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治疗对增强CT检查高龄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80岁以上老年人CT增强检查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80岁以上老年人CT增强检查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刘惠莲;吴建伟;罗贤文【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7(031)004【总页数】2页(P399-400)【作者】刘惠莲;吴建伟;罗贤文【作者单位】210002江苏省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影像科;210002江苏省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影像科;210002江苏省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CT增强检查对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老年病人体质减弱,各系统、器官功能退化,基础病变往往较多,同时也是肿瘤的好发阶段。
为让老年病人安全顺利完成CT检查、减少检查并发症,在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十分必要。
现将对CT增强检查的84例老年病人进行的观察及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检查的老年病人84例。
其中男56例,女28例。
年龄80~89岁,平均(84.2±2.2)岁。
检查部位胸+腹部32例,胸部22例,上腹部13例,其他17例。
其中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7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11例,肿瘤26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ightSpeed VCT的64排螺旋CT机,用MeDRaD高压注射器操作系统,注射速度为2.0~3.0 ml/s,注射剂量为1.0~1.5 ml/kg,对比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持续时间决定于注射总量、注射速率及扫描部位,一般为25~50 s,参数设置完毕后,整个注射系统处于待机状态,供扫描程序自动调用。
1.3 护理1.3.1 检查前详细了解病史:CT增强检查前向病人及家属了解病史、病情、评估病人全身情况,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
口服二甲双胍的糖尿病病人停药后方可检查,并在48 h后恢复用药。
针对尿毒症病人,因病情需要必须做CT增强检查时应及时做好透析准备。
水化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水化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水化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162例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利用抽签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为常规治疗(n=81),研究组为水化治疗(n=81)。
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造影剂用量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在术后的第3日有明显的上升情况,于第5日回归到了术前水平,但在此期间研究组与参照组数据并无较大差异(P>0.05);在造影剂用量差别的对比上,研究组与参照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是造影剂肾病(CIN)的高发人群,经水化治疗能够有效缓解造影剂对肾脏造成的影响,减少CIN的发生。
【关键词】肾功能;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水化治疗近些年,在我国医疗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我国广大冠心病患者的福音,有效的改善了他们的预后水平和生活质量。
但在临床应用后我们也发现,冠状动脉介入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开始增加[1]。
相关资料证实,在医源性急性肾衰竭的排行中CIN已跃居第三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性。
而在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术且发生了CIN的患者中我们发现以高龄患者居多,当前临床的解决方法主要为水化治疗,增加患者的排泄,保护其肾脏功能。
本次研究我们选择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到我院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62例老年患者,分别为接受水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探究水化治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选择162例经我院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处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分组方式选用抽签法,参照组和研究组各分81例患者。
不同溶液水化治疗防治老年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 图分 类 号 ] R 9 中 62
[ 献标识码 ] A 文
[ 章编 号 ] 10 84 (0 2 : 2 1 0 文 0 8— 8 9 2 1 )3— 5 7— 3 1
Pr v nton o o r s —nduc d ne e e i fc nt a ti e phr pa hy: o t Com pa io oft ydr ton r gi e n l ry pa int r s n wo h a i e m ns i ede l te s u e g ng c o r nd r oi or na y ang o r hy i g ap
用 第 二 代碘 造 影 剂 。 结 果 观 察 组 糖 尿 病 患 者 多 于 对 照 组 , 化 液 用 量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 水 观 察 组 3例 , 照 组 4例 符 合 C N诊 断 ,C 增 幅 ( 3 1 4 5 % ; I 患 者年 龄 明 显 高 于 非 C N 对 I Sr 3 . ± . ) CN I 者, 线 L E 基 V F明 显 低 于 非 C N 者 ; I 2组 C N发 病 率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I 6例 慢 性 肾 功 能 不 全 患 者 术 后 各 时 点 S re F C 、G R与 术 前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7例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无 心 功 能 恶 化
及 急 性 左 心 衰 发 作 。 结论
老 年 冠 心 病 患 者 是 CN 高危 人 群 , I 高龄 、 有 心 功 能 减 低 者 更 易发 生。 水 化 治 疗 可 有 效 保 原
水化治疗在CT增强检查中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水化治疗在CT增强检查中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水化治疗在CT增强检查中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 年1-12月收治的120例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水化治疗,观察组采取水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检查前后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前后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接受增强CT检查患者采用水化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造影剂排泄,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水化治疗;CT增强;不良反应;效果【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5-0088-02CT造影剂在人体内停留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越高[1]。
目前临床上普遍认可的是采取水化治疗的方式,经口水化治疗比起预防重要,更加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小[2]。
本次选取我院近年来的120例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开展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20例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8.99±5.64)岁。
观察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7.98±6.01)岁。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充分、全面了解本研究相关情况,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要求患者在接受扫描前饮水250ml,检查后饮水,但不控制饮水量。
观察组:患者于增强CT扫描前饮水250ml,完成影像学检查后,于检查完毕后的1h、2h、3h各摄入糖盐水500ml,要求检查完毕3h内饮水量需达到2000ml。
