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汇文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7·泰州模拟) 人类向太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是静止的,应该选取的参照物是()A . 太阳B . 地球C . 月亮D . 卫星2. (2分)(2017·菏泽模拟)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80cmB . 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C . 现在教室的温度60℃D .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3. (2分)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 中学生的密度大约是0.5×103 kg/m3B . 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40W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km/h4. (2分)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
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5. (2分) (2017八上·满洲里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气体打火机内的气体是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B . 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之液化的C .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与100℃的水烫伤是一样严重的D .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要放热6. (2分)(2017·宿迁) 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白气”是水蒸气B . “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 . 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 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7. (2分)(2017·滨江模拟) 小杨同学新家装修,已知爸爸身高1.80m,妈妈身高1.70m,小杨身高1.54m,为在家里竖直安装一面全家均能照见全身的平面镜﹣﹣“穿衣镜”,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A . 85cmB . 90cmC . 154cmD . 168cm8. (2分)(2017·罗平模拟)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 .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 .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 .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9. (2分) (2019八上·荔湾期末) 如图,两条光线沿 1、2 方向斜射入水中形成了 3、4 两条折射光线,其中 2 和 4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 3 的入射光线是 2B . 3 是 1 的反射光线C . 1 对应的折射光线是 3D . 2 对应的折射光线是 410. (2分)(2017·宝应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 山的“倒影”B . 日食C . 汽车观后镜D . 水中“折”笔二、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1. (2分) (2018八上·蚌埠月考) 入门心法第一式:凝神静气,气入丹田。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8分)1. (1分) (2017八上·钦州港月考) 如图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 .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 . 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2. (1分) (2019九上·南山期末)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 .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 .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C .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D .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3. (1分)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A . 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B .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C .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D . 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4. (1分)(2016·龙华模拟)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 .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 .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D .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5. (1分) (2018八上·寮步月考) 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A . 赶快将门窗关紧B . 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C . 用棉花塞住耳朵D . 将棉被挂在窗户上6. (1分) (2017八上·兴化期中) 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A .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 . 电焊工人焊接时带面罩C . 牙医用镜子观察牙齿的背面D .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7. (1分)春节期间,某电视台推出“扫二维码,抢红包”活动。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学习质量联合调查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学习质量联合调查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11分)1. (1分) (2019八上·黄梅月考)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 (1分)(2017·博山模拟) 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 . 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C . 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3. (1分)(2020·陕西模拟)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淞形成是升华现象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4. (1分) (2018九上·三明月考) 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A . 寒冷的天气从嘴里呼出的“白气”——汽化B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液化C .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凝固D . 冬天枝叶上雾凇的形成——升华5. (1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 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 . 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 . 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 . 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6. (1分)(2016·河北模拟)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 山在水中的“倒影”B . 月食C . 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D .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7. (1分)(2017·武进模拟) 如图所示,画面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以下四幅光路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B .C .D .8. (1分)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晶莹剔透的露珠,透过露珠观察叶脉,觉得叶脉变大了,这个现象属于()A . 光的反射现象B . 光的折射现象C .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 . 光的漫反射现象9. (1分) (2019九下·韶关月考) 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 . 人B . 桥C . 水D . 地面10. (1分) (2019八上·徐闻期中)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甲做变速直线运动B .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 . 第20s末,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D . 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11. (1分)图中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 .B .C .D .二、多选题 (共2题;共2分)12. (1分) (2018八上·黄岛期末) 下列估测的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1元纸质人民币的长度约13cmB . 一名中学生午餐一般能吃3kg米饭C . 体育测试时,同学们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时间约为10sD . 济南盛夏中午室外的温度约为25℃13. (1分)(2014·沈阳)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B .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 . 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D . 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三、填空题 (共6题;共6分)14. (1分) (2019八上·津南期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的取为________m/s,“枯井之底,蛙在内,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八上·嘉祥期中)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 声音产生的原因C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 (2分)(2016·贺州)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早晨的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 . 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 . 淸晨小草上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 冬天瓦片上的霜,这是凝固现象3. (2分) (2018八下·沈阳期中) 如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B . 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较大C . 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D . 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4. (2分) (2016八上·沭阳期中)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 小企鹅:妈妈,今天的气温是摄氏25度,我感觉很冷B . 企鹅妈妈:我也是,我都没温度了C .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D .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是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5. (2分)下列物体或动物,不是光源的是()A . 水母B . 火星C . 烛焰D . 太阳6. (2分) (2019八上·汉阳期中) 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右图表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 . 氟利昂在冷凝管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C . 氟利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D . 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液化现象7. (2分)下列诗句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A . “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现象B . “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C . “坐地日行八万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D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的热运动二、填空与作图 (共5题;共19分)8. (2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俗语中“进”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退”又是以________为参物.9. (8分) (2017八上·宜昌期末) 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_______,________.(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______,________.(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________.(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_______,________.10. (2分) (2016八上·绵阳期中) 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1. (2分)(2013·福州) 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12. (5分)(2017·江阴模拟)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三、实验题 (共3题;共28分)13. (7分) (2018九下·黄石月考)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 (共10题;共29分)1. (3分)(2017·高港模拟) 下列关于中学生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km/hB . 