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颜氏家训》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每日一读颜氏家训

每日一读颜氏家训标题:颜氏家训:道德与家庭价值的传承引言:颜氏家训作为中国古代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家庭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颜氏家训的探讨,深入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智慧与真理,以实现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一、颜氏家训的渊源与价值观颜氏家训是由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颜回创作而成,它以宣扬家族道德和家庭和睦为出发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凝聚力和人伦关系。
首先,颜氏家训具有强调亲情的特点。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观念深入人心。
颜氏家训将子女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它教育子女要敬爱父母、和睦相处,劝兄弟姐妹和顺友爱,增强家庭凝聚力。
其次,颜氏家训注重道德修养。
道德是一个人品行与行为准则的塑造,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颜氏家训中的许多教导都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并倡导要做一个有道德、懂礼仪的人。
通过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等一系列的道德教导,颜氏家训为后代子孙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最后,颜氏家训重视教育和儿女贤良的培养。
教育是家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传承之道。
颜氏家训提倡父母应注重教育子女,要求孩子要有德才兼备,劝告子女要诚实正直,坚守道德底线。
这种思想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出品德优良、品学兼优的后代。
二、颜氏家训的当代价值作为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颜氏家训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传统家庭作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塑造个人品格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颜氏家训通过强调亲情、道德修养和教育培养,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家庭纷争、亲子沟通不畅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继承和弘扬家族文化成为当代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道德建设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要。
《颜氏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颜氏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
示
《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颜回的代表作之一,其对当代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颜氏家训》以“孝”为核心,让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子女的孝道,把孝道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充分发挥“孝”本身的功能,使子女学会尊重老年人,学会感恩父母,学会体谅兄弟姐妹,学会和睦相处。
颜氏家训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们习得文化、道德和智慧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的环境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培养孩子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的重要方法。
同时,颜氏家训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原则,即“不可轻易责备,不可轻易表扬”。
这意味着,家长不能对孩子一句话就表示失望,也不能一句话就表示满意,要根据孩子的表现适当地给予赞扬或批评,以此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此外,颜氏家训还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持久性,即要使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应该持之以恒地教育。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先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孝道,以此来影响孩子,以其言传身教,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道德标准。
此
外,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时时刻刻操心;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养成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习惯。
总而言之,《颜氏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它可以作为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参考,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用有效的方式教育孩子,从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篇一」《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例宏大的家训。
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典名著,始作于北齐,成书为隋朝,主要是叙述立身的治家之法,以训子孙,教育子孙后代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
因为这本书堪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故细细品之,并望与友共勉!颜之推之前,虽然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
《颜氏家训》一经问世,即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代学者给予高度评价。
王三聘称颂“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钺评价更高,认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
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重要之处在于对颜氏后裔产生直接影响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拜读全篇文志后,结合现实生活,颇有些许感受,所以就“治家”、“教子”、“勉学”、“养生”四篇精华之作一一展开与大家分享!《治家篇》;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实行影响的。
所以说,父不慈子就不孝,兄不友爱弟就不恭敬,夫不仁义妇就不温顺了。
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辱,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惩罚来使他们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就能改变的了。
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那童仆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刑罚用的不确当,那老百姓就手足无措。
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
《教子篇》: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家长常常不以为然。
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的再狠毒也树立不起你的威严,愤怒的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孔子说的好: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养成为自然。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引言: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与内容,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家教思想中,《颜氏家训》以其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颜氏家训》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并试图归纳出其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一、《颜氏家训》的概述《颜氏家训》是一部由古代文化名人颜师古所著,涵盖家庭教育各个方面,以及对于人生道德修养的指导书。
它以“忠、孝、爱、己”为核心思想,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家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孝顺父母: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是孝道的核心。
《颜氏家训》强调孝敬父母,并规定了具体的行为准则,如“孝之上者,听父母督责指教,尤应不违背”、“内不旁结其闲,外不妄涉于世。
”这表明对家长的尊敬是培养一个人优秀品质和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
2. 培养礼貌和道德观念:家庭是培养一个人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场所。
《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关于礼貌、谦虚、正直、宽容、自律等方面的教导。
比如,“顺躬示伺,孝之事也”、“朋友无德,不可以友也”等。
这些教导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为子女的成功人生奠定了基础。
3. 学习知识和自我修养:《颜氏家训》中提到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的力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它规定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学习,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强调了一个人的成就需要通过不断努力、勤奋学习才能实现。
