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学习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学习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学习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ENG/SNG/EFP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 ),用

围 20-20000HZ 。 f 表示。人的频率范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 T 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 ),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m/s 。

V= λ *f

15 度下的声速—— 340m/s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 ,软橡皮50m/s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

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

耳廓和

外耳道,

直通鼓

膜,将

声音由

耳壳传

到鼓膜,

谐振频率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听阀:声压级0db ,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HZ , 40db 。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 : 70电波的衍射?3000HZ 。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

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次声:低于20HZ

超声:高于20KHZ调幅广播:低于 4.5KHZ

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

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

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

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

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

响度:声压变,判断力亦变。大于50db ,级差1db ;小于40db ,级差1-3db

频率:跟频率和强度相关。1000HZ 、 40db ,级差 3HZ ;低频、低声压,则级别增大。

可通过训练提高,随年龄降低,高声压亦有负作用。

第三节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广播技术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技术,广播发射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所以广播发射机的首要任务是把要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制在载波上,并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天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在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利用接收机就可

以收听到声音广播。

无线电波的产生

由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通过天线辐射的结果,又称为电磁场。如天线中有高频率电

流在不停变化,则附近空间的电场也随之变动,在变动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动的磁场,磁场周

围产生变动电场,形成交替的电磁场运动,并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

传送广播和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来通信、传真,发现目标,导航,无线电遥控和遥

测。

频率和波长

波在每秒钟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HZ。

千HZ=KHZ兆HZ=MHZ=1*10/6HZ吉HZ=GHZ=1*10/9HZ

普通交流电网供给的电流频率是50HZ。

V=3*10/8m/s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占据的长度称为波长,单位m。

v/f

λ =

频段的划分

广播电视所占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频段,所占波长范围称为波段

中波— 526.5KHZ-1605.5KHZ (波长 570m-187m ),国内广播短波—

2.3MHZ-26.1MHZ (波长 130m-11.5m ),国际广播甚高频( VHF )

—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和调频广播

特高频( UHF )—分米波,主要用于电视

微波—可分为特高频(分米)、超高频(厘米)、极高频(毫米)

电离层和电波

电离层:地球上空60 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 E 、F1 、 F2 ,夜间只有E、F2 层。

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

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离层很远

传播路径和特点

天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空间波: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波

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微波:像光线,可为抛物面形。可建微波站接力传播或靠卫星

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km

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km,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km ,发射功率很小

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km,天线高

传输网和覆盖网

转播台: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高频信号改变频率或频道后转发。

同步卫星:利用上面的转发器,将地面上行站送来的节目以小功率转发给地面,以覆盖全国。由卫星地面站接收手,传给发射台发射出去。对我国效果显著。

发射台的构成

条件 1: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相对应,才能有效发射;

条件 2: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场才能发射,必须利用较高频率电波。

核心设备——发射机:调制载波、放大功率

馈线和天线:前者将已调制载波送到天线,天线将能量转化为电波并发射

辅助设备:冷却、调试监测

控制台和配电系统

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

调制:声音—传声器—音频电信号—载运于高频交变电流——无线电波发

射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

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音频信号。

解调:调制的逆过程,在接收机里完成,即把调制在载波上的音频信号设法还原成

原来的电信号的过程。

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AM 表示。第一代广播技术。

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FM 表示。第二代广播技术。

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

频谱

任何信号都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之和,所谓频谱,就是按频率分布情

况组成的各正弦波分量的振幅。

信号的正弦波分量的最高与最低频率之差,就是它的频率范围,简称“带宽”或“频宽” 调频的特点

优点:

可限幅、失真小、信噪比高频带宽、音质好效率高、成本低

解决了频率不够分配问题

缺点:

覆盖范围有限“门限”效应、弱信号接收差仍受寄生调频干扰(汽车、飞机)

接收机原理

调幅:分为直接放大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由于后者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是目

前主要方式;

调频:单声道调频接收机也采用超外差式,原理基本相同。

中频:调幅465K ,调频10.7M 。

接收机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中波、短波 2.3-26.1M、调频88-108M;噪限灵敏度:信噪比26db 下接收微弱信号的

能力;选择性:从复杂信号中选择有用信号的能力;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和额定输出功率;整机频率特性:在音频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