本次研究使用的是规格50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平均剂量为100mL(1.5mL/kg计算造影剂的剂量),利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推注,注射速度为3.0mL/s。
水化疗法对预防慢性肾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Nu r s i ng o f r e h y dr a t i o n t h e r a py i n p r e v e nt i ng pa t i e n t s wi t h c hr 0 n i c ki d ne v d i s e a s e f r o m
Un i v e r s i t y,C h a n g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1 3 0 0 )
AB S T R AC T: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n u r s i n g o f r e h y d r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i n p r e v e n t i n g p a t i e n t s
护理及 风险评估 , 检查后均予 以水化治疗 , 比较 2组对 比剂 肾病的发生率及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结果 A组对 比剂 肾病 的发
生率为 1 3 . 2 %, B 组对 比剂 肾病 的发生率为 4 . 8 %, 2 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1 ) 。结论 良好的护理 干预和水化治疗
2 0 1 4年第 1 8卷第 4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o u ma l o f C l i n i c a 1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9 ・
水 化 疗 法 对 预 防慢 性 肾病 患 者 造 影剂 肾病 的护 理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a n d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b e f o r e t h e e x a mi n a t i o n a n d r e h y d r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t h e e x m i a n a t i o n .C o n s e q u e n t l y,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t h e c o n t r a s t — i n d u c e d n e p h r o p a t h y a n d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Re s u l t s T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
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nthy, RCIN)是指使用造影剂48小时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性疾病,通常以血清肌酐上升超过5mg/L或较造影前的基础水平超过25%为诊断标准[1,2]。
临床上多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前,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及介入治疗的发展,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故而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
2006年1月—2008年2月对我院123例介入治疗患者加强水化治疗以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23例患者,男性73例,女性50例,年龄30-76岁,平均57.2岁。
其中糖尿病患者25例,高血压病患者40例,肾功能不全21例。
造影剂采用低渗的碘海醇或等渗的碘克沙醇(威视派克),用量在70-350ml。
2 临床护理2.1术前评估造影剂肾病多发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病或糖尿病的患者,另外,心衰、脱水、老年等患者也是造影剂肾病的高危人群。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亦与造影剂的剂量及术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等因素有关。
术前应严格筛查,如病情需要行介入治疗者应严格水化治疗。
术前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因素,监测血糖、血压及肝肾功能、电解质[3]。
2.2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中的配合方法,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饮水的重要性。
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3水化疗法的护理水化疗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和价廉的预防方法,且在临床应用中无绝对禁忌症[4]。
介入手术前责任护士向患者宣教水化疗法的作用以及必要性,避免部分患者因惧怕术后卧床排尿而不愿多饮水。
术前均予生理盐水500ml静滴,术前不禁饮食,避免因术前禁食、水造成患者体液不足。
术后24小时饮水量>1500ml,每次饮水以不出现腹胀为宜,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CT增强检查中不同水化方式预防碘造影剂肾损伤的探讨和分析

CT增强检查中不同水化方式预防碘造影剂肾损伤的探讨和分析发表时间:2020-09-25T07:08:54.541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作者:高洁[导读] 目的分析CT增强检查中不同水化方式预防碘造影剂肾损伤的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650000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检查中不同水化方式预防碘造影剂肾损伤的价值。
方法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抽取94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自行喝水水化的47例为普通组,护理督导下饮水水化的47例为护理组,观察两组肾损伤发生率。
结果护理组未出现碘造影剂肾损伤患者,发生率为0.00%,普通组出现4例碘造影剂肾损伤患者,发生率为8.51%,护理组碘造影剂肾损伤发生率(0.00%)更低,P<0.05。
结论CT增强检查中通过护理督导行水化操作能更好的预防碘造影剂肾损伤,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碘造影剂;CT增强检查;护理督导;肾损伤;口服水化CT是影像学检查中应用较广的诊断工具,其中CT增强是向患者经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行扫描,增加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能将病灶性质、范围进行清晰的显示,从而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升。
由于造影剂在体内不会自动清除代谢,在排出体外时会产生化学毒性,损伤到肾功能,增加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避免肾损伤,需选择合适的水化方式[1]。
故本研究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抽取94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旨在分析CT增强检查中不同水化方式预防碘造影剂肾损伤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抽取94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护理组:47例均行在护理督导下饮水水化,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分布在23-64岁,平均年龄为(41.37±5.68)岁。
普通组:47例均行自行饮水水化,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24-65岁,平均年龄为(42.52±5.39)岁。
增强CT扫描中应用含碘造影剂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口服水化治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19.16.030 文章编号:1671-4695(2019)16-1783-04
增强 CT扫描中应用含碘造影剂对老年患者
肾功能的影响及口服水化治疗的预防效果
范英芳 柳玉华 曹惠红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核异消颗粒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宫颈炎 合并 HPV感染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 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不足 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裹l两组患者检查前和检查后24 h的各项指标比较(;4-5)
注:两组比较,血胱抑素检查前‘=O.967。P>0.05。检查后t=13.163,P≮0.01;血肌酐检查前‘=1.456,P>0.05。检查后t;O.074,P>
o.05;尿p2微球蛋白检查前t=O.597,P>0.05,检查后t--9.369,P<0.Ol 表l显示,对照组和水化组检查前血胱抑素C、肌酐和尿 &微球蛋白分析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检查后对照组和
120—121.
