目 标和要求。 2. 制定作业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作业的内容和任务,包括知识点、练习题、思考题等。 3. 设计作业要求: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的要求和完成方式,包 括字数要求、书写格式、提交方式等。 4. 制作作业指导书:将作业的内容和要求整理成作业指导书的形式,确保内容明确、规范。 5. 审核和改进:请教师团队或教研组进行审核,针对可能出现的问 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样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样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 引言 本指导书旨在指导样品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样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样品进行系统的检验和测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检验前准备 在进行样品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2.1 确定检验标准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样品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各个行业的产品都有相应的标准,检验人员需要了解并熟悉相关标准。 2.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根据检验标准确定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常用的检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试验机、显微镜等。 2.3 建立样品检验记录表 建立样品检验记录表,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方便对样品进行记录和追溯。

2.4 建立样品存储和管理制度 建立样品的存储和管理制度,保证样品的安全和完整性。样品存储的温度、湿 度等条件要符合要求,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坏。 3. 样品检验流程 样品检验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 样品接收和登记 当收到样品时,首先进行样品接收和登记。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样品是 否完整,同时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如样品编号、来源、接收日期等。 3.2 样品准备 根据检验标准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准备工作。可能包括样品的切割、研磨、热 处理等。 3.3 样品检验 按照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3.4 记录检验结果 将样品检验的结果记录在样品检验记录表中,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数值、判定 结果等。

3.5 问题处理和分析 如果在样品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请相 关专家参与,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6 报告编制和归档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样品检验报告,并进行归档。样品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问题和分析等内容,作为后续质量控制和追溯的依据。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样品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要定期检验和校准。 •样品的收集、储存和运输要符合相关要求,避免样品的污染和变质。 •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5. 总结 样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进行系统的检验和测试,能够及时 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本指导书提供了样品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方式下的特采 在全检方式下,若有特殊情况需要特采,应经过相关部门会签,并由总经理批准。特采后,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要求其改进品质,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1.6检验记录的保存 IQC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验收单上,并在检验报告中详细说明检验情况、检验结果和处理方式。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以备日后查询或追溯使用。同时,XXX还应将检验结果及时 通知相关部门,以便后续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工作。 送检批中不合格品超过了允许的水准,因此进行了全数检验,并选出了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合格品则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在重工领域,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变得可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抽调人力进行再处理。XXX会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合格品会被接受,而 不合格品则会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给相关部门办理退货。这类货品的加工工时由IQC统计,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如果产品发现的不合格可以在技术上得到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造成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的零部件质量,那么可以进行紧急放行。 在进行紧急放行时,应该设置适当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如果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过程检验(IPQC)指从来料入仓到成品组装(或包装) 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其目的在于及早发现不合格现象,采取措施,以防止大量不合格品的产生。通过过程检验,可以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并预知过程发展的趋势,以便在不合格尚未发生之时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过程检验也可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甚至可能装在最终的产品上,以致造成不合格品出厂。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在进行采血前,病人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避免运动和饮酒,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惯。最好在起床后1小时内进行采血,上午7-9点为最佳时间。门诊病人需要静坐15分钟后再进行采血。 2.血液成分在一天中会有较大的生理变化,因此应该选择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采血,一般以清晨空腹为宜。 3.为了减少体位对血液成分的影响,采血时需要选择相对固定的体位,一般采用坐位取血,并且在取血前需要让病人稳定10分钟的体位。 4.激动的情绪和剧烈的运动都会影响到血液成分的浓度变化,因此在采血前需要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并且要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

5.输液会影响血液成分的测定,因此在输液时应该在输液的另一侧手臂进行采血。 6.烟、酒、咖啡以及高脂、高糖饮食会使血液中某些成分高于正常水平,需要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因此在采血前几天需要注意避免。 7.不同年龄组的个体以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分有一定的生理差异,需要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8.进行葡萄糖耐量测定时,需要在试验前三天保持正常饮食,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并同时留尿。将100克葡萄糖溶于300毫升温水中,让病人一次服下,并立即记录时间。然后在服糖后60、120、180分钟,各抽血2毫升,并每次同时留取尿液,注名管号和杯号,立即送检,分别测定血糖及尿糖。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在进行静脉血采集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准备好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试管架、编号笔和口罩。 2.填写检验申请单时需要使用钢笔,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时间以及申请医生和采样者的签名。 进行静脉血采集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以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 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车间微生物检验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监测和控制的重要环节,旨 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车间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指南,包括样品采集、检验方法、结果解读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车间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 检验员等。 三、样品采集 1. 样品选择:根据具体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采集。样品可以包括空气、物体表面、水、土壤等。 2. 采样工具:采用无菌的采样工具,如无菌棉签、无菌采样袋等。 3. 采样方法:根据具体样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进行采集。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4. 采样地点和次数:根据车间的布局和生产工艺,确定采样点位和次数。采样 点位应覆盖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关键区域。 四、检验方法 1. 培养基准备:根据检验要求,准备适当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选择应根据样品 的特性和检验目的来确定。 2. 样品处理:根据样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稀释、过滤等。

