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孙子兵法_和合_军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王延飞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的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的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的现实意义《孙子兵法》是一部中国古代兵书,记载了孙武对战争与军事战略的思考,被誉为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

虽然《孙子兵法》所涉及的主题是战争和军事策略,但其中的许多原则和智慧仍然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应用。

下面我们将探讨《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首先,《孙子兵法》强调了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和战略规划。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不再处于战争时期,但战略思维依然是重要的。

无论是企业、政治还是社会组织,都需要战略规划来应对竞争和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形势、了解对手,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只有具备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孙子兵法》中强调了灵活变通的战术。

在现代社会中,也是需要具备灵活应变和变通的能力。

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市场的变化快,经济形势的波动快,任何一种固步自封的做法都很容易被淘汰。

只有具备灵活应变和变通的能力,才能抓住机遇,化危机为转机。

在领导的层面上,也应该学会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再者,《孙子兵法》中强调了人治之本。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人还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

任何组织的发展都需要有一支具备团队精神和执行力的团队。

只有通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和合作,才能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

在管理实践中,需要善于激励团队成员、培养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这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最后,《孙子兵法》中强调了以和为贵。

在现代社会中,和谐共赢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和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才能够实现更大的价值。

只有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实现团结一致、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在团队中,需要建立信任和尊重,倾听他人的声音,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成功。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理念,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战争思想及其对现代军事的影响

中国古代战争思想及其对现代军事的影响

中国古代战争思想及其对现代军事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战争思想,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程中的重要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和战略智慧,其影响甚至可以被称作“千古不变”。

这些古代战争思想,不仅仅适用于古代的战争,更对现代的军事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的战争思想及其对现代军事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战争思想的总体特点中国古代的战争思想,平衡性、灵活性、强烈的实用性,以及人性化的特点为其最显著的特征。

先秦时期的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等,均强调了战争的平衡性和灵活性。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句话,体现了平衡性的核心原则。

战争需要平衡实力,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给敌人制造困境,从而争取决战的胜利。

同时,灵活性也成为古代战争思想的重要特点。

许多古代兵书中提到的“兵不厌诈”、“变化无穷”、“出奇制胜”,便是灵活性的具体表现。

为了取得胜利,军队需要谋略、计谋和战术的灵活应用,最终实现战争胜利。

强烈的实用性是中国古代战争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古代中国军事思想家们的研究,不仅注重理论探讨,更注重实战应用。

比如,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战争思想,为后来的军事家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用方法。

知己即了解自己,包括军队的力量、弱点、指挥员的才能和性格等。

知彼则是了解敌人,包括敌人的军队构成、实力、弱点、以及敌方指挥员的才能和性格。

通过对自己和敌人的全面分析,最终决定出战争的策略和方向。

这一战争思想的实用性在现代军事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中国古代战争思想的人性化特点,则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

古代中国的军事思想,有着对人性的深刻领悟和追求。

《孙子兵法》中提倡的“四道五形”,就是将军队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了组织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性。

同时,《孙子兵法》中对敌军士兵的慷慨赞美和敌人的人性化关照,也是古代战争思想中的人性体现。

当前社会,军队的人性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中国对人性的高度关注,无疑也为现代军事思想带来了启示。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军事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不可忽视。

首先,《孙子兵法》的思想精粹在于其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强调战略重于战术。

在《孙子兵法》中,军事活动的本质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而不是去展示武力或者斗争的残忍性。

此外,孙子强调战争的目的是要保证全局的胜利,也就是说,应该把握大的方向,确定最终的胜利手段,最终走向胜利。

其次,《孙子兵法》的理论贡献在于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理论,并专注于研究战争本质及其规律。

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深入思考了战争的本质及其规律,以此去揭示出战争中的战术和策略,以及胜利的真正手段。