第四节立体声和电声器件

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深度感和方向感)的声音效果,就是通常所说的立体声。

在广播技术中,包括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录音、立体声重放。

立体声的生物基础

双耳效应:人利用自己双耳判断声音方位的能力,

耳壳效应:依靠耳壳的形状特点来辅助判断声源方位的能力。

通过保留人耳能够对声源进行定位的因素,使人能够产生幻觉声源(声像)

怎样制造声像?经过从全面传声——中央传声——三声道传声——二声道传声的程。调频立体声

调频立体声可以说是结合了单通道调频广播和立体声音响技术而实现的广播革命,使广播达到了人类听觉全面仿真的程度。

立体声接收机与单声道调频接收机差别:信号的加重与去加重

A-B 制拾音方式

双声道立体声采用两个传声器拾取声音。它们的放置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立体声拾音

方式。

A-B 制:法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录制立体声的方式,用两个型号、性能完全相同的传

声器并排放置于声源前方

特点:便宜,但存在中央声后移和漏斗现象,间距不应太远获太近。

X-Y 制拾音方式

英国人提出的现代拾音方式,采用两只相同传声器,使其成一定的角度一上一下紧靠排列。

特点:声源传到时几乎不存在时间差、只有声强差。通常将之装在一个壳体内,构成重合

传声器

为双指向时,夹角一般90 度;可大于90 度,但太大又会导致中部声源拾音不佳。

M-S 制拾音方式

丹麦人提出,将双指向性传声器与一个任意指向传声器一上一下紧靠,双指向为横轴、任意指向朝前。后者获得与单声道拾音相同的和信号(M ),前者为左右声道差信号(S),然后再将和差信号经电路转换成左右声道。

特点:两传声器频率响应匹配,也常安装一个壳体内。信号精确且兼容性好。

模拟人头制拾音

将两传声器放置在用塑料等做成的模拟人头的双耳部位,分别作为声道信号。

特点:产生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的信号。使用耳机收听效果好,但使用双扬声

器放音立体声效果(尤其高频声像)将很差。

传声器

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将声音振动变成相应的电流变化,首先将声波转

化为机械振动,再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包括声波接收器和力/电换能器两部分。

指向特性:早期无指向、后期双指向和单指向,目前心形最多,无线型也日益广泛。

按接收原理:声压式和压差式、复合式。

传声器类型

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式无线传声器

传声器的技术指标

灵敏度频率响应(频率范围)指向特性

固有噪声:决定了能接收的最低声级,决定拾音下限。

非线性失真:在强声压作用下传声器输出电压会产生一些非线形失真,这允许的最大值时所

对应的电压级称为最高声压级。决定了拾音上限。

使用和维护

近讲效应指向特性正确选择切换开关:指向、音质、电平衰减、阻抗变换

三防:防风、防潮、防尘、防干扰防风罩:带微孔的泡沫塑料防风罩、金属网防风罩

扬声器

简称喇叭,是电能转换成声能的换能器件,效率仅为5%-15% 。高保真放音系统中最薄弱的

环节。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动式扬声器,包括纸盆式、球顶式、号筒式等。

性能指标:频率响应(不等于频率特性)、辐射特性、失真、效率扬

声器箱(音箱)

将一个或数个扬声器都装在扬声器内,以便提高扬声器辐射、尤其是低频辐射的能力。

敞开式音箱:障板和共鸣器的结合,后面开启或开孔;不能发出丰富的低音,但为了保证一

定的低频特性,需有足够尺寸。

音箱

封闭式音箱

在前者基础上加上后盖,只有一个扬声器孔和一个小的泄漏孔(保持气压平衡)。箱内

缺点:易低频拖尾装有吸音材料以削弱反射。

优点:反相声波无法传到箱外,防止了干涉现象的产生,使低频响应得到改善。

缺点:功率浪费多。

倒相式音箱

在封闭式基础上适当部分开孔,使反射达到180 度,声波同相叠加,

统的声辐射效果。因为效果主要发生在低频,故称“低频倒相箱”。

优点:体积更小,增加低频下限而不降灵敏度。

从而加强了整个系

第六节广播中心技术

广播中心是广播电台的核心,是广播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节目制作中心和播

出控制中心两部分。

节目制作中心:节目的发源地和主体。播出控制中心:广播中心最主要的技术部门。

播音室(录音棚)