4. 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颜氏家训》指出,家庭成员除了应该关心、照顾彼此以外,还应该关心社会他人,承担起社会责任。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社会的平台,培养一个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颜氏家训》当代的价值和意义1. 弘扬传统美德:《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家庭和睦、互助合作、爱和尊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颜氏家训》的现代影响

《颜氏家训》简介一、《颜氏家训》的作者及内容《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作的一部家训。
颜之推(531年~591以后),字介。
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
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
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
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
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
577年齐亡入周。
隋代周后,又仕于隋。
“家训”一书当在隋灭陈(589)以后完成。
颜之推是当时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人颇有影响,著有《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颜氏家训》全书总共八卷二十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被称为中华“家训之祖”。
颜之推生逢乱离之世,目睹许多大家族宦海沉浮。
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以长辈身份,将自己的见闻及对人生的体悟,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
其中夹叙夹议,与晚辈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说教的色彩,读来倍觉亲切。
《颜氏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内容质朴明快,说理深刻,有“篇篇药石,字字龟鉴”之誉。
是我国古代伦理学、教育学的名著,书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颜氏家训》对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产生于六世纪的一部教育史和学术名著,《颜氏家训》不但适合于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需要,而且其中所反映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现代教育也具有普遍的启迪意义。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读后感引言概述:《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之一,由南宋理学家颜师古编撰而成。
这部家训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语言而闻名于世,对于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颜氏家训》的内涵和价值,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家庭观念1.1 重视家庭教育《颜氏家训》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培养子女品德的第一课堂。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1.2 尊重长辈《颜氏家训》倡导尊重长辈的传统观念,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子女应该恭敬父母、尊重长辈,维护家庭和睦,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1.3 亲情与家庭和谐《颜氏家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和谐关系。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支持,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二、道德修养2.1 勤俭节约《颜氏家训》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
只有勤俭节约,才能积累财富,保持家庭的经济稳定。
2.2 诚实守信《颜氏家训》强调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
家庭成员应该言行一致,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果敢。
2.3 忠孝仁爱《颜氏家训》提倡忠孝仁爱的道德观念,认为忠诚、孝顺和仁爱是家庭成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只有忠孝仁爱,才能维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三、人生哲学3.1 修身养性《颜氏家训》主张修身养性,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3.2 勇往直前《颜氏家训》鼓励家庭成员勇往直前,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3 诚实守信《颜氏家训》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他人的尊重。
四、社会责任4.1 关爱弱势群体《颜氏家训》倡导关爱弱势群体,强调家庭成员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只有关爱弱势群体,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社会。
4.2 社会奉献《颜氏家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名词解释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名词解释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是南宋末年的名将,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谋略家。
他所留下的“颜氏家训”被后人称颂不已,成为中国军事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一、勇往直前,勇者无敌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强调了勇气的重要性。
他指出:“士人不乏能执戈者,然用计者罕。
”意思是说,虽然士人中不乏懂得使用武器的人,但真正懂得运筹帷幄、以计取胜者却非常罕见。
通过这句话,颜之推告诫后人,战争并不仅仅是勇士力量的较量,更需要智慧与机智。
勇士们要有不怕艰难险阻的勇气,但同时,也要明白运用智慧才能够在战争中取得真正的胜利。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充满竞争的时代,许多人相信只要有勇气就能够成功。
然而,没有战略眼光和智慧的勇气往往只是一种盲目的行为。
正如颜之推所说,只有充分发挥智慧和策略,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以德服人,修身养性颜之推还在颜氏家训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士出以礼,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是说,在士人日常生活中,要以礼遇人,明辨是非,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培养内心的道德品质,才能够真正做到以德服人。
在现代社会,颜之推的这一观点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面对繁忙和快速变化的社会,很容易忽略了道德的力量和重要性。
然而,修身养性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只有追求道德价值,才能够在社会中传递出正能量,引导他人追求更高更美好的目标。
三、以诚待人,建立信任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强调了以诚待人和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首先要以诚待人,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诚意和善意。
他说:“士人有志,高下可知,善人亲之,畏人尊之,至于不善者亦有畏之。
”意思是说,士人如果有志向,他的品性高尚或卑劣都会被人所知晓。
善良的人会亲近他,而不良之徒也会畏惧他。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
浅析《颜氏家训》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浅析《颜氏家训》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摘要】《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内容详实、体系完备的家训,《颜氏家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在教育思想方面的阐述。
其中蕴含的立身之法和治世之道仍然值得后人借鉴,重视颜之推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应用到当今社会实践中指导当今的家庭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颜氏家训当代价值家庭教育【4】《颜氏家训》的研究价值颜之推(531年-约591年):字介,汉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世传《周官》、《左氏春秋》,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
他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虽年少成名,但一生饱尝离乱之苦,“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
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集灵记》等。
其中,《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被古今学者视为家训典范。
《颜氏家训》1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颜氏家训》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由于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因此该书的七卷二十篇涵盖了当时南北朝时期的学术现状以及社会风貌等等,对当时南北朝社会风俗、政治得失以及学风特点都有独到的见解。
而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教范本,《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成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从总体上看,《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想方面对今天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更是在学术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古典文献学有着极高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颜氏家训》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发表时间:2016-08-12T15:51:01.36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3月作者:何頔[导读] “尽信书不如无书”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再下结论,切勿人云亦云,求真务实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何頔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摘要】《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内容详实、体系完备的家训,《颜氏家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在教育思想方面的阐述。
