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传输射孔作业指导书
射孔操作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射孔操作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射孔作业中,射孔操作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油气产量的提高和油井的效益。
射孔操作是指在油井中通过一定的手段,在油层中形成较大的孔隙,使得地层中的油气能够顺利流出到井口,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孔操作的概述、前期准备工作和具体操作步骤,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射孔作业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提高射孔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射孔操作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文章要讨论的主题。
2. 射孔操作概述:简要介绍射孔操作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3. 射孔前准备工作:描述在进行射孔操作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人员培训等方面。
4. 射孔操作步骤:详细介绍从准备工作到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包括射孔器材选择、孔洞设计等。
5. 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强调射孔操作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射孔操作规程的整体内容和组织架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3 目的射孔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射孔作业人员进行射孔作业,确保射孔操作的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
通过制定详细的射孔操作规程,可以帮助操作人员了解射孔操作的整个流程和每个环节的要求,减少操作人员在实际作业中的错误和失误,提高射孔作业的成功率和效果。
同时,射孔操作规程也可以作为射孔作业管理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对射孔作业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射孔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达到预期的要求。
因此,编写和遵守射孔操作规程是进行射孔作业的必要步骤,也是保障作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正文2.1 射孔操作概述射孔操作是油田开发中常见的一种工艺操作,通过在油管或套管中打孔,可以有效地提高井筒与储层的沟通效率,从而增加油井产能。
射孔操作通常在完成地层评价、井筒清洗、井底测试等前期工作后进行,是油井生产阶段的重要环节之一。
射孔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在生产井中形成油气流通通道,使目标层能够充分开发,提高油气产量。
油管(钻杆)传输射孔

施工前对所有施工 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不交底会造成人 员不清楚技术标 准和操作要求
违章指挥、违章 作业造成事故复 杂
下射孔枪
按操作规程下射孔 枪
不按规程操作
卡枪、掉枪
校深 和点火
认真执行校深 和点火操作
Hale Waihona Puke 不按规程操作深度错误、误射 孔
电缆射孔井控 要求
严格执行井控细则
不执行细则
井喷
油管(钻杆)传输射孔
工作任务 描述:
作业项目
作业单元
作业步骤
风险因素描述
油管(钻杆)传输射孔 QHSE风险
按照射孔通知单要
射孔前准备工 求准备好射孔器 未按射孔通知单
作
