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文档编号:项目名称XXXX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单位名称XXXX年X月修改记录目录1 围1.1 标识1.2 CSCI 概述1.3 文档概述2 引用的文档3 CSCI 设计3.1 CSCI结构3.2 CSCI运行组织3.3 CSCI性能要求3.4 CSCI设计限制和约束3.5 CSCI测试计划4 CSC 设计4.x CSC的名称和唯一标识符4.x.y 下一级CSC的名称和唯一标识符4.x.y.z CSU的名称和唯一标识符5 CSCI数据说明5.1 CSCI部数据元素5.2 CSCI外部接口数据元素6 CSCI数据文件6.1 CSC和CSU数据文件的交叉引用6.x数据文件名和唯一标识符7 需求可追踪性1 围1.1 标识【系统背景】系统标识符:(系统标识符)系统名称:(系统名称)缩写:给出系统的缩写【适用的CSCI】标识符:(CSCI标识符)名称:(CSCI名称)缩写:给出CSCI的缩写1.2 CSCI 概述【系统功能概述】简要描述本系统的功能。
【CSCI功能概述】(给出CSCI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对应的需求规格标识号的引用)。
如有必要可用图示表示本CSCI在系统中的位置(顶层系统结构图)。
1.3 文档概述【用途】本文档用于描述在进行CSCI详细设计中每个阶段的设计结果,提供CSCI 的详细设计说明书。
【容】本文档的主题容如下:描述CSCI的功能和作用;定义CSCI的结构(用一组CSC,以及这些CSC之间的接口关系,定义CSC 的名称,标示符,分配的需求集);定义CSCI设计限制;定义CSCI资源使用设计;定义CSCI每个CSC以及CSU的详细设计。
描述每个CSC可追溯的需求规格和接口规格说明。
2引用的文档按下列格式列出本文档引用到的所有文档。
【序号】【文档编号】【文档名称】3 (CSCI名称)详细设计3.1 (CSCI名称)结构3.1.1 (CSCI名称)详细结构【CSC分配】列表给出每个 CSC的分配。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书模板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书模板软件研发部项目名称:Xx系统版本号:QR-RD-035(V1.0)密级:商密A架构设计说明书内部资料请勿外传)编写: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___内部使用第1页共15页版权所有不得复制文档变更记录序号变更(+/-)说明作者版本号日期批准目录1、引言1.1 背景1.2 术语和缩略语引言背景:本文档旨在介绍Xx系统的架构设计,为项目开发提供指导。
术语和缩略语: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和缩略语请参考附录。
1.1 背景Xx系统是___研发的一款软件系统,旨在解决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处理的问题。
该系统涉及多个模块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架构,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等特点,能够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
1.2 术语和缩略语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和缩略语请参考附录。
1.3 参考资料本项目的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技术文档、相关书籍、互联网资源等。
2.1 需求规定在本阶段,我们需要明确项目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
2.2 架构设计目标和约束在设计系统架构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目标和约束:2.2.1 运行环境系统需要能够在多种不同的运行环境下正常运行,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硬件平台等。
2.2.2 开发环境为了保证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系统需要在开发环境中能够顺利运行,包括但不限于集成开发环境、版本控制工具等。
4.1 进程/任务的设计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系统中使用的进程和任务的设计。
这些进程和任务在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包括前台RCP 客户端和后台系统。
4.1.1 前台RCP客户端前台RCP客户端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主要方式。
在设计该客户端时,我们考虑了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
我们使用了Eclipse RCP框架,该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插件和工具,使得开发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4.1.2 后台系统后台系统是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数据和业务逻辑。
结构设计任务书