他强调战争中的重要规律,例如用兵之道奇正相生、形神兼备,以及主帅必须了解情况、相信并运用将士等。

最后,《孙子兵法》的当代价值在于其对于军事战略、领导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中,孙子的教导仍然非常重要,其背后蕴含着我们必须学习的军事策略和军事战略手段,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所需的智慧和实践技巧。

此外,《孙子兵法》也是一部包含着领导和团队精神的经典之作,其方法、技能和智慧,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商业和其他领域。

总之,《孙子兵法》一直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经典文本,其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都不可亵渎。

大学军事论文-论《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子

大学军事论文-论《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子

大学军事论文-论《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子第一篇:大学军事论文-论《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子《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子前言:《孙子兵法》是我国兵家的经典著作,它在冷兵器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指导了许多军事家完成了无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那么《孙子兵法》放在今天是否就显得过时了?在现代战争中这部兵家宝典是否还能发挥它的作用呢?其实《孙子兵法》讲的是作战的道理,在现代战争中依旧可以找到它的影子,而其的宝贵思想如今依然在现代战场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孙武所著,它在我国冷兵器战争时期发挥过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在西方被译作《战争的艺术》,可见这部名著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门,让许许多多著名的国外战略家陶醉沉迷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之中。

美国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世上最强大的军队,而美军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士兵都要求阅读《孙子兵法》,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在现今《孙子兵法》最大的阅读群体已不再是军事家,而是在商场中拼搏的商人和经营者,“商场如战场”,兵法的思想精华在这里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家圣典,其中所包含的战略、战术智慧时至今日仍闪耀着光芒。

古人有言:“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意思是说孙子兵法不但完全承袭了前人兵法之所长,而且做到了对精华思想的高度概括和经典诠释,后人的兵法仍在其思想范围内。

这部名著不仅跨越了国界,而且超越了时空。

正如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箴言》一文中所言:“孙子的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

”《孙子兵法》讲的是作战道理,而不是作战方式!在现代战争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子。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一战德国失败原因)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的指导意义

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的指导意义

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的指导意义
1、《孙子兵法》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启发现代战争思维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

《孙子兵法》从揭示战争中“利”和“害”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来确立自已对战争的根本态度,从而决定其军事思想中功利主义的主导倾向。

在这种形势下,孙子的重战和慎战思想,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为人们认识多极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孙子兵法》对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情地暴露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军事理论和军事学术的缺陷和弱点,推动西方军事家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反思。

3、《孙子兵法》认识到战争是关乎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因此强调必须对战争高度重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4、总体上看,《孙子兵法》所总结和揭示的战争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仍然对现代战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和合战略文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孙子兵法》和合战略文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杨 新
( 京 陆 军指 挥 学 院 , 苏 南 京 20 ) 南 江 10j

要 :孙子 兵 法》 受 中国传 统和合 思想的 影响 , 《 深 同时 又是 中国传 统和 合战 略 文化 的代表
挂著 作 。从 当代 战略 文化研 究的视 角, 初步探 讨 了《 孙子 兵 法≯ 的和合 战略 文化 价 值观 、 战略 思 维 模 式及 战略 选择偏 向模 式。 并揭 示 了其对 于构建和谐世界 的现 代价值 。
第 2 卷第 5 6 期
Vo . 6, . 12 No 5
滨 州 学 院学 报
J u n lo n h u Unv r i o r a fBiz o ie st y
21 0 0年 1 0月
( c .. 0 0 )t 2 1
【 子兵法 与和合文化】 孙
《 孙子兵法》 和合战略文化思想 及其现代价值
类 文 明 的 破 坏 作 用 都 是 非 常 巨 大 的 。孙 子 看 到 了 这 一 点 , 而 在 其 兵 法 的 开 篇 即 指 出 : 兵 者 , 之 因 “ 国 大 事 , 生 之 地 . 亡 之 道 . 可 不 察 也 ”《 篇 》 , 死 存 不 (计 )
战 略 思 维 模 式 和 优 先 排 序 的 战 略 行 为 偏 向 模 式 组
想 。深 入 挖 掘 《 子 兵 法 》 蕴 含 的 和 合 战 略 文 化 孙 中
全 球 化 时 代 人 f 的 战 争 价 值 观 , 于 推 动 和 谐 地 『 J 对 区 、 谐 社 会 、 谐 周 边 、 谐 世 界 等 新 的 战 略 价 值 和 和 和 观的形 成 , 具有 积 极 的借 鉴 意 义 。《 子 兵 法 》 和 孙 的 合战略 价随观及 现代 价值主要 体现在 以下方 面。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古老的兵书之一。