基本要求:有适当混响时间、并且声音扩散均匀;应能隔绝噪声

种类:自然混响(3000 — 1.5 )和强吸收的短混响(0.2-0.8 , 20— 0.4 )

隔音措施:地点选择,墙壁、门、窗、声锁、不平行窗、天花板、浮岛

控制室

利用调音台对播音室送来的节目信号进行放大、音量调整、平衡、混合等加工和监听。

要求:一定的空间和混响时间。语言播音室一般比音乐播音室简单

调音台

输入部分:以每个输入通道为一组,垂直排列,由信号选择开关、前置放大器、音

质均衡器、声像移动器和电平控制器(滑动和旋转式)等构成。 4 倍

输出部分:有多个输出通道,包含调音电路(混合放大器)、主音量控制、监视仪表等。

监听:由监听输入和输出组成,各有功能;实际也由开关矩阵和混合放大器组成。

指标:增益、频率特性、噪声、失真

数字调音台

区别:数控台没有音频信号通过,数控部分的功能实际上是将普通台上各种控制键、钮

和推子的状态由计算机改为数字信息对音频处理柜进行遥控。

音频处理柜:包含了所有的音频处理电路,从数控台接受数控信号,然后对音频处

理。信号实现通路最短,提高了声音质量。

语言节目的制作

以语言为声源的拾音和制作。新闻中心具有特殊意义

计算机系统有倍增作用最简单的录音系统

文艺节目的制作

艺术再创作,对录音师要求高演播室有一定要求

单点拾音(合唱类节目)多点拾音(轻音乐)

实况录音

提前准备,应有周密计划和安排设备要求:轻便、牢固

大多使用转播车和小型流动设备

节目的音质评价

由音质评价用语、审听室性能、评价用电声设备要求、评价方法组成

清晰、平衡、丰满、圆润、明亮、柔和、真实

各类设备应达到专业级

声学特性、混响、噪声、设备和人员方位

七人小组,综合打分法

第二章电视基础知识

光的基础知识电视广播过程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彩色电视基本知识第一节光的基础知识

单色光:单一波长和波谱宽度小于5nm 的光称为单色光,又称谱色光。复合光:含有两种

或两种以上成分的光。使人眼产生混

合色,又称非谱色光。如白光,最大

的白色光源是太阳,阳光含有所有光的

波长成分。

电视中心技术

人眼能够感知直射光、反射光和透射光

光源和色温(1)

一个光源发出的光由许多不同波长的谱色光组成,并且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功率也不一样。

连续光谱:在一段波长范围内都有能量辐射;线状光谱:只在若干波长点上有能量辐射。

日光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分布较均匀;钠灯属于线状光源,发出特定黄色。

等能白光源: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完全均匀的假想光源,是人为规定的基准白色光源。

光源和色温(2)

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当被加热时,能辐射出连续光谱,所以其光谱能量的

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色温:绝对黑体在一定光色下的绝对温度。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特性,而非光源的实际温度。

阳光早晨 2000K白天 4800K中午 6000K

钨丝灯2854K卤钨灯 3200K

光源和色温(3)

标准光源 A :色温2854K ,带橘红色,钨丝灯在2800K 时发出的光。能实际实现。

B :上午10 点和下午4 点的直射阳光,不偏向任何色调,但不能用人工方法直接获得,

由 A 光源通过滤色镜获得。

C :近似于阴天的漫射光,略带蓝色,6800K,仅在自然界存在,间接获取法同上。

D65:白天的平均照明光,6500K,目前彩色电视中应用最普遍的光源。

E :等能白光,不实际存在,5500K。

视觉机制:光-视网膜 -光敏细胞 -神经冲动 -大脑

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较低,在微弱光线下不起作用,属于明视觉细胞

能辨别出光的颜色,使人们能够感知自然界中绚丽多姿的色彩

在黄斑区内分布密集,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很强

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在暗淡环境也能感觉出景物的轮廓,属于暗视觉细胞

没有辨色能力,只能判断景物的黑白层次

相对稀疏分布于黄斑区之外,只能辨认轮廓,细节能力差

视敏特性

指人们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灵敏度的特征,即对于辐射功率相同的各色光具有

不同的亮度感觉。

明视觉:最亮的光是黄绿光(波长555nm ),感觉最暗的光是红光和紫光

暗视觉:最亮在 507nm处。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

人眼的亮度视觉范围

定义:人眼能够感受到的亮度范围总范围达10 的九次方 cd (光亮度单位)