材,油管传输射孔 准备
的施工设计并审批
造成误射或者施 工延误
射孔枪的装配
按操作规程装配射 孔枪
违规装枪
造成炸枪或装弹 错误
油管(钻 杆)传输
射孔
现场技术交底
以及按油田公司的要求持有效的“井控证”。
4、按照射孔通知单要求,射孔队进行射孔排炮设计、射孔施工
设计,制定风险削减措施。
5、按试油工程设计、射孔通知单的要求准备射孔器材,射孔器
材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甲方要求。
1、射孔器装配时设置警戒区域,不得在距警戒区域边界15m以 内进行有碍射孔施工的交叉作业。在距警戒区域边界50m以内严 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井场停止使用一切微波、通讯设备。 2、排炮图上按井深从下至上依次标出枪身编号和长度(包括夹层 枪)、弹数、空弹数和接头长度等。排炮图应有排炮人、校核人和 审查人签字。 3、射开单层时,最上一枪的第一发弹到最下一枪的最后一发弹 的距离与射孔井段长度的允许误差±5cm;射孔井段中有夹层 时,最上一枪的第一发弹到最下一枪的最后一发弹的距离与总射 孔井段的允许误差为±5cm,对应射开的各层段的允许误差为± 20cm。 4、按射孔设计要求组装射孔枪串,射孔弹药型罩要粘接牢固、 清洁。 5、射孔枪全部装完后,枪体外用漆在装炮部分和空枪部分做上 记号和编号,按排炮图检查射孔枪, 丈量和计算应有两人以上参 加并核对无误。
【优质】射孔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射孔作业指导书篇一:射孔作业指导书射孔施工作业指导书1岗位基本要求各岗位基本要求见《井下作业各岗位基本要求和岗位职责》 2岗位职责各岗位职责见《井下作业各岗位基本要求和岗位职责》3射孔操作步骤:射孔施工风险具体见附录1《射孔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3.1.1.1 认真阅读地质方案和工程设计,明确施工目的。
3.1.2管柱准备3.1.2.1 按设计要求将管柱下至要求深度。
操作程序详见《起下管柱作业指导书》。
3.1.3 设备准备3.1.3.1 按照《轮式修井机作业指导书》或《通井机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提升设备在射孔期间运转正常。
3.2 作业程序3.2.1所有施工车辆应停在上风口距井口15m以外的地方,如井场满足不了,应要求施工车辆加戴防火罩。
3.2.2 装好井口,连接好水泥车管线,按设计要求对井口及进口管线进行试压,试压值应不小于最高工作压力1.5-1.5倍,不剌不漏为合格。
试压时,施工人员应远离高压区,以避免管线崩裂伤人。
3.2.3 试压完后,将井筒内灌满合格的压井液。
过油管射孔应预备适量的压井液以备射孔遇阻或发生井喷时进行洗(压)井作业。
3.2.4 电缆射孔井,应装好井口防喷器,并试压合格,准备好抢下油管及抢装井口的各种工用具。
过油管射孔和油管输送射孔井,应装好全套采油树和与其匹配的油、套压力表。
3.2.5 电缆射孔前应接好放喷硬管线,接到距井口20m以外,并加地锚固定牢。
不能用水龙带等软管线做出口管线。
3.2.6 电缆射孔过程中,应设专人观察井口,发现有外溢或有井喷预兆,应停止射孔,迅速起出枪身,立即抢下油管或抢装井口、抢关防喷器等。
3.2.7油管输送射孔时,如发生击发未响的情况, A、安装好防喷装置,由射孔队捞出投击棒。
油管传输射孔施工设计书

**井油管传输施工设计书设计单位:**事业部射孔项目部设计编写: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事业部2011年5月22日**井本次施工根据**采油厂射孔通知单要求,采用油管传输射孔作业。
为了安全、优质地进行射孔作业,使投产工作顺利进行,针对本井的条件和井下状况,特编写该施工设计。
1.基本数据1.1甲方要求:枪型:102枪弹型:127弹孔密:13孔/米射孔方式:油管传输(燃气)校深方式:一次校深1.2基本数据:井深:2589.00m;目前水泥塞面: m(人工井底)井下套管情况:套管数据:油层套管内径121.36 mm、壁厚9.17mm井筒井液性质射孔层段: J2S-23 2396.90-2395.90 1.00mJ2S-26 2416.90-2416.10 0.80mJ2S-33 2454.00-2453.30 0.70mJ2S-37 2470.10-2469.40 0.70mJ2S38-39 2478.00-2473.00 5.00mJ2S-41 2484.60-2484.00 0.60mJ2S-43 2490.50-2489.80 0.70mJ2S-45 2506.00-2505.30 0.70mJ2S-46 2512.40-2509.50 2.90mJ2S-47 2518.00-2517.30 0.70mJ2S-50 2532.60-2531.90 0.70m射孔层厚:14.50m 、夹层:122.20m、总孔数:165孔射孔枪:华北102 枪、额定承压 105 Mpa 、相位角:90 度最大外径 102 mm 、孔密 13孔/米射孔弹:127弹起爆器:防砂撞击起爆器,耐温160℃/48h、耐压80MPa。