这部兵书是由孙武所写,主要讲述了战争的策略、战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非常深远,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一、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孙子兵法》强调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认为战争是一种全局性的斗争,需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战争中,胜负不是取决于单一的战斗力量,而是取决于整体的战略布局和全面的资源整合。

因此,《孙子兵法》强调要全面考虑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方案,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种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思想不仅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方案,才能取得胜利。

二、以弱胜强的策略《孙子兵法》还强调以弱胜强的策略,认为在战争中,强弱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如果能够制定出合适的战略方案,运用巧妙的战术和指挥,即使力量较弱的一方也能够战胜力量较强的一方。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和冲突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在商业竞争中,如果能够运用创新的策略和技巧,即使力量较弱的一方也能够战胜力量较强的一方。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孙子兵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在战争中,士兵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因此,《孙子兵法》强调要关心士兵的生活和福利,提高他们的战斗意志和忠诚度。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企业、政府等各种组织管理。

四、战争与和平的平衡《孙子兵法》还强调战争与和平的平衡,认为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战争来维护和平。

因此,《孙子兵法》强调要慎重对待战争,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战争手段。

这种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理念相符合,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和人类福祉。

谈《孙子兵法》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及作用

谈《孙子兵法》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及作用

谈《孙子兵法》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及作用摘要:《孙子兵法》思想在当今社会运用广泛,本文从人际、商际、国际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孙子兵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这三个方面运用《孙子兵法》的思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上要灵活运用其思想,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字:《孙子兵法》,思想,人际关系,商业竞争,国际斗争一、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孙子兵法》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贵在“不战而屈人之兵”,何解?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我们中国人讲究“和”,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对方心服口服,用诚意去感动他人,用耐心去化解一切矛盾,让一切人际斗争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孔明七擒孟获”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

若是孔明擒住孟获后杀了他,这能暂时解决南蛮问题,但是南蛮人并不会信服,新的领袖上台后迟早会再次反叛。

所以孔明选择了攻心战术,即用自己的才能和耐心来使孟获心悦诚服,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南蛮地区彻底臣服。

这难道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人际斗争吗?现代教学中,一名好的教师必定是学生的朋友,这其实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

人都有感性的一面,一个人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自己厌恶的人的要求,但是很难拒绝一个好朋友的请求。

当教师的身份只是学生的老师时,那么在学生眼中,她虽然有一定的权威,不能拒绝,但是必定是心不甘情不愿。

当教师的身份是学生的朋友时,在学生眼中,她的要求便是合情合理,理应完成的。

不只是学生和老师是这样,各种人际关系都有这种相似的一面。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总会出现与自己观点、行为有很大冲突的人。

交往初期可能只是没有好感,若这种关系不能处理好的话,就极有可能成为所谓的敌人。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要“重战”、“慎战”、“备战”。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不希望出现敌人,所以在交往中一定要重视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能轻易和别人把关系给搞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5期Vol.23,No.5滨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Binzhou University2007年10月Oct.,2007=当代孙子兵法研究青年学者论坛>5孙子兵法6/和合0军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收稿日期:2007-08-10作者简介:王延飞(1970)),男,山东海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军事管理和军事思想研究。