暗适应:瞳孔放大 4 倍,光通量16倍,椎状细胞转换为杆状细胞工作,时间几分钟

亮适应:数秒钟

同一时间感受到的亮度范围。亮度适中时为1000 : 1,当平均亮度较高或较低时,只有10:

1,一般为 100 : 1

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

视觉惰性:视觉建立和消失的延迟。

分为消失惰性和建立惰性,前者又称为视觉暂留特性,比后者时间长,一般在0.05秒与 0.2秒之间,与光脉冲强度有关。

画面出现连续感的重复频率称为融合频率,16 — 20HZ

闪烁感觉:当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

重复率提高,闪烁感减轻

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闪烁感的最低频率,fc

主要因素:背景亮度、光源亮度、明亮时间占空比

物体的颜色

发光体:即光源,颜色取决于自身的光谱功率分布,以直射光的形式被感知

不发光体:通常所说的物体颜色颜色由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

决定因素:一,物体本身的发射特性或透射特性二,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颜色的三要素

亮度:彩色光作用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分量光的亮度之和色调: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数。

饱和度: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谱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越

小,也称为色纯度。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彩电传送的彩色图象,即是指传输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

三基色原理

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彩。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

单色光叫做三基色光。

具体内容: a ,绝大多数彩色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也成立;b,三基色必须相互独立,不能是其他基色光混合产物;c,色度由混合比例决定;d, 可任意选择基色。

补色,一种颜色与某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时,可产生白色或灰色。

三基色原理是彩电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混色法:混合基色以获得彩色

包括相加混色法和相减混色法

相加混色:光源色光的相互混合,其中以光谱混色最简单。其次是时间混色法、空间混色法、生理混色法

相减混色:在彩印、绘画中采用,利用颜料、染料的吸色性质(补色)来实现。常用品红、

黄、青,对应补色绿、蓝、红

第二节电视广播过程

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利用光学原理及无线电原理远距离传送静止图片和活动影像的系统。

像素:组成图像的元素,具有亮度信息和空间位置。

由摄像、传输、显像三部分组成

关键:将活动图像变成电信号和电信号复原

图像的传送

同时制传送:将图像的所有像素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并同时传送。

每个像素占用一个通道。技术和经济上不现实,没有实现。

顺序制传送:按照一定顺利将像素的光学信息轮流转换成电信号。

所有像素只占用一个通道当前的主要传输方式。关键在于转换开关能否同步。

摄像原理

摄像管的光电转换原理:利用光敏靶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来实现光电转换

光敏靶:将光学图像变成电子图像,然后通过电子束的扫描变成电信号

电子枪:产生高度聚焦的电子束,射向光敏靶,最后形成图像信号电流输出

CCD 的光电转换原理:在感光面上分布有大量独立铝电极,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电荷

行间转移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但容易拖尾帧—行间转移方式:无拖

尾,但结构复杂、昂贵

显像原理

显像:将电信号变化为光信号

显像管的组成:荧光屏、电子枪、偏转线圈

基本上是摄像的逆过程

闪烁感的消除:放映电影时每幅图像连续出现两次,传送电视时每帧分两次传送,每次为一“场”,每秒传送五十场。

电子扫描

将图像转变成顺序传送的电信号,电视中就是电子束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轰击荧光屏的过程。逐行扫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然后反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扫描周期。

隔行扫描:把每帧画面分成两场来扫描,先扫奇数场、再扫偶数场;关键是保证偶数场正好

镶嵌在奇数场之间。参数:总行数625 (显 575 )

图像的分解力

分解力: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以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表示。

垂直分解力:沿图像垂直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水平线数),取决于图像状况、每帧

显示行数、隔行扫描性能等。

水平分解力:沿图像水平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与电子束孔径相对于图像细节

的大小有关(孔阑效应)。

同等长度内水平分解力等于垂直分解力时图像质量最佳。

第三节广播电视发送系统

电视台即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将电视节目进行选择控制,调制在高频上,由天线辐射出去。