脚的长度约为25cmC . 体重约为500kgD .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2. (3分)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 . 熔化B . 汽化C . 液化D . 升华3. (3分)(2018·东台模拟) 如下图所示的4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A . 冰凉的衣服晾干B . 春天冰雪消融C .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4. (3分)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 . 沥青B . 冰C . 松香D . 石蜡5. (3分)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缓蒸发的是()A . 将粮食摊开晾晒B . 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盒后放入冰箱中C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 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6. (3分)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A . 固态B . 液态C . 固液共存状态D .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7. (3分) (2018八上·湛江期中) 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A . 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B . 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C . 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D . 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8. (3分)下列有关数据符合事实的是()A . 洗澡时舒适的水温为80℃B . 纯水的密度为1.0×103kg/m3C . 普通中学生的鞋长约为50cmD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9. (3分) (2018八下·宜兴月考) 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状况下ρ空气=1.29kg/m3) ()A . 300mgB . 300gC . 300kgD . 300t10. (2分)要测量物质的密度,选择的样品应该满足下列条件()A . 体积为1m3 ,既不能大,也不能小B . 外行必须规则C . 必须由同种物质做成D . 只能是液体物质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12分) (共7题;共12分)11. (1分)同学们,你一定会被图中的形状、结构所吸引,这是勤劳的人们、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其间体现了固体________的特征.12. (2分)如图是体温计的一部分,它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一段________.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时读数是________.13. (2分)(2019·濠江模拟) 潮汕功夫茶闻名中外,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例如:(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业中的“杀青”;(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现象越明显;(3)茶夹是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14. (2分)即使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北方的冬天,经常会下雪,雪的形成属于________现象.15. (2分) (2017八上·长春期末) 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________.16. (2分)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 ,将铝块切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 ,合________ g/cm3 .17. (1分)我们学习了新材料及其作用,除了纳米材料、“绿色”能源、记忆合金外,写出你还知道的一种新材料的名称.三、识图与作图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12分) (共7题;共12分)18. (3分) (2018八上·安徽月考) 误差是测量值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________可以减小误差。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二外、宁海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二外、宁海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84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物体可能不振动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乐器发出声音一定是乐音3、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试卷第2页,共10页A .走近瀑布时,听到瀑布的轰鸣声B .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水的深度C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D .打开水龙头,会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设置在街头的噪声监测仪B .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C .道路两旁种植的行道树D .禁鸣喇叭5、下列关于乐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 .老师上课用的小蜜蜂是用于提高声音的音调6、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 、b ,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 .a 、b 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 .a 、b 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 .a 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 .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8、下列关于“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和“人眼看不见的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B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 C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D .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9、如图,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坚直放置的自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Ⅰ区是红外线,Ⅲ区是紫外线B .Ⅰ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C .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则光屏上不会出现彩色光带D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自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10、下列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的形成,其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B .()、()C .()、()D .()、()11、牙医检查病人牙齿时,常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下,然后再伸入病人口腔,可以检查牙齿的背面( )A .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主要目的是消毒B .提高镜面温度,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试卷第4页,共10页C .此小镜子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 .通过小镜子看到的是牙齿背面的实像12、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
南京市鼓楼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

南京市鼓楼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八年级物理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 .响度 B . 音调C . 音色D . 速度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D .“B 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由于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3.图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A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 .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C .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 .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C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D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6.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7.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第3题第1题第6题第8题第10题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8.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D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9.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10.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数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B .此透镜只能成虚像C .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 .此透镜不能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11.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列车 地面 B .地面 列车 C .列车、列车 D .地面、地面12.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 决赛中,前300m 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 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300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B .前300m ,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 C .4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 D .4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9分)13.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 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第9 题第11题第16题14.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发出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B .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C . 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D . 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为380V2. (2分)(2017·南充)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天舟一号”加速上升时,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B . “天舟一号”加速上升时,其惯性逐渐增大C . “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进行推进剂补加时,它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 . “天宫二号”在轨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3. (2分) (2018八上·罗湖月考)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则该物体的长度.()A .B .C .D .4. (2分) (2016八上·赫章期中)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A .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 以上说法都对5. (2分) (2018八上·蚌埠期末) 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 渔民向看见鱼的下方插鱼B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C . 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D .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6. (2分)如图2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 . 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 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7. (2分) (2017八上·环翠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 . 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 . 