王延飞(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1)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和合0思想贯穿于5孙子兵法6,形成了/和合0军事思想,其体系包括:/不战而屈人之兵0的战争本质认识、/全胜0的军事理论体系、人本精神的军事伦理取向、以/知0为核心的军事思想实用性。

/和合0军事思想要求以人文视野区分/市民社会0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

/和平发展0植根于/和合0思想传统,5孙子兵法6为/和平发展0提供了战略指导。

关键词:孙子兵法;和合;军事思想;市民社会;和平发展中图分类号:E 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18(2007)05-0037-075孙子兵法6十三篇以/先胜)全胜)战胜0的逻辑构建了以/胜0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1]以/察0战、备战和慎战的重战战略思想、/伐谋0和/伐交0为主的/不战0战略思想以及唯/战道0是从的/善战0战略思想构建了一个有机的大战略(Grandstrategy)体系。

[2]李际均认为,5孙子兵法6的战略/是一种立足于国家大战略和完全主动作战的军事思想,其核心就是进攻战略的非攻原则0[3]。

考察5孙子兵法6军事思想的构建体系,尤其是在中西军事思想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传统/和合0思想一以贯之,形成了独特的/和合0军事文化,并且对今天的国际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传统/和合0思想及其当代发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概念,/和合0指的是异质事物的多样化统一。

[4]/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0[5]/和合0的最初含义是指协调各种伦理规范或关系、治理国家的方式。

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和合0思想多外显为化解矛盾、稳定与调和各种关系、以中正中庸的态度处世等理念。

致力于传统文化重建与创新,张立文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构建了/和合学0体系。

基于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和各文明间的冲突和五大危机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的认识,他提出了21世纪人类最大的原理和最高的价值,即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中心价值,并用这五大中心价值来化解五大冲突和危机。

[6]/和合学0通过对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源流的考察,认为/和合0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之中。

因此,它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

张立文的理论体系,虽未达到完备的境界,但却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从/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0的角度来看具有极大的价值,是一种创新的哲学体系。

作为中华民族一种混合了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社会秩序哲学思想,这种/和合0理念成为引导我们建设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根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滨州学院学报第23卷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0[7]同时,/和合0思想也成为中国外交的政策的文化基础,这种外交理念在多种场合被表达和应用。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0[8]李肇星撰文阐述中国外交政策:/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谐。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外交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0[9]二、5孙子兵法6的/和合0军事文化考察5孙子兵法6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和合0思想渗透于其整个军事体系中,体现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军事理论特色。

这种/和合0军事文化以人本精神为逻辑起点,超越了对战争的现实主义认识,从而成功地消解了战争与和平的二元对立,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军事文化。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0:孙子/和合0军事文化的战争本质认识历史上,对战争的认识往往多关注其自然属性,而5孙子兵法6则提出了系统的战争观:/不战而屈人之兵0。

这个论断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战胜敌人:/屈人之兵0。

这是战争的基本手段和形态。

其二,和平:/不战0。

这是战争的终极目标,同时又可作为实现战争目标的战略手段。

其三,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0。

这三个层面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战争观。

从战争的自然属性来看,暴力是战争的本质。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0[10]。

因此,战争的本质要求/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0[11],他之所以这样来定义战争,是因为他的基本出发点是:/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0,这种从属性使得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0。

因此,战争是也就是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0[11]。

5孙子兵法6对战争的本质认识则是在充分认识战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更高的眼界审视战争本质的方法。

5孙子兵法6/不战而屈人之兵0的认知角度是/增加胜算和减少战争成本0。

[11]孙子从/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0的高度理解战争的极端重要性,也认识到战争本身的矛盾性:对内,/久暴师则国用不足0,国内的经济问题又会引发各种矛盾,从而动摇国家政权的稳定;对外也要考虑战争的后果,必须战后/修其功0。

因此,战争本身并不是目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0。

进而,孙子提出了四种可选方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0在这里,孙子把/伐谋0、/伐交0的政治、外交策略与方法作为战争的重要手段,从另一角度阐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0的战争理论强调应尽量避免军事力量的直接对抗,暴力战争并不是战争的唯一选择,而且也不是首选,战争的目标可以通过政治、外交等途径来达到。