图像信号的产生部分:摄像机等节目的各种来源,如电视电影、录像机、现场直播

设备和测试信号发生器等。

中心机房:对视频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与切换。

发射机房:将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调制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信号,形成已调的

射频信号,再输送到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将能量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高频电视信号

全电视信号:频宽6MHZ ,使用调幅方式

伴音信号:频宽从几十HZ 到 15KHZ ,调频方式,两边各保留250KHZ 的带宽。

高频电视信号:将前两者组合成高频信号,频宽8MHZ ,图像占7.25 ,伴音占0.5 。

频段和频道的划分:间隔8MHZ ,米波段(甚高频VHF ) 1-12 频道,分米波段(特

高频 UHF ) 13-68 频道。

电视差转机

使用区域:中小城镇、边远山区等缺乏微波接力传送,也不具备卫星直播条件的区域。

功能:将接收到的其他电视台节目经过处理,变换到所需的频道并加以功率放大,

用天线向指定方向传送。功率等级和频道范围按需要决定。

组成方式:二次变频和直接变频式,我国多采用二次变频式。

电视播出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不可重复,不间断运行,规模和信号源日增,处理任务多且重,进行同步和同相调节。

设计要求:可靠性,操作方便,具有应急处理能力。

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把多个频道合成一个播出系统;分散控制方式,每个频道组成一个播

出系统。

第四节彩色电视基本知识

传送与接收彩色图像的系统彩色三要素:Y 、 F图像的分解和组合是关键

基本过程:在摄像端将彩色光学图像进行分解并转换成三基色电信号;然后按特定方式编码

并成一路彩色全电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接收机将彩色信号解码并恢复成三基色电信号,

利用混色法还原原始图像。

图像的分解和还原

分解:利用分光系统将图像分解成 r、 g、 b 三基色,然后利用光电转换器件和扫描将他

们转换为相应的三基色电信号。

常见的分光系统:双向分色镜系统和分色棱镜系统。

前者由两个全反射镜、两个双向分色镜,三个滤色片组成。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 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庇古税。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 排的激励。 汽油税,消除三种负外部性:拥挤,车祸,污染。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经济学学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1.稀缺性:是相对人的欲望而言的,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状态。一方面,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这种资源的有用性,即可以满足人类的欲望。 2.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的满足人类欲望。 具体内容包括:(1)如何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2)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3)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4)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些欲望来满足另一些欲望。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才需要研究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在社会中配臵。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时,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任何其他用途所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认识机会成本的意义: 三、经济学的分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研究对象:家庭、厂商等经济个体单位——全国经济活动+国与国之间 2.基本假设:充分就业(稀缺性)——不具有稀缺性,短期有失业现象3.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 4.主要目标:效用最大,利润最大——全国福利最大 5.重点理论: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报酬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联系:一方面,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微观与宏观实际上是整体和构成整体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一)需求的定义: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或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在各种价格下其所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二)需求的表达方式: 1.表列法:指一个消费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商品在不同价格下所形成的需求量的表列。 2.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3.需求函数: (三)需求规律 二、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二)商品本身的价格(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四)预期

世界近现代史归类知识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一、最早、第一、最多类集锦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一一14世纪的意大利 2 ?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但丁 3?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的是一一但丁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一一葡萄牙和西班牙 5?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一一华盛顿(1787年) 6.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时间——1792年7?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时间一一1804拿破仑 &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一一英国 9. 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名字及发明者一一旅行者号1825年由史蒂芬孙发明 10?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一一英国宪章运动 11.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一一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 12.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国家---------------- 美国和德国 13?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一一美国科学家爱迪生 14. 汽车最早发明是在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15. 飞机最早发明是在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制成功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是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1914~1918年 18?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一一英国科学家牛顿 19?最早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一一英国科学家牛顿 20.牛顿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一一创建微积分 21 ?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一一牛顿提出的“牛顿三定律”。 22.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学家达尔文 23?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一一20世纪提出相对论。 24.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一一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 2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一一苏俄 3.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一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4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俄 (1836~1848) 英国科 日本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汇总 第一章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