3. 培养条件: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确定适当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4. 培养时间: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确定适当的培养时间,以确保充分生长 和检测的准确性。 5. 检测方法:根据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菌落计数法、涂布法、 膜过滤法等。 6. 结果解读:根据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颜色和数量等特征,判断样品中的微 生物污染情况。 7. 报告编写: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方法、结果 解读和建议等内容。 五、记录与管理 1. 检测记录:每次检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样品信息、采样时间、检测方法、结果等。 2. 结果分析:定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和控制。 3. 数据管理: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信息共享:及时将检测结果和相关信息共享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于及时 采取控制措施。 六、质量控制 1. 内部质量控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理的质控样品选择、质控样 品的准备和检测、质控结果的分析和评估等。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为员工提供了在工作中执行任务所需的详细指导。然而,为了确保指导书的质量和有效性,必须进行检验。本文将介绍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目标和目的 1.1 确定指导书的目标:明确指导书的目标是什么,例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等。 1.2 确定指导书的目的:明确指导书是为了培训新员工、标准化工作流程还是其他目的。 1.3 确定指导书的受众:明确指导书的受众是谁,如新员工、经理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二、内容准确和完整 2.1 确保步骤清晰:检查指导书中的步骤是否清晰明了,是否有遗漏或者重复的步骤。 2.2 确保信息准确:核对指导书中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如数据、术语或者其他相关信息。 2.3 确保示例和说明:检查指导书中是否有足够的示例和说明,以匡助员工理解和执行任务。 三、格式和布局

3.1 一致的格式:确保指导书中使用一致的格式,如标题、字体、字号和对齐方式。 3.2 清晰的布局:检查指导书的布局是否清晰,如使用标题、子标题和编号来组织内容。 3.3 易于阅读:确保指导书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适中,以便员工容易阅读和理解。 四、易于更新和维护 4.1 更新频率:确定指导书的更新频率,以确保其与实际工作流程保持一致。 4.2 更新过程:制定指导书的更新过程,包括谁负责更新、如何采集反馈和如何审查更新内容。 4.3 版本控制:建立指导书的版本控制机制,以便员工能够查看最新版本并了解变更。 五、反馈和改进 5.1 采集员工反馈:定期采集员工对指导书的反馈意见,了解其对指导书的理解和使用情况。 5.2 分析反馈:对采集到的反馈进行分析,识别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5.3 更新和改进: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指导书的更新和改进,确保其与实际工作流程保持一致和有效。 结论: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通过明确目标和目的、确保内容准确和完整、关注格式和布局、易于更新和维护以及反馈和改进,可以提高指导书的质量和实用性,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___ 编号: WI-版次:1.0 生效日期:2020-1-1 第1页共10页 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照AQL抽样计划进行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确保物料、成品检验的判定符合AQL标准之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进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 3.职责 检验员负责执行AQL抽样计划。 4.定义 4.1.AQL:(Acceptance ___)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4.2.CR:(Critical)致命缺陷。 4.3.Ma:(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4.4.Mi:(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5.作业细则 5.1.抽检方案

依据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5.2.样本的抽选 按简单随机抽样(见GB/T 3358.1-1993的5.7),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按某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是成比例的。 5.3.抽取样本的时间 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5.2抽选样本。 5.4.二次或多次抽样

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5.5.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5.5.1.检验的开始 除非负责部门另有指示,开始检验时应采用正常检验。 5.5.2.检验的继续 除非转移程序(见5.5.3)要求改变检验的严格度,对连续的批,正常、加严或者放宽检验应继续不变。转移程序应分别用于各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 5.5.3.转移规则和程序(见附件1) 5.5.3.1.正常到加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