油管校深短节预计下入深度:(现场根据管柱具体计算2350米。
2.施工步骤(以一次校深为例,若为两次校深应更改施工步骤)2.1井下作业队通井、洗井完毕准备就绪后方可通知射孔项目部作业队上井。
G10-17井油管传输射孔

G10-17井油管
传输射孔施工设计
设计:
校对:
审核:
设计单位:长庆事业部测井研究所
施工单位:测井二分公司
井下作业队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
2003年3月17日
前言
本井油管传输射孔施工,采用投捧击发射孔枪对套管进行射孔。
它是由射孔队和作业队进行的联合作业,双方应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射孔的成功,任何一方的失误都会导致施工失败。
因此双方应严格遵守此设计。
一、油管传输射孔目的
减少气层污染,增加气层产量。
二、基本数据
三、管柱结构(由下而上)
尾声弹+射孔枪+转换接头+投捧式起爆器+变扣短节+筛管+油管×4根+变扣短节+校深定位短节+油管至井口+调整短节
四、施工步骤
1、井下作业队通井、洗井。
2、测井二分公司组装射孔枪系统,在施工现场组装起爆器系统。
3、下射孔联作钻具前测井二分公司、井下作业队双方认真丈量“零长”,并做好记录,确认无误后,由作业队将设计钻具下至预定深度。
4、测井二分公司进行放射性校深测井,深度计算人员报出准确校深数据。
5、井下作业队依据校深值调整管柱,使射孔枪对准射孔段。
6、投捧引爆射孔枪,观察射孔显示,放喷求产施工。
7、该井油管传输射孔,由测井二分公司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施工。
G10-17井油管传输射孔联作示意图
4根
G10-17井现场施工深度计算表
G10-17井射孔施工现场记录
G10-17井油管传输射孔施工现场记录
G10-17井油管传输射孔施工配炮单
G10-17井油管传输施工深度校深计算表。
井下作业施工油管输送射孔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油管输送射孔作业操作规程11.1 作业准备11.1.1井场条件11.1.1.1射孔井场地面应平坦、无障碍物。
11.1.1.2作业井架高度不低于18m,天车应对正井口并配有提升设备。
11.1.1.3按设计要求准备好与射孔作业相关的井下及井口工具,安装好地面流程,配备足量性能良好的压井液。
11.1.1.4加压引爆时应备加压设备及足量的加压介质,其额定压力应大于设计引爆压力10Mpa以上。
11.1.2对施工井要求11.1.2.1使用与套管尺寸相匹配的标准通井规通井。
通井规下入深度应至人工井底或超过本次射孔井段底界30m。
11.1.2.2通井管柱起出前应洗井,达到进、出口液体性质一样,保证井内畅通无阻。
11.1.2.3井内液体压力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11.1.3 对下井管柱要求11.1.3.1井场应配备调整短节一套。
其长度分别为0.5m(一根)、1m(一根)、2m(一根)、3m(两根)、其材质性能应不低于该次作业油管性能。
11.1.3.2使用与油管尺寸相适应的标准油管规通过全部下井油管,并按下井顺序准确测量、记录油管长度,其允许误差应为1000m±0.1m。
11.1.3.3管柱在下井时不得有变形、裂痕、腐蚀、孔洞,油管内外清洁。
11.1.3.4下井管柱螺纹连接处应保证其良好的密封性。
11.2 作业程序11.2.1射孔器下井前的工作。
11.2.1.1射孔队技术员应依据射孔通知单与作业队技术员核对作业内容及有关数据,逐项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11.2.1.2加压引爆时应根据井内压井液密度、深度、井温及预计加入的液垫高度、密度,重新验算起爆装置剪切销钉及循环开孔阀剪切销钉数量,如果与设计不符应进行现场调整。
11.2.1.3下井前所有螺纹密封面部位应拧上螺母,并将射孔器及相关工具按下井顺序排列在井口油管架上。