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2-2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一、需求与需求法则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法则:就一般商品来说,需求和价格呈现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低,反之则反。 需求法则存在的原因:一是收入效应,二是替代效应 ●需求曲线不一定是直线,而可能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 二、需求法则的例外 ●吉芬商品属于需求法则的例外。一种商品只有同时具备“是劣等品”和“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两个条件时,才可以被称之为吉芬商品。 三、需求量的变动以及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它由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来表示。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自身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购买量的相应变动。 ●与需求量不同,需求并非指某一特定的需求量,而是指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所有的特定需求量的集合。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变化的全部情况。四、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1)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2)消费者的偏好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发生变动,则该种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替代品价格的提高(降低)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增加(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发生变动,则该种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互补品价格的提高(下降)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降低(增加)。 ●需求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的需求量(Q)对它本身价格(P)变化的反应程度,即Ed=(ΔQ÷Q)/(ΔP÷P)。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奢侈品);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五、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由于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会随收入提高而降低,因此,这一比率常被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 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比较: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知识讲解

1.市场 --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 --竞争市场 --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 --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 --短期/长期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02.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消费束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 --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 --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也可将m限定为1。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 --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 --P37例子:食品券计划 --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03.偏好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 -->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 --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

经济学基础笔记

【3】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考试内容: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例题·单选题】(2007年)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C (提示: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价值)。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E.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 [714020102] 『正确答案』BDE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考试内容: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 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精讲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 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 ③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和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和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类别含义 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即价格和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和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需求曲线 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移。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②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③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近代史考点

世界近代史 第一课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 (1)概况: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以宣扬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作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人物及活动: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①成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权利法案》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注,国外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②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国外:推动了欧洲资本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①《独立宣言》的内容:痛斥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人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②意义:对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 ①《人权宣言》内容: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多的影响。 4.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文管2班修翔宇 早有网友对曼昆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作出过这样的感叹:假如早几年读到这本书,也许我的人生是另外一种选择。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一个挚友,而《经济学原理》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你去品读的好书。 本书开篇就介绍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后面的叙述都围绕这十大原理展开,在后文中又反复提及,思路清晰,重点分明,内容简单易懂,对于初次接触经济学的人来说,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在本书开头,曼昆教授就给出了作为一个21世纪初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三个原因:一、它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二、它将使你更清明地参与经济:三、它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对国内和国外的文化产业市场有所了解,而学习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便是帮你更好地去了解国内外文化市场的第一步。 曼昆所提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本书开篇所列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和我们课堂上所学习的一致,这就进一步地说明了曼昆教授的经济理论得到了现代大多数人的认可,是主流的经济理论。 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后,曼昆教授开始提醒我们,如何像一个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对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济学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有这极大的帮助。 以下是我对该书主要内容的一些摘录(大部分是从原文复制): 市场如何运行 1、在竞争市场中,供应和需求共同作用,影响最终的市场结果 此时,调节供应和需求平衡的是价格 供应和需求平衡时,获得最大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2、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它的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在长期均衡中,市场价格等于 最低平均总成本

初三世界历史所有知识点大汇总_中考历史

初三世界历史所有知识点大汇总_中考历史 01 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02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0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04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05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6 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07 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中级经济学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时期和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时期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时期,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历特定时期。一方面明确现时期社会性质,表明已进入社会主义,具备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完善,正处于不发达时期。即指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差不多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差不多确立,到差不多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时期差不多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进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差不多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基础:市场经济与差不多经济制度的结合… 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公有制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占优势,有量的优势质的提高,国有全民经济操纵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表现在对经济进展操纵力上。 3、资源配置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配置方式:打算和市场 4、市场经济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定性 1)经济活动纳入市场,市场机制推动流淌优化配置。2)企业是四自市场主体。3)政府不直接干预,通过经济政策调节。4)受法律约束。 5、市场运行存在条件 1)成熟主体 2)完善体系 3)健全机制 4)规范规则 5)间接调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 1)坚持公有制主体,转化机制,建立微观经济主体。2)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体系。3)转换治理职能,以间接为主。4)建立分配制度,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展,保稳定。 二、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关系与产权制度 1、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