结构设计任务书钢筋砼现浇梁板结构钢筋砼排架结构单层厂房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王晓虹2012年8月(一)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设计资料:1、某多层工业用仓库,标准层楼盖平面总尺寸(轴线尺寸)如图所示,B、L取值见数据表。
外围以370mm 砖墙承重,不设内墙。
由于空间较大,内部需设钢筋混凝土柱,柱截面尺寸可假定为500×500mm。
楼梯间在此范围之外,不予考虑。
(取值见数据表)。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k3、建筑作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
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17kN/m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级。
=360N/mm2);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y梁箍筋和板中钢筋可采用HPB300级钢筋(f=270N/mm2),也可采用HRB335级。
y二、设计要求:1、选定合宜的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方案(确定柱网、梁格、梁截面尺寸及板厚)。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并写出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板和次梁可采用塑性法计算内力,主梁应采用弹性法计算。
计算书中应有主梁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也称作“材料图”、“抗弯承载力图”)。
3、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建议采用A2或A2加长)。
内容包括梁板结构布置,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等。
要求板配筋采用弯起式。
钢筋表中列出板和次梁的钢筋,主梁钢筋画出抽筋图。
4、施工图绘制应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中关于线型、字体、图例等各项规定。
其他要求详见任务书附件。
(二)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一、设计项目:某地某厂金工车间(不设天窗)单跨单层厂房,总长60m,总宽(跨度)18m、21m、24m,设两台A5级工作制桥式软钩吊车(单闸),吊车吨位及轨顶标高见数据表。
厂房位于郊区。
二、设计资料:1、自然条件:基本风压:见数据表基本雪压:200N/m2=20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建筑资料:①屋面作法: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气层累计1.25kN/m2②围护墙:240mm厚实心砖墙,内墙面为石灰砂浆抹面,纸筋灰罩面,外墙为清水砖墙,墙体单位面积总重5.24kN/m2。
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结构设计说明书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结构设计说明的各个章节,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设计原则、结构组成、结构成员、结构材料、结构荷载、结构分析、设计计算、技术标准、施工工序、安全措施等。
1.项目背景介绍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规模、项目时间等。
此部分可以附上项目背景的相关图纸或文档。
2.设计目标明确结构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如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耐久性、抗震要求等。
可以具体列出每个目标的数值要求或等级。
3.设计原则阐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可行性、可维护性等原则。
可以结合项目背景和设计目标进行解释。
4.结构组成详细描述结构的组成部分,如柱、梁、墙、楼板、桁架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可以附上示意图或结构图。
5.结构成员对结构中的每个成员进行单独介绍,包括尺寸、材料、连接方式等。
可以分别列出每个成员的参数表格。
6.结构材料介绍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以及它们的性能参数和技术要求。
可以附上相关的材料测试报告或认证文件。
7.结构荷载列出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并对它们进行计算和评估。
可以附上荷载计算表格或计算过程。
8.结构分析对结构进行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有限元分析等。
可以附上相应的分析报告和计算工具。
9.设计计算根据设计目标和已有的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包括尺寸设计、承载能力验证等。
可以附上设计计算的公式和计算过程。
10.技术标准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可以列出每个标准的编号和内容摘要。