11.2.2下射孔器、工具和油管。
11.2.2.1下射孔器应白天进行。
11.2.2.2射孔器的吊起和下放操作应平稳,坐放于井口时应轻;严禁旋转、顿钻、猛提、猛放。
过油管无枪身电缆射孔简介

大港储气库补孔工艺简介一 射孔工艺的选择根据大港储气库永久性管柱的特点,在选择射孔工艺时建议采用无枪身过油管电缆射孔工艺。
这样可动用设备少、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成本。
我公司无枪身过油管电缆射孔方式有如下几种:1 无枪身过油管射孔器本射孔方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等特点,主要用于电缆输送通过油管在套管内进行射孔。
主要用于老井挖潜或处理工程事故,也可用于小井眼中射孔,在施工过程中可避免重新上井架。
主要规格型号1、射孔孔密: 13、16、20孔/米2、射孔相位: 0°、30°、36°、40°、45°、60°3、配套弹架类型:平板式和螺旋式4、不同的射孔弹型号可分别达到200~400毫米的穿深1211109876543212 过油管张开式射孔器过油管张开式射孔器用于电缆输送射孔完井。
可在不起出油管的情况下,把大能量射孔弹通过油管。
射孔器到达目的层后,由地面引爆释放雷管,射孔弹被解锁;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射孔弹翻转,与射孔器轴线成垂直状态;然后由地面引爆电雷管,进而引爆导爆索和射孔弹,从而实现过油管深穿透射孔。
性能/特点·可在不起出油管的状态下对老井实施再次射孔;·采用大射孔弹,对目的层实现深穿透;·主点火系统在射孔弹释放以前线路处于短路状态,更安全;二点火电雷管的选择1.电起爆雷管:电起爆雷管是用交流(直流)电来激发起爆的雷管。
其典型结构如图4-17。
1 2 3 4 5 6图中:1-电导线;2-电极塞;3-桥丝;4-起爆药;5-猛炸药;6-雷管壳。
图4-17我公司电雷管的种类有几十种,这里只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1)热桥丝式灼热桥丝式电雷管是通过加在雷管导线的电能将桥丝(电阻丝)加热,使包裹在桥丝周围的起爆药受热分解起爆,起爆药将猛炸药起爆,见图4-17。
灼热桥丝电雷管有用于有枪身射孔的常压耐温型和用于无枪身射孔的耐压耐温型两种。
油管传输多级起爆负压射孔技术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杨斌.练章华.肖洲.刘昕 负压射孔完井产能的有限元分析[期刊论文]-钻采工艺2008,31(2) 2. 赵海文.张志强 隔离式负压射孔技术研究及应用[会议论文]-2004 3. 刘桥 PURE动态负压射孔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期刊论文]-硅谷2009(18) 4. 王明贵.魏永刚.王培禹.丁传锋 超负压射孔技术及其在中原油田的应用[期刊论文]-石油仪器2004,18(z1) 5. 鹿洪友.陈小宏.黄捍东.Lu Hongyou.Chen Xiaohong.Huang Handong 水平井负压钻井渗透率剖面计算模型影响 参数[期刊论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3) 6. 冉令刚.孙迪非 油管传输多级起爆负压射孔技术[期刊论文]-石油钻采工艺2002,24(5) 7. 包玉博 动态负压射孔-测试-水力泵联作工艺在C5井应用[期刊论文]-活力2011(2) 8. 许彬.熊友明.张自印.姜洪松.XU Bin.XIONG You-ming.ZHANG Zi-yin.JIANG Hong-song 负压射孔参数优化设计 [期刊论文]-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3) 9. 王飞.陈建党.崔卫冠.董志清.刘淑梅.赵战江.刘永花 多功能井筒降液面工艺管柱研制与应用[期刊论文]-石油 机械2006,34(4) 10. 赵敏.周万富.熊涛 注水井合理射孔压差的确定[期刊论文]-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5)