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8. (2分)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 .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 . 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 (共9题;共36分)9. (3分) (2019八上·平顶山月考) 如图所示,是测量细金属直径的方法(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________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陵汇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见声音,下列分析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发声体的振幅太小B.发声体振动太慢C.发声体离我们太远D.此时空气不能传播声音2.如右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A.声波具有能量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C.液体能够传声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3.右图是教材中介绍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当用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则它们的()A.音色一定相同B.音调一定相同C.响度一定相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相同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温度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6.8℃B.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5℃C.洗澡水的适直温度约40℃D.冰箱冷藏室温度约为零下10℃6.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明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感觉凉快,与这一现象有相同特点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下挂着串串冰柱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C.放在衣柜中的幢脑丸越来越小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8.如下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甲是晶体,其熔点是48℃B.甲在第2min时处于固体状态C.甲在ab段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乙是蜡烛的熔化图象9.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晚上在菜窑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很低C.夏天吹电风扇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吹来冷风可降低人体的温度D.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烟雾”,“烟雾”的空气液化形成的10.因为有光,世界才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射物体上B.电视画面上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C.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吸收绿光,反射其他颜色的光D.声和光都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1.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12.下面所做的探究性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A.探究活动: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彩色光带探究结论:太阳光不是单纯色光,它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探究活动:手背上涂酒精,感觉凉探究结论: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C.探究活动:把灵敏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的外侧,示数会增大探究结论:红外线具有热效应D.探究活动:将黄色和蓝色颜料在调色板上配出绿色探究结论:黄光和蓝光组成绿光二、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1分)13.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__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________,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则经过________秒传到离开68米远的同学耳中.14.在“达人秀”比赛现场,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____不同,比赛中,选手用冬瓜、土豆做成吹走乐器,用它们吹奏乐器,用这两个乐器吹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相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观众在演出期间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震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15.如右图是接头常见的________监测装置,其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它(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控制噪声,当经过它的一辆大型渣土车驶远时,这种装置显示的数值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温度是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右图所示,黑色为液柱,则该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17.通常情况下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有温度决定的,己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氮和氧的熔点和沸点如右表所示。
(1)215-℃的氮是________态,0℃的氮是________态,(2)采用先液化空气再来提取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在氧和氮中最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来分离,首先液化的是________.18.如右图,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由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塔底部的水池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几百吨水瞬间消失,化为庞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以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2)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氢、氧________后储存在燃料室中.19.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 )”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________色发光二极管己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当白光找到鹦鹉图片上时(如右图),鹦鹉的最成红色,翅膀成绿色,若在暗室中,当________(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时,此时翅膀呈________色.20.雨后的天空,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早在十九世纪,物理学家牛顿就设计了实验研究此现象,只要在太阳光下加一个________镜就能完成.2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用摄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上方出现了白雾缭绕的景象,内部气泡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这“白雾”是________,干冰放入盆中的水里后出现大量的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5分)22.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下图中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知识,做过的一些探究性实验:①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②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起水花③把石头放在水缸中相互击打④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⑤用硬纸片先后快划和慢划水梳的齿比较纸片发声不同⑥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感到发麻⑦用力吹一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⑧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瓶的橡皮膜,火焰会向左揺。
(1)其中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有:________(填序号)(2)图①实验中在抽气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3)图④实验中将鼓面上放一些纸屑,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_;(4)图⑤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的关系.(5)图⑧实验说明:________.24.(1)如图甲所示,当小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此实验移至月球上能否看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的现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也能被多次弹开,该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同样在月球表面进行此实验,则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5.在探究蒸发特点的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发现问题:用酒精擦在手背上,会感觉到手背很凉;提出猜想:可能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设计实验:现有实验器材:①温度计,②一瓶酒精,③一个烧杯,④水,⑤药用棉花;小明应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26.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实验装置.(1)组装实验器材时,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来固定铁圈和石棉网的高度,再将烧瓶用铁夹固定;(2)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的水量会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3)继续加热,在烧瓶口会冒出许多“白气”,“白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选填“空气中”、“沸水产生”)的水蒸气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4)而在金属盘底部会出现水滴,为了实验效果明显,让“雨”下的更大一些,现有热水、冰和干冰,则可在金属盘中加________________.2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小明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纠正上述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按图B方法读温度计示数,其结果会偏________,正确读书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实验中,温度计示数如图C,则此时水温为________℃,若同时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况如图D,观察D可知,水的沸点_______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此时温度计的读数,若温度计是完好的,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E实验情况分析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个时间段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选填“甲”或“乙”)________装置来进行试验,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除以上措施外,为了使试管内冰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要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4)小明用图乙实验方案,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____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形成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2分)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______(选填“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30.如右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是________色光.(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________色的.(3)换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________色光.(4)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________(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5)综上所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2016~2017学年度金陵汇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振动;频率;0.214.音色;响度;音调;声源处 15.噪声;不能;变小16.冷热程度;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2 17.(1)固;气(2)氮;氧18.(1)熔化;汽化;液化(2)压缩体积;液化 19.绿;红;黑 20.色散;三棱21.二氧化碳;小水珠;干冰升华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