11.施工工序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列出施工的工序和顺序,包括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封顶施工等。
可以附上施工工艺图或施工进度计划。
12.安全措施为保障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安全、使用安全等。
可以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文件或安全培训资料。
附件:在此部分列出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项目背景图纸、结构荷载计算表格、设计分析报告、材料测试报告等。
华为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说明书产品发布标识[填写说明:模板中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显示的文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文档编辑完成后应该将其删除。
文档正文应使用常规、黑色、五号字体即系统设置的“正文”样式文档页眉处的”xxxx系统”和“版本号”仅为示例,请注意更新封页与页眉符合实际情况。
此处的版本号指的是产品版本号封页简要表中的产品名,如无可以不填写。
当某一章/节没有内容时,必须注明N/A,同时标注理由。
例如:本章/节内容无需考虑。
特别说明:当某章/节内容参见其它文档时,不能注明N/A,而应该写明参见某文档的具体章节。
华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修订记录:派发清单:*动作类型:批准、审核、通知、归档、参与会议,其它(请说明)目录1 简介 (6)1.1 目的 (6)1.2 文档范围 (6)1.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6)1.4 参考文档 (8)1.4.1 包含文档 (8)1.4.2 相关文档 (8)1.5 缩略语和术语 (8)2 总体设计思路 (9)2.1 设计方法 (9)2.2 设计可选方案 (9)3 系统逻辑结构 (10)3.1 总体结构 (10)3.2 子系统定义 (10)3.2.1 子系统一 (11)3.2.2 子系统二 (11)3.3 子系统接口设计 (11)3.4 主要数据模型 (11)4 系统物理结构 (12)4.1 总体结构 (12)4.2 组件定义 (12)4.2.1 组件一 (12)4.3 组件接口设计 (12)4.4组件与子系统对应关系 (12)5 系统部署 (13)5.1 网络结构图 (13)5.2 部署模式 (13)6 关键技术及公用机制 (13)6.1 关键技术设计 (13)6.2 公用机制说明 (13)7 系统重用设计 (13)7.1 以往设计的重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3.3 CSCI 性能要求
提供对于CSCI在运行时必须满足的性能要求。例如:内存和进程时间(给出计算单位)要求、资源占用率或响应时间等。
如无要求则用“无。”代替下表。
表3-5 CSC内存/处理时间表
CSC名称
CSC标识符
性能要求
3.4 (CSCI名称)设计限制和约束
【CSCI结构描述】
描述本CSCI的结构CSC以及下一级CSC之间的关系、运行时的简要流程和在设计上的考虑等。
【CSCI结构图】
用一组CSC描述CSCI的内部结构图:给出每个CSC以及下一级CSC(如果有)和它们的接口关系(结构筐土、类图等)。
3.1.2(CSCI名称)内部接口
列表给出CSCI结构中定义的所有CSC间的接口名称,标识符,起始CSC和终止CSC的接口的其它信息。
3 (CSCI名称)详细设计
3.1 (CSCI名称)结构
3.1.1(CSCI名称) 详细结构
【CSC分配】
列表给出每个 CSC的分配。
表3-1 CSC分配表
名称
唯一标识符
层级
功能
需求分配
其中:
“层级”:该CSC被分解的级数,如果该CSC没有子CSC则为1,否则为子CSC层级加1。
“需求分配”:分配给该CSC的需求规格说明标识符。
表3-2 CSC内部接口分配表
名称
标识符
发出者CSC
名称
接收者CSC名称
功能
接口类型
相关的过程
传送的数据
(过程名)
(名称:类型)
其中:
“名称”和“标识符”:确定从“起始CSC”到“终止CSC”之间的接口名称和唯一的标识符。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文档编号:项目名称XXXX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单位名称XXXX年X月修改记录1 范围1.1 标识1.2 CSCI 概述1.3 文档概述2 引用的文档3 CSCI 设计3.1 CSCI结构3.2 CSCI运行组织3.3 CSCI性能要求3.4 CSCI设计限制和约束3.5 CSCI测试计划4 CSC 设计4.x CSC的名称和唯一标识符4.x.y 下一级CSC的名称和唯一标识符5 CSCI数据说明5.1 CSCI内部数据元素5.2 CSCI外部接口数据元素6 CSCI数据文件6.1 CSC和CSU数据文件的交叉引用6.x数据文件名和唯一标识符7 需求可追踪性1.1 标识【系统背景】系统标识符:(系统标识符)系统名称:(系统名称)缩写:给出系统的缩写【适用的CSCI】标识符:(CSCI标识符)名称:(CSCI名称)缩写:给出CSCI的缩写1.2 CSCI 概述【系统功能概述】简要描述本系统的功能。
【CSCI功能概述】(给出CSCI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对应的需求规格标识号的引用)。
如有必要可用图示表示本CSCI在系统中的位置(顶层系统结构图)。
1.3 文档概述【用途】本文档用于描述在进行CSCI详细设计中每个阶段的设计结果,提供CSCI 的详细设计说明书。