在华北油田射孔施工作业中, 经常遇到施工井 要射开的目的层之间距离较远, 并且储集层压力大, 如采用电缆输送射孔方式, 有可能在第一层射孔后 即会造成井喷, 要想射开其它层位或进行其它作业, 就必须压井, 这样必然造成射孔层位的污染, 以及工 期的延误; 如采用传统大夹层的油管输送射孔, 由于 使用大米数夹层枪, 不但容易造成传爆不良, 导致炸 枪或降低成功率, 而且会使夹层枪在上、 下两侧爆轰 的挤压下变形卡井, 造成难以处理的工程事故, 导致 巨大浪费。 为了解决施工中遇到的以上难题, 采用了油管 传输 ( %&’) 多级起爆技术。起爆方式可分为: 投棒 —压力复合起爆、 压力—压力复合起爆、 分级投棒起 爆和投棒压力增压起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了规范油管输送射孔作业过程,作业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指导书。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华北事业部各单位的油管输送射孔作业过程。
3 职责
本规定由华北事业部生产测井项目部起草,生产协调部归口。
3.1 项目部:
a)负责及时将射孔作业信息传递到待令的作业队;
b)负责签发(火工品)《领用审批单》;
c)负责检查作业队的生产准备情况,以及作业支持。
3.2 测井作业队长:
a)负责确认各岗位人员的上岗资质满足要求;
b)负责指定火工品押运负责人;
c)负责组织射孔作业,进行现场检查;
d)负责作业过程中内部、外部的协商和信息沟通,并向项目部汇报作业情况。
3.3 其他岗位职责,执行相应的《岗位指导书》。
射孔队长
a) 负责特殊作业前的待令检查;
b) 负责生产任务的最终确认和任务指令的下达;
c) 负责保持与施工作业队和用户的联络;
d) 负责作业过程的策划,并组织实施, 纠正违章操作;
应去掉,分别是装炮班和绘解的责任。
)
操作工程师
井口岗
绞车岗
司机岗
装炮班
负责按排炮单领取火功品进行装枪工作。
解释组
负责第一时间射孔按通知单借阅校深资料、排炮、(制表、校验、审核三对口)
现场自了验收、资料交付甲方审验签字。
4 射孔过程
任务下达、作业准备和排炮、装炮、队伍出发、井场安装、油管输送、校深定位和射孔、队伍返回、收枪、生产准备。
任务下达
生产管理部门接到顾客的电话通知(生产预报)时,应将其要求填写在《电话电台记录表》中,并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具备条件的作业队。
4. 2 作业准备和排炮
4.2.1射孔设计
射孔设计人员依据《射孔任务书》按照《射孔优化设计规范》、《射孔设计和射孔质量验收要求》进行设计编制《配炮单》,经校对岗、审核岗校对审核无误并签名后,交射孔作业队配炮。
4.2.2领取的资料及器材
a)从生产管理部门领取(射孔)《任务书》。
需要时领取《Q&HSE计划书》;
b)操作工程师到解释组领取射孔设计、《配炮单》等,借取相关资料;
c)作业队长指定的火工品负责人持《火工使用流程卡》(火工品)《领用审批单》到库房
领取射孔器材。
(火工品)《领用审批单》发放联交库房保管员保管。
执行《火工品管理规定》,负责全程监控,填写《火工品使用流程卡》。
(所领取的火工品为装炮班已经装好的要施工的井的所需的枪和启爆器)
4. 3 装炮
根据生产任务需要和待令井次的多少,炮枪安装时间一般提前一天或者数天进行。
装好的枪存放在装炮工房内,枪的两头安装钢制护帽并标识待领。
作业队所有人员根据《配炮单》进行炮枪安装工作:(装炮班责任)
a)对工作区域进行圈闭,设立警示标志。
除工作人员外,严禁他人进入;
b)将需要使用的火工品搬运到圈闭的作业区域,并有专人进行监控;
c)装炮工正确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按照《配炮单》进行配炮,并在枪体上
清晰标明炮序和井号。
d)装炮结束后应及时收集剩余、报废的火工品;
队伍出发
a)作业队长、驾驶员对照《季节性安全风险削减规定》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
确路况、行车路线、注意事项;
b)作业队按要求的时间和路线出发(实际情况一口井次的完成需要装炮、下枪、校深
射孔、收枪四个趟次的队伍出发);
c)押车人员应坐在副驾驶位置;
d)连续行车2h应停车休息(时间不小于20min),并检查车辆和火工口;
e)危险路段驾驶员应下车查看,确认安全后方或通行。
井场安装
作业队到达井场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验证,内容如下:
4.5.1由作业队长和井下作业队(或井队)的值班负责人,共同对施工场地、电力、动力等设施和环境进行验证,并确定协作事项,以确保施工现场满足质量和HSE的要求。
4.5.2操作工程师与井下作业队(或井队)技术负责人共同对《射孔任务书》及设计中的数据和要求进行核实确保其完整、准确。
4.5.3施工开始前,作业队长应召开“班前会议”:
a)交代本次作业内容、井况、作业风险和施工顺序等,特别是发生危险时的紧急集合
点、逃生路线和方式;
b)会议内容填写在《Q&HSE活动记录》中;
c)检查劳保穿戴;
d)在作业区域设立“施工隔离带”、警示标识。
4.5.4 按配炮单顺序下枪、连接安全枪、连接启爆器。
丈量油管短节长度和短节与启爆器之间连接的四根油管的长度,并纪录数据。
计算短节下井深度,填管柱示意图表交与井下作业队。
油管输送
通知井下作业队必须用59mm标准通径规对要下井的每一根油管通一遍。
起下输送油管速度应均匀,防止急刹、遇阻顿钻的情况发生。
井下作业队严格按射孔队计算的短节深度进行下枪作业,输送到位深度误差在目的深度的正负10m之内。
校深定位和射孔
4.7.1井口工安装井口设备:
a)安装滑轮:用井口卡子将地滑轮固定在采油树法兰盘下,将电缆张力计装在天滑轮;
b)指挥车辆摆放,使绞车、井口、地滑轮三点成一线;
c)含有H2S或其它有害气体的井施工时,井口工应佩戴呼吸器,携带气体检测仪。
4.7.2绞车工负责安装绞车设备:
a)用掩木固定绞车;
b)配接外部电源线,以及其他电线;
c)气井施工时,车辆、车载发电机排气管应戴阻火器。
4.7.3操作工程师负责安装地面仪器:
a)确认外接电源电压符合要求,戴绝缘手套,用专用工具,一人接电,一人看护。
连
接地线;
b)井口接线前,操作工程师必须切断地面仪器电源;
c)作业队长按照(射孔)《检查表》进行巡回检查,及时纠正违章行为。
4.7.4射孔作业队进行CCL-GR油管管柱测井作业,取准资料和蓝图GR曲线进行对比校深。
计算出深度误差值,由解释工程师和操作工程师两人验证一致后通知井下作业队。
(解释应跟队上井现场验收资料)
深度误差值=短节实际下深值-短节设计下深值
注:负值则表示需要加深管柱;正值则表示需要上提管柱。
a)深度误差值不能超过10m(如有超过10m的范围,则需要重新调整管柱到10m范围
内再校深计算深度误差值);
b)(井下作业队通知测试队上井,并根据深度误差值调整下井管柱,调整后深度误差
在设计深度值正负范围之内。
井下作业队安装采油井口并联接防喷管线,安装油套
压力表。
测试队到达井场,井口安装完毕)《有必要要吗?》,由井下作业队技术员、现场监督、及作业队人员一起监督射孔启爆。
启爆完毕,井下作业队长签《射孔作
业单》,确认射孔完成。
设备拆除
a)各岗位按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拆卸,清洗保养,装车固定;
b)作业队长对各岗位设备的回收,装车情况进行检查;
c)作业队长组织全队人员召开“班后会议”,总结本次施工质量和HSE情况,并明确
返回事项。
收枪
测试完毕,井下作业队试采后洗井要起出射孔枪。
到达现场边回收射孔枪边验证发射率,收枪完毕、现场监督确认100%发射。
队伍返回
a)路途行驶与出发要求相同(实际情况一口井次的完成需要装炮、下枪、校深射孔、
收枪四个趟次的队伍返回);
b)作业队长向值班调度汇报,标示本井施工完成,操作员填写ERP;
c)返回后卸车,回收废枪的炮头炮尾并做保养,对完好的炮头炮尾备用,节约事业部
的生产成本;
d)相关资料由供取人归还原单位。
(解释组归还所借资料和本井资料交甲方审验签
字。
)
生产准备
返回驻地后,作业队长应组织班组成员对所用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其各项性能达到完好状态,根据生产作业部门的安排进行下次射孔待令或休整,生产准备内容如下:
4.11.1 操作工程师:
a)对操作室进行清洁;对地面仪器进行十字作业(清洁、润滑、扭紧、调整、防腐);
b)依据相应“操作手册”对地面仪器进行通电检查,填写《地面仪器使用与维修记录》。
4.11.2 绞车工:
a)对绞车系统进行清洁;
b)按照《绞车系统修保规定》进行检查:
1)检查传动、制动控制,对传动部件进行润滑、紧固;
2)检查电缆、滑环的通断、绝缘,及时更换电缆头;
3)检查电缆张力面板;
4)填写《测井绞车/电缆运转与维修记录》。
4.11.3 井口工:
a)对井口设备进行清洁;
b)依据《井口设备修保规定》进行维修保养:
1)对传动部件进行润滑;
2)检查马笼头,检查缆芯的通断和绝缘;
3)填写《井口设备使用与维修记录》。
4.11.4 驾驶员:
a)对车辆进行清洗;
b)依据“使用手册”对车辆和发电机进行检查保养;
c)填写《车辆运行与修保记录》和《发电机运转与修保记录》;
d)车检员进行回场检验,签发《车辆回场检验合格证》。
4.11.5 作业队长:
a)生产准备就绪后,按照(射孔)《检查表》对准备过程进行检查;
b)不合格项应进行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