其中蕴含的立身之法和治世之道仍然值得后人借鉴,重视颜之推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应用到当今社会实践中指导当今的家庭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颜氏家训当代价值家庭教育【4】《颜氏家训》的研究价值
颜之推(531年-约591年):字介,汉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世传《周官》、《左氏春秋》,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
他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虽年少成名,但一生饱尝离乱之苦,“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
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集灵记》等。
其中,《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被古今学者视为家训典范。
《颜氏家训》1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颜氏家训》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
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
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由于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因此该书的七卷二十篇涵盖了当时南北朝时期的学术现状以及社会风貌等等,对当时南北朝社会风俗、政治得失以及学风特点都有独到的见解。
而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教范本,《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成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从总体上看,《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想方面对今天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更是在学术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古典文献学有着极高的价值。
【5】《颜氏家训》对家庭教育的价值
2.1中国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
家庭教育,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从古至今,中国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都是我们历代传颂的教子佳话,古人认为:家庭是幼儿出生后最早的生活环境,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父母的教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会在无形中直接或间接的对幼儿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坚持早期教育的原则;注重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重在培养正人君子,教导子女要维护家庭、社会的集体利益。
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以“孝”为核心,强调敬老慈幼,维护长辈的权威作用;注重对子女的品德教育。
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则讲究因材施教、宽严并济。
2.2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
2.2.1“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要规范言行、善待父母《颜氏家训:风操》中说:“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
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
” 2由此可见,颜之推不仅重视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同样也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颜之推曾说过:“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
” 3意思是,从少年开始子女就有供养父母的辛劳;成年之后,又增了妻子儿女的拖累。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中华民族一直将孝道与感恩文化视为做人的道德基础,孝是一切美德的核心,所有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行派生出来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孝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孝道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力量,达到民族团结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以孝道为核心,孝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几千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生活与行为。
当今社会老龄化现象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学习孝文化对化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2.2“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要择善而从《颜氏家训:慕贤》中说:“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
颜之推认为:世上真正的圣贤之人如凤毛麟角,十分难得,倘若遇到这样真正通达世俗、明晓真理的人,怎么能不攀附景仰呢?他这一生出生于乱世之世,成长于兵荒马乱之际,一生颠沛流离,所见所闻也不少,但每每看到贤能之人,还是会心生仰慕之情。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中也曾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样也强调择善而从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2.2.3“人生在世,会当有业”—要博学多识《颜氏家训:勉学》中说:“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
颜之推认为:人生在世,就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身处在什么位置就该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当农民的就应该想着怎样耕种好自己的庄稼;商人就应该经商做生意;技工就要专心于自己的专业;艺人们就该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技艺;武夫就该勤加练习骑马射箭;文人们就该钻研经书文章。
学习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海无边”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不应该放弃对知识的学习。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全球科技革命不断深入,科技更新越来越快,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在当代社会,只有博学多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工作的需要。
2.2.4“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要求真务实
《颜氏家训:涉务》中说:“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够对旁人有益处,不能光是高谈阔论,弹琴读书,以此耗费君主的俸禄官爵。
” 颜之推认为:君子立身于社会,就应该做一些实事,对他人、对社会有所益处才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只会高谈阔论,这样只是在白白的消耗社会资源。
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是保证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
从古至今,求真务实一直是学者们提倡的做法,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提出:“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也曾在《游褒禅山记》中说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对于知识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永远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尽信书不如无书”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再下结论,切勿人云亦云,求真务实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颜之推以学问广博著称,他的一生历仕南北,经历了梁、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自身阅历丰富,其所著《颜氏家训》之意在于告诫子孙恪守儒家思想所包含的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从而继承先辈的事业,保住既有的社会地位。
其中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对颜氏家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书中择善而从、孝敬父母、求真务实、博学多识等的观点都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与分析,它对于我们现代家庭教育以及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卜宪群编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49年;
[4]金开诚:《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5月;
[5]傅永聚、仁怀国:《中国传统文化精要》,西安出版社,2010年8月;
[6]刘守旗:《<颜氏家训>与家庭教育科学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6期;
[7]段文阁:《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视探》,《齐鲁学刊》,198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