[5]杜立树,平龙玉,涂林,等.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胱抑素c联合 检测对老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探讨[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9.4(2):107—109.
[6】李熙建,谭同均。朱国文,等.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及尿酶联 合检测在不同肾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23(6):70—73.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CT检查大量应 用于临床。介入诊断过程中,造影剂肾毒性的问题已被广泛 重视,然而影像学诊断增强CT检查中,应用造影剂造成的肾 毒性却很少报道,尤其对高龄老年患者。目前,许多前瞻性研 究进一步证实了水化治疗可以预防肾损害的发生率,且在水 化方案优化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本研究拟在探讨有利于 增强CT检查的老年患者的水化方案。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影剂对肾功能有一定损
害,血肌酐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化组检查前和检
万方数据
・lO・
查后比较,血胱抑素C、肌酐和尿p:微球蛋白没有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6~24.h进行水化治疗,许多研究文献也证实这一观点,但对 于门诊行增强CT检查的大多数患者不太适用。高瑞雪等研 究中指出了冠状动脉介入术后3 h内强化饮水可减少造影剂
000 h
老年患者应用造影剂应慎重 经过不断改良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具有水溶性和易于扩散
的特点,在血中呈游离状态,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参与机体 代谢,李凡等¨’研究指出,非离子型造影剂对70岁以上患者 是相对安全的。尽管许多研究已证实非离子型造影剂对组 织、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影响比离子型小,但由于老年人肾组织 萎缩,肾单位体积减少,肾血流减少使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 长,药物反应的发生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研究指 出,原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后发生急性肾功能 衰竭的为9%一90%,肾功能正常的发生率为2%口1,老年患 者应用造影剂更应慎重。本研究显示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老年 患者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检查后血胱抑素C和尿B:微球蛋白 指标均升高,但无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3.2血胱抑素C和13: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可评价早期肾功能 的损害 造影剂肾病的病理学基础是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病机制 是造影剂引起髓质缺血性损伤,目前评价肾功能的指标有尿 素氮、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由于老年人的肌肉萎缩,肌组织 量减少,即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50%时,老年人的 血清肌酐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有研究报道,肌酐水平处于 参考值高限(110一120 gmol/L)的老年人易被误认为有正常 的肾功能口J,所以在高龄人群中很难鉴别‘if/J,球滤过率下降 是由于慢性肾病还是高龄所致。血胱抑素c是在有核细胞 产生,其生成速度恒定,不受炎症因素、溶血等影响,与年龄、 性别肌肉量无关,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 乎完全重吸收,并迅速分泌代谢而不排泄,对老年患者早期。肾 损害的诊断有着良好的临床价值HJ。B:微球蛋白可以从肾 小管自由滤过,99.9%约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在正常情况下, 13:微球蛋白的排出量是很微量的,尿液中的13:微球蛋白增 高,则提示‘B/b管损害或滤过率增加。杜立树等研究指出血 胱抑索C水平和尿微量蛋白是反映肾功能损害早期的标志 物¨j,李熙建等研究指出血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尿酶联合 检测时阳性率高,单项检测时阳性率较低№】。本研究在检查 前后同测血胱抑素C和尿13:微球蛋白显示,检查后对照组和 水化组血胱抑素C与尿B:微球蛋白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检 查前后比较血胱抑素c与尿B:微球蛋白有统计学意义,研究 显示造影剂对高龄老年患者肾功能有一定损害,这与姜文兵 等研究基本一致【7】。 3.3检查后短期强化饮水减轻老年患者肾损害 2006年国际造影剂肾病专家建议。应用等张的晶体液每 小时1.O~1.5 ml/kg在造影前3—12 h给予并持续到造影后
水化组比较血胱抑素c和尿B:微球蛋白都有明显差异(p<
O.01),表明水化治疗对肾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对照组检查 前和检查后比较,血胱抑素C和尿13:微球蛋白都有明显差
作者单位:05001l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内科