【内容】本文档的主题内容如下:描述CSCI的功能和作用;定义CSCI的结构(用一组CSC,以及这些CSC之间的接口关系,定义CSC 的名称,标示符,分配的需求集);定义CSCI设计限制;定义CSCI资源使用设计;定义CSCI每个CSC以及CSU的详细设计。
描述每个CSC可追溯的需求规格和接口规格说明。
2引用的文档按下列格式列出本文档引用到的所有文档。
【序号】【文档编号】【文档名称】3 (CSCI名称)详细设计3.1 (CSCI名称)结构3.1.1 (CSCI名称)详细结构【CSC分配】列表给出每个CSC的分配。
表3-1 CSC分配表其中:“层级”:该CSC被分解的级数,如果该CSC没有子CSC则为1,否则为子CSC层级加1。
框架结构计算书【范本模板】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湘大职院学生公寓楼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学号: 20079206101 姓名: 盛文嘉指导教师:唐桂英完成日期: 2010年4月15日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湘潭市XX中学学生公寓楼学号: 20079206101 学生姓名:盛文嘉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唐桂英 (高级实验师)工程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赵长久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本学生公寓为六层,采用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标准层层高为3。
3米,层数为六层.项目总建筑面积:2018。
58平方米.建筑物耐久年限50年。
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总说明、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楼梯剖面图)。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楼面结构布置图、楼板配筋图、框架配筋图、楼梯结构图)。
基本要求:设计要求按照建筑行业所给的设计题目、建筑技术条件、设计内容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
要求熟悉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譬如:建筑制图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譬如:房屋建筑学、建筑CAD、施工组织设计等.根据所给的方案平面布置图,通过调查及搜集有关技术资料,进一步确定平面设计,独自完成设计题目的扩大初步设计,并提出规定的设计文件。
通过毕业设计,综合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相应的设计技巧,同时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二、重点研究的问题本学生楼设计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
建筑设计部分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设计内容按照所给指标进行方案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并确定各项指标,绘制公寓楼建筑施工图,编制建筑设计说明书;建筑结构以准确计算结构内力与稳定性为主要研究内容,编制结构计算书和结构设计说明书,绘制结构施工图.三、进度安排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国建工出版社,19957、《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中国建工出版社9、《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88),中国建工出版社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院(系)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号:20079206101姓名:盛文嘉论文(设计)题目:湘潭市某中学学生公寓楼评阅人姓名(职称): 鲁湘如(讲师)评阅日期: 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科技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建工组)渡槽支承系统结构模型设计及制作案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驻华而立参赛编号001参赛队员三四五提交类型终稿二○一八年四月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总体来看,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多、北少。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利用空间渡槽支承系统结构架起了输水管道,将南相对充沛的水资源运往北,这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的法之一。
本次结构设计竞赛制作的模型结构就是渡槽支承系统结构,此模型结构要求输水管应经过相隔一米的A、B两个灌溉点,其余结构自定义。
基于本赛题要求,我们合理设计了强度大、挠度小、同时兼顾稳定性的结构体系。
总体案采用桥梁大跨度与普通跨度结合的设计,梁体设计在大跨处采用弦设计。