所以,/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0。

/不战而屈人之兵0反映了5孙子兵法6/和合0军事思想对战争本质的深刻认识。

传统/和合0文化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希望和平安泰,而非一味强调对立和斗争。

5孙子兵法6/和合0军事思想一方面来源于当时/弥兵运动0等战争与和平的战略背景,[12]另一方面又是中国/和合0文化的智慧结晶,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辩证智慧,并把它们在军事领域内自觉地结合在一起,[13]形成了独特的/和合0军事哲学体系。

(二)全胜:孙子/和合0军事理论体系5孙子兵法6/和合0军事思想追求的目标是和平和以非战争手段取得完全胜利,但这种和平与完全的胜利,还必须具备:战争的充分准备与积累、/全胜0的战争以及对战争规律的把握和利用,它们构成了孙子/和合0军事理论体系。

/无恃其不来0的战争准备。

这是孙子/和合0军事文化的首要内容。

维护和平要有充分的战争准备,然后才能谈得上/战胜0或/不战而胜0。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0,/先为不可38第5期王延飞5孙子兵法6/和合0军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胜,以待敌之可胜0。

孙子认为,战争力量的准备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准备,还包括政治、经济、将帅素质、军事制度如编制体制以及军事管理状况等、士兵素质、国土、气象、水文、战场等军事环境等等形成的综合力量。

这种综合力量通过以下/七计0的内容进行战略比较:/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0通过对比得到的/以镒称铢0的巨大优势,才是遏止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保证。

这种巨大的优势是战略威慑的来源,它可以成为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也有可能成为霸权话语建立与维持的物质基础。

[14]有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形0,还要将其转化为实力的/势0。

前者可被称为/积形0、/谋形0,后者可被称为/造势0。

/势0不是/形0(物质力量)的简单累加,而是对于物质力量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0(5势篇6)/全胜0是5孙子兵法6对战争的根本要求。

孙子对于/全胜0的思考源于/兵以利动0的国家利益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0,是其指导原则。

孙子的/必以全争于天下0思想要求军事准备的充分性与对策的完备性。

全胜的方式可从两个层面理解:其一是通过建立和维护巨大的综合优势实现/不战而胜0的战略威慑,自然,这种威慑作用还要通过宣示战争的实力与决心来保证,/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可败0。

这样才可实现/兵不顿而利可全0的目标。

其二,全胜的具体实现策略有: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0(5谋攻6)在这里,孙子把/全0与/破0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原则。

在对待战争的规律把握上,5孙子兵法6提出了以/诡道0为核心的战争规律学说。

于汝波将其归纳为:致人、仁诡、任势、虚实、奇正、专分、久速、迂直、攻守、死生等十个范畴。

[1]这些规律从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面为军事斗争提供了思维方法。

(三)人本精神:孙子/和合0军事文化的伦理取向/和合0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本,在儒家传统里,/仁者爱人0、/民为贵,君为轻0等思想都反映了以人为取向的伦理思想。

5孙子兵法6抛弃了对于战争形而上学的道德判断,提出了/安国全兵0、/唯民是保0的人本精神伦理取向。

人们对战争与道德关系的判断大致有四种立场:现实主义、军国主义、和平主义、正义战争理论。

[15]中国历代十分重视战争的正义性质,讲究/出师有名0。

但现代战争的性质和目的与战争中各国所宣称的性质和目的相去甚远,伊拉克战争即是一例。

加之各国舆论宣传战的强化,使得现代战争的道德判断难有一致标准,道德本身也成为战争的工具之一。

但这并不影响作为一般原则的战争道德规范,它们包括:和平原则、正义原则、人道原则。

[16]而孙子则从战争本身的影响以及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分析入手,揭示了/和合0军事思想的伦理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