(王书彩.孙艿毅,朱希燕,郝巧),河北省儿童医院(王亚芹)
王节彩:女.本科,主管护师 本课题为河北省卫生厅立项研究项目。课题号:20090507
・9・
・护理研究・
水化治疗对增强CT检查高龄老年患者 肾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王书彩
王亚芹孙芳毅朱希燕都巧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水化治疗对高龄老年患者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行增强cT检查的高龄老年患者60例.按检查时间先后 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水化组各30例,对照组检查前饮水250 ml,检查后要求患者饮水,但对饮水量、饮水时间不受限制。水化组检查前饮水250 IIll,检查后要求患者l h、2 h、3 h内各饮水500 ml,24 h饮水约2 000 ml。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肮抑索C、肌酐、尿p2微球蛋白各指标的变 化情况。结果:检查后两组血胱抑素C与B2微球蛋白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检查前后血胱抑索c与B2微球蛋自有明显差异(P《 O.01)。而水化组检查前后血胱抑素c与B2微球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龄老年患者行增强CT检查,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加强3 h内饮水 护理,可减少造影剂对高龄老年患者肾损害,检查后3 h内强化饮水,方便可行,非常适用于行增强CT检查的老年患者。 关键词水化治疗;高龄老年患者;肾功能doi:10.3969/j.isml.1672-9676.2010.17.004
参考文献
[1]李凡,李小鹰。刘亮.非离子型造影剂对70岁以上老年患 者肾功能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2):87—
89.
[2]章宝祥,毛建华,钱钧.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剂与肾功能关系 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6,11(3):191—193. [3]Duncan
L,HeathCote
h内各饮水500
检查前抽血查血胱抑素C、肌酐和尿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9月我院行增强CT检查的门诊患者60 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70.5±5.5)岁。排除既往 有肝肾疾病、糖尿病、严重高血压病、癫痫史、碘过敏史、甲亢 等。所有病例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将患 者按检查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水化组各30例。两组 2结果(表1) B:微球蛋白,检查后24 h再抽血查血胱抑素C、肌酐和尿& 微球蛋白。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 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仅=0.05。
ml,但检查后3 h内饮水较少。本研究显示
水化组3 h内强化饮水患者的血胱抑素C和尿13:微球蛋白 在检查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高瑞雪研究 基本一致H J。
4小结 通过本研究观察,造影剂对老年患者肾功能有一定损害, 对门诊行增强CT检查的高龄老年患者应给予重视,防止造 影剂肾病的发生,检查后强化3 h内饮水方便可行值得推广。
J,Dju_die0,etal.Screeningfor renal disease
Dial Tmns-
using serum
ereafinine:who眦We missing[J].Neph.ml
p1柚t,2001,16(5):1042—1046.
[4]盛蔚文,孙敏,严震文,等.血清Cystnin—C在老年人肾功能 不全早期评估中的价值[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6,12(2):
(收稿日期:2009—10-09) (本文编辑曹素文)
万方数据
[7]姜文兵,博国胜.造影剂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Jj.浙江临床医学,2007,9(3):299—300. [8】
高瑞雪,李明子.术后不同饮水方法对冠状动脉介人术后造影
荆相关肾损伤的效果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
293—296.
[9】倪钧,沈卫峰,张瑞岩,等.非离子型造影剂在肾动脉介入治 疗中安全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3(2):137一13.
3讨论
3.1
相关肾损伤"J。倪钧等研究指出,介入治疗时如应用造影剂 超过100 ml,则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明显增加,造影剂在 机体的停留时间延长,可进一步增加造影剂的肾毒性归J,本 研究应用造影剂为优维显370,清除率半衰期为2 h,注射后3 h内清除率约60%,故3 h内强化饮水,促进排尿的方案比较 适合门诊老年患者。通过对对照组患者观察,约有近50%的 患者认为检查后就没事了,不渴就不喝水,有的患者虽然24 饮水量约有2
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 性。两组患者检查中均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为优维显370, 平均剂量为100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检查前饮水250 ml,检查后告知饮水,但对饮水时 间、饮水量不受限制。水化组为检查前饮水250 Inl,检查后指 导患者在检查后1
h,2 h、3 ml。