普通跨度处采用拉式多跨支撑及连续格构柱支撑的案,桥墩设计采用格构柱及“V”型门架设计,“V”型门架与承台板用螺钉连接,为拉紧拉条提供支点,中部格构柱用于支撑输水管。
最后一段桥梁采用三个格构柱连续支撑的设计式,可灵活应变输水管长度不均,最后一段自然弯曲角度大等问题。
模型整体均利用竹皮良好的抗拉性能,如此设计可以保证在较小质量的状态下保证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在概念设计后经多次有限元分析计算、实体模型的试验和构件的不断优化,确定了具有较佳荷重比的模型。
本计算书主要从结构案、结构建模及受荷分析、节点构造、模型制作4个部分进行阐述。
通过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 civil对模型进行了静力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能,在满足大跨度要求下成功抵御竞赛给定的静载作用。
关键词:渡槽支承系统静力分析Midas civil分析目录摘要 (1)第一章设计说明 (1)1.1 作品简介 (1)1.2 设计思路 (2)1.3 结构选型 (4)第二章节点构造 (7)2.1 杆件拼接连接 (7)2.2 背索与柱节点的连接 (7)2.3 桥面拉索与背索的连接 (8)2.4 柱脚节点以及固定 (8)2.5 背索固定 (9)2.6 材料截面选择 (9)第三章总结与感悟 (13)第一章设计说明1.1 作品简介此次结构设计大赛模型为渡槽支承系统结构模型,采用竹质材料制作完成,整体为带有四个转角形式总长6.5m模型。
模型可分段可整体,至少需要一个跨度为1050mm桥。
加载时,模型包括承台板、各段模型以及输水管三部分。
模型荷载由输水管注水实现,水流逐渐注满整个输水管,并持荷20s,最后排出所有水。
模型柱子与承台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承台板上。
其中,输水管与输水装置、承台板、螺钉均由主办提供。
模型的制作、粘结用502胶水完成。
本次竞赛的目的是在满足赛题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构件截面形式、截面尺寸、构件连接式、结构布置形式以及制作工艺,使得最终的结构模型在具有较强的竖向承载能力的同时,有足够的强度与侧向稳定性,以及接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受50kg荷载为前提,以承受均布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弯曲、剪切、扭转效应。
同时根据赛题规则,要充分考虑结构自重以及刚度,在保证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受50kg荷载和达到更大的极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及保证模型稳定性的情况下,以最小的结构自重承受各层剪力、轴力、弯矩、扭矩,并且保证足够大的输水效率。
在整个设计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充分的运用到了所学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桥梁工程等相关知识,同时查阅了桥梁受均布竖向荷载作用和水流冲击荷载作用的相关原理,综合桥梁结构的传力、受力特点,考虑多面因素,最终采用此案。
桥跨部分:整个桥为弦式结构桥,整体跨度为1040mm。
桥分4跨,上弦杆采用4mm*0.35mm拉条,起构型作用,保证腹杆稳定性;以及在卸载后使模型能恢复原状以保证排水效率。
下弦梁采用6mm*0.55mm中薄双层竹皮拉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使用双层拉条防止构件因材料离散性在节点处破坏。
桥两端搁置在柱上,柱采用鱼腹式格构柱,基本满足结构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背索采用5mm*0.55mm中薄双层竹皮拉条,两条背索向中靠拢端固定于一点,提供桥向外拉力,抵抗水流对桥不利荷载。
普通跨度部分:普通跨度采用两段高度逐级降低的多跨支撑结构和一段连续格构柱支撑结构,多跨支撑结构桥墩为两个“V”型门架和一个格构柱,其连续高度为320mm、310mm、300mm及295mm、285mm、275mm,桥面为两条7mm*0.35mm拉条,基本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垂直桥面向采用3mm*0.35mm拉条连接,增强模型整体性。
“V”型门架柱子采用0.35mm厚竹皮制作成的6mm*7mm日字杆,柱脚用螺钉卡住防止其滑动。
格构柱垂直及水平向杆件采用2mm*2mm竹条,其余部分均采用2mm*0.35mm拉条,增强格构柱稳定性及整体性。
连续格构柱连续高度为270mm、260mm、250mm。
1.2 设计思路1.2.1 设计思路此次结构设计竞赛要求设计的模型为渡槽支承结构,制作材料为本色复压竹皮及竹条。
根据题目要求,在满足高差要求、输水效率、指定水流路径点,结构各构件形式可合理设计,布置、构件部构造以及构件的平面约束在规定围即可,这就给我们的案设计提供了空间,我们的设计思路如下:1)确保主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保证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根据本次比赛的评分规则,结构首先应能承受50kg加载和不整体失稳,故在制作时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和对称性的精确度与锚固可靠性。
2)优化结构强度、刚度分布经过理论分析,模型在竖向荷载和水流冲击作用下,结构主要承受竖向弯矩作用和面外倾覆,需要足够的抗弯刚度和稳定性,因此采用弦式桥和多跨支撑结构。
同时由于水流的加载过程会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心,弯矩将达到增大,然后逐渐减小直至稳定,而剪力逐渐增大直至最大,期间桥梁结构将可能产生简谐振动,最终结构跨中弯矩最大,柱顶剪力最大。
据此我们的桥梁结构采用了弦梁形式多跨支撑及连续格构柱支撑形式,有效利用竹皮良好的抗拉性能,具有较大的竖向承载力。
在此条件下,利用软件计算分析模型顶部倾覆,尝试找到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又具有一定的抗侧刚度,同时又不至于竖向位移太大而降低输水效率。
柱与卡扣榫卯构件相连接并用螺钉紧固,连接牢固,脱落概率极小。
桥梁上弦杆拉拉条保证竖向构件稳定性及模型整体性,弦式桥梁竖向承载力比较好,只是安装时给拉条施加的预应力效果会影响承载力。
3)平面外设置拉条,提高结构抗侧刚度结构虽然具有足够刚度但结构整体性不足,在桥两端均设置了拉条,使当结构存在侧倾倾向时能够拉的住此模型,且在静载作用下,在结构发生扭转时,拉条的一松一紧,有效抵抗扭矩防止节点脱开。
1.2.2 案演化在制作模型初期我们采用的总体案为桥梁大跨度与普通跨度结合的设计,梁体设计在大跨处采用弦式设计,普通跨度采用多跨支撑以及多个格构柱支撑形式。
因为该结构形式比较成熟,基本工程中均直接考虑此种结构。
通过高度逐渐降低的连续梁桥将输送水流。
因此,接下来我们将着重考虑结构的刚度、构件强度、施工工艺的设计。
通过理论分析、多次的模型试验同时考虑到多种因素,我们的结构模型设计案经过了如下的演化过程,最终形成参赛案。
图1 案演化图(1)确保主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为了确保结构承受赛题要求的竖向荷载并且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使用弦式桥梁,并且采用较大的截面和整体截面,下面采用中薄双层6mm×0.55mm竹条作为提供支撑力的主要构件。
普通跨度处为保证多跨支撑的强度,在跨中我们增设一个格构柱来降低跨中挠度,提高输水效率。
(2)协调各截面刚度分布在前期试验基础上,主体结构有了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保证结构整体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对位移的分析,经过试验发现模型刚度较小,过分加强又过大,水流冲击时可能会造成损坏。
此时并非结构的最优刚度。
因此在主跨桥梁处桥柱我们选择使用鱼腹式格构柱来满足桥跨部分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且格构柱稳定性好。
多跨支撑部分为降低两端桥柱的弯矩,我们选择将柱顶端外倾,保证桥柱不会受弯破坏。
(3)设计抗扭构造措施由于模型(特别是最大跨度的桥梁),跨度大,高度高,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容易产生扭转。
在桥梁两侧外部设置向侧扩的拉条,以控制其稳定性,防止输水管转角冲击对两侧模型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用竹皮包住节点,防止节点脱开。
(4)最大限度减小模型自重在保证结构竖向承载力、整体刚度、抗扭能力的情况下,本模型尽可能减小自重。
经过理论计算和实践测试我们桥跨部分的下部拉索采用6*0.55的中薄双层拉条,上部构型拉条采用4*0.35,背索采用5*0.55的中薄双层拉条。
多跨支撑段桥面拉索在1200跨度段我采用7*0.35,在1300跨度段采用8*0.35,背索采用7*0.35。
因格构柱承压能力强,受压杆采用最细的2*2竹条制作。
该模型制作难度低,模型质量轻,该结构抗剪强度也满足要求,输水效率高,较为稳妥。
结构竖向承载力、整体稳定性、抗扭能力也都得到保证。
1.3 结构选型1.3.1 模型结构选择本次竞赛的渡槽支撑系统满足具体的灌溉点、高度、持荷加载、卸载以及输水效率的要求,但是对于结构的形式不做要求,因此在模型的结构选择中我们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通过解读与分析赛题,我们认为所制作的模型要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1)模型长度应符合自然管长6.5m,且需经过AB两灌溉点;(2)模型不发生整体垮塌(允局部损坏,但输水管不得触碰承台板并且不能损坏),且输水效率应达到赛题要求的90%;(3)满足现场制作和装载时,使用规定工具能达到的拼装精度,且制作工序不过于复杂,尤其是要便于安装防止安装超时。
在对多种结构形式的模型测试和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1)多跨桁架桥:优点:强度大,稳定性高,模型形变小,输水效率高。
缺点:自重大,制作工艺复杂,模型节点过多不利于处理,。
(2)多跨弦桥:优点:制作工艺简单,输水效率高,强度满足荷载要求。
缺点:自重较大,稳定性较差,拉条因材料离散性易发生断裂。
(3)单跨弦桥+多个四角支撑结构:优点:制作工艺简单,安装效率高,输水效率高,强度满足荷载要求。
缺点:自重较大,与承台板连接节点未直接连接易发生滑动。
(4)单跨弦桥+多塔拉式结构+多个单立柱优点:制作工艺简单,输水效率高,自重小,强度大,稳定性较好。
缺点:安装较复杂,桥柱受弯矩较大,易发生破坏。
经过多次实验,理论分析,软件模拟,我们最终选择了第四种结构形式并进行优化我们得到模型形式如下图:图2 模型整体实物图1.3.2 模型结构图图3 桥梁尺寸图图4 多跨支撑结构尺寸图图5 格构柱尺寸图第二章节点构造2.1 杆件拼接连接杆件在打印出来的图纸上进行组装拼接,以达到足够的精确度,降低模型受到的手工因素影响,在这个制作过程中,精确度要求最高的是柱子的底端倾角,另外一个就是格构柱的拼接精确度问题,我们通过拉条对有些存在手工误差的杆件进行调整精确度,达到